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墙面 > 导航 >

瓷砚亦缤纷

瓷砚亦缤纷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12-04

瓷砖墙面。

宁波晚报 作者:王家年 

盒砚

□王家年

砚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为文房四宝之一,也是一种反映文人气质的造型艺术品。从材质上看有玉砚、银砚、铜砚、铁砚、竹砚、木砚、瓷砚、陶砚、砖砚、水晶砚、紫砂砚等。

瓷砚始于东汉,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风靡一时,文人雅士极为赏识。唐宋时地方名窑有瓷砚生产,如唐代婺州窑所产多足砚,或称辟雍砚,砚面隆起四周有水槽,以利应用,颇为盛行。宋时景德镇湖田窑瓷砚,亦多圆形,釉色青翠淡雅如玉。元明景德镇仿哥釉砚美观大方,尤其“怀砚”小巧玲珑,适宜医家随身携带应用。明清青花瓷砚多圆形,有大有小,方形甚少,还有少量的盒砚。

瓷质的砚台,用细密瓷土烧制,砚心处不施釉,砚面坚硬平滑,不利于研磨和发墨,实用价值不高,但瓷器耐高温,瓷砚在冬天可加热作暖砚使用。

古玩市场里最多见的是清代民窑青花圆形瓷砚,通常高3厘米左右,直径11厘米左右,四周起沿高出砚面,砚面光润柔和,中部隆起,四周有水槽,整个砚形虽圆而扁似扁鼓形。砚外底釉凝重,饰青花几何纹,有的书写“禄在其中”,寓意刻苦读写,必有所成。有的书写“福禄寿喜财”。大多底部饰青花鲜荷盛开,意在出淤泥而不染,以警示学童。

青花瓷砚,以清初烧造最为精致,作为文房用具,即可实用又可赏玩。瓷砚制作有不少工艺,如:青瓷、青花、绿釉、黄釉、祭红、紫金釉、哥釉、粉彩、釉上五彩、素三彩、豆青釉、浅降彩等。各类瓷砚存世量少,其收藏价值会越来越高,值得关注。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五彩缤纷的定窑釉色


定窑白釉太出名了,而且北宋时期皇家钟情于单色釉瓷器,所以对于其它定窑颜色釉瓷器都不是很了解,其实定窑瓷器也是五颜六色的,除了白釉瓷器还有黑定、紫定、红定、绿定等釉色,怎么样打破了你对传统定窑瓷器的认知吧?

定窑五彩缤纷的釉色是怎么形成的?

定窑五彩缤纷的釉色是怎么形成的?定窑不同釉色的工艺配方,圴以定窑遗址附近的矿物原料配比而成,完全不用化学色料,温度在1280℃左右时,黑釉如点漆,沉着稳重,光泽厚实,釉面呈橘皮状,即黑定。温度在1290℃左右时,釉由黑色趋向紫色,俗称酱釉,即紫定。温度在1300℃时,釉面由紫色变红褐色或红色,即红定。色定的工艺配方不含任何低毒及有害成分,并具有抗冷爆、酸、碱腐蚀等优点。色釉于形制中往往是边口处薄,下部近底足处厚,自然形成一厚圈状,甚或有露珠状垂釉。

宋代苏东坡诗称“定州花瓷琢红玉”即为对黑定、红定名贵之赞誉。

黑定最早见载于明曹昭《格古要论》“有黑定,色黑如漆”。从定窑传世品及出土器物和遗址挖掘的标本来看,黑定胎与白定一样,为坚细白胎,《文房清玩》有载,定窑器“其色白,间有黑、紫,然俱白骨质胎”。

定窑瓷器釉色特点

通过以上对定窑颜色釉瓷器的描述,总结了定窑色釉瓷器的一些特点

1.定窑颜色釉瓷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纯天然的瓷土里的矿物质;

2.定窑颜色釉不是靠染色剂显示釉色的,而是靠温度掌控的;

3.定窑黑紫褐红釉瓷器瓷胎跟白釉瓷器一样都是白胎的;

4.定窑瓷器颜色釉色瓷器里还有鹧鸪斑、兔毫釉色的瓷器。

“残品”亦为珍品慎对专家意见


今天鉴宝的主角是一件残品,是顺德一位藏家从海外带来,让其显得珍贵的是,这是一件曾经让“海外专家走眼”的作品。

收藏品的主角名为“元青花大龙蒸盆”,潘继生说道:“专家看走眼,主要是其是残破瓷片最终拼接而成,但代表我们国家‘元青花’的高超烧瓷技术,依然是珍品。”

鉴定报告:

物品:元青花大龙蒸盆

年份:元代

品相:残品

价值:收藏价值极高

鉴定贴士: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四个时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四是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陶瓷史称其为“空白期”;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我家有宝

“我家有宝”现进行征集藏品鉴定,金版公布藏宝热线后,收到许多市民的来电,甚至远至湖北、北京,也有读者看到网上转载的报道后,请求鉴定。对此,“我家有宝”的记者感谢读者的热心支持,也再次感谢我们的专家潘继生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广大市民进行免费鉴宝的义务工作。

另外,“我家有宝”再次声明,本栏目只免费帮市民进行藏品年代、真伪、品相等方面的鉴定,但不会对藏品的价格进行评估,更加不会联系任何拍卖行进行藏品的出让事宜。

“我家有宝”店门长开,而且一直信奉“免费鉴宝”的宗旨,家中有宝的市民,可用数码相机将宝贝拍下图片(要求照片清晰,方便鉴宝),加上宝贝详细的文字说明,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一同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专家也有走眼时

对于专家鉴定,“即使是专家,都会有走眼的时候。”潘继生坦诚:“包括我自己,在古董界都有几十年经历了,但直到今天,我还是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此次鉴定的藏品,是顺德一名藏家从海外收购而来,回到祖国已有20年时间,“当时就有所谓‘海外专家’看不上,但经过我们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集体鉴定,这是罕见的‘元青花’釉上彩瓷器,非常珍贵,能回到祖国非常值得庆幸。”

遗憾的是,这件大蒸盆出土已是支离破碎,之后是用专业胶水拼接而成,这也让某些专家认为是“不足为道”的残品、次品,“但这件藏品提醒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高超而罕见的技艺,我初步判断,如果是全品,可以是千万元级别的收藏;即使是次品,其价值也不会太低。”潘继生说道。

釉上加彩“大龙”成浮雕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不过此次顺德藏家拿出的“元青花大龙蒸盆”,其“釉上彩”的工艺非常特别,“就是大量采用非常名贵的材料苏麻离青,先烧制,再上釉,再画龙,再烧制。”潘继生解释道:“其中画龙的手段最为特别,可以说与欧洲油画的技法异曲同工,将染料大量利用,之后画出浮雕的效果,烧制成功后,大龙是呈现立体状的,用手摸上去能明显感到浮雕效果。”

因为苏麻离青与大龙绘画技法,让潘继生很快鉴定出这是元代精品,而且是著名的“元青花”,但这种浮雕式釉上彩技法,却是他第一次见到,正是因为这一点,潘继生认为这是罕见的珍品。

今天鉴宝的主角是一件残品,是顺德一位藏家从海外带来,让其显得珍贵的是,这是一件曾经让“海外专家走眼”的作品。

收藏品的主角名为“元青花大龙蒸盆”,潘继生说道:“专家看走眼,主要是其是残破瓷片最终拼接而成,但代表我们国家‘元青花’的高超烧瓷技术,依然是珍品。”

鉴定报告:

物品:元青花大龙蒸盆

年份:元代

品相:残品

价值:收藏价值极高

鉴定贴士: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四个时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四是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陶瓷史称其为“空白期”;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我家有宝

“我家有宝”现进行征集藏品鉴定,金版公布藏宝热线后,收到许多市民的来电,甚至远至湖北、北京,也有读者看到网上转载的报道后,请求鉴定。对此,“我家有宝”的记者感谢读者的热心支持,也再次感谢我们的专家潘继生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广大市民进行免费鉴宝的义务工作。

另外,“我家有宝”再次声明,本栏目只免费帮市民进行藏品年代、真伪、品相等方面的鉴定,但不会对藏品的价格进行评估,更加不会联系任何拍卖行进行藏品的出让事宜。

“我家有宝”店门长开,而且一直信奉“免费鉴宝”的宗旨,家中有宝的市民,可用数码相机将宝贝拍下图片(要求照片清晰,方便鉴宝),加上宝贝详细的文字说明,并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一同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专家也有走眼时

对于专家鉴定,“即使是专家,都会有走眼的时候。”潘继生坦诚:“包括我自己,在古董界都有几十年经历了,但直到今天,我还是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此次鉴定的藏品,是顺德一名藏家从海外收购而来,回到祖国已有20年时间,“当时就有所谓‘海外专家’看不上,但经过我们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集体鉴定,这是罕见的‘元青花’釉上彩瓷器,非常珍贵,能回到祖国非常值得庆幸。”

遗憾的是,这件大蒸盆出土已是支离破碎,之后是用专业胶水拼接而成,这也让某些专家认为是“不足为道”的残品、次品,“但这件藏品提醒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高超而罕见的技艺,我初步判断,如果是全品,可以是千万元级别的收藏;即使是次品,其价值也不会太低。”潘继生说道。

釉上加彩“大龙”成浮雕

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不过此次顺德藏家拿出的“元青花大龙蒸盆”,其“釉上彩”的工艺非常特别,“就是大量采用非常名贵的材料苏麻离青,先烧制,再上釉,再画龙,再烧制。”潘继生解释道:“其中画龙的手段最为特别,可以说与欧洲油画的技法异曲同工,将染料大量利用,之后画出浮雕的效果,烧制成功后,大龙是呈现立体状的,用手摸上去能明显感到浮雕效果。”

因为苏麻离青与大龙绘画技法,让潘继生很快鉴定出这是元代精品,而且是著名的“元青花”,但这种浮雕式釉上彩技法,却是他第一次见到,正是因为这一点,潘继生认为这是罕见的珍品。

杂色釉素三彩:色彩缤纷的弘治朝瓷器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碗(残片)明弘治 高4.2厘米 200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内壁近口沿处和内底均画绿彩弦线一道,内底饰绿彩锥拱云龙纹。外壁近口沿处和圈足外墙均画绿彩弦线一道,腹部饰绿彩锥拱海水龙纹。

白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碗 明弘治 高7.2厘米 口径16.3厘米 足径6.9厘米 故宫博物馆藏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敛。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内底和外壁均饰以绿彩锥拱云龙纹。内底饰一条五爪龙和三朵云,外壁饰两条五爪龙,衬以锥拱海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明代御窑的瓷器烧制也有很多创新,很讲究色彩的搭配,例如白地绿、白地酱、孔雀绿地洒蓝、黄地绿、红地绿、黄地紫等都属于杂釉彩的一种,下面介绍的这件里黄釉外孔雀绿地洒蓝锥拱云龙纹盘,在故宫并没有传世的完整的。

里黄釉外孔雀绿地洒蓝锥拱云龙纹盘 明弘治 高3.8厘米 口径15厘米 足径8.8厘米 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外壁以孔雀绿釉为地,锥拱两条行龙收尾相接于云纹之间,纹饰内填以洒蓝釉。内壁施黄釉,素面无纹,口沿处因釉薄而呈色稍淡。圈足略高,足墙微内敛。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此盘同时施孔雀绿釉、洒蓝釉、黄釉三种单色釉,不见于传世品。

白地黄彩云龙纹盘 明弘治、民国加彩 高4.5厘米 口径21.2厘米 足径12.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塌底、圈足。通体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内、外均以黄彩装饰。内底绘一云龙戏珠纹,外壁绘二龙戏珠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此盘做工精致、黄彩明艳,从色彩与画法上看,龙纹描画线条僵硬,不够生动,不是明弘治时期龙纹的特征。结合胎、釉特征分析,此盘应是民国时期利用弘治白釉盘加绘黄彩而成,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白地黄彩云龙纹盘外壁龙纹局部特写

再来个局部特写图细看,首先龙身的黄色与弘治时期的黄色有所不同,其次龙的画法也不同,比如弘治时期画龙的眼睛基本都是一个圈,里面点一个点儿。但是这件盘子上的龙连眼睛上的睫毛都画出来了,弘治时期是不这么画龙的。

广州宣亦:瓷器珍品,王炳荣款绿釉赏瓶


藏品高:46cm,底径:14cm,口径:11cm

名贵陶瓷上的绿釉难得一见,绿釉实质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以铅化合物为助溶剂的石灰釉,铜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传统的铜绿釉——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在汉代,我国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瓷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

绿釉瓷有其独特的烧制工艺。早期的孔雀绿釉瓷器,多直接在坯胎上施孔雀绿釉一次性低湿烧成,因而部分器物发色偏蓝,有“孔雀蓝”或“法蓝”之称。元代后期,工匠们则先在高温中将瓷胎烧成涩胎或白釉瓷,然后在上面施孔雀绿釉,再入窑二次低温烧制。

由于釉面与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同,瓷部表面多呈现不同程度的细小开片,日久风化、受土壤侵蚀,釉面会出现成片成块脱落的现象。清代康熙官窑烧制的孔雀绿釉瓷器由于窑温提高,胎釉结合紧密,胎面常有密集细小的开片现象,这也是“清三代”孔雀绿釉瓷的鉴别特征之一。

绿釉瓷器在拍卖会上价格平稳上升,每年约有25%成长。绿釉瓷器在古玩收藏市场价格“一路疯涨”,让众多大收藏家等膛目结舌,难以想象。据悉,2013年在收藏界最为轰动的莫过于是一款“孔雀绿釉棒槌瓶”以100万元的天价被拍走,导致绿釉瓷器艺术品市场一直火爆。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到一款瓷器珍品“王炳荣款绿釉赏瓶”,藏品高:46cm,底径:14cm,口径:11cm。整体施绿釉,瓶身上用瓷雕的方法描绘了一幅智者在树之下沉思的景象。底部正中有图章款一方,印文篆书阳刻,外加方形圈,款识为“王炳荣作”四字。器物颇具晚清时代特征,精致秀美,画面生动自然,技法多种并用,色彩明快淡雅,有较强的写实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是一件不曾多见的瓷器艺术品。

造型古朴稳重,浑厚大器

王炳荣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景德镇瓷雕名家。清人许之衡所著《饮流斋说瓷》之中将王炳荣与陈国治并提,说雕瓷笔筒;所雕花以竹林七贤、东坡赤壁、垂杨条马之类为多。良工陈国治、王炳荣颇善斯制。传世品以文房用具为多。

款识为“王炳荣作”

藏品王炳荣款绿釉赏瓶通体施绿釉,釉质晶莹,造型古朴稳重,浑厚大器。看其绿色,绿色青翠,绿中泛蓝,如孔雀羽毛,又如绿松石之绿蓝,非常鲜亮,极其美丽。藏品弥足珍贵,如此精作大件的绿釉瓷器保存至今完好无缺,可谓宝中之宝也。

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整体焕发出一种历史的韵味。造型大气,包浆莹润温润、蜜度非常好,脂度高上手更漂亮,水头足特别漂亮,韵味十足。胎薄如纸,透光透影,瓷质晶莹,颜色鲜艳,令人爱不释手。

绿釉瓷器本身就弥足珍贵,是古代瓷器中的名贵品种。绿釉瓷器通常挂釉后经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其价值在收藏界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藏品王炳荣款绿釉赏瓶现暂藏于广州宣亦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欢迎各位莅临本公司赏析,广大收藏家可以通过我们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了解详情。

一件珐琅彩瓷既能“赏好饭吃”亦能惹得“龙颜大怒”


清宫造办处旧影

其实,不要总是取笑当下人赤裸裸的对于某件瓷器的市场价格的讨论,就连皇帝都曾经下旨奖赏烧制出上好珐琅瓷的匠师们:“赏给好饭吃”,就是这么直接的把一件好瓷器比作是“一顿好饭”。

更厉害的是,清雍正时期内务府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十三个有烧制瓷器专长的艺匠,每个人每月的俸禄二两银子,但如果任何一个艺匠能够尽心竭力的创作出一件精品,就会得到来自皇帝陛下亲自赐下的十倍于月银的二十两银子重赏!

谁说这不是以唐英为代表的督陶官和匠师们养家糊口乃至平步青云的捷径?

当然了,所谓赏罚分明绝对是治天下的上策,更别提在小小的陶务上了,有任何的差错被皇帝发现了,都会被斥责,即便是家大业大的江宁织造曹家。

这道圣旨的大概意思是:虽然现在派给你们曹家的差事儿比较多,但是在烧制珐琅彩这件事情上,还是要得到朕的旨意之后再烧,现在朕不知道你们私下烧制了多少件珐琅彩,但是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先给朕上奏,朕批准了之后才能进行,如果你们不提前告诉朕,出了事,你们曹家是担当不起的。

到底是如何重要的瓷器事务能让康熙帝对于亲如手足的曹寅一家如此斥责?

督陶官唐英雕像(1682-1756年)

更委屈的倒还不是曹寅一家,大名鼎鼎的督陶官唐英也曾经因为这“珐琅器”惹得乾隆皇帝龙颜大怒。

事情是这样的,要说起来唐英也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那个时候唐英因为升职成淮安关税一职,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亲自去景德镇的窑厂了,当时接替唐英督办陶务的人业务水平也不高,所以在给乾隆皇帝挑选用来烧制珐琅彩的白瓷素胎质量一降再降,不少烧制出来的成品,要么是釉色不好,要么就是有残缺的地方。

若干次之后,乾隆帝一怒之下说到,唐英你现在竟然把一些下等的瓷器送来给朕,企图蒙混过关,朕也不傻,让负责的太监把这些残次瓷器挑出来,来回运输以及烧制的全部费用都不给你报销,从你的俸禄中扣除!

唐英只得上奏给皇帝说,自己现在是负责淮安地区的关税,离着景德镇三百多里地,不能亲自去替万岁把关,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委屈也只能只字不提,自己受着。

但这“惹得”皇帝龙颜大怒的物件到底是何方神圣?日理万机的清代皇帝们为何偏偏醉心于此?

其实在康熙帝在给曹寅一家的圣旨中已经明确提到了,是因为珐琅彩瓷器的烧制不合自己的心意,正是这个大约仅仅轰轰烈烈的烧制不过八十余年的瓷器,同时也是当下瓷器市场不可多得的神品瓷器代表之一。

拍卖市场上多以“清三代”(康雍乾)的瓷器为主,宋瓷珍品少之又少,宋瓷的质朴和“清三代”瓷器的色彩缤纷形成强烈的反差,彼时关于什么样的瓷器是美的,甚至引发了“如果去外面说你喜欢“清三代”瓷器,不喜欢宋瓷,会被人笑话的”这样的问题。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2.94亿港币 香港蘇富比拍卖

随即,加上本身对于“清三代”瓷器就知之甚少,就对“清三代”瓷器是不美的先入为主了,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等顶级宋瓷之后,关于如何去鉴赏一件清代御制珐琅彩瓷,更是无从下手。

既有“不美、俗”的观念之外,加之珐琅彩瓷长期处于深宫之内,更是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今天到底如何去欣赏一件当时对于匠师们如此重要的瓷器?

有望在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拍现场拍出天价的一只清康熙御制珐琅彩盌,正是代表了清初珐琅彩的烧制工艺以及艺术审美,借由这只天价盌,我们也对珐琅彩这褒贬不一的瓷器一探究竟。

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康熙御制》红料款 直径14.7cm

估价待询 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拍

先来看看这只全名为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的出处和来源,蘇富比亚洲区主席、中国艺术品国际主管仇国仕称之为“近7-8年以来最完好、市场中最好的清朝瓷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经由景德镇御窑烧制的瓷器进京之后,一般是摆放在圆明园等地,只有珐琅彩瓷器是皇帝御用的。

这只即将上拍的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的上海收藏,据苏富比官方资料显示,当时是被K.K. Chow在上海购入了这只珐琅彩盌,后被英国著名的老牌古董商布鲁特父子商行(Bluett & Sons)在1931年的时候收购,并于同年转手给另外一位名为Martin Erdmann的古董商\收藏家。

(备注:布鲁特父子商行(Bluett & Sons)是由阿尔弗瑞德·欧内斯特·布鲁特(Alfred Ernest Bluett)在1884年创立,后由两个儿子接受经营,是英国二十世纪最具实力的中国艺术品古董店之一,主要是经营瓷器、青铜器、鼻烟壶等。)

时隔6年之后的193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中,这只珐琅彩盌被释出,值得注意的是布鲁特父子商行(Bluett & Sons)二次回购,但仅仅一年之后,荷兰著名的收藏家亨利·奈特(H.M. Knight)从布鲁特父子商行中买走了这只珐琅彩盌。

东京出光美术馆创办人出光佐三先生

这只珐琅彩盌再一次出现在拍卖场中是在198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当时是被日本东京著名的出光美术馆收藏,其创办人是日本石油业巨头出光集团的第一任社长出光佐三先生,其毕生收藏了大量明清官窑瓷器,这只康熙珐琅彩盌也在东京出光美术馆保存至今。

自此,第三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中的清康熙珐琅彩盌目前的估价预计会超过2亿港币,烧制它的匠师们绝不会想到,一个月俸禄才二两银子的他们,烧制出来的瓷器竟然会有今天这个价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珐琅彩瓷也是极为昂贵的,从素胎烧制到进京二次上釉,加上从欧洲进口的颜料等成本,在当时也是天价吧,毕竟一向爱好富丽堂皇装饰风格的清代皇帝们,绝不会计较成本的。

其实,说到现在被认为是浮夸华丽的清代装饰风格,其中最精美、艺术价值和工艺最高的当属是清康熙瓷胎珐琅彩,这种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将西方传来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就是所谓的珐琅彩瓷。

有人认为康熙帝对于西方科技、数学等态度仅仅是为了炫耀自己

说来也是奇怪,康熙帝对于西方科技、技艺等几乎只是“姑且听之”的态度,并没有任何主动学习或者在国家范围内推广的意思,但在对于珐琅彩的学习上,则甚为积极,这大概就是后来人所说的康熙帝对于西方科技等没兴趣,只对西洋玩物有好感。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七月的时候,法国传教士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来到中国宁波,据目前的文献资料记录,一个月之后(八月二十五日),洪若翰给即将要来中国传教士,特别嘱托他们要带一些“画珐琅及珐琅的物品,作为赠送官员的礼物,但要小件珍玩,不要裸女图案的。”

可见,当时洪若翰已经敏锐的看到中国人对于珐琅彩的喜爱,并把这种西洋玩物当作是和中国官员交好的物件。

对于这种西洋玩物,康熙皇帝也甚是喜欢。

刘兰华所著的《清代陶瓷》一书中就有写到:圣祖康熙帝的儿子曾对一名法国神父说:“父王非常欣赏这一独特的工艺品,而在我国,根本不知道如何制造的。”

对于康熙帝为什么会喜欢珐琅彩这中装饰风格极强的瓷器,故宫博物馆陶瓷专家王建华也曾经有专门的学术文章回答:欧洲珐琅器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更适合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当时流流行于世的五彩、斗彩瓷更具魅力,因而康熙皇帝对此的喜爱达到了醉心的程度。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

“醉心于此”的康熙帝怎么会容忍自己的匠师们不会这种高超的技艺,随即命令后来的传教士们传授这种技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马国贤(这位就是后来用金鸡纳霜治好康熙皇帝疟疾的传教士)。

其中据明确记录,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郎世宁亦携来一箱珐琅器来到中国作为赠礼之用。

除此之外,据马国贤在写信回国时说道:“皇上变得醉心于我们欧洲的珐琅画,尽各种可能将其介绍到宫中烧制瓷器的地方,由于我们从欧洲带回了瓷器上绘画所需要的色料以及数件大件的珐琅漆,使得康熙皇帝更加相信中国的匠师们可以做出某些物品。”

最为出名的传教士之一:郎世宁

当然,马国贤和郎世宁作为当时的传教士,自然要被命令教授中国匠师们,但是这两位自带优越感的传教士并不想做这种“下等的、卑贱”的工作,于是二人借口说在欧洲没有学过这种工艺,甚至二人还故意画出特别拙劣的画,惹得皇帝很是生气,使得二人不用再做他们认为的这种“艺奴式”的工作。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高7.8cm 口径15cm 足径6cm 故宫博物院藏

但在当时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挡康熙帝想要烧制出这种瓷器的决心,为了便于研制珐琅彩,他下令更改了几百年来烧制官窑御用瓷一律由景德镇制作的惯例,将“珐琅作”划归宫中造办处辖理,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以后开始了不断实验、不断试烧的艰苦历程。在此期间,造办处的瓷胎珐琅作由启祥宫南面的如意馆移至内廷深处的养心殿,以便皇帝亲自巡视和督查。

如果按照步骤来梳理珐琅彩瓷的烧制,大概可以分为四步:

首先是需要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厂提供薄的白瓷素胎,这个工作首先是由督陶官亲自挑选精美的素胎,进贡到宫中的造办处,上文中所提到的唐英正是因为没有亲自挑选白瓷素胎而被乾隆帝责备。

第二步是这些拿回宫中的素胎,需要用到西洋进口或者宫中自炼的珐琅料来二次上釉。、

随后就是要按照皇帝的旨意,包括每次要烧制的瓷器数量和纹饰等等,准许烧什么,不准烧什么,都有皇帝钦定,烧成后进贡给皇帝御览。

最后由宫中造办处珐琅作承接烧制事宜,每一件器物都有具体的画工与烧制的匠师负责。烧成之后件件都必须经由皇帝过目品评,然后造册登记,定名入账,配匣贮藏,至于藏于何处,皇帝都有十分具体的安排。

其中,尤其要特别注意的是,康熙早期烧制珐琅彩的色料基本上是由西洋进口而来,并且颜色和数量有限,由于原材料的稀缺性,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珐琅彩的烧制如此严格。也正如上文所言,康熙帝在1688年左右就开始不断的进行各种试验,并且亲自督察,终于在1720年时烧制出清代宫廷中自制的瓷胎画珐琅器,并开始进入成熟完美时期。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 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拍以2亿港币私洽成功

作为当时极为珍贵的珐琅彩更是在烧制成功之后,为皇帝所御用,偶有赏赐一件把玩的小件珐琅彩,都会让受赏人直呼谢主隆恩。

如果说彼时皇家的威严以及材料的稀缺让珐琅彩成为不可多得的神品,那么当下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如何去欣赏一件珐琅彩?

以这只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来看,我们可以尝试从四个关键词来看,康熙、粉红地、开光、花卉,其中“康熙”一词更多代表的是珐琅彩在烧制性的稀缺性和严格性,且几乎每一件流传至今的都曾经是康熙帝御用。

向来收藏家对于稀缺性及皇家御用都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据文献资料记载,世界范围内原属于清宫旧藏的珐琅彩瓷,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200余件,故宫博物院有40余件,还有少部分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能够在市场中流通的少之又少。

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底款

所谓审美最讲究的是第一眼的印象,虽然近年来很多藏家比较喜欢宋瓷的质朴,但是清代官窑瓷器依然保有最大数量的收藏家群体,首先从美观上来讲更容易引发大范围内的关注和传播。

就说这只珐琅彩盌中所体现的“粉地”和“配色”。通体的主色调是暖暖的粉红色和蓝色,粉红色相对来讲更容易接近和了解,当然这里也必须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清代的珐琅彩瓷都有有黄地、蓝地、红地等说法。

清康熙时期,珐琅釉和瓷釉面结合不好,正如前文所言,必须烧制在白瓷素胎面上,但是这样就会有部分的素胎直接暴露在外面,又会影响成品的美观程度,所以在珐琅的主画面外,需要用其他的色地来掩饰弥补,黄地、蓝地、紫地、红地等等都是常见的色彩作地,之后再用各种需要用到的颜料去接着绘制。

这只清康熙珐琅彩瓷盌就是用的粉红色来打底,首先粉红色就是一个招人爱的颜色,这也难怪珐琅彩瓷被称为“瓷中皇后”。

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局部

“开光”的部分则是采用的五瓣花朵式,所谓“开光”是指在绘制瓷器时的一种传统装饰技法,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者突出某一形象,在器物上留出某一形状(扇形、蕉叶形、菱形、圆形等)的空间,并且在内绘上图纹。

这只清康熙珐琅彩盌采用的是五瓣花朵式形状的开光,以双勾的技法描绘出花卉。其中的配色更是多达十多种,仅仅是在花卉的部分就有三种不同的偶合色。仇国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可能是出自于一位耶稣会信徒之手,这是很特别的。

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 《花鸟图册》(十开之一)中的花卉着色

花卉的部分则是较为西式的设计,应该是由宫中的传教士执笔画彩,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尤其是可以重点关注花瓣的角度,以及着色的方式和郎世宁的某些绢画的着色方式非常相似,这里可以参考一下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花鸟图册》(十开),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的质感和体积感,这和传统的清宫画师的手法是迥然不同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粉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另外一只清康熙珐琅彩盌,同为粉红色为地,花瓣式的开光设计,只是所绘的花卉有异,与即将拍卖的这只珐琅彩盌堪称是一对儿姐妹花。

出身寒微却绝无仅有的龙泉窑舟形砚滴


龙泉窑舟形砚滴

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龙泉窑舟形砚滴,通长16.7厘米、宽6.5厘米、高9.3厘米。这件享有盛誉的龙泉窑青瓷珍品,既非清宫旧藏,亦非来自高等级墓葬,而是20世纪60年代当地一位老百姓在浙江龙泉一个叫上严儿的古窑址遗址中捡到的。按照一般的看法,它应该是所谓的“窑底货”和出土情况不明的采集品。虽然出身寒微、身世朦胧,但它甫一亮相,就获得国内陶瓷专家的一致推崇。

这件龙泉窑舟形砚滴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呈粉青色。造型上运用写实手法,将一件文房用品塑造成一叶飘荡在水面上的扁舟。船舱内有两人端坐闲话,舱外则有一位着蓑衣的船夫,正攀爬篷顶,欲取下上面的斗笠。人物形象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给人以静谧的乡野气息。古代瓷质砚滴的造型大都比较简单,像此器这样造型奇特、内涵丰富而又做工考究、釉色美丽的砚滴是绝无仅有的。

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早期多为铜质,后来始有瓷质。砚滴的“前身”应该是水盂,它们的功能都是和墨添水,但水盂需要主人用笔涵水后添加到砚台中,或者端起来倒,既麻烦又不卫生;而砚滴则往往有两个孔口,分别为注水口和控制口,注入水量的多寡缓急可以由主人手指按捺的轻重启合来做精准的控制,所以风靡一时。

南宋龙泉窑砚滴在重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对造型亦十分讲究,其题材多为清雅的人文典故,寓意美好吉祥。这时的砚滴已经升华为文房案头的清供雅赏,成为纯粹的瓷塑艺术品。这件南宋龙泉窑船形砚滴,根植于宋代肥沃的文化艺术土壤之中,作为文房用品,是当时经济地位和文化层次皆处于高端的人士才能使用的。它的前期设计由此款器物的主人完成,制瓷工匠只要照章烧制就可以了,所以也集中体现了那一时代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水准。

广州宣亦:“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莲塘鱼藻纹玉壶春瓶


五彩瓷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C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藏家对古代瓷器艺术品的认识不断深入,经济实力雄厚的藏家开始关注官窑五彩瓷器的收藏。2000年香港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颇为引人注目。此器引得世界各地藏家竞相争夺,最终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由此开始内地藏家开始逐渐关注明代官窑五彩瓷器,此后屡创佳绩。

最近有幸征集到一只“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莲塘鱼藻纹玉壶春瓶,藏品口径:12cm,底径:12cm,高:38cm。瓶口外撇,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瓶胎质细洁坚致,釉色晶莹温润。造型既敦厚又柔丽,主体纹样以五彩绘制荷池、鱼、水草、花卉、祥云等图案。莲花香艳娇媚,缀以深浅有致的绿叶与鱼,及瓶颈的花卉,画面透出浓浓的春意,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五彩玉壶春瓶以红、绿、蓝等彩穿插映衬,色釉浓艳,效果华丽。器底部书“大清康熙年製”楷书款,为官窑。所绘枝叶风格满密,求其形似,颇具意蕴。鱼儿在花丛枝叶间嬉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藏品不失为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彩装饰,颜色娇嫩,花香景象怡人;鱼儿绘画精细,造型生动,呼之欲出,周围花朵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线条勾勒细致,分染技法娴熟。细腻的绘画技术使得图清晰明艳,色彩艳丽,富有浓郁的中国画之韵味,充分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此品种非常罕见,在未来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五彩瓷器色彩鲜艳,造型多变,一直深受国外古董商青睐,不惜重金求购。专家认为,釉下五彩瓷因其工艺难度大,生产历史短,技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现存世量稀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升值空间也很大。

古瓷选购—古瓷和仿古瓷的区别


真正的古代瓷器是国家的文物,是“无价之宝”,而仿古瓷却是作伪处理的假古董,如果作伪手法高超,几可乱真。那样怎么区别它们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7个方面来鉴别古瓷器收藏品:

1.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但是仿古瓷往往做去浮光的处理,主要方法有:

①用酸涂或浸,但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见伤痕。

②用兽皮打磨,但在放大镜下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状纹。

③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或烟久薰,但釉色不正。 

④入土久埋

2.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即去之。

3.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

4.古瓷的金色日久磨损,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新瓷金色鲜艳,光泽耀眼。

5.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则无。

6.釉上彩瓷(五彩、粉彩、古彩)一般达一百年之久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有的仅隔60年的釉上彩瓷也会出现此现象,但年岁愈久愈明显。

7.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多见,解放后很少见。是否属于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个方面:

①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

②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的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

③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

④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后,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区别。

另外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不应盲目跟风,选购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对古瓷器类产品知识,要有一定的认知。要从各个年代所产陶瓷的特点来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