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 导航 >

越窑瓷器之瓷器为什么说“南青北白”

越窑瓷器之瓷器为什么说“南青北白”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古代青瓷器

2020-12-10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陶瓷作为东方艺术品中的收藏热点,已经越来越受到收藏投资人士的青睐。然而对陶瓷“真不真,老不老”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广大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现在无论从出版的有关鉴定类书籍,还是培训班上老师讲授的均离不开“五看”(俗称五大要素),即看器型、看纹饰、看款识、看釉彩、看工艺。但是这种传统的鉴定方法,早已被现代技艺熟谙的仿古者所掌握,许多仿古作品惟妙惟肖,连专家也经常看走眼。

笔者认为,尽管古陶瓷中隐藏着许多历史的秘码未被破解,令无数掏了高昂“学费”仍旧迷惘的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但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近几年来,苦心研究观察了数千件古陶瓷碎片及标本,发现古陶瓷与现代仿品也有五个不一样。

一是古陶瓷上的自然剥釉与现代仿品人工剥釉不一样。古陶瓷脱得掉的釉层碎块呈较硬的大小片状或颗粒,有棱角,像碎玻璃,多发生在釉面开片的交叉处,器物周身可见,在单色釉的瓷器上体现更加明显。而现代仿品的剥釉是人工采用电动刻笔钻下来的,露出的坯体,表面有许多麻坑,而且只表现在瓷器的突出部位。自然风化的剥釉古瓷,釉面通常仍有光泽度,而经酸处理的赝品,表面失光。

二是古陶瓷的使用痕迹与现代仿品不一样。古陶瓷由于世世代代经过人与陶瓷的触摸,再加上经过无数次的迁徙、搬运,免不了要磕磕碰碰,这些都会在古陶瓷上留下使用过的痕迹,这种自然痕迹是不规则的、横七竖八的、杂乱无章的。而现代仿品的使用痕迹,是经过人工用砂纸打磨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笔者所指的使用痕迹主要是指民间日用的盘、碟、碗及盛装食品、饮品的瓶、罐、壶等,不包含皇室宫廷封存数百年从未动过的“库货”。

三是古陶瓷胎釉结合处的氧化色线与现代仿品不一样。古陶瓷由于年深月久的氧化,在瓷的表面都会发生化学反应,尤其在胎釉结合部位,往往会出现“一线红”或“一线黄”,这种色线是从瓷胎里往外透出来的,是洗也洗不掉,刮也刮不掉的。而现代仿品是等瓷器烧制完后,再用人工涂抹的颜料,经水一洗就脱色了。

四是古陶瓷物理澎胀系数与现代仿品不一样。对于里外都上釉的古陶瓷,由于长期受空气热胀冷缩的影响,往往在器物的内壁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裂纹,俗称“鸡爪纹”。而器物外壁却少有此类现象,这是由于器物内外壁澎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裂变,而现代仿品基本上看不到“鸡爪纹”,里面是光溜溜的。

五是古陶瓷胎骨的疏密度与现代仿品不一样。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在古陶瓷中,釉是衣,胎是骨,再高明的仿古者,也模仿不了古瓷器的胎骨,原因是古代是人工炼泥,做瓷器的胎泥要放置陈腐若干年,导致陶瓷不够纯净,含金属杂质较多,烧出来的器物胎质疏松,常有细小的气孔从露胎处冒出来。而现代仿古的胎土是通过机器碾磨的,非常缜密,烧造出来如同年糕一般。

笔者无意标新立异,用五个不一样否定或替代“五看”的传统鉴定方法,只是主张对古陶瓷真不真、老不老的鉴定,要以岁月时光的尺度来衡量,不是以形式特征的尺度来衡量。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南青北白在宋代百花齐放空前发展的原因


宋代是中国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南宋和北宋共经历了319年,虽然文弱,但是对后世的文学和瓷器以及中国审美影响了1000年,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瓷器,中国瓷器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都是在宋代发展起来的,绝非偶然,我们一起探寻背后的原因,通过宋朝的时代背景了解宋瓷的发展和演变。

时代背景造就了宋人的文化审美走向

宋代是在唐代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建立起的国家,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决定了宋朝重文抑武的统治格局,文人科举走上为官之路,上到皇帝,下到官吏文人都崇文,喜欢作画吟诗,斗茶写词,直接影响了宋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方向。

北宋官府手工业百花齐放,分工详细,宋代宫廷的少府监所辖有绫锦院、内染院、文绣院、文思院,其中仅文思院即领有42种不同的作业班子,包括锦、绣、金、银、犀、象、珠、玉、金彩、绘素、装钿等工艺品种。

南青北白为什么都是单色釉瓷器

明清瓷器釉色比较鲜艳,斗彩,五彩,粉彩是审美主流,而宋朝南青北白那么多窑口都是单色釉色为主,后朝的明清一直模仿,但是从来未被超越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宋朝是一个软弱的王朝,腹背受敌,边患不断。因为建国之初在思想领域,构成宋代社会哲学思想的基础是程朱理学,信奉理学的封建文人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追求的是平易质朴的风尚和禅宗深奥神秘的哲理,在艺术上则爱好幽玄苍古之趣。这种所谓文人的趣味也必然在工艺美术领域有所反映,反映在宫廷士大夫所用瓷器上,就是讲究细洁净润、色调单纯素雅、釉色平淡含蓄,正符合宋代上层社会与宋徽宗所追求的审美取向。宋徽宗之前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定瓷,以白色为主,后来宋徽宗喜欢道教,道教以青色为主色调,所以在宋徽宗统治的短短20年的北宋王朝改汝窑青色替代了定窑白瓷,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但是对南宋青瓷影响深远,为南青北白奠定了基础。宋代五大名窑中汝瓷、官窑、钧窑、哥窑、定窑中,只有定窑是白瓷为主,而其它四大窑口生产的瓷器都是青瓷,而且都是单色釉为主。

形成南青北白的历史背景

北宋的灭亡,南宋的南迁,让龙泉窑青瓷在南宋宫廷的大力扶持下空前发展,以及宋徽宗汝窑的审美要求,对南宋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瓷不仅有有南北地域之分,还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兴办御窑厂为皇宫、王室生产专用瓷,不计成本,汇集南北优秀的窑口和手艺人,奠定了宋瓷的高品质。北宋灭亡后,宋皇室南移到临安(今杭州)后,在凤凰山下也设立官窑。青瓷开始在南方生根发芽,空前壮大,进入了南宋官窑青瓷的时代。

宋代除了官窑瓷器外,官窑、汝窑等五大名窑外,南北分布了磁州窑、建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南北名窑迭起。现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北宋窑址的就有130个县,约占总数的75%。南宋占据了20%以上,还有北方的金代也有窑口,为宋代瓷器空前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定窑白瓷和汝窑青瓷都是官窑,南宋龙泉青瓷都得到了宋代宫廷鼎力支持,促进了青白瓷的发展,政治中心的转移最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第三北宋瓷器的发展,还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宋徽宗。“五大名窑”有三个都是他开辟的。

宋徽宗热爱艺术,热爱美。他热衷于色彩,更热衷于自然的意境。对于当时宫廷内比较常见的定窑、柴窑的瓷器,宋徽宗非常不满。于是,他开始广泛搜集天下宝物和各种技术,并在首都东京开辟了官窑。后来,宋徽宗看到汝州烧造的进贡瓷器后很是高兴,就在宫廷内开辟了一处窑口。在原产地的瓷器,叫做汝窑,在宫廷内的这个窑口则叫做汝官窑。

纵览北宋和南宋瓷器发展,民窑异彩纷呈,与官窑交相辉映、促进了不同时期瓷器中心的转移,从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赏瓷器说流年”之窑白瓷 隋唐做贡品


在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里,很多瓷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巩县窑出品,质量有保证——黑瓷龙柄执壶淳朴厚重,兔钮白瓷二系罐釉色鲜艳,洒黄釉人首胡瓶造型别致……

黑瓷龙柄执壶(唐代)

现在人们一提起瓷器,首先想到的大概是景德镇,可在大唐盛世,人们一说起瓷器,首先想到的是河洛大地上的巩县窑。

在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里,很多瓷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巩县窑出品,质量有保证——黑瓷龙柄执壶淳朴厚重,兔钮白瓷二系罐釉色鲜艳,洒黄釉人首胡瓶造型别致……

兔钮白瓷二系罐(唐代)

巩县窑是唐代重要瓷窑,于1957年被发现,窑址位于今巩义市东约5公里处——一条支流由东向西汇入伊洛河,然后与黄河交汇,瓷窑就分布在这条支流的两岸。

巩县窑始烧于隋,盛于唐,到五代初衰落,烧制的代表瓷器有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黑瓷等。

它是我国烧制白瓷的代表窑场之一。考古发掘证明,隋唐时期,巩县窑烧制的精细白瓷曾为朝廷贡品。在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考古人员亦发现了巩县窑烧制的精美白瓷残片。

洒黄釉人首胡瓶(唐代)

除一部分作为贡品外,供民间所用之白瓷茶器是巩县窑的大宗产品。也就是说,在唐代东都洛阳,很多人喝茶用的就是巩县窑烧制的白瓷茶具。

因巩县窑所烧制瓷器品质上乘、风格各异,被邻近地区的瓷窑竞相模仿学习,因此成为名窑。随着时间的流逝,巩县窑渐渐衰落,最终淡出人们的视线,以至于今人只知景德镇而不知巩县窑。好在博物馆里的那些瓷器,以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巩县窑曾经的辉煌。

越窑瓷器鉴定和鉴赏


越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重要代表,在考古发掘的许多古墓、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各窑口的瓷器制品,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器物,这为我们鉴定越窑瓷器的年代提供了典型的标准器。根据考古发掘中所接触到的越窑瓷器,在鉴定时必须掌握五大要领,即越瓷的造型、纹饰、釉胎、支烧工艺与款铭。这五个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鉴定便会有误差。五个方面联系起来看,对一件器物的断代、产地(窑口)的判断,其可靠性系数就比较大。

1、造型与纹饰

造型与纹饰两者密不可分,是鉴定越窑瓷器的关键。抓住了这两个方面,鉴定的可靠系数已占大半,再结合釉、胎、支烧工艺和款铭更为精确。当然在某个时期有个别器物例外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我在上文运用了大量的纪年墓、纪年地层、纪年器物的资料,有的资料内容相当丰富,但由于不是纪年墓出土或无相对年代的也就不用了。早期青瓷(109—447),唐代越窑(663—848)中的纪年资料都配有线图,因此各类的器物从造型、纹样可以说已经很具体形象。这些纪年器物或相对年代的器物当是我们鉴定中十分关键的样本。典型器物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典型的纪年纹样和纹样的器物分类。从纹样题材上看,它们的分期是:第一期中唐时期,第二期晚唐时期,第三期五代时期,第四期北宋时期。现就典型的器物再略作剖析。

唐代越窑的造型从总体上看廓线明快,秀雅端巧。碗的六朝的深腹型平底器,逐步演变为敞口(侈口)斜腹。初唐的平底器或假圈足,到了中唐时,假圈足中挖一小孔俗称玉壁底,同时开始出现矮圈足的环底、大环底器外,而且出现了端巧美观的花口,或称荷花碗。特征是口沿作成四缺五缺不等,在腹部与缺相对位置压有突筋。过去有学者称葵口。总之从底足的变化发展到口沿的变化,使碗的巧美观,犹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壶类,从初唐开始,仍沿用了门朝时的盘口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器型由硕大丰满变为瘦雅秀丽。到了中唐元和朝时壶的盘口消失,为侈口所代替,同时出现了六角形的短嘴和扁带状把,底总有的仍保留了平底,尔后也由平底变为矮圈足。这类壶,从那时候起称它为注子,即后来我们所称的执壶。执壶的原来的壶全变了一个面貌。

晚唐时期的执壶,造型基本格调不变,但具体的线条变化多姿,使人感觉器形丰富多彩。这时有带銎流瓜棱壶,筒口双系圈足大型执壶,喇叭口、瓜棱、圈足的执壶等等。越窑执壶的特点:

①釉色青翠或青中微微泛黄;

②多角形流扁带状把;

③瓜棱腹与矮圈足;

④从廓线清秀、端雅,几乎以美丽的釉色取胜。在唐代所有执壶(朵花)是一件刻花卉的标准器,这种刻花恰恰与宁波和义路唐代“大中二年”、“寿”字纹碗地层出土的刻花盒、刻花碗、刻花盘的纹样似出自一人之手。

五代时,执壶两种类型。一类为敛口、瓜腹、平底,配以长流与双股圆的把,整个造型似一个倒挂的青瓜,清秀美观。另一类则为直口,弧腹,长圆嘴,圈足。流、肩上线刻云气纹,腹四周均线刻花朵与双鹤纹等。

北宋时期,执壶的特点腹部出现开光并在开光中刻绘花朵。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出于公元995年墓的“人物坐饮图”执壶,不但有相对的年代,而且在执壶腹部四周线刻人物坐饮图,也就是把书画上的画面移植到执壶腹部,这是属于首创。这种人物坐饮,神仙活动等图案残片在上林湖窑场均有出土,是北宋前期秘色瓷的典型器物,也为我们鉴定提供了样品。亲宋后期,执壶制作粗糙,特别是筒形颈一肩部连接和圈足的接头都显得接处不规整,烧制后往往脱开成为废品。

盏与托具,晚唐时期制作最精,大中朝生产的盏与托具为美观。与“大中二年”铭文碗共存的荷花盏,内底刻花卉,釉色青雅;托具则是以卷荷叶状的托盘,圈足微微外撇。这种造型似一朵盛开的荷花在荷叶上,可算是一件极为精致的秘色瓷。五代时托具托台与托盘以素面为多,盏则花口,翻圈足,以青绿釉为多。北宋盏则以花口内线刻连一半纹或四荷连环纹,托具的托台高突,托盘沿上线刻蜂蝶及云气纹。和统十三年墓出土的盏托具就是一个典型器。

盘,初唐至北宋早期,造型为浅腹型。初唐以平底素面为主、青黄釉为多。中唐开始出现矮圈足与玉壁底盘。晚唐时则品种增多,常见的有玉壁底刻花盘,圈足刻花盘,圈足刻花盘,委角圈足盘和花口盘等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花中秘色瓷盘是标准器。五代时出现了方形委角迭盘,盘身有镂孔。北宋时纪年的花口牡丹纹盘、花口双蝶纹盘、鹦鹉纹盘、龟荷纹盘,丁字款盘等均为越窑鉴定对照之代表作品。

盂,初中唐时期,多为敛口的平底或假圈足,全属素面。晚唐时出现四蹄足水盂,五代时则器形变小,还有小小的四足。北宋时水盂四周开光,内刻牡丹花等。

洗类,初唐时器形大,以素面为多。中唐时洗的口径大者达35厘米以上。镇海小洞岙出土的大洗,内底印龙纹。上林湖生产的大洗,四周刻荷叶纹,内底划荷花。晚唐时则釉色青翠,以素面为多。宁波市和义路出土大洗,口径大,釉色青翠,是越窑的代表作。北宋时在宁海瓦窑山窑发掘中也出土了外壁刻连花纹的洗。

盒类,晚唐时期越窑生产的品种极为丰富,不但有中小型的成套盖盒、油盒和印盒,而且主纹样以刻花为主。五代时出现云鹤纹迭盒。北宋时尤以粉盒为盛行,纹饰有凤凰纹、牡丹纹、双蝶纹、鹦鹉纹、菊花纹等等,制作方法有刻、刻划结合、模印和印刻结合手法进行美化。

根据纪年材料研究表明,生产于公元977年前后的器物的主要纹样有:龙纹,双凤凰纹,双鹦鹉纹,摩羯纹,水款凤凰纹、单鹦鹉纹、双鹤纹、四荷凤凰纹,孔雀纹,荷花翠鸟纹,飞雁纹,双蝶纹,蝶恋花纹,龟荷纹,丁字款龟荷纹,莲子莲瓣纹,龙飞凤舞纹,凤凰花卉纹等。

装烧的方法

在瓷器鉴定中,辨别器物的装烧工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窑口装烧工艺除有共性以外,还有它自己的个性,这个个性就越窑而言,恰恰为我们鉴定提供了一个依据。

第一,越窑器物装烧,首先应考虑它是否用匣钵装烧还是明火迭烧。这是中第一个直觉。凡是用匣钵烧器物,其内底可以说是没有支烧印痕,仅仅在外底有一周泥点印痕。内底中没有泥点印痕的器物,其时代不会早于中唐元和朝。凡是在内底和外底均有泥点支烧印痕的器物,可以他定是明火迭烧,其时代可以早到初、盛唐时期,晚至北宋元祜、政和朝。

第二,肯定了匣钵装烧还是明火迭烧之后,你就要判别这件越瓷的相对年代。仅仅说唐、五代、北宋,这宽度实在太大。为了更接近相对年代,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迭烧段或枷烧段的具体工艺,反映在器物上遗留的支烧泥点印痕十分重要,泥点印痕的排列形式与泥点印痕的形式则是一个关键。

初盛时期,随着人们从席地而坐逐步发展成用桌椅配套座饮、会客,因此许多瓷器从较大器形逐步为端巧多样的造型所代替。施釉也由半釉向满发展。所支烧的器物,例如碗类,往往用豆状的泥点,排列在内底,颗粒一般四至六颗不等,在成品中肉眼可以看到遗留的泥点印痕;在碗的外底也遗留了四到八粒豆状粉红色印痕。在罐、壶类的底部则留下灰白色豆状泥点印痕。这种豆状的泥点所反映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它的生产年代是在初盛唐时期,可根据纪年器物提借助的标准泥点,确定相对或绝对年代。例如唐元和十四年罂底部的泥点就是标准形式。

中唐晚期到晚唐,越窑窑工在间隔窑具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创新,各种形式的间隔窑具的出现,反映在使用时泥点遗痕也有很多变化。初盛唐所用间隔窑具粗大,用泥点分隔颗粒也就硕大,中晚唐时大量采用薄形间隔具,因此泥点的分嘏亦采用了比豆状更为好看的松子状泥点,松子状排列细密有规律。匣钵烧的器物则同样在内底无泥点印痕,玉壁底碗、盘的外底排列较疏松,烧成后处呈微微的粉红色颗粒状或松子状形遗痕,这种器物上的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这种现象在“贡瓷“与纪年器物上都较典型。

五代时期,越窑生产器皿不但品种丰富,而且釉色青翠、湖绿。在间隔窑具制作上也应物帛宜,极其规整,所遗留的泥点支烧印痕也与晚唐时期大不一样。首先是采用的间隔窑具是扁平、扁饼形式,因此散布的泥点多呈长条形,松子状,排列稀而有规律,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五代前期;五代后期时上林湖、东钱湖、与上虞典型窑址遗存与纪年器物下支烧泥点印痕在盘、碗一类的器底下,多为三、四条,中间尚有空隙。这种支烧印痕的时代在吴越开运朝后一直沿用。

北宋前期,由于越窑各大窑场中大量使用各种大小不等规格的垫圈(环)及扁平(圆)形、环形间隔窑具,因此在各类器物内外中均布长条形,烧制后留下的遗痕排列紧密,有的窑中,则近似相连。凡这种印痕我们从纪年墓中标准印痕看,应是北宋前期之物。

总之,在鉴定中要十分注意泥点印痕的变化与特征。支烧特征也不是所有窑口都有,但可以说绝大多数窑口都有自己的支烧特征。湖南长沙窑唐代器物中,它的支烧印痕在碗、盘、壶类中找不到像越窑这样的支烧印痕。这由于长沙窑是一个著名的民窑,它所烧制的壶类因施釉不到底部,不存在着粘釉,所以它也不需要泥点等间隔窑具,因此也就在器物上没有遗留任何印痕。在盘类的内底有的也不施釉,因此迭烧也不会粘釉,也就没有支烧印痕。在碗类虽在匣钵中烧制,但圈足部分不上釉也就不可能遗留有间隔窑具的印痕。这为我们鉴定该窑器物提供了一个依据。

3、越窑瓷器釉色与胎体

釉色与釉料的化学组成成分与烧成气氛切切相关,因此所呈色调鉴定其时代也有一定的帮助。初唐时期,采用了浸釉法,往往浸釉不到底,因此烧成后,未施釉的下半腹至底部呈现了胎体的色调;另一方面在初唐时期 ,越窑虽然在窑炉结构上获得了改善,但烧造的气氛除一部分还原焰较好的器物呈青色外,有很大一部公弱还原焰或氧化焰呈色便为青泛黄或米黄色。

中唐时期,尤其是元和朝后,越窑匠师发明并使用匣钵装烧制品。这类制品的釉色多为青色,因此凡用匣钵烧制的瓷器色调绝不可能现像初唐时期半釉和青中泛黄或米黄色的情况。因此说中唐的越窑制品釉色以青为多。但由于各窑原料、窑炉和釉料配方差异,所以呈色也略有差别。

晚唐时期,由于越窑制瓷业的发展,中心窑场上林湖大量器物用匣钵烧制,使这一时期越窑青瓷的釉色大为改观,另上窑炉烧造技术改善与提高,使制品呈色以青翠色为主,所出土的“贡窑“烧制的秘色瓷就是典型的器物。其中有的大器也有青中泛黄釉色,唐水邱氏墓出土香熏就是一例。唐未到五代初,所烧的器物多为满釉,呈色达到青翠、湖绿,釉面“似水”、“类玉”,晶莹滋润。

4、铭文与款识

款识指在瓷器上书写的文字。这些铭文主要有纪年款、作坊款等 。在越窑青瓷(褐瓷)器物上不管哪一类铭款,对于我们鉴定年代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还可推知精确的年代;即使是朝代,也比宽容度很大的所谓唐、宋这类断代好得多。有相对年代或绝对年代铭记的瓷器,是我们鉴定中的标准器。例如唐代越窑中初唐时生产的钵形碗(直口,折腹,平底)施半青釉、褐釉,这类碗内印有”利记”,其生产年代据记年墓出土物所知,是在初唐。中唐时生产的”元和拾四年……”铭罂,晚唐时的“会昌二年”墓志罐,“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铭文的刻花执壶,“大中二年”、“寿”铭云鹤纹碗,晚唐和五代的“官”字款,北宋时期的“太平戊寅”纪年鸡头盖执壶,“太平戊寅”刻花粉盒和“丁”字未、“乙”字款等。这些铭文款识的器物,它们的造型、纹样、支烧工艺以及釉色均为越窑的标准器。诸如此类的铭款在越窑中政治家不少,所以作为一个览定者也必须了解它出现的进代、特征,才能更科学地运用这些铭款鉴定器物。

五代越窑青釉瓷茶具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闻于鲁周公,兴于唐五代,盛在宋朝。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在饮茶过程中,创作了许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

1975年镇江市何家门五代砖石墓,出土一组茶具共4件,均为越窑青釉瓷。其中,除1件青釉带托茶盏残缺外,其余3件器物均完好,现介绍如下:

青釉团花带盖执壶(图1),通高20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7.9厘米。塔式形盖,直口,短颈,丰肩,球腹,圈足微外侈。肩部设流,流细长略有弧度,流口与壶口相平,柄高于壶口。器盖饰云纹和羽状纹,颈部、柄与流饰云纹,肩部饰卷叶纹,注身饰四组缠枝团花与折枝花图案。胎浅灰色,细腻,全器施釉,釉色滋润。

青釉鹦鹉纹茶碗(图2),高7.9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6.9厘米。敞口,口微外撇,弧腹,下腹渐收,圈足。碗心(图3)饰一对鹦鹉纹,鹦鹉头尾相向,刻划线条简洁。胎浅灰色,细腻,全器施釉,釉色青翠润泽。

青釉莲瓣纹渣斗(图4),高9.2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9厘米。喇叭形口,口微敛,扁圆腹,圈足微外侈。口沿下刻划二周弦纹,腹部刻划三层莲花瓣纹。胎浅灰细腻,全器施釉。

这组茶具具有时代特征,因晚唐时期出现了点茶,短流水注变成长流的执壶,饮茶用的茶碗分为带托茶盏及大碗两类,通常在大碗里点好茶,饮用时再用茶勺舀出放入小盏中饮用。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器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五代越窑制瓷作坊集中在浙江省慈溪一带,这时期的越窑已被吴越钱氏王朝垄断,将越瓷生产推向新的高峰。由于装烧工艺的改进,成功控制窑炉还原气氛,使得“秘色瓷”即青釉色瓷比北方白釉瓷成色的稳定性有所提高,釉层匀净如玉,釉色晶莹滋润。秘色瓷是越窑青釉瓷制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表明,秘色瓷至迟出现于晚唐时期,全盛于五代宋初,北宋中期以后渐趋式微,北宋晚期随着越瓷的衰落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文不但极尽赞美秘色瓷器釉如“千峰翠色”,而且明确指出其为越窑所产。晚唐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亦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不惜连用“捩翠融青”“巧剜明月”“春水”“轻旋薄冰”“盛绿”“古镜破苔”“嫩荷涵露”诸溢美之词来形容秘色瓷的釉色纯净与器型精巧,且点明秘色瓷为当时贡品之一。

宋元瓷器鉴藏之元影青


影青瓷

刘英杰(洛阳) 编剧,作家,《文化收藏》杂志副主编。

好古之人有一通病,即每每见到好东西便把玩不止,兴奋异常,虽不见得能“匀”到宝阁,却不免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骚动。数日前在朋友处见得一元代影青瓷童子,无论从釉质、造型、款识还是品相,均为上品。把玩之下,又让朋友将图片发来,细细观赏,青中带白白中闪青的童子胎体,紧紧攫住我的双眼。

影青瓷,即青白瓷,又称“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是宋元之间南方生产的一种瓷器。无论哪种称呼,均可直观地将瓷的特点表露无疑,即青中带白白里有青,瓷胎薄如蝉翼,触手圆润自然,虽有瓷名却有玉质。遮眼透视,仿佛可以窥见瓷胎中清白一体的瓷骨,极为珍贵。影青瓷可以称为青白瓷,但并非所有青白瓷都可称为影青瓷,查阅资料中,除了“青白瓷”这一“学名”之外,诸如“影青瓷”“映青瓷”的称呼均是晚清以来才见诸典籍,宋元之际绝无此名。究其原因,无外乎“诨号”比“本名”更为传神,青白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被清代古董商们形象称为“影青瓷”,又因发音的关系多有别名。绕了一圈,笔者无非想告诉大家,影青瓷是比较珍贵的青白瓷,但仅是笔者观点,有待更多资料的考证。

影青瓷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其瓷创烧于北宋,初时器型单一,生产较少,多承唐风;至天禧年间,工艺纯熟,器型多变,大量生产。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镇即有青白瓷最早的窑址—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七百余年,可谓珍品无数,传世较多。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的店铺,专供都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饮茶及饮酒的器皿。赵汝适《诸蕃志》记述我国当时陶瓷器对外贸易的情况,其中有在“婆”等地有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记载。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已经没有了宋瓷的精细灵巧,大开大合虽嫌朴拙,却彰显了草原民族特色,加上烧制方法比较原始,影青瓷的成色远逊宋瓷。但元人对影青瓷的喜爱并未就此衰减,元人爱玉,影青瓷似玉,所以有的元代瓷产品干脆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等铭款,明显地将青白瓷类比于青白玉。正因元人审美的独特之处,烧制产量和器型较少,传世佳作便极为珍贵,童子蹲坐器型更为少见。

童子形象的器型在北宋以后颇为流行,常见的宋、元玉器中多有“攀枝童子”“飞天童子”“持莲童子”的造型,但玉器毕竟多为珍贵,普通人根本玩不起。是以人们一方面将瓷器的烧制追求到极致,另一方面就将玉器中较为普遍传神的器型移植到瓷器制作上,满足普通人陈设欣赏的愿望。影青瓷童子兼具了“童子”祈福的寓意和“清白如玉”的胎质,正是绝好明证。朋友收藏的影青瓷童子面部丰腴,神色自然,细部圆润,包浆漂亮,具有典型的元瓷特征,且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清白交互之间,童子眼眸里怡然洒脱的旷远,似乎传递出那个历史上最为热血激荡的草原王朝凌越云霄的余音。

为什么说钧瓷“钧不盈尺”


钧瓷始于唐,兴于宋,自古就有”世人莫道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以上所述,对于热爱钧瓷的人来说,想必早已铭记于心,不算什么秘密可言,但是“钧不盈尺”的秘密,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钧不盈尺”是说钧瓷的高度不超过一尺的意思。这里面的缘由是什么呢?

“钧不盈尺”的主要原因是受当时成型工艺的限制,当时主要成型的方法为手拉胚和印胚。

手拉坯工具为手转石轮,转速低,时断时续,所以不易拉出1尺以上的器型;印坯的工具为陶模,当时的成型原料也不易作成1尺以上高度的器型,否则容易炸裂变形。

宋代钧窑天青釉瓷盖罐(高26.6cm)

其次是烧成工艺的限制。据史料记载,宋时烧制钧瓷的燃料是木柴,还没有使用煤。钧瓷烧成的最高温度需达到1280℃,并且须在还原气氛下进行。但当时受窑炉设计的限制和燃料持续性的局限,钧瓷的烧成十分困难。这是因窑炉中上下温差的存在,使产品的高度受到局限,烧瓷时往往上边过火,下边缺火,所以成功的钧瓷往往局限在一尺之内。

还有就是,钧瓷在古代多为把玩观赏品,做得太大易粗糙,便失去了精美感。观赏性大大降低,所以为了迎合达官贵人的需求,烧制的钧瓷尺寸都不会超过一尺。

宋代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高14.4cm)

此外,“钧不盈尺”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宋代钧瓷是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的,而古代皇帝常以九五之尊自比,加上大臣的附会,钧瓷的实际高度就限制在九五之内。当然九尺五寸是不可能的,故缩至九寸五,也即不超过一尺的范围。传世宋钧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个说法。

钧不盈尺的秘密大家看明白了吗?更多钧瓷故事,请关注名窑钧瓷官网!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神奇妙绝,妙不可言。让我们一起来解开千年钧瓷的神秘面纱吧!

什么是定窑的南定、北定、粉定、土定、新定


定窑瓷器以白瓷闻名以刻花、雕花、剔花而成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定窑瓷器还有南定、北定、粉定、土定、新定的分类之说,那么您知道南定、北定、粉定、土定、新定瓷器分类是怎么来的吗?

南定白瓷说法:

1,宋室南迁后,金人统治下所烧造的曲阳定窑瓷器。

2,长江以南(包括四川)历代仿定产品。

3,“靖康”之后北宋南迁,在临安(今杭州)继续烧造的仿定器。

4,景德镇和德化窑仿定产品。

5,中国古陶瓷图典:宋南渡后,景德镇所仿定器,也称宋白瓷,形式与北定相同,唯无北定之雅趣。此说法虽未明确,但大体倾向宋南渡后,景德镇所仿定器。

北定瓷器说法:

1,宋南渡前,曲阳定窑历代产品。

2,专指北宋朝曲阳定窑所烧瓷器。

3,景德镇为南定,其余均称北定。

4,长江以北地区,定窑及定窑系所有产品

5,有竹丝刷纹者曰北定。

6,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以曲阳涧磁村为中心的定窑作坊生产的瓷器。

粉定瓷器说法:

1,曲阳定窑土定进步者,胎体轻薄、致密、有泪痕、高白度的瓷器。

2,宋南迁后,在景德镇生产釉色极淡,略带粉红色的仿定器,颜色如婴儿肌肤。

3,景德镇所有仿烧定窑器。

4,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以曲阳涧磁村为中心的定窑作坊所生产白度极高的北定。

土定瓷器说法:

1,定窑初始之物,质松厚重,分互胎、陶胎两种,釉色白中闪黄或闪赤,易剥落且有大开片。

2,霍县窑仿定产品。

3,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除曲阳中心窑场以外的,如汾河、漳河流域广大地区民窑仿定产品。原料与工艺技术与定窑相同,之所以称之土定,是因为原料加工不精,胎体粗厚,叩之声音不清脆,装饰简单或无纹饰。总之,与定窑相比,各方面均显粗糙。

新定瓷器说法:

1,元以后,南北窑口所有仿定产品。

2,近现代仿品。

3,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为山西霍窑(元又称彭窑)所烧仿定产品为新定。格古要论中记载霍窑(元又称彭窑)是始于金代发展于元代,“彭君定效古定器折腰样者,基整齐,白者与定器相似。”该窑因此以专门仿定闻名于世。实际该窑产品与定窑相去甚远,但标志着定窑系元代仍在烧造且有所发展,至明代方消亡。

德化窑象牙白,猪油白瓷器鉴赏


德化窑在古代中国是流行于沿海一代的的民窑瓷器,主要是出口,以白瓷著称,德化窑白瓷曾大量远销到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欧洲等国家,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虽然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但是已经被历史所遗忘。今天分享几件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其中不乏象牙白和猪油白精品瓷器。

明代德化窑白釉觚

明代德化窑白釉觚口径12厘米,高 22厘米,底径6.5厘米敞口,直腹,中间有凸起的带状缩圈,圈上下各饰1道凸起的弦纹,足外撇,平底,胎釉洁白莹润,釉色光亮。

明德化窑白釉双兽耳象腿瓶

明德化窑白釉双兽耳象腿瓶口径10厘米,高35厘米,底径11厘米釉面白腻,有光泽,釉下刻划缠枝花纹。

撇口、圆唇,口沿有冲口,束颈,肩部最宽,肩部堆贴对称的双兽耳,器体由肩往下逐渐内敛,底部外撇,整体细长而稳重,看似大象的腿形。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

德化白瓷底足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清,高33.5cm,口径8.1cm,足径8.9cm。瓶身呈筒状,撇口,束颈,细长腹,圈足。腹部两侧置兽耳。通体施白釉。瓶的釉色莹润,乳白如凝脂,因而人们常称德化窑白釉为“猪油白”。

德化窑白釉堆梅长腹瓶

德化窑白釉堆梅长腹瓶口径9厘米,高36厘米,底径9.5厘米。瓷器撇口、圆唇,短直颈,双兽耳,滑肩,肩部堆贴一圈如意纹,瓶身堆贴一枝盛开的梅花;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光亮,呈象牙白。器形由肩部向底部逐渐收缩,看上去十分清秀、隽美。

堆塑的德化白瓷瓶很少见,值得收藏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