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弃“热”求“冷”重稳 陶瓷收藏:中端“奇货可居”

弃“热”求“冷”重稳 陶瓷收藏:中端“奇货可居”

古代瓷器收藏 热酒瓷器古代 陶瓷艺术

2021-03-25

古代瓷器收藏。

国内收藏市场近几年虽历经低迷但逐渐走向成熟。广东省收藏协会副主席、收藏文化与经济研究委员会主任陈庆彰认为,成熟的收藏市场,大体都是由收藏行为、投资行为与收藏产业经营三大环节组成。故此,判断陶瓷收藏的走势,还是应该从这三个环节深入分析方可得出自己的准则。

收藏档次:中端是“阳光大道”

陈庆彰告诉记者,陶瓷收藏的档次越高,“领域”越狭窄,这里拼的更是眼力与财力,甚至是一个资本市场控制的领域,不是普通大众能企及的。而低端市场,只要经济与收藏人群不出现大的变异,仍然是一个幅度平稳的上升规律,其讲的是一个“守”字,当然,这部分不可能奢望有太多“意外惊喜”。

至于中端路线,随着收藏人数逐增,按“货量固定”、需求增大的规律,即使仍有波动,但将来始终是一条“阳光大道”。尤其是“开门”,品相、器型精美的器物,如果是价钱适当,在当下能承受的基础上,则是一条“奇货可居”的路子。而且,对于这一层级的陶瓷藏品,要注意“热”与“冷”的正确区分和选择。像已被热捧多年的“清三代”瓷器,有人说是价格虚高,有人说是仍有潜力,这就因人因物而异了,但相信总趋势还是曲线上升的,这里讲的也是“守”字,同时要谨慎。

收藏方向:弃热求冷重稳

至于一些不太“热”,甚至偏“冷”的类别,陈庆彰认为,从大趋势看,应该是升值空间相对大些,这是水涨船高的道理。尤其一些能形成专项门类的组合,一旦收藏人群形成,升值势头不可估量,比如部分高古、晚清或民国精品、文革陶瓷,还有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特色的品种,像建国初期一些精品,南北各地各朝代地区性窑口制品等等。这些器物,只要掌握“稳”字,即要求器物标准到位,“大开门”、完整标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越是一些不太“热”,甚至偏“冷”的品种,其信息透明度相对低,因此,地区差异必然存在,以此为切入点,投资回报率会更高。另据了解,近年来,一些类似“炒家”式经营手法已形成并进入收藏市场,像炒房、炒冬虫草那种形式,即以大量集中资金收藏某类某项品种,特别以地区性窑口旧朝品种为主,达到一定垄断规模后,再向市场炒作抛售,如果细心观察,跟随得当,确实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因为方式投机性大,要谨慎为上。

注意事项:不盲目追高“击鼓传花”

陈庆彰表示,此外,作为一种“追势”的态度,有一点在当前很重要,就是过于盲目追高“击鼓传花”,或者仅抱着最渴望的地摊“捡漏”心态,实在已经不可取,因为“圈套”无处不在。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浅绛彩瓷收藏由冷转热


新年伊始,纵览过去一年的收藏市场,不得不说处于一个喧嚣时代的静默期。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收藏拍卖市场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复苏,理由依据于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对于喜欢收藏器物,但倦于炒作题材,有“冷收藏”习性的人来讲,一个静默期比较有利于好的收藏得到发展。只是其实静默期也并不静默,甚至有些“冷收藏”早已由冷转热,比如浅绛彩瓷。

十年前,若是收藏浅绛,先不要说是不是一种好的投资,首先不免在学术体系上就为人所嘲笑,甚至有一种不明言的品位上的轻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历来的观点中,晚清民国瓷器就不为世所重。更何况是彩质轻薄容易湮磨的浅绛彩瓷。须知浅绛彩瓷兴起于同治光绪年间,基本在太平天国战乱的背景下,前后50余年,若放宽年限,至多不过存在70年,旋即被新粉彩取代,在瓷器史上素来不受重视。而且因为其年代并不久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物商店此类器物多不胜数,所以一度被轻视为“大路货”。而其轻灵丰盈的色彩,也未必合乎人们对于瓷器发色艳丽的喜爱,所以长期以来,被视为“不入流”也是自然。大约十年前,即便是浅绛彩瓷名家之作,一个瓷盘,5,000元亦可入手。这乃是工薪阶层亦可为的收藏行为,自然为资本所不屑。

然而陶朱公有云: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此乃经商致富之诀窍,亦是收藏的不二法门。浅绛彩瓷不为人重视,无论是在元青花的热潮,还是高古瓷的重新评估中,都显得落寞,日渐流散,物以稀为贵,同时风水连年转,人们始终在寻找新的亮点。如今十年倏忽而过,基本上所有的浅绛彩瓷,涨幅在10倍左右。虽然和某些当代艺术品一路狂飙不可同时而语。然而论其进入门槛低,风险小,收益稳定。实在是一门极好的“冷收藏”。

而今浅绛由冷转热,自然有其原因。收藏市场最喜欢讲故事,若不能讲个所以然,无法获得高溢价。浅绛彩瓷倒是很可以讲故事。第一,其产生于乱世,存世不久,为一现之昙花,可以逗引人的兴趣。其二,其确实在中国瓷器史上,以文人气质入瓷画,诗书画三源同现瓷胎,使得中国文化最精华的情致,和瓷器造型艺术结合。承前启后,有其特色。其三,其最大的缺点,也就是低温烧就,颜料容易脱落,尤其是绘人之作面目漫漶模糊,反而带来一种古旧残缺之美。这种缺陷美,使得在浅绛彩瓷中,精残品的价值,往往胜于普全品。

最近两三年,浅绛彩瓷在收藏拍卖市场究竟表现如何?可以以2010年为一个转折点。中国嘉德[微博]、中拍国际、北京长风等拍卖行2010年陆续推出浅绛彩瓷专题,2011年天津海天、英国宝龙也推出了自己的文人瓷画专题。2008年以前,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三大家的瓷板、琮瓶、成对帽筒等器型价位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而2012年已跃升到40至50万元之间,其他瓷画大家如任焕章、汪藩、马庆云等人的作品价格也紧随其后。在2011年4月28日的苏州东方15周年大拍上,程门父子合作琮瓶一对,以84万元成交。一些器型独特的浅绛瓷器则更是受到浅绛彩瓷发烧友的追捧,在2012年6月21日的长风拍卖会上,一件异形方瓶以10万元成交,而一件无款持花仕女瓶以7.5万元落槌。9月26日天津海天玉兰华堂专场,两套王少维屏风以120万元成交。浅绛彩瓷中的文房器因文人气息浓厚价格更是扶摇直上,在天津海天,李梦丹大口径笔筒以5万元的价位成交。10月份,在英国的宝龙拍卖会上,众多华人藏家展开激烈争夺,其中程门山水板以49.66万元人民币成交,其他画师的浅绛彩瓷也有不俗的表现。

在民间交易方面,雅昌艺术论坛近代民国瓷版一直是浅绛彩瓷交易的晴雨表。2012年3月,金石大家黄士陵客串所作的一对方帽筒以40万元价格成交,创下了浅绛彩瓷帽筒有史以来的最高成交价格。10月份,一对定制款方帽筒在雅昌艺术论坛周末拍卖上创下了30万元的高价。单件浅绛彩瓷作品突破百万在2012年10月份也成为现实,王少维作、王凤池题款的300件浅绛彩大瓶以120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单件浅绛彩瓷民间交易的最高纪录。

浅绛彩瓷虽已渐热,但是还未经历大面积的话题炒作,和元青花以及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价位着实很低,以此来看未来市场,理当还有一波拉升。

鼻烟壶拍卖外热内冷


安蓓蕾

1900-1920年马少宣作水晶内画张謇肖像鼻烟壶10.9万美元2008年纽约佳士得春拍

清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图鼻烟壶16.9万美元2007年纽约佳士得秋拍

秋水

“过了一会儿,我看他伸着手在衣服里掏,掏出来一个鼻烟壶,放在桌上。又往里掏,掏出的是一个烟碟,也放在桌上。

他坐了一会儿,把鼻烟壶拿起来,找开盖子,又伸进去,由壶里舀出一些鼻烟,放在烟碟上,他看了看,似乎是觉得不够,又把盖子上的勺再伸进去,又舀出一些,也放进烟碟里,然后把壶盖盖好。

他用右手的食指,在鼻烟上一按,食指蘸上了鼻烟,然后把拇指合到食指上,稍一摩擦,拇指上也有了鼻烟。他先用拇指堵在右鼻孔上,用力一吸,这拇指上的鼻烟,大部已入了鼻子。他又把食指堵在左鼻孔上,也是用力一吸,这食指上的鼻烟,也进入了鼻孔。如此反复两三次,手指上已没有鼻烟了。

他很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是极为舒适的样子。

他坐了不久,起身到各桌上,周旋了一次,回来不久,大家都来,都把自己的鼻烟壶放在座前,大家批评了一阵,就各自走去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那志良先生记述小时候祖父在茶铺子使用鼻烟以及与同好玩赏鼻烟壶的情景,如今早已不见,然而这一风气“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是风行一时的事”。

时代变迁,纸烟的出现替代传统鼻烟,鼻烟壶也失去了实用功能,现今人们甚至不知道鼻烟壶该如何使用。鼻烟壶风行清代近300年,在皇帝首倡之下,历朝宫廷、民间大量制作,为我们留下了不少遗物。退出历史舞台的鼻烟壶,因其所使用的丰富材质、精巧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吸引了收藏者的兴趣。

清末,中国鼻烟壶即受到欧美收藏者的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伦敦艺术品拍场已出现私人收藏的鼻烟壶专场拍卖会。苏富比、佳士得70年代进入香港拍卖市场后,频繁推出中外收藏家的鼻烟壶珍藏专拍,但因中国内地艺术品收藏的中断30年,早期欧美、香港市场的流行风潮并未在内地引起回响。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内地艺术品拍卖兴起,研究者、从业者、收藏者才逐渐关注到鼻烟壶。

内地鼻烟壶收藏、研究起步较晚,收藏群体成长缓慢,此项收藏一直是外热内冷。随着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艺术品行情持续飙升,鼻烟壶的价格也大幅上涨。

不少收藏者、研究者认为清代鼻烟壶是集中国清代各种工艺制作技艺之大成的艺术品,传世鼻烟壶的材质、纹饰、造型工艺多到不胜枚举。然而,鼻烟壶自清代开始各地民间就大量制作,存世品质量参差不齐,真正具有较高收藏、研究价值的鼻烟壶毕竟是少数。

20世纪50至80年代,内地文物艺术品肩负着赚取外汇的重任而被大量销外海外,相当数量的鼻烟壶流入了海外收藏者之手,现今欧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港等地的收藏量不容小视。随着文物海外回流的热潮,当年散出的鼻烟壶顺势回流。2000年以来,纽约、伦敦、香港、北京四地的鼻烟壶拍卖价格走势稳定,行情主要由几位重要的中外鼻烟壶收藏家藏品专拍推动。2004年李公伟夫妇珍藏鼻烟壶专拍后价格上涨迹象明显,至2010年玛丽与庄智博藏鼻烟壶专拍,行情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纽约、香港、北京的鼻烟壶拍卖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鼻烟壶的主流拍卖市场长期在纽约、香港等地区。资料显示,20世纪70至90年代,香港市场鼻烟壶上拍的场次居首,大量欧美、港台地区的老一辈鼻烟壶藏家均选择在香港拍卖藏品。早期香港市场拍卖过的鼻烟壶情况因资料缺乏,难以计数,从1993年出版的《苏富比二十周年》精品图录所收录的鼻烟壶可略窥一斑。该图录收录艺术品708件,鼻烟壶有57件,约占总数的8.05%。57件鼻烟壶的材质涉及玻璃、葫芦、琥珀、雕漆、珊瑚、象牙、椰壳、瓷、紫砂、玛瑙、铜、砾岩、玉、翡翠,品种还有画珐琅、内画等多种,多数出自名家旧藏,ArthurGadsby收藏10件、Kaynes-Klitz藏品26件、PaulandHelenBernat藏品2件。

就鼻烟壶的材质而言,该图录收录了玻璃鼻烟壶6件,有白地套红、黄地套黄、宝石蓝地套白、黄米色地套白、白地套四彩、白地套绿等品种;1件葫芦莲花纹鼻烟壶;1件琥珀金丝鼻烟壶;2件漆鼻烟壶;1件珊瑚雕梅石兰图鼻烟壶;1件象牙开光人物图鼻烟壶;1件椰壳题字鼻烟壶;3件瓷胎鼻烟壶;3件宜兴紫砂鼻烟壶;8件玛瑙鼻烟壶;1件砾岩鼻烟壶;2件铜鼻烟壶;8件画珐琅鼻烟壶(3件铜胎,5件玻璃胎);12件水晶、玻璃内画鼻烟壶;7件玉石质鼻烟壶(包括3件翡翠鼻烟壶)。

由此可见,当时香港市场鼻烟壶的价格已经不低,拍场上创高价的鼻烟壶数量最多的依次是内画、玛瑙、画珐琅、玉石、玻璃、陶瓷类的鼻烟壶,铜质、琥珀、漆制鼻烟过数量少,葫芦、珊瑚、象牙、椰壳等有机材质制品更少。

另粗略统计,香港苏富比1996年以来上拍约913件鼻烟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者数件。香港佳士得1996年以来上拍约532件鼻烟壶,11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58件价格在10万至100万元间。

2000年以后,行情有所转变,具有标志性的是,佳士得征得美国华裔收藏家李公伟(JamesLi)、王菊露(Julie)夫妇珍藏的一批鼻烟壶,于2004年4月25日在香港推出首场“小有洞天——J&J鼻烟壶珍藏”专拍,收获2400.855万港币,8件拍品价超百万港币,清乾隆御制白料珐琅彩牡丹翠鸟鼻烟壶以230.375万港币拍出,但88件标的流拍22件。次年3月30日,佳士得将李公伟夫妇的第二场鼻烟壶专拍移至纽约,88件仅1件流拍,收获393.112万美元,9件拍品成交价超过百万元人民币,清乾隆内府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拍出了66.56万美元,成为当年最贵的中国鼻烟壶。此后,佳士得的鼻烟壶拍卖主要以纽约市场为中心,先后上拍了4场李公伟夫妇的专拍,2场美国收藏家玛丽MeriemMargaretYoung珍藏的鼻烟壶专拍,每场专拍的成交率均在超过95%至100%间,玛丽收藏的1736-1750年清宫御制铜胎画珐琅万花地开西洋仕女鼻烟壶更拍到82.5万美元,这纪录保持到2009年。

纽约佳士得2005年3月至2011年4月底6年半的时间里,上拍584件鼻烟壶,成交519件,平均成交率89%。519件成交总成交额达人民币12344.2404万元,平均每件成交价超过23.79万元。25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226件成交价在10万至100万元间。

纽约苏富比2001年至2011年4月底,上拍鼻烟壶约1049件,成交753件,296件流拍,成交率约72%,总成交额约7665.6565万元人民币,单件平均成交价约101801.55元。11件价超百万元,138件价格在10万至100万元间。纽约两大公司拍卖的鼻烟壶行情远远超过中国市场。

长期由纽约市场主导鼻烟壶拍卖行情正在发生变化:2010年5月28日,香港邦瀚斯推出的玛丽与庄智博(MARY&GEORGEBLOCH)珍藏中国鼻烟壶的首场专拍,百分之百成交,“乾隆年制”款御制铜胎珐琅彩西洋人物鼻烟壶拍到了928万港币,刷新中国鼻烟壶拍卖纪录。一周后的北京保利春拍中,清乾隆铜鎏金錾花嵌画珐琅西洋人物烟壶也拍到616万元,成为内地鼻烟壶拍出的最高价。11月23日,香港邦瀚斯第二场鼻烟壶专拍再次热卖,拍品仍悉数成交,“乾隆年制”款的玻璃胎画珐琅开光莲花鼻烟壶再以905.6万港币拍出。

鼻烟壶的行情虽说是最晚由国外回归中国市场的板块,但由去年的市场表现看,香港无疑又在这轮回归潮中抢到了先机,内地收藏者依然是弄潮儿,据香港邦瀚斯中国艺术部主管王杰安(JulianKing)透露,“去年第二场拍卖时,从拍品的成交价看国内藏家占到了52%,也就是说高价位的鼻烟壶大部分被国内藏家拍得。”相信该公司系列专拍的推动下,内地鼻烟壶的行情也将有所变化。

北京翰海是内地鼻烟壶上拍数量最多的公司,1994年9月19日至2011年4月底,上拍约2401件鼻烟壶,成交1579件,成交率约66%,7件价超百万元,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开光山水鼻烟壶2005年秋拍以352万元成交。

中国嘉德1996年10月21日秋拍时推出过一场鼻烟壶专拍,147件拍品成交49.66%,成交额447.76万元。该公司历年上拍约1440件鼻烟壶拍品,成交643件,平均成交率约45%,总成交额约2112.87万元,成交均价约3.3万元,仅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西洋仕女图鼻烟壶价超百万元,2003年秋拍以176万元拍出。

与纽约、香港市场相比,内地鼻烟壶拍卖尚存距离。这一方面表现在缺少高品质、有影响力的中外私人收藏家专拍,另一方面则是收藏、研究群体力量薄弱,处于正在成长的过程中,成熟尚需时日。

鼻烟壶是收藏的良好起点

欧美市场广泛的鼻烟壶收藏为其奠定了国际市场的基础,鼻烟壶20世纪中期走向拍卖场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国际身份。据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主管安蓓蕾(PolaAntebi)女士介绍,“中国鼻烟壶在欧洲、美国、亚洲地区有着良好的收藏传统,很多重要的收藏家藏有呈系列的藏品,不少人收藏了几十年。而随着部分老收藏家的退场,他们的后辈又没有收藏热情,因此很多呈系列的鼻烟壶收藏都将会在未来通过拍卖的形式抛出。”

安蓓蕾分析,“欧美藏家更多的是从不同种类去收藏鼻烟壶,注重系列性,从存世的18至19世纪的鼻烟壶看,如果收藏者懂得鼻烟壶的品种、材质和各类别的珍稀程度,很容易被它的精美艺术所吸引。欧美藏家不特别在意清代宫廷所制作的鼻烟壶,其实清代民间所制作的高级鼻烟壶,都曾进贡宫廷,这类鼻烟壶也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如广州、苏州等地制品。”“文人气息比较浓厚的鼻烟壶目前价格相对较低,未来这一类质量上乘的鼻烟壶将会受到世界各地收藏者的关注。”

据安蓓蕾观察,“就在五年前,鼻烟壶拍卖的市场还很小,从香港佳士得历年的成交情况看,大量的鼻烟壶买家来自欧美地区,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国内地的买家数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内地藏家对鼻烟壶的文化和价值了解的更深入,已有藏家进入市场,开始购买一些价格较高的鼻烟壶。”

安蓓蕾认为,“对于一位新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收藏者而言,从鼻烟壶入手收藏,将会是一个良好的起点。鼻烟壶丰富的品种、材质,可以给收藏者提供丰富的知识,可以通过各种鼻烟壶,了解到玻璃器、画珐琅、瓷器、玉器、铜器、竹木牙角等等不同材质艺术品的时代风格和工艺特点,甚至把握清代宫廷御制风格和地方民间工艺风格的异同。”

青出于蓝 陶瓷收藏弃古而趋新


光影青花瓷版画《明月松间照》汪吟泉

粉青釉《高节》陈相源

玛瑙红《山水》韩文宝

粉彩《玉猴合家欢》余晨洲

青花釉里红《吉祥长寿》傅国胜

薄胎碗《百蝶图》余欣

陶瓷花样层出不穷

时下,迷恋当代陶瓷的“粉丝”队伍在不断壮大,聊起收藏之初,他们常会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默契来自一份共同的经历:初心在古瓷,遇挫之后,转向当代陶瓷。

当代陶瓷没有在古瓷的夺目光芒中暗淡,却反成了“碰壁”古瓷的藏家们的新选择,原因何在?

首先,有些藏家在接触古瓷之后,发现“侯门一入深似海”,不仅古瓷的真假很难考证,连鉴定的专家队伍也良莠不齐。资深的瓷器收藏家王清泉就走过这样一段弯路。他感叹现代的高仿品,不仅技术手段了得,而且对人的心理拿捏也相当精准。“连大小、重量都仿得跟故宫里的瓷器一模一样,假乾隆朝的瓷器比真乾隆朝的还精美,真是神仙也难断定。”

其次,如今的古瓷收藏拼的是经济实力,让许多钟爱它的人因资金短缺而止步。而当代陶瓷的价格与古瓷相比,更容易为普通藏家接受,而且可以不断诞生新“玩法”,让收藏过程变得妙趣横生。

经过一番审时度势,早在2002年,王清泉就开始转向当代陶瓷收藏了。王清泉跟别的藏家不太一样,他亲自到景德镇的陶瓷大师家里买瓷器。精明的他很快注意到,这些大师很“坏”,常常雪藏自己的精品于“深闺”,而只在外面摆出一些相对“平凡”之作。这时的他断不肯轻易出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勤跑景德镇,跟大师们交朋友,再慢慢熟稔每个人的创作风格。

景德镇有专门做壶的小作坊,王清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始自己设计壶型,然后请大师在上面题款作画。每位工艺师都按他的要求,画上最有自己代表特色的图案,这样让人一望便知是哪位大师的作品。王清泉共做了一二百把壶,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绝不雷同,栩栩如生。他还在家中亲自设计了专门陈列瓷壶的展架,朋友来了可以直接取出把玩。

王清泉的收藏“花样”独特,他自己引以为傲,故自号“壶王”。他将“壶小乾坤大,壶中天地宽”列为座右铭,因为他深知关于当代陶瓷收藏的天地还有很大的探寻空间,像这样的“花样”,将来会在不同的藏家手里层出不穷。

青出于蓝卧虎藏龙

玩出“花样”对于刚刚入门的当代陶瓷爱好者来说,段位略高,如何淘到好的瓷器才是当务之急,对此,“壶王”也自有绝招相授。

首先,不跟风,不贪名。大师之作也未必件件精品,画不出神韵的复制之作比比皆是,追求精品质量的藏家未必青睐。

那么,聚焦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不失明智。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景德镇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每年会诞生几十位,如何鉴别其艺术造诣之高下?

王清泉经过多年摸索,找到“稳妥”的收藏规律:有传承、有职称而且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最具潜力。道理何在?以景德镇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秋霞为例,她的父亲是德艺双馨的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而父女俩又皆为赫赫有名的“珠山八友”的传人。有了这样的家承渊源,王秋霞的粉彩作品雅俗共赏,如同她的作品名字《桃花经雨香犹在》,耐人回味。类似王秋霞一样的中青年艺术家不占少数,取舍全在个人的雅好。

除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之外,“学院派”这个创作群体也不容忽视。王清泉觉得,如今的“学院派”思想活跃,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有许多创新,比如对五彩、粉彩等传统瓷器的探索,可谓是精益求精,不断生发。如今,大学教授兼大师的作品,十分受追捧。

国画牡丹“谐趣”绽放

“北京国画名家牡丹主题作品邀请展”日前在颐和园谐趣园涵远堂举办,任继民、牛朝、张大林、会然等十余位画家以水墨写意,形象生动地创作了四十余幅作品。这些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墨法纯熟。有的作品以极淡墨写花枝,有的在墨色中加入汁绿写叶,淡墨写花,形象生动,涉笔潇洒,天趣抒发。画家的情感泻于笔锋,多豪迈、率真之气。有的诗画结合,加深了主题的思想性;有的画中直接以笔着色渲染点画,不见勾勒之笔,简括疏略,挥洒纵横,笔不到而意连,线不写而韵生,设色淡雅,可见其写意花卉的功力。

雍正时期淡描青花梅瓶

清雍正时期的青花,一改康熙青花的挺拔、遒劲风格,代之以柔媚、俊秀,无论造型纹饰,无不贴合其“文雅精细”的审美情趣,而如“淡描青花”一种,则秀雅之至。翰海春拍推出的“清雍正青花淡描双勾竹纹梅瓶”即为此类佳作。此器造型优美,比例协调,颈部勾绘复线莲瓣一周,肩以下通身描绘竹纹,图案用笔细腻纤巧,青花发色淡雅宜人,加之胎骨细白,釉面莹润,虽轻描淡绘,然清新雅泽。此类淡描青花多见小件器皿,如北京故宫藏有多件清雍正淡描青花器,以碗类居多,如此类梅瓶大件则十分少见。

玉雕奇葩“百宝嵌”

“2013中华玉雕精品展”近日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拉开帷幕。玉雕名家安海江在玉料上用翡翠、松石、玛瑙、宝石等镶嵌成人物或花卉,栩栩如生,形成独创的玉雕工艺奇葩――百宝嵌。安海江在玉石底板上开槽,把分解好的零件依次精确嵌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最终恢复了玉雕“百宝嵌”工艺,创作了具有明清复古风格的作品。马进贵的金银错工艺品则是将纯金、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玉器图案中,后又经过打磨、平整、抛光、磨亮等工艺,流程之繁复、制作工艺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刘大为师生展出“水墨方阵”

“水墨方阵――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师生画展”6月1日在一得阁美术馆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不仅在个人创作上工笔写意兼精,同时在美术教育上更是德艺双馨。此次画展,将集中展出刘大为、任惠中、王春乐、陈联喜、李勇士、马成武、张权、邓勇平、王俊杰、何军委、赵曼11位画家创作的精品画作100余幅。

创新为当代陶瓷增色

中国有几千年的陶瓷历史,那么当代陶瓷在创作上还有多大的表现空间?它与古瓷相比,传承和创新又体现在何处?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的“乾坤”,笔者走访了艺术品策展人于红河先生,他最近正忙于筹备《瓷韵春华》――第八届当代中国陶瓷名家精品展。

通过每一届展览、请艺术家们亲自现场表演,于红河对当代陶瓷的发展之路深有感悟。他认为艺术家要想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于红河以青花、青瓷、综合装饰等瓷器类别,诠释了当代陶瓷的新变化。

光影青花

从不经意到着意的追求

青花瓷始于唐宋,经历过不同朝代的审美更迭:纹样繁复、层次多样的元青花,工整细腻、优雅富丽的明青花,率意洒脱、题材丰富的清青花。及至现代,似乎穷尽了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青花,仍然在艺术家的探索中不断“惊艳”登场,时下的青花,让人们找到了传统和时代的新契合。

例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吟泉先生的“光影青花”,艺术语言鲜明独到,尤其是釉下填白技艺的成熟运用,三维空间的表现手法,打破很多传统的限制。他重视突出光影效果,缭绕的云雾在他手中诞生出“气蒸云梦泽”般的生动质感。汪吟泉只创作自己游历过的山水,那幅山水瓷版画作品《明月松间照》既真实又空灵,远景、中景、近景层次鲜明逼真,朦胧的月色诗意盎然,潺潺的流水似有回声。因为表现“雨、雪、雾、夜”难度很大,所以古人很少在青花作品中创作这样的内容,但这正是汪吟泉的强项所在。

汪吟泉早年师从于陶瓷大师段茂发,之后从事舞台美术工作三十余年,再返陶瓷创作。正是这段特殊的舞台美术创作设计经历,启发他将西画理念融入到青花的装饰技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由最初不经意的尝试,到着意的艺术追求;由对传统的继承,到融合现代艺术的实践,偶然与必然像是创作的两翼,激发着艺术家创新的灵感,把青花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青瓷

再次打动人心的纯粹之美

青瓷的艺术水准在宋代就已登峰造极。如今,当代青瓷之美又为何再一次打动现代人的心?于红河认为是它的纯粹性带来的沉静之感,在“花哨”的陶瓷世界里一枝独秀,也是现代人稀缺的一种精神气质。

青瓷在古代常作为日用品出现,“命运”随着统治者的审美嗜好而“随主沉浮”。当代的青瓷,在釉色和器型上跟古代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便凸显了当代青瓷的魅力。

从釉色方面说,比传统的青瓷色彩更丰富。同样是梅子青或粉青瓷器,颜色上却千差万别,细微之处见高下。在青瓷的发源地龙泉,每一位创作者的釉色都是独创配方,秘不外传。生于青瓷世家的陈相源,就以“薄胎厚釉”闻名。在青瓷的创作历史中,三到四毫米的釉,几乎无法烧制,陈相源却继承了父亲的“厚釉”特色,让创作在自己的手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他的瓷器作品色泽动人,远看晶莹无瑕,近观水润如玉。

除了釉色之外,器型的创新是当代青瓷的另一动人之处。以陈相源的作品《容天》为例,它瓶口很小,却收得非常有气势;“肚子”很大,似有吞吐天地之气概,这种完美的造型堪称精品。

而作品《高节》的创作灵感则来自古代的御赐赏瓶,但古代的赏瓶常常用青花而非青瓷,寓意像莲花般清廉。陈相源从青花借鉴而来,化用古人之意,而且将瓶颈着意设计成了竹节纹,使作品典雅沉稳。

综合装饰变化无穷

综合装饰是单色釉、复色釉和多种色釉材料综合体的运用,往往融合了两种以上的装饰种类,最常见的有青花和粉彩的组合,粉彩和新彩的组合,高温颜色釉和粉彩或青花的组合。既能表现釉色自然流动的抽象美,又刻画了生机勃勃的具象美。现代人在这种组合上,往往比古人更灵活,审美也更多元化,不少是古瓷中不曾见过的。

高温颜色釉瓷器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釉料经高温窑变后产生了璀璨的光色。在瓷器历史上,色釉器皿多为单色釉装饰,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才发展了以色釉表现具体形象和内容的技法。这种色釉的“流变、釉变、窑变”常常神秘莫测。能够使釉色明朗、层次分明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在这方面,堪称一绝的是生于景德镇的余水贵。他早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余仰贤先生,作品追求陶瓷材质的肌理与变化,对釉能流到什么位置、流成什么形状胸有成竹,然后再根据形状设计画面。他的作品《长空鹤鸣遍山红》,对色釉的控制,有巧夺天工之妙。

余水贵的作品,常将高温颜色釉和粉彩结合,赋予画面丰富的颜色,彩虹釉如梦似幻,无论是春山含笑,还是落红秋水,都有一种浪漫气质。这种气质也是一种当代人的精神,反映在瓷器中,构筑一段新的历史。

对于中国当代陶瓷的魅力,陶瓷大师李菊生有过精妙的比喻,他说学西画在人生的创作中只是一段回忆,像一个美丽的情人擦肩而过。油画再好,是西方的,只有陶瓷,是我们中国的,所以弃油画而转陶瓷……这其中便揭示了留守传统之根与时代创新的微妙关系。

陶艺大师热议陶瓷艺术收藏投资


陶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其英文都可以叫China,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经过几千年的洗礼,现时,中国的陶艺发展成何种状态呢?

陶艺大师热议陶瓷艺术收藏投资

日前,中国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当代陶瓷艺术品投资与收藏讲座”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举办。中华陶瓷大师联盟高级顾问、知名国际营销大师陈丁荣,中国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敏,北京国际科学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中华陶瓷大师联盟马政委,世界知名陶瓷泰斗周国桢教授,中国收藏协会秘书长荆治衷,著名收藏家陈海波,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收藏家俱乐部会长孙明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峰、众多陶瓷行业精英以及多家媒体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陈丁荣的深情主持下,讲座直接进入中心环节。周国桢、荆治衷、陈海波、孙明星、孟树峰分别就“陶瓷艺术家与收藏家”,“当代陶瓷投资艺术价值评估”,“当代陶瓷投资艺术方兴未艾”,“陶瓷艺术的收藏体会”和“大师的荣誉与责任”五大主题讲述了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情况。周国桢结合他60年的陶艺行业经验分析了当代陶艺状况,他指出中国其他的艺术作品都比不上陶艺作品的价值,中国陶艺作品的地位在世界上仍然是名列前茅。

在肯定陶艺行业总体成就之时,他指出了“陶艺之痛”,例如,当下很多人盲目注重陶艺的投资价值进而忽略了其本身内涵;不少陶艺大师只专注于某种陶艺陶瓷导致自身的工艺发展受到局限等,他呼吁行业应当重视这些问题,还陶艺行业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空间。

对于同样的问题,荆治衷从陶瓷收藏价值评估的角度发表了类似的感受,中国历史上存在四次收藏热,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陶艺产品每年的利润最少为30%,但是也存在大量复制,产品低俗和交易不规范等问题,他期待更多的艺术陶瓷精品的出现和行业自律。

主办方代表余敏表示:“举办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希望借助陶博会这个商务平台,给众多的陶艺精英聚在一堂,分享他们对当代陶艺的看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成就”。

紧接着开展了中国陶瓷大师留手印仪式、中国陶瓷名人堂启动仪式和陶瓷大师笔会。众陶艺大师在手印板上留下了他们的手印和签名,预示着中国陶瓷名人堂这个平台的成立,同时,在4月18日到4月19日期间,中华陶瓷大师法国罗浮宫作品回归及创新力作展在中国陶瓷总部基地中国陶瓷剧场四楼展馆举行,众多的珍贵陶艺作品齐集与此,供世人欣赏。

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


陶瓷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古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一件精美的古瓷,它的造型、釉色和工艺,均丰富地表现着古人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它不但以外在的美吸引着我们,同时展示着当时陶瓷工艺技术所达到的水平,凝聚着先辈的人文和科技的历史,一件古瓷的价值也就在于此.中国精美的轻、薄、透、亮瓷器从唐代开始就作为当时的高技术产品行销至世界各地.中国古陶瓷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收藏品是有如上历史渊源的.它已成为世界上各民族自身历史的一部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外的公私收藏机构会出天价收购中国古陶瓷精品.2005年秋季,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纽约拍出近2.3亿人民币的中国艺术品第一高价.国外有财务分析师指出,艺术品投资在国际上己超过股票和房地产,成为增值最快的投资方式.

2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目鉴与科鉴

一件古陶瓷是真品还是赝品是买卖和收藏的首要问题.由于巨大的利益驱动,仿制古陶瓷中的精品以充“真品”出售目前在我国己颇具规模,而且仿真度也越来越高,个别的已达到古陶瓷鉴定专家也难以辨别的水平.“目鉴”是古陶瓷传统的鉴定方法,它已运作了几百年。“目鉴”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断代(时间)断源(产地)方法”,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它实际上是鉴定者通过观察器物的胎、釉、彩、纹(饰)、工(艺)、型和头脑中已有的该类器件的知识相比较而得出断代和断源(窑口)的结论.这种通过比较来得出结论的标型学,在方法论上并没有问题.“科技鉴定”中的成分分析方法,同样也是通过比较来做出结论的.问题在于“目鉴”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容易受鉴定者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同一件器物不同的鉴定者的结论往往会截然不同,甚至同一鉴定者会先后给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能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古陶瓷进行准确的、客观的、数量化并可重复的科学鉴定就成为非常有意义的事.对古陶瓷进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在世界上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古陶瓷的科技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但比较成熟的为“元素成分分析”和“热释光分析”这两类.其中的“热释光”方法是目前较有成效并己进入商业运作的科学鉴定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个方法.作为一个对比,我们先简要地介绍元素成分分析方法.

3元素成分分析:一种比较断代的科技鉴定方法

根据陶瓷胎釉成分进行比较断代的“元素分析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微量取样,然后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另一种是无损辐射方法,它利用各种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去激发受测陶瓷样本的胎、釉,使其发出X射线能谱,再从谱线分析出各种主量、次量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把它们和取自同样窑口古窑址的标准样本的元素含量作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就认为该窑址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就是被检测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反之,受测陶瓷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就不确定.因此,“成分分析”和“目鉴”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断代断源(产地)方法”,是古陶瓷的“指纹学”.目前已被使用的成分分析技术有中子活化分析方法(NAA)、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XRF)、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方法(PIXE)以及同步幅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等。

不难理解,用成分分析方法去断代,除了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外,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将取决于所采用的窑址标准件,以及用大量的标准件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但是,除了历代官窑和一些著名的民窑制品外,标准件的选定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知道,在中国同一窑系跨越的地域是很广的,同一窑系不同产地的胎土和釉的化学成分亦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完整的、可信赖的数据库,严格地说,应该包含所有的产地(窑口),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许多古窑口早已湮没,或被迭压,已再没有采样的可能.另一方面,在同一窑口,同一考古发掘文化层,亦可能混有其他窑口的残片.它们纵然年代相近,但其元素含量也会很不相同.如这类混入的瓷片被误用为标准件,就会影响数据库的准确性.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建立起一个为“成分分析”方法服务的数据库,其难度和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如不动员和协调全国有关机构的力量,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恐怕是难以建立起来.而在某一个窑系完整可信赖的数据库完全建立起之前,这一窑系器件“元素成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就会有疑问.

4热释光:古陶瓷的一种绝对断代方法

热释光现象在3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在1663年英国化学家Boyle首先报道了钻石受热发光的观察.在1960年,Kennedy和Knopff第一次报道了古陶瓷的热释光现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热释光断代已在考古学和古陶瓷年代鉴定等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因为陶瓷的胎和釉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这些晶体在受到核辐射(如α,β和γ等射线)的作用时,在微观结构上产生了变化,并积累了相应的能量.因此若把陶瓷样本加热,可观察到物理学上的“热释光”现象,这些矿物晶体在历史上积累的能量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且热释光的强度与它们所累积接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正比.由于陶瓷器件所接受的核辐射主要来自于陶瓷本身和自然环境所含的微量放射性杂质(如铀、钍、钾40等),它们的放射性剂量相对恒定,因此热释光的强度便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一件古陶瓷在当年的烧制过程中,它胎土中的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晶体千万年原始累积的热释光能量都会因烧制时的900~1300℃高温而全部释放掉,就像是把“热释光时钟”重新拨回零.从它烧成之日开始,该陶瓷器将重新积累热释光信息,相当于“热释光时钟”重新运转.在该器件进行热释光检测时测量得到的热释光信息,是与它的烧制后时间长短成正比的,热释光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所累积的辐射能,计算出该器件烧制后距离现在的时间,从而达到断代的目的,这就是热释光方法的基本原理.由于器件累积的受辐射信息完全储存在它本身中,只需在该器件上取样检测即可断代,而不必与相应窑址的出土样品数据进行比对,所以这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是很准确可靠的.

5热释光的微观机理

热释光的微观机理是很复杂的,通常均使用离子晶体缺陷模型来进行解释.显然这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对古陶瓷热释光效应作出主要贡献的SiO2并不是单纯的离子晶体.由于硅和氧的电子亲和力不同,SiO2的4条Si—O键具有40%的离子性和60%的共价性.但离子晶体缺陷模型仍可以给热释光一个定性的微观解释 .客观上离子晶体虽由正负离子晶格构成,但它并不呈完全理想的周期排列,而是存在各种类型的缺陷.最普遍的有,杂质原子的代位或填隙缺陷、局部位错或畸变等.但对热释光作出贡献的主要机理是,在核辐射的作用下,离子晶体的负离子离开正常的位置形成负离子空穴,使该位置成为电子的“陷阱”.当被核辐射激发到导带的电子扩散到“陷阱”附近时就会被吸引成为“俘获电子”.另一方面,核辐射电离形成的空穴也在价带中扩散,它可能被杂质离子所“俘获”,形成“释光中心”“俘获电子”处于导带下的新能级,而空穴形成的“释光中心”则处于价带上的新能级,这两者都是亚稳态.它们的数量显然和样品历史上所经受的核辐射数量成比例.热释光就是上述电离的复合过程.当取出的样品被加热时,晶格原子的热振动将变得剧烈,“俘获电子”从中获得离开“电子陷阱”的能量,重新在导带中自由扩散.当它扩散至空穴所在的“释光中心”与空穴离子复合时就发出所谓的“热释光”。.显然,热释光的色及强度与陷阱能级深度及数量有关,如在样品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连续地测量热释光的光强,就可得出一条温度一光强的热释光曲线.它是样品年龄计算的基本数据.

热释光断代是需要对陶瓷器取样的,因此是一种有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机构取样的形状不同,一般为直径约3mm的圆柱形或边长约3mm、深亦约3mm的三角锥形.如果取样适宜,应不会影响到陶瓷器的外观.

6热释光方法的古陶瓷年龄计算

热释光信息一般是以“辐射当量”来表示的,测量方法是先用辐射剂量照射陶瓷样品,计算出能够引发同量的天然热释光所需的辐射剂量,此剂量就是天然热释光的“辐射当量”.将测得的陶瓷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代入下列简单公式中就能计算出它的年龄:

年龄=辐射当量/年剂量.

所以对每一件陶瓷器的断代,必需对光强度以及年剂量两个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如果能有高精度的实验数据,年代误差为10%至20%是可以达到的。

从热释光原理可以看到,年份较远的陶瓷,光的强度较强.相对地年份较近的陶瓷器(如明清瓷为100~600年,有效剂量是0.5~3Gy),它的光强会很弱,测试难度也相应地提高.所以为要成功地用热释光断代,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是相当高的.只熟悉热释光方法应用于地质学(地质样本准确度是5一10万年)或核辐射科学(有效剂量约300Gy)的技术人员是未必能适应古陶瓷断代的高精度要求的.

7热释光前剂量方法:线性法和饱和指数法

在20世纪60年代热释光被发展成为一项考古、测年的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适应不同检测对象的需要.就古陶瓷而论,上述的常规热释光测定方法对于唐代以前的高古陶瓷器断代是十分准确的,但对宋代以后的器物,特别是明清瓷,由于历史上累积的辐射当量较低,所以热释光的反应及灵敏度就变得相当低,它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准确地确定器物的年龄.针对这一类器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Fleming等人发明了前剂量技术.所谓前剂量就是用实验室后加的人工辐射去决定古剂量.他们的主要发现是,作为瓷胎成分之一的矿物晶体石英在110℃时峰有明显的前剂量效应.只要把石英(样本)加热到500℃左右,则下一次接受相同剂量辐射发出的热释光会大大增加,而且这增加线性正比于古剂量或两次加温到500℃的热激活间所加的剂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前后两次施加的试验剂量的热释光来估算古剂量.由于用这方法使石英110℃热释光峰能够被测量出来,因此它的确解决了一部分宋代以后瓷器的断代问题.但大量实践表明,上述的线性正比关系只存在于年代较短的瓷器热释光性质中,对于明清以前的瓷器它往往会引起过大的误差.为了克服线性法的缺点,必需考虑热释光灵敏度和辐射剂量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这个目的,上海博物馆考古实验室发展出一个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来改进线性前剂量方法,并取得重要的结果.他们估计使用这个方法,瓷器的可测率及真伪鉴定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成绩.

由于中国古陶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外检测机构从实践上发现对于相当一部分瓷器,例如宋代的磁州窑、龙泉窑和某些明清官窑,后加辐射并不能提高灵敏度.对这一类器件,前剂量方法并不生效.事实上,作为前剂量方法的开创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的stoneham在1983年就己发表论文,指出前剂量方法在古瓷检测中的局限性.stoneham现在是牛津鉴证实验室(oxford Authentication Lab,)的负责人,最近,她在一封致客户的公开信中承认,对某些器件,前剂量方法常常无法断代,并把原因归结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瓷胎的石英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近年来,前剂量方法也面临另一种挑战,有些高仿瓷制造者对现代仿古瓷施加人工核辐射,以扰乱前剂量法的热释光曲线,以图令现代仿品混过检测成为“真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热释光方法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探索出一种比前剂量更好的方法.

8热释光技术的新进展—高温峰测年技术

过去人们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热释光高温区光强太微弱,因此不以它为研究对象.其实热释光高温峰虽然弱,但它同样包含着试样准确的年龄信息,问题只在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测量.热释光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的出现.这项技术和前剂量方法不同,它的关键不是重点测量和研究110℃附近的低温峰对剂量的反应,而是测量300一500℃的高温峰,并由此计算出样品的年龄.为了克服高温区光强较弱的困难,这项专利在取样技术以及检测方法上均做出重要的改进.在数据处理方面,开发出一套基于发光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机程序来分析所测得的热释光数据,系统地计算瓷胎中不同的矿物晶体对不同辐射源的反应,然后综合这些结果,计算出被测瓷器的年龄.使用这种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对一批前剂量方法未能得出结果的从宋代至晚清的瓷器,以及施加过外辐照的高仿瓷进行检测,结果都得出了与器件相符合的年代结论.

9热释光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及展望

热释光检测古陶瓷方法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整个技术仍在不断进步.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总是在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古陶瓷的复杂性,生产时间跨越几千年,生产地域跨越几百万平方公里.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展,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发现某一窑口或某一类型的器件是现有的热释光技术所无法准确检测的,就如同现在所知的前剂量方法对某些器件无效一样.这就要求热释光方法进一步改进.热释光检测方法还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它是一种有损检测技术.古文物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审美要求,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容取样研究的.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无损伤的科学检测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方面的探索已在一些研究组中进行.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由光纤导引的二氧化碳激光(10.6μm)的红外辐射直接对瓷器加热,利用激光的聚焦特性令试样在百分之一秒内无损地发出热释光.这种无损技术在原理和技术上均己取得有意义的进展并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想象,一旦一个准确的、无损伤的、而且价格低廉的热释光检测方法出现,将会给现今赝品盛行的国内、外古陶瓷收藏界,从藏家、古玩商、拍卖公司直到仿古陶瓷制造者,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冲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人类几近无限的认知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期望这一天的到来.

近代瓷器出现收藏热


绿地粉彩宝相纹福寿盖罐

近日,从市内古玩市场了解到,因明清等古瓷器收藏品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高价市场,曾经不被收藏人士看好的近代瓷器开始出现收藏热,无论是新粉彩还是浅绛彩,近代瓷器的大多数品种身价都涨了十倍以上。

新玩家热捧民国瓷

“近代瓷器的市场行情其实是从2005年开始启动的,但这两年就涨得更快一些。”三峡古玩城的商家透露,近代瓷器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烧制的瓷器作品,业内一般称作民国瓷。走访三峡古玩城发现,除了极其普通的盘、碗等外,现在几乎找不到几百元价位的民国瓷了,其整体价格几乎是5年前的10倍,甚至更高。像一些普通的民国粉彩盖罐,5年前在市场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价格多在100~200元之间,但现在至少也要2000元。而一些名家落款的瓷版画和人物瓷塑,价格早已过万。比如,“珠山八友”等画师创作的新粉彩瓷,受收藏者追捧而声名大振,一幅瓷版画没有十来万元拿不下。

业内有争议后市看好

但对民国瓷的前景,业内仍有争议。一般来说,陶瓷的半衰期为60年,经历两个半衰期后,才能看出陶瓷的老气来。而1911年~1949年期间的民国瓷,基本上只经历了一个半衰期,在不少老玩家看来,民国瓷属于现代瓷的范畴,很少收藏。

一些专业人士则表示,民国期间,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瓷器御窑厂停办,一些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烧制出堪比晚清官窑的作品,其中不乏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精品,所以民国瓷收藏热潮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瓷器收藏家钱先生收藏民国瓷器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虽最近5年民国瓷器整体上涨了近10倍,但目前总体价格仍处于低位,其后市也将继续看好。最明显的例证是,最近几年民国瓷器已经是内地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成交价格逐年攀升。钱先生称,2007年嘉德四季拍卖会中,推出了60多件民国瓷器,其中一件绘粉彩山水方笔筒,其估价仅为3.5万元至5.5万元,最终成交价竟达25.3万元。

投资要关注三类精品

投资民国瓷,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升值空间较大的是画工精湛的精品,普品则基本不具备太大的收藏价值,如民国时期画工拙劣的喜字罐,多为残次品。“可关注三类瓷品。”首选名家名作。如以“珠山八友”为领军人物的新粉彩工艺瓷器,一直深受收藏投资者热捧。其次,袁世凯时期烧制的“洪宪瓷”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这一类瓷器工艺水准完全达到清王朝官窑的水平。最后,应收藏当时社会名流赠人之瓷器定制,这些绘瓷制品反映出他们的品位、好恶与社交状况,可以证史。

要从造型、胎釉、纹饰、描金工艺四方面综合鉴别赝品。其中,描金工艺是民国瓷的一大特色,主要在器口、壶嘴、双耳、瓷塑罗汉像、底款等实施描金;赝品描金不纯正还很粗糙,大多描金像枯黄的败叶色。

上海博物馆扫描:陶瓷收藏重寻根


近10年来,上海博物馆(简称上博)举办了数十个展览,形成“中西交往,南北交融”的文化风格。为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世界了解中国,上博先后在欧、美及日、韩、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行了一系列主题展览,在海内外搭建起一座座精美华丽的展示平台,体现“千年遗珍的检阅,百代艺苑的览读”的时代创意,充分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深远宏阔的民族历史。

上博的陶瓷器收藏以源远流长、体系完备、名品迭出著称于世。从大约9000年前的陶片、新石器时代黄河及长江流域各重要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灰陶、黑陶,到商周时期的白陶、印纹硬陶、汉代的铅釉陶、唐三彩直至明清时代的紫砂器;从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东汉两晋的早期青瓷到唐代“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和“类银似雪”的邢窑白瓷,再到宋代精彩纷呈的“哥、官、汝、定、钧”五大名窑,尤其是元明清以后景德镇官窑争奇斗艳的各种白釉、青釉、红釉、蓝釉、黄釉等颜色釉瓷器和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等彩瓷,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名品。

在收藏家或古董商眼里,发现一件稀世陶瓷珍品就如同发现一片星空。其实真正的星空是人才。上博当年拥有顶尖的一流学者、专家、鉴赏家,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在陶瓷、书画界,文博专家汪庆正是一位具有高深眼力的鉴赏奇才,他不满足稀世珍品的鉴定,而历经艰辛,四处寻访,是地道的“窑址迷”。20多年前,他与同事范冬青、周丽丽等在连绵数十里汝窑遗址上寻觅,搞清楚汝窑来历,再延伸相关调查,2002年终于在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城内张公巷发现新的汝窑遗址――北宋官窑。

这是上博“文化问根”的一例。据悉,上海考古工作者发现了27处古文化遗址,对其中的14处进行了近30次科学发掘。半个世纪以来,按照年代顺序,马桥遗址、广富林遗址、崧泽遗址和福泉山遗址等古遗址先后发掘,对于上海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意义不凡。最近上海市文管委和上博正在考虑“长江文明”命题,将依据大量的考古发现和考古文物,探索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关联,上博正在落实这项行动计划。

自古陶瓷重青瓷


唐朝和宋代以来青瓷以越窑青瓷、龙泉青瓷和耀州窑青瓷为代表,清代人对青瓷作过一个总结,说自古“陶重青品”,最深的青色叫豆青,中间的颜色叫冬青,最浅的颜色叫粉青。这种划分之间没有严格界限,需要每个人从内心去体味。体味青瓷颜色的历史演变和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工艺进步。

自古代以来陶瓷就重青颜色的瓷器,因为它深沉、优雅、含蓄,陶瓷进程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演进。宋代的耀州窑、龙泉窑颜色非常悦目,但在唐代越窑青瓷还不能烧造那样的瓷器,而越窑青瓷已经领先于世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会觉得有无尽的美。

唐代越窑是非常著名的一个窑口。就是古人描述的秘色瓷。越窑青瓷唐诗描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文学的表达一定比实物的表达更加有想象空间,“千峰翠色”就是这种颜色。

耀州窑的碗感觉上偏绿。绿釉跟青釉在本质上有区别,生活中的青色是远离绿色的,绿色是一种客观的表达,而青色是一种主观的表达。

耀州窑的产地在今天的陕西省,在离西安不太远的耀县。耀州窑的青瓷偏绿,它的颜色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沉。它的纹饰刻得非常清晰,跟北方人的性格特点非常吻合。即使没有看过耀州窑怎么生产,只要看过西北人怎么做刀削面就可以了。它都是片下来的,所有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史籍上记载叫“刀刀见泥”,片下来的程度非常大。

龙泉窑的青色,在古文献中称之为梅子青。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高,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生成的一种石灰碱釉,以铁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光泽亦较强。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 实际上梅子青也不是青色,跟青色还是有差距的,它更接近于绿色。唐代最著名的青瓷是越窑,越窑的颜色跟龙泉窑是有差异的。越窑的颜色带一点儿艾色,从视觉感觉上是绿中闪灰,不太容易讨好市场。宋代的青瓷窑口,北边主要是耀州窑,南方是龙泉窑。宋代以后,青瓷就逐渐衰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