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上海博物馆扫描:陶瓷收藏重寻根

上海博物馆扫描:陶瓷收藏重寻根

古代瓷器收藏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06

古代瓷器收藏。

近10年来,上海博物馆(简称上博)举办了数十个展览,形成“中西交往,南北交融”的文化风格。为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世界了解中国,上博先后在欧、美及日、韩、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行了一系列主题展览,在海内外搭建起一座座精美华丽的展示平台,体现“千年遗珍的检阅,百代艺苑的览读”的时代创意,充分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深远宏阔的民族历史。

上博的陶瓷器收藏以源远流长、体系完备、名品迭出著称于世。从大约9000年前的陶片、新石器时代黄河及长江流域各重要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灰陶、黑陶,到商周时期的白陶、印纹硬陶、汉代的铅釉陶、唐三彩直至明清时代的紫砂器;从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东汉两晋的早期青瓷到唐代“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和“类银似雪”的邢窑白瓷,再到宋代精彩纷呈的“哥、官、汝、定、钧”五大名窑,尤其是元明清以后景德镇官窑争奇斗艳的各种白釉、青釉、红釉、蓝釉、黄釉等颜色釉瓷器和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等彩瓷,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名品。

在收藏家或古董商眼里,发现一件稀世陶瓷珍品就如同发现一片星空。其实真正的星空是人才。上博当年拥有顶尖的一流学者、专家、鉴赏家,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在陶瓷、书画界,文博专家汪庆正是一位具有高深眼力的鉴赏奇才,他不满足稀世珍品的鉴定,而历经艰辛,四处寻访,是地道的“窑址迷”。20多年前,他与同事范冬青、周丽丽等在连绵数十里汝窑遗址上寻觅,搞清楚汝窑来历,再延伸相关调查,2002年终于在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城内张公巷发现新的汝窑遗址――北宋官窑。

这是上博“文化问根”的一例。据悉,上海考古工作者发现了27处古文化遗址,对其中的14处进行了近30次科学发掘。半个世纪以来,按照年代顺序,马桥遗址、广富林遗址、崧泽遗址和福泉山遗址等古遗址先后发掘,对于上海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意义不凡。最近上海市文管委和上博正在考虑“长江文明”命题,将依据大量的考古发现和考古文物,探索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关联,上博正在落实这项行动计划。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安阳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瓷枕


安阳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位于古都安阳,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源地。今天有幸去安阳博物馆参观宋代瓷枕。博物馆收藏的瓷枕主要是隋代安阳相州窑和宋代耀州窑白瓷枕,以宋代“张家造”地款的婴戏枕最为精美,瓷枕也是宋代磁州窑艺术特征的主要代表。

瓷枕是我国古代的日用寝具和诊脉用的,到了宋代有很多种类的瓷枕用于陪葬之用的陶瓷枕。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随着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按照不同朝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差别。唐和五代(公元7~10世纪)以前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代(公元10~13世纪)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手法。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除了宋代的磁州窑系之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特色相一致。

宋代瓷枕的形制

安阳博物馆的宋代瓷枕形式主要长方形、椭圆形、腰圆形、六角形、八方形、女瓷枕、童子荷叶枕、云头形、方形、婴儿枕、鸳鸯瓷枕、花瓣形、鸡心形等。枕面、枕壁常有白釉黑花、剔花、刻画、堆塑等纹饰。黑加白体现了精美的古典美,也是宋代磁州窑经典釉色和花纹。

瓷枕纹饰内容

花鸟、人物故事、动物、山水、婴戏、诗词曲赋。

瓷枕纹饰

双狮花卉瓷枕

鸳鸯枕

黑花荷莲纹瓷枕

牡丹纹瓷枕

人物纹

山水纹

文字纹

婴戏瓷枕

婴戏枕是我国瓷器装饰的典型纹饰之一,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宋代以后,以磁州窑釉下彩绘婴戏图最富表现力,儿童活泼之态表现的十分传神。婴戏图的大量使用,体现了人民自古至今对孩童无限关爱与期望,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祝愿。

白釉褐彩芦雁纹瓷枕

白釉褐彩水纹枕

身价2.6亿元青花大罐亮相上海博物馆


《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今起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这是中国古陶瓷研究者和爱好者盼望已久的展览,荟萃了国内外40余家文物机构的元青花珍藏。

青花名器来沪展出

许多人对元青花的关注,源于2005年伦敦佳士得将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拍出了2.3亿元人民币这个当时中国古陶瓷的世界拍卖纪录。今天,这件归英国著名古董商收藏的“鬼谷子下山”大罐也被借展于上海博物馆。

展览中有一件元青花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器物———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型”瓶。如今声名显赫的元青花,在民国时期,收藏家和学者还不知有其存在。世人对元青花的认识,起于英国大维德爵士收藏的一对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波普博士以大维德收藏的这对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两博物馆收藏的几十件与之风格相近的中国瓷器,将所有具有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定为14世纪青花瓷。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重视和公认。人们认识到,元青花不仅影响到明清两代瓷器,其“青花”风格和工艺甚至风靡世界,至今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80年代起,元青花在国际拍卖市场屡创高价,令人刮目相看。这对“至正型”瓶原来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如今其中之一首次回到它的出产国。据大英博物馆馆长代表称,这是该瓶自1920年以来首次离开英国。在大英博物馆展厅中,人们只能看到此瓶的一个侧面。这次在上海博物馆,它被陈列于独立展柜中,可四面观赏。

文博机构借出珍藏

筹办元青花瓷器大展是上海博物馆做了10年的梦,经过长期努力和多方支持,终于在上博建馆60周年之际得以成真。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不少文博和考古机构出借了各自的珍藏,加上上博自藏,共有80余件元青花瓷器亮相。其中不乏首次在国内亮相者,还有些是元青花孤品。如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的元青花缠枝莲杂宝纹蒙古包,非常奇特。这件10厘米高的瓷器“蒙古包”上除了有佛教、道教的纹样,还出现了一个十字架。此器胎釉精细,据说可能是景德镇为元代宫廷特殊烧制。南京博物馆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和日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图盖罐,精美和珍稀程度不亚于“鬼谷子下山”大罐。

学术课题存在争议

元青花还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学术课题。即使上海博物馆的专家之间也有不同的学术见解。陈克伦副馆长认为,元青花在当时主要是贸易瓷,用于“外销”,其风格、纹样,均异于中国传统的雅文化审美趣味,多近于磁州窑这类民间瓷器和伊斯兰风情。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为何画工精细繁复、器型大的元青花多在海外。上博陶瓷研究部主任陆明华则认为,那些精美的元青花应该出自元官窑,不一定是专门为输出海外而生产,也不是纯粹为官方使用,国内出土了许多元青花瓷器可说明这点。但他们都认为,元青花中有不少是来样、来料加工的,甚至有的画工也可能来自异域。

随着元青花的市场表现日益火爆,国内民间收藏出现的“元青花”也越来越多。有人号称,保守估计,民间拥有15000件。这些“元青花”到底是真是赝,引发了激烈争论。民间“专家”纷纷叫板博物馆“砖家”。据悉,本次展览期间,海内外专家、学者等约180人将莅沪研讨。但愿就元青花的鉴定学和技术手段,学界能早日探索出一套可靠、可行、可信的办法来,结束元青花说不清的局面。

世界牛的青瓷博物馆


南宋官窑六棱投箭瓶

有人说,青瓷是中国继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后对人类文明的第五大贡献。瓷器是如此的重要,外国人干脆用瓷器(china)来称呼中国(China)。深圳民营企业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创办了世界最大的青瓷专业博物馆。私人财产变成了社会财富,个人的爱好变成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深圳有一家名叫玺宝楼青瓷博物馆的专业博物馆,虽然是家民营博物馆,但是收集的青瓷数量多,成系统,不断代,比古代青瓷最大产地的浙江博物馆数量还要多,比国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也多,因此称得上中国第一,而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因此有人说它是“世界最牛的青瓷博物馆”。

路甬祥参观大感惊奇

2007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深圳出差。他听说深圳有这样一家博物馆,就要求安排参观。来到罗湖区宝安中路上,距离全市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北面200米的地方,有一栋小楼,很普通,不起眼。进楼上到二楼,才看到博物馆的大门,两开的红色门扇,金色的狮头门环,飞檐雕饰,古香古色。进入馆内,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宽敞的展览大厅,明净的橱窗内,柔和的灯光下,摆满了一件件稀世展品。商朝以前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只有陶器而没有瓷器。商代时不知是哪个能工巧匠突发奇想在陶罐上涂了一层釉,高温烧制,中国就有了最原始的瓷器。概括起来说,青瓷初创于商周,发展于两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落于元明。青瓷博物馆收藏了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青瓷珍品。不断代,成系列,按年代排列,历史脉络清晰。清朝以后,青瓷式微。青瓷好比是中国历史上一朵花期最长、花朵娇艳的鲜花,凋零后繁复的花瓣枝叶落地化作肥沃的土壤,里面长出了素彩、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釉里红、青花瓷等千姿百态的彩色瓷器。默默无声的青瓷用自己的身体告诉人们:她是瓷之根、瓷之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不会说话的青瓷,用一个个实物展品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史上文化没有中断的唯一文明古国,优秀的民族为人类文明宝库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

参观后,路甬祥大为惊奇。他没有想到,深圳这个历史上并没有以青瓷著名的地方,竟有人创办了一个藏品数量世界第一的博物馆;更没想到创办人是一位民营企业家,馆长吴克顺尽一生精力,用全部财产,创办起这个令人震撼的青瓷博物馆。他拿起博物馆的简介,看到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带您走进古老艺术殿堂,共同追忆华夏文明历史。小学生的心灵从这里启迪,中学生的眼界从这里打开,大学生的奋发从这里开始。”他微笑着点头称是。路甬祥回到北京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提笔给许宗衡市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参观青瓷博物馆“感到十分震惊。此民间博物馆实为国内和国际青瓷收集之最,收存十分系统,而且包含大量国宝级精品,文化价值无限。建议深圳市给予进一步重视,保护和展出,也是深圳一大文化亮点……”

收藏爱好变成了事业追求

吴克顺是甘肃景泰人。1971年入伍,1981年随部队调入深圳参加特区建设。1983年转成为深圳人。1986年,他任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工程技术部经理。为建设游览景区里的“小人国”,3年间他跑了国内外100多个风景名胜区考察;也参观了全国的陶瓷厂,深入了解陶瓷的烧制过程,随着对青瓷的了解,他开始对青瓷收藏有了兴趣。

吴克顺真正下决心开始收藏古瓷器是在1987年。是年9月,由冯克铭等瓷器专家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陶瓷史》。该书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100多个窑址情况写得非常详细;对每个窑口的形状、各种瓷器的形体、烧制温度、化学成分等,交代得清清楚楚。此书出版前,英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人说瓷器最早是由他们国家发明的。有一次,吴克顺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一个英国古瓷专家对“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说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历史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但是并没有见到多少实物。“实际上你们中国的瓷器要到我们大英博物馆来鉴定。”英国人的话刺痛了吴克顺。他下决心将收藏方向定为青瓷。他说:“这几年的经历使我认识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青瓷。青瓷源于中华,始于商代,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瓷器,是瓷器之根。”他说:“要办青瓷博物馆给外国人看。一定要圆这个梦,这是个民族的梦。”

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在青瓷收藏和保管方面有了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与陶瓷界许多专家建立了良好关系。1996年,吴克顺开始筹办青瓷博物馆。他向几位专家发出邀请,请他们来深圳帮助整理藏品。其中有朱伯谦(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浙江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丽琼(号称中国文博考古四大女强之一、重庆博物馆研究员)、赵青云(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等。正在创业的吴克顺没有能力高标准接待,只好把专家们安排在博物馆上面的职工宿舍里。没有一个人提出报酬问题,心存感激的吴克顺只是给每人每月给点生活补贴费。但是专家们毫无怨言,兴致勃勃地投入工作,为藏品作鉴定,写说明,建立档案,在深圳足足工作了一年多。整个工作完成后,吴克顺又请汪庆正(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国家古陶瓷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来到深圳,将展品、资料全部审核一遍,在所有的鉴定文书上签字负责。吴克顺谈到这些往事十分感动:“学者们太可爱了。他们是这个行业里的顶级专家,外国人花大价钱请不动他们……他们之所以愿意来深圳帮忙,是为了实现一代人的追求,完成一个民族的心愿。”

收集古瓷的酸甜苦辣

吴克顺收藏第一件瓷器是在1985年,他出差到山东淄博。中午,两个同事约伴出门到农民集市上逛逛。在地摊上,眼尖的吴克顺看到一个汉代越窑的瓷器,他出价300元买了下来。他的青瓷收藏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吴克顺不总是这样好运。由于知识不够,眼光不精,开始一段时间里他收到了一些假货、赝品,价格高达300万元。“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使我真正认识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风险。这是我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候。当时,我几乎绝望,一段时间一直考虑一个问题:是干下去,还是就此打住,洗手不干?最后还是决定咬牙坚持下去。

最成功的一次收购

“青瓷鼎盛于唐宋。”青瓷以宋朝官窑的瓷器最为名贵。在青瓷博物馆里,有9件宋瓷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安排的空间也最大。汪庆正在评价青瓷博物馆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宋代修内司官窑的瓷器是珍稀瑰宝,有一件就了不起,玺宝楼竟然有9件。”其中有一件南宋官窑的六棱形投箭瓶,釉色佳美不可思议,色润如碧玉,光冷像冰凌。几乎每次去博物馆参观,吴馆长都会介绍这件瓷器。这个绝品是1999年收来的。当时吴克顺听说杭州一个藏家手中有一个南宋官窑的瓷瓶想出手,已有日本人、台湾人参加竞购。吴克顺第一时间赶到了杭州,看了这个投箭瓶,一时不能判断其价值。留下几万元定金,吴克顺将古瓷带到宾馆,请来几位专家鉴定。专家们发表了看法:首先,这个瓷瓶是干什么用的呢?宋朝的文人们喜欢游乐享受。春游饮酒时,将此瓶置于大树下的草地上,人站在五六米外,手持箭杆投掷,以投中多寡为赢,或吟诗作对,或饮酒取乐,极为风流潇洒。其次,瓷瓶质量怎么样呢?几位专家意见一致:“极为完整,毫无损伤,造型优美。最可贵的是釉色玉洁冰清,为稀世珍宝!”(后来这件古瓷又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耿宝昌鉴定,他的评语是:“世界罕见之珍品”。)

古瓷是罕见宝物,藏家开价也高:160万元。日本人和台湾人已经接受了这个报价。吴克顺出不起这个价格,但是他决心将这件宝贝买下来。艰苦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开始了。吴克顺请藏家到酒楼吃饭,不断地磨来磨去,藏家的态度开始松动。在这个关键时刻,杭州的一些专家助了吴克顺一臂之力。他们带话给藏家:“这件藏品属于国家限制出口文物,作为有良心中国人,应该将其留在国内,不要卖到国外……”吴克顺也动之以情:“我是一家民营博物馆馆长,虽然没有力量出最高的价格收购。但是,这件藏品放在我的博物馆,可以让更多的国人参观这件宝物,而且你的子孙也可以随时看到这件传家之宝。”吴克顺的真情终于打动了藏家,最后同意以80万元的价格卖给青瓷博物馆。这件珍品现在是青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最心痛的收购

2001年在河南一个地方修高速公路时,露出了一个瓷腰鼓。当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吴克顺后,他火速赶到了当地。看到两个茬口很新的碎片后,吴克顺傻眼了。他忙问怎么回事?原来,发现这个花鼓时在场有13个农民。谁也没有想到要把这件文物交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而是决定藏起找机会卖掉分钱。但是在“由谁保管”的问题上相持不下。最后一个精明的人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办法:砸碎花鼓,分瓷片!一个一米多长、小盆口般粗的古瓷花鼓被砸成了40多块瓷片,13个农民有的分了一大片,有的分了几小片。后来吴克顺搞清楚,这是一件唐代的花瓣釉青瓷腰鼓,鼓身上有漂亮的花瓣,两头粗中间细,两头蒙上羊皮,可以敲响,用来伴舞。这样稀罕的瓷鼓只能是皇宫的用品。这样一个稀世罕见的珍品,就被这帮贪婪愚昧的农民打碎了。吴克顺欲哭无泪,赶紧开始抢救性收购。这个农民手里有两片较小的碎片,讨价还价后八千元成交。然后在这位老兄的带领下一个一个找到其他人,将他们的瓷片全部买下,共花去11万元。可惜的是最后一位农民外出打工不知去向,他手里的碎片没能收到。吴克顺回来后,将碎片对好、黏合,恢复了腰鼓的原貌,不足部分用石灰灰浆补齐。现在我们在博物馆里能够看到这件腰鼓,可惜不是原来的优美形状,有几块地方是白色的石灰,看着令人心酸。

时间最长的收购

展馆中还有一套9件的金属餐具,吴克顺用了4年时间才将其收购全。1993年,吴克顺听说自己的景泰家乡有一位清朝时名叫岳登龙的将军,据说是岳飞27代后裔。岳将军的孙子已80多岁,要将家传的一套金属餐具卖掉。说起这套餐具来历不简单。岳登龙将军小时候调皮,到少林寺学武后投军,当年是镇守凉州(今武威)的一名将军。有一次他带伤上阵,立下大功。战功报到皇宫,慈禧大悦,在大红锦缎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连同自己使用的一套餐具作为奖品,派快马送到兰州,奖给了岳登龙。

吴克顺听到这件事,马上回家乡找到了这位老乡。请他拿出餐具瞧瞧。这是一套合金餐具,说是9件。但是让人失望的是,主人手里只有少半,多数被几个声称要买的人拿去看货,肉包子打狗一去无还,好多年了。吴克顺让他讨要回来再谈买卖,老人家可怜巴巴地说,这几个人分在几个省里,他没有路费去讨货,估计也要不回来,还是请吴克顺想想办法。碰到这种事,吴克顺哭笑不得,但是他觉着这是很珍贵的文物,放手又心不甘,只好亲自出马帮助主人去讨货。此后,吴克顺花了4年时间,跑了新疆、青海、陕西和甘肃的一些地方,找到了拿走这些餐具的人。讨要餐具时不可能白要回来,这些人是不会给的。吴克顺只好说代表岳家感谢他们保管了这些年,付给他们一笔“管理费”后才把餐具一个个收回来。当9件餐具收全后,吴克顺才感觉自己4年的努力和辛苦是多么值!眼前的这一套9件餐具,有1个大鼎、4个中鼎、4个小鼎。每件造型、鼎的耳朵、盖上的钮各不相同,鼎身上刻有不同的花纹、小篆文字等,十分精美。9件收齐,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吴克顺将这套餐具整齐地摆放在展厅突出的位置,独特的餐具和餐具背后的故事吸引了很多参观者。

将流失的文物购回来

随着吴克顺在文物古玩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他这一方面的消息也越来越灵通。内地的很多文物是通过深圳口岸走私到香港去的。有时候一些文物到了深圳后一时出不去,就会有人将消息告诉吴克顺。自觉对保护祖国文物肩负责任的他,就会找当事人做工作将文物留在国内,或者干脆自己收购。这方面的故事很多。而且后来他还经常去香港港岛上环的摩■街等文物古玩街溜达,发现有比较好的文物收购回来。

有了青瓷博物馆

外国人就牛不起来了

1998年11月14日,文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深圳第一个私营博物馆、全国最大的青瓷专项博物馆——玺宝楼青瓷博物馆正式开馆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新加坡国际博物馆等30多家单位先后致电祝贺。国内外的专家一致认为,玺宝楼的规模、质量、观赏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是一流的。朱伯谦同意兼任玺宝楼青瓷博物馆名誉馆长。

听说中国深圳开办了青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些不相信,特地派来两个人探虚实。不久,又正式派来5个人(4名洋人专家和1位华人翻译)来青瓷博物馆参观考察。这次看得很仔细,问得很详细。看过以后感觉不简单,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办起来这样专业的博物馆。”最后评价说:“看了这样规模巨大、展品全面,形成系统的专业博物馆后,看来陶瓷确实是中国发明的。”为青瓷博物馆建馆时做出过很大贡献的陈丽琼女士说:“从今以后瓷器要拿到中国来鉴定了,青瓷博物馆的建立为此打下了基础”。香港青花瓷大王戈世科评价说:“青瓷博物馆规模很大,展品精美,是中国人的骄傲。吴先生非常了不起。”

现在,青瓷博物馆已经开馆10年了。10年间,参观人数达到近10万人次。政府给青瓷博物馆挂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许多领导、名人和国外的朋友都来博物馆参观过。北京国家歌剧院的法国设计师安德鲁来深圳时特意到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里的藏品喜欢得不得了,最后买了一个玉佩作为留念。今年3月,李铁映来到青瓷博物馆参观。看完展品后说“感到非常震撼”,欣然提笔写下了“精美绝伦”的题词。他评价说:“到全国许多地方看过博物馆,没有看到过收集了这么全的青瓷,深受感动。吴先生把收藏当成了事业,是一位思想品德高尚的企业家。”

吴克顺办青瓷博物馆,实际上把个人的收藏变成了国家文物部门管理下的文物管理单位,把私有的财产变成了社会的财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能在深圳这块热土上发达,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本事,是因为遇到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人不能忘本。我个人的藏品,说到底属于国家和人民。我办私人博物馆,就是要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尽炎黄子孙的一点责任。”从吴克顺成功创办青瓷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人的私人爱好可以变成创意的来源,只要这个爱好是真正从心底里产生的,没有太多的功利性;而社会责任也可以成为激发创意的一种动力,一个富有民族文化责任感的人总会能想得到如何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事情。

陶瓷“宝物”入住海南省博物馆


魂瓶,也称魂魄瓶、五罐瓶等,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随葬器物,器形多呈平口罐、五孔罐或五联罐状,罐身和顶盖上有亭台楼阁、飞禽神兽等堆塑;其质料为陶瓷,尤以青瓷居多。

由于该物大量出土于汉末至宋以前的墓葬中,尤以六朝为多,所以一般认为中古时代为魂瓶习俗流行的鼎盛期。

近世民间葬俗中亦多有以“宝瓶”、“食罐”、“粮仓”、“五谷囤”、“招魂袋”之类器物随死者葬入土中的,一般认为正是魂瓶之俗的一脉相传。

海南省博物馆将展出的是青色釉魂瓶通高46厘米,口径11厘米。记者看到,该瓶体由上下两部分粘接而成,通体施有青釉,釉色纯净。制作中采用了塑贴、模印等装饰手法,使其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准。

瓶体上部正面塑有三层飞檐高楼,四周塑造有各种动物的形象。瓶体其余三面共有八名乐人持不同乐器进行演奏。下部的大罐疏朗地贴有猎人、狗、鹿、猪、鱼、龟等形象,与上部密集的堆塑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件魂瓶构思巧妙,制作精细,反映出三国时期制瓷工艺在成型技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塑造的题材虽多却无琐碎之感。各种造型寓巧于拙,着重表达内在情趣,将天上人间、神话现实揉合在一起,既现实又浪漫。它作为随葬品,表现了墓主人及其家族永保富贵、家运兴隆的祈望,同时也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江南水乡的景象,因而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周勇:建座私人博物馆把你收藏


周勇。

广州东方博物馆是一家私人博物馆,目前展出的藏品多达600件,时间跨度长达三四千年。东方博物馆的主人名字叫周勇,他养了两只狗,其中一只名字就叫“古董”。

■“恋”人出场

周勇

做过媒体工作,当过老师,办过杂志,出过书,拍过电视剧。他早在1988年就走上收藏之路。东方博物馆是2010年周勇在广州亚运城·亚运文化村建造的,是一座从建筑设计到内部展品都堪称国内一流的私人博物馆。

■恋物故事

第一次出手就买到张大千的真迹

周勇从小就喜欢收集邮票、小刀和手电筒,但20世纪70年代能够收集到的只能是这些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古董属于“四旧”,是要上交的,周勇那时候还很小,他清楚地记得祖母把自己的耳环缝在衣服里面。1979年以后,中国才慢慢地开始研究文化欣赏艺术,但那种文化的不自信已经波及了三代人,年轻人对文化的饥渴表现为对奢侈品的盲目追捧。那些爱马仕、L V之类的大品牌的确会讲故事,但哪一个能讲得过中国的古董、文物和字画?

周勇走上收藏之路纯属偶然。1988年,周勇通过父亲认识了黄埔十一期的黄克荣老先生,他的儿子黄明谦拿了一幅画找到周勇,说这是父亲收藏多年的一件珍品,现在因为家里住房紧张,他想让周勇在南方找个人将这幅画卖掉,改善父亲的居住环境。这是一幅张大千的山水人物画,九尺多长,对方开价10万元。周勇四处借钱筹集到了8 .5万元,黄家也忍痛割爱。这幅画经国家级鉴定专家李遇春掌眼,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买下张大千的画作几年后,有人找到周勇,让他拿到北京拍卖,起价是30万,周勇很是心动,这幅画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放了20多天,周勇觉得不大对劲,“这是我收藏的第一幅画,不到必要时不能卖”。这幅画至今也没舍得卖。

“吃一堑,长三智”,真真假假中成为大藏家

1991年,周勇开始下海经商,他创办了广告公司,为企业做C I设计、市场调研,为政府做城市规划,在西安做项目时,他最喜欢去古玩城转悠,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周勇收藏的不少宝贝都是在西安“淘”回来的。西安也有假古董,“收藏家不买假是不可能的”,周勇也吃过亏,买过不少假的字画、瓷器,但他善于总结经验,在真真假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一般人是“吃一堑,长一智”,周勇是“吃一堑,长三智”。与古董贩子打交道的过程也非常有意思,周勇发现,研究人比研究东西更重要,所有的卖家都会说自己的古董是祖传的,盗墓盗来的,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察言观色,从他们的神情、语气等来判断他们手中的宝贝是真是假,这是一个痛苦的淘汰过程,经历了几百个人,最后留下了几个,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用“钱”来交学费。

8个月建成8000多平方米的私人博物馆

2005年,周勇开始萌发创办博物馆的念头,但建博物馆与招商引资不一样,不是说有钱就行。周勇与好几个博物馆的馆长、文化局的局长都聊过,他们说:“你不要建博物馆了,办个艺术馆就行了。”周勇不同意,“博物馆”三个字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地位,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必须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的。

周勇终于等来了亚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东方博物馆成为政府的督办项目,为了赶在亚运会开幕前完工,周勇拿着现金当场给农民工兄弟发工资派利市。广东省博物馆盖了6年,东方博物馆只用了8个月就建成了,整个博物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比目前的广州博物馆还大。东方博物馆凝聚了周勇太多的心血,他先后去了北京、上海、辽宁、陕西、湖北、河南等地的省级博物馆考察研究,还曾到澳大利亚的国立博物馆学习。周勇还请来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来打造自己的“梦幻私博”。建成后的东方博物馆简而不陋,素而不苍,周勇还亲自操刀,临摹了古今中外许多有趣的漫画,挂在博物馆的走廊里,“几千年的历史太沉重了,我想让大家轻松一下。”参观东方博物馆的路线也设计得很有意思:要进入博物馆,必须经过一段长长的无障碍斜坡,“这是一种过渡,浮躁的心情会慢慢地平静下来。”在东方博物馆里面参观不用多走冤枉路,“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终结,你不知道艺术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艺术在哪里终结,永远流连忘返。”

亚运会结束后,周勇还一直不停地往东方博物馆里面投钱,他准备花200万把门口的白墙镶嵌上铜片。东方博物馆还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团队,里面有考古专业的硕士、博士,周勇试图研究整理出一套科学的鉴定方法,从简单的目测转向现代化的微观痕迹鉴定,用500-1000倍的显微镜寻找岁月的痕迹和变化规律。

■恋物秀场

瓷器最多,每件藏品都像自己的孩子

在周勇的诸多藏品中以瓷器最多,他按照时间顺序一一陈列,走进陶瓷展厅仿佛踏入一条时间长河,这里有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彩陶,上面的蛙纹图案象征着人类已经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穴居生活,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唐朝的仕女陶俑体态丰满,面若银盘;青白釉魂瓶是用来装灵魂的,古时候的人担心先人们灵魂出窍,就做了这样一种细长的瓶子放进坟墓里面陪葬,瓶子的周围还有一圈神态各异的小人;元朝时期的中国版图很大,现在的伊朗也属于中国的国土,伊朗地区出产一种钴料,用来做青花瓷特别有光泽;陶瓷展厅里面还收藏有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清乾隆期间的手枕、19世纪的日本五彩花卉纹盘……每一件藏品都像周勇的孩子一样,他会长久凝视着它们,“这个盘子的颜色多嫩,温婉如玉,越看越舒服。”

除了陶瓷展厅以外,东方博物馆还有钟表铜器厅、百砚厅、艺术品交流厅、字画厅、临展厅。临展厅还兼具“交流”的功能,朋友们收了什么好东西,都可以拿过来摆一摆,做个小型展览,有相中的藏家可以用自己的藏品来交换。书画、铜器、瓷器代表大中华文化;端砚代表广东文化;钟表代表海洋文化。东方博物馆既能代表广东,又能代表中国,还体现出蓝色文化和内陆文化的融合。

走进迟岩之大器古陶瓷博物馆


前言:

以朝圣者的心态,用精神的力量完成一次次的穿越,追问有价值的未来。

——迟岩

迟岩,出生于60年代,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从事平面设计及珠宝玉石贸易,收藏研究古陶瓷多年,现定居深圳。其藏品中,瓷器类的年代最早可以从商朝的原始青瓷算起,而陶器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上古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而一直延伸到大明王朝。

7000年厚重历史、20000件珍贵藏品,出自300多个窑口,迟岩先生自踏入收藏界以来20多年的心愿——大器古陶瓷博物馆(),终于在2014年8月1日应运而生。

迟岩先生一直希望将他这20多年来的收藏展现给世人,让人们都能一同分享这些陶瓷器背后蕴藏的文化。至于这些年的心得,迟岩先生也希望能够找到行内的知音。

从上古洪荒到当今时代,很多人都对书本上的历史并不陌生,然而那实实在在的历史当事人——古代器物却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大器古陶瓷博物馆()网站的建立,用迟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将古代文化、技术做一个系统性的传播。

大器古陶瓷博物馆网站主要将古陶瓷器分成四个类别:古陶馆、古瓷馆、人物动物馆还有权衡馆。

无论是道德三皇五帝,还是功名夏后商周,纵使时间长河淘尽天下英雄,这些陶瓷却一如长河中的不朽金沙,以艺术为坛,以文化为酿,在过去未来之间将那一份醇醉越藏越香。

迟岩先生追忆起20多年前的自己,那时的他本身就十分热爱艺术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痴迷。他回忆道,万事皆缘,能够同时满足他对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孜孜追求的器物中,陶瓷器是最令他心之所向的。二十几载春秋一路走来,迟岩先生最大的快乐和失去都在收藏这个爱好上不断交织。

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撑着迟岩先生二十几年如一日地收藏呢?

用迟岩先生在大器古陶瓷博物馆()官网上自序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朝圣者的心态,用精神的力量完成一次次的穿越,追问有价值的未来。”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作为1967年生人的迟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他开始收藏这二十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发地觉得收藏古陶瓷就是他要做的事,更可以说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甚至是一种信仰。

迟岩先生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件他付出十年心血的藏品,当年那件藏品,其原主人任何条件都不肯答应卖给他。最终,十年后的某一天,原主人家的孩子上学缺钱,才不得不以高价将藏品卖给他。迟岩先生觉得虽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很多,但能够通过这件事帮助别人解决实际困难,其实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和通常的古陶瓷收藏者不同的是,迟先生的收藏是不分地域、年代的,甚至对窑口都广开方便之门。迟先生称这是“普通话”的概念,他坦言,只要是能够代表中国陶瓷历史的,他都会收藏,因为每当看到一件历经沧桑变化却依然如故的古陶瓷,他的心中都会如同回到了那一个个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

在迟先生逾20000件的藏品中,极具历史沉淀感的高古陶瓷是最多的。其中公元前制作的陶瓷器在迟岩先生看来,其神韵十足,造型简约而内涵丰富;而公元后的陶瓷器,风格具象、写实的越来越多,东方朴素哲学意味渐失,其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造作的痕迹。

而对于官窑和民窑,迟先生的看法是仁者见仁,各有各的美。官窑的收藏其经济利益高,会使一些人放弃收藏的文化性,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其实民窑的陶瓷品,更能代表其所属年代社会大众的普遍审美,对生产力的反映也更确切,民窑的陶瓷品文化信息和官窑一样,都很美。

所以不论公元前后、官民两窑,这些藏品迟先生都将其视作自己的孩子。现在大器古陶瓷博物馆是一个网络展示的平台,他还希望能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将这些藏品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下去,让世人能够近距离地一睹数千年华夏历史所沉淀的真容。

一直低调收藏的迟岩先生也坦言,过去信息技术还不发达,自己的藏品又没有地方展出,所以他低调了二十几年。近些年,他越发觉得互联网传播便利、速度很快,所以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积累通过大器古陶瓷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一下。迟先生直言,在收藏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懂的很多的时候,其实懂得真的很少。他更希望,借助大器古陶瓷博物馆()能够多和大家交流、研究古陶瓷,希望能够看得更深、更远、更透。

面对如今收藏界的个别浮躁现象,迟岩先生认为,收藏有风险,收藏需谨慎,一旦收藏和金钱利益挂钩,其实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而且商业的味道过重,纯文化的收藏精神就容易消失。

到此,我们不得不提起收藏界的一句老话:识古不惑,迷古必穷。对于前半句话,迟先生非常赞同,数千年的历史中包含这无数的前人智慧,对于个人短暂的一生来说,是受用不尽的。而对于后半句,迟先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迷古,固然容易散财而导致贫穷,但迷古让人的内心富有,这种财富是谁也无法夺走的,而金钱没有了,还可以再赚。

所以迟先生建议后来的收藏者们,多关注藏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少关注商业“价格”,这样收藏才会带给人真正的快乐。

收藏难免遇到赝品,无师自通的迟先生在早年也曾“打眼”,所收到的赝品统统都被他彻底砸毁。他并没有参加过类似《鉴宝》的节目,偶有心爱之物,他也只给现年93岁的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泰斗耿宝昌老先生一人鉴定过。

三皇五帝到如今,民间的古陶瓷何止千万,迟先生觉得自己这20000多件藏品其实也只是沧海一粟。到今天,他自觉不会再向以往那样大量的收藏了,以后除有精品外,他打算将重心放在对古陶瓷的研究和传播上。为后人充分了解华夏历史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人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民族自信心和对这片古老土地的归属感。

藏家耗尽所有积蓄收藏客家文物 民俗博物馆无处安家


梁小玲目前“蜗居”在深圳坪山一栋古民居里。

梁小玲是一位以收藏客家文物为主的名家,其藏品不乏珍品精品,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中国收藏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刘静在看了她的藏品后,写下:兢兢业业历尽资材,勤勤恳恳为中国文化与客家文化奉献终身,为后人学习典范。

已经年近六旬的梁小玲,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全体客家人的博物馆,但九年时间里,她三次搬迁,“每一次搬迁对文物都是一种损害”。2008年,由于自己部分陈列藏品发霉变质,她在一次发言时竟然当场失声落泪。

◆民间淘宝

做文化的“广东阿姨” 淘得珍贵布绢画

早在年轻的时候,梦想的种子就播下了。

梁小玲出生于梅县一个山区镇。1970年代末,一天,曾经到过南洋的婆婆,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压箱服饰拿到院子里晾晒,从小爱美并一直珍视传统文化的梁小玲惊呆了:古老的客家女性服饰,竟然如此之美!从那时起,她就立下心愿:收集与客家人有关的一切“老东西”,待条件成熟时,开办一个客家民俗博物馆!

在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后,她便开始广泛收集与客家人有关的所有产品,包括陶瓷、木雕、文房四宝、宗教器物、客家服饰等等,“那时收藏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是被人家瞧不起的,我就偷偷做,到临县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收购。”

1994年,福建省宁化县一个叫胡村的地方,因为要修建水库,村庄面临搬迁,村中一位老人,珍藏着一幅6米长、1米宽的“唐僧取经布绢画”,绘画技艺精湛,把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的故事刻画得栩栩如生。有人曾多次找到老人,想买下这件布绢画,但老人说,给再多的钱我都不卖,因为你们是做生意的,我要卖给那个广东阿姨,她是做文化的。

老人所说的那个“广东阿姨”就是梁小玲。梁小玲听说此事,立即找到老人,买下了这幅珍品。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物品,“这个画的原材料,现在根本找不到,是一件难得的珍稀文物”,它也因此成了梁小玲的“镇馆之宝”。

◆名家相助

省博专家曾广亿 赞是客家文化活化石

2002年,当时在镇里任党校校长的梁小玲决定放下自己的工作,办理“内退”,而目的只有一个:开办客家民俗博物馆!

梁小玲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找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古陶瓷专家曾广亿老先生。“老先生看了以后,非常惊喜,称这些文物是活化石,是探讨客家文化的实物佐证,是活教材。他在这里呆了两周。从此以后,老先生每年回梅州都到我这里来,他说看不够。”

嘉应学院研究客家学的教授陈干华听说此事后,也于2002年9月帮梁小玲整理文物,进行分类,忙了十天,“无论如何不收一分钱”。2002年12月,梁小玲的藏品终于在梅县百花洲展出。

◆藏品展出

叶剑英基金会会长 免费为其提供展览场地

2002年以后,梁小玲不再做收藏,专心研究藏品。“一个是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行,二是很难再见到好的藏品,三是假东西开始出现。”

梁小玲的特色收藏引起了广东叶剑英基金会会长黄桂清的注意。她亲自到梁小玲在百花洲的展览馆,看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说那么好的东西,却放在一个那么拥挤的空间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黄桂清将自己在梅州的一套房产无私地腾出来,供梁小玲作文物展览之用,并在经济上鼎力支持。

2003年8月31日,“梁小玲客家收藏馆”在梅州江南菊绣楼开馆。“展览的条件好多了。我非常高兴,把自己的收藏全部拉了过去。”梁小玲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

2004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叶佩兰,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中国收藏家鉴定委员会刘静,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丁孟等,亲临梅州梁小玲客家民俗馆对其藏品进行了鉴定并题词。2005年,梁小玲被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评为优秀收藏家。

然而,在黄桂清因病于2007年去世后,梁小玲再度面临场地问题,后经别人牵线搭桥,深圳龙岗区坪山街道办事处向梁小玲伸出了手。梁小玲最终决定离开家乡,把自己的藏品带到深圳。

最大苦恼

场馆破旧潮湿文物发霉变质

2008年5月14日,坪山客家民俗收藏博物馆揭幕。

当地政府不仅为梁小玲解决了场地,每年还补助她一定的生活费用,梁小玲和丈夫一起搬到坪山居住。据悉,几年来,该博物馆共接待“观光者”约3万人以上。

安定下来的梁小玲又有了新的苦恼:场地的局限性所带来的一系列不便。一是房间狭小,光线暗淡。古民居房间小,最大的不足10平方米,大多数为3平方米,低矮破旧,通风透气效果极差。“在有限的空间里,根本无法为藏品分类。”

最令梁小玲忧心的是潮湿给文物带来的损害。“南方雨水多,室内空气湿度大,加之深圳靠近大海,空气中盐分较多,室内地板出水,墙壁挂水,字画、服饰、刺绣、木雕、铜器,受潮湿影响,已经发霉变质,文物损坏严重。”梁小玲告诉新快报记者:“2008年我刚来,这里的好多东西都发霉了,我束手无策,一次发言时我都哭了。”

至今,梁小玲依旧在做着自己的私博梦,“我希望有一个正规的博物馆,起码5层,有展厅,有好的灯光设备,有抽湿设备。如果能有这一天,我估计会在梦中笑醒。”

主要藏品

到2000年,梁小玲共收集了千余件民间文物精品,分为五大类: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的岭南民窑瓷器;明清、民国大件小件金漆浮雕和精品木雕;铜器;反映客家文化生活的历代字画;反映客家生活习俗的特色文物和客家先民遗物,如古书籍、证书契书等。

分期付款买宝物

作为一名普通人,梁小玲收入微薄,为了搞收藏,她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收入,甚至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从福建民间购得一对清同治年间的粉彩双耳方瓶。“尽管家人不太理解,但我十分执着。”

马硕山画瓷作品《盛年》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2年8月10日上午10时,著名画家马硕山画瓷作品《盛年》收藏仪式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人民大学画院院长李湘、解放军总政艺术局局长李翔、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姜宝林、荣宝斋集团副总经理唐辉等出席了收藏仪式,仪式上吕章申馆长亲自为马硕山颁发了收藏证书,并高度赞扬了马硕山的瓷器绘画艺术。当今,画家画瓷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和趋势,但国家博物馆在收藏当代画家画瓷作品中尚属首例,这不仅体现出国家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中国画家画瓷创作的艺术水平。

作品《盛年》是马硕山在2011年于江西景德镇精心绘制的,作品在题材上选取茂盛的石榴林与飞雀表现盛世华年这一主题,工艺上则采用青花与花釉相结合的烧制方式,马硕山所做的,是两种最经典的传统文化的融合,相信这不仅仅是材料的改变与结合,更是一种文化的进步,再加上瓷器烧制的不可复制性与不可预知性,更增加了艺术品的独特价值。艺术是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种极具现代感的传统艺术品已经逐渐显示出了她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一朵全新的文化之花正在悄然开放。

马硕山曾多次到景德镇进行创作,而这一件作品无论从器形胎质和发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马硕山在花鸟画的创作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现在,他把更加纯粹的绘画语言注入到青花瓷瓶上来,使这个古老的艺术焕然一新,不仅为陶瓷艺术增添了几分生气,还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文化意味,使他获得了一种更单纯、更现代的艺术表达方式。他的绘画性与陶瓷艺术的结合生发出更加灵动的艺术美感,而青花瓷也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我们面前。

马硕山选择青花瓷并不是偶然,马硕山的绘画作品中本身就含有那种隽永怀旧的情趣,特别是他创作的国画作品《青花系列》,具有很强的怀古情调,又兼具当代文化人的审美情趣,他把青花瓷瓶梦幻般地穿越到现代,颜色运用得巧妙自然,几近完美地诠释了瓷器的质感。与工匠绘制的瓷器截然不同,马硕山把中国画的创作方式搬到瓷瓶上来,他的作品线条灵动,信手拈来,具有深厚的传统笔墨涵养,符合中国画作品的特质,大大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性,而此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就更加深厚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