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 导航 >

这是清代钧窑盘瓷器吗 有收藏价值吗

这是清代钧窑盘瓷器吗 有收藏价值吗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瓷砖有辐射吗 古代破瓷器值钱吗

2020-11-10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不是清代钧窑盘,又有何收藏价值?

孟女士父亲自己经营的古玩店,在2006年花了 3万元收购的这个盘子,据那人说这是清代钧窑盘。见过之后的确发现这个盘子艳丽夺目。直径30cm有,孟女士的朋友看过觉得是清代的,不过孟女士的父亲,对此盘有了保留态度。

孟女士的父亲经营古玩店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种釉,虽然说颜色很艳丽,但是并不俗气。那父亲为何觉得不是清代钧窑盘呢?

父亲说美学上的确很美,但是年代不对。清代的时候唐英当官,历史上所有的品种全都仿制出来了,唯独钧窑仿制不出来。后开派助手到河南专门寻找钧窑使用的料子,挖回来之后珍贵到由皇帝亲手掌控。造型上在官窑里没有这样的形式,釉色仿得再好,可是当年的料确实都没了。所以如果是清代的钧窑那就不得了,但是很遗憾不是真的。

既然如此,孟女士的父亲为何又要花3万元买下这个假盘子呢?

他摇了摇头,这个盘子从来都不假,虽然不是古代瓷器,但是从外形上看有点像外国陶艺家所烧制的作品,因为在欧洲市场上见过。作为一个陶艺品来说釉色十分完美,收藏并不是只有古玩才有意义,现代许多的艺术品别出心裁,颇有别样美感,作为一件艺术品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代成化款瓷器的收藏价值大吗


清朝瓷器,原生瓷当属“清三代”最为著名,这个期间瓷器品类有所丰富,技法日臻成熟,纹饰精美多变,是瓷中上品。除了具有朝代特色的原生瓷,清朝也盛产仿古瓷,即模制前人瓷器,属于寄托款的一种,以对其高超的制造水平表示崇敬和缅怀,也丰富了清朝瓷器的涵盖内容。

清朝瓷器寄托款中,仿得比较多的是明宣德、成化、嘉靖这几类,尤其是明成化款的仿造,在当时的景德镇窑口非常流行,不论官窑还是民窑,都有生产。为什么明成化的瓷器如此受到清代景德镇匠人的青睐呢?这与明成化瓷器的工艺成就和美学特征是分不开的。

成化瓷的两大成就,一是青花,一是斗彩。首次从两者共通的点来看,成化瓷的瓷胎,瓷质轻薄,洁白细腻,是一种纯度很高的白,不带淡青色。

其次上釉较厚,使得釉面的脂润感很到位。器型则比较规正,线条圆润优雅,因此即使是只上普通白釉也显得宁洁如玉,婉丽莹秀。就成化青花而言,它的最大特色是因为使用本土青料而显出泛蓝之青,色调不仅均匀稳定,并且在青韵以外多一分宁静从容。成化斗彩,造型精巧纤细,色彩更为多重、绚丽,虽然也是薄胎厚釉,但是它色彩的富丽堂皇是青花所不及的,并且彩绘图案带有浓重的汉文化风韵,是汉文化瓷器的精品代表。

清朝时,成化瓷独特的风格为仿古瓷竞相追求,一方是后人对于前朝精品瓷器的喜爱、膜拜和缅怀,另一方面也是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一种探寻、交攘。清朝仿成化瓷,有比较成功的作品,像2013年西冷拍卖拍出的一件清-成化款青花百寿笔筒,最后成交价为18.4万元,近年来这个价格也还有一定上涨。但是总体看,仿成化瓷还是有比较多的缺陷。

第一个是瓷胎的瓷质,没有成化年的轻薄和细腻,普遍要稍厚重一些。第二个是瓷胎的白度,很多仿制品白瓷都微带一点淡青的闪光,纯度不好;或者已经接近现代的一种透光白,没有莹润感。

其次是釉质,部分仿品釉的厚薄掌握得很好,但是大部分在施釉时,都达不到明成化厚釉的标准,或者强行施厚釉但是导致釉色层叠、突兀,即没有成化厚釉那种贴合与“往下沉淀”的感觉。另外,在款识的写法上,跟成化瓷的区别也客观存在,有的是比较明显的清朝款识风格。

有件清晚期青釉开光青花缸,是一件文房用卷缸。它高18.5cm,口径23.5cm,器型完整,釉色柔润,四面开光均绘有山水花卉,整体品相还不错。但是翻过来一看,瑕疵就太明显了,居然是歪歪扭扭,细小无力的“成花年利”四个字。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前文提到的景德镇不论官窑民窑都掀起仿古瓷之风,那么这件青花缸明显就是民窑产品了,而底款怪异正是因为匠人不识字,将“成化年制”写错了,并且布局、框线这些元素都不具备。不过虽然它市场经济估价只有5万元,但是其研究价值还不错,因为保留了陶瓷生产的民俗一些史料,而这个价格一是由于底款的瑕疵,二是民窑出产,三是仿制上终究还是有胎质、釉层等工艺差距,也算较为合理。

由此可见,清代成化款瓷器的收藏价值虽然不太低,但是受限程度比清代原生瓷要大一些,并且官窑、民窑也有一定差异,同时根据仿品的工艺精致程度价格多有变化。在收藏时,这些都是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德化瓷有收藏价值吗


德化瓷——其产地位于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因此得名为德化瓷。德化县世界著名瓷器之都,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瓷器产地,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被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自古以来都是福建沿海地区向外远销古瓷的重要港口之一,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发现从宋至清朝时期的德化瓷窑遗址有一百八十余处,德化瓷器是我国陶瓷文化中的精品,虽始于宋朝,却在明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更是以所烧制出的白瓷闻名于天下,深受海内外收藏者们的所喜爱,那么接下来,就请广大收藏者们,跟随小编的脚步来看看这德化瓷究竟有怎样的收藏价值?

首先,从其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其德化瓷的收藏价值。我们作为投资者收藏其藏品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在于看其在未来市场中升值潜力以及成长空间,而不是去在意其藏品在买入时的价格多少。有收藏者时常咨询小编,德化瓷在未来市场中的升值空间是多少,小编只能说德化瓷的升值潜力是无穷的,其原因如下:1.德化瓷是在世界范围内公认最伟大的瓷器,2.德化白瓷那种温润如玉的质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是其他任何一件瓷器无法烧制出的质感,3.德化瓷器的制作工艺从明代起直至现代都是瓷塑界的最高水平。通过以上三点之最我们就能发现其藏品在未来市场中无穷的升值潜力。

其次从其历史地位来看:德化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更是与江西景德镇齐名。其所生产的瓷器以供民间使用和远销海外,因此使得其瓷器在创作上题材广泛、创作手法上更是新颖独特,德化白瓷还被欧洲国家们认为是“东方艺术的明珠”,更是在上个世纪以前是西方国家上流社会中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而且其德化白瓷更是被人们尊称为“瓷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德化瓷自古以来就拥有者极高的历史地位,其收藏价值自然不会太低了。

第三从其社会需求来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开始更多的追求其精神世界的享受,而德化白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追究美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对其信仰的追求,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德化白瓷丰富的题材性不仅可以满足当代收藏者们对个性的追求,而且还可以让收藏者们其寻味收藏艺术的快乐,因此德化白瓷成为了人们收藏的首选。

最后,小编建议目前可以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买入德化白瓷精品的收藏者们,一定不要把手中的白瓷仅仅加上了几千块或者是几万元的价格,就将它倒手卖出,因为在我国目前的古玩市场中,由于史料资料的缺失,使得人们对德化白瓷的认知上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空白,使其瓷器自身所蕴藏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没有挖掘出来,但是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德化白瓷的潜在价值一定会被众人所熟知。

德化瓷精品图片及价格:

1:明晚期林希宗制德化窑白瓷观音坐像,尺寸:高20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000,000,成交价: RMB 2,070,000 ,成交时间:2017-12-17,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林希宗印”篆书印款。

明代晚期是德化窑发展的重要时期,除日常器用外,更以瓷塑人物最为著名,其时烧制的白瓷,以其“白如雪、润如玉”的玉质感驰名中外,涌现了一批技艺高超的瓷塑艺人,林希宗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家,其作品传世较何朝宗更少,尤其珍贵难得。

此品观音左手倚地,右手抚膝,坐姿舒适自在,左足露出裙摆,衣褶流畅,展现出柔软的质感。整体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尤其注重造像神态与内在气质的表现,观音眉眼低垂,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似在沉思,十分安详沉静。胎体致密,白釉温润细腻似凝脂,乃典型的明晚期德化窑白瓷特征。

2:晚明德化白釉文昌帝君坐像,尺寸:高38.5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600,000,成交价: HKD 1,875,000 ,成交时间:2018-05-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何朝宗印》款。

3:明德化窑观音立像,尺寸:高74厘米,估价:RMB 1,300,000 ~ 1,800,000,成交价: RMB 1,610,000 ,成交时间:2017-12-2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文正启事”款。此件渡海观音立像,头发盘髻,戴风帽披肩长巾。面庞丰腴,丹凤眼微垂,樱桃小口,颈脖及上胸袒露,胸前横贯一串璎珞珠饰。身着宽袖长衣,双手藏于袖内作左拱之势,圆肩修身,衣纹折迭密集流畅,衣裳下摆翻卷,若迎风飘拂。长裙曳足,赤足踏立波浪之上。观音体态娴静秀丽,手足刻画细腻传神,形态逼真,通体施白釉,釉质肥厚,底削釉露胎,胎质坚实细腻,格调高雅,肃穆大方,为明代德化立像佳作;背部阴刻“文正启事”四字篆书款。

4:清18世纪德化白瓷「释迦牟尼佛」立像,尺寸:84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价: HKD 1,460,000 ,成交时间:2012-10-0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5:明末清初何朝宗风格德化窑白釉自在观音像,尺寸:高20.5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4-11-01,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4秋季拍卖会。

本品原料取自德化观音崎,“观音崎一名白泥岐,产磁土,碧象岩在其巅”(注释1),其性较软,可塑性强,且“堆舂细滑,淘去石渣,飞澄数遍……乃砖埴为器”(注释2)。故而造像釉质细腻致密,釉色匀净温润,纯如凝脂,白中闪黄,呈“象牙白”色,素静养目。观音以“自在坐”式于木榻之上,右膝曲起,左足半趺,右手前伸,置于膝上,左手撑于膝后。观音发丝细密舒整,“乌云巧迭盘龙髻”,以幅巾披之。额面宽阔,面容饱满,神态自在安详,双目微闭下敛,法相清净庄严,精美璎珞佩于胸前。通体着天衣,褶皱疏密有致,“绣带轻飘彩凤翎”,飘逸流畅,悠悠而垂,一幅自在之态,可谓“理圆四德,智满金身”。整体造像形态优美,古朴典雅,端庄大方,不事缛纹,线条流畅,比例精确,工艺精湛,生动刻画了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与庄严祥和之相,彰显观音“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的内在精神。所配罗汉床器座,内敛典雅而不失华美,与造像相得益彰,宛若天成。如此神作,以意役法,破形似之障,气韵生动,符合何朝宗雕塑质朴、典雅、流畅、洗练之基本风格,直追前辈,毫无逊色者,决非俗匠所能为,当为何派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器美神完,誉为旷世杰作,盖非谬论。自在坐姿早期出现于印度阿姜塔石窟的龙王像,后相传唐代周昉创作自在坐姿的水月观音,宋代以后成为菩萨像的流行形式。右脚代表慈悲,“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左脚代表智慧,安住不乱,“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6:明德化窑观音立像,尺寸:高44.5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4-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此件观音造像体型硕大,立姿,头微左转,面若满月,发如细丝,其发鬓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批长巾,胸前佩荷花形缨络佩,双手交叉,足踩荷花立于波涛翻滚的海面之上。座底露胎,整器由手工挖芯捏塑而成,通体施釉,色若牙白。观音造型优美,刀法深刻锐利,衣纹流转自然好似临风飘拂,且所塑颜容端丽,神韵洒脱,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现了德化窑瓷塑高超的工艺水平,应为一件难得的明代德化雕塑大师作品。明代后期以来,至清代,德化窑以塑像闻名于世,特别是观音、达摩、关公、文昌君等佛道人物,神情生动,刻画细致入微,观音为福建德化窑白釉品种中最著名的塑像题材,然而观音题材仍以坐像为主,观音立像在德化观音品种中所占比例较少,且精品更甚。

7:明晚期林孝宗制德化达摩坐像,尺寸:高22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22,500 ,成交时间:2014-06-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林孝宗印」款。

此达摩像双目微合,粗眉络腮胡子,大耳垂肩,双手藏于袖中,赤脚。衣褶随风飘动,线条轻重得体,潇洒自如,面部神情的刻划,肃穆沈思简略显悲悯,供十年面壁意在指引众生离苦得乐的清修之相栩栩如生。瓷雕的后背有一方印记,为“林孝宗印”四字。整尊佛像的胎质厚、胎色白中透红,乃是一件明代德化窑精品之作。, 林孝宗,明末德化瓷塑名家,均擅艮人物瓷塑。其作品曾在17世纪畅销国外。他着力于脸部神情的细致刻画和整体造型及衣纹处理的讲究,形成了德化瓷塑造型精巧美观、人物神形兼备、衣纹深秀洗练、线条飘逸流畅和精雕细刻、工巧逼真的艺术风格,把德化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须削髪,心有琉璃色如雪,白衣即是佛。」

8:明代何朝宗制德化窑文昌帝君像,尺寸:高39.7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7-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何朝宗」款。本品文昌帝坐像,其双脚下垂,正襟危坐。头戴官帽冠,蓄短髯,面向方正;眉高挑,身着长袍,腰间打结,汉地装束,衣纹厚重,裙摆丝带流畅,手持如意,高坐于山石之上。背后落署“何朝宗”葫芦型印款。

9:明林子信制德化观音立像,尺寸:高47.8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5-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林子信制款。此件渡海观音立像,头发盘髻,戴风帽披肩长巾。面庞丰腴略呈椭圆形,丹凤眼微瞌,悬胆鼻,樱桃小口,颈脖及上胸袒露,胸前横贯一串璎珞珠饰。身着宽袖长衣,胸部正中衣带交结,双手藏于袖内作左拱之势,圆肩修身,右部衣纹简明丰满,左侧折迭密集流畅,衣裳下摆翻卷边角起,若迎风飘拂。长裙曳足,赤足踏立层波浪卷之上。观音体态娴静秀丽,手足刻画细腻传神,形态逼真,通体施白釉,釉质肥厚,底削釉露胎,胎质坚实细腻,格调高雅,肃穆大方,为明代德化立像佳作;背部阴刻“林子信制”四字篆书款。明代晚期至清代前期是德化窑“猪油白”、“象牙白”瓷器最为著名的阶段,其胎釉及器物形制出神入化,其中德化瓷形制多样,多为饮酒、品茶、香道之器,观音等立件较为少见。林子信,福建德化城关岭兜人,明代德化陶瓷艺术家,善制盘、碟、炉等器皿,造型简朴雅致,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光绪青花瓷器有收藏价值吗


青花瓷是我国传统主流釉下彩瓷器之一,是以含氧化钴的色料在瓷坯上绘制纹样图案,然后在图案上层罩一透明釉层,最后入窑以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造。其最早的雏形见于唐宋,但是即使包括墓葬器在内的传世器物都非常少。青花瓷真正的成熟在元代,景德镇湖田窑成功烧制出了发色深纯的青花瓷器。后来的明清时期,青花瓷的发展越来越繁荣,一直到清康熙时期达到鼎盛。嘉庆朝以后,青花瓷的盛况逐渐衰落,清晚期各朝更是在青花瓷制作上没有太多值得夸赞的地方。不过,也并非没有特例,光绪年间的青花瓷中兴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例。

光绪年间的青花瓷中兴以多仿制康熙青花瓷著称,官窑青花瓷有“小康熙”的称号。光绪朝处于“同光中兴”时期,为满足宫廷御用器的制造要求,政府曾给景德镇御窑厂拨巨款,因此御窑厂的资本变得雄厚,瓷器制造业自然也展现出复苏的一面。光绪时期的官窑青花瓷,胎体相比中早期仍然显厚重,但胜在胎土洁净,胎质细腻紧密。这个时期的青花用釉主要是白釉与青白釉,更多的还是出现白中泛青的釉色。由于釉层稀薄,釉面的莹润度不够,青花纹饰常有“浮”在釉面的感觉,甚至常有“波浪釉”现象出现。光绪官窑的青花发色有较为纯正的靛青色调,也有很多呈现出独特的浅蓝色调,少数还见青中发紫的状况,一般是仿古瓷中较多。光绪民窑青花瓷数量也很巨大,有精有粗,难以用比较统一的特征来概括。

在造型上,凡是康雍乾三朝烧制的较高档品种,光绪时期官窑青花都有仿制,不少器物线条圆润灵动可追真品。在纹饰上,光绪官窑青花的绘画技法主要有单线平涂法、单线平涂加点染法,以及模仿粉彩画法以呈现绢画效果的技法。但是总的来说,光绪青花纹饰在处理上仍然没有中早期细致,笔法虽然细腻,但是画法偏向简单,布局平白,属于较为朴实的风格。在款识上,光绪官窑青花大多写双行六字楷书款或者双行四字款,也有不少带堂号的作品,如“大雅斋”、“储秀宫制”、“乐敬堂”等,其中以“大雅斋”款最为精美。光绪官窑青花还有很多派生品类,如青花粉彩、色地青花等,也不乏精细之作。

2011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出了一件清光绪-青花粉彩鸡缸杯,直径7.5cm,最终成交价172.5万元。2013年,中国嘉德国际又拍出一对清光绪-青花“天下第一泉”大盖罐,成交价为264.5万元。迄今为止,光绪朝青花瓷器成交价最好的,是2017年由雷纳德国际拍出的一只光绪朝青花碗,碗的口径11cm,底径4.3cm,高6.3cm,虽然是小件之作,最后却获得了920万元之巨的成交价格。当然,更多的光绪官窑青花瓷还是保持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价格,而民窑作品的价格还要相对更低一些。例如2016年,厦门翰风国际拍出了一只直径27cm的“大清光绪年制”款青花海水龙纹碗,最终获价12.49万元。因此,光绪朝的青花瓷是否有收藏价值这一问题还要看从哪个角度来判断。如果是官窑青花或者民窑青花中的精细之作,那么无疑是很开门的一个收藏,买入、卖出的压力都不太大。如果仅仅是民窑粗瓷,那么可能它的投资回报就不怎么好,升值空间也很狭窄。

钧窑瓷器收藏价值——黄金有价钧无价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钧瓷始创唐代,兴盛于北宋,宋徽宗时被定位御用珍品,因朝廷命民间优秀工匠在禹州城内“古钧台”附近设官窑烧造宫廷用瓷,故名“钧瓷”。钧台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北门里。据文献记载:夏启曾在今城南15华里的钧台坡宣誓即位,故有“夏启有钧台之享”的传说,并以“父传子家天下”而著称。从此,历代朝臣前来观瞻者络绎不绝。宾客纷至、车来轿往、兴师动众,已成为禹州地方士绅的沉重负担。唐代,禹州城北门里建禹王庙,庙前立山门台基,命名“钧台”,此后附近相继设窑烧造瓷器,因地名“钧台窑”,或谓其产品曰“钧瓷”。宋以后,禹州渐成钧瓷的中心,在发现的百余处钧瓷窑址中,无论是烧造规模或产品质量,钧台窑均为禹州诸窑之冠。

北宋渣斗式花盆

钧瓷至宋代达到鼎盛阶段,成为当时的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窑并驾齐驱。由于钧瓷盛名一时,宋室南迁后,钧瓷又得以复苏。金元时期,北方各窑仍竞相仿制。元代,北方钧瓷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钧瓷又悄然兴起,蔚然成风。特别是一些著名的产瓷区,如浙江金华铁店窑、江西吉安吉州窑,在南宋至元代就烧制出了光彩夺目的窑变釉,江西景德镇烧制的铜红釉,其呈色原理显然与宋钧铜红釉一脉相承,甚至成为明清时期宝石红、霁红、郎窑红、美人醉等釉色品种的滥觞。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广东石湾和江西景德镇等地烧制低温釉艺术陶瓷,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生产的新品种,不仅吸收了钧瓷工艺的优秀传统,而且又有所创新。由于历史变动等种种原因,钧瓷在建国前已基本停烧。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钧瓷在她的故乡——禹县神垕得到恢复。古今钧瓷已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发展旅游、对外文化交流、开发和振兴禹州经济的重要载体。

钧瓷说宝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

鼓钉盆

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尤其是钧红釉的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的烧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钧瓷以釉色美妙而著称,而它的完美造型更为钧瓷增光添彩。端庄浑厚的造型,简洁明朗的线条,更适于釉子的溢彩流动。经过高温还原气氛,厚釉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化,呈现出类似兔毛的色线或蚯蚓走泥的痕迹;还有立体感的色点或针尖状的星点,纵横流淌的釉色组成各种奇异的画面,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而成为各种绝妙的自然景观,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翠竹生烟、节日礼花、浪激飞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堪称国宝。

钧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尤其北宋后期官钧瓷的制作,无论从造型设计、烧造工艺或品种釉色、艺术风格、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至金元明清各代仿钧之风盛行一时。由于工艺条件和审美的不同,金元以来各地仿钧窑口除继承宋钧的传统工艺,又创烧出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品种。

元代连座双耳瓶

钧瓷谈美

钧瓷之所以备受世人喜爱,驰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绮丽多变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其独特的窑变工艺与其他瓷器截然不同。她不采用绘画、雕刻等表现手法,而是靠严格地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使瓷器表面的釉料涂层的颜色和花纹千变万化,产生“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因而颇受青睐,身价不菲。

钧瓷颜色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加上变化莫测的流纹,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体现出典雅大方,斑斓夺目、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浩然之气。

钧瓷的造型线条简洁大方。传统造型约有200余种。主要有:香炉、宝象瓶、葫芦瓶、连座瓶、玉壶春瓶、梅瓶、双龙活环瓶、鹅颈瓶、出戟尊、三羊开泰尊、莲花尊、花盆、鼓钉洗、碗等。

新创品种有几十个,主要有鱼瓶、天球瓶、日月瓶、观音、弥勒、钟馗、十二生肖、动物、花插、文具、茶具、挂盘等。

欣赏钧瓷要关注以下几点。

造型: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古代宫廷的崇高和法度,表露出清新练达的民族含蓄之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釉色:釉色窑变,千变万化。最为人称道的有: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可谓万紫千红。有时多种颜色集于一身,“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有时还会出现珍珠点。因此有“画家笔拙,丹青难绘”之说。而且“窑变无双,钧瓷无对”,绝对不会有两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钧瓷作品。窑变如画的效果,早被文人墨客所赞美。如“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锦句失色”、“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

纹理:钧瓷烧造,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典型的如:冰片纹,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俗称“开片”。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历来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由于这种纹路是胎质和釉面的冷热收缩率不同而自然形成的,不是在烧制中产生的,隐于釉面之中,因此在开片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一边欣赏着“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的奇妙现象,一边听着轻灵而噼啪悦耳的开片之声,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意境。

因此,把玩欣赏钧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有画面,有声音的审美过程,其中心是一个“变”字,除了静止的诸多变化外,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观赏,还会呈现千变万化。“变”的核心是趣成天然,堪称“神、奇、绝、妙”。鉴赏要“手把、眼观、耳听、心仪”,至少从上述四个方面整体把握,常赏常新。正如古人诗云:“层卷当受益,赏钧眼更新。”

元代双耳炉

钧瓷今日

钧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经历了久远的辉煌,既有官窑的盛誉,入主宫廷,又得平民的厚爱,家传为宝。而如今,“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得到广大民众青睐,而且走向世界,深得老外的喜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钧瓷如上所述的本身固有的艺术魅力,养在深闺,历久弥新,终有人识。

二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世界性的传统意识的回归觉醒。钧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天作之合,其传统的凝聚和自然之美,超越时空,和任何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亲合力。

三是国人生活水平、文化水平、艺术鉴赏水平均有提高,注重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有钱而有闲来收藏和欣赏。

四是当今禹县的钧瓷产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家居特点,在工艺上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79年香港回归,河南省赠送的礼品“豫象送宝”就是钧瓷创新的典型代表。

在器型上,不仅吸收其他陶瓷艺术的造型,如人物和动物造型,而且设计创新,如鱼瓶、花插,体现出现代陶瓷个性化的特点。据介绍,艺术大师韩美林经常深入当地钧瓷厂,在创造上给予热情指导,并且亲自动手,创制出有现代风格的钧瓷作品来,如韩大师的“美林杯”,令人眼前一亮,赞不绝口。

在釉色上,采用新的配料,烧制出以前没有的颜色,使钧瓷的色彩更加斑斓。当地钧瓷厂烧制过一件极品挂盘,上面呈现出七、八种色彩,盘折曲绕,互相映衬,精美至极,可惜没有带来参展,笔者无缘相见,甚为遗憾。

在装饰工艺上,采用了以前钧瓷没有的雕塑、雕刻和手绘山水图案的手法,尽管这种创新还略显稚嫩,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烧造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了改良。采用高速拉坯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品率。烧造由煤烧改燃气,火力均匀,使釉面洁净,色彩更加鲜亮。

这些创新,给古老的钧瓷注入了新的、强盛的生命力,使钧瓷长上了翅膀,飞遍祖国,飞向海外。这不是幻想,而是事实。据悉,禹县钧瓷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已达几千万元,成为县里的支柱产业。在数量上,仅四个较大的窑,年产达万件以上,全县大约有生产钧瓷的私营企业60个,以此推算,产量非常可观。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种社会进步,为“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博览会上,古老的钧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得北京市民和八方来客包括高鼻蓝眼的老外的喜爱。他们有的凝神静气认真观赏,有的轻轻捧起仔细鉴别,有的反复摩挲爱不释手,有的选中目标砍价掏钱。一对新人喜洋洋地把装着钧瓷大瓶的锦盒装上的士,去装扮他们的新房。

确实,在我们这个崭新的时代,古老的钧瓷艺术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充满着永久的魅力。如果有机会,您不妨到河南禹县拜访,去亲身体验那个充满神奇,充满魅力的地方——神垕。

清代外销瓷的收藏价值大吗?


清代外销瓷的收藏价值大吗?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130年,是中国自唐代以后又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被后世成为‘康乾盛世’。这期间,中国享受了相对持久的和平与繁荣。在乾隆时期,中国的人口超过了3亿。从康熙二十三年起,清朝的统治在南方稳固后,重新开放了对外贸易,允许欧洲各国的商船前往广州,中国瓷器也开始恢复了自隆庆朝以来大规模的出口。中国外销瓷重返欧洲市场后,很快以自己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在当时的外销瓷总体来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具有东方特色。以中国传统纹样来装饰,这类瓷器以中国传统人物、山水、鸟兽、花草、等为主题,虽然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西洋化的变异,比如胎体较薄的板沿盘、仿造欧洲金属器的方形盘,繁密的边饰也有西方装饰的特色,但是充满了中国情调。西方人从外销瓷所绘画的场景中来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中国外销瓷引领西方时尚。

外销瓷的另一种,就是中西合璧的结合风格。在清代的外销瓷中有一些专门供应海外市场需求的一类品种,就是和欧洲装饰风格相结合。一般由西方的瓷商送来画样、模型,中国工匠再仿照欧洲玻璃器、金属器等造型而烧造。瓷器上一般绘画欧洲题材,例如西洋名画、圣经故事、城市或家族纹章、市井风貌等,并且更多的采用西洋绘画技法绘画。这类外销瓷非常丰富,有的是借鉴日本的中式伊万里瓷、外销欧洲的克拉克瓷、欧洲后加彩中国贸易瓷以及纹章瓷等,表现出浓郁的西方风情。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只外销瓷盘,就是典型的乾隆时期,按照欧洲风格,来样加工绘制的作品,盘子的外延以金彩加以繁复装饰。这种装饰风格,在明清两朝的中国内陆瓷器中,几乎不见。而盘子的花口造型,也是在仿造金属器的风格特征。盘子中心以胭脂水绘画蒲公英花卉,有具有中国特色,折沿薄胎,色彩具有强烈的对比。在乾隆时期,这种盘子非常受到西方人热捧。

自明代中后期以来,这类型的外销瓷一直是外国人最为畅销的产品。很多当时来到中国的欧洲商人,也大量采购中国瓷器,带回西方。除了当时政府开放海禁,海上运输交通发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极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瓷器在欧洲作为餐具以及生活日用品,以及逐渐取代了当时欧洲的金属器和木器。并且精美的外销瓷器,在当时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被逐渐演变成了奢侈品。成为王室贵族的用具。在客厅里,作为珍贵的东方艺术品,贵族都以陈设中国外销瓷来彰显华丽与富贵。

中国外销瓷特有的这种精神内涵,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瓷器能够在西方社会深入人心,备受追捧的缘由。外销瓷如今在中国市场的价值处于低谷,但是空间很大,适合爱好者甚至初学者的收藏和学习,了解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历史,就从这件藏品开始吧。

嘉庆瓷器收藏价值大吗


我们常说,清朝瓷器最好的作品是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生产的。其实,这个说法对于紧随乾隆朝之后的嘉庆朝来说,是不太公平的,至少是对嘉庆朝的瓷器精品来说有失公允。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嘉庆年间的瓷器情况,总体上确实比不上清三代的佳品,但是在这个大数据中,瓷器的制造工艺并不是一时就落后了的,因此仍然也不乏那一两个佳品的异数。一方面,嘉庆时期,清朝的经济衰落还没有大面积地显山露水,社会稳定情况也还基本可以维持,瓷器制造业的发展也没有被动乱打断;另一方面,清三代,尤其是乾隆时期所积累的瓷器艺术不会一时一刻间马上就被消耗,总有传承得比较好的部分,所以能出精品自然不难理解。

2010年,佳士得曾拍出一件清嘉庆时期的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其造型、气韵,并不比清三代作品差,最后以9026万元的价格成交,比不少清三代瓷器还要高很多。2015年,一只高31.7cm的清嘉庆年制紫地粉彩海屋添筹双耳瓶,由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出,以1782.5万元的价格成交。再说几个最近的,一是今年年初由保利公司拍出的一对清嘉庆年代的蓝地金彩万福连连纹蒜头瓶,高度仅为28.5cm,是一件宫廷重器,圆明园遗珍,最后拍得价为3335万元。另一个是今年8月份的香港2018魅力东方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高度21cm的嘉庆款豆青釉地粉彩皮球花纹葫芦瓶,最后也拍出了3000万元整的不俗佳绩。值得注意的是,这件拍品在今年5月就曾上过拍,当时成交价为2520万元,三个月后,就涨到了三千万。

从这些拍卖记录可以看到,嘉庆年间还是有很多瓷器佳品的,并且有部分热门的精品还具有很好的升值潜力。当然,这些“有价值”的前提是建立在器件出自嘉庆官窑这个基础上。虽然民窑也有精品,甚至当时的民窑还生产很多外销瓷,但是就收藏价值来说,它比官窑还是的确要略逊。

举个笔者身边的例子吧。笔者有一天在古玩城闲逛,偶见一藏友拿一小碗,号称其是清嘉庆年间的矾红描金花卉纹碗,表示自己与一位古玩店主有经济债务,但手头紧张因此拿小碗抵账。笔者一时好奇,问他们之间究竟债务有多少,藏友称也就一两万。听闻此言。笔者当即产生疑问,如果真是嘉庆年间的矾红描金花卉纹碗,怎么也不止才值两三万吧?藏友说,店主认为这不是官窑东西,不值高价。笔者拿过小碗一看,果真如此。这只碗保存完好,器型规整,大气,釉色明丽光艳,碗描金边,上饰精美花纹,纹路布局得宜,令人赏心悦目。可是翻过来一看,底款“嘉庆年制”四个字果然排列不齐,书写也歪歪扭扭,瞬间给这只碗拉低了价格。

观察过这只小碗以后,笔者虽然也断定它并非官窑生产,但是仍然对藏友朋友所称的小碗只值一两万的说法感到疑惑。因此,在笔者的诚恳建议下,藏友跟随笔者一起前往了专业的古玩奠定老师那里,寻求帮助。经过专家老师的鉴定,这只小碗的价值终于有了靠谱的说法。专家老师解释,官窑的矾红描金器物,一般皇宫祭祀用,的确都是基本过百万的价格,这只碗也确是民窑的,但是价值也不止一两万,保守起拍价也应该为3万元。此碗的底款在学术界称为草记款,是故意写得布局不整、字体歪斜,为的是不犯仿冒官窑的忌讳,如果写得特别正规跟官窑一样,就是仿冒大罪了。可以断定是当时制瓷工艺水平较好的民窑生产出来做外销瓷的。因此也很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


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毛边不值钱”。这说明古瓷收藏讲求完整美——不仅注重瓷器的“大开门”,更讲究瓷器的完整性。一件完整的古瓷,如果某一处有了残缺,哪怕一点点,那么它的身价就会大打折扣。在这种“古瓷毛边不值钱”理论的指导下,很多收藏者对古瓷残片不屑一顾,甚至视为垃圾、废品,更不要说投资收藏了。

那么,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

首先,古瓷残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搞收藏,不单纯是为了“一夜暴富”,追求收藏品的最大利润化。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弘扬文明,扩充知识,陶冶性情。所以在搞收藏时,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藏品的回报率上。古瓷残片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管窥到某一段历史的资料信息、社会综合文化信息,从而收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时下,国内外有很多书画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是从古瓷残片中来探寻、学习、体悟、揣摩古代社会文化、绘画技法、历史信息和书法的艺术魅力的,更不要说当代陶瓷专家从古瓷残片中学习古代陶瓷技术了!

其次,古瓷残片是收藏爱好者最廉价的教学实物。对于古瓷收藏者来说,光掌握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物来验证,而实物教学效果往往高于理论的输导。古瓷残片因承载了一定的综合信息和文化元素,因此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它是一部绝好的实物教材!时下,有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古瓷方面的知识时,一般都到博物馆去隔着玻璃看展出的实物。这种学习方法远没有手里把玩着残瓷,面对面地学习来得那么直接、效果更明显、看得更真切!因此作为一种实物教材,古瓷残片的作用非常之大,不可小视!

另外,古瓷残片中保留着一种残缺的美。很多残片中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美。美学讲究美是完整美与残缺美的统一,残缺,有时本身就是一种美!比如我们熟知的女神维纳斯雕像和秦始皇兵马俑。这些东西虽然有残缺,但仍然给人一种美的震撼和享受!收藏爱好者甚至能从古瓷残片的片段来想象出或者推衍出整个瓷器的完美和艺术美感。有些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古代瓷器美的瞬间和最美的细节。能淘到这样的藏品,对于藏家来说,实在是一桩幸事!

同时,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有些古瓷残片虽然残破不成完器,但其某个细节却依然保留着历史文物的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珍!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就收藏着一件由古瓷残片拼接组合起来的“清康熙五彩仕女婴戏盆”,尽管它是残片的组合,但因其在康熙五彩器型中极具典型性,而全世界仅存这一个,所以其可谓价值连城!

最后一点,古瓷残片残而不失其价。古瓷残片不可再生,且存世量也有限,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个“古”字,这就决定了它未来的身价肯定会扬高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古瓷残片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稀少甚至消失时,那时的它们,就已经成了一种求之不得的历史文物!因此,现在趁古瓷残片本身还没有凝聚太多的金钱光环时,收藏一些古瓷残片,保留它们淳朴的艺术本质、历史信息、文化元素,是收藏智者当所为也。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古瓷残片有收藏价值吗?”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道光瓷器价格高不高,有收藏价值吗?


不同时期的瓷器总有着不同的魅力,市场价格也是不一样的,这就给藏家带来极大的收藏乐趣,让藏家在收藏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艺术之美,还能领略市场之乐。那么,道光瓷器价格如何呢?高不高?有收藏价值吗?

据专业收藏人士介绍,道光年制作的瓷器真品很少,只要是真品价格也不会太多。比如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两件清代道光时期的瓷器,其中戴润斋旧藏的一对清道光粉彩仿剔红雕漆锦地万福图盖罐以782万港币拍出;放山居收藏的一对清道光黄地粉彩花卉五福宫碗以662万港币易主,可见道光瓷器精品的价格已经不低。

要知道,清代道光时期的瓷器在2001年的时候才过百万,十年的时间里价格超过百万的不超过60件,而如今就已经有了六七百万价格的道光瓷器,可见其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至于为什么拍卖会上很少看到,一方面确实因为道光瓷器比较少,精品藏家都收藏起来了,另一方面,即使有人想要出手,也会待价而沽,不会直接露出来。

不过,在道光瓷器中也有比较珍贵的存在,比如慎德堂款的瓷器。慎德堂位于圆明园九州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第二年完工,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主要活动场所。在道光年间,瓷器上署名慎德堂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官窑品种,为景德镇特制,据陈浏在《陶雅》中提到“慎德堂为道光窑中无尚下品,足以媲美雍正。质地之白,彩画之精正在伯仲间。”

慎德堂制的道光瓷器制作非常精美,其底足出有款识,与其他的瓷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在北京博物馆收藏的藏品中就有此类瓷器。它们以彩瓷为主,也有少量的青花、单色釉,这类瓷器的纹饰非常丰富,制作精美,奇光异彩,美不胜收。最重要的是,这款瓷器的市场价格非常高,而且是居高不下。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道光时期国家衰落,列强入侵,中国风雨飘摇,但技艺的传承并未断代,很多古老的东西都随着一代一代人的存在而不断流传下来,因此才有了精美瓷器的存在。但因为当时的国力羸弱、天灾人祸,再加上国库不宽裕,所以最终能够用于艺术发展的财力有限,这也导致本应该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也慢慢消失不见。

那么,普通藏家能收藏到道光瓷器吗?如果只是普通的道光瓷器还是有可能的,这类道光瓷器价格不会太高,升值潜力也比较小,但如果是珍品,那么,普通藏家是很难看到的。

道光瓷器精品鉴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1:清道光黄地粉彩福寿纹双耳瓶,尺寸:高26.5厘米,估价:RMB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10,350,000 ,成交时间:2011.11.1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本品通体以娇黄色为地,鲜亮匀净,极见尊贵之感。双耳为金彩夔龙式,简约小巧。装饰风格采取中国传统寓意和西洋纹饰相结合的手法,颈部上下各绘以蝙蝠,中间加以蟠桃佛手和金彩篆寿,借助西洋技法绘就的番莲纹共同构成“福寿双全”的吉祥寓意。而腹部装饰四朵大西番莲纹,莲芯顶部托一蟠桃,寓意“献寿”。番莲纹之间再由俯立衔吊彩穗的红蝠串联,形成独立而相连的四个画面。纹饰中的吉祥元素皆以中国传统彩绘手法绘就,突出写实性,而其余各式洋花洋草则以西洋光暗技法表现,强调色彩过渡的处理,从而达到浓淡自然、立体感突出之效果,其枝蔓婉转翻卷,设色随之变换,展现丰富多彩的华丽,流露出典型的巴洛克式装饰风格。整体布局均衡,填色精准,红彩纯正匀净,绿彩娇嫩青翠,黄彩明快润泽,诸彩交映出淡雅柔和、臻于至美的内廷恭造风格。底饰以厚润的松石绿釉,中央红彩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文款。洋彩瓷器自雍正晚期创烧以来深得干嘉二帝钟爱,风格以施彩富丽浓艳、纹饰繁缛而闻名,尽显御用器之奢靡。道光皇帝以俭德著称,力戒奢华之色,曾对洋彩瓷器有排斥之举,曾于道光二年指示御窑厂今后不需要烧造洋彩瓷器,但是事实并非按照道光皇帝的意旨办理,后来的御贡瓷器表和大运瓷器之中依然保留不少洋彩瓷器。作为清宫最尊贵的品类如果不烧造,御瓷必将黯淡失色,只是道光皇帝所追求洋彩的设色不必像前朝那样浓艳,过于媚俗而已。因此将本品与乾隆朝同类之作比较,发现二者在彩料方面毫无质量之差别,而色泽方面道光者更强调色彩的淡雅柔和,以致获得妍而不俗的视觉效果。

2:清道光粉彩八蛮进宝图双耳瓶,尺寸:高28.7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0 ,成交时间:2011.11.13,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本品端庄典雅,线条妙曼,设色妍美,光彩华丽。主题纹饰以外之处以黄绿彩为色地,质感淡雅匀净,娇嫩可人,口沿彩绘如意云头一周,颈部左右饰松石绿点绘矾红金彩夔龙耳,前后分别彩绘绽放妍美的莲花上承俯立红蝠和“吉”字,下衔玉磬,以翻卷的枝蔓交缠形成一个图案,寓意洪福吉庆。肩部与胫部均饰一道如意云头花蕾纹,为腹部主题纹饰“八蛮进宝图”界定上下边框。图中峰峦起伏,山润茂林,古木参天,傲然挺拔,山花绽放,平溪小桥,掩映其中,八路进宝的队伍行于崎岖的山道上,各酋首分别骑于宝马、瑞兽,头戴稚鸡翎冠帽,诸随从手持或肩挑贡物,贡物分别见有红珊瑚、如意、香炉、宝剑等各式珍宝,琳琅满目。所绘人物众多,达四十余个,束身着靴,俱异族装扮,挤眉弄眼,憨态可掬,其中一组为秃顶金发的西洋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体彩绘异常精细,山峦叠嶂一如乾隆时期之画法,皴法俨然,古树苍雅,诸人面貌以红彩勾勒,须眉眼珠则以墨彩点缀,清晰可辨,神态丰富。彩衣华丽,斑斓夺目,诸彩洗染深浅有度,质感如真。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底施松石绿釉,矾红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八蛮进宝图,所描绘的正是万国来朝的盛况。万国来朝,是国富民强,太平盛世的吉兆。我国历代王朝在国力鼎盛之时,前来朝拜的外夷藩邦之国络绎不绝。如《隋书·音乐志》所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根据儒家文化的圣人理论和儒家文化中的绝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万国来朝是四夷宾服的象征,是衡量圣明之君的标准,因为只有王朝政清人和,德披四方,国力强大,才会出现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的繁荣景象。《明史》卷53中记载,明代宫廷礼节在大宴仪时,奏《八蛮献宝舞》曲,万寿节大宴中,用《九夷进宝队舞》,本品所绘八蛮进宝图应是这种礼仪的实际反映,寓意向皇帝进贡宝物,表现出泱泱大清帝国一统天下,万国来朝的景象。本品所绘多路进宝队伍中皆有红珊瑚,此物主要产自南海,是珠宝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灵物,光泽艳丽温润,晶莹剔透,自古就是珍贵的观赏佳品,是吉祥富有与地位尊贵的象征。古代红珊瑚是入贡皇帝的的贡品,早在西汉时期,岭南地区把它作为贡品送到长安供帝王观赏。明清时期的皇宫有珍贵的红珊瑚收藏,清代皇帝在行朝日礼仪中,戴有红珊瑚的朝珠。清朝二品文官武将的顶戴是红珊瑚,它是官阶地位的标志,故红珊瑚深得满清朝廷之钟爱与珍视。

3:清道光矾红彩描金龙凤呈祥盖罐(一对),尺寸:高28.7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9,160,000 ,成交时间:2013.11.2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矾红六字篆书款。

罐直口,束颈,圆肩,腹下渐敛,内凹圈足。通体矾红彩描金纹饰。腹部绘龙凤穿牡丹纹,五爪龙神气前行,花尾凤回头对望,二者似是嬉戏于花间。肩上饰如意云纹,颈部环缠枝牡丹纹,近底处饰莲瓣纹一周。盖面纹饰与腹部一致,莲苞式钮。底矾红彩书「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龙凤穿牡丹纹寓意龙凤呈祥、富贵荣华。龙凤结合花卉为清代瓷器上流行纹饰,尤其常见于五彩、斗彩御用器。

本对罐单以矾红绘龙凤花卉纹,似为道光朝独有。

4:清道光粉彩「喜上眉梢」图梅瓶,尺寸:26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8,440,000 ,成交时间:2014.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慎德堂制》款曾属日本「重要美术品」。

5:清道光粉彩丽景雁来红盖罐(一对),尺寸:高28.2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8,430,000 ,成交时间:2013.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二)。

钤印款识:矾红六字篆书款。

浅野总一郎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他生长于富士山脚下一个小村落的医生家中,去世时却已经是日本最富有的人之一,并一手创建了日本十五大财阀的其中一个,浅野财阀。他是一个非常爱好中国艺术的收藏家,特别偏爱清朝的御制瓷器。罐唇口,短颈,圆腹,圈足。盖隆起,宝珠钮,叠插式。盖里、罐内及底满施松绿釉。盖面、颈、肩及近足处天蓝地上饰粉彩纹饰,盖面、肩绘朵莲间蝙蝠和桃实;颈、足墙绘缠枝花卉。器腹通景白地上绘牡丹、桃树及雁来红,一双蝙蝠飞舞于花丛间。底红彩书「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此对罐造型规整稳重,纹饰绘制精美,为道光时期之佳作。粉彩为道光瓷器的主流,装饰以绘画为主。此对罐的粉彩色泽淡雅柔和、清逸艳丽,纹饰寓意吉祥,具有乾隆朝遗风。

6:清道光粉彩仿剔红雕漆锦地「万福」图盖罐(一对),尺寸:26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HKD 7,820,000 ,成交时间:2010.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慎德堂制》款。

早于乾隆年间,已有瓷仿剔红之品。或因雕漆多制碗盘、盖盒,少作瓶式,仿漆瓷品也绝无仅有,极为珍罕。此瓷罐通体饰斜方万字锦地纹,连同盖上寿字、彩蝠飞舞,合喻「万寿千福」,祥瑞吉庆。

7:清道光粉彩福庆连绵双耳莲花口瓶(一对),尺寸:高31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6,500,000,成交价: RMB 7,820,000 ,成交时间:2017.12.1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道光年制」款。

本品瓶为一对,装饰极其富丽,全器以白釉为地,口沿外翻饰以如意形制花口,整身装饰以釉下绘青花,釉上粉彩绘缠枝番莲、蝙蝠、杂宝等纹饰,寓有喜事连绵、福寿吉庆等吉祥含意。纹饰间辅以如意云头纹、莲瓣纹、万字曲水纹等边饰。颈部两侧贴塑双蓝料彩如意螭耳,玲珑别致。口沿、足际以及纹饰间隔处以青花弦纹装饰,添精致淡薄之意趣。纹饰布局繁缛,描绘精致,颜色配比亮丽,颇具乾隆遗风,为道光官窑佳品。瓶内及器底施白釉,落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种外翻如意口之造型,应源自乾隆时期首创之御窑作品。

8:清道光粉彩八蛮进宝图双耳瓶,尺寸:高28.5厘米,估价:HKD 5,500,000 ~ 8,500,000,成交价: HKD 7,080,0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匡时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道光年制’款。

此瓶撇口,束颈,配双夔龙耳,丰肩,弧腹,圈足,造型考究典雅,严谨有度。施黄绿彩为色地,质感淡雅匀净,娇嫩可人。口沿一周绘如意云头纹,颈部左右饰松石绿点绘矾红金彩夔龙耳,前后分别彩绘西番莲纹饰,上承俯立红蝠和‘吉’字,下衔玉磬,以翻卷的枝蔓交缠形成一个图案,寓意‘洪福吉庆’。肩部与胫部均饰一道如意云头花蕾纹,圈足一周饰回纹。瓶腹通景绘‘八蛮进宝’图,图中峰峦起伏,山润茂林,古木参天,傲然挺拔,山花绽放,平溪小桥,掩映其中。八路进宝的队伍行于崎岖的山道上,各酋首分别骑于宝马、瑞兽,头戴稚鸡翎冠帽,诸随从手持或肩挑贡物,贡物分别见有红珊瑚、如意、香炉、宝剑等各式珍宝,琳琅满目。所绘人物众多,达四十余个,束身着靴,具异族装扮,挤眉弄眼,憨态可掬,其中一组为秃顶金发的西洋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体彩绘异常精细,山峦迭嶂一如乾隆时期之画法,皴法俨然,古树苍雅,诸人面貌以红彩勾勒,须眉眼珠则以墨彩点缀,清晰可辨,神态丰富。彩衣华丽,斑斓夺目,诸彩洗染深浅有度,质感如真。器外底施匀净的松石绿釉,矾红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其釉彩呈色准确,炉分上佳,彩绘细致,布局舒朗有致,于莹润细白的胎釉映衬下,绚丽而不失含蓄,是道光朝难得的秀作。

‘八蛮进宝’的题材自唐代起广泛流行,常用来比喻国力强盛,万国来朝,至明清而不衰。《周礼·尔雅》中记载,‘八蛮’是指我国古代南方天竺、咳首、焦侥、穿胸、踵、儋耳、狗帜、旁眷等八个少数民族之国名。中国封建帝国在唐朝时发展到最高峰,与西域及南海诸国交流频繁,同时因为中华帝国的富庶与辽阔疆域,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央,外国不是处于边鄙蛮荒之地就是散落于大洋里的孤岛,所以在外交上,大凡是外国使臣来访或外国商人求见,都要置于朝见天庭、称臣纳贡这个大前提原则下,不能以平等地位外交,故有‘八方绥用,万方来朝’之语。《隋书·音乐志》所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反映在艺术创造上,就有了‘八蛮献宝’、‘胡人献宝’等题材,旨在称颂国家繁荣昌盛、万国进贡之景象。

时至道光一朝,随着封建帝国自给自足经济的解体和门户的对外开放,清王朝国势衰颓,民力耗竭,由盛世的高峰滑向衰败的低谷。万国来朝、四夷臣服之景象犹如昨日云烟不复来,永远成为大清帝国的历史。道光皇帝以俭治国,力去奢华,其御用瓷器一减再减,尤以精简琢器品类最甚,故存世之物,几为绝品。拍品即糅合了道光帝对瓷器颜色‘不得过艳’的旨意,又延承了前朝乾隆御器至尊至贵至美的风采,堪称为道光官窑的仅见之作。‘八蛮进宝’的题材既是寄寓了道光皇帝的宏图大志,亦见证了理想灭失的惆怅,折射出大清帝国最后的一丝余辉,无不流露出其对康乾盛世的无限追思和仰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这是清代钧窑盘瓷器吗 有收藏价值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这是清代钧窑盘瓷器吗 有收藏价值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