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康熙瓷器鉴别 > 导航 >

康熙年间英雄纹瓷器

康熙年间英雄纹瓷器

康熙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边纹 嘉庆年间瓷器的鉴别

2020-11-18

康熙瓷器鉴别。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两千年封建帝制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康熙时期的名将如岳乐、图海等,名臣如周培公、索额图等,都曾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笔者今天要写的,并不是康熙朝的功臣宿将,而是康熙朝瓷器上的英雄们。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讲到曹操铜雀台成,设宴庆贺。(曹操)欲观武官比试弓箭,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 一箭垛,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 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先后比试箭术的有曹休、文聘、曹洪,都射中了红心。张郃背射,也中红心,显然更难。夏侯渊一箭射中四枝箭的中心,技艺精绝。徐晃更厉害了,射中柳条,直接飞取锦袍。

康熙 青花铜雀比武纹棒槌瓶

有了勇将,怎能少了谋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三国演义》中蜀国第一谋臣诸葛亮,智计无双,空城退敌的妙计,至今仍被人传诵。

康熙 青花空城计大盘

自古英雄出少年。哪咤闹海的故事,家喻户晓。

康熙 五彩哪吒闹海纹大盘

其实笔者认为,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终身大事的封建社会,敢于追求爱情幸福的张生和崔莺莺,他们才是真心英雄。

康熙 洒蓝地开光五彩西厢记故事盖罐

然而,笔者今天要写的英雄,并不是人中龙凤,而是康熙时期特定的题材——英(鹰)雄(熊)图。

康熙 青花瑞兽祥鸟纹棒槌瓶

背面图

康熙时期非常流行瑞兽祥鸟类纹饰,其中的瑞兽,基本上以麒麟和狮子为主,有时候是不知名的异兽。祥鸟以凤凰为主,有时候是鹰类的造型。古玩行有时候把这种飞禽走兽的纹饰戏称为英(鹰)雄(熊)图。

康熙 五彩英雄纹大盘

康熙 青花英雄纹小盖罐

康熙 五彩英雄纹花口大盘

康熙五彩英雄纹花口大碗

怎么样?很帅吧!再来一波:

康熙 五彩英雄纹花口大盘

康熙 五彩英雄纹盘 一对之一

康熙 五彩英雄纹盘 一对之二

康熙 五彩英雄纹盘

这件五彩盘,把鹿也画在了走兽的位置。出现了天上地下都是禽鸟的布局变体。

康熙 五彩英雄纹盘

这件就更厉害了,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都画上了。猛兽都弓着腰,仿佛马上要跃起。有的尾巴像鞭子一样,充满着力量感。

洒蓝地五彩英雄纹盘

康熙五彩英雄纹花口大盘

双凤的布局有着别样的美感。这种变体较为少见。

康熙五彩莲瓣形盘

英雄纹的又一种变体。

康熙 五彩英雄纹将军罐

立件上的开光英雄纹也很漂亮。

康熙 五彩英雄纹将军罐 成对之一

康熙 五彩英雄纹将军罐 成对之二

英雄类纹饰既充满着野性的美感,又有着凤凰、麒麟等仙禽瑞兽的祥瑞寓意,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结合。康熙时期的英雄纹饰曾经盛极一时。雍正之后,粉彩异军突起,加上社会审美着眼点的转变,此类纹饰竟然成为绝响。由于题材特殊,艺术价值很高,加上存世有限,自然也就成为康熙瓷器收藏家们青睐有加的艺术珍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永乐年间瓷器的鉴定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永乐年间的瓷器特点。

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

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

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圆器中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常见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

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

清代康熙瓷器斗彩雉鸡牡丹纹缸


斗彩雉鸡牡丹纹缸是清代康熙时期罕见的斗彩大器,是养鱼用的鱼缸,这养鱼的鱼缸真高大上。

斗彩雉鸡牡丹纹鱼缸高25.5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50厘米缸撇口,直壁,平底,假圈足。外壁斗彩装饰,一对雉鸡立于山石上,相互对视,衬以花卉,有牡丹、海棠、玉兰、桃花。牡丹花呈色不一,有红、黄、绿等色,牡丹花朵皆出犄,俗称“出犄牡丹”,为康熙瓷器上牡丹的典型画法。 此器图案绘制精湛,设色鲜丽,画面清晰明快,鲜花怒放,枝繁叶茂,表现出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

吉祥图案是陶瓷装饰的主要内容,清代瓷绘更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牡丹玉兰寓有“玉堂富贵”之意。玉兰花有“玉”字,海棠“棠”与“堂”谐音,宋代翰林院有“玉堂”之称,“玉棠”与“玉堂”同音,牡丹又称为富贵花,三花相拥,寓意“玉堂富贵”。 清康熙时期瓷缸式样之多,尺寸之大,制作之精,不逊于明嘉靖、万历时期,虽胎体厚重,但器型端庄规整。

康熙青花狮子花卉纹碗


外观描述:酱釉口、浅腹、圈足。本期鉴赏专家:曾土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物总店鉴定专家

该碗底款虽是”大明嘉靖年制”,却具有典型的清初风格。首先款识的字体和笔法幼细有力,是康熙的风格。这种底款叫”寄托款”,即明清一些瓷器中不题写本朝代的年款或堂名款而题写前一朝或几朝的款识,称之寄托款。清初

常见题明”永乐”、”宣德”、”嘉靖”、”成化”的款识,整体的风格仿所题年款时期,也有的是随意而为之,但往往难以掩盖本朝代的时代特征。

从胎釉看,胎质结实,釉色青中偏白,不像明末的鸭蛋青那么青;圈足处有明显的火石红,且有弧度,而非垂直;狮子的眼睛微凸,神态自然可爱,都具有明末的绘画风格。可以说这只碗是处在过渡时期的作品,未完全形成清康熙的风味,应该属于康熙早期的作品。

该碗青花发色纯正,保存完好,按现有康熙青花瓷的市场价估计,价值在20,000到28,000之间。

收藏小常识:

康熙早期青花瓷(1662~1680年),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黑色小棕眼。器物口沿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的现象,足内露胎处常见放射状跳刀痕。这时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接近。

万历年间瓷器特点及辨伪方法


万历朝是明代瓷器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中是承上启下的年代。万历五彩久负盛名,万历青花纹饰繁复,都是广大藏友喜爱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假万历瓷器泛滥,造假手段之高,令人防不胜防,如何鉴定,是个难题。笔者在数十年瓷器鉴定中,积累了一些万历瓷器的鉴定心得,借本文与大家分享。

生活腐化的万历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11任皇帝,在位48年,年号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由于平定北方虏患的侵扰,东南倭寇的入侵,西南部播州的叛乱,加上自正德朝开始,宫廷大肆挥霍,皇帝昏庸无能,到万历朝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至此明朝开始出现了颓败之势。万历皇帝有一个不择手段亲自敛聚钱财的恶习,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标准,这使得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榨愈甚。加之连年的天灾,地震、干旱、水涝,民生困苦。此时景德镇瓷器生产低落,日渐衰败。万历朝瓷器风格与嘉靖、隆庆朝瓷器大致相同,给人感觉古朴凝重。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该朝的五彩瓷器色调以红绿取胜,风格古朴艳丽,为我国五彩瓷发展的最高峰。

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由文渊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势渐见中兴,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大臣们死抱着“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和皇帝力争立储之事,万历皇帝产生十分抵触的情绪,消极怠工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使明朝走向衰败。曾子《大学》云:“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论的正是帝王之道。家不能齐,必然祸起萧墙,不过用老夫子们的话说,那也是气数使然了。《明史》神宗本纪结尾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万历瓷器造型浑厚敦实

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与嘉靖时期景德镇瓷器风格大致相同,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风格浑厚敦实;大型器物有大罐、葫芦瓶、花觚、大盘等,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由于万历皇帝爱好书法,本朝瓷器中出现大量文具,如五龙笔山、笔船、笔洗、笔管、笔插、砚、水盛、颜色碟、小印盒等,做工精细;除各式盘、碗、杯、碟外,本朝器型还有壁瓶、筒瓶、攒盘、蛐蛐罐、塑像、执壶、香炉等。

万历瓷器纹饰布局繁密

万历时期瓷器纹饰绘画风格,表现为布局繁密,主题不明,并常使用开光手法。纹饰以龙、凤及缠枝莲、婴戏图、鱼藻纹等传统图案为主;嘉靖时期流行的道教题材纹饰如:云鹤、八卦、八仙、莲托八宝等纹饰也很流行;人物纹饰多见八仙祝寿、老子出关、四妃十六子及山水人物等;婴戏图中,小孩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显得天真可爱,画匠似将全部爱心绘在瓷器上;此时的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万历晚期还开创了青花铁线描,纹饰只勾线不填色。

万历青花后期使用浙料

万历官窑青花瓷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继承嘉靖的制作,青料采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发色蓝中泛紫。万历24年,回青料已用竭,宫中曾命甘肃巡抚设法进贡,以应烧造瓷器的急用。《明实录》神宗34年

3月乙亥条则记载了太监潘相到景德镇后的上书:“描画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说明至迟在万历34年官窑已用浙江青料。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镇官窑从万历24年至34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都使用浙料。

万历瓷器品种繁多

万历五彩素负盛名,色调以红绿取胜,整体给人感觉古朴艳丽,它为我国彩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白釉地上直接绘以五彩,其中红彩艳丽如枣皮红色,有时以黄彩衬托,使红黄色重叠,呈现凝厚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蜜蜡;绿彩为大绿;蓝色则以青花代替,色调蓝中泛紫;由于当时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的特点是多数颜色较深而亮,颜色似枣皮的红色,可见用笔涂抹的痕迹;除青花、五彩、矾红彩外,嘉靖时期烧造的品种还有,白釉、黄釉、蓝釉、斗彩、三彩、金彩、孔雀蓝釉、白釉绿彩、白釉黄彩、黄釉绿彩、黄釉红彩、红釉绿彩、黄釉青花、青花红彩、蓝釉白花等,品种十分丰富。

方法一:辨胎釉

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从明嘉靖起瓷器胎质已远不如明代早、中期淘炼精细、致密洁白。万历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质较细、空隙较多,并常见黑色杂质。瓷釉方面,万历

时期瓷器釉子光润肥厚,釉色泛青。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如硬笔所绘万历时期瓷器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麒麟瑞兽老态龙钟。

方法三:辨工艺

器物底足处理不十分规整万历时期瓷器上最为突出的的装饰是镂孔手法,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艺手法。镂雕器中常见瓶、盒之类,镂雕手法较率意,无精细之感。万历时期瓷器大器很多,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现象;瓷器修胎不十分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时工艺较粗糙,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器物里釉可见白色绞丝纹;小件瓷器常见有各式盒子、笔杆、笔山、盘、碗、香薰、炉、莲瓣形洗、烛台、各式托座、执壶、盆、壁瓶等,有的修胎较精细,有的则稍粗。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盘有塌底现象,底足处理不规整,器物底足可见粘砂现象;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圈足较浅,微向内收拢;底足的胎釉交接处多有一线橙黄之色,也称火石红,这是鉴定的一个依据。

方法四:辨款识

“万”字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有青花和紫彩书写款,也有刻划款或在刻划款的笔画上填绿彩的。落款位置较复杂,常见于外底,另有内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烛台则书于盛盘下。六字款的排列方式有六字双行、三行、单排横书、单行直书及旋环形等。款外有围以双圆圈或双方框的,也有无边栏的。有一种青花番莲八吉祥纹高足碗,内底心直书六字单行款,款外加双方框,框外复加双圆圈,此种款式较罕见,明代除万历朝外,唯宣德朝还有此款式。有些尊、洗的外底不施满釉,而是仅在中心有一圆饼形釉罩住六字双行青花款。万历官窑瓷器年款中的绝大多数为青花款,且早晚期特征鲜明,早期的青料与隆庆时相似,呈色浓艳,字体挺拔有力,中晚期则浓艳者少。万历款识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折处多顿挫,捺多偏长。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撇、捺顿挫有力,“万”字有“草头”(艹)与“羊字头”两种写法,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

康熙款青花八宝纹大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河北石家庄出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用当年半个月的工资20元钱在某旧货调剂品商店购得一件清康熙款青花八宝纹大盘。该盘做工精美细腻,图案艳丽漂亮,令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我收藏的这件青花八宝纹大盘,口径26.3厘米,底径18.2厘米,盘内壁绘有青花八宝纹图案,青花发色艳丽,胎土洁白细腻,底足是台阶形双圈底,并有清康熙年间款。康熙年时青花瓷艺术的鼎盛时期,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这时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也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呈火气,与明嘉靖时期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瓷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上也常见有这类青花大盘的声影,其收藏投资价值很高。

清代康熙年制青花冰梅纹大碗


青花冰梅纹大碗高10厘米, 口径26厘来,底径11厘米。器型硕大,青花发色纯正,图案简洁雅致。瓷器碗敞口,深腹,圈足,外壁及内口沿均以青花做地,用青花留白技法绘析枝梅花图案。 底书“康熙年制”青花双圈楷书款。

冰梅纹又称“冰裂梅斑纹”,创烧于清代康熙期间,是以仿宋官窑冰裂片纹为地,在其釉面绘画上朵梅或枝梅,将冰裂纹釉面的肌理与梅斑纹完美联系构成有特别美感装饰纹样。

冰梅纹的特点是,多以青花作画,以不规则的短线组合,表现冰裂纹,多饰于瓶、罐、盘等器物上。康熙冰梅纹盖罐为最典型的冰梅纹作品,其通体以青花浓料画冰裂片纹,以青花淡料略加晕染,其间勾画白色梅花,蓝白相映,寒梅吐艳尤显芬芳,颇具文人画风韵。晚清、民国窑瓷上,亦多有摹绘。

清代康熙时期的冰梅纹饰以浓艳的钴蓝青料作器物的底色,留出白梅的概括和冰裂纹的线条,然后沾淡青花料勾勒出梅花花瓣和枝干。绘画方式较为写实,花形饱满,典雅特别,冰梅勾画细腻,富有改变,艺术成果最高,通常以不规则的短线组合,来体现冰裂纹。

康熙冰梅花瓣细腻生动,有时花团锦簇,错落有致,繁密浓烈,梅花艳而不俗,构图灵活,层析清楚;有时凛然群芳,梅花劲俏挺立,浓艳脱俗,轻飘如纱。康熙冰梅青花,以其漠然悠远的冰裂,绽放着绝世独立的梅花,讲述着高尚孤僻的文人情怀。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清代康熙朝(1662——1722),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康熙青花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无釉。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还有一种亮白釉。底足露胎处光滑细致,多呈泥鳅背状,少见炎石红,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胎体偏轻。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齐。

二、色料。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花、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地白花、豆表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

三、造型。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清康熙官窑瓷器


清康熙豇豆红水盂高9厘米口径3.5厘米此盂系文房用具,又称“太白尊”,是康熙官窑特有品种,与郎窑红齐名。釉下印有团螭纹,釉色淡雅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斑点。

清康熙五彩花鸟纹花盆高32.9厘米、口径60.9厘米、底径39厘米此花盆施豆青釉,绘五彩八哥、梅花等图案,色彩艳丽、明快;边饰为富贵(牡丹)长寿纹;口沿下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横行款。

清康熙青花鱼龙变化纹盘高7.6厘米、口径39厘米、底径29.5厘米盘沿外折,釉面滋润匀净;盘心绘青花鱼龙变化纹,两条鲤鱼相互追逐嬉戏,一条出水蛟龙张牙舞爪,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清康熙青花携琴访友图花盆高18厘米、长33厘米、宽22厘米此花盆运用墨分五色的方法,将青花料分成浓淡不同的色阶,所绘山水画面近浓远淡,具有立体感,此法有“青花五彩”之誉。

清康熙绿釉紫龙盘高6.4厘米、口径31.8厘米、底径22.4厘米盘内外施低温绿釉,刻有五条赶珠龙纹,并填紫彩;此品种传世罕见,为皇室后宫中“贵人”所专用。

清康熙黄釉刻双龙戏珠纹盘高6.9厘米、口径40.9厘米、底径26厘米此盘施纯正的低温黄釉,又称“浇黄”;此釉系明代宣德时创烧,康熙时产量较大,主要用做皇帝、皇太后、皇后的日常餐具,亦有少量的祭器。

清康熙郎窑红折沿碗高7.5厘米、口径19.2厘米郎窑红品种为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景德镇御窑时所烧;此碗釉色深沉、凝厚,釉面光亮有开片,底施苹果绿釉;郎窑红造型以各式瓶居多,碗类器较少。

清康熙斗彩和合二仙图花盆高32厘米、口径58.5厘米、底径41厘米口沿上绘万字锦地团寿纹和团鹤纹,腹壁六面分别绘有斗彩和合二仙图,神态各异;口沿下墨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横行款。

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杯高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2.7厘米此套花卉杯共十二只,分别绘有十二月花卉纹:正月水仙,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背面各题诗一首,并钤“赏”字方印。

清康熙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高16厘米、直径19.3厘米笔筒呈直简形,施白釉,外壁用青料在釉下楷书《圣主得贤臣颂》全文,字体端正,排列整齐,以釉里红作“熙朝传古”方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