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驻华外交官共聚瓷都 零距离感悟陶瓷文化

驻华外交官共聚瓷都 零距离感悟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4-04

陶瓷文化。

5月末,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瓷都景德镇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卢森堡、厄瓜多尔、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共聚瓷都,开启了首届驻华外交官“中国文化之旅”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外交官们参观了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区、古窑民俗博览区、瑶里古镇、御窑厂遗址、馆,亲手制作陶器、绘制陶盘,并欣赏了独具特色的瓷乐表演。

把梦境画在瓷盘上

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区是此次驻华外交官“中国文化之旅”的第一站。创意园在原有陶瓷厂房基础上修建而成,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容纳150余户创作工作室和机构。园区特别推出每周五、六晚间高校大学生创意集市,免费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孵化陶瓷创意人才。目前,园区已入驻80多个集市摊位,吸引大学生、毕业生260余人。

参观陶瓷艺术家工作室时,外交官在聆听讲解之余纷纷询问艺术家有关陶瓷制作工艺的问题,有的外交官甚至操着流利的中文与艺术家交流,现场气氛相当活跃。卢森堡驻华大使石泰嵋与其中一个工作室的艺术家建立了联系,准备下次来进一步考察景德镇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及陶艺创作,并想让卢森堡的年轻艺术家来景德镇学习交流。他告诉记者,陶瓷产业曾经是卢森堡的第一产业,而现在已经被银行等现代行业所取代,他希望有一天卢森堡的陶瓷产业还能重拾昔日的辉煌。

在创意园的“手工制瓷体验区”,外交官们饶有兴致地系上围裙、挽起袖子,在艺术家的指导下体验拉坯、俢坯的乐趣。摩洛哥驻华文化参赞索拉娅兴致勃勃地尝试了两次,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她对记者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呢!”与大多数初学者不同,有过拉坯经验的南非驻华文化参赞显得娴熟不少,她一次性完成的花瓶得到了指导艺术家的赞赏。

在创意园的“镇当代艺术馆”,外交官们拿起画笔,发挥想象,在陶瓷盘上进行创作。其中,厄瓜多尔驻华公使卡洛斯·罗德里盖斯绘制的一件作品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罗德里盖斯告诉记者:“这是我梦中的住所,那里宁静,有茂密的森林和潺潺的流水,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陶瓷上作画,我很喜欢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古窑的神秘工艺

为了让外交官们深入了解景德镇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主办方特意安排大家参访了古窑民俗博览区、御窑厂遗址等景点。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外交官时刻紧跟外语讲解员,参观了手工制瓷作坊、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等。看着几位80多岁的非遗传承人演示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等手工制瓷工艺,外交官们纷纷停住脚步,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拍照留念。俄罗斯驻华参赞兼文化中心主任维克多孔诺夫在艺术家的引导下拿起放大镜仔细观看做工精细的生肖陶瓷盘后,拿起自己的生肖龙陶瓷盘合影。

此外,讲解员还耐心地向外交官们讲解鉴别手工烧制瓷器与机器制瓷器的方法。讲解员告诉大家,好的手工制瓷器,如用手沾水在碗口摩擦,会发出像飞机飞过的轰鸣声。外交官们纷纷拿起瓷器一试究竟,厄瓜多尔驻华公使罗德里盖斯夫妇一边重复着这个动作,一边和着轰鸣声摇摆起来,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周围所有人。

在众多外交官中,乌克兰驻华文化与信息参赞瓦伦丁·沃尔克和匈牙利驻华参赞宋妮雅算得上“中国通”。前者是著名汉学家,后者则对中国考古颇有研究,流利的中文为他们了解陶瓷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当大家都在采购陶瓷纪念品时,宋妮雅却购买了一套关于陶瓷研究的专著留作纪念,准备回去认真研读。当大家都跟着讲解员参观时,总能看见走在人群之前的沃尔克向工作人员和艺术家请教问题。

越纯粹的风情越感人

也许是长时间生活在大城市的缘故,外交官们特别钟情有着“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美称的瑶里古镇。古朴的建筑、穿着朴素中式服装的老者、河对岸洗衣的女子、随处可见的小动物……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宁静、秀美的图画,让大家产生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有的外交官看到古屋里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恭敬地前去打招呼,而老人们淳朴的微笑更让外交官们感到心里暖暖的。

参访途中路过一户正在做景德镇的特色食物——碱水粑的人家。起初,外交官们以为是在制作手工肥皂,后来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才知道,这是吃的东西。当他们知道头一天的晚宴上自己已经吃到过碱水粑时,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伊朗驻华文化参赞贾利万德认真地说:“下次要是再吃到这个,一定要告诉我呀!”

古镇不大,不一会儿就逛完了,但是大家依旧依依不舍。摩洛哥驻华文化参赞索拉娅和塞浦路斯驻华文化参赞瓦西里科·桑庭都表示:“我们喜欢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我们要走路到下一个景点去。”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沈阳市民零距离领略到景德镇大师级陶瓷精品


青花、粉彩、颜色釉、陶瓷雕塑……这个周末,在位于北市场的沈阳宏亿皇寺艺术馆内,市民争相观展千余件陶瓷作品,这些精品全部出自景德镇艺术大师之手。这场2015沈阳·景德镇高端瓷器展将一直持续到10月18日结束,免费向市民开放。

9月20日,来自景德镇的15名陶瓷艺术大师在展会现场,对自己的作品向观众进行解读,以作者的角度解析瓷器的创作及制造过程、工艺手法、文化价值,让市民对展品有更深入的理解。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发展局局长唐良介绍说,景德镇和沈阳有着悠远的渊源,早在清朝,沈阳人唐英就到景德镇去做了督陶官,而且创建了官窑唐窑,亲自参与制陶的72道工序,终成一代制陶大师。今年12月,沈阳还将和景德镇联合举行以康雍乾为时代背景的“唐英杯”专题陶瓷精品展览。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是陶瓷艺术家们精心设计和制作出来的,而且经过严格筛选,都能达到精品级别,确实把陶瓷的艺术、文化、元素、灵魂,都展现了出来。展品中,既有标价几千元的梨壶、扁壶、心壶等各种瓷壶,还有100万元以上的釉上彩瓷板。

当日,来自景德镇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涂冀报、曾亚林等还和辽沈知名书画大师进行了创作笔会,同时同地进行交流。艺术家们挥毫泼墨,现场描绘瓷板画,精湛技艺,令人叫绝,观展市民零距离领略到大师风采。

陶瓷文化:明代陶瓷鉴赏感悟


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下面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的对明代陶瓷的一些感悟。首先,明代陶瓷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明代陶瓷可以看到胎釉是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和虾红色,心里很纳闷。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它不是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点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专家认为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产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明代陶瓷鉴赏感悟


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下面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的对明代陶瓷的一些感悟。

首先,明代陶瓷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明代陶瓷可以看到胎釉是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和虾红色,心里很纳闷。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它不是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点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专家认为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产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识瓷感悟


瓷器玩家大抵会有同感,古瓷上某些现象,有时心里明白,嘴上却难以表达,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这“意会”,实际上讲的是“悟性”。

悟性在鉴识上无处不在处处在,所以,有人觉得识瓷难,有人觉得不难。比如面对一真一假两件器物,入门三个月的人只凭一、二个基本要点便判定了真假,学三年的人,虽然可以讲出三条、五条理由,则不见得真正能抓住要领,这就见出了悟性高下。笔者不是拿“悟性”唬人,之所以如是说,是因为许多人的眼力和心力本是来够用的,只因在许多时候失去了平常心,便迷失了悟性。

因此,在古陶瓷鉴定上,“悟性”未必一定就同智商、同懂得相关历史知识成正比,有时还可能成反比。例如有位高学历的事业有成者,以较高的价位,拥有了一件外底署“永乐年制”篆款的青花龙纹盘,说是国宝级文物。其知识面极广,从我国首见的三国时期于腹部处刻纪年款的越窑青釉虎子,到元代署“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青花款的釉里红楼阁式瓷仓;从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建御窑厂时官窑瓷上不落款,至永乐朝偶尔在圆器的器内署上四字年号款,以及终永乐一朝没有出现一件带底款官窑器的年款情况和历史,无所不详,无所不晓。惟有一点欠思索,倘若外底部带款的此件永乐盘系真的,当时这位写款人,会就此犯下对圣上不恭之死罪他根本没想到。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的做法始自永乐朝,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明成祖朱棣只是在自己所用的一些碗、杯、盘的内底内壁处,留下了帝王尊号。这些署款器,尽管烧造数量极为有限,因前无古人,已堪为壮举。朱棣没敢把自己的年号倒扣于外底,是基于传统思维和皇帝的尊严。试想,至高无上的帝号岂能随处张扬!又系张扬于器皿底部,将给文武百官及天下黎民作如何感想!所以,永乐款采用了深奥又不易懂的篆书、且字体显得十分模糊,这系受时代发展的限制所致。因此,瓷器的早期落款形式,便带有了时代印痕。而此件于外底大大咧咧署上了永乐年号的青花龙纹盘,由于超越了历史进程,无疑为假冒品。

“近卫花瓶” 瓷器外交


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因为大量进口中国瓷器,导致欧洲主要帝国的财政吃紧,为防止白银外流,欧洲一些国家开始试制瓷器。

首先是意大利人模仿中国青花瓷制造了美第奇瓷器,但这个瓷器是软质瓷,与中国硬质瓷差距很大。而之后的德国人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尔通过对中国瓷器的研究,试制出欧洲第一个硬质瓷器,尽管比中国发明瓷器要晚1400年,但在欧洲却意义重大,他被誉为“欧洲瓷器之父”。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二世十分高兴,并在德累斯顿的迈森,一座名叫阿尔布莱希特堡的地方,创建了欧洲最著名的迈森瓷厂。该厂第一任厂长就是波特格尔。迈森瓷的进一步烧制成功,又激发了奥古斯都二世收集东方瓷器的热情。他也许是过度痴迷于瓷器,恐怕瓷器制造秘方流失,竟然把波特格尔软禁起来,这一举动打击了这位发明家的积极性,他之后一直郁郁寡欢。

奥古斯都二世,被称为东方瓷器最优秀的收藏家之一,一生中最大的两个开支,一是购买东方瓷器,另一个则是发动战争。有意思的是,1717年,为了得到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他竟然以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近卫骑兵去交换,那些瓷器的价值相当27000塔里尔(德国旧银币),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身价百倍的中国瓷器因此被称作“近卫花瓶”,至今仍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博物馆内。“近卫花瓶”作为世界外交史上的奇闻,被载入史册。1733年国王去世后,留在世上共有35098件瓷器。然而十分遗憾,二战时,茨温格宫博物馆被炸,事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藏品都转移了出去,现在重新修复的茨温格宫又按原样摆放了当年展览瓷器的盛况,现在的博物馆中,多数为奥古斯都二世的旧藏,也有一部分是社会捐献,其中大多数是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中,康熙青花瓷自然是主流,其中,康熙洒蓝描金、康熙素三彩、五彩也是重要藏品。从现在的茨温格宫中的六个主要瓷器展厅,中国瓷器占了大部分。奥古斯都二世还特别喜欢迈森瓷器,因为在他主持下,烧造出来,加之爱国主义情结,所以在宫中收藏也颇多。不过刚开始的迈森瓷,大量模仿中国风格,即使迈森之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起初仍带有中国纹饰、造型元素的痕迹(见右上图)。

除了中国瓷器、迈森瓷器,奥古斯都二世也收藏日本瓷器,尽管日本瓷器是在中国影响下发展而来,但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得到奥古斯都二世的喜爱。

迈森瓷仿造中国瓷器不少,流散在欧洲市场,因为外形相像,常常让中国瓷器的收藏家分不清真假。事实上,只要仔细分辨,就能看出彼此的区别。中国瓷器瓷胎比迈森仿品细洁,青花发色也沉厚,线条扎实流畅,迈森瓷的线条粗细相似,原因是中国工匠用毛笔,而迈森工匠用粗细一律的笔画画,没有笔锋的变化,显得僵硬。

德化致力打造“文化瓷都”


打响区域品牌 打造“文化瓷都”

3月17日,德化名瓷走进世博暨《世博和鼎》运输方案征集新闻发布会在德化县中国白艺术宫隆重举行。福建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泉州市、德化县、德化陶瓷学院领导出席了活动。

被陶瓷界誉为“千年一宝、世界瓷王”的《世博和鼎》,将于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第三展区一楼演示厅展出,同茶叶、漆器、寿山石等元素一起,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福建城市、文化以及生活的历史变迁,多角度展现福建历史文化底蕴。福建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靖评价《世博和鼎》“不仅有高超的烧制技艺和艺术感染力,而且契合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分展现了福建、泉州的魅力”。

《世博和鼎》走进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现中国德化高超的陶瓷技艺和文化魅力。以此为契机,德化陶瓷将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瓷都德化由“工业瓷都”迈向“文化瓷都”,为泉州加快经济强市建设作贡献。

挑战烧制极限

三年炼成《世博和鼎》

历经三年多的精雕细磨,经过上百次的挫折,《世博和鼎》成功出炉,攻克了大型瓷雕烧制的世界性难题,可以说是德化瓷雕史上的一次标志性突破。

陶瓷文化产业园落户望城铜官镇


长沙又添一处文化产业基地——望城铜官陶瓷文化产业园项目落户望城的签字仪式昨日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此举昭示着湖南民间文化产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基地,也意味着湖南传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

据望城区区长谭小平介绍,此次打造的望城铜官陶瓷文化产业园,将以望城区的铜官镇为中心,拟投资4亿元,建设规模达到112536平方米。将借助千年铜官古镇的名气,依托铜官陶瓷和望城产业资源、人文优势,建设一个集中生产、展示湖南陶瓷的民族陶艺街,同时创建湖南民族艺术展览馆,将湖南湘绣、烟花、雕刻、剪纸、岳州扇、土家织锦、永兴银饰、宝庆竹刻、珍珠玉石和其他民间工艺品融于一体的铜官湖南工艺美术(陶瓷)文化产业园。在园区内实现湖南工艺美术产销一条龙,从而尽快促成湖南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同时,园区内还计划创办陶瓷工艺美术专业技术培训学校,将铜官打造成一个集陶瓷生产、研究、传承、保护、展销、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镇。

福建德化由“工业瓷都”向“文化瓷都”转变的目标


福建德化打造陶瓷创意产业

标志着福建德化世界级陶瓷艺术大师陈仁海正式将厦门作为对外展示的基地之一。近日,“中国白”厦门云顶馆开馆,“世博和鼎”袖珍版现厦门。

“推出世博和鼎袖珍版,主要是为给没去上海世博会现场的市民一次近距离感受的机会。”陈仁海介绍说,他创作的“世博和鼎”能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他感到非常荣幸。

被誉为“中国通”的厦大美籍教授潘维廉认为,“陈仁海是‘中国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将中国陶瓷的精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据悉,2009年德化全县陶瓷的产值达71.3亿元。为了实现陶瓷产业的升级,中国瓷都——德化提出了提高陶瓷产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科技附加值,以及预期收藏增值,打造超百亿产业,实现德化由“工业瓷都”向“文化瓷都”转变的目标。

阅读延伸: 福建晋江、德化陶瓷产区

中国白瓷雕作品《奥运和鼎》将亮相上海世博会

陈仁海“中国白”瓷雕作品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驻华外交官共聚瓷都 零距离感悟陶瓷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驻华外交官共聚瓷都 零距离感悟陶瓷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