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于10月18日开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于10月18日开馆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3

景德镇古代瓷器。

9月26日上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市文广新局二楼会议室召开动员大会,会议就新馆筹备及开馆工作进行了动员,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并作讲话,市文广新局、陶瓷馆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全体陶瓷馆干部职工要传好陶瓷馆接力棒,努力打造“特色、专业、一流”的陶瓷博物馆,进一步提出具体5个方面要求:“增强责任、提升形象、提高专业、增加效益、确保安全”,尤其是要带好队伍,达到“出形象、出人才、出成果。”

会上还就“回顾、目标、任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馆筹备及开馆工作路线图做了清晰的表达,并对5项馆内具体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

据了解,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拟于10月18日开馆,进入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基本陈列有6000多平方米,2000多件展品,10月8日,全部完成布展。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入临战状态,工作分解到人,任务、责任要坚决落实。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华丽转身从馆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馆于1954年1月1日对外开放,最初馆址临时设在市区中华北路301号的天主堂内。1955年9月,馆的新馆舍正式落成于莲社北路21号。它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528平方米,馆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1965年8月扩建展厅主体两侧469.2平方米,与主体形成一个整体。1974年1月,陶瓷馆第二次扩建,新建一幢三层的展览大楼,计1500平方米。截止2013年6月,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84平方米,库房面积376平方米,展厅面积3194平方米。

馆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以及金石玉器、书画等。特别是景德镇近现代艺术陶瓷精品,更是该馆独有藏品。所有馆藏品类丰富、科学价值极高,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一)

眺望世界范围,没有第二座类似博物馆专门针对陶瓷艺术的博物馆。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精彩。在过去一甲子的岁月里,它心平气和地站在喧嚣以外的安静之处,如果途经此处的人们不特意抬头仰望,就会与深邃的历史,跌宕起伏的制瓷传奇擦肩而过,这将是一种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遗憾。因为,这里收藏着有关”CHINA”一切,错过这里,将无法在他处得到盘踞在你内心有关瓷的解答……

因此,便有了一条原则成了外地人来景德镇应该完成的规定动作:他们必须去三个地方——御窑厂、馆和古窑。如果忽略这三个地方的任何一处,仿佛都不曾真正来过景德镇,更别说了解了“CHINA”的真正身世故事,那将是何等的遗憾呀!而馆就像这座城市瓷文化的一位“守护神”,它默默地庇护着、收藏着这座城里所有有关瓷的一切信息,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只要你迈进那扇门,它向你敞开的是一个熠熠生辉的陶瓷世界……

馆眼下位于风景优美,闹中取静的莲社北路169号,馆名是1964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内藏品通过调拨、捐赠、收购、移交等方式入藏。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瓷馆建馆初期先后从文化部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调拨一批精品供馆收藏、展示。馆内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作3万余件,其中文物藏品5000余件,还有收藏有明清及当代书画600余幅,其中有“金陵八家”、“珠山八友”等名贵字画,以及玉器、金银器、砚台、石碑、石刻等杂项藏品。

当你走进馆,你就走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瓷的世界,虽然在陈列上只是沧海一粟,难以完全,但这里呈现的是陶瓷中的精品,是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代表符号。这座陶瓷馆,规模不大,但里面的容量却不小。其设有“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专题展览厅”三个部分,共计有220多件古今经典瓷器展品,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从五代的青瓷、白瓷,到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釉里红,以及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直到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

这里还有我市原各大国有陶瓷厂、陶瓷研究所、著名陶瓷名家的精品瓷之收藏。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工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馆基本陈列展示的是景德镇自汉代开始至今的历代陶瓷代表品种220件,比较系统的诠释景德镇1800余年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观众从中品味到——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独步陶瓷制造业高峰,成为“瓷都”的发展历史。

(二)

馆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左右;为了普及、推广陶瓷文化,进行历史教育,馆特成立馆社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馆长亲自担任,一名副馆长专门负责整个教育工作的运行,并规定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经常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在本市各个社区、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陶瓷文化进社区”专题教育展出分“水土宜陶、古窑遗址、瓷业建筑遗址、制瓷技艺、历代陶瓷精品”五个部分内容,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历史制瓷工艺、过程等方面情况。每年多次举办各种类型展览活动,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到陶瓷文化知识。博物馆每年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到馆参观,进行科普教育,接待大中专院校学生到馆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把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创出特色,创出实效,扩大影响。

而且,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充分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历史,馆多年来坚持在国内其他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次数多达近20次,他们注重选择和国有博物馆合作,保证了质量、规模和安全。除了国内重要一线城市外,专题展览足迹还踏入北京、咸阳、杭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良好效应。

陶瓷馆还利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契机,运用图版形式进社区、到学校、走军营开展宣传,并且邀请部队官兵、机关工作人员、学生来馆参观交流。陶瓷馆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采取了不同的讲解方式,如针对中小学生,采取科普教育、陶瓷知识教育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专家学者,从陶瓷历史、陶瓷工艺、陶瓷鉴赏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普通观众,采取历史典故等趣味性内容进行讲解,受到参观者的欢迎。

因而,这里丰富独特的陶瓷精品馆藏,自然也成了国际人士朝觐中国陶瓷的圣地之一。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是可以看见来自一车车世界五大洲的专程朝圣的客人。他们在馆内面对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绝品极品肃然起敬的模样,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震撼仰慕乃至留恋忘返。

(三)

旧馆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如今显得有点狭小倨促,难以尽情全面地展示丰富的馆藏精品,难以满足广大国内外宾客的参观需求。仅以藏品展示来说,莲社北路的旧展馆只能展示藏品中一小部分,不能完整展现千年陶瓷文化风貌和发展脉络。随着馆走过了一甲子的时间,这座博物馆的建筑物出现了老化以及无法承受巨大人流量接待的问题,旅游客车的停放也存在诸多不便。而且,与日俱增的收藏品也使得这座始建于建国初期的博物馆“有心无力”,更别说承办大型的展览,学术交流等等类似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馆的作用,以及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八方来客展示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2003年景德镇市政府就积极地酝酿筹建新的陶瓷馆。

正在施工的新馆,位于昌南湖畔,风景旖旎、地势开阔,有利于车辆的进出停放,不会造成交通拥堵,来去自如。展厅面积就高达一万多平方米,是现在展厅面积的数倍。新馆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依照高标准、高规格、国际化进行空间设计规划,打造现代化、交互式的高科技展馆,功能将大大丰富和完善。建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办公区、多功能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据记者了解,新的展馆充分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光、电、声效果,给观众以全新文化体验。不再满足于宏伟、精致的建筑中文物孤立、静态的展示方式,不再满足于定时、定点的参观模式,而是让文物生动起来,让历史的故事再现出来。比如多媒体技术做导游、语音导览、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展品或建筑物位置情况。再比如,观众一进入新馆的展厅,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藏品数据库,了解到藏品或展品的详细信息和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故事等等,非常方便快捷。

相比老馆仅仅一千平米的展览面积,新馆上万平米的展厅能展示绝大部分藏品,包括书画和杂件,将千年历史的“瓷器、瓷业、瓷都”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届时,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将让人们大饱眼福。不难想象,馆新馆的启用和开放,必将成为瓷都新名片,再次有力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新馆将命名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这项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86451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米,总投资2.5亿,主体建筑于2005年初步完工。目前,装修续建工程正全面展开,项目计划投资1.5亿,预计2015年10月正式开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方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将紧紧抓住文化发展中“瓷器、瓷业、瓷都”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让观众回眸景德镇“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陶瓷发展历程,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宴,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世人展示中国陶瓷和千年瓷都的历史辉煌。

华丽转身从景德镇陶瓷馆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于1954年1月1日对外开放,最初馆址临时设在市区中华北路301号的天主堂内。1955年9月,景德镇陶瓷馆的新馆舍正式落成于莲社北路21号。它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528平方米,馆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1965年8月扩建展厅主体两侧469.2平方米,与主体形成一个整体。1974年1月,陶瓷馆第二次扩建,新建一幢三层的展览大楼,计1500平方米。截止2013年6月,景德镇陶瓷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84平方米,库房面积376平方米,展厅面积3194平方米。

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以及金石玉器、书画等。特别是景德镇近现代艺术陶瓷精品,更是该馆独有藏品。所有馆藏品类丰富、科学价值极高,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一)

眺望世界范围,没有第二座类似景德镇陶瓷博物馆专门针对陶瓷艺术的博物馆。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精彩。在过去一甲子的岁月里,它心平气和地站在喧嚣以外的安静之处,如果途经此处的人们不特意抬头仰望,就会与深邃的历史,跌宕起伏的制瓷传奇擦肩而过,这将是一种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遗憾。因为,这里收藏着有关”CHINA”一切,错过这里,将无法在他处得到盘踞在你内心有关瓷的解答……

因此,便有了一条原则成了外地人来景德镇应该完成的规定动作:他们必须去三个地方——御窑厂、景德镇陶瓷馆和古窑。如果忽略这三个地方的任何一处,仿佛都不曾真正来过景德镇,更别说了解了“CHINA”的真正身世故事,那将是何等的遗憾呀!而景德镇陶瓷馆就像这座城市瓷文化的一位“守护神”,它默默地庇护着、收藏着这座城里所有有关瓷的一切信息,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只要你迈进那扇门,它向你敞开的是一个熠熠生辉的陶瓷世界……

景德镇陶瓷馆眼下位于风景优美,闹中取静的莲社北路169号,馆名是1964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内藏品通过调拨、捐赠、收购、移交等方式入藏。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瓷馆建馆初期先后从文化部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调拨一批精品供景德镇陶瓷馆收藏、展示。 景德镇陶瓷馆内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作3万余件,其中文物藏品5000余件,还有收藏有明清及当代书画600余幅,其中有“金陵八家”、“珠山八友”等名贵字画,以及玉器、金银器、砚台、石碑、石刻等杂项藏品。

当你走进景德镇陶瓷馆,你就走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瓷的世界,虽然在陈列上只是沧海一粟,难以完全,但这里呈现的是陶瓷中的精品,是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代表符号。这座陶瓷馆,规模不大,但里面的容量却不小。其设有“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专题展览厅”三个部分,共计有220多件古今经典瓷器展品,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从五代的青瓷、白瓷,到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釉里红,以及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直到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

这里还有我市原各大国有陶瓷厂、陶瓷研究所、著名陶瓷名家的精品瓷之收藏。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景德镇陶瓷馆基本陈列展示的是景德镇自汉代开始至今的历代陶瓷代表品种220件,比较系统的诠释景德镇1800余年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观众从中品味到——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独步陶瓷制造业高峰,成为“瓷都”的发展历史。

(二)

景德镇陶瓷馆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左右;为了普及、推广陶瓷文化,进行历史教育,景德镇陶瓷馆特成立景德镇陶瓷馆社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馆长亲自担任,一名副馆长专门负责整个教育工作的运行,并规定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经常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在本市各个社区、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陶瓷文化进社区”专题教育展出分“水土宜陶、古窑遗址、瓷业建筑遗址、制瓷技艺、历代陶瓷精品”五个部分内容,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景德镇陶瓷历史制瓷工艺、过程等方面情况。每年多次举办各种类型展览活动,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到陶瓷文化知识。博物馆每年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到馆参观,进行科普教育,接待大中专院校学生到馆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把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创出特色,创出实效,扩大影响。

而且,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充分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历史,景德镇陶瓷馆多年来坚持在国内其他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次数多达近20次,他们注重选择和国有博物馆合作,保证了质量、规模和安全。除了国内重要一线城市外,专题展览足迹还踏入北京、咸阳、杭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良好效应。

陶瓷馆还利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契机,运用图版形式进社区、到学校、走军营开展宣传,并且邀请部队官兵、机关工作人员、学生来馆参观交流。陶瓷馆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采取了不同的讲解方式,如针对中小学生,采取科普教育、陶瓷知识教育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专家学者,从陶瓷历史、陶瓷工艺、陶瓷鉴赏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普通观众,采取历史典故等趣味性内容进行讲解,受到参观者的欢迎。

因而,这里丰富独特的陶瓷精品馆藏,自然也成了国际人士朝觐中国陶瓷的圣地之一。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是可以看见来自一车车世界五大洲的专程朝圣的客人。他们在馆内面对这些精美绝伦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绝品极品肃然起敬的模样,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震撼仰慕乃至留恋忘返。

(三)

旧馆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如今显得有点狭小倨促,难以尽情全面地展示丰富的馆藏精品,难以满足广大国内外宾客的参观需求。仅以藏品展示来说,莲社北路的旧展馆只能展示藏品中一小部分,不能完整展现千年陶瓷文化风貌和发展脉络。随着景德镇陶瓷馆走过了一甲子的时间,这座博物馆的建筑物出现了老化以及无法承受巨大人流量接待的问题,旅游客车的停放也存在诸多不便。而且,与日俱增的收藏品也使得这座始建于建国初期的博物馆“有心无力”,更别说承办大型的展览,学术交流等等类似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景德镇陶瓷馆的作用,以及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八方来客展示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2003年景德镇市政府就积极地酝酿筹建新的陶瓷馆。

正在施工的新馆,位于昌南湖畔,风景旖旎、地势开阔,有利于车辆的进出停放,不会造成交通拥堵,来去自如。展厅面积就高达一万多平方米,是现在展厅面积的数倍。新馆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依照高标准、高规格、国际化进行空间设计规划,打造现代化、交互式的高科技展馆,功能将大大丰富和完善。建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办公区、多功能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据记者了解,新的展馆充分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光、电、声效果,给观众以全新文化体验。不再满足于宏伟、精致的建筑中文物孤立、静态的展示方式,不再满足于定时、定点的参观模式,而是让文物生动起来,让历史的故事再现出来。比如多媒体技术做导游、语音导览、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展品或建筑物位置情况。再比如,观众一进入新馆的展厅,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藏品数据库,了解到藏品或展品的详细信息和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故事等等,非常方便快捷。

相比老馆仅仅一千平米的展览面积,新馆上万平米的展厅能展示绝大部分藏品,包括书画和杂件,将千年历史的“瓷器、瓷业、瓷都”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届时,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将让人们大饱眼福。不难想象,景德镇陶瓷馆新馆的启用和开放,必将成为瓷都新名片,再次有力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新馆将命名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这项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86451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米,总投资2.5亿,主体建筑于2005年初步完工。目前,装修续建工程正全面展开,项目计划投资1.5亿,预计2015年10月正式开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方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将紧紧抓住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中“瓷器、瓷业、瓷都”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让观众回眸景德镇“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陶瓷发展历程,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宴,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世人展示中国陶瓷和千年瓷都的历史辉煌。

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世界博物馆日”活动


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下午,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了“致敬最美抗疫逆行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副市长熊皓,市文旅局、市卫健委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为景德镇援鄂援新余抗疫的医护勇士赠送抗疫纪念杯。

熊皓在致辞中首先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瓷业高峰是此都”展获得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表示祝贺。并表示,在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特意邀请了援鄂援新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共同出席“致敬最美抗疫逆行者”活动,可以说,陶瓷文化所彰显的自信、价值和能量,也正是我们医护人员在抗疫斗争中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希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城市窗口、文化地标”为己任,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和教育功能,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立足景德镇,放眼全世界,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

据了解,疫情杯的设计借鉴了中国版图的造型,带着医用手套的手象征着医护人员,柔弱纤细的手寓意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的守护;蜂鸟是坚韧、生命力和活力的象征;鲜花喻示温柔呵护,甘泉更代表着爱如泉水,泉水落地生根化为蔓藤,是给予力量与信心的象征;疫情杯的反面是一首诗歌:“白袍雪甲破楼兰,仁心医者平安还”,每个疫情杯都对应着每位医护逆行者的姓名,致敬抗疫逆行者。

赠送仪式结束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邀请景德镇学院客座教授王志刚为抗疫的医护勇士作了一场《大美无言花光永祚——中国陶瓷文化漫谈》专题讲座;全体参会医护人员参观博物馆常设展览。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在景德镇开馆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20日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的御窑厂遗址开馆,为公众欣赏古代皇家精品瓷器、了解中国精湛的制瓷技艺及其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平台。

景德镇御窑集中了元、明、清三代中国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为皇族烧出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只看到御窑瓷器的烧成品,其制作管理过程与深厚的工艺内涵却常被忽视。

为此,景德镇文化部门组织业内高水平企业,探索古代制瓷工艺,根据御窑瓷器特征,印证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经上千次试验,力图再现御窑瓷器的生产工艺,并严格按照这些工艺模拟烧造出一批产品,使普通公众也能欣赏到古代专供皇族的精品瓷器。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向元华说:“馆内展品达150多件,主要模拟明、清时期御窑厂生产的日用瓷器,再现了白鹿尊、青花抱月瓶、百碟瓶一批历史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张燕认为,这批展品在逼真度等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者对古代制瓷工艺各个环节的研究非常深入,遵循这些工艺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公之于众,有助于研究人员解决中国陶瓷考古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科技史、文化艺术史提供了一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博物馆还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游人展示制瓷工艺的历史和传承,介绍这些珍品的原料和窑具,工匠成型、彩绘、填色的制瓷过程,以及历代帝王管理窑厂、官员监督工匠制作的历史等。

博物馆位于元、明、清三代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遗址之上,这片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具有独特的文化考古价值。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埋藏落选的贡品、遗址等大量官窑标本,修复了数以千计的官窑珍品,有一批被誉为“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遗存面世。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穿越古今与瓷对话


现代化的场馆,一流的设计,这里是一片陶瓷的海洋。在这里,你能穿越古今,与历史对话。日前,汇聚着古代文明与现代化气息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引得四方游客络绎不绝。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从前身馆至今,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3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该馆藏品有影青、青白釉、卵白釉、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可谓集中国古瓷之精华,汇天下名瓷之大成,全面展示古今中外的陶瓷文化。

据悉,博物馆除了展览展示外,还充分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光、电、声效果,给观众以全新文化体验。比如多媒体技术做导游、语音导览、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展品或建筑物位置情况。在学术交流上,博物馆还建设了丰富的图书资料、电子阅览室、电子书籍等,满足不同层面的观众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该场馆处处彰显的人性化设计,不仅设立了无障碍通道,还在馆内每层楼梯上安装了无障碍升降平台,为障碍人士提供了方便。

瓷韵千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现场见闻


随着央视综艺《国家宝藏》的走红,不少人认识了故宫的镇馆之宝——各种釉彩大瓶“瓷母”。乾隆年间,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职到景德镇督办官窑30年,至1756年去世,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瓷母”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个86cm高的大瓶器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从上到下依次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等15种施釉方法,16层纹饰,颈部对称夔耳,腹绘12扇开光图案,包括“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画面,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

弥足珍贵的“瓷母”唤起了许多人对瓷器的热爱。一件上好的瓷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高温低温色釉、釉上彩釉下彩分别是什么工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瓷器特征又有什么不同?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中国陶瓷博物馆中找到答案。

走进陶瓷的大千世界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专题性陶瓷博物馆。它坐落在西市区美丽的昌南湖畔,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珍品重器,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馆内共设有八个展示厅,分朝代陈列展示了历代陶瓷珍品,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等等,其近现代和当代珍品为陶瓷馆所特有。

八月的天气铄石流金,即使在树荫下也能感觉得到风是滚烫的,马路上满是扑面而来的热浪。相比之下,凉爽的陶瓷博物馆便俨然成为了人们游玩避暑的夏日天堂。在现场,不少市民纷纷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孩子们围绕着导览机器人开心地聊着笑着,一时间为肃静的博物馆带来了不少生气。旁边,还有不少大人默默地站在展柜前欣赏着瓷器,并不时拿出手中的相机拍下照片作为留念。

在一套十二花神杯陈列展柜前,来自北京的彭先生驻足良久。“我最喜欢这套十二花神杯,”彭先生说道,“它出自清朝康熙年间,12件为一套,一杯一花,杯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所以叫做‘十二花神杯’。几百年前就能做出工艺这么纯熟的作品,实在是难得。”说着,彭先生忍不住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对比观赏起来。

一旁,讲解员正按照参观路线,耐心地为游客一一介绍着博物馆中的珍贵展品。“大缸烧制不容易,由于当年的大件制作受工艺制约,目前还尚未发现存世整器,这个宣德青花大龙缸,是我市一位叫做罗国新的市民捐赠给博物馆的……”作为博物馆里唯一可以触摸的明清瓷器,大龙缸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眼球。据介绍,罗国新本是一位仿制瓷器的小商贩、小作坊老板,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收集瓷片,后来他决定以抢救收集修复古瓷片为己任,并将古董商出价几百万元求购的大龙缸无偿捐赠给博物馆。他向馆方提出唯一的要求是,不要用玻璃罩着大龙缸。这样的话,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们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大龙缸,亲手感受一下明朝瓷器的质感和手感。

领略瓷都精品风采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行业非常繁荣。这里的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代表性产品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中国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青花牡丹纹梅瓶便是一件经典的青花瓷器。它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相较于“瓷母”精致炫丽的外观,元代青花牡丹纹梅瓶显得低调不少。这款梅瓶小口,丰肩,收腹,器身至上而下绘五层纹饰。肩上覆莲瓣纹,内绘八宝纹,腹部绘缠枝牡丹,下腹绘仰莲瓣纹。整件器物层次多,纹饰满,釉色青白,青花发色浓郁。

“博物馆里的宝贝真的太多了,”市民王女士不止一次地带孩子们走进陶瓷博物馆,她说:“总体来说就是精、奇、巧,让人叹为观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进博物馆,通过日常参观游览以及参加“博物馆之夜”等活动,市民们既能详细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各个时期瓷器的发展特征等,近距离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还能透过这些瓷器更深入地了解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对于我来说,博物馆为我和家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边玩边学习陶瓷历史的场所。”王女士说道。

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10月18日开业


黄金十月,秋风送爽,10月18日,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将举行隆重的开启盛典。

作为中国陶瓷城的升级发展项目,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总规划为1000亩,整合房地产合作联盟、设计师合作联盟、商家合作联盟、社区业主团购、专业采购的资源,全力打造出中国第一个国际化程度更高、服务水平更好和发展展示空间更大的国际化陶瓷产业总部服务平台。在春秋两届陶交会、美国采购节、传统节日期间的终端活动、专题文化节等活动方面,总部基地将与中国陶瓷城实现双城互动,为进驻商家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此外,总部基地还将与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家居消费、高端消费链方面的活动,为商家进一步深入开拓市场,提供更为丰富的商贸资源。

目前,世界第二大陶瓷制造商R.A.K、冠军、博德、东鹏、兴辉、冠星、汇德邦、新中瓷、赛德斯邦、日本荣四郎、意大利Powergres、意大利CeramicaSant'Agostino、芒果、金钻、秦陶、布莱尔、米洛西石砖、新云英石、创业石材、瑞达、浪鲸、高第、吉美、中陶、安纳奇、圣罗兰、金夏、万事达、腾达、华泰、敦煌、欧陆、星星便洁宝、明飞达、沐大师等众多知名品牌已强势进驻,并加紧对新的品牌总部进行装修。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也将通过国内外众多一线品牌的汇聚,形成名牌陶瓷产品的核心基地。

据悉,届时将有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等各级政府领导,国内外行业协会首脑,经济发展研究专家,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家和经销商代表,北京、上海、广东房地产界精英,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采购商和考察团,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的发展商佛山中国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领导、记者等数千人出席庆典仪式。总部基地在开启活动期间,将有“赢·启鸣天下”、“赢·陶悦合鸣”、“赢·尚筵”、“赢·新锐艺术”、“赢·陶然生活”等五大篇章的系列庆典活动。

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开馆


7月1日上午,在热烈庆祝建党82周年之际,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举办的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开馆仪式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领导列确、向巴平措、杨传堂、李立国为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剪彩;布穷、徐明阳、多吉、马泽碧、尧西·旺堆、顿珠出席开馆仪式。西藏博物馆馆藏明清瓷器约有2000余件,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赏赐品,集中收藏的品种全、品质高,在国内省级博物馆中是堪称丰富的。此次开馆展示的100余件精品瓷器,制作工艺精良,历史文化特征鲜明,其中有些是藏族地区传统器物造型、纹饰与内地悠久的制瓷工艺完美结合,体现了当时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关怀,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对于了解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史及研究汉藏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尼玛次仁在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说,文物作为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既真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又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源远流长、互相交流、互相融汇、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她既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再生的精神文化财富,又从一个侧面充分印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西藏博物馆此次展示的上百件明清瓷器精品,不但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而且闪耀着各族人民相濡以沫、血浓于水的光辉历史。明清瓷器精品馆的开馆,不仅从一个方面丰富了西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展示。他说,西藏是全国文物大省区之一,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按照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基础的思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保护好文物、认真研究好文物、积极利用好文物,使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在西藏实现“一加强、两促进”三大任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开馆仪式之后,列确、向巴平措、杨传堂、李立国、布穷、徐明阳、多吉、马泽碧、尼玛次仁、尧西·旺堆、顿珠在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西藏博物馆负责人陪同下,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区党委办公厅、武警西藏总队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于10月18日开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于10月18日开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