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收藏陶瓷不要盲目看名号 不靠谱!

收藏陶瓷不要盲目看名号 不靠谱!

古代瓷器收藏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19

古代瓷器收藏。

“因为急功近利,有的作者竟然以自封的‘消费者最喜爱的大师’、‘世界艺术家’等完全不存在的职称来宣传自己”,在近日周门北彩虹会举办的“景德镇名家艺术作品展”中,有行家表示,近年来陶瓷市场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影响了行业的繁荣发展。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齐茂荣认为,这些现象仅仅是少部分,而且市场从无序到有序需要一定过程。

在展览现场,一名自称为钟先生的观众表示,自己多年来经营景德镇瓷器,了解不少市场潜在的问题。

钟先生认为,虽然所谓的职称不是绝对标准,但目前仍是市场中衡量艺术家水平的相对客观的方法。其一是大师称号,包括国家大师、省大师等;另一个是专业职称,包括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市高级工艺美术师等,钟先生认为作者是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或以上的作品更有收藏价值。

由于近几年陶瓷行业人才辈出,工艺师特别是中青年层压力巨大。这种压力对一些作者起不断提高自己的推动作用,对另一部分作者却起急功近利的负面作用。

其最主要的表现是部分作者默许或授意“枪手”进行造假,以快速扩大市场效应。市场上的造假有3种,一种是“全假”;二是假职称,有的作者胡乱打上高级工艺师或国家大师、省大师等;有的甚至打上根本不存在的“职称”如“消费者最喜爱的大师”、“民间大师”、“世界艺术家”等。

形成有序市场需时间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齐茂荣却认为,钟先生所讲的只是市场中一小部分情况,也是每个市场成熟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阶段性状态。只有经过这个阶段,才能形成有序的市场。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不靠谱的陶瓷艺术品市场大盘点


陶瓷一直是收藏界的热点,在国内外有着众多的粉丝。同样,陶瓷也是造假最多的收藏门类之一。陶瓷造假重灾区以江西景德镇、河南、浙江龙泉地区、广东潮州等地为主。日前,有媒体公布了“文物造假地图”,但这对圈内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山东分会会长、山东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陈玉泉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不同地区陶瓷的种种造假手法。

景德镇:元明清高仿上百家作坊造仿品

据景德镇市有关部门统计,该市的制陶瓷企业不下40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在景德镇,各朝各代的官窑瓷器随处可见。这里不仅接受高仿的高级定制,亦能批量生产各种瓷器。

陈玉泉说,制作历史悠久,延传至今,有一些作坊专门制作元明清官窑高仿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像元青花、明代的成化瓷等。仅在樊家井、筲萁坞等地就有上百家从事这种仿古瓷器生产的作坊。其价格从低档的200-300元到高档的3000-5000元不等。据他所知,一般贩子只卖中低档的仿品,或者高仿中的残次品。而高档产品则被高手甚至个别专家买断了,然后堂而皇之地走进拍卖场,或者被经济实力强的人所收藏。“有人曾经把价值几千元的高仿元青花卖出500万-600万元的价格。”陈玉泉说。

专业性强分工明确作假产业形成流水线

“以景德镇的仿青花瓷为例,工艺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练泥拉坯、青花绘制、施釉烧炼、最后做旧。在这里,整个产业链的分工非常明确。比如新的高岭土,有的作坊专门供应土,有的专门负责拉坯然后送货上门。在小瓷器作坊聚集的地方,街上常能看到一辆辆到各家送坯的车。”陈玉泉说。有些窑就设在家里,小的电窑一米见方,大的能烧十几件,配有电脑控制的设备,控制窑温。煤气窑大些,能同时烧几十上百件瓷器。陈玉泉说,一般低仿的就烧一次(11-12小时),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仿得好的要烧两次,中间再上一遍釉,就有了古瓷的特征了。另外,从画工上来说,低仿的一般是一个人绘画,而高档的则是不止一人绘画:擅长画风景的专画风景,擅长画花鸟的专画花鸟,画人物的专画人物,然后有专人写款,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

陈玉泉说,还有仿得更精美的,足以让专家走眼,以假乱真。比如,成化瓷可谓诸窑之冠,有人会买一个老碗残件,然后通过特殊渠道弄来马仓土(已封矿),然后在墓葬里找到成化的老料。找到烧窑高手,租好窑位后,用传统工艺烧制,过程非常讲究。比如,燃料要用红松,不能用主干,也不能光用枝叶,而要用油性较大的中干来烧,发色根据窑位来确定。订烧一次起码烧30件以上,挑最好的一个留下,其他的敲碎,这样的物品就是某些专家也很难辨认,然后就可以冒充古董珍品通过某些渠道上拍了。这些让一般人分辨不出来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高仿品。

烧制高仿品,一般每年都会换花样。因为一旦在拍卖场上拍出好价钱,很快就会有贩子来仿造,导致市面上同类物品大量泛滥造成滞销,所以经常换品种烧,一般每年烧制的都不重样。

钧瓷遭遇假货泛滥酸蚀、埋土、粪水泡

河南神垕镇是中国钧瓷文化的发源地,钧瓷的器型、烧制工艺、纹饰一直都很受追捧。历代仿制、作伪之风盛行,而有些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可乱真。陈玉泉讲,目前市场上造假的低档钧瓷一般在数百元,中高档的在3000元-5000元不等。对于烧制后的整器,低档的一般用高锰酸钾做旧,还有的用红茶煮。高档点的做旧方法是埋土做旧,埋到土里,有的还在器壁上加点鸡蛋清,形成类似氧化钙的效果,但是真正的氧化钙是不怕热水烫的,蛋清做旧的用热水能烫下来。有的还在土里种上草,做出草蚀的效果,好像是出土的瓷器。还有的泡到粪土里做旧,泡上一两年。

做旧比较自然的是老胎挂彩。比如仿元代钧窑,一般选用元代的其他窑口相近的器型,比如磁州窑的旧器,脱釉后再上钧釉的彩,烧制出来跟真的几乎一样。但即使这样也能鉴别出来,比如说新釉子中缺乏蛋白石(二氧化硅胶凝体)的成分,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假钧瓷看上去很亮但不反光,真的即使不亮,但是遇到光照时也会闪闪发光。另外,底足胎釉接合部有一层干边、水渍痕周围有一圈细细的火石红边,假钧瓷无法解决这一自然现象,所以真伪仍能通过这些细节辨别出来。

唐三彩造假X光照出3000年前文物

洛阳南石山村是现代高仿唐三彩的所在地,据陈玉泉介绍,早在民国时期洛阳就有仿制唐三彩的,但是原来的技术远不如今天。30年前出现的假货,有些因为没有图片、资料等,是闭门造车,所以造型很现代,普通人就能辨别出来。随着近年来出土文物的增加、信息传递的便利,很多作假的贩子已经能直接仿到位。

一般低档的唐三彩价格在200-1000元,多是用医用石膏和普通石膏制成,但这样的怕开水,用热水一烫,就冒出一股石灰味。而且从外形上看,这些瓷器开片疏松、易于鉴别。

高档一点的用高岭土烧制,造型准确,釉水发色,烧制好的陶器埋在古墓的土中一个月以上,以除去陶器的色泽和亮光,之后进行腐蚀处理,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样的足以让专家打眼,还有的用X光射线照射后以增加年份。

陈玉泉讲了一则业内熟知的故事,前些年,一尊从中国运到欧洲的“唐三彩”马被海关截获,海关官员断定这件文物为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然而当专家用目前常用的热释光技术对这件“唐三彩”马进行鉴定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热释光测年显示,这是一件3000年前的“文物”。而唐三彩的历史仅为1300年左右,唐朝时期的工艺品怎么会出现在3000年前?进一步分析终于发现,这是一件运用高科技造假手段改造的赝品。造假者为了欺骗热释光测年手段,使用X光对赝品进行照射,结果没掌握好时间,导致了“三千年”的笑话。

龙泉窑仿造木棒裹砂纸造旧

浙江龙泉主要是仿制烧造龙泉窑仿品,龙泉窑的鼎盛时代是在南宋。从元代开始,随着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龙泉窑渐渐走向衰落。陈玉泉说,宋代的器形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但是非常难仿。现在很多仿品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协调。

北宋、元代龙泉窑温一般控制在1250-1300℃,烧制过程需要4-5天,所以瓷器有种玻璃般的光泽,而且大部分带有开片,手感光滑圆润,南宋龙泉窑温则控制在1100℃左右,瓷器有种油脂光泽,而且不开片,现代仿品烧出后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砂纸打磨等手段。通过药水腐蚀,使仿器在手感上达到微汗的感觉,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表层微小的气泡,很多被化学药品腐蚀破了。有些低仿品用砂纸打磨贼光,还有的用裹了砂纸的木棒敲打。

另外,真的龙泉窑贴花若隐若现,有种蒙眬美。而作伪的则比较清晰,立体感强。在刻画上,真正的龙泉窑是用竹刀,刀法是直切斜划。而现代一般不用竹刀,即使使用,也达不到古人那种流畅洒脱的感觉,一般断气、生涩、缺乏灵动感。

此外,据陈玉泉讲,河南省的宝丰县是中国汝窑造假的聚集地,而在福建和广东潮州也是陶瓷造假的重灾区。

卫生间瓷砖不要盲目追求品牌


不少市民由于购房已经用去了大笔的积蓄,加上尚在还贷期,房屋的装修费用就成了一个不小的困扰。好不容易买下的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屋,装修自然不能草率,但自身手头资金又比较紧张,生怕装修结果不能令自己满意。

综合了各种因素,某知名装饰公式设计师王某提出了简约风格的装修方案,装修简洁大方,主要靠后期室内软装潢来体现业主的个性。据有关人士介绍,厨房、卫生间、地板是装修中最能省材料费的3处地方。

卫生间不要盲目追求瓷砖品牌

卫生间的装修重在内在,也就是吊顶、水管、电线等看不到的隐蔽装修,由于这部分材料一旦使用中发生故障需要花许多时间和金钱去修理,因此前期装修中切不可因贪图便宜而购买质量不到位的材料。但也不需要盲目追求高档、名牌,比如在水管的选择中,PPR水管相对于价格较高的铜管,在性价比上就有着一定的优势,受到许多中档装修用户的喜爱。如果是重新装修的老房子,还需要考虑重做卫生间的防水。洁具、水龙头等经常使用的用具,也要考虑到其使用期限和日后的保修等问题,不能过于贪图低廉的价格,以中档价位的为宜。

而卫生间装修中,最能够省出钱来的就应该是瓷砖了。选购瓷砖不能盲目追求品牌,单价相差10元的瓷砖,一个卫生间内的整体差价就有可能达到好几百元。因此,只要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在颜色搭配上花一些心思,普通品牌的瓷砖最终装修效果并不亚于一些品牌瓷砖。

厨房选择橱柜门道多

橱柜的差价因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达到好几千元,里面究竟有些什么门道呢?据悉,橱柜门板的用料会影响到它的最终定价,如板材是否进口、是否用了水晶板等等。此外,橱柜台面用料的选择也十分讲究,进口台面的售价达到每米上千元,而事实上700-800元/米的台面已经能够达到基本的使用要求了。

地板复合地板更实用

以省钱实用为前提的简约装修,用上奢华的木地板,实木地板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设计师推荐了较为耐磨的复合地板。此外,复合地板也有易清洁的特点,不需要主人花上大量时间打理,比较适合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

入门壶友收藏紫砂壶注意不要百元购入,也不要盲目逐名而买


瓷库专家介绍,根据市场行情,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每只紫砂壶价格在万元左右,至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把壶的价格至少在10万元。而要拿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做的壶,必须提前一年预订。

但是市面上,诸如紫砂壶、紫砂杯、紫砂茶具等良莠不齐,而且价格相差甚远。在同一家茶具店,一款砖红色的紫砂杯售价15元,但另一款黄褐色的紫砂杯却要150元,还有的更高达600多元。而且几乎每一件紫砂壶都标注着“宜兴紫砂”。一般外行人仅从外观上很难区分紫砂壶的优劣,不管是几十元的壶,还是上百上千元的壶,壶底都有印章。只不过,低价的壶没有收藏证书,而高档紫砂壶的身份标志就是收藏证书。专家表示,市场中很多打着“紫砂”名义的产品,其实都是用普通陶土加一些瓷,再在表面喷上一点紫砂浆粉饰而成的。

因此,瓷库小编在此提醒入门收藏家收藏紫砂壶时,一定要先对紫砂壶的基本知识和市场行情有个大概的了解,可从一千元左右的助理工艺美术师制作的紫砂壶入手。如果要买名家大师壶的话,最好是从名家本人手上或信誉良好的商家那里买,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宁可买贵,不要买错。当然,职称是一个参考,但不是唯一的参考,因为也有一些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职称是通过关系获得的,而且这些人的年纪大都在40岁以上,大部分都带有徒弟,很少是自己动手做壶的,很多是其徒弟做的,然后盖上他们的印章。所以总之,选壶这样的收藏品还是得慎重,还是要从“泥、形、工、款、功”五大要素入手。

【陶瓷文化】收藏古瓷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要长些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收藏陶瓷制品克服盲目更有意义


收藏陶瓷制品克服盲目更有意义

都知道陶瓷制品本身是有很好的收藏的价值,但是盲目收藏不仅不会提升收藏的境界,也很难达到修养身心的重要的作用。有品质有需求地进行收藏,而不是没有选择地进行收藏,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选择自己喜欢的藏品,需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保证,特别是要把藏品本身的优势也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收藏的效果,当然了,对于收藏大家和一般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藏品的选择以及规格要求等标准也会有很大的一个差别。

收藏爱好者选择藏品,价值与定位,一般以个喜好为出发点,也会受到一些自身知识积极的影响和限制,但是有风格的选择,达到收藏养性的目的,其实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陶瓷艺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的一个很好的象征,而产品本身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把收藏作为一种爱好来发挥,自然可以收到很好的一个效果。

盲目收藏的人,会在最后失去收藏的乐趣,甚至还会因为收藏不得当的问题,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从喜欢收藏,到实际重视收藏,最终实现收藏到有价值的陶瓷工艺品,并从事收获更多的乐趣,达到修身养性的提高自身品味的目的,这才是收藏的至高的一个境界。

收藏有价值的宝贝,陶瓷中制品中选择很多,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做个有品味的收藏家,是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收藏古瓷器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要长些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

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从瓷片看陶瓷投资收藏之道


歌德有句名言“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只要把握得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同门类、不同品质的收藏者。然而,幸福和快乐是以物质基础和精神追求共同成就的,也就是说要成为真正的收藏家除必备的兴趣、规模、珍品外,最终还要有自己能够引领收藏的学术观点。

私人收藏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大收藏家王导、谢安,他们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及至唐朝著名的张彦远一门,从高祖起就收藏字画,历经五代,从而能写出巨著《历代名画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收藏家。其后经历了宋代晚期、明晚期、清晚期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收藏高潮。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及现代功利主义的盛行,近30年来的收藏热的确更像发财梦或金钱文化的躁动。

在人类的历史上每当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大量的艺术品总是被收集入宫或成为富裕阶级的重要投资手段,其低风险,高收益吸引着大批有识之士。不少高端藏品的最终归宿都流向某个财团或博物馆。香港胡惠春先生的“暂得楼”部分藏品已永久展示在上海博物馆;著名的达维德基金会的藏品也最终归于大英博物馆,可见短暂的个人幸福与快乐还链接着人类未来的文化建设,从长远来说,收藏家拥有的本质并非索取而是奉献,能真正使收藏家感到永恒幸福和快乐的是自己心中总惦记的那份社会责任。

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产业(金融、地产、艺术品)回报率最高,风险相对较小的当数艺术品投资,原因是它比金融、地产更具有超越地域、流通限量及不可再生的特征。历代收藏家,基本上都是当时有财力的人,也有例外:从十几年前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至今的瓷片收藏,却给少有资本的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领域,多数瓷片标本现在的增值率都远在百倍以上,一些能够补史、证史的珍稀资料的市场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况且,城市遗址出土瓷片的质量和数量还记录了该城市相应时期、相应地点的消费水平,给城市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更广泛的学术价值。时势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瓷片收藏家,他们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房购藏。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只有机会尚存,找一个相对人烟稀少、相对平坦的地方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收藏梦,亦可在新发现的惊喜和拓展见识的成就感中享受快乐!

纵观浩如烟海的中国陶瓷史,瓷片标本从未像现在这样倍受青睐。“宁要一片残破的真实,也不要一件完美的虚假”,正在成为瓷器爱好者的共识。昔日的“垃圾”已成为方兴未艾的古文化资源之一。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便是根据散落在地表上的陶片进而发掘成功;1986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偶然发现河南宝丰瓷厂王留现先生在清凉寺搜集的一件汝窑洗,经调研后揭开了汝窑窑址的千古之谜;深圳考古研究所通过钧窑窑址出土的瓷片把原以为是“宋官均”的刻有数字的花器类改正为“明官均”;据说,南京博物馆藏洪武白釉瓷器,首先发现者便是“瓷片一族”;明龙泉窑“供御器”的窑址,也是杭州瓷片爱好者通过市场上出现的古瓷片,“顺藤摸瓜”而最终找到的;在西安,收藏者结合本地出土的精美瓷片,正在讨论有关“柴窑”这一古老而又极富新意的话题,一个未知世界的门再次被敲响,无论如何,根据精美的出土瓷片(见标本)五代耀州窑青瓷雄冠唐宋之交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造假技艺日臻成熟的今天,瓷片标本更彰显出其无可代替,甚至无以伦比的“经世致用”性。多见而识之,知者次之,学术不断有所突破,藏家练就一双“慧眼”,瓷片功不可没。当前瓷片收藏在全国已初步形成规模,许多人都期望辟瓷片为蹊径,在视野不断开阔中轻松走进中国陶瓷史的深处,探索其不为人知的奥秘,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任何一个收藏门类来说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区分真、赝品首先是识真的问题。学瓷之道,只有你从可靠的实物中得到切身感受,才会有真正的感悟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瓷片标本的摸索和体会便是一条通往识真的捷径。然而,现瓷片市场亦鱼龙混杂,犹如买流传有序的完整器一样,最好在已形成的瓷片圈内购藏、学习。当然,瓷片收藏并非学瓷的必经之路,但如果经历从认识瓷片到买残器,再到买完整器的循序渐进的收藏过程,将可以拓展你的视野,增强你的判断力,从而避免走许多弯路,少交许多学费。

所谓“白壁求善价,明珠难暗投”。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陶瓷收藏脉络,有别于其它投资的是其受当时社会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小,炒作较少,它们总是不断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并一直持续、稳步上升,其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岁月的流逝及当时的认知水平、藏品的质量、存世量和流通量。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投资精品每五年左右可成倍增长,相同的收益,若投资俗品会付出成倍的时间成本。试想: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工厂、市场、官场艰苦博弈,而最终是否能获得投资的高效益还往往是未知数。但投资艺术品是成功人士别有洞天的明智选择,它们既能使你得到文化享受,又可获得高回报。然而最理想的收藏时机并非在所谓盛世,而是在相对经济萧条或衰退时期。最理想的卖出时机却恰好是在盛世:在市场相对繁荣时,从2009—2010年春拍结束,国际收藏界中声名斐然的尤伦斯夫妇就从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套现6.05亿元。从去年开始,以陶瓷收藏为主的瑞士“玫茵堂”也在继续把握着五十年来一个相对较好的卖点。而接棒的人当然是实力非凡的有识之士,他们看好的是未来社会必然继续发展的前景和藏品本身悠久的文化沉淀及其无法复制性。请相信:只要你抱定人生最终的意义是为这个世界奉献了多少?而并非虚无的赢利,即使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只要你收藏的是精品,你便会在兴趣与财富同步增长的同时活得幸福快乐!

收藏之道重要的不是你曾得到的,而是你曾经付出的热爱与坚持。无论是弥足珍贵,还是微不足道,都将留给别人,即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收藏之道本质上便是为人之道,也需要一种“忘我”精神,就是说你的收藏性格同样会决定收藏命运。一旦涉猎收藏时,应尽可能少一些浮躁,量力而行,即“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以累己”。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捡大漏”的事,即使是对历经千锤百炼的“行家”来说,成功的概率亦犹如买彩票一般,可想而知对于缺乏技术准备和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收藏者而言:“空谷幽兰”般的境界不过是梦想而已。

收藏古瓷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要长些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收藏陶瓷不要盲目看名号 不靠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收藏陶瓷不要盲目看名号 不靠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