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成套紫砂茶具收藏开始成为众多茶客的新宠

成套紫砂茶具收藏开始成为众多茶客的新宠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茶具

2020-12-28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紫砂茶具因其实用性与观赏收藏性深得众多人追捧。很多人对于紫砂茶具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紫砂壶的收藏。但是现在,从茶杯到茶盘,紫砂茶具已经开始了系列化登场。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单单只是收藏紫砂壶,也开始了对整套紫砂茶具的收藏。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因此,深受茶客的喜爱。2010年春拍,一把“相明石瓢壶”,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的同时,让紫砂壶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千万元大关,紧随其后的2010年秋拍,明代时大彬的圈钮壶拍出了1344万,再次刷新了纪录。这些,都把紫砂壶收藏品推向了高潮。

不过,如今成套的紫砂茶具也开始流行起来。精雕细琢的紫砂壶、深沉大气的紫砂杯、有诗有画的紫砂茶海、耐人寻味的紫砂茶盘……紫砂茶具成套亮相,被茶客们引进了日常的生活中。记者走访了解,成套的紫砂茶具根据材质的不同,有几十元的,也有上千元的,如果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价格则是水涨船高。一般认为,一件较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成套的紫砂茶具该如何保养?紫砂壶的保养有“一壶不事二茶”,即一把壶只泡一种茶之说。那么,除了茶壶之外,其他的紫砂茶具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中国陶艺家刘天源告诉瓷库记者,最好一套紫砂茶具就用于泡一种茶。例如,同一套茶具用来泡红茶、普洱茶等全发酵的茶,就不要再拿去泡绿茶、乌龙茶等不发酵或半发酵的茶。一套不事二茶的紫砂茶具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当代名人瓷器的交易非常活跃。尤其“文革瓷”在收藏品市场上行情走势一直坚挺。以往人们都喜欢买老的瓷器,但随着名人瓷的升温,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了名人名家瓷。那么,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呢?

其一,高古瓷器价位冲高,投资风险加大。从目前整个的瓷器收藏板块上看,高古瓷器因为价位冲高接近顶部,再往上投资的风险很大,造成其升值空间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高价位瓷器的投资兴趣发生转移。近年来,一些资金能力有限的收藏投资者偏好开始向尚在低价区的当代名人瓷转移。

其二,当代名人瓷艺术价值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艺术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的继承和开拓,特别是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再加上众多制瓷高手和陶瓷教育家打破旧行规,培养了一大批瓷业人才,他们对瓷艺的创新和发展,使这些名人名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近两年来,艺术界新品迭出,精彩纷呈。诸多陶瓷艺术家纷纷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更为注重的将作品考虑到了多样化需求,不仅对作品的用色、质感、器型等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和创新,同时一些国际流行元素及搭配方式也被引入。瓷都景德镇的名人瓷也因之出现三大亮点:创新性强,技术和艺术价值和谐凸显;尊重收藏者心理需求,引入编号的概念;传统绘画流派赋予瓷器强烈的生命力。可以说,当代名人瓷新品为瓷器收藏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三,价格优势蕴藏升值空间。目前市场上一些中小名家瓷作价格一般在100至300元左右,而部分大师的瓷作,有些作品价格也只在800元至1500元左右,许多远没有达到其应有价位,升值空间显而易见。

茶器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新宠


内容摘要: 据记载,苏东坡被贬居宜兴蜀山时,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记录了他对宜兴美茶、美水和美壶的喜爱。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就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

茶器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春秋的、晋代的茶药、唐代的扬勺、明代的茶碾到清代的茶果盘,茶器不仅为人们部分重现了茶文化昔日的繁荣景象,也传递着古人制茶、烹茶、饮茶、储茶在方法、习俗等方面的变迁。

春秋的古拙,汉代的浑厚,唐代的华彩,宋代黑釉茶盏的深沉,明清青花茶盏的清淡、紫砂茶壶的朴雅……每一件茶具背后都有一朝的茶事,一代的人文,并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各个时代艺术风格的变迁。

紫砂材质精炼,色泽温润,此壶呈圆角长方型,坡状壶盖设三足蟾蜍钮,不论身筒、壶流、壶把皆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整体比例得当。壶身铭刻:“试碾露牙烹白雪。砺成。”并落二字阳文篆书印款“砺成”。

2010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成交价:134.4万元

此通体施炉钧釉,蓝绿相间,繁密斑驳。炉钧釉是仿钧窑紫红斑所作的低温颜色釉,此壶为素炉钧釉,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大约以800℃左右烧成,其中以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制品最精。

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卖会成交价:15.68万元品茗的排场

在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卖会上,也有多件古代作品以估价5倍以上成交。而不久前,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也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新纪录。可见,一直充当其他艺术门类配角的茶器,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宠儿。

据数据记载,中国在唐代饮茶之风就已经非常普遍,长安、洛阳等地甚至家家户户都饮茶,茶具的系列化以及茶具真正结束同餐具混用都是在唐代完成的。陆羽《茶经》里记载的茶具就有几十种之多。

据《茶经》所载,当时采制茶叶包括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七道工序。而最流行的烹茶方法“煮茶法”则包括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饮茶等工序,而这些制茶、烹茶、饮茶的工序在当时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茶具。

到了明代,随着散茶冲泡饮法的普及,引起了茶具上的变革,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唐宋多见的盏、碗开始被渐渐兴起的茶壶所取代,宜兴紫砂壶从那时起就成为了一时所尚,而且白瓷和青花瓷的精美茶盏也大量出现,做工极为考究。而清代功夫茶在福建等地的盛行也催生出了大量与之配合的成套茶具。

此外,有数据记载,古人的茶器还以“金银为上”,但金银是贵重金属,价钱昂贵,只有贵族与富人使用,并不普遍。在嘉德四季第22期拍卖会中,日本名家织金壶、银壶、铁壶均有不俗表现,也体现出市场对于这一部分作品的定位及定价。其中,“二十世纪日本织金翡翠钮壶”为名家北村静香作品,最终,此织金壶以估价5倍的98.56万元人民币被藏家竞得。

可以说,茶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茶文化演变发展的轨迹都在茶器上留下了印记。

紫砂之道

虽然品茗用具在艺术品拍卖中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一直处于配角地位,但是它们所具有的收藏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紫砂壶,它不仅是我国独有的鉴赏兼顾实用的传统茶具,而且也是历朝文人墨客的赏玩之物,在中国陶瓷史和物质文化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

据记载,苏东坡被贬居宜兴蜀山时,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记录了他对宜兴美茶、美水和美壶的喜爱。而从与苏东坡同时代的文人所留下的诗词,也进一步证实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紫砂壶的喜爱。发展至明朝成熟后,一壶重不数两,而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1237.70,0.00,0.00%)争价……紫砂壶的价值更进一步受到人们的珍视。同时,由于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壶完成了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身。

据了解,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在吴梅鼎的《阳羡瓷壶赋・序》中曾写道:“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

如今,流传的供春壶多是仿品。顾景舟有一件仿品,价格在60万港币左右,可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龚春传时大彬、李仲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之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就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此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型。顾景舟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型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

紫砂制壶自万历朝以来,历代名家辈出。清晚期文人制壶更受青睐。嘉道时期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曼生壶即是文人茗壶中的经典之作。今年,在嘉德春拍的另一专场“柔翰清心--书斋雅器紫玉金砂”中,一把“清道光彭年款曼生铭汉铎壶”,以72.8万元成交。

浅绛彩瓷正逐渐成为收藏新宠


精美的浅绛瓷壶。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

精美的浅绛瓷壶。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一度被轻视、进入门槛低……

十年前,若收藏浅绛,可能会被人嘲笑甚至是轻视。因为晚清民国瓷器历来不为世人所重,更何况彩质轻薄容易湮没的浅绛彩瓷。不过这几年来,浅绛彩瓷因为它兼具很好的欣赏价值与不错的投资价值,逐步成为人们的投资新热,不乏一件精品过百万元的例子。

在去年的中国文人瓷画研讨峰会上,全国300多位浅绛彩瓷收藏专家汇聚一堂,一下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浅绛彩瓷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最近两三年,浅绛彩瓷在收藏拍卖市场上屡被重视。中国嘉德、中拍国际、北京长风等拍卖行2010年陆续推出浅绛彩瓷专题,2011年天津海天、英国宝龙也推出了自己的文人瓷画专题。2012年10月份,在英国的宝龙拍卖会上,众多华人藏家展开激烈争夺,其中程门山水板以49.66万元成交,其他画师的浅绛彩瓷也有不俗的表现。以2010年为一个转折点。2008年以前,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三大家的瓷板、琮瓶、成对帽筒等器型价位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而2012年已跃升到40万至50万元之间。2011年,程门父子合作琮瓶一对,以84万元成交。

民间交易也较活跃,2012年10月,王少维作、王凤池题款的浅绛彩大瓶以120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单件浅绛彩瓷民间交易的最高纪录。

有行内人士发现,浅绛彩瓷的行情近十年间涨了10多倍。多年经营瓷器生意的庞老板透露,十年前5000元左右就能买到俞子明的作品,现在开价要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年初,朋友在古玩市场以5250元的价格购进一只浅绛彩四方瓶,不到半年时间就以2万元的价格转手。”他说。

不过有行内人士指出,浅绛彩瓷虽渐热,但是还未经历大面积的话题炒作,和元青花以及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价位着实很低,以此来看未来市场,应该还有一波拉升空间。

收藏浅绛彩瓷不可不知的两件事

一要注意画面完整性二要收藏名家的作品

“目前市场上,浅绛彩瓷的精品已经不多了。”某收藏专家康树森介绍,浅绛彩瓷价值高低的关键在于艺术性。一般工匠作品和名家作品的价格可以相差10倍甚至更多。

因此,在收藏浅绛彩瓷器时,首先,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浅绛彩瓷器是低温烧成,受彩料与烧制工艺的限制,彩料与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

其次,要注意收藏名人作品,浅绛彩瓷在制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的作品艺术水平高,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同时,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保存的相关资料并不是很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才对他们有一定的认同,当时的代表人物有:程门,字松生;金浩,字品卿;王廷佐,字少维;王凤池,字丹臣等等。

浅绛彩瓷的艺术价值:

它是“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的完美表现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中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则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绿、淡蓝等颜色,经低温烧成的釉上彩瓷。题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从事浅绛彩瓷制作的艺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大多通书画,能诗擅文,制作浅绛彩瓷时,从图稿、勾画到渲染都是由一人来完成的,使画面自由洒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浅绛彩瓷,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其标准工序是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浅绛彩瓷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

三大原因让浅绛彩瓷成为不错的“冷收藏”

浅绛彩瓷兴起于同治光绪年间,至多不过存在70年,便被新粉彩取代,在瓷器史上素来不受重视。大约十年前,即便是浅绛彩瓷名家之作的一个瓷盘,5000元亦可入手。

然陶朱公有云:“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此乃经商致富之诀窍,亦是收藏的不二法门。浅绛彩瓷一度不为人重视,如今十年倏忽而过,基本上所有的浅绛彩瓷,涨幅都在10倍左右。虽然和某些当代艺术品一路狂飙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其进入门槛低,风险小,收益稳定,也可以说是一门不错的“冷收藏”。

浅绛收藏为何由冷转热?首先,它产生于乱世,存世不久,为一现之昙花,可以引人兴趣。

其二,其确实在中国瓷器史上,以文人气质入瓷画,

诗书画三源同现瓷胎,使得中国文化最精华的情致,和瓷器造型艺术结合。承前启后,有其特色。

其三,其最大的缺点,也就是低温烧就,颜料容易脱落,尤其是绘人之作面目漫漶模糊,反而带来一种古旧残缺之美。这种缺陷美,使得在浅绛彩瓷中,精残品的价值往往胜于普全品。

紫砂茶具又成收藏热点


收藏热由来已久,其中也不乏大量的投资者。近来,紫砂茶具又成了收藏热点。紫砂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质量以产于江苏宜兴的为最。

自2010年紫砂壶大师顾景舟与吴湖帆合作的石瓢壶以1232万元高价创下世界纪录之后,今年又有几件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拍出千万元的天价,带动其它的紫砂壶名家作品也水涨船高。眼下宁波玩壶的人越来越多,不但紫砂壶专营店增多,很多茶叶专卖店也开辟了紫砂专区。随着紫砂壶的价格连年攀升,紫砂壶正成为投资新宠。

在紫砂壶的主力支撑下,今年茶具收藏大盘整体升温。从前一直充当配角的茶具,已经摇身变为拍场主角。

谈到茶具收藏,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宜兴紫砂壶。然而您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宁波也曾经出产过紫砂名器。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有“清朝王羲之”之称的浙东书风开创者梅调鼎出于个人爱好,在慈城林家大院内创办了浙宁玉成窑,任伯年等一些上海文化名人也曾参与其中。玉成窑存世的时间很短,不过两三年时间,但它在中国紫砂壶制作史上却是公认的文人壶的代表。在一些宁波的资深藏家看来,玉成窑的造型比宜兴紫砂壶更富创意和时尚,其材料常用段泥、紫泥和清水泥,且常在外面涂上一层粉化妆土,这样刻出来的纹饰会更显眼。

茶具成收藏界新宠 顶级紫砂壶已拍出千万元天价


日本生驹款乳钉大银壶

自2010年紫砂壶大师顾景舟与吴湖帆合作的石瓢壶以1232万元高价创下世界纪录之后,今年又有几件顾景舟紫砂壶作品拍出千万元的天价,带动其它的紫砂壶名家作品也水涨船高。眼下宁波玩壶的人越来越多,不但紫砂壶专营店增多,很多茶叶专卖店也开辟了紫砂专区。随着紫砂壶的价格连年攀升,紫砂壶正成为投资新宠。

在紫砂壶的主力支撑下,今年茶具收藏大盘整体升温。从前一直充当配角的茶具,已经摇身变为拍场主角,就在即将举行的民和夏拍中,它还和普洱茶一起组成了“典藏普洱茶具专场”。

“伪紫砂”事件催生“炒泥族”

“与石、兰花并称为‘文人三雅’的紫砂壶,眼下行情大涨,不仅紫砂泥价格翻了一番,近三年来精品紫砂壶整体涨幅高达10倍以上。人工成本翻倍自然是原因之一,但这一定程度上和炒紫沙泥有关。”宁波当代十大收藏家之一、云适堂古代茶具博物馆文化策划人陈刚告诉记者,去年央视曝光的“紫砂煲”事件让市场上的伪紫砂壶也现出原形,这让人们更看重紫砂泥的品质以及更有保证的工艺师作品,为了保证紫砂的品质,很多藏友亲往宜兴,到工艺师家中“淘”其祖传的紫砂泥。为此宜兴市政府一度还将封闭依旧的紫砂矿重新开封,又开采了一段时间。

但同时陈刚指出,紫砂泥料作为紫砂壶制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不可或缺的,确实非常重要,没有紫砂泥,也就没有所谓的宜兴紫砂壶。但泥料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在紫砂壶价格构成中,紫砂泥只占到不到20%的比例,这种情形在精品名壶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制作、吴湖帆绘刻的“相明石瓢壶”拍出1232万元的价格,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是紫砂壶本身的艺术性、文化性及其美学价值。

从大环境来看,陈刚认为紫砂壶涨价和通货膨胀也不无关系,国家出台政策,房子限购,股市风险大,很多投资者闲钱没地儿去,自然把目光投向紫砂、黑茶、青花瓷等。

俗话说:壶用紫砂,杯用瓷。瓷器茶具市场也一路看涨。据资深藏友介绍,现当代瓷从产地来看主要分为景德镇瓷、德化白瓷以及湖南醴陵瓷三种。相比紫砂,瓷器茶具的涨幅就比较平稳,在手工费和瓷窑天然气价格同时翻倍增长的推动下,景德镇瓷泥涨幅达30%到50%,景德镇瓷器茶具的年涨幅在20%到30%之间。举例来说,一个景德镇青花手工瓷杯的价格已经从去年80元涨至120元。各种上涨因素中,其中手工费要占到50%的比例。

“名家效应”引领茶具投资风向

除了原料上涨,名家效应也是推动其涨价的重要因素。“天价顾景舟作品带动了一批名家作品价格上扬,”陈刚分析,“根据制壶工艺水平,紫砂工艺师按级别分为市级工艺师、省级工艺师、国家级工艺师等等,工艺师级别提升,其制作的紫砂壶也随身价上涨,因此不少藏家选择一些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收藏,以期获得增值空间。”记者了解到,从市价来看,工艺师每提升一个级别,作品价格几乎就要翻10倍,国家级工艺师的作品在50万元左右,大师级作品更是价格飞涨,顾景舟作品今年频频过千万,而往年也就在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

然而他也坦言,这也造成了紫砂壶收藏市场“太过看重虚名”的现状,为了让作品早日升值,一些工艺师通过各种途径“捞名头”,难免心浮气躁。“其实民间无名工艺师的作品中也不乏精品”。陈刚分析,紫砂变化万千的绰约风姿和千百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让人陶醉。其实,紫砂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具备将陶瓷、篆刻、书画等多种艺术门类融合一起的特质,因此,投资紫砂要懂历史文化及书法绘画等知识,要有悟性及鉴赏紫砂的好“眼力”。

而从古董瓷市场来看,在元代以前高古瓷及明清、尤其是清三朝瓷器整体市场行情走高的带动下,民国精品瓷器也水涨船高。陈刚收藏的一款民国新粉彩瓷茶具,3年前市场价仅1.2万元,眼下市场行情已经超过12万元。涨势如此迅猛,除了材质品相不错外,该粉彩瓷系珠山八友徒弟所绘是最大主因。在民国瓷中,珠山八友名家瓷是非常重要的品种,在当时价格就已经超过了清末官窑的卖价,眼下更是炙手可热。选择一些民国瓷精品,尤其是民国时期画意比较浓,文人气息比较强烈的精品器物(包括茶具)作为投资,正成为眼下宁波收藏界的一个新动向。

茶具收藏不必拘泥于茶壶

记者发现,宁波的茶具藏家对茶壶情有独钟,而对其它茶具则甚少关注。其实,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悠久,茶具的分类也十分繁杂,单从材质上看就有金属、瓷器、紫砂、琉璃、竹木、漆器等等,陈刚表示,“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具收藏原本可以更加精彩,”“茶叶罐、茶盏托、茶杯、甚至烧水壶,都有着丰富的类别和材质,里面有更加精彩的故事和更加丰富的人文价值。”

在民和夏拍的“典藏普洱茶具专场”图录里,记者看到了几件比较特别的拍品,都是日本制造的古董铁壶,其中一把还镶嵌了银块。“它们其实是古代日本人用的烧水壶,工艺非常精美,这种烧水壶的制作工艺虽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但长期下来,中国的烧水壶制作已经以实用为主,但日本人的茶文化保存得非常完整,对烧水壶的制作也非常考究”。陈刚告诉记者,他家中的一把日本烧水壶中还装有两片响片,会根据水温变化发出不同的响声,“古人诗云,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讲述的就是这种意境。”

-相关链接

宁波藏友的“玉成窑”情结

谈到茶具收藏,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宜兴紫砂壶。然而您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宁波也曾经出产过紫砂名器。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有“清朝王羲之”之称的浙东书风开创者梅调鼎出于个人爱好,在慈城林家大院内创办了浙宁玉成窑,任伯年等一些上海文化名人也曾参与其中。玉成窑存世的时间很短,不过两三年时间,但它在中国紫砂壶制作史上却是公认的文人壶的代表。在一些宁波的资深藏家看来,玉成窑的造型比宜兴紫砂壶更富创意和时尚,其材料常用段泥、紫泥和清水泥,且常在外面涂上一层粉化妆土,这样刻出来的纹饰会更显眼。

品茗赏壶 千年雅韵

吃茶养壶,是数千年来文人雅士吟物咏志、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茶具收藏者热衷“养壶”,认为“养壶”也是“养”心“养”性,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下,紫砂壶越发柔和绚丽,以温润有神来回报主人对它的呵护,形成人与壶的情感交流。

下周举行的民和夏拍中,“典藏普洱茶具专场”集中了不少从民间征集的精美茶具,藏界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拍品虽然没有大师巨制,但不乏精巧奇思、有故事可说的良品。特选取其中几件,与读者共赏。

近代顾景舟款“云肩如意”杯

顾景舟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他是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该器柄处受损,主人真爱不已,着黄金以云纹巧做补之,更具风韵。紫玉金砂完美结合。

清代花卉锡壶五件套

清代宫中的茶叶罐有大量的锡制品。锡器具有凉性、易散热的功能,加之独特的光泽与方便加工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储存茶叶。锡制茶叶筒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代就已问世于中国。实践证明,茶叶选用一般的包装,保质期约为一年半左右,若气候过于干燥,则时间更短。而锡密闭性强,可以长期保存茶叶特有的清香品质,因此,宫廷贡茶的包装,以锡茶筒为大宗。此物五件锡器,材质纯正,保存完好。原套盒完整,实在难得。

近代熊梦亭款花鸟执壶

熊梦麟(又名梦亭)是江西南昌人,民国至解放初粉彩画名家,系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景德镇著名绘瓷高手,擅长釉上粉彩花鸟瓷画。作品用笔细腻,构图简练,格调高雅,被誉称为“小八友”。1954年,熊梦麟作为身怀绝技的陶瓷工笔花鸟拔尖人才调入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熊梦麟传世作品较少,该作品釉料清雅,描绘生动,花卉错落有致,色调清雅,飞鸟逼真灵动,呼之欲出,是件难得的作品。

日本生驹款乳钉大银壶

日本室町时代的生驹茶道用品都是古都奈良的传统名品。历来为皇室贵族所用。壶身满铺渐变而匀称的雾霰纹饰,饱满而颇具质感,流线设计优雅美观;壶盖与壶身契合度较好,铁摘独特精致又中和了温婉之气;流嘴为鼓肚小口设计,出水顺畅。用银壶煮水比铁壶要软很多倍,用软水泡茶,不易改变汤色,煮水时间快,最重清扬的特性,银壶煮水时所释放出的银离子钠离子能为人身体起到排毒的作用。该器银色纯正,体型巨大,内部以及藤把手保存完好,为一般银壶所难匹敌,原配木盒。东南商报记者鲍云洁黄银凤整理

紫砂茶具or陶瓷茶具?


茶具知识介绍,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下面有小编为您介绍茶具知识。

气韵温雅的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典雅精美,气质独特,自明朝正德年间以来已有500年历史,而以江苏宜兴出品最负盛名。

紫砂茶具由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料制成,其气孔细微、密度高,有较强的吸附力。用它沏茶,不仅不失茶的色、香、味,更不易霉馊变质,使用较长时间后,以沸水注入空壶亦有茶香。此外,紫砂壶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是光亮照人。因此在选购紫砂壶时,凡经打磨抛光、上蜡、擦油而光亮的多为新壶,正宗的紫砂茶具是干净整洁,经一段时间使用才生光泽。仅一件紫砂壶就要经数十道工序制作,当然,这样纯手工完成的艺术品价格也不斐,目前市场上有三四万元一把的紫砂壶,最便宜的有一二百元一套紫砂茶具,消费者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进行选择。

细腻敦厚的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在茶具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价格适中而更多地流行于寻常百姓家。具体可分为青瓷茶具、精陶茶具、彩陶茶具等等。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泛蓝,如冰似玉,有的宛若碧峰翠色,有的犹如一湖春水,再加上茶具独特的造型,给人以极美的视觉感受。除了运用传统的浮雕、暗刻等工艺手法,釉色上也有娇嫩明润的颜色。而精陶茶具则多洁白无瑕、华丽精致,属于陶瓷新品,兼有陶和瓷的特点。精陶茶具色彩和谐悦目,有的壶身还经过素刻、镶嵌、描金、丝绸印花及化妆土装饰,光彩照人、异常精美。至于彩陶茶具则釉色润厚、绚丽多彩,颜色十分丰富且纯正,观之赏心悦目、乐趣无穷。

陶瓷茶具有一壶四碗一套的,也有一壶六碗一套的,有的还配有托盘。有较好的耐冷热激变的性能和较高的抗冲击强度,比较实用。市场上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能适合较多人的品位。陶瓷茶具的特点,传热较慢,保温适中,与茶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沏出的茶有较好的色、香、味,而且此类茶具一般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尤其是宜兴的紫砂壶是陶器中的珍品,造型雅致、古朴,用来泡茶,香味特别醇郁,色泽格外澄洁,久置也不易走茶味。

紫砂“回流壶”成市场的新宠


目前,紫砂“回流壶”正在成为河北紫砂壶收藏市场的新宠。

曾经销往港台地区,如今又回归内地的紫砂壶称作“回流壶”。“回流壶”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冷热不均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宝岛台湾收藏家在内地大量收购紫砂壶,造成紫砂壶价格大幅上涨,亚洲金融风暴后,很多紫砂投资者被套牢,港台紫砂市场进入封冻期。近几年,随着紫砂收藏热潮的涌起,这些曾经的精品在逐渐回流内地,业内称之为“回流壶”。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掀起“紫砂收藏热”,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名人名作对台湾紫砂文化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舟山和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徐汉棠、徐秀棠兄弟的作品,不但促进了内地和台湾民间收藏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紫砂文化在台湾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紫砂市场逐步升温,紫砂“回流壶”价值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方面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社会品茶之风愈来愈浓,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并促进了紫砂文化的发展。三是经过多年的调整,紫砂市场也开始渐渐走出低谷,逐步趋于理性。这期间,经过市场洗礼的“回流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据了解,紫砂“回流壶”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创作环境,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由最初收藏家直接的个别交易到现在形成专门壶店批量流通,“回流壶”市场逐渐正规化。在谈及“回流壶”的收藏价值时,收藏爱好者赵先生说,“回流壶”与现代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回流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孤品”、精品;它们都是通过市场反复筛选后辗转流回内地市场的,不是大师级的作品就是实力派工艺师的作品;况且,上世纪80年代的泥料和制作工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

赵先生说,大部分的“回流壶”因为在当时买时就价格不菲,再重归市场时一般都会高于新壶的市场行情,因此“回流壶”比现代壶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同时,由于时间和路途的辗转大部分“回流壶”的证书都已遗失,所以买“回流壶”的大多是行内有实力的紫砂藏家。

河北省民间收藏协会有关专家表示,这几年,随着紫砂市场的理性回归并逐步升温,紫砂壶正在迎来一个收藏高峰。从总体上判断,紫砂“回流壶”藏品的市场价格目前仍处于相对比较低的价位,正是逢低吸纳的时机。

不过专家也提醒,普通收藏爱好者若想涉猎紫砂“回流壶”,首先要多学习了解紫砂壶基本常识,全方位了解紫砂壶市场;其次,在选购紫砂“回流壶”时一定要有业内人士陪同,以免误买仿品。

陶瓷收藏成新宠


本届民博会,陶瓷制品广受青睐,陶瓷收藏成为春城百姓的新宠。

本届民博会,不仅有瓷瓶、瓷盘这样常见的陶瓷制品,还有瓷板画,远看就是精美的图画,高雅脱俗,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参观者仿佛置身远古的书斋雅室。定价38万元的瓷板四条屏《韵江南》,就像四幅精美的山水国画,完全不留陶瓷的痕迹。《韵江南》展现了江南小镇的秀美画面,渔船、楼阁、湖水,整套作品意境深长。来自景德镇的展商汪同茂说:“陶瓷就像宣纸一样,不可复制,每一件都是孤品。随着科技的发展,颜色越来越丰富多彩,浓淡皆可控制,完全可以自由表达艺术家的思想。陶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是其它艺术品无法企及的,就是只要不打碎,永不腐烂,可以世代相传。国外有一条沉船,几百年后打捞上来,保存完好的唯有瓷器。”

据汪同茂介绍,景德镇的陶瓷有四大特点:薄如纸、声如罄、颜如玉、明如镜。有一种制成灯具的蛋壳瓷,就充分体现了的特点。这种灯具,打开灯,底色洁白如玉,明亮如镜,灯具上的花鸟山水图案分外漂亮,晶莹剔透,比画在纸上更加富有灵性,难怪受到长春观众的喜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