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茶叶罐收藏也精彩

茶叶罐收藏也精彩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艺术瓷器罐 古代红色瓷器罐

2021-02-12

古代瓷器收藏。

茶叶可供收藏,茶壶可供收藏,你有没有想过连盛放茶叶的罐子也能成为藏品。市民刘先生家中就收藏着几个茶叶罐,都是他精心挑选回家的。在收藏爱好者刘煜先生眼里,小小茶叶罐究竟有什么迷人魅力呢?刘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对茶叶罐的理解。

茶叶是茶树的芽叶通过炒干制作,一旦受潮就会发生质变,茶叶本身的香气还易挥发,对水分、温湿度、光、氧等环境因素多有要求,所以存放时使用的盛器、方法比较讲究,时间一长茶叶罐应运而生。其实茶叶罐除去它储存茶叶的本职外,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它的材质有很多种,木头、竹子、陶瓷、紫砂、锡、铜、铁皮、景泰蓝……可谓五花八门,明代嘉靖年间著名诗人徐渭曾经写诗“青笼旧封照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里面提到的就是宜兴紫砂制作的茶叶罐。刘先生介绍,在2006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中,清乾隆御制紫砂泥绘幽兰芙蕖图茶叶罐以27.5万元的价格成交。茶叶罐的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其实古人用陶制容器来装盛茶叶的居多,少数富裕家庭也用锡制容器来盛装茶叶。清人刘献庭《广阳杂记》卷三说:“惠山泉清甘于二浙者,以有锡也。余谓水与茶之性最相宜,锡瓶贮茶叶,香气不散。”现在的茶馆用玻璃瓶来装茶叶是为了让顾客清楚的看到茶叶品相。用锡制成的茶叶罐因为材质问题,密封性相对较强,罐身也比较厚实,保温保鲜的功能胜好。古时候高端的茶叶罐以锡罐为主,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现代仿品,收藏时要注意分辨真伪。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仿古青花瓷也值得收藏


清康熙“青花凤穿花纹”大罐

青花瓷历经800年不衰,那么什么年代的青花瓷最好,目前青花瓷的市场价值又如何?日前,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州东方博物馆馆长周勇,他表示,近20来年青花瓷市场价值至少涨了10倍,以元代的青花瓷收藏价值最高,而“仿古瓷也有收藏价值”。

借青花瓷看历史

羊城晚报:广州东方博物馆占地30亩,展出600余件珍稀藏品,去年被评选为“广东省十大民间收藏馆”,对元朝青花瓷的研究初见成果。那么,青花瓷作为国瓷经800年不衰,您认为其中原因何在?

周勇:从马家窑瓷器到宋代经过3000年,瓷器都没有颜色。唐代时受西域影响,出现唐三彩,到宋代后又开始推崇青瓷。

元朝时,中西文化融合,传统审美观开始被打破,推崇蓝、白色。白色、蓝色都是自然色,永远不会过时,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追求,人类和自然的融合。

羊城晚报:不同历史时期的青花瓷在纹饰上有不同特点,在欣赏时应如何着手?

周勇:可以先看图案,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例如,元代的龙比较细长,龙角往后飘;到明代变得凶悍、粗放,龙身变粗;清代的龙更注重表现龙头,对身子比较忽略。

此外,还可以从器型来欣赏,器型与其历史背景、民族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宋代的器具玲珑精巧,到了元代就粗犷硕大。因为元代是武人社会,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粗放,而宋代以农业为主、是文人社会,生活安定精致。通过看青花瓷器型变化,可以洞察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艺术品是最后的硬通货

羊城晚报:哪个时期的青花瓷最值得收藏?

周勇:瓷器分为高古瓷和近代瓷,以元朝、宋朝为界。高古瓷价格较低,因为国家不允许高古瓷公开买卖,因此价格一直起不来,但民间仍有高古瓷在私下买卖。近代瓷有些是流传有序的,公开买卖价格很高。

就青花瓷而言,元代的最好,价值最高;明代永宣年间的永宣瓷是青花瓷的一个高峰,其次是成化青花;清朝的青花瓷以康熙年间的最好。

羊城晚报:青花瓷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购买,目前青花瓷市场价值如何?

周勇:一般通过拍卖会、朋友转让、藏家交换、古玩商店等渠道购买,古玩商店卖的大多是仿品,基本不可能在那里捡到漏。

近20来年青花瓷市场价值至少涨了10倍。艺术品价值永远只有涨没有跌,艺术品是最后的硬通货。以前的艺术品不会再生产,存世量越来越少,而有钱人越来越多,购买和需求永远不对等。玩古玩、玩收藏永远都是前一个人赚后一个人的钱,只要是真东西,永远不会贬值。

羊城晚报: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明清时期仿前朝的作品,这些青花瓷是否也值得收藏?

周勇:清朝仿古瓷不是单纯的依样画葫芦,作品能表现出时代标志。当时仿古不是为了追求经济价值,而是崇尚前朝,效仿风貌,并非生搬硬套。

仿古瓷也有收藏价值,但不如原时期的价值高,比如仿元朝的瓷器,元瓷卖100万元,仿的只值20万元。现在一些大师的仿古作品,留了名的也值得收藏,毕竟有工艺在。

民国粉彩瓷收藏价值也不小


“家中藏有一对形状一样的瓶子,有人说是民国的,有人说是晚清的,也不知道谁说的对?”日前,市民张女士通过微信发来两张图片,向记者求助,一辨真伪,一解心中疑惑。

通过图片观察,瓷器收藏专家李晓旭鉴定,这对瓶子为民国时期的典型器物,距今也有百余年的历史。李晓旭表示,近年来,民国瓷器兴起,但与明清瓷器相比一直是配角,甚至一度被视为“地摊货”。其实就收藏价值来说,民国瓷器是非常有潜力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未被市场挖掘,自身价值与价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民国制瓷业的

再次“复兴”

张女士提供的图片显示,一对瓶子形状一致,洗口,双耳,瓶体分别配有图片和文字。李晓旭说,这是民国的粉彩瓷,它与浅绛彩瓷是民国时期的两种重要瓷类品种。

所谓民国瓷器,是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由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这近40年的时间,上连清末,下接现代。因此,瓷品上出现的特征也有一些变化,早期与光绪瓷相似,晚期又与现代瓷相近。可能因为时间短,制瓷风格不明显,所以现在中国陶瓷史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也极少把民国瓷器作为专类记叙的资料。

李晓旭介绍,结合历史和发现的瓷器种类,民国瓷器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清末民初官窑瓦解,官窑良工制作了大量的仿古瓷。其次是民国期间为抵制洋货,福建宝华制瓷有限公司、萍乡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等30多家公司生产的大量日用瓷,也称之为民国“生活瓷”。

值得一提的就是剩下的两种瓷器,一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景德镇烧制的御用瓷,这些器物被称为民国期间的“宫廷瓷”。另一种是民国期间以文人潘宇、汪晓棠以及“珠山八友”等为代表的绘瓷名家创造的新兴粉彩工艺,这些新兴的粉彩之作也称之为民国新粉彩瓷。

据介绍,1916年,袁世凯效仿明、清历代皇帝的做法,在景德镇设御窑,任命郭葆昌为督陶官,烧制名贵瓷器,供宫廷使用。郭葆昌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督陶官,在他的主持下,景德镇御窑制造了以“居仁堂”为款名的瓷器,其胎质、釉面和彩绘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新粉彩瓷不同于浅绛彩瓷

在清晚期以后,传统的粉彩瓷发展成了相互递结的两个分支:一个是以程门为代表的浅绛彩瓷,另一个就是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瓷。

浅绛彩瓷是因绘画技法而得名的一种彩瓷。咸丰、同治年间,程门、王少维等一批画家把由黄公望当年首创的以淡赭石与水墨相间渲染而成的一种山水设色画法,运用到彩瓷的绘画上,在白瓷上绘上花纹,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绿、草绿和淡蓝等色彩,经低温烧成瓷器。

新粉彩瓷产生于民国后期。当时景德镇聚集着如汪晓棠、王琦等一批著名绘瓷艺人,也包括之前的“珠山八友”等,他们在吸收浅绛彩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拓宽了用色用彩的路子,以富丽的浓墨重彩替代了浅淡而年久易掉色的浅绛彩,创出了色彩浓重的新粉彩。

虽然新粉彩与浅绛彩都属于釉上彩,但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而浅绛彩则是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因此,新粉彩有渲染,而浅绛彩一般没有。

民国粉彩价值正在显现

与传统粉彩相比,民国新粉彩瓷无论在造型、线条、光泽、色彩等方面都吸收了近代画的营养,作品以工见长,色彩浓艳,有些作品甚至在当时超过了清代官窑瓷器。

民国新粉彩之所以有所突破,主要因为当时涌现出的一批绘瓷艺人。1928年,在画师王琦的倡导下,刘雨岑、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等成立了“月圆会”,又称“珠山八友”。在当时与珠山八友齐名的著名画师还有张志汤、方云峰、汪大沧、余翰青、张沛轩、汪小亭、程芸农等人。这些画师以瓷当纸,作品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等,笔法、墨韵、色彩均极为精妙,加上题款、印章,构成了完整的绘画作品。

由于独具特色,民国新粉彩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自从2007年一对民国粉彩百花不露地开光花鸟纹天球瓶以22.55万元成交后,民国瓷器精品的关注度就一直有增无减。同时,以“居仁堂”“静远堂”或“洪宪年制”等为落款的瓷器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民国瓷真品不及仿品多

民国瓷器虽然存世量大,但市场上仿品也不少。近年来,景德镇出现数十家仿古旧瓷器作坊,烧制民国瓷器仿品,并冒充真品投入市场。这些仿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不仅在景德镇直接销售,还在国内各大古玩市场设立了多个营销点,致使大量民国瓷器仿品进入收藏市场。

由于民国距离现在不过百年,很多人都见过民国瓷器的真品,所以鉴定起来不是很难。收藏专家介绍,可从造型、胎釉、纹饰、款识等方面综合鉴别。如民国瓷器真品往往胎质粗松,手感适中;赝品胎质细腻,所以手感较重。民国瓷器的堂名款与人名款都很规整清晰,款识自然流畅;赝品仿款十分拘谨不自然,方章仿款松散无力不清晰,且题句常常出现简化字。

业内专家认为,民国瓷器目前的市场价格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投资前景可观,但投资者在选择收藏对象时仍应避免盲目性,应将兼具艺术和文物价值的精品作为投资重点。

沈怡萱 鸟食罐收藏成系列


走进沈怡萱位于中山公园附近办公室内的“收藏密室”,二千余件历朝历代各种器型、纹式、材质的鸟食罐让人眼睛一亮。各类小巧精致的鸟食罐,按高古、青花、单色、粉彩等分类摆放在玻璃橱柜里,或成套、或单品甚至碎片,从玉制、玛瑙到紫砂、瓷质,其藏品年代之悠久、器型之丰富、纹饰之精美,令人折服。作为企业家型的收藏家,50岁出头的沈怡萱一再强调:“不值钱。”他说,大凡搞专项收藏的人,都是经过大而广之的收藏之路后才有所悟,才给自己的收藏定位的。

沈怡萱进入收藏圈20多年,真正收藏鸟食罐的时间也不太久。“有各种各样的收藏方法,刚开始我也和大部分企业界人士一样,比较注重收藏的投资性,以后又把收藏与投资结合起来,到后来才逐渐淡化藏品的投资性能,对藏品的背景、历史、文化等有了感悟,开始系列收藏。”他说,“鸟食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承载的历史浓厚,发展是有规律的,充分反映了每个朝代的审美观,比如当代的很实用,宋代的主流文化决定了素雅的主题,清中期乾隆年间鸟食缸鲜艳繁华。”到现在他收藏的鸟食罐没有出售一只,还在吸纳有特性、特别反映历史与文化符号的品种。“收齐不容易,若过分追求升值,或者总将藏品交换,不可能成为大家。”沈怡萱认为,那些藏品大升值的藏家,当初可能根本没想到收藏品的价格和盈利,最后反而升值。

我国自古有养鸟习俗,沈怡萱介绍说,北京、天津因为曾经建都或靠近都城,鸟食罐存世量较多,上海、成都等城市藏品也不少,另外古都杭州、西安等因为有著名窑口而且历史久远,好东西不少。还有,宋朝鸟食罐存世量和品种多,清中晚期和民国时期也较多。而北方一些海滨城市鸟食罐很少能淘到。与瓷碗等日用瓷相比,鸟食罐这种小瓷器存世量太少了。他说,普通的鸟食罐增值慢,但珍稀品种这两年无量上涨,价格呈阶梯状跳跃性上升。比如2005年北京诚轩拍卖的一个明宣德青花灵芝纹鸟食品罐,成交价49.5万元,现在专家评估价100多万元。他当初买进的南宋龙泉瓷鸟食罐2-5千元,现在涨到2-5万元。

在收藏鸟食罐过程中,只要有心仪物品,沈怡萱即想方设法收尽。他说,鸟食罐是历代雅玩的传统器物,有好些被藏家收集在台湾、香港等。他收藏的陶瓷质地鸟食罐涵盖中国各大名窑、各大官窑、景德镇系列等,其中南宋官窑最珍稀。其藏品中,最古老的是汉代素陶鸟食罐,唐代霍山窑绿釉瓷质鸟食罐;最珍贵的为南宋官窑青釉鸟食罐,南宋定窑白釉鸟食罐等,精品甚多。他说,收藏鸟食罐首先要精美,比如宣德青花、仿钧窑窑变、后朝精仿宣德等品质好的价值较高;另外就是材质,若是铜器、玉器、鎏金、象牙等制的鸟食罐,不是常人使用的,价值也高。藏品买对了会保值,但变现较难。

为了将多年的收藏心得与藏友分享,沈怡萱著的《历代鸟食罐精品鉴赏》已经再版,这是中国民间收藏界第一本系统性的鸟食罐收藏鉴赏研究专著,书中通过考究中国鸟食罐的源流,细分其工艺与形制,探讨收藏赏玩要诀,并展示了其藏品中具代表性、艺术性的380只(套)鸟食罐图录。(记者 曹西京)

茶叶末厂官釉瓷器


茶叶末釉瓷器在清代之前叫厂官釉。厂官釉为高温结晶釉,始烧于唐代。制作时将釉料中含铁、镁的着色剂挂于坯胎上,经一次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黄绿色泽,釉中散布不规则的黄色星点,有的酷似茶叶末,有的颇似鳝鱼皮,有的如蟹壳色,清代厂官釉瓷器分为三个品种:鳝鱼黄、蛇皮绿和黄斑点,这三个品种现习称“茶叶末釉”。因此又有茶叶末、鳝鱼黄、蟹甲青等名称。厂官釉是清雍正时期唐英仿明代厂官釉新发明的品种。

厂官釉颜色偏青的俗称“鳝鱼青”,实际应是唐英所说的“蛇皮绿”,颜色偏黄的应是唐英所记“鳝鱼黄”,而黄色中多斑点的应是“黄斑点”。

清代雍正、乾隆时的茶叶末釉瓷器最多。

雍正时期的茶叶末釉釉色多偏黄,俗称“鳝鱼黄”。鳝鱼黄釉属于铁、镁结晶釉,清代宫廷档案称之为“厂官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厂官釉的色调有多种变化。

清雍正时期厂官釉品种名目繁多,如蟹甲青、鳝鱼黄、瓜皮绿等。又称鳝鱼皮,为黄、绿相间而偏黄的结晶釉。其形成机理是釉中的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结晶,以其色如鳝鱼皮而得名,俗称“鳝鱼黄”。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乾隆时期产品为多,是这两朝的官窑制品,故这类器物的器底刻有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以偏绿色为多见,俗称“蟹甲青”。蟹甲青釉与茶叶末釉不同;一是釉色均匀;二是釉面光泽感较强,在光线的照射下,闪现出云母片似的五色光泽。雍正、乾隆时有此品种,多为瓜棱罐。瓜棱造型的曲线变化,使均匀的釉色产生视觉上的起伏变化。此种釉比茶叶末釉难于烧造,故乾隆以后,茶叶末釉仍然盛烧,但蟹甲青则较为少见。

如何区分三种茶叶末釉色瓷器呢,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统称为厂官釉或俗称为茶叶末釉,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从工艺学角度看,这三种釉色均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都是无光釉,当属同一种釉,只是烧成时产生一些窑变,故呈色略有差异。唐代耀州窑曾大规模烧造茶叶末釉,以后辽瓷及宋、金、元磁州窑系中也有此品种,但胎体多为厚重的缸胎。雍正时唐英所创厂官釉,则均为白瓷胎,青褐色釉呈色还真有些像茶叶末颜色,其釉色中则闪现不规则的黄色斑点和丝纹。常见造型以瓶、尊、壶类的陈设瓷居多,做工十分精细,底款均有阴文篆刻官款。乾隆时底足均有小锯齿纹,道光时有斋堂款,咸丰时有仿雍正款或书成化款的。但咸丰釉色中只有黄丝纹而无星点纹,须仔细识别。厂官釉总体风格是雍正、乾隆时做工精细;嘉庆、道光时胎体厚重,略显笨拙;咸丰时回光返照;咸丰以后渐入尾声,黄丝纹多呈姜黄色。清末民国时有仿前朝官窑产品的,除景德镇仿品外,山东淄博亦产此种釉料,但山东产品胎质疏松,呈黄白色,非细瓷白胎,敲击时声音不如瓷胎清脆。现代景德镇仿官窑产品很有水平,也十分精细,并且多刻官款,但缺点是过于精细,且多有作旧痕迹。鳝鱼黄釉色仿者不多,因烧造工艺有一定难度,偶有仿者,均仿得过于精细。古代真品却是青中闪不规则的黄色,类似窑变,仿品则釉色十分均匀。

此外尚有蟹甲青釉一种。此种釉色呈深青绿色,类螃蟹壳色,故而得名。唐英于《陶成纪事碑》中记有“油绿釉”一种,“系内发窑变旧器色,如碧玉,光彩中斑驳古雅”。其特点与蟹甲青釉有相似之处。

厂官釉习称茶叶末釉。据文献记载,厂官釉是雍正时唐英仿明代厂官釉新发明的品种,但明代厂官釉是何品种,又是何产地,至今难有结论。清代厂官釉分为三个品种:鳝鱼黄、蛇皮绿和黄斑点,这三个品种现习称“茶叶末釉”。茶叶末一词始见于《陶雅》一书,该书记述的是古董商人的叫法,虽不科学,但却通俗易懂,故沿用至今。

清代雍正官窑茶叶末釉钵式缸

茶叶末釉钵式缸高26.9厘米 口径33厘米 足径24.4厘米。缸呈钵式,唇口,圆腹,腹下收敛,近足处饰一周凸起,圈足,通体施茶叶末釉,外底阴刻“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陈浏《陶雅》记:“茶叶末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茶叶末釉在唐英《陶成纪事碑》中称为“厂官窑釉”。清《南窑笔记》载:“厂官窑,其色有鳝鱼黄、油绿、紫金诸色,出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厂官,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雍正时期官窑茶叶末釉制品多为琢器类,有纸槌瓶、觚、三牺尊、罐、绶带葫芦瓶、花浇、钵式缸等,碗、盘圆器类少见。造型优美典雅,器底多满釉,阴刻雍正篆书款。

钵式缸为雍正时期新创器型,除茶叶末釉外,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窑变、仿官、仿哥、青金蓝釉等品种

鳝鱼黄釉钵,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

鳝鱼黄釉钵是茶叶末釉瓷器的一种,鳝鱼黄釉钵敛口,圆腹,腹下渐收,瘦底,圈足。钵内外通体施鳝鱼黄釉,底阴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置对称牺耳。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通体装饰条带纹。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这个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调有多种变化,有的似鳝鱼腹际色,俗称“鳝鱼黄”,有的像茶叶研成的细末之色,俗称“茶叶末”。此尊上的釉即可称作茶叶末釉。

高端礼品市场现新招,收藏品也可团购


在线团购打折餐券、电影票,线下团购汽车、房子甚至是婚庆、装修,这些已经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购物方式。如今,这股团购风也悄悄刮进了高端礼品市场:无论是在拍卖场还是在古玩城,团购古董或者艺术品的人不仅在悄然增多,而且出手也越来越大方。

这些团购者往往三五成群,团购成员或者都是收藏爱好者,或者是一两个收藏爱好者带着几个圈外的商业朋友,或者干脆都是收藏的门外汉,带一两位专家来为他们指点迷津。而他们团购的目标绝不止是一两件收藏级礼品,而是好几件甚至成批采购、定制。

10月21日—24日的深圳会展中心,“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玩具及礼品展览会”即将开幕,相应的高端礼收藏品展商已做好准备,推出团购优惠。主办方励展华博还将为预登记观众免费敞开大门,为展商的团购活动创造了人气。

收藏品进入高端礼品市场

伴随国人对收藏市场认知的提升,商务及收藏需求强劲,导致近年国内文化收藏市场热度只升不降,而且市场范畴正突破收藏爱好者的小群体,出现广泛普及的态势;收藏品成为高端礼品的风潮已经形成。

这一现象从中国嘉德、北京诚轩、北京华辰等公司举行的拍卖会就可见一斑,最受追捧的竞拍品中几乎都是收藏品的身影,虽不见得每件都是奇世珍宝,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与时俱进的投资技巧却尤为重要。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礼品层次的高规格需求决定;另一方面礼品在当下的经济时代,馈赠的礼品也在追求日后的增值效益,已作为一种投资产品,而不再是简单的消耗品。因此不难预见,艺术收藏品未来将有更大的礼品市场需求与高端收藏投资需求。相关需求渠道也在扩大采购面,从古玩城、私人收藏者、拍卖行、行业礼品展等各种民间渠道搜寻目标。类似深圳礼品展的行业展会就是商务礼品、工艺品采购的最佳途径,而且这样的集中采购场所也较易达成团购优惠。

“软黄金”:钱币玉石工艺品、仿古收藏成主流

金银币一直被公认为尊贵和财富的象征,各大拍卖公司当作宠儿,往往能够拍出惊人的价格。

在近3000家深圳礼品展的展商中,北京繁荣文化、江苏永银钱币等都是专业从事相关项目的企业。据分析,在国内可选投资渠道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投资收藏品是最为稳妥的投资项目之一。

特别是金银币这些货币收藏品,财富的保值作用自不用说,北京繁荣出品的奥运、世博特许收藏品,许多客户最为看重的就是其增值性和收藏价值,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贵金属钱币不仅是金银器物,还是一种文化承载物,作为馈赠或收藏之用都极具意义。”

“黄金有价玉无价”是玉石工艺收藏品的受追捧体现。“以前玉石大多还是作为个人携带的饰品,但目前我们也为很多商业机构设计、创作用于展示的玉雕摆件等,辅助提升一些高端场所的尊贵氛围。” 深圳博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希望通过深圳礼品展能携手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

另一种主流“软黄金”就是仿古收藏品,也是应用面最为广泛的文化礼品,有着良好的文化与艺术鉴赏功能,较低的价格门槛也使得仿古收藏品逐步打入了家庭装饰市场。北京乾亨斋、上海金源宝、深圳市花想容等数十家仿古方面的艺术收藏品企业将在现场以优惠价格迎接团购买家,达成更多合作。

本届深圳礼品展开幕期间,预登记观众可享受深圳市政府专项提供的免费公交地铁乘车券,全程享受便利的公交地铁出行。

收藏之珍青花精品,荷叶纹盖罐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此件荷叶纹青花盖罐,器型大气规整,釉色肥厚温润,青花画工流畅,青花发色晕染自然,浓淡层次分明,胎土细腻,底款规整,整体包浆老旧自然。此青花荷叶纹盖罐现由上海泓帛艺术品销售有限公司代为宣传,编号:ZX170638该藏品由藏友提供,如需咨询可联系公司客服部门,VIP客户可直接联系市场部负责人。

冬瓜罐


古代的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有原因的,瓷器在中国发展几千年经典的瓷器造形就那么几种,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流传长久的瓷器不是器形优雅,就是瓷器有美好的寓意,寄托古人对生活美好的寓意,今天样子收藏说的冬瓜罐就是其中的一种器形。

明代是我国瓷罐发展的鼎盛时期,因为瓷罐与官相同的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成为明代主流的器形。比如名永乐宣德的S头罐、壮罐、冬瓜罐;成化的天字罐;嘉靖的将军罐;崇祯的莲子罐等,都是跟达官贵人的官运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兴隆一时,冬瓜罐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间,昙花一现,到了晚清时期才再度出现在众人视线,并因其造型及其特点成功笼络人心,一举成为晚清时期极为流行的器型。

冬瓜罐是罐的一种造型,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灌上一般配了一个瓜钮盖,造型非常优美,而我独爱那个小钮,让冬瓜罐整个器形优雅而不俗气,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将设计融入了生活,更好的体现了中国瓷器艺术美,这也是中国几百年瓷器让欧洲人喜欢的原因,因为那几百年中国艺术是最牛的,前无古人,至今也未被超越。

清道光朝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道光、咸丰时盖钮似宝珠,同治以后则呈烛焰式。

无损检测也“露怯”


在国内,有人对文物无损检测的结果持怀疑态度,这些质疑当然有其原因所在。例如,在2005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上,对一批瓷器分别进行了X射线荧光检测和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X射线荧光釉面测试对鉴定器物新老的成功率在90%以上;对鉴定瓷器年代的成功率在56%左右;用热释光测年的误差更大,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或根本测不出来。

实际上,任何无损检测的手段都不能包打天下,它只是擅长于某一方面的检测,并且有一定不足或缺陷。首先,X射线荧光光谱仪只是对文物表面元素成分比例进行的一种检测,如果一些仿品的釉面成分达到与真文物成分相符或相似的比例,仅靠成分检测就难以测出真假。其次,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出的数据要与已确定的老瓷器的各种元素的比例数值相对比,如果没有确定的老瓷器的数值作为标准,就难以对比和确定被测瓷器的年代。

至于热释光测年造成的误差,则有更多的因素。以元青花梅瓶热释光测年结果为例,同样的产品,有的检测认为是13~14世纪的产物,有的经检测则只有600年的历史。出现如此大的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取样的藏品已出土多年,出土前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比如,被检品曾作过去污药水浸泡、高温蒸煮清洗等处理,或经过修补等,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热释光测年判断文物的失误。

另外,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的水平也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因为进行无损检测不仅仅要会操作仪器,而且检测人员还需要具备文物专业知识、文化水平等方面的素养。如果这些方面的条件不达标,就可能因为人为因素而影响检测结果。

这次故宫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来分析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也暴露出无损检测技术的一个很大弱点,即这些技术对文物没有自动保护和自动报警功能。因而,检测时要靠人工调节相互距离,距离最近时,机器离文物仅仅相差1毫米。在这种情况下稍一疏忽,就可能造成被检文物的挤压和碰撞,导致损坏。所以,故宫“瓷器门”事件也暴露了无损检测设备的不足,这也是这类仪器设备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