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 导航 >

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代瓷器名家

2020-12-09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去神垕转一圈,有几十几百的地摊货,也有各个名家展厅中的几十万几百万的珍品。这样第一次接触钧瓷的朋友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名家钧瓷成本如此之贵?

不要从一些表面现象上去看钧瓷的价值;钧瓷与其他商品还不同,钧瓷目前基本是手工制作,技术基本是传统工艺,产品无法达到同一标准,过去有一句民谣“十窑九不成”就是说一件完美的钧瓷非常难以制作,瓷器成品会出现几百种质量缺陷,都会影响最终价格产生意想不到的差距。呈色、釉质、精细程度、工艺难度,窑变效果,烧成方式等等许多因素都会使得价格发生差异。俗语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从材料到成品出窑,再到藏家手中。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成本?对于一般人来说仍是个不解的谜团。

细净瓶/手拉坯/煤烧/晋文龙作品

通常的情况下:一件普通的陶瓷产品的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流通营运成本(含计税)。这里面占比重较大的是加工成本与流通运营的成本。而钧瓷则不同,一件的钧瓷的成本还有另外几种成本必须算进去,第一个是成品率的均摊成本。第二个是设计成本,也就是名家的创作投入的成本。第三个是秘方的成本,也就是各家的保密环节在稀有高质材料方面投入的成本。

一件低档钧瓷产品和一件高档钧瓷作品——表面看都是泥料成型素烧后施釉再经烧成,从生产流程看差别不会太大,但当你了解高档瓷器制作的艰辛之后就会明白成本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钧瓷不是普通的陶瓷产品,成品率一直是让传统钧瓷烧制方式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行话“十窑九不成”是切实存在的现象。你会经常听说 “某家窑口最近烧的不顺,烧一窑扔一窑”之类的话,这种现象包括“钧瓷泰斗”晋佩章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都不能“免俗”。如果一窑的成品率在30%,这就意味着其中每一件钧瓷成品都要承担三件钧瓷的制作成本。而实际中,30%的成品率是一个传统钧窑烧制的很高的门槛。

螺纹细净瓶/手拉坯/煤烧/晋文龙作品

从钧瓷的生产工序上说,名家的作品往往要比通常的产品,在工序及工艺及材料的要求等方面更为严苛,一方面是出于对名声的爱惜,另一方面也是对作品的负责。首先对泥料的陈腐有着严苛的要求,遵守着三年风化,五年沉池的制泥工序。每种材料都会经过煅烧试验才会进购。其次,在制作过程中,拉坯,风干,修坯,压款,旋坯,装饰、素烧都会有一套严格的规程,追求保留独特风格。然后在配釉施釉上,各家都会严格把控自己的秘方,尤其是各种小料的制备,完全遵循古法,将各种土矿料经过精细繁琐的工艺流程制作成“秘密武器”,应用作品的釉色里。而在烧成环节,挑灯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某个阶段加几次燃料,撬动几次“炉条”(即燃烧炉中的粗钢条,几条一组,作为燃烧炉的底闸,其上置放燃料)都是不传之秘,一窑的钧瓷成与败皆在于此,不可言说。开窑后还要经过更严苛的拣选分级,不合格的统统砸碎,绝无仅有的珍品则被选入珍品陈列室,成为名家的代表作和名片,是非卖品,一旦入市万金难求。

葵花尊/柴烧/晋佩章作品

而设计成本往往是被藏家忽略的成本,一件名家钧瓷作品其造型,从灵感到纸面,从样品再到完成,往往经历漫长而辛劳的过程。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概念或者灵感成为备选的图稿,在工艺条件的约束下图稿实现成为样品或者模型,在反馈和交流中,样品或模型从最初的样子不断地调整。

“图纸作废几箩筐,白云苍狗又一年。

泥土几番出新样,再睹旧话不堪看。”正是此种情形的写照。名家的创作力求推陈出新,成就经典。这样的过程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的努力与辛劳却常以“不足与外人道”为由,甘苦自知,被埋没在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尘埃里。反观低档货——“山寨”“盗用”“仿制”充斥其间,用粗制滥造的冒牌货扰乱市场,误导藏家。

梅口赏盘/手拉坯/煤烧/晋晓瞳作品

自古以来钧瓷就有“似玉非玉胜似玉”的说法,兼之“宋瓷以玛瑙入釉”,这中配釉法一直是千古之谜。鲜为人知的是老一辈钧瓷艺人中就有不少人进行了多种尝试,“玛瑙”“密玉”“独山玉”“和田玉”等珍贵材料都曾出现在他们的釉方中,所以某些名家的釉方中具有珍贵材料,其部分作品成本极高。一生拮据“钧瓷泰斗”晋佩章曾用玛瑙进行钧釉的实验,他的遗物中就有半袋尚未用完的玛瑙碎料。据说玛瑙制作釉粉需要煅烧三次,每次煅烧后都要浸入井水后暴晒,使用时研磨数小时,最后晾干成粉过筛备用。

以上列举的还不是名家钧瓷成本的全部,由此可想,一件钧瓷珍品的价格是难以实现它真正的价值的。俗语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搁那个行当都非虚言。

编辑推荐

钧瓷开窑为什么要祭拜窑神?


近日,笔者在“钧瓷之都”禹州神垕有幸参观了一场开窑仪式。

在开窑现场,一封《公祭窑神祭文》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在祭文中提及,神垕匠人们所供奉的窑神有三,分别是土山大王、伯灵仙翁和金火圣母。祭文部分内容如下:

忆我窑神,供奉有三

土山大王,其名曰舜;人文始祖,上古名君;竹书有载,陶于河滨;汲取灵水,捡石采壤;抟土成器,揖别洪荒。

伯灵仙翁,灵犀点通;捏拉脱刻,塑雕镂空;三十六器,七十二工;丽其釉药,浑然天成;造化开物,技艺见精。

金火圣母,其名艳红;父祖烧窑,火侯难调;十窑九毁,不得其道;艳红悯父,以身殉窑;红光闪过,器成彩耀;义感天地,始有好兆。

去过禹州神垕老街的人会对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伯灵翁庙印象深刻。

伯灵翁庙亦称大庙、窑神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供奉着三尊主神,中间是土山大王,左边是伯灵仙翁,右边是金火圣母。神垕匠人们所祭窑神就是这三位。

据碑文记载,明朝弘治八年(即1495年),伯灵翁庙曾得到重修。较近的两次重修分别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近年来,在神垕古镇打造的过程中,该庙又进行了重修,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钧瓷学者李争鸣先生在所著的《追根求源话钧瓷》一书中说,据古书记载,土山大王为司土之神,实为大舜,《竹书纪年》曾有“舜陶于河滨”的记载。

伯灵翁,据说是管工艺的神,历代神垕制陶者皆尊他为瓷窑之神。也有传说伯灵翁即孙膑,鬼谷子王禅老祖的大弟子,当年随师学艺,以木柴烧炭,为炼丹取暖之用,因此后人尊他为烧炭之祖。

金火圣母是司火之神,是经皇封的一位为钧瓷献身的民间艺人的化身。神垕昔日之窑炉由炭窑改制而成,其燃料由木柴到煤炭,这也反映了窑业演变的过程。

据《禹州志》记载:“伯灵仙翁东会里,可见窑神庙,元延祐三年,乡人常希重修。”关于伯灵翁,还有这样的文献记载:“伯灵翁者,晋永和中有寿人耳,名林,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风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烧窑甄陶之术,于是匠士得其法,愈精于前矣。”

如何鉴定名家作品之真伪?


紫砂陶艺几百年来曾出现不少名家。名家的作品成为好古者及壶迷们追逐的目标,因此自明清以来历代均有仿制名家壶的膺品出现,鱼目混珠,使不少爱壶玩壶的人常常头痛,希望有一个快捷的方法能识别真伪。紫砂陶艺与书画艺术一样,鉴定真伪要依*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判断:

1.泥料胎土:色相、颗粒度及光泽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矿脉各有特点,清後期的『天青泥』就与历代泥料不同。

2.造型风格:各个时代对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标准,造型风格、整体的比例、嘴、把、钮的配制存在著差异尽管有时此差异很微妙。

3.工艺手法:正如每个人的签名笔迹不一样,紫砂陶人的工艺手法即使是出於同一师傅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綫条的粗细曲直,轮廓的方圆锐钝。

4.气质神韵:这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大凡名家之作,由於独具高超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以及对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窑温气氛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韵,或者说跃动著一股灵气。当然此气质神韵即是前面所提的泥料胎土,造型风格及工艺手法的集中体现。

5.印章款识:作假者最方便的就是刻制假的印章或镌刻假的款识,特别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是可以乱真,因此尽管印章款识是判断真伪的一个因素,但唯印章而论真伪就失之偏颇了。

鉴定紫砂壶艺真伪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历代均有不少技艺高超的紫砂艺人或为生计或为学艺而仿制前代名家作品,这就更增加了难度,对於历史上这些作品评判其本身的艺术水平应当比考证其真假更重要。当代某些人为谋取暴利而不择手段作假毕竟影响不了大的潮流,迟早会被人识破而技穷。

据说目前在玩壶人们中间流行一种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紫砂壶胎质作为判断真伪的唯一标准,读过前面的文字之後,我想诸公一定有所领悟了。如果用此法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则无疑是有益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