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简一瓷砖是 > 导航 >

原来康熙是一代创爷 揭秘清代瓷器新造型

原来康熙是一代创爷 揭秘清代瓷器新造型

简一瓷砖是 清代瓷器鉴别 什么是瓷砖

2020-12-04

简一瓷砖是。

清代瓷器新造型

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民富国强,三朝君主皆极为关注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在强大的财力和三朝君主的大力支持下,清三代特别是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瓶、罐、尊、壶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创新,成功创烧出诸如棒槌瓶、莱菔尊、观音尊、转心瓶、茄式壶等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

清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棒槌瓶

棒槌瓶的造型为康熙时新创,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清代棒槌瓶有硬棒槌瓶和软棒槌瓶之分。

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大小不一,高者约70厘米,矮者仅有十几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细之分;粗腹者,器形庄重,高约40厘米;细腹者,器形秀丽。

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常见青花,五彩。清光绪及民国时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较为多见,然胎体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莱菔尊

莱菔即萝卜,莱菔尊故又称“萝卜尊”。莱菔尊为清康熙朝独特尊式之一,器呈侈口、细长颈下饰双弦纹、丰肩、长腹下敛、假圈足,足脊窄细若萝卜。莱菔尊造型有豇豆红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康熙朝创新的莱菔尊中以豇豆红釉为最佳。

清康熙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尊

观音尊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观音尊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武汉博物馆藏

太白尊

太白尊又称太白坛、鸡罩尊。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诗人、酒仙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太白尊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罩,还有“鸡罩尊”之称。造型为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多浅刻团螭图案。后世仿品器形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纹饰过于生硬。

苹果尊

苹果尊

苹果尊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苹果尊有缩颈和无颈两种,无颈的以釉里红为多,缩颈的以苹果绿和天蓝釉为常见。苹果尊为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官窑器为多,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百鹿尊

百鹿尊

百鹿尊,又名“鹿头尊”始见于清康熙,至乾隆朝盛行。百鹿尊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百鹿尊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百鹿尊收口,腹上敛下垂,夔耳,倒置器身若鹿头或牛头,故称之为“鹿头尊”或“牛头尊”。当时粉彩器多以青绿山林为景,绘十鹿或百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中,故亦称“百鹿尊”。

百鹿尊是清乾隆早期为宫廷制作的最为华美的装饰瓷器之一。目前留存于世的百鹿尊,不仅国内的博物馆,如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景德镇博物馆中有馆藏,部分西方和日本的藏家手中,亦可觅得其踪影。多年来,它们一直被当作稀世粉彩瓷器珍藏。如此数量的百鹿尊流传于世,说明这种瓷器深得乾隆皇帝喜爱。原因显而易见:主题纹饰具吉祥含义。“百鹿”与“百禄”同音,这种瓷尊可看作是宫廷特殊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马蹄尊

马蹄尊,尊的一种式样,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故名。马蹄尊仅见釉里红小件器件。

清康熙素三彩茄式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茄式壶

茄式壶为清康熙朝景德镇窑创烧壶式之一,为清康熙官窑所独有。茄式壶造型奇特,器呈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茄形,圆底施釉,放置不稳。从其造型看,有人认为其当为宫廷医疗用器,也有人认为其为陈设器物。

清康熙苹果青釉瓶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

苹果青釉瓶

苹果青釉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

清雍正青釉荸荠式三系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荸荠式瓶

荸荠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瓷器瓶式,首创于康熙时期,因型如荸荠而得此名。其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状如荸荠,故此得名,又称直颈瓶。品种有青花、黄釉青花、豆青釉、郎窑红等。

清雍正仿钧窑变釉弦纹荸荠扁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荸荠扁瓶

荸荠扁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凤尾瓶

凤尾瓶

凤尾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油锤瓶

油锤瓶是瓶的一种式样,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器型大多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油锤瓶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油锤瓶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柳叶瓶

柳叶瓶是瓶的一种式样,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日月罐

日月罐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是一种流行于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的瓷罐器皿,至道光年间仍有烧造。直口,短颈,溜肩,腹微鼓,浅圈足,底内凹。因其凸形盖和腹两侧所饰半圆形凸雕,形似日月而得名。日月罐腹模印二个对称分布的月牙形装饰,故又称“月牙罐”。日月罐品种以祭红釉、冬青釉多见,以康熙的积红,雍正的粉青,和乾隆的冬青釉产品为上,底书年款。

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耳蒜头瓶

如意耳蒜头瓶属清雍正时期新创的造型,瓶口呈蒜头形,短颈,硕圆腹,口、肩之间对称置如意耳。

实际上蒜头瓶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甘露瓶

藏草瓶

藏草瓶又称甘露瓶,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的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藏草瓶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元明两朝有掐丝珐琅藏草瓶,明朝永乐年间曾试烧制青花藏草瓶,及至清朝雍正时期景德镇窑在造型上对藏草瓶进行了创新,清代仅雍正、乾隆官窑烧制过红彩和斗彩品种的藏草瓶,乾隆以后不见藏草瓶的身影。

据《乾隆纪事档》记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烧造几件”的记载相符;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

清乾隆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转心瓶

转心瓶为乾隆时的创新品种,其造型新颖奇巧,工艺水平极为高超。“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转瓶,顾名思义为可以转动的瓶子,即在一个瓶内,套装另外一个瓶子,外瓶和内瓶均有画面,外瓶一般镂空,可以通过外瓶和内瓶的转动看到不同的画面。它分为转心瓶和转体瓶两种形式,内瓶可以转动的叫转心瓶,外瓶可以转动的,就叫转体瓶。

许之衡在其名作《饮流斋说瓷》中记载,“瓶之腹玲珑剔透,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裳殊品也”。

转瓶的制作难度很大,要把外瓶的底部制成鸡心状的钮,把内瓶的底心做成鸡心状的槽,钮和槽要绝对吻合。尤其是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率。稍稍不注意,造成钮和槽不吻合的话,即便前面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费。所以,制作转瓶的代价十分大,往往是“百里挑一”。不过,“上之所好,下必甚焉”,都是供给宫廷的东西,取悦皇帝之用,自然是不计成本的。

清康熙斗彩璎珞纹贲巴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贲巴壶

贲巴壶为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贲巴壶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贲巴壶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以在清内廷传播,也促进了汉、藏、满、蒙族上层间文化的交流。贲巴壶是藏族地区寺院内的祭神用品,而在清代皇家御窑厂内烧制的瓷质贲巴壶则是清朝皇帝给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的赏赐之物。

清代瓷器新造型

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民富国强,三朝君主皆极为关注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在强大的财力和三朝君主的大力支持下,清三代特别是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瓶、罐、尊、壶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创新,成功创烧出诸如棒槌瓶、莱菔尊、观音尊、转心瓶、茄式壶等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

清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棒槌瓶

棒槌瓶的造型为康熙时新创,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清代棒槌瓶有硬棒槌瓶和软棒槌瓶之分。

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大小不一,高者约70厘米,矮者仅有十几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细之分;粗腹者,器形庄重,高约40厘米;细腹者,器形秀丽。

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常见青花,五彩。清光绪及民国时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较为多见,然胎体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莱菔尊

莱菔即萝卜,莱菔尊故又称“萝卜尊”。莱菔尊为清康熙朝独特尊式之一,器呈侈口、细长颈下饰双弦纹、丰肩、长腹下敛、假圈足,足脊窄细若萝卜。莱菔尊造型有豇豆红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康熙朝创新的莱菔尊中以豇豆红釉为最佳。

清康熙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尊

观音尊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观音尊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武汉博物馆藏

太白尊

太白尊又称太白坛、鸡罩尊。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诗人、酒仙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太白尊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罩,还有“鸡罩尊”之称。造型为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多浅刻团螭图案。后世仿品器形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纹饰过于生硬。

苹果尊

苹果尊

苹果尊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苹果尊有缩颈和无颈两种,无颈的以釉里红为多,缩颈的以苹果绿和天蓝釉为常见。苹果尊为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官窑器为多,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百鹿尊

百鹿尊

百鹿尊,又名“鹿头尊”始见于清康熙,至乾隆朝盛行。百鹿尊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百鹿尊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百鹿尊收口,腹上敛下垂,夔耳,倒置器身若鹿头或牛头,故称之为“鹿头尊”或“牛头尊”。当时粉彩器多以青绿山林为景,绘十鹿或百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中,故亦称“百鹿尊”。

百鹿尊是清乾隆早期为宫廷制作的最为华美的装饰瓷器之一。目前留存于世的百鹿尊,不仅国内的博物馆,如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景德镇博物馆中有馆藏,部分西方和日本的藏家手中,亦可觅得其踪影。多年来,它们一直被当作稀世粉彩瓷器珍藏。如此数量的百鹿尊流传于世,说明这种瓷器深得乾隆皇帝喜爱。原因显而易见:主题纹饰具吉祥含义。“百鹿”与“百禄”同音,这种瓷尊可看作是宫廷特殊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马蹄尊

马蹄尊,尊的一种式样,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故名。马蹄尊仅见釉里红小件器件。

清康熙素三彩茄式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茄式壶

茄式壶为清康熙朝景德镇窑创烧壶式之一,为清康熙官窑所独有。茄式壶造型奇特,器呈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茄形,圆底施釉,放置不稳。从其造型看,有人认为其当为宫廷医疗用器,也有人认为其为陈设器物。

清康熙苹果青釉瓶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

苹果青釉瓶

苹果青釉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

清雍正青釉荸荠式三系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荸荠式瓶

荸荠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瓷器瓶式,首创于康熙时期,因型如荸荠而得此名。其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状如荸荠,故此得名,又称直颈瓶。品种有青花、黄釉青花、豆青釉、郎窑红等。

清雍正仿钧窑变釉弦纹荸荠扁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荸荠扁瓶

荸荠扁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凤尾瓶

凤尾瓶

凤尾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油锤瓶

油锤瓶是瓶的一种式样,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器型大多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油锤瓶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油锤瓶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柳叶瓶

柳叶瓶是瓶的一种式样,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日月罐

日月罐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是一种流行于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的瓷罐器皿,至道光年间仍有烧造。直口,短颈,溜肩,腹微鼓,浅圈足,底内凹。因其凸形盖和腹两侧所饰半圆形凸雕,形似日月而得名。日月罐腹模印二个对称分布的月牙形装饰,故又称“月牙罐”。日月罐品种以祭红釉、冬青釉多见,以康熙的积红,雍正的粉青,和乾隆的冬青釉产品为上,底书年款。

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意耳蒜头瓶

如意耳蒜头瓶属清雍正时期新创的造型,瓶口呈蒜头形,短颈,硕圆腹,口、肩之间对称置如意耳。

实际上蒜头瓶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甘露瓶

藏草瓶

藏草瓶又称甘露瓶,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的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藏草瓶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元明两朝有掐丝珐琅藏草瓶,明朝永乐年间曾试烧制青花藏草瓶,及至清朝雍正时期景德镇窑在造型上对藏草瓶进行了创新,清代仅雍正、乾隆官窑烧制过红彩和斗彩品种的藏草瓶,乾隆以后不见藏草瓶的身影。

据《乾隆纪事档》记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烧造几件”的记载相符;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

清乾隆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转心瓶

转心瓶为乾隆时的创新品种,其造型新颖奇巧,工艺水平极为高超。“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

转瓶,顾名思义为可以转动的瓶子,即在一个瓶内,套装另外一个瓶子,外瓶和内瓶均有画面,外瓶一般镂空,可以通过外瓶和内瓶的转动看到不同的画面。它分为转心瓶和转体瓶两种形式,内瓶可以转动的叫转心瓶,外瓶可以转动的,就叫转体瓶。

许之衡在其名作《饮流斋说瓷》中记载,“瓶之腹玲珑剔透,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裳殊品也”。

转瓶的制作难度很大,要把外瓶的底部制成鸡心状的钮,把内瓶的底心做成鸡心状的槽,钮和槽要绝对吻合。尤其是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率。稍稍不注意,造成钮和槽不吻合的话,即便前面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费。所以,制作转瓶的代价十分大,往往是“百里挑一”。不过,“上之所好,下必甚焉”,都是供给宫廷的东西,取悦皇帝之用,自然是不计成本的。

清康熙斗彩璎珞纹贲巴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贲巴壶

贲巴壶为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贲巴壶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贲巴壶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以在清内廷传播,也促进了汉、藏、满、蒙族上层间文化的交流。贲巴壶是藏族地区寺院内的祭神用品,而在清代皇家御窑厂内烧制的瓷质贲巴壶则是清朝皇帝给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的赏赐之物。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造型之康熙时期棒槌瓶


棒槌瓶也叫宝字瓶,这名字不雅,尤其是在康熙时期创烧的瓷器造型更显着俗气,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康熙时期棒槌瓶胎体坚硬,胎质缜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但是胎质细腻,画风简单;

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常见青花,五彩。清光绪及民国时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较为多见,然胎体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清康熙 盖雪红花卉棒槌瓶

高27 口7.7 底10.5厘米

清康熙 盖雪红花卉棒槌瓶作圆唇、侈口、直颈、溜肩、长直腹、平底。胎质细白,造型规整,肩及下腹近底处各有一周青花带状鱼鳞纹装饰。该棒槌瓶的装饰主题为腹部的盖雪红牡丹花卉图案。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清康熙,高45.3cm,口径13.3cm,足径14.7cm。

瓶盘口,短颈,丰肩,长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此器造型为康熙时新创,是康熙具有代表性的瓷器造型,但是随着时间和人们审美的改变这种器形也在改变,说明人的审美是不确定的,这也为我们鉴定康熙时期瓷器提供了依据。

清代康熙青花瓷器鉴赏


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贵,最精美的,素有“青花五彩”之美誉。康熙皇帝当政61年,是历代皇帝中当政最长的一个,康熙十九年(1680)和四十四年(1705),先后派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贴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官窑生产。“臧窑”为康熙早期代表,“郎窑”则代表康熙晚期水平。康熙青花瓷与明代最大的区别是以民窑青花为主流,这是因“官搭民烧”成为定制,刺激了民窑的发展。

康熙早期青花主要指康熙二十年(1681)以前的产品,造型及画风尚有明末遗风,器口施酱黄釉的也常见,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变化,且呈色稳定,逐步向高峰期那种标准的翠蓝色过渡。早期青花书帝号年款的较少,尤其是前十年,常见者多为干支款或书前朝“大明年制”款,也有署斋堂款的。釉面多为青白色。

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一1706)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的透视技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粗犷的纹饰,已达历代青花之冠,并成为后代的楷模。底款书本朝款识在中期成为定制,凡署“大清康熙年制”者,多数均为中期以后产品。但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书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釉面多为粉白色和浆白色。

康熙晚期青花则指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的产品。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表面釉色与雍正时完全一样,均为青白釉。

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缅怀一代伟人 极具收藏价值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同志带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展现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伟大力量。这种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红色精神,贯穿了20世纪的中国,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国博金萃推出毛泽东福寿瓶,特为纪念,缅怀一代伟人的高风亮节,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瓶体镶嵌主席的亲笔题字“福寿”二字,更具收藏价值。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太阳、生命、喜庆、吉祥如意等一切美好的事物,与中国革命的红色精神遥相呼应,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采用专用的“中国红”红釉烧结成,艳丽、纯正、典雅,“红而雅,艳而美,亮而柔”,喜庆吉祥、富丽堂皇。“人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毛泽东福寿瓶,可谓是殿堂之器,红瓷珍稀,更寓意中国革命的红色精神源远流长。

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在1450度的高温下烧成,玉如凝脂,足显珍贵。简约雅致、细致白润、胎薄如纸、击声如磬是其真实写照,毛泽东福寿瓶实现了中外陶瓷艺人百年的大红梦,填补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以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收藏与赠友的珍品。

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色彩绚烂、光亮莹润、造型秀丽、雍容典雅,而且基于高温釉料的独特技术优势,可以在表面进行二次加工,配以主席亲笔所书福寿二字更具收藏价值,“福”是对幸福生活的祝愿,“寿”是对繁荣昌盛的期待。瓶面的“喜上梅梢”和“松鹤延年”图案是毛主席最喜爱的国画图案,寓意“繁荣昌盛、幸福长寿”。

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富于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喜庆色彩,是高雅艺术与现代高科技的颠峰之作,具有无与伦比的高科技含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审美价值及收藏价值,为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崭新境界,是当今世界陶瓷科技与艺术的顶峰国博金萃毛泽东福寿瓶/缅怀一代伟人,极具收藏价值。

元明清三代瓷器造型大盘点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陶瓷的造型更是凝结了各个时代陶瓷艺术大师的智慧,也是人们赏玩陶瓷的重要标准。下面瓷库中国网小编为您盘点一下元、明、清三代瓷器造型的特点,带你重温古诗陶瓷的艺术魅力。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明代瓷器造型有着与元代不一样的特点,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制精细,造型轻重适宜,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极明显。永乐时期还有一种纯白釉胎盘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炎销”。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暗花纹饰的技巧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档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惟重纤巧,而且无大器,其最有名的五彩扁肚撇口把杯、鸡缸杯、等杯子,都是异常轻盈秀雅的代表作品,为仿制品所望尘莫及。

弘治传世瓷器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九出戟圆腹高足瓶等。

嘉靖、万历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器形之巨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棒盒、方斗杯、灯台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清代瓷器的造型明显增多,并制作精巧。康熙朝创新之作不断涌现。琢器中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风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吉叶尊、棒槌瓶、布布橙、倒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物。

雍正年间创作丰富,所仿宋代名窑及永、宣成窑瓷器不仅胎釉、纹饰惟妙惟肖,而且在造型上足以乱真。

乾隆年间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像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嘉庆、道光以后,大多因袭旧制,很少有创新之作,造型也由精美变为粗笨,逐渐失去前期的优质传统

洪武瓷器造型单一器物厚重


明初洪武(1368~1398年)一朝是元明之际景德镇制瓷发展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虽然研究者对明代官窑设立的具体时间尚有不同认识,但文献记载、传世品及考古发现都表明,洪武时期的景德镇确有窑场受命烧造过一定数量的宫廷官府用瓷,它不仅开明清两代官窑制瓷之先河,也为景德镇成为明代全国的中心窑场奠定了基础。总体看,传世洪武瓷以景德镇所产宫廷官府用瓷为代表,其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即带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的某些特点,器物风格有着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点。

传世洪武瓷造型相对比较单一,器物胎体普遍厚重,器型规格较大。所见造型主要有花瓣式大罐、玉壶春瓶、执壶、盘、碗、军持等,其中大尺寸的盘传世数量较多,盘形可分敞口折沿盘和菱花口折沿莲瓣式盘两式。大盘的工艺特点既有元明时期的共有特征,又有自身的时代特点。以故宫藏元、明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同类菱花口式大盘为例,三者的盘口均为菱花口式折沿,而盘壁和器足的处理各有特点。元代盘是普通的弧壁,壁内外多装饰缠枝花卉纹,而洪武、永乐时期的盘壁则改为花瓣式,每组花瓣上饰一株折枝花卉,其中永乐盘壁花瓣弧度较小,花瓣棱线不明显,而且因盘形小于洪武,盘壁花瓣的个数亦比洪武少。器足处理上,元和永乐盘的器足均是足墙两面斜削的梯形足,但元代足墙坡度较缓,梯形不明显,永乐器盘足则是典型的梯形足,足墙里外斜削的坡度很大,足底面滚圆。而洪武菱花式盘的器足最为特殊,它是与口沿、盘壁形状一致的花瓣式圈足,足墙深且直,足底齐平。此外,三个时期大盘的圈足虽都为泛火石红色的砂底,但元代盘砂底较粗,常见粘沙、窑裂等工艺缺陷,火石红色调浅淡;洪武盘的砂底比元代细,但仍有粗糙感,底面显著特征是多涂刷一层浆汁,常见明显的涂刷痕,火石红的色调比元和永乐器都深;而永乐盘的砂底最为细腻,手感光滑温润,火石红的色调最浅。

洪武瓷的地釉施釉普遍比较匀净,釉色接近元代的青白釉,而后世永乐、宣德官窑瓷器的地釉多白中泛青,但洪武瓷的釉面工艺处理不太稳定,多见缩釉或窑裂等窑伤。

元、明、清三代瓷器造型大盘点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陶瓷的造型更是凝结了各个时代陶瓷艺术大师的智慧,也是人们赏玩陶瓷的重要标准。下面瓷库中国网小编为您盘点一下元、明、清三代瓷器造型的特点,带你重温古诗陶瓷的艺术魅力。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明代瓷器造型有着与元代不一样的特点,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制精细,造型轻重适宜,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极明显。永乐时期还有一种纯白釉胎盘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炎销”。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暗花纹饰的技巧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档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惟重纤巧,而且无大器,其最有名的五彩扁肚撇口把杯、鸡缸杯、等杯子,都是异常轻盈秀雅的代表作品,为仿制品所望尘莫及。

弘治传世瓷器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九出戟圆腹高足瓶等。

嘉靖、万历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器形之巨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棒盒、方斗杯、灯台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清代瓷器的造型明显增多,并制作精巧。康熙朝创新之作不断涌现。琢器中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风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吉叶尊、棒槌瓶、布布橙、倒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物。

雍正年间创作丰富,所仿宋代名窑及永、宣成窑瓷器不仅胎釉、纹饰惟妙惟肖,而且在造型上足以乱真。

乾隆年间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像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嘉庆、道光以后,大多因袭旧制,很少有创新之作,造型也由精美变为粗笨,逐渐失去前期的优质传统。

清代创烧的单色釉瓷器松石绿釉


松石绿釉是仿造绿松石的仿石釉瓷器一种,是清代雍正时期创烧的单色釉,经过雍正和乾隆两朝的不断发展,到乾隆时期松石绿釉瓷器非常流行。

松石绿釉是雍正时期御窑厂创烧的色釉品种之一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二次烧成的低温釉,釉色青绿,古代的蓝釉也叫绿釉,因为釉色不蓝不绿,绿中泛蓝,很难界定这是当时的技术条件所决定的。

松石绿釉雕凤凰牡丹纹梅瓶

清代松石绿釉特征

1.松石绿釉瓷器,呈现蓝绿色,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纯绿色,有点泛黄,黄种带绿;

2.清代清松石绿釉瓷器创烧于雍正,雍正之前都没有绿松石釉色瓷器,如果有人拿个明代的松石绿釉瓷器,那肯定不对,所以这为你鉴赏提供了理论依据;

3.雍正和乾隆的绿松石釉色瓷器瓷胎细腻,釉色均匀,有匀净厚重之感;

4.乾隆松石绿釉器多为小件文玩和装饰品,大件很少见,不是说没有;

5.嘉庆之后的松石釉色呈现深绿色了,而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比较浅。

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来说,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期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