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 导航 >

康熙瓷器上的抽象画早西方几百年

康熙瓷器上的抽象画早西方几百年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瓷砖上的胶 瓷砖百特

2021-03-01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中国陶瓷史是一部从原始走向精致,

从盲目走向理性的历史。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器形越来越标准,纹饰越来越精细。但是,在这样的主流趋势下,也总有一些例外,它们追求的不是具象,而是抽象;它们面对的不是皇家,而是民间。唐代有绞釉,绚丽多彩,美轮美奂。宋代有兔毫、油滴、曜变天目,似乎揭示了生命的起源与宇宙的奥秘。元代是釉里红斑,刻意的点染,如火焰,又似鲜血。明代有洒蓝,似纷纷暮雪,万籁俱寂。而清代,康熙一朝的虎皮三彩,充满童真,稚拙中给人以简单的愉悦。虎皮三彩严格意义上讲属于素三彩的一种。素三彩,即使用黄、绿、紫三色,在瓷胎上作画,后二次低温烧造,独不用红色。红色由于颜色热烈,称为“荤色”,因此,此种工艺得名“素三彩”。

《康熙虎皮三彩宫碗》

口径较大,有18cm。敞口,直壁,弧腹,圈足。碗内、外皆点绘虎皮斑,黄、绿、紫、白四色交织,施彩不及底,如大雨淋墙,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明清景德镇窑的素三彩制品,充满了严谨的皇家气质。在明代,素三彩器以正德一朝最为有名,正德朝的素三彩器均为官窑器,以香炉、花盆为最多。晚明时期,素三彩很少烧制。康熙一朝,景德镇的制瓷业百废待兴,其素三彩器也独具特色。首次出现了在暗刻龙纹上绘有素三彩花果的装饰风格,并开创御窑黄地绿龙碗,为贵妃用器;绿色紫龙碗,为贵人用器。而就在素三彩的大家族中,出现了特立独行的虎皮三彩,此种工艺极少有官窑器,大多是民窑器。分别以黄、绿、紫三种笔触,交织着在器物内外壁上点斑点,斑点相互浸染,二次入窑后,一种流淌感最终定格下来。此种情趣为当时的民间所喜爱。《康熙虎皮三彩撇口碗》

口径14.5cm。这只碗器形不同于上只,撇口,直壁,弧腹,圈足。两种碗型都是清代典型的器形。此碗同样是内外施虎皮斑,施彩到底。

康熙虎皮三彩因纹饰特殊,为藏家所喜爱,故而仿品也甚多。对于市面上的虎皮三彩器,要格外小心。素三彩欣赏

20世纪初,美国现代艺术大师波洛克以颜料随机泼洒、点染创造天价艺术品。其作品风格极像虎皮三彩的效果。康熙瓷器上的抽象画早西方几百年,但是,由于作者为工匠,而从未被留下姓名。虎皮三彩,是真正的抽象艺术美,它所体现的是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交点。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康熙瓷器上的纹饰绘画堪称一流


新落成的嘉德艺术中心,第一个瓷器展,为我们认识康熙一朝的瓷器,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整场浏览一遍,最深的印象是:康熙瓷器普遍个头大,造型简单、直接和粗暴;但瓷器上面的纹饰堪称一流,前无古人。基本是把瓷胎当成宣纸,在上面浓墨重彩,无论山水还是人物,均惟妙惟肖、技艺精湛,叫人叹为观止。

窑工把瓷胎看成宣纸搞创作,我不知道源于什么样的契机。应该是有大量文人和画工的介入。也许是到了清朝,绘画界基本停止了学术上的突破和探索,于是,就在创作材料上搞些创新吧。大型器最有利于纹饰创作,于是,窑工们便把瓷器越做越大吧。所以,康熙一朝的筒瓶、棒槌瓶和各种尊,特别多。以上都是我瞎琢磨。总之,康熙瓷上的绘画,真是大气、好看。

五彩 钟馗打鬼图棒槌瓶

五彩 《鸳鸯绨》故事图棒槌瓶

在瓷胎上作画,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应该比在纸上更不易控制。尤其是山水画的题材,但康熙朝的窑工们很神奇,青花瓷上的烟雨迷蒙的山水景观,依然能表现出来。

青花 深山访友图棒槌瓶

青花 仿米家山水图棒槌瓶

青花 《海屋添筹》图浅碗

小器物上,依然有创作的大空间。

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第七季全国海选报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釉里三色渔舍图笔筒

青花 云山江居图束腰笔筒

青花 群仙会笔筒

还有小清新的花鸟画题材,看着整个人都轻松了......

青花 花鸟纹觚

青花五彩 在川知乐鱼藻图盘

五彩 玉兰幽禽莱菔尊+花鸟诗文橄榄瓶

最惊心动魄的还是战争场面,有局部战争特写;也有大决战的宽银幕长镜头,这么牛的画师,估计都没有人知道创作者的名字吧。

五彩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图大凤尾尊

五彩 人物故事图大盘

康熙时期画珐琅器鉴别


铜胎画珐琅万寿无疆八宝纹碗 清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牛头尊 (一对) 清晚期

清康熙早期,我国的画珐琅器处于试制阶段,胎壁的制造一般比较厚重,器体较小,造型、品种也比较少,常见的有炉、瓶、盒、盘之类。

作品多以灰白色珐琅为地(也兼有黄色地),并用红、黄、蓝、白、绿、赭、紫等几种颜色的珐琅釉作画,颜色品种不甚丰富。表面光泽度差,釉料施用浓厚,砂眼较多,反映出珐琅釉料质地尚不精细。康熙晚期的画珐琅器,充分显示出了画珐琅器本身所具有的薄、平、光、艳、雅的特点。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涂施均匀,表面光洁平滑,基本无砂眼,色泽艳丽明快,颜色品种也日趋丰富。

作品地色除白色以外,盛行以黄色珐琅为地,皇家生活色彩浓重。胎壁的制造较早期轻薄,器型规整,种类也有所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诸如盏托等。画面用笔工致,一丝不苟,有如工笔重彩画,更具图案性效果,早期那种飘逸、洒脱的用笔方法已销声匿迹。作为图案花纹装饰用的珐琅釉料,颜色品种曰益丰富,由早期的红、蓝,绿、白、黄、紫、赭等六七种,增加到红、蓝、绿、白、黄、黑、雪青、赭、紫、粉等,达至12种之多。

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洁净,表面打磨平整、光滑,色彩艳丽,图案布局对称、规整,用笔工致,画风写实。图案内容题材以表现富贵吉祥的写生花卉为主,并多采用晕染技法绘制。康熙晚期成熟、规范的画珐琅器,确立了其开创中国画珐琅器规模化生产,并沿着这种基本的工艺制作方法方向发展的重要地位。

珐琅器的保护

珐琅器一般会出现的损坏情况有:操作不当而损伤器物,珐琅釉料部分或全部脱落,釉料粉化、变色、炸裂、失去光泽和透明度。要做好珐琅器的保护,首先要防止人为的损坏。人们在观赏、取拿器物时,往往因一时的疏忽或操作不当,而使珐琅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撞击或置放器物的周边环境不适(与硬物、含酸碱性放在起)等。其次要防止珐琅器出现腐蚀现象。注意存放器物的环境空间,环境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不适当的温湿度都会侵蚀珐琅器。另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高也会造成对金属胎珐琅器的损坏。因此,金属胎珐琅器要避免过多地暴露在外,应放置在干燥低温环境中,保持空气洁净无污染,尽可能避免阳光直射。最后在处理珐琅器物上的尘埃日寸,应使用柔软的毛刷轻轻拂拭,切忌用粗糙的物品擦拭或以水清洗。

红黑白铸就绵延五千五百年的彩陶世界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

距今8000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从12月25日起的一年内,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您可以了解到延续了5500多年的甘肃彩陶历史,领略在世界远古艺术史上出类拔萃的彩陶的魅力。

一 色与形的纹饰天地

展厅里,195件(套)精美的史前彩陶,共同组成了一个迷人的彩陶世界。

甘肃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作为这些早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彩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它在绵延数千年后,随着青铜文化的崛起与繁荣,逐渐沉寂于黄土地下,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重新被发现。

环顾展厅就不难发现,在彩陶的世界,红、黑、白是不变的色彩,变化的是图案。从最初简单的一抹,到后来令人炫目的纹饰,从直线到曲线,从漩涡纹、网格纹、锯齿纹,到葫芦网格纹、四大圆圈纹、回形纹,彩陶经历了5500多年,为中国美术史掀开了辉煌的第一篇章。

提起人面鱼纹盆,您一定不陌生,它就是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代表作。仰韶文化的彩陶,在打磨细致的泥质红陶上绘画,大量使用黑彩,常见宽带纹、直边三角纹、圆点纹、垂弧纹、鱼纹、花瓣纹等。记者注意到展柜中的一只小口尖底瓶,个头不大却异常精美。作为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这只尖底瓶绘的却是漩涡纹。说明牌介绍,这件尖底瓶的纹饰,比同时代同等大小的彩陶器装饰图案要繁缛、华美,表明它可能不是日用品,而是具有某种特殊的功用。专家说,这件尖底瓶属仰韶晚期,漩涡纹的出现对稍后的马家窑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专家的话在展览中不断被展品印证。距今5000—4000年前,马家窑文化崛起、并臻于极盛。这个时期的彩陶,色彩是红黑白共用,图案繁缛多变,线条流畅细致,形成了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因而被誉为“彩陶之王”。一只漩涡纹四系罐,小口大肚,是一个储藏用的陶瓮,罐口外侧有4个钩状的钮用以加盖封口。它的表面大部分都用黑色画上了大小不等的漩涡及水波纹,这流畅的线条与精美的构图,使其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

整个展览上,有一件“卓尔不群”的展品——嵌绿松石回形纹大耳罐。作为彩陶衰落阶段的器物,它的不凡在于其别致的造型:它的双耳与罐腹上,粘贴着大小不等的绿松石片和贝壳片,左右对称,排列整齐,远远看去像是穿着“小短裙”。

二 大自然的生命组歌

史前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把花鸟鱼虫、太阳、动物、人,都画在了彩陶上。

展览用“花叶繁茂”表现花瓣、叶子、果实、葫芦等植物纹的形态特点,用“鸟乘风行”展示鸟纹的形态与演变特征,用“水生一族”表现鱼纹、蛙纹等水生生物的形态及变化特点,用“驯化与野生”展示了猪、犬、羊等家养动物和鹿、兽、蜥蜴等与畜牧、狩猎生活有关的动物。这些形象有些是单纯的艺术装饰,有些则蕴含了信仰内涵。其中的太阳、植物、动物和人形纹饰展示了人们生息之地的自然生态。

展品猪面纹细颈壶的肩腹部,连续绘出了四只猪脸。每只猪与旁边的一只共同拥有一对眼睛,形象生动、构思巧妙。家猪是先民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这件彩陶壶或许就是原始农业开始繁荣的证明。

在这个颇具“表情包”潜质的陶壶不远处,有一只“低调有内涵”的罐子——人兽纹罐。与其他品相完好的陶器相比,它实在其貌不扬,口沿处还有好些豁口,但请注意它身上的图案:两侧分别画了一个人和一只动物,人与动物的腰部都有一层厚厚的包裹物,显示出人与这只动物的密切关系,动物造型很像是马。但这一时期马匹还没有传入中国,国内各遗址都还没有马骨出土。因此专家推测,这只与人有关的动物,有可能是狗。

三 史前人的精神家园

上古时代,原始信仰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彩陶纹饰中最能体现这些特征的就是鲵鱼纹和神人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自然生灵与人结合起来,体现了原始信仰中灵魂互通的朴素思维。

鲵鱼就是娃娃鱼。展柜中的鲵鱼纹瓶,鲵鱼是人脸形象,双目圆睁,张口露齿,身体弯曲扭转,遍布鳞片状的网格纹。两侧绘有爪形纹,形象写实生动,具有鲵鱼、人、蛇三者组合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形象。

展厅中造型最为奇特的展品,非“人形罐”莫属。这只人形罐将罐体完全塑成了人体,人的双臂就是罐子的双耳,一双穿靴的大脚就是罐底。彩绘纹饰表现了人物的服饰特征:上衣为陶器底色,衣摆掖进用黑色网格纹画出的裤子里,膝盖以下的裤腿又收进了以折线装饰的肥大靴子里。人的脸部涂黑,双耳打孔,眼睛原先应该镶嵌着石质的眼珠,但已脱落。观者无不为先人巧妙的构思点赞。专家说,这只人形罐的造型与彩绘显示了河西走廊游牧部族的衣装特点。

同样体现河西走廊上文化交融的,还有“哭泣纹人头形器盖”。这件哭泣表情的人像雕塑,其实是一个陶器器盖顶部。它以雕塑和彩绘两种形式,表现了一个哀伤者泪流满面的形象。哭泣者披着长发,面朝天空,眉眼向两边下撇,嘴唇紧绷,再加上双眼垂下的眼泪、鼻孔流出的鼻涕,将一个哭泣者的哀伤表现得精准生动。专家说,哭泣者很可能是在为逝去的亲人哀悼,这种哭泣形象的小陶器,有可能是安放在死者墓前的祭品。另据史书记载,草原游牧民族,匈奴人和斯基泰人在哀悼死者时都有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血和泪一起流出来,表达哀伤的习俗。河西走廊临近草原,可能也有这种习俗,哭泣者塑像面部的泪痕也可能夹杂着血痕或伤痕。

甘肃彩陶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5500多年的沧桑岁月,绘写了一部华美绚丽的彩陶发展史。彩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且表达了上古艺术创作者们的精神信仰和美学追求。走进“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就可以看到用泥与火、线条与色块铸就的彩色世界,感受到史前先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康熙瓷器的鉴定


1、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

2、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5、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期色调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涂酱黄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层含粉质的白釉,给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觉。

7、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还有红、黄、绿、兰、黑组成。康熙时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画面富丽堂皇。

8、这时三彩器较为盛行,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时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康熙抹红,其色为正朱,鲜艳夺目,其官窑彩碗为最佳。釉里红亦为上乘。

9、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器物口沿有“灯草口”是从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

10、康熙时,彩绘人物,多用兰笔勾出面目,甚为耐久,美人两颊又往往晕以淡赫,颇为娇烧。人物衣裙最为生动,树则老干锉费槎榧,花则风枝婀娜。画松为茄色之干,墨色之针,渲以硬绿,给人以浓翠欲滴的感觉。

11、图案纹饰时代感较强,其画意、笔法、布局、施彩工艺等均有特定的时代韵律。题材为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还有渔家乐、耕织图、海、樵、耕、读等。此外,还有草虫、花鸟、云龙、山水、八仙人、八仙庆寿、八宝、博古、缠枝花卉、楼台殿阁、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宽厚圈足、双圈底、二层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时有一种双底大盘,足底有两个圈,在两圈之间,有个深槽,这种双底大盘,比较典型。还有这时的笔筒特点是上下两部分粗些,中腰较细,底面有一圈无釉。

14、康熙宫窑款以书写为主,大多写在器底部,有少数写在器身上,一般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窑器物一般无款,有的器物仅有青花双圈或一秋叶、盘肠等。

西方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在西方对于“瓷”字的使用很晚,而且也比较含混。例如日本平安朝时代(约当我国中唐至南宋时期,公元794——1192年)的《和名抄》一书内曾有所谓“土师器”(即瓦器)与“须惠器”(即陶器)的名称。而在《东大寺古文字》内关于造佛所作物帐的断简中,才正式看到有关瓷器的制造。另在《日本后纪》一书的“弘仁六年正月”条内,也有所谓“造瓷器生”的记载。虽可说明当时已在尾张国山田郡(即今日本产瓷区的濑户附近)地方有人能造“瓷器”,然而决非今天所说的瓷器,只是借用了我国的“瓷”字,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日本原无“瓷”字,而是从中国传去的。而且未见实物,无从得知真象,仅能作为日本当时已有“瓷器”的旁证。

至于在西方最初使用Porcelain(瓷器)这一名词的是意人马可波罗(MarcoPolo)。据说他来元朝时曾见到过我国制作的一种瓷器,大为惊奇,因而使用了Porcelain这一美如贝壳的别称。关于它的语源,据清初曾到过景德镇的法人但特喀尔(LePeredEntrecolles)考证,不似中国发音而是由葡萄牙人传去的。但在葡语中Porcellana一词原是碗、钵之意。又据日人小林太市郎考证,Porcellana一词在当时的欧洲,多被人们误解是由中国话转化而成。甚至在十七世纪末期的法国巴黎市民间,还流传着“是由发明瓷器的中国人名转化而成”的无稽之谈。此外,根据西方学者们对于Porcellana的解释,则有如下几种说法:

1、法人拉波尔德(Laborde)认为是从拉丁语Porca的Porcella转化而成。这一名词在中世纪系指“真珠母”而言。

2、《马可波罗》一书的英译者马斯丁(Marsden)认为是意大利语Porco.Porcellana转化而成。原是指“子安贝”而言,以后才用来作为瓷器的专称。

其它还有不少说法。总之,原是拉丁语系的名词,系指真珠母、贝壳、或玛瑙、玉髓之类而言。到十三、十四世纪以后,才逐渐用作欧洲流传的中国瓷器专称。这主要是由于所指器物的外观十分类似之故。但也并未谈及它的透明度。这一名称由于当时在欧洲很少有人知道,所以一般未见使用。直到十五世纪,即我国时代中期,中国瓷器大量输入之后,终于普遍使用了Porcellana或Porcelaine这个名称。而在西方世界迟至十八世纪,即我国清代中期,尚未见生产白胎陶瓷器,都是色胎之物。因此对于其中坚如石质一般的器物特地名之为Stoneware(石器)。这个名词曾在十九世纪初传去日本(明治时期,约当我国清末时期),并且依照日制汉字的方式又造出了“炻器”的专称。对于它,在发音和含义上很容易同“石器”混淆不清,日本国内有些陶瓷学者中间早已提出过非议。只是由于沿用日久一时尚难改变,我国某些书中还在继续引用。但是也有些书内已经使用了“缸器”或“砂器”之类的合乎中国习惯的固有名称。例如:《怀仁县新志》(明万历二十九年序,清代版本)卷四“风俗、货类”项内曾有“磁器、沙器、缸瓦器”的记载;近人叶麟趾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1934年版)以及汪番译、近藤清治的《陶瓷及耐火物料工业》(1951年版)等专着内也使用过“缸器”这一名称。而近些年来在我国考古工作者中间又出现了所谓“釉陶”、半瓷半陶”或“原始瓷器”之类的专称,也多是指的这类器物。

值得研究的是,中外文献里常常看到的“磁”(或作“瓷”、“石慈”)字。它在一般概念上似乎与“瓷”相通,而且所谓“磁器”与“瓷器”现在已成了同义语。而古人的理解却不尽然。如清人蓝浦在《景德镇匋录》(卷八)中曾引用唐秉钧的《唐氏肆考》时一段话,并且加以评论说:“磁、瓷字不可通。瓷,乃陶之坚致者,其土埴壤。磁,实石,名出古邯郸地。今磁州有陶,以磁石制泥为坯烧成,故曰‘磁器’,非是处陶瓷皆称‘磁’也。闻景德镇俗概从“磁”字书称,余所见商估亦多以‘瓷’为‘磁’,真可一噱。磁州今尚烧造。”

如此看来,“磁”与“瓷”并不相通,而是借用。若按一般人的理解,单讲“磁”字,恐怕仍偏重于具有吸铁力的意思。例如磁力、磁气、磁石、磁铁、磁针、磁场、磁化……。在古代文献里,也往往将“磁石”与“磁器”相提并论。如《新唐书》内就曾有关于“邢州土贡磁器”与“惠州(磁州)土贡磁石”的记叙(见《新唐书》志二十九、地理三)。而唐代字典—《一切经音义》中关于“磁石”的解释是“谓吸铁者也”,并且明确指出“《说文》无磁字”。可见古今的理解是一致的。

在西方近代研究中国陶瓷的分类法中,还有按其性质、形状、色彩、技法、纹饰等加以划分的更为古老的方法。如早在1874年左右,英国教育部科学工艺局就曾按照这个分类法出版过一部题为《弗兰克所藏东方陶瓷目录》的名着。据目前所知,这大概是欧洲最早的一本有关中国古陶瓷分类的专书了。以此作为基础,后来虽经过不少专家和收藏家之手不断加以补充修订,然而始终未见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陶瓷分类法。直至今日,仍旧停留在各有所本,互不相通的混乱状态。

康熙青花瓷上醉卧是何人


如图所示是一块清康熙青花瓷片。瓷片画面中,只见一位醉酒失态的男子,依着一只大酒坛在呼呼大睡,使人不禁想起李白醉酒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白,家喻户晓。他创作的诗歌,文辞优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是一位多产的诗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恃才清高,蔑视权贵:他曾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研墨,并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然而,对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李白却情深义重。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是一段千古佳话。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他的一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千百年来流传不衰。贺知章出生官宦家庭,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后,仕途顺畅,声名显赫。他曾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要职。贺知章为官五十载, 因其“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而得到人们的敬重。唐肃宗被立为太子后,贺知章担任肃宗的老师(即太子宾客),唐玄宗曾写诗称赞他“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天宝三年(742),李白经朋友道士吴筠推荐,认识贺知章。贺知章被李白的文采和诗人的飘然洒脱所倾倒,称李白为“谪仙人”,两人都喜欢喝酒,更加投缘,相见恨晚。杜甫有一首“饮中八仙歌”的诗,把贺知章列为第一,“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很有点狂客的味道,他自称“四明狂客”。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排在第五,李白的醉态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于贺知章惜才爱才,后来就在皇帝面前大力举荐李白,李白才因此被皇帝召见被封为翰林供奉。

由于贺知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告老还乡回越州时,李白写下《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及《送贺宾客归越》二诗,一首七绝《送贺宾客归越》写道:“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此时的贺知章与李白已成了情深意笃的忘年之交,绵绵深情,难以割舍。他在诗中问贺知章:你这只打算栖息在琼树上的仙鹤,何年何时又飞回帝城,与我们再喝几杯?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贺知章去世后,李白得知更是伤感,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在序中回忆了二人相见时贺知章称其为“谪仙人”,金龟换酒的往事和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写入诗中。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诗文曰: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其二诗文曰: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康熙时期瓷器的鉴赏


1、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

2、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5、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期色调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涂酱黄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层含粉质的白釉,给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觉。

7、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 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还有红、黄、绿、兰、黑组成。康熙时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画面富丽堂皇。

8、这时三彩器较为盛行,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时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康熙抹红,其色为正朱,鲜艳夺目,其官窑彩碗为最佳。釉里红亦为上乘。

9、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器物口沿有“灯草口”是从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

10、康熙时,彩绘人物,多用兰笔勾出面目,甚为耐久,美人两颊又往往晕以淡赫,颇为娇烧。人物衣裙最为生动,树则老干锉费槎榧,花则风枝婀娜。画松为茄色之干, 墨色之针,渲以硬绿,给人以浓翠欲滴的感觉。

11、图案纹饰时代感较强,其画意、笔法、布局、施彩工艺等均有特定的时代韵律。题材为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还有渔家乐、耕织图、海、樵、耕、读等。此外,还有草虫、花鸟、云龙、山水、八仙人、八仙庆寿、八宝、博古、缠枝花卉、楼台殿阁、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宽厚圈足、双圈底、二层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时有一种双底大盘,足底有两个圈,在两圈之间,有个深槽,这种双底大盘,比较典型。还有这时的笔筒特点是上下两部分粗些,中腰较细,底面有一圈无釉。

14、康熙宫窑款以书写为主,大多写在器底部,有少数写在器身上,一般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窑器物一般无款,有的器物仅有青花双圈或一秋叶、盘肠等。

瓷器上的古代才女


这些出类拔萃的古代女子敢于挑战世俗的偏见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100多年以来,经过无数女权主义者的争取,妇女的地位和权力逐渐与男子同等,无论在商界还是政坛,都出现了许多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在古代的一些瓷器上,也曾留下一些旷世才女的倩影。

清代无双谱人物罐班昭,瓷色洁白,光亮细腻。班昭一身素净的衣裳,西瓜红长裙,坐在一张印花的靠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表情宁静平和。图案的左边写着“班惠班”,右边写着“曹大家”。汉朝的班昭,字惠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在其兄班固死后,奉旨入宫续写《汉书》并得到汉和帝的赏识,成为皇后和贵人们的老师,号称“大家”,因其丈夫姓曹,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刻瓷才女上官婉儿,磁盘上的她身材修长,衣裙淡雅,略施粉黛,面容秀丽,发型高耸,乌黑如云。细长的手指一手执一把圆扇,一手握一卷书,目光低垂,仿佛在思考一个重大问题。在她身后的假山上,是一丛盛开的牡丹,大气而富贵。唐代的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饱读诗书,才思敏捷,13岁即为才人,14岁被武则天召见并重用,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有“巾帼宰相”之称。

虽然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卑微,但是总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女子,敢于挑战世俗的偏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中国女权史册上,书写了自己的励志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