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 导航 >

中国陶瓷发展史 南青北白的对话

中国陶瓷发展史 南青北白的对话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中国古代瓷器发展 白瓷砖

2020-10-21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陶瓷史家讲到唐代的瓷器生产,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南青北白”。

从陶到瓷的质变,标志之一就是瓷胎上施釉。自打商代出现原始瓷,淡绿色的青釉一直占据瓷釉的主流。这种玻璃质的透明釉经过两千年的历练,质地越来越纯,色彩越来越青翠。到了唐代,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经称得上炉火纯青了。大约在公元6世纪的北朝,出现了白釉的瓷器。起初的白瓷釉色中泛着青灰,直到唐代,河北邢窑烧出如银似雪的白瓷,才真正有了一个新品种跟独霸“瓷坛”的青瓷对上话。这个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窑场大宗产品是青瓷,而以邢窑为中心的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南青北白”两大色彩,正是当时中国瓷器生产局面的形象概括。

与越窑青瓷抗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始烧于东汉的越窑,到唐代已经积累了六百多年经验,青瓷制品精致得堪称工艺品。无论小巧的茶盏、粉盒,还是高大的瓶、壶、罐,都做得造型周正,线条秀美,釉色如一汪湖水般青幽含蓄。到了晚唐,更烧制出青瓷极品“秘色瓷”。诗人们激动地称它为“越泥似玉之瓯”。

越窑青瓷虽好,毕竟是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产品,而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则是促使文化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时出现的邢窑白瓷,恰恰代表着一种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因此面世伊始就迅速风靡全国。当时的文献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内丘就是邢州一带。还有一个故事更说明问题:唐代大中初年的乐师郭道源,把十二只越窑和邢窑的茶盏摆成一排,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一敲,就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能用作打击乐演奏乐曲,说明这两种茶盏质量都很高超。

可是也有不喜欢邢窑白瓷的,比如生活在中唐的茶圣陆羽。他在《茶经》里谈论各地烧制的瓷茶盏时说:有人认为邢瓷在越瓷之上,我大不以为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再三地说“邢不如越”,其实另有原因。当时的茶叶加工技术比较原始,煮出来的茶水是淡红色的,而文人雅士们倡导饮茶,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追求这种“绿色饮料”带来的自然天成的氛围,包括茶叶的青绿色泽。浅红色的茶汤在白瓷盏中缺陷毕露,只有用类玉类冰的越窑青瓷碗衬托才更完美。所以,陆羽褒扬青瓷排斥白瓷,并不说明它们质量的高下。

不管人们怎样褒贬,南青北白的对话,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是没有邢窑打下白瓷的技术基础,以后的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等等彩瓷,也就无从谈起了。

精选阅读

唐代瓷器的对峙局面南青北白(一)


瓷器发展的过程,就是追求由青到白的过程。古人在烧造瓷器时,不停地想把它变白。早在北齐的时候,就出现了白瓷杯,但釉厚的地方还闪着青色的光芒,非常漂亮,非常现代,一千五百年前的杯子放在眼前,看着跟现在生产的一样。白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霸主的一个最基础的原因。后来无论什么瓷器品种出现,都跟白瓷有关。

 

到了唐代,中国瓷器形成一个对峙,或者说平分秋色的局面。这就是南青北白。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为主,这是唐代整个瓷器的局面。唐代瓷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唐代经济高速发展,政府缺铜。经济一发展,金融首先就要跟上,货币就要跟上。中国的钱是计重制,按重量算,铜都要用来铸钱。从铸造开元通宝开始,政府多次下令禁铜,不允许用铜制造别的东西,国家要用铜做钱,使国家的经济能够高速运转。政府的禁铜令逼迫瓷器迅速发展,原来是用铜来做碗,不让用铜了,只好用瓷器,这样瓷器就发展起来了。

唐代的"茶圣"陆羽写过《茶经》,开头一句"南方有嘉木","嘉木"指的就是茶树。陆羽对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有一个评判,"南青"就是越窑,"北白"就是邢窑,南越北邢。陆羽认为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他认为由于这三条原因,邢窑都不如越窑。陆羽是湖北天门人,他站在南方人的立场上,对两种瓷器做出一个判断。如果陆羽是北方人,那肯定反着说了,"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不如邢。"

其实邢瓷和越瓷这两大窑口,是中国陶瓷史上两朵奇葩,没有高下,每个品种的审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称并驾齐驱,没法说哪个高哪个低。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瓯》,茶瓯,就是茶碗。皮日休这么写:"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造瓷器,这瓷器像月亮一样,像云彩一样,就是漂亮,都说得比较虚。但还是有人做了很客观的评价,认为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够烧造很好的瓷器。

唐代瓷器的对峙局面南青北白(二)


南青-越窑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越窑。

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儿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儿像我们吃的红糖的那种糖黄色。在故宫收藏馆里有个越窑的青瓷注子。所谓"注子",就是执壶,小口。执壶是现在的名称,唐代记载里就叫"注子",也叫"偏提",偏着提着。注子是由鸡头壶逐渐演变过来的,它做起来比鸡头壶省事。当经济发展的时候,很多跟内心感受相关的东西就要去掉,否则做起来就麻烦。做一个鸡头壶的时间,可能做出十个普通的壶了,经济需求一大,很多觉得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去掉了。

五代越窑的壶,长流是指瓷器中的壶嘴部分,专业术语叫"流",流水的意思。唐代由于受工艺限制,壶嘴都特别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以后,壶嘴就加长了,叫"长流"。这条规律不可逾越。唐代一把长流的壶都没有,都是短流,因为受工艺限制,烧不成。

早期的壶不是茶壶,都是酒壶。有些展览会上把一些唐代的酒壶拿出来作为茶具展览,这是不对的。当时喝茶不用这种壶,我们今天喝茶的方式是明代以后才确立的,宋元以前的喝茶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样。

北白-邢窑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在使用,可见当时的产量非常大。

邢窑有一种底下写盈字款的,盈是唐代的大盈库。唐代大明宫的遗址里出过残片,上面就写着盈,可见当时皇宫都在使用。盈字款邢窑白瓷是皇家御用瓷器。开元天宝年间,号称开天盛世,国库都比较充盈。大盈库,严格说来不是国库,是皇上的私库,每年这里进来很多钱以及各种宝物。当时这种盈字款的瓷器,也就入了大盈库。这些东西供皇上赏赐、送人。邢窑中还有翰林院专用的翰林款白瓷,都是邢窑中非常重要的品种。

茶具的发展史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历代茶具名师艺人创造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茶具艺术品,留传下来的传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当它一一地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感到惊讶和感叹。无论是宫廷的金银茶具,还是古朴典雅的紫砂茶壶,无论是历史上官窑的瓷器茶杯、茶碗,还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漆器或竹编茶具,都会使你叫绝。

茶具发展史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土缶作为器具。史实表明,我国的陶器生产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现有史料而论,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汉(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约》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指的是"茶"、"尽"作"净"解。《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确表明有茶具意义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这"鼎"当属茶具。唐·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公元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接着,《茶经》又引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306年蒙难,从河南许昌回洛阳,侍从"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在隋唐以前,汉代以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茶具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有关唐代宫廷茶具,下面已分件专述。这里,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分别简述如下。

风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风炉的炉腹三个窗孔之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和"氏茶"字样,连起来读成"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贤相伊尹,"陆氏"当指陆羽本人。《辞海》引《韩诗外传》曰:"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这是用鼎作为烹饪器具的最早记录,而陆羽是历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创者,所以,长期以来,有"伊尹用鼎煮羹,陆羽用鼎煮茶"之说,一羹一茶,两人都是首创者。由此可见,陆羽首创铁铸风炉,在中国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创造。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挝——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火筴——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

纸囊——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拂末——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则——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鹾簋——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揭——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畚——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都篮——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种器具,是指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