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如何鉴别瓷器鎏金真假 > 导航 >

瓷片收藏如何鉴别真假?

瓷片收藏如何鉴别真假?

如何鉴别瓷器鎏金真假 如何鉴别瓷器的真假 如何鉴别瓷器金彩真假

2021-02-12

如何鉴别瓷器鎏金真假。

瓷片收藏如何鉴别真假?。

对于鱼龙混杂的瓷片市场,新晋藏家大都一头雾水。如何能鉴别真假?实际一点点,如何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怎样一步步提高自身的水平?

上手把玩

都说收藏比的是财力,但老藏家认为学识更加重要。对藏品的鉴别能力不是天生就有,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大量的“实战演练”得来。“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书籍和影像学习能否速成?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廖星桥表示:“故宫博物院出过一套书,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看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书是没有办法向你传达瓷片的真实触感的,上手把玩和看图片是不同的体验,更何况有很多图片都变了形呢。”

多位资深藏家对开始玩瓷片的建议是,瓷片价格不高,最好经常上手把玩,看多摸多了,细致的体会自然就出来了。楼钢透露,玩到熟练的藏家蒙着眼睛,光用手摸,也能知道手里瓷片大致情况。“就好比你在自己家里客厅坐着,有个人走过来,你可能不抬头就知道是谁来了。瓷片玩到熟了就这样的感觉。”

有了心得之后再常与同道探讨,效果就更好了。

到窑址去

古玩市场能淘到真品,也有很多仿品。第二个问题产生了:对于刚刚玩瓷片的藏家来说,无法判断手里的瓷片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把假的当成真的来学习,那不仅绕了远路,而且还是南辕北辙。

怎么才能知道手中的是真的还是仿的?楼钢介绍了一个方法:“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到窑址去,在窑址里收集到瓷片不会是假的。你不仅可以学到东西,能收集合适的瓷片,还可以有盈利。所以说这是非常好的办法。”

廖星桥收藏瓷片多年,他介绍自己的经验也是到窑址去。“到窑址去就好比去学校学习,是最可靠的。有了这第一手资料,你才能识别各种瓷片,才能有完整的认识。”他说。

南宋龙泉地区烧制类官窑标本南宋中晚期在龙泉地区有没有可能烧制南宋官窑?这是业界的一个话题。这件南宋龙泉地区烧制的类官窑标本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这件标本也带有类官窑的典型特点:釉面开片,各种式样;都是黑胎,参照了紫金土的胎体;使用了石灰碱釉,釉面呈现失透状。

当然,近年来进入窑址采集已相当困难,各地都采取了古瓷窑窑址保护措施,一般有陌生人进入窑址区收集标本,很快就会有警方或治安员到来查询,如果没有正当手续,可能会被拘留,因此之前就要咨询好相关情况。

熟悉了窑址收集到的瓷片,那么真赝标准体系就能渐渐确立。

保持警惕

在初次接触瓷片时,保持警惕性是非常重要的。收藏陶瓷不“交学费”是非常少见的,但在“交学费”之后有没有学到本领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

在面对未知领域时,始终要保持警惕性。楼钢说:“当发现一件东西的价格和正常价格有比较大的差距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贪小便宜的心理人皆有之,很正常。但当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就要打个问号了。不要太早给自己捡到便宜的暗示,因为便宜往往是有问题的。”

拿放大镜都是装模作样?要看怎么用

初期接触中,放大镜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关于放大镜,有很多种看法。不少藏家专家都认为:‘放大镜没用!你看一个人拿放大镜左照右照的,这人是装模作样的。’另一种认为放大镜很重要,看铁锈看土沁看气泡,东西一上手就要用。这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一拿起东西就用放大镜看,这是舍本求末。因为当你判断瓷器的第一眼是要看它的形制,感觉它的气韵。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要从宏观到微观,而不是第一步就看它细节。但是说放大镜没有用,我也不同意,放大镜帮助你寻找细节。举个例子,怎么区分龙泉窑和南宋官窑?龙泉窑是一次上釉一次烧制,南宋官窑是多次上釉多次烧。因为每次上釉烧制都会形成一层气泡,而当你看到一件瓷器是有多层、重叠气泡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判断出它是多次上釉多次烧的了。它有可能就是南宋官窑了。所以使用放大镜,关键是你要用它来看什么。

其他的辅助工具如手电筒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使用一个辅助工具的时候,你要明白用它来做什么”。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碎瓷片如何收藏?


陶瓷收藏已是“全民运动”,由于名贵瓷器可望不可及,瓷片收藏逐渐受到关注,不但是刚入门的收藏者将其作为入门的“教材”和收藏的“标准”,一些收藏“发烧友”也将其作为收藏的“重点项目”。

有的瓷片没有原件,瓷片更显异常珍贵了,如宋代五大名窑、明清的官窑和一些特别的品种(如元青花瓷)价格比较贵,好的瓷片能值上万元。

而且除了普通收藏者外,一些博物馆、研究机构都对瓷片有需求,名贵瓷片的量毕竟很少,令一些收藏者相信收藏瓷片也会随着收藏热潮而不断“升价”。

有的收藏爱好者认为,瓷片利润并不高,增值前景也不大,收藏者最好把它当作自己学习的资料和鉴定的辅助工具,借以识别陶瓷伪品,重在其参考价值。

不过,单片收藏瓷片价值不高。有收藏家表示,瓷片也要挑选有代表性、有特色的进行收藏;另外要系列收藏,如以某个朝代或某个窑口的瓷片为主题进行收藏。

专家提醒

1.瓷片是学习资料和老师,但也蕴含了一部分仿制的瓷片,所以收藏瓷片要懂得排比,通过比较盈润程度、胎色等途径分辨出真假优劣,这是收藏瓷片的第一步。

2.鉴别瓷片时,应该从釉面、纹色等方面入手,而不应该看断面胎。看断面胎的方法很容易走上鉴别的歧路。

3.如果经济允许,可以从收藏瓷片转向收藏一些残而不缺的瓷器。

4.普通收藏者或者刚入门的人不要急于追求收藏全朝代的瓷片,这样太浪费精力和金钱了。

从清代瓷器底部如何来鉴别真假


清代瓷器在收藏价格上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就要特别的注意进行真假的鉴别,以避免购买到假品导致出现金钱损失,在鉴别的时候有多种的方式,其中通过清代瓷器底部鉴别法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

1、观察底足的露胎

从露胎处我们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到瓷器的胎骨老化和具体的自然磨损情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正品的话,在露胎骨方面都是会更加的干燥一些,但是如果是仿品的话就有很大的不同,会显得更加的轻滑或坚腻。

2、老的底足状态自然

如果是正品清代瓷器的话,在底足的老旧程度上是非常自然的,有的时候会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的问题而出现风化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在底部形成各种不同的小孔洞,但是所有的孔洞所展现出来的都是十分自然的状态,而且会更加的干燥,有过渡的脏,而不是所有的脏都是相同的。如果是太过整齐,或者是直接用水就能够洗掉的脏就是现代仿品了。

3、跳刀痕不自然

古人为了避免瓷器和匣钵出现粘连的情况,所以就会在匣钵处加上一层窑沾,但是还是会有部分的老清代瓷器底部出现粘砂的问题,如果是现代仿品的话,通常情况下都是会在底部撒上石英砂或者硼砂,所以如果我们有看到这两种物质出现在瓷器的底部位置上,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个假冒产品了。

4、火石红,

清代之前的瓷器由于工艺方面的原因使得往往会出现火石红,最为明显的就是在明代景德镇窑口中所出现的瓷器的火石红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而到了清代瓷器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情况,更多的展现出来的是浅浅的黄溢,如果说底部没有这种情况的话,就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仿冒的了,通过这点能够很好的进行清代瓷器真假的鉴别。

从清代瓷器底部我们能够很好的来进行判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底部浅浅的黄溢上,一定要是由内而外发出来的,而不是说只流于表面,而且火石红在经过了时间的氧化之后会呈现出很强的滋润感,不会出现太过于干燥的情况,在过渡方面也是会更加的自然,在阳光的照射下往往是呈现出若隐若现的五彩的颜色。

清代瓷器精品价格参考:

1:清料彩青山水纹碗,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乾隆年制”款。

2:清雍正青花牡丹菊纹盘,尺寸:直径20.9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3:清18世纪天蓝釉地粉彩「福耋图」菊瓣式盏托,尺寸:直径18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0.10.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此盏托以天蓝釉地上绘艳丽的粉彩蝠碟纹蝶菊纹图案、取其“福寿”及“福耋绵绵”之吉祥寓意,亦与菊瓣装之器形相合匹配。这种造型和纹饰组合的瓷器作例,绝无仅有,完全一致相同者暂未得见。它似是受前朝漆器盏托所启思创烧。如一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的南宋朱漆伦花盏托及德川美术馆所藏之南宋朱漆葵花形盏托,为后者只盘身成花棱状、盏及足圈仍为圆形。“蝶”与“瓞”同音、瓞着、及小瓜。在蔓藤延绵不断下生出小瓜、故曰“瓜瓞绵绵”,加以瓜多籽,寓意子嗣繁盛,代代承传。“蝶”亦可喻“耋”、及九十高寿。“蝠”取“幅”之谐音,与象征长寿的“菊花”寓意“福寿连延”及“耄耋长寿”等祥瑞祝福。引自诗经“绵绵瓜瓞”之句,是清代及受欢迎的吉祥寓意之一。

4:清雍正斗彩花鸟纹杯,尺寸:直径8.2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18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清乾隆青花花卉纹长颈瓶,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600,000 ~ 1,000,000,成交价: RMB 2,128,000 ,成交时间:2010.07.25,拍卖公司:四川嘉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造型俊俏挺拔,直口丰肩,旧称“蒲棰瓶”,或因形近而得名。全身纹饰繁密,层次丰富,口沿绘卷草纹,其下绘以三组折枝牡丹纹;肩部分绘卷草纹与覆莲纹装饰;折肩以下高凸,绘有缠枝花卉纹与腹部下缘的缠枝花卉纹相应,腹部突起十组开光,内绘各式折枝花卉纹,颇见永宣遗韵。圈足处亦绘卷草纹,与口沿、肩部的卷草纹上下呼应。以本品纹饰之特色与绘画摹求之效果,其蓝本显然是来自永宣窑器,然以现今所存永宣御物未见此造型,与之相近者惟有永宣青花直身水注,疑似由此化裁而成。现存实物所知,本品造型应为乾隆朝所新创,与之相同者尚见数例,如南京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香港怀海堂皆有收藏。

6:清斗彩团菊纹盖罐(一对),尺寸:高12.5厘米,估价:RMB 90,000 ~ 100,000,成交价: RMB 2,070,000 ,成交时间:2015.05.1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据《乾隆记事档》记载,乾隆九年御窑厂曾仿制明代成化官窑天字罐,此即其中之一。拍品盖顶饰团花纹,盖壁绘缠枝莲纹,器身上部与下部均装饰如意纹,中间则为菊花文与缠枝莲纹相间,青花双钩纤细流畅,以粉彩填色,美艳动人,成对传世更显珍贵。

7:清·雍正斗彩红蝠花果寿山福海碗,尺寸:直径14.5厘米,估价:RMB 7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2,072,000 ,成交时间:2011.06.25,拍卖公司:上海新华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春季古玩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楷书六字款。

敞口,弧腹,圈足。胎质细实,釉质莹净。碗沿内、外青花双线为边饰,碗心斗彩绘海水山石,崖上绘一株横悬桃树,树上结硕桃九枚,五只红蝠穿飞其间,寓意“寿山福海”。外壁绘四组折枝花果,果上书篆文团“寿”,花果间复绘四组八只红蝠,寓意“鸿福齐寿”。器制精巧端秀,画笔美轮美奂,色彩柔和悦目。此作当为雍正期宫内寿庆时之定烧器物,且全美品相,弥足珍贵。

8:清康熙斗彩花草团鹤纹碗,尺寸:直径15厘米,估价:HKD 45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1,94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马家窑彩陶收藏 真假鉴别有 四看


古彩陶收藏,虽然现在还不像古瓷器、古玉件一样非常热门,但是关注这方面的藏友也不少,尤其是还有一部分醉心于古彩陶文化的藏家,甚至自己筹办了相关的博物馆,专门用于收藏古彩陶器皿。而作为古彩陶的典型代表和艺术最高峰,距今5000余年的马家窑彩陶也正越发引起收藏人士的关注。目前的收藏和拍卖市场上,价值最高的马家窑彩陶来自2018年台湾中正的春拍,其成交价达到6622万元。除此以外,大多数马家窑彩陶的市场价格都不高,普遍在几万或者十几万的价格区间。一方面,古彩陶收藏人群较小,收藏气候不足;另一方面,远古彩陶作为受到严格文物流通管制的藏品,能够上拍交易的本就不多,其更多的价值集中在历史文化、科技艺术方面,多见博物馆收藏,经济价值有所限制也属正常。

但是,就是在这样为数不多的马家窑古彩陶器物中,还有很多仿品出现。这是由于古彩陶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市场价值并不太高,仿品只要做得精细就很容易脱手,因此“市场需求”自然上升。由于现代技术的发达,很多仿制品的造型、纹饰都能做到与古彩陶一样,不细致辨别很容易遭打眼。因此,针对古彩陶代表——马家窑彩陶,今天我们就来谈几个简单的鉴别技巧。

一看“皮壳”,即要掌握两类皮壳鉴别的技巧。第一类皮壳是合成皮壳,也是俗称的假土锈。土锈原本是因为地层中潮湿的泥土、沙粒或者含碱物质混合、迁移到彩陶表面并产生由表及里的浸蚀,于是彩陶表面局部出现的颗粒状皮壳,且很难清除。这种假土锈的制作,一般是将木胶、乳胶稍加水稀释混合成浆状,然后用不规则的刷子刷到彩陶表面,彩陶内部也用灌浆手段进行填饰。第二类是白色粉末状碱性皮壳,属于土锈的一种,多是由于彩陶在含酸碱性物质较重的地下埋放时间过长,一般是千年以上,因此浸蚀从外到内,是反复清洗也无法抹去的。造假者一般采用酸碱性较强的化学物质水溶液进行浸泡,或者选择碱土阴湿处进行埋放,这种处理手段做出来的彩陶,前者具有较浓烈的化学气味,并且两者均浸蚀浅浮。这两种皮壳,均可以用盐酸液体冲洗,能轻易被冲掉的必然是假皮壳,同时乳胶不耐热,拿热水冲洗数次,假土锈自然显形。

二看胎质。古彩陶的胎质,由于手工技术限制,所以是厚薄不均的,内胎多有盘制痕迹,器型也不会太规整,并且由于在地层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胎质显得较疏松、有可透性,但是又具有自然的老旧感。如果看到一件马家窑彩陶胎质坚硬、光滑,胎体形制非常规整,那么要谨慎是否伪作。如果见高速轮制痕迹,必然是赝品无疑。

三看色彩。古陶器的彩,老的都是自然磨损,而新仿的都是人工打磨,显得不自然。四看“草根纹”。草根纹的鉴别则与皮壳鉴别比较相像,假的草根纹是伪造皮壳以后手工按压上去的,也是浮于表面,而真的草根纹是自然透渗的,深入胎内。因此假的草根纹用水反复冲洗很容易清洗掉。

除了这些经验性的鉴别方法,目前针对古彩陶,我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鉴定方法。因此专业人士建议,如果对某一件彩陶器的时代确实难以把握,最科学的办法就是求助相关机构进行取样、做热释光检测,其断代最为精准。

瓷器收藏如何鉴别真伪?


瓷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众多。同时,瓷器收藏还是一门学问,收藏者需要对其收藏规律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避免上当受骗。那么,瓷器收藏如何鉴别真伪呢?

瓷器鉴定收藏,要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既要掌握辨伪识真的本领,也要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要了解历代的工艺美术史、艺术史,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避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因此,瓷器的鉴别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看器型

许多瓷器都是有时代特征的,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比如梅瓶、玉壶春瓶,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元代的梅瓶胸大。瓷器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个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看胎质

鉴别胎质要从瓷器有圈足及底部的露胎部分看,古代瓷器的胎质一般较粗糙些,略泛黄色;而仿古瓷器的胎质较为洁白、精细。

三、看釉面

观察瓷器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第一类,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第二类,从未使用过的瓷器,上面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属于“库藏”,因年深日久,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第三类,出土的瓷器,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形成了吃土的现象,釉面发乌,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四、看釉泡

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五、看纹饰

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此外,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六、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确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以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七、看底足

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比如元代工匠在底足处理时,是先挖后削,一般是右手握削刀,由外向内,是按逆时针方向操作的,在器胚上会留下螺旋痕迹,于中心收刀。

八、看款识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明代永乐年开始,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各朝代瓷器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

综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历代瓷器在器型、胎质、釉面、釉泡、纹饰、青料、底足、款识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鉴定瓷器的各项依据。但是,收藏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普遍规律中也常有特殊规律,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微拍堂特邀古陶瓷鉴定专家提醒,鉴定瓷器时,不能拿着条条框框去套,而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反复推敲、慎重定论。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瓷器收藏如何鉴别真伪”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建盏收藏如何鉴别真伪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争奇斗艳的时期,也是闽北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以生产黑釉器“建盏”(俗称“兔毫盏”)为代表的建窑更是异军突起,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誉海内外,建窑也因此成为建窑系黑釉瓷器的命名窑厂。本文就建盏收藏如何鉴别真伪做一初浅探究,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看外观(造型)。

宋代建盏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高度5-6、圈足2-3厘米的为多。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

仿制品的外观过于规整,胎釉稍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宋代的“盏”尺寸略大一些,过份灵巧,古韵不足。

二:看胎体。

宋代建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为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宋代“盏”多修胎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这些残迹有的由于和胎土烧结在一起,所以很难将之去除。

仿制品的胎土由于配料和加工手法与宋代有别,胎土加工过细,胎也修得过于整齐,胎壁稍薄,外观修得弧度过圆,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于烧成条件与古法大为不同(仿制品不可能用龙窑和用松木等木料来烧制),因此仿制品的胎呈色较淡、细,没有宋代的那种粗、紫、黑、坚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

在“兔毫盏”1310±20℃的烧成温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并且多呈黄褐色,它的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

真假“毛瓷”的鉴别技巧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毛瓷”绝大部分是赝品,而且一些赝品在销售时还出示了制作者个人签发的鉴定证书,因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市场上的假“毛瓷”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用“7801”冒充“7501”。所谓“7801”是1978年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陶研所为中南海烧制的一批瓷器。区分“7501”和“7801”可从下述两方面进行。

1.从品种着手。比如人们在拍卖会上见到的痰盂、大号茶杯、圆形烟灰缸、酒具等都是“7801”产品,“毛瓷”中没有这些产品。

2.比较它们的彩绘图案。首先“7501”画工严谨、细腻,“7801”画工粗糙。其次两者画法也有所不同,仅以2号釉下彩茶杯为例,观其梅花图案中向左伸展的梅枝,“7501”向上收笔,“7801”向下收笔,区别较为明显。又如“毛瓷”中的釉下彩双面绘芙蓉花碗和用白线勾出花头的技法在“7801”中是绝对没有的。再有“7501”的彩绘用料也比“7801”考究,无论是细度还是艳度前者都比后者好。

第二,利用制作“7501”时剩余白瓷胎进行“后加彩”。此种赝品均为釉上彩产品。由于釉上彩产品要经“高温釉烧”和“低温彩烧”两步完成,因此在完成第一步“高温釉烧”后,必然要将其中有质量问题的白瓷胎淘汰后再进行彩绘。“毛瓷”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只有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达到特级和一级的白瓷胎才可进入后道彩绘工序,其余全部淘汰。

被淘汰下来的白瓷胎最初是入库封存,以后就陆续处理给内部职工。得到者又请人依葫芦画瓢仿造了一批,进而又仿造成“7501”。鉴定这类瓷器有一个最基本的要点,就是凡白瓷胎上有质量缺陷者,如黑点(铁点)、缩釉、吃烟、针孔、变形、橘釉等均为赝品。有的赝品为掩盖瓷胎上的质量缺陷,在彩绘过程中有意用桃花枝干等图案进行遮盖,须细观察才能看出。

第三,私窑新仿品。近两年,景德镇一些私营陶瓷厂看中“毛瓷”带来的丰厚利润,网罗人才研制仿品。这些新仿“毛瓷”无论是胎质、造型、色彩以及画工都不及“7501”。以“水点梅花”茶杯为例,图案中梅花的色彩真品鲜艳,仿品暗淡。这主要是由于彩绘用料的不同,真品是使用德国进口的金红料为主料,仿品使用的是国产料。杯盖造型也不同,真品造型挺拔端庄,做工考究,仿品造型显得绵软无力,做工粗糙。如果观其实物恐怕破绽就更多了。真品足圈四周胎壁较厚处略呈翠绿色,仿品则呈暗红色。这一方面说明仿品的烧成湿度和瓷化程度不及真品,另一方面也说明仿品所用陶瓷配料与真品存在差异由此可见,“毛瓷”这个特定时期的产物,自出世至今虽只有20多年的历史,要想仿造绝非易事。

定窑瓷器收藏如何鉴别仿品


定窑瓷器收藏如何鉴别仿品。

第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因而有玉质感的为上品,尤其是为宫廷烧造的瓷品。真品定窑瓷器往往釉水莹润,富灵动之气。仿品受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玉质感,多气韵呆滞、釉色苍白。

第二,釉色白如象牙。定窑器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因而釉面多呈“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仿品因难以掌握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见“象牙白”的釉色。釉色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第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在胎半干之时,要用竹丝刷子旋修,因而胎面上留有“竹丝刷痕”。定窑施釉较薄,因而釉薄处可见竹丝修胎的刷痕。属定窑瓷的基本特征之一,鉴识时应稍加注意。仿品多无“竹丝刷痕”。如故意为之,则多生硬拙劣,欠缺自然。

第四,釉面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可通过有无“泪痕”进行鉴定。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仿品通常难以做出这种“泪痕”。

第五,定窑器除黑釉器外多数都有花纹装饰。装饰手法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早期划花多用竹签类工具,线条较细,坡度小,图像自然豪放。刻花法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还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线较宽,坡度大,图像刚劲有力。有时候两种划法可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印花装饰是用模子在胎上模印而成,初见北宋中期,成熟于后期。所印图案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而不乱的。以花卉为主,以牡丹、莲花为主题。真品刻划一气呵成,图像有一种流畅之美。仿品可见进刀迟疑,线条呆滞,图像木讷,印花则多模糊,章法混乱。

如何鉴别与收藏民国瓷器


如何鉴别与收藏民国瓷器,近些年来民国瓷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了。主要是因为民国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已在不动声色地把平常人仍视为杂货的民国瓷器悄悄地纳入怀中收藏了起来,等待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那么如何鉴别与收藏民国瓷器呢?

1、饰瓷用料。民国青花一类完全沿用清代用料,往往杂质多且色泛灰,给人精神涣散之感。另一类青料发色纯正艳丽,但入骨不够,无沉着之感。目前瓷器市场上前一类民国青花的仿品不多,而后一类仿品多色彩死板,无鲜活之气。

2、胎质。早期的民国瓷器胎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晚清瓷器则没有这一特征,也比清瓷要显得紧密一些。而仿品的胎质往往坚密且生硬,分量轻重不一。新藏家可能不易鉴别,而如果是经常接触民国瓷的人,上手一掂,往往就能分辨真伪。

3、釉面。民国粉彩瓷画一般略微泛黄,因而表面光泽柔和,有松软的感觉,缩釉、串烟自然,但透过紧绷的表面,仍能看见柔软的釉质。而仿品的光往往很强,即使是经过高锰酸钾处理,也不会使光泽变柔和,因而常给人生涩僵硬的感觉,缩釉、串烟也不自然。

4、画工与题铭。民国瓷器的题铭、书法虽千姿百态,但功底扎实,且铭文来历可考。仿绘画难,仿书法更难,仿题铭则难上加难。因此,鉴藏民国瓷画的真伪,应积累扎实的书画功底,才能具备独到的眼力和鉴别手段。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片收藏如何鉴别真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片收藏如何鉴别真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如何鉴别瓷器鎏金真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