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产学研合作助推井冈山陶瓷产业发展

产学研合作助推井冈山陶瓷产业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16

古代瓷器发展。

日前,学院院长周健儿、教务处长黄弘、院材料学院副院长汪永清等一行六人赴井冈山市参观考察当地陶瓷产业发展现状,井冈山市市委书记梅黎明、副市长张伟热情接待了周健儿一行。双方就提升陶瓷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振兴井冈山陶瓷产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并在2009年10月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续签了《井冈山市陶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

据了解,井冈山市矿产资源丰富,有长石、高岭土、石灰石等,资源储量丰富,质地优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日用陶瓷产业,其以优势的产业服务、科学的产业定位、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洽谈。

考察期间,周健儿对井冈山陶瓷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次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的探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日用、建筑陶瓷的需求正逐步扩大,陶瓷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陶瓷企业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确定企业的产品定位、发展方向,是事关陶瓷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陶瓷企业要在设计、管理、技术、包装、营销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近年来,陶瓷学院在大规格超薄砖、超耐热陶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能与井冈山市围绕陶瓷产业升级、节能与环保、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的合作。

周健儿一行还分别同井冈山陶瓷工业园管委会及井冈山市映山红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恒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产品需要进一步创新,希望与该院进行产学研合作。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井冈山风景区打造陶瓷特色园区


近年来,井冈山风景区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打造陶瓷特色园区,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力,努力使之成为全山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工业经济的“主战场”。

目前,井冈山风景区已集聚陶瓷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31家,其中陶瓷生产企业20家、彩印企业3家、机械企业2家、包装企业3家、陶瓷物流企业1家,形成了陶瓷生产为主,其他陶瓷附属企业相辅的特色园区。目前,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9亿多元,年产日用瓷10多亿件。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上交税金15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人数15000余人。

据了解,今后,井冈山风景区还将根据发展定位、区位条件和周边产业环境,合理划分组团功能分区,提高产业集聚度。在出台园区产业规划后,严格按规划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入园企业布局,改变项目落地“遍地开花”的局面。计划5年内,园区工业生产总值达32亿元,安排就业人数2万人,实现利税8千万元。

井冈山欲造全国大日用陶瓷生产基地


为了不断地提升井冈山的日用陶瓷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该市出台了一些列的措施,积极打造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

这些措施:一是实行陶瓷企业煤改天然气奖励政策,按30万元/生产线进行奖励,通过全面推进煤改气工程,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竟争力。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学院、湖南省轻工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目前映山红公司的晶贝玉瓷已完成新产品试制,开始批量生产。三是建立健全企业用工培训机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四是充分发挥两个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作用,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难题。2009年两中心为陶瓷企业融资达4000多万元。五是加大陶瓷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培植壮大产业链,发挥聚集效益。六是大力实施品牌兴企战略,打造井冈山陶瓷品牌。成功帮助恒华陶瓷申报江西省著名商标“H”牌,映山陶瓷“红杜鹃”牌也正在申报中。

目前,陶瓷工业园区已聚集陶瓷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19家,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5亿元,日用陶年产量可达7.8亿件,实现年产值逾6亿元,安置当地群众就业12000余人,每年为当地群众增收1.8亿元。罗汉汤和釉下彩系列陶瓷产品已分别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60%、50%。

产学研抱团助推德化高档日用瓷产业发展


近日,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福建德化县成立,这将为推进陶瓷企业抱团发展,共享科研成果,做强做大日用陶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陶瓷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成员,联盟成员之间将在高档日用瓷生产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信息共享、生产协作等领域展开广泛而紧密的合作,这将助推全市,尤其是该县的高档日用瓷产业的快速发展。

德化县陶瓷年产值已突破8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该县出口工艺瓷产值一度下滑,而日用陶瓷出口却以年均增长60%的幅度,逆势增长,国内市场对高档日用瓷的需求量也呈现持续增大的态势。高档日用瓷一跃成为该县陶瓷产业发展最具潜力的新方向。尽管该县不少以外销或以生产工艺陶瓷为主的陶瓷企业转型生产日用陶瓷,转战国内外高档日用陶瓷市场,但是,该县的陶瓷企业也普遍存在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缺乏系统性,成果转化与辐射缓慢,设备装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不专不足,管理粗放的问题。

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应运成立,使高校、科研机构与陶瓷生产企业紧密对接,这给德化陶瓷企业进行高档日用瓷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据介绍,该联盟将按照“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有效整理资源,突破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合理调节资金、人才、设备,创建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抱团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联盟还将发挥行业自律的平台作用,有效规避产品仿制、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为,增进该县陶瓷行业合作,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日用瓷生产龙头企业德化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和德化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共同发起,目前,共有22家生产企业,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个事业单位加入联盟。

宜春大力支持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为大力支持丰城精品陶瓷、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的发展建设,宜春市质监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据悉,该市质监部门积极筹建国家级建筑卫生陶瓷检测中心,3月已制定可行性报告上报省局;7月-8月,对丰城、高安陶瓷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选取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的陶瓷企业列入名牌产品推荐培育对象。目前,高安现有工业陶瓷生产企业38家,已建成105条生产线,其中85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丰城2家陶瓷企业正式投产,2家大型陶瓷企业已破土动工,预计2010年8月可投产。全国陶瓷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有新明珠、新中原、东鹏、斯米克已落户高安、丰城。通过调查摸底,已有5家企业列入了名牌推荐、培育对象,3家江西名牌产品企业复评。

同时,该部门还在高安举办了陶瓷企业标准宣贯培训班,38家陶瓷生产企业全部参会。会议邀请了省质检院2位工程师详细讲解了《陶瓷砖》、《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国家标准及相关知识,并现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

陶瓷艺术助推桂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新浪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之一。在海峡两岸代代相传。

广西钦州市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它的坭兴陶源于唐朝,经历唐、宋、元、明各朝,至清朝后期民国初期,达到了高峰,坭兴工艺品先后在海内外获得大奖。它与江苏宜兴、云南建水的紫砂陶艺同放异彩,钦州坭兴陶倍受两广和东南亚地区人们的青睐。

台湾自60年代初种下陶艺创作的种子,在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以艺术行为创造人的真实存在,展示了多元文化的特质与自由创作的风气,深受世人关注。

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广西和台湾的古老手绘陶艺亮相,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复杂精美的工艺加上新颖细腻的绘画引来众多观众观赏选购,成为此次南博会的一大亮点。

钦州市登峰陶艺有限公司负责人罗佯说,台湾以陶瓷艺术品闻名全球,拥有精湛的陶瓷制造工艺。我们希望,通过陶瓷艺术展这个平台,让两岸文创人员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桂台两地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演绎东方文明的艺术之美,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与博爱的向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追求流溢于陶瓷之上。通过陶瓷文化这个纽带,促进海峡两岸艺术界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促进两岸陶瓷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台湾建丰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成贵说,台湾和大陆是同根同源。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文化能包容不同观点,涵盖多元视野,通过陶艺交流的方式,不仅能促进彼此合作共同发展,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据了解,广西钦州是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城市,在大陆陶瓷发展史上扮演了不可缺的角色,成为陶瓷产业重镇。台湾台北、新北等陶瓷聚集地宛如一座生活陶瓷博物馆,有各具特色的精致艺术中心。双方通过南博会这一平台,进一步增进两地陶瓷艺术界的了解和交往,博采众长,互为促进,推动中华陶瓷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广西登峰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先生说,台湾陶瓷发展得非常快,用高科技来武装陶瓷产业,在工艺上,在釉料的科学配方上,在创新手段上,比我们更有优势。台湾的陶瓷艺术附加值比较高,一件酒具,高的可以买到几千美元甚至更多,在营销上具有很强的外向性。桂台两地通过打造陶艺产业链、产业群,通过研发、制作、经营,共同走向世界。

福建德化产学研对接促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福建科研机构牵手陶瓷生产企业,力促该省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16日,记者在瓷都德化采访时获悉,近日挂牌成立的“福建社会科学院德化陶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德化龙瓷陶瓷基地”,是该省科研机构首次以产学研对接形式走进陶瓷生产企业。

福建海峡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华基称,“科研机构首次与陶瓷企业的合作对接,将进一步深化陶瓷文化产业的研究,提升我省‘硬实力’背后的‘软实力’。”

据悉,此次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和德化中国龙瓷共同设立陶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陶瓷基地,将依托“中心”和“基地”,定期开展有关陶瓷产业的调研,在德化陶瓷产业的设计、开发与营销,品牌包装与设计师、工艺师的推广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并在共建陶瓷研发机构基础上,联合创办经济实体,合作培养与培训陶瓷设计、营销人才,合作策划、组织陶瓷品牌的推广与促销活动,做好陶瓷企业营销、招商与推广计划的策略研究等,对德化陶瓷的设计、创新和推广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德化陶瓷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德化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地方文化产业研究,尤其是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研究,推动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

当阳市陶瓷产业助推经济发展显成效


当阳市利用丰富的高岭矿资源,转变招商方式,以陶瓷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理念,转变招商方式,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由粗放开发到集约高效开发转变,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盯紧大企业、大项目,积极构建产业链条,发展产业群体,引导工业发展向产业集中、向园区集中、向大项目集中、向高科技集中,使得建筑陶瓷航母新中源、全国驰名品牌恒达陶瓷、晋煤集团等一批知名品牌和大企业落户当阳。同时,还通过企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优势企业的扩张。澳利龙食品在快速发展中遭遇资金瓶颈,通过与福建泉州商会合作,资金难题迎刃而解,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该市转变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式。该市提出了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元强市的奋斗目标,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今年签约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达到了16个,投资协议额达到8.6亿元。其中,以柑橘为基本框架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已具雏形,农业区域布局专业化分工、协调发展的趋势正在显现。

与此同时,通过相对集中关联项目在同一工业小区,减少了企业配套成本,通过抓物流、仓储、汽修、食宿配套乃至电力调度供应等增强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促进了项目的落户投产。促使该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市上半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66.9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财政总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42.8%,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55.7%。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3家,半年净增8家。

平川区筹办全国性节会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今年,平川区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审视区情和资源优势,培育壮大陶瓷产业,举办全国性陶瓷节会,助推平川陶瓷产业快速腾飞,打造中国西部陶都和西部陶瓷物流基地。

加快城市转型强势“问鼎”西部

平川区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引大项目、建大园区、兴大产业、育大品牌”的思路和气魄,规划占地2000亩的陶瓷工业园,在实现“四通一平”的基础上,确定为“无费园”,进一步加大陶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西部陶都”、“西部陶瓷建材基地”。积极开展登门招商、节会招商,每两年举办一次陶瓷节会,利用节会效应,加快平川发展。同步注重引进培养人才,成立平川陶瓷研究院,依托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开设陶瓷专业,培养陶瓷专业人才。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20至30条生产线,墙地砖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平方米以上,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今年引进投资2亿元的国泰陶瓷建材城,为陶瓷产业发展配套了物流环节。

专家“把脉问诊”科学合理定位

近年来,平川区立足区情,发挥陶土资源富集的优势,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达到13家,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

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陶瓷产业,平川区乘势而上,筹办中国西部(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确定了打造“西部陶都”的发展战略,并被白银市列为重点培育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积极关注平川陶瓷产业的发展,参与主办陶瓷节会,邀请全国著名陶瓷研究专家全面阐述西部陶瓷发展,定位平川陶瓷产业发展方向,搭建平川陶瓷研发、人才、技术支撑平台,助推平川陶瓷产业“问鼎”西部,让煤电陶三大支柱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产学研合作助推井冈山陶瓷产业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产学研合作助推井冈山陶瓷产业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