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紫砂茶具又成收藏热点

紫砂茶具又成收藏热点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茶具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2021-01-25

古代瓷器收藏。

收藏热由来已久,其中也不乏大量的投资者。近来,紫砂茶具又成了收藏热点。紫砂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质量以产于江苏宜兴的为最。

自2010年紫砂壶大师顾景舟与吴湖帆合作的石瓢壶以1232万元高价创下世界纪录之后,今年又有几件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拍出千万元的天价,带动其它的紫砂壶名家作品也水涨船高。眼下宁波玩壶的人越来越多,不但紫砂壶专营店增多,很多茶叶专卖店也开辟了紫砂专区。随着紫砂壶的价格连年攀升,紫砂壶正成为投资新宠。

在紫砂壶的主力支撑下,今年茶具收藏大盘整体升温。从前一直充当配角的茶具,已经摇身变为拍场主角。

谈到茶具收藏,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宜兴紫砂壶。然而您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宁波也曾经出产过紫砂名器。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有“清朝王羲之”之称的浙东书风开创者梅调鼎出于个人爱好,在慈城林家大院内创办了浙宁玉成窑,任伯年等一些上海文化名人也曾参与其中。玉成窑存世的时间很短,不过两三年时间,但它在中国紫砂壶制作史上却是公认的文人壶的代表。在一些宁波的资深藏家看来,玉成窑的造型比宜兴紫砂壶更富创意和时尚,其材料常用段泥、紫泥和清水泥,且常在外面涂上一层粉化妆土,这样刻出来的纹饰会更显眼。

taoci52.com延伸阅读

2009中国收藏热点


金融危机给全球收藏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去年上半年,身处金融风暴中心的纽约苏富比春拍收入较前两季递减6%,拍品也多在估价区间或略高价成交。中国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根据雅昌艺术网统计,2008年中国香港与内地各拍卖行的总成交额为201.47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3%。

在奥运效应和惯性行情的支撑下,去年春拍延续了几年来的风光,总成交额突破125亿元,同比增长46.7%。但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收藏市场缩水50%几乎成了中国2008秋拍的代名词。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对收藏投入的资金和热情大不如前。不过,随着投机泡沫的破灭,中国收藏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精品收藏和兴趣收藏或成为主流。

当代艺术急剧降温

近5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不少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年增长率超过200%。而按照国际惯例,一位画家的作品价格通常的年增长率约为20%。而张晓刚的《无题》被拍出近3,800万元的天价时,而这幅画当初他只是以3万元卖掉的。

如今,一路狂飙的当代艺术率先体会到了冬天的寒意。雅昌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春拍上当代油画的成交额指数就比上一拍卖季下降了约18%,秋拍更加惨淡,同比下降了96%。在近70场当代艺术品拍卖专场中,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仅有4场。其中,香港苏富比在春拍时创下全球苏富比“当代中国艺术”的历年最高成交纪录,总成交额达到3.2亿元。但其秋拍却勉强挺过了1亿元的成交底线,成交率只有59.6%。

在香港佳士得5月举办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6,700万元的成交价登上年度冠军宝座。但大多数一线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张晓刚创作的《血缘:大家庭3号》在4月的成交价高达4,736万港元,但同一系列的《血缘:大家庭1》在秋季只拍到了2,029万港元,差浮近1倍。

与此同时,当代艺术中的另一个门类——“文化瓷”却获得了藏家的青睐。去年中国嘉德秋拍的当代陶瓷专场上,由著名画家、书法家制作的瓷画作品受到追捧,全部高于估价成交。北京荣宝秋拍也打出了同样的招牌,“中国书画家画瓷”专场成交总额达350多万元,成交率近94%。其中著名国画家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画缸”以134.4万元的高价成交,给寒冬中的当代艺术带来一丝暖意。

奥运收藏也疯狂

从纪念币、邮票到火炬、奥运服务车、甚至奥组委使用的咖啡壶,奥运藏品成为去年拍卖市场上最别具一格的门类。全年192个拍卖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4,200万元,成交比率为63%。这些藏品虽然远不及古玩动辄上千万元的价格那样惹人注目,但品种之繁多也堪称一道风景。

北京奥运的相关藏品无疑是市场的宠儿。在18场历年火炬拍卖专场上,2008年北京奥运的火炬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最终以29.1万元创下同类拍品中的最高成交纪录。在12月的长风拍卖会上,墨客的油画《(2008北京)奥运之光》则以125.8万元创造了全部专场单品拍卖的最高成交额。

纪念章、吉祥物、奥运资产等奥运物品的拍卖也是热火朝天。首场北京奥运资产拍卖的1,800多件奥运物资在短短的13分钟内被抢拍完毕。“金镶玉”、“青花瓷”效应还带动了玉制物件和瓷器制品的拍卖。去年8月,书画艺拍上的《中国印北京奥运徽宝典藏版2008年北京奥运和田玉印NO.053(限量2008)》最终以25万成交。不过,奥运藏品的真正价值和升值潜力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进一步考验。

古典红木别样红

尽管全球范围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名贵木材的市场价格有所回落,但中国古典家具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却依然高居不下。去年4月,中国嘉德举办的“盛世雅集——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中,“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先以3,136万元价格的成交,随后“清乾隆紫檀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又拍出了3,248万元,再次刷新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事实上,红木家具市场并非没有受到危机的影响,每年30%的增值也出现了缩水。但一方面由于明清红木真品家具的存世量总计不到1万件,“物稀为贵”促就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价位体系。另一方面,许多红木产出国实施了禁止红木出口的相关规定之后,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供给出现困难。因此长期来看,这些保存良好的珍品家具仍然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发掘近现代书画精品

在2008年惨淡的艺术品市场上,中国近现代书画用强有力的数字再次证明了精品的价值。50多个专场拍卖的总成交额超越了10亿。其中,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的2场拍卖会以10,819万元的成绩,成为同行中的翘楚。

单品拍卖成交额的冠军被《洪荒风雪》摘得。在北京保利拍卖专场上,这幅由黄胄于创作于1964年的画作拍得了918.4万元。此外,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张大千、吴冠中等名家之作没有因为恶劣的大环境而降低身价,纷纷高出估价成交。吴冠中的《古墙》以706万元成交,超出行家们300万-400万的估价。齐白石的《大音无声》也以高出估价4倍多的成交价落槌。

收藏动态:现代艺术瓷器成新收藏热点


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官窑陶瓷的投资太大,并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现代艺术瓷则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官窑陶瓷由于量少,买家又多,价格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捡漏,或是罕见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一旦遇上赝品,损失巨大。现代艺术瓷暂时还没有这种风险,由于是一个新的收藏热点,对收藏者来说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战性。现代艺术瓷由于其艺术语言的新颖,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这也是收藏者对其青睐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近两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地成功举办的现代陶瓷精品拍卖和展销会,也为现代瓷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收藏现代艺术瓷首先应清楚自己的收藏目的。一般来说,不外乎有三种情况:收藏一般艺术作品是出于喜爱和美化家居的需要;收藏名人名作,出于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按风格、年代、作者等类别进行收藏,出于系统化、专业化收藏的需要。

像二三类方式不是一般爱好者可以做到的,不仅需要眼光,而且还要有强劲的财力支持。一般收藏或是没有涉足过现代艺术瓷收藏的人还是按第一类方式进行。在准备收藏之前,首先应概略了解瓷器的成型工艺和烧造工艺,多看多比较不同陶瓷的优缺点。

宜兴紫砂陶艺造型美,增值茶具收藏价值


拥有具有收藏价值的茶具,却不能保养好,也会令茶具的价值大打折扣,同时茶具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因此茶具也需要精心的保养。据瓷库中国网教授介绍,茶具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千万不要用手或布以及粗糙的东西来擦洗其内部,更不要用嘴直接在壶嘴上吸,以防串味。这样茶具用久了,甚至不放茶叶也可以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水。平时不用的茶具应该清洗干净后打一层蜡,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样才能保持茶具的美观洁净。才能使用者舒心。

说起茶具收藏品的精品,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先到宜兴紫砂。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茶具就好呢?根据历史记载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别和欣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有必要谈谈紫砂艺术的造型美问题。

兴紫砂陶艺术紫砂的造型美简介: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品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里主要指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装饰的题材。从形而言,有借形改装,亦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等。从形而言,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悬胆、张臂、扁长形、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这和造型的放大缩小概念又有不同,而是指构成造型的轮廓,整体的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压缩和扩张,达到效果。从形而言,还有抽象启示,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萦绕、纹乱线组合、奇石山川的花纹,给人以偶尔一得的启迪。以上这些都是茶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和家。

成套紫砂茶具收藏开始成为众多茶客的新宠


紫砂茶具因其实用性与观赏收藏性深得众多人追捧。很多人对于紫砂茶具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紫砂壶的收藏。但是现在,从茶杯到茶盘,紫砂茶具已经开始了系列化登场。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单单只是收藏紫砂壶,也开始了对整套紫砂茶具的收藏。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因此,深受茶客的喜爱。2010年春拍,一把“相明石瓢壶”,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的同时,让紫砂壶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千万元大关,紧随其后的2010年秋拍,明代时大彬的圈钮壶拍出了1344万,再次刷新了纪录。这些,都把紫砂壶收藏品推向了高潮。

不过,如今成套的紫砂茶具也开始流行起来。精雕细琢的紫砂壶、深沉大气的紫砂杯、有诗有画的紫砂茶海、耐人寻味的紫砂茶盘……紫砂茶具成套亮相,被茶客们引进了日常的生活中。记者走访了解,成套的紫砂茶具根据材质的不同,有几十元的,也有上千元的,如果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价格则是水涨船高。一般认为,一件较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成套的紫砂茶具该如何保养?紫砂壶的保养有“一壶不事二茶”,即一把壶只泡一种茶之说。那么,除了茶壶之外,其他的紫砂茶具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中国陶艺家刘天源告诉瓷库记者,最好一套紫砂茶具就用于泡一种茶。例如,同一套茶具用来泡红茶、普洱茶等全发酵的茶,就不要再拿去泡绿茶、乌龙茶等不发酵或半发酵的茶。一套不事二茶的紫砂茶具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

投资收藏紫砂茶具:针对不同阶层要量力而为


宜兴的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两江总督张之洞、民国主席林森、考试院长于右任等,也都是爱壶之人。要说当代的爱壶之人,那可就没法说了。小编只能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为什么许多人都爱紫砂壶呢?小编的体会是: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华、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让人忍不住的去欣赏她,去赞美她,引得众多阶层的人去收藏紫砂茶具。在此,瓷库中国专家建议:投资需要量力而为,针对不同阶层要看清楚,自己所需要的方面和水平,这样才能把握的真,心理踏实。

不同阶层投资收藏紫砂茶具之一:对于收入较高、有较丰富收藏经验的高端壶友,专家建议多关注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紫砂壶作品。目前国内健在的大师级紫砂壶工艺师只有10人左右,每位大师每年一般只制作十几把紫砂壶,通常一壶难求,价格攀升相对较快。这些大师的紫砂壶一般在十万元到数十万元之间,收藏他们的作品既不会面临过大的资金压力,在艺术和价值上又能有较可观的升值潜力,可谓一举两得。“健在大师的作品比已故大师的作品更容易辨别真伪,收藏风险低。对于高层次的壶友来说,挑选大师作品要注重少而精,着重收藏他们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作品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

不同阶层投资收藏紫砂茶具之二:对于中等偏高收入的壶友,可多关注高级工艺师的紫砂壶作品,比如何忍群、王福君、李霓等。若干年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可能步入大师的行列,是指日可待的“潜力股”。目前,多数高级工艺师的紫砂壶作品都在万元以下,升值空间很大。而且这些高级工艺师大多正值壮年、师从名师,不仅做壶选用的泥料传统纯正,还有着比较前沿的创作理念,作品有可能成为引领业内潮流的标杆。

不同阶层投资收藏紫砂茶具之三:而对于对壶有一定了解、又需要进一步把玩的初级收藏者,建议多关注有潜力的工艺美术师或助理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此类壶有一定的工艺水平,而且价格不会太高,价位约在数百元到上千元。制壶工艺师职称考评每5年一次,当前一些职称为助理工艺师、工艺师的制壶艺人,他们的茶具,茶杯作品具有很大升值潜力。因为5年后,他们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职称,而职称一高,作品售价也水涨船高。

此外,对于还不太懂得辨别泥料质量、深层制壶工艺的初级收藏者,建议最好到信誉资质好、经营时间长的茶具店中选购紫砂壶,这样不容易吃亏。

细数紫砂茶具鉴定新法


一看,真紫砂茶具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紫砂颗粒) 。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用普通陶土仿冒的紫砂茶具色泽暗淡,而且很少有光彩,内壁也没有放射状线(这叫“推墙刮底”工艺)。正品紫砂茶具除了壶底款,盖款,还有把款的印章。

二摸,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 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这是由于分子结 构不同的表现。

三转,转动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 悦耳的声音,陶土的假“紫砂壶”则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瓷器转动的时候手感发 涩。这些区别都和第二条所说的分子物理结构原因一样。

四听,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真紫砂壶敲击的 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 厚短暂;瓷器敲击的声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点像金属撞击的声音,一般人不好区分。但是 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瓷器的声音波长明显,敲击结束后,声音仍然持续数毫秒,而 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证书,一般正品的紫砂壶都有制作者的手写证书,证书通常为宣纸,毛笔书写,书法 俊秀,这是因为,书法是一个好的工艺师的必修课,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体现在书法和绘画 的技艺上,加盖印章。印章的落款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六试水,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然后没多 久就逐渐被紫砂吸收。这个与紫砂多孔的物理结构有关,紫砂具有 2%的吸水性。但是水浇在 陶土的假紫砂和瓷器上面,都是明显隆起的水珠滞留,直到最后风干。

最后,对于“一壶一茶”的传说是否有必要效法?我认为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完全没 有必要。每次用茶后,只要把壶洗干净,完全可以一壶多茶而不串味,还很经济实用。喝茶 主要喝的是健康和口感,紫砂壶具有其他材质茶壶不具有的透气性和纯天然矿石,这才是它的根本。

光绪官窑:晚清瓷器收藏的潜在热点


纵观近几年艺术市场,明清宫廷艺术品一直是被众藏家追捧的对象。其华丽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明清时期皇室追求极致的艺术品位,使得此类艺术品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收藏佳品。

但长期以来,大多数藏家沉浸在追捧清三代的热潮中,认为晚清的官窑瓷器因国运衰退而不如前朝。其实,在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一朝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光绪官窑瓷器的烧制可谓达到晚清最高水平,有藏家早已开始涉足晚清官窑瓷器精品的收藏,亦有业内人士称,清中晚期官窑瓷器有望成为艺术市场潜力股。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康乾盛世,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强盛时代,而陶瓷工艺更达到历史最高峰。但是,“清三代”身价已高,尤其是官窑器,十分稀少而且价格高昂,收藏难度非常大。

清代中晚期瓷器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收藏人士认为同治、光绪时期景德镇制瓷数量巨大,工艺粗劣,因此这两朝瓷器长期不受重视,市场也不受关注,价格亦未拉高。然而,较早涉足晚清官窑瓷器收藏的顺德藏家梁先生则认为,晚清官窑瓷器也有不少精品,尤其是烧制达到晚清最高水平的光绪官窑,近几年在拍场上的成交价及涨幅也最高。

光绪瓷器的价格缘何居晚清瓷器之首?这与当时景德镇瓷器烧制的复兴有重要的因果关系。历史学者将光绪朝称为晚清王朝的回光返照期。因太平军和捻军起义被平息,光绪时期社会秩序相对进入到了一个所谓“同光中兴”的平稳期。瓷器生产方面,在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重要喜事的推动下,上行下效,烧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达到了乾隆以后的盛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仿古瓷,仿康熙、乾隆两朝瓷器最多,尤以仿康熙青花瓷成就最高。除此之外,光绪本朝也出了一大批官窑瓷器精品。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日前,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几件他前些年收藏的光绪官窑瓷器。其中有一只“光绪粉彩秋操杯”,器形为变形的牡丹状,以粉彩饰花瓣,淡绿釉饰花梗。此器制作精细,牡丹花瓣纹脉络清晰,以花梗为中轴,两侧基本对称,花梗内空,从梗端直通花蕊内,可藉以吸水。花梗背面书褚彩小楷款“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可见此杯是为一次安徽秋操专门烧制的。光绪年间曾经举行过几次秋季军事操练,秋操纪念杯,是当时操练后的纪念品。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10月,光绪皇帝驾崩,应该说这次检阅秋操是光绪皇帝在位时的最后一次。

梁先生介绍说,此次秋操总共有5000名淮军参加,当时烧制的“光绪粉彩秋操杯”也有5000只,但由于难以保管,留存至今的也不会太多。此件瓷器曾被收入《清代瓷器赏鉴》一书。

如果说“光绪粉彩秋操杯”尚属纪念品,那么另一件光绪官窑“仿元天历簋”则属宫廷之物。据悉,簋,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当时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又渐渐流传到民间,故广东民间有“九大簋”之说,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此器为清光绪官窑瓷器仿上古青铜器皿,形制古朴端庄,工艺精雕细琢,堪称清晚期瓷器精品。折沿口斗形盖钮,自上而下弧形盖,四方形由小而大。四条折痕将盖身分成四面,两面光素,一面浮雕一条回首苍龙。另一面书浅浮雕阳文楷书“仿元天历簋”,子母口紧紧相扣,各有两圈回文相对。器身自上而下为回纹、海水纹,两侧各雕饰龙耳一双,下承四只梯形足。

此器通体施黄釉,但黄釉薄,不似鸡釉黄透润,然用之于仿青铜器皿,则恰到好处,因其色泽沉穆含蓄,更显古色古香之美,器底正中加施白釉,并用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另据介绍,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

另外,还有一件霁蓝赏瓶也颇为精美。赏瓶,顾名思义,做赏赐之用,是雍正朝出现的一种新型瓷器品种。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故称“赏瓶”,此种造型、纹饰一直延续于清代,成为传统的官窑瓷器品种。

此器口沿撇口,溜肩,圆腹,圈足,器形优美,通体施霁蓝釉,灯草口。据梁先生介绍,单色釉瓷器烧造时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器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口”。只见此霁蓝赏瓶釉面均匀、滋润,“灯草口”规整,底部修足整齐,露胎润滑,线条既敦厚又秀美,底部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在霁蓝釉上加蓝釉款,称为“蓝上蓝款”。

梁先生认为,光绪瓷器存世量大,近年来上拍的数量也日渐增多,收藏起来比较容易成专题,将是未来晚清官窑瓷器收藏中的一个潜在热点。

光绪官窑成晚清瓷器收藏新热点


[摘要]明清宫廷艺术品近几年一直是被众藏家追捧的对象,但长期以来大多数藏家沉浸在追捧清三代的热潮中,认为晚清的官窑瓷器因国运衰退而不如前朝。其实,光绪官窑瓷器的烧制已达到了晚清的最高水平。

光绪官窑图源网络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康乾盛世,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强盛时代,而陶瓷工艺更达到历史最高峰。但是,“清三代”身价已高,尤其是官窑器,十分稀少而且价格高昂,收藏难度非常大。

清代中晚期瓷器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收藏人士认为同治、光绪时期景德镇制瓷数量巨大,工艺粗劣,因此这两朝瓷器长期不受重视,市场也不受关注,价格亦未拉高。然而,较早涉足晚清官窑瓷器收藏的顺德藏家梁先生则认为,晚清官窑瓷器也有不少精品,尤其是烧制达到晚清最高水平的光绪官窑,近几年在拍场上的成交价及涨幅也最高。

光绪瓷器的价格缘何居晚清瓷器之首?这与当时景德镇瓷器烧制的复兴有重要的因果关系。历史学者将光绪朝称为晚清王朝的回光返照期。因太平军和捻军起义被平息,光绪时期社会秩序相对进入到了一个所谓“同光中兴”的平稳期。瓷器生产方面,在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重要喜事的推动下,上行下效,烧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达到了乾隆以后的盛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仿古瓷,仿康熙、乾隆两朝瓷器最多,尤以仿康熙青花瓷成就最高。除此之外,光绪本朝也出了一大批官窑瓷器精品。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日前,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几件他前些年收藏的光绪官窑瓷器。其中有一只“光绪粉彩秋操杯”,器形为变形的牡丹状,以粉彩饰花瓣,淡绿釉饰花梗。此器制作精细,牡丹花瓣纹脉络清晰,以花梗为中轴,两侧基本对称,花梗内空,从梗端直通花蕊内,可藉以吸水。花梗背面书褚彩小楷款“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可见此杯是为一次安徽秋操专门烧制的。光绪年间曾经举行过几次秋季军事操练,秋操纪念杯,是当时操练后的纪念品。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10月,光绪皇帝驾崩,应该说这次检阅秋操是光绪皇帝在位时的最后一次。

梁先生介绍说,此次秋操总共有5000名淮军参加,当时烧制的“光绪粉彩秋操杯”也有5000只,但由于难以保管,留存至今的也不会太多。此件瓷器曾被收入《清代瓷器赏鉴》一书。

如果说“光绪粉彩秋操杯”尚属纪念品,那么另一件光绪官窑“仿元天历簋”则属宫廷之物。据悉,簋,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当时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又渐渐流传到民间,故广东民间有“九大簋”之说,极言其饭菜之丰盛,夸耀其筵席规格之高。

此器为清光绪官窑瓷器仿上古青铜器皿,形制古朴端庄,工艺精雕细琢,堪称清晚期瓷器精品。折沿口斗形盖钮,自上而下弧形盖,四方形由小而大。四条折痕将盖身分成四面,两面光素,一面浮雕一条回首苍龙。另一面书浅浮雕阳文楷书“仿元天历簋”,子母口紧紧相扣,各有两圈回文相对。器身自上而下为回纹、海水纹,两侧各雕饰龙耳一双,下承四只梯形足。

此器通体施黄釉,但黄釉薄,不似鸡釉黄透润,然用之于仿青铜器皿,则恰到好处,因其色泽沉穆含蓄,更显古色古香之美,器底正中加施白釉,并用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另据介绍,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

另外,还有一件霁蓝赏瓶也颇为精美。赏瓶,顾名思义,做赏赐之用,是雍正朝出现的一种新型瓷器品种。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故称“赏瓶”,此种造型、纹饰一直延续于清代,成为传统的官窑瓷器品种。

此器口沿撇口,溜肩,圆腹,圈足,器形优美,通体施霁蓝釉,灯草口。据梁先生介绍,单色釉瓷器烧造时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器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口”。只见此霁蓝赏瓶釉面均匀、滋润,“灯草口”规整,底部修足整齐,露胎润滑,线条既敦厚又秀美,底部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在霁蓝釉上加蓝釉款,称为“蓝上蓝款”。

梁先生认为,光绪瓷器存世量大,近年来上拍的数量也日渐增多,收藏起来比较容易成专题,将是未来晚清官窑瓷器收藏中的一个潜在热点。(文/张荣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