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 导航 >

艺界震荡 大量名人名作被盗

艺界震荡 大量名人名作被盗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1-04-28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景德镇东郊某陶瓷名人工作室被盗,价值百万的陶瓷精品、文物不翼而飞,作案手法异常高超,现场没留下任何有利证据,案件一发生立即震惊陶瓷艺术界。

正当案件一筹莫展之际,景德镇望龙陶瓷广场展厅价值十几万的名人名作被盗,再掀波澜。两案件有诸多相似之处,于是,专门成立的专案组决定并案处理。

专案组南下北上辗转数省,对各大陶瓷拍卖市场进行调查,随后锁定了7名犯罪嫌疑人。确定嫌疑人后,专案组迅速展开调查、搜索证据。在民警们收集完充分证据后,专案组指挥汪国强果断作出收网决定,将蔡某、段某等7名嫌疑人抓获。

在审讯中,犯罪嫌人避重就轻,只交待了盗窃望龙陶瓷的作案经过,对“4.14”案避而不答,蔡某甚至用自残的方式抵制审讯。

面对嫌疑人狡猾的举动,专案组随即组织医生为蔡某进行治疗并照料其生活。

蔡某终于在3月底交待了在4月14日凌晨盗窃工作室经过,随后专案组将其他3人一举抓获,共追回陶瓷文物和名人名作28件。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陶瓷业名人名作精品展首次在北京举行


陶瓷艺术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支靓丽的奇葩,历来受到衷情者们的喜爱,昨天,中国陶瓷艺术名人名作精品展首次在北京亮相,为喜欢陶瓷艺术的观众提供一个很好的观赏机会。

此次精品展共展出陶瓷艺术作品500余件,分别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家王锡良、王恩怀,中国陶瓷艺术家刘平、周国桢等30位名家之手,涵盖了陶瓷雕塑、彩绘、青花、综合装饰、现代陶艺的多个方面,既有人物、山水,也有花鸟、动物,从艺术藏品,到日用陶瓷,件件精彩纷呈。其中,这块巨型瓷板屏风《繁荣昌盛》格外引人注目,屏风长2.2米,宽1.2米,由王锡良等十二位大师共同创作完成,烧制难度极大,是不可多得的陶瓷艺术精品。这一组造型似含苞待放的花蕾的瓷瓶名为《母亲颂》,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而创作的,融景德镇传统青花、粉彩和现代新彩工艺于一体,象征着祖国一派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同时,16位享誉中外的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还为观众当场献艺,让北京市民又一次领略到中国陶瓷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名人名作一壶难求—宜兴紫砂经久不衰的原因何在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在不少传统民间工艺日趋低迷萎缩、面临后继乏人的今天,宜兴紫砂却一派兴旺,从业人员众多,精品佳作迭出,价格不断飙升。名人名作一壶难求,原因何在?

一、宜兴紫砂以传统为根,在创新中求变

宜兴紫砂工艺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宜兴紫砂能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很多工艺美术大师既是传统的坚定守望者,又是敢于创新的探索者。例如先后受业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等多位名艺人的汪寅仙大师,博采众长,光、花器兼擅,尤其在花货艺术上,勇于创新,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吕尧臣大师强调“临摹要过渡到创新”、“功夫在壶外”,发展了“绞泥”手法,赢得了“壶艺魔术师”的称号;鲍志强大师忠于传统,师古而不泥古,锐意创新,破旧而重传承;周桂珍大师既守绳墨,忠于传统,尽显扎实制壶功夫,又能冲破常规,独辟蹊径,形成清新之风。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宜兴紫砂是在大师们的引领下,坚持在传统中发展,使得紫砂工艺经久不衰。

二、宜兴紫砂以文化为魂,注重文人合作

纵观紫砂的历史,不同时代都有文化人参与介入,故有“文人壶”之称。《阳羡砂壶图考》云:“文人胜事,偶尔寄兴,旁及壶艺,代有其人。”可以说紫砂要提高,需要文化内涵的充实,因此也就离不开文化人的参与。从古至今,文人学者以全新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陶瓷学识,与大师的鬼斧神工相结合,创作出一件件传世之作,绽开了永不凋谢的砂艺之花,其中高庄与顾景舟联手制作《提璧茶具》;张守智与汪寅仙合作《曲壶》;冯其庸与周桂珍合作《曼生提梁壶》等广为流传。进入新时代以来,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的作品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美。例如谭泉海大师的陶刻强调“书魂画魄刀骨肉”,作品《百寿瓶》、《历代文化陶屏》等,集文学、书画、金石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是难得的收藏品。

继承传统,坚持创新精神,注重人文之美的宜兴紫砂是一份神秘的领悟,是一种灵魂的寄托,包容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艺术馨香必将远播世界。

当代名人瓷该怎样收藏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据了解,我国目前有近1亿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其中以“捧瓷大军”最多。而在这庞大的“捧瓷大军”中,名人瓷收藏者占三分之一。近年来,各类瓷器展览会、拍卖会的不断举行。2004年,中国陶瓷艺术名人名作精品展首次在北京亮相,共展出陶瓷艺术作品500余件,分别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家王锡良、王恩怀,中国陶瓷艺术家刘平、周国桢等30位名家之手。去年,广州又举办了“2006年广州首届中国百年名人陶瓷精品、绝品展”。这个以景德镇近百年来的名家佳作为主体内容的展览,展品总数近3000件。

各地的陶瓷市场上,名人瓷的交易也成为一股热潮。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的藏品交易市场来看,当代名人瓷器的交易非常活跃。尤其“文革瓷”在收藏品市场上行情走势一直坚挺。

武汉一家古玩店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市场比以往有了很大转变,以往人们都喜欢买老的瓷器,但随着名人瓷的升温,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了名人名家瓷。

当代名人瓷,就是指民国时期一批著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和建国后1959年获得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以及后起获得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名人名作。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市场上的“新宠”?有关专家分析了个中缘由。

其一,高古瓷器价位冲高,投资风险加大。从目前整个的瓷器收藏板块上看,高古瓷器因为价位冲高接近顶部,再往上投资的风险很大,造成其升值空间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高价位瓷器的投资兴趣发生转移。近年来,一些资金能力有限的收藏投资者偏好开始向尚在低价区的当代名人瓷转移。

其二,当代名人瓷艺术价值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艺术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的继承和开拓,特别是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再加上众多制瓷高手和陶瓷教育家打破旧行规,培养了一大批瓷业人才,他们对瓷艺的创新和发展,使这些名人名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近两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界新品迭出,精彩纷呈。诸多陶瓷艺术家纷纷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更为注重的将作品考虑到了多样化需求,不仅对作品的用色、质感、器型等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和创新,同时一些国际流行元素及搭配方式也被引入。瓷都景德镇的名人瓷也因之出现三大亮点:创新性强,技术和艺术价值和谐凸显;尊重收藏者心理需求,引入编号的概念;传统绘画流派赋予瓷器强烈的生命力。可以说,当代名人瓷新品为瓷器收藏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三,价格优势蕴藏升值空间。目前市场上一些中小名家瓷作价格一般在100至300元左右,而部分大师的瓷作,有些作品价格也只在800元至1500元左右,许多远没有达到其应有价位,升值空间显而易见。

留心名人瓷陷阱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当代名人瓷的关注,一些商家也在名人瓷上打起了主意。专家们指出,目前名人瓷收藏的突出问题正在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赝品、复制品陷阱。今年4月,景德镇市新闻出版局集中销毁了近千件薄胎瓷碗和瓷版画等“名人瓷”。被销毁的薄胎瓷碗的落款是景德镇市“薄胎大王”高梅生,瓷版画的落款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据悉,被销毁的“名人瓷”中一部分属于赝品,但熊钢如大师的作品系他本人创作,原本允许经销商在市场上限量发行,而经销商却擅自复制了部分作品。商家大肆制作赝品、复制品这些唯利是图的作法,既蒙骗了收藏者,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是价格虚高,过度炒作,透支消耗了名人瓷的升值空间。

为了抬高价格,一些商家不惜采用随意低标成品率以抬高成本等手段蒙骗消费者,对此,有关专家揭露说,过去古窑因手工胎拉坯烧制等过程中,在温度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有不可控制因素,致使一些器型变形乃至炸裂,因而成品率较低,但现在生产工艺早已今非昔比,有些是100%成器窑烧,而窑烧过程中现代科技使得炉内各点温度分布均匀,成品率几乎达到90%以上,目前商家宣传所标注的成品率严重脱离成本,致使价格疯长。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还介绍,因为瓷器有易碎特点,保存成本较高,但从过去瓷器市场规律看,其升值潜力仍有规律可循,一般百年涨十倍左右,但目前有些瓷器过度炒作,其价格早已违背了瓷器的升值规律,过早透支了名人瓷的升值空间。

瓷器市场是国内起步最早也是目前最稳定的一个板块。市场尽管呈波浪式发展,其总趋势是不断冲高,但由于上述因素,使得市场一度出现低潮,就目前现状来看,彻底走出低潮尚为时过早,投资者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业内高手授藏经

一位业内高手告诉记者,著名大师级的名人瓷器作品,可以说是当代瓷作中的“绩优股”。清代景德镇瓷器的价位在近几年已经被拉得很高,但当代名人瓷器作品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价位,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作品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藏品,它们的价值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会有一个拉升的过程。以景德镇的著名工艺美术师邹宝林为例,他的一件瓷作曾在香港拍卖会上拍了30万港币,目前他几乎不再制作作品,因此其作品价格在市场上已经开始上涨。5年前他的一件制作精良的瓷瓶也就在几百元左右,而如今市价已是3000元。目前这些大师作品还远没有达到应有价位。一套景德镇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刘海和的《马恩列思毛》瓷版肖像画,制作于上世纪70年代,市价在2万元左右,但专业人士认为,刘海和眼下已经封笔,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不言而喻。

一位资深瓷器收藏家称,眼下名人瓷中小名家瓷中的精品应该是这一板块中的“增长点”。比如有人就曾以240元的价格买入一件小有名气的工艺师制作的仿明官窑大罐,其风格雄浑端庄。这位人士买回来以后,给它再配上一个紫檀木底座,并配有一件玻璃罩,后来以35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这在名人瓷器收藏市场上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不过收藏市场不同于股票市场,收藏市场里的价格有许多心理价格成分。目前,一般名人瓷作中的精品在收藏市场上的表现还不稳定,但这恰恰是投资者的希望所在。

还有一位瓷器收藏大家提醒藏友说,因为名人瓷的升值空间是不可预测的,是摸不透的;而且名人瓷的“名人”也是流动的、不固定的,有些瓷作者目前算不上名人,十年八年后也许成了大名人。他建议名人瓷爱好者最好买一些观赏性很好的、器型别致的、泥胎是手工制作的、价位较低的瓷器,它的作者可能现在默默无闻,说不定日后会一鸣惊人。就算你买的瓷器没有升值,但它仍可美化你的生活。

陶瓷收藏 当代陶瓷大师名作备受青睐


在大师作品的带动下,整个陶瓷行业,三六九等的作品都跟着水涨船高。这里面也会产生泡沫,有风险,对此广大藏家要有清醒认识。

过去搞收藏的,都爱找五大名窑,明清官窑。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真正好的古瓷,遗留下来的非常少,想要收藏是很难的。而且,一般的藏家也根本买不起,那都是上亿的价位。如今,大家的收藏观念开始改变了,改成收藏现当代的名人之作、精品之作,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样不缺。

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的瓷器,以往当废品丢弃,如今成为收藏新宠,身价倍增,一个不起眼的腌菜坛子往往身价上万元。售卖瓷器的店铺中摆上“明清官窑”出售的已不多见。大部分均以晚清、民国以及解放初的瓷器为主,其价格也更平民化,几千、数万,甚至几百,各个档次都有。这些其实都是几年前的“大路货”。如五年前一个民国晚期雕花笔筒只要几百元,如今价值近万。如马口窑陶瓷是以前几乎家家用来装米、腌菜的陶器,因上世纪90年代受塑料制品冲击,一度被人们当废品丢弃,如今却成了收藏家们的“香饽饽”。目前一个收藏市场上价约百元的普通陶器,在两三年前也就四五元钱,目前完整、画工好、造型独特的精品马口窑精品陶器,卖上万元是很轻松的事。

大家要学会鉴别什么是真正好的、值得用心、用财收藏的,注意别受炒作影响,自己得有判断力,不能将其完全看成是一种投资跟风。自己得了解这个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做到有把握地收藏。

当代名人瓷收藏有哪些陷阱


当代名人瓷收藏有哪些陷阱?随着人们对当代名人瓷的关注,一些商家也在名人瓷上打起了主意。专家们指出,目前名人瓷收藏的突出问题正在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那么,当代名人瓷收藏有哪些陷阱呢?

1、赝品、复制品陷阱。今年4月,景德镇市新闻出版局集中销毁了近千件薄胎瓷碗和瓷版画等"名人瓷"被销毁的薄胎瓷碗的落款是景德镇市"薄胎大王"高梅生,瓷版画的落款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据悉,被销毁的"名人瓷"中一部分属于赝品,但熊钢如大师的作品系他本人创作,原本允许经销商在市场上限量发行,而经销商却擅自复制了部分作品。商家大肆制作赝品、复制品这些唯利是图的作法,既蒙骗了收藏者,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2、价格虚高,过度炒作,透支消耗了名人瓷的升值空间。

为了抬高价格,一些商家不惜采用随意低标成品率以抬高成本等手段蒙骗消费者,对此,有关专家揭露说,过去古窑因手工胎拉坯烧制等过程中,在温度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有不可控制因素,致使一些器型变形乃至炸裂,因而成品率较低,但现在生产工艺早已今非昔比,有些是100%成器窑烧,而窑烧过程中现代科技使得炉内各点温度分布均匀,成品率几乎达到90%以上,目前商家宣传所标注的成品率严重脱离成本,致使价格疯长。

与此同时,因为瓷器有易碎特点,保存成本较高,但从过去瓷器市场规律看,其升值潜力仍有规律可循,一般百年涨十倍左右,但目前有些瓷器过度炒作,其价格早已违背了瓷器的升值规律,过早透支了名人瓷的升值空间。

瓷器市场是国内起步最早也是目前最稳定的一个板块。市场尽管呈波浪式发展,其总趋势是不断冲高,但由于上述因素,使得市场一度出现低潮,就目前现状来看,彻底走出低潮尚为时过早,投资者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为何民间会大量留存官窑瓷器


在大多数的人们的印象中,官窑里所生产的瓷器应该是送往皇宫当中的,在民间按道理说不应该有官窑瓷器的,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一直以来在民间就留存着大量的官窑瓷器,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官窑厂次色瓷器在民间的处理

在官窑瓷器的烧造过程中,谁也无法确定每一件瓷器的出窑都是证词,这其中难免是出现一些次品或者破损件的。对于正品瓷器其理所当然的就会被送往皇宫,而对于那些次色瓷器而言,一般先会散贮在御窑厂库房中备案或者解送京城后,在提交给皇帝后奉旨后就地变价处理以换取现银或者销毁处理。故此,在民间人们也会发现一些有瑕疵但印有皇家落款的官窑瓷器,这其中大部分是次色瓷器的变价处理而来。

二、皇宫库房里瓷器的变卖

在不同的朝代里,皇宫里众多的官窑瓷器也不一定都用得到,再赶上时代的不稳造成皇宫内经费紧张的话,皇宫便会定期的对瓷器产品进行清理,除了那些必须要留着用的之外,其他没有用途的瓷器便会变价处理。这种变价处理在清代后期更为明显,甚至还曾出现过投标竞买的变价处理方式,其中的瓷器甚至包括了明代和元代的官窑精美瓷器。

三、皇宫里赏赐的瓷器

常在皇帝身边的官员,封疆大吏,侍卫丫鬟,王子公主,贵族命妇或者某些为朝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皇帝皇后往往会赏赐一些皇宫里的物件,其中最多的就是官窑瓷器,当然每次赏赐的数量从一两件到千余件,数量上多寡不一。在皇宫档案中就曾记载雍正皇帝赏赐给大臣们瓶,盘,碗和珐琅彩等瓷器,乾隆皇帝除此之外还赏赐过鼻烟壶,瓷扳指,瓷翎管等小物件,这些瓷器的赏赐很自然的也便流落在了民间。

此外,从皇宫里或者皇陵里盗取瓷器也是民间留存官窑瓷器的途径之一。即便是皇家大院守备森严,但依然存在偷盗的现象,尤其是到了晚清时期,内外勾结更是促进了皇家瓷器大量外流。这更不用说那些专业以盗墓为生的盗墓者对皇陵的盗窃,虽然陪葬的瓷器有些见不得光,但通过某些途径它依然能够在民间流传。

清代官窑瓷器为何民间会大量留存


一般来说,官窑瓷器,都是皇家或者是贵族人用的东西,普通民众是很难见到的,更不要说是用到。但很奇怪的是,在清代在民间大量留存,这让不少新手藏家感到好奇。清代官窑瓷器为何民间会大量留存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一、次品处理

在清代御窑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次品,这些次品并不会像过去那样直接打碎埋了,而是处理掉,卖给百姓。虽然说是次品,但是官窑出品的东西,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都是非常好的,只不过相对于佳品存在一定的下次罢了。处理掉的次品官窑瓷器可以变现,为工匠们带来另一份收入。

官窑中的次品瓷器,从雍正时期到乾隆时期是运送到京城的,而到了乾隆七年就下令可以直接就地变价,到了道光之后,所有的次品瓷器就变价处理了。后来,民间随处可见的官窑次品瓷器实际上都是处理品。

二、库存变卖

皇宫中的东西按理说都是皇帝的,不会变卖,但实际上在清朝时期,变卖皇宫库存瓷器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据记载,在乾隆早期的时候,乾隆帝曾下令将康雍乾三朝一些有破损、釉水不足的瓷器处理掉,这批瓷器共有14万多件,此次变卖,让民间出现大量的皇宫瓷器。后来,到了乾隆中期的时候,乾隆又下令变卖了一部分,共有八千多件。

嘉庆皇帝也十分节省,他在位的时候,也将皇宫中的一些用不到的瓷器处理掉,这些瓷器一共有四十四万多件,可以说是卖的最多的一次。按理说,官窑瓷器要变现处理,其前提是破损或者是长时间不用,但是到了溥仪时期,因为经费不足的缘故,为了凑钱,就打起了变现处理的注意。不过,与老祖宗不同的是,溥仪此时处理的都是好物件,什么贵卖什么,所以,到了这时候,民间出现大量真品官窑瓷器就更加平常了。

三、皇帝赏赐

皇帝赏赐也是清代民间官窑瓷器众多的原因之一。据了解,清朝时期赏赐的瓷器品种非常多,比如雍正时期不仅赏赐瓶、碗、盘,也赏赐珐琅彩,到了乾隆时期,更是大方,除了大件还有小件,像鼻烟壶、瓷扳指等,都是乾隆皇帝赏赐的物件。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洋人的掠夺。不得不说的是,晚清时期,遭受列强入侵,中国损失颇为惨重,很多珍贵文物都在此时被抢走,流落世界各地,难以找回。

清代官窑瓷器精品价格参考:

1:清雍正斗彩龙纹罐,尺寸:高19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价: HKD 4,58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2:[清]嘉庆朝御窑黄地粉彩瓜瓞绵绵纹盖罐,尺寸:高31.5厘米,估价:RMB 2,4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4,255,000 ,成交时间:2015.11.1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嘉庆年制。

色地洋彩工艺是以古代掐丝珐琅製品为摹本,是清代彩瓷烧造的伟大创举,其装饰效果已完全超越掐丝珐琅作品。此件柠檬黄地洋彩盖罐为色地洋彩中的佼佼者。罐造型端庄大方,口微撇,短颈,圆腹向下渐收,罐内和罐底均施松石绿釉,外饰柠檬黄釉为底色,颜色鲜艳。盖为描金宝珠钮,盖沿描金彩一圈,颈部外绘如意云头纹一周,纹饰描绘精致,仿佛置身于花果园中。瓞者,即小瓜。在蔓藤延绵不断下生出小瓜,加上瓜内种子尤多,寓意子孙满堂,世代相传。“瓜瓞绵绵”引自诗经内“绵绵瓜瓞”之句,是清代极受欢迎的吉祥寓意之一。黄地粉彩在清宫中的档案里也称为黄地五彩,此器运用渲染手法令瓜果、蝶、花卉与花叶更妍丽,尤以蝴蝶的绘画颇具珐琅彩的立体效果,明黄色地所呈现出的珠光宝气,极具浓厚的宫庭色彩。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Lot.262《中国陶瓷全集 21册》上海博物馆出版 Lot.125

3:[清]乾隆朝御窑粉青釉三足香插,尺寸:高11.5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3,680,000 ,成交时间:2015.11.1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原为上海文物商店旧藏 记录:2001年6月23日 上海敬华 Lot.118说明:中国用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古人云读书必焚香,故而在书房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乾隆皇帝好慕风雅,每于琴棋书画、品古论今之时,必焚香为伴。乾隆时所製香具务必精心细致,工艺巧夺,为后世竞相追慕。此类乾隆宫廷御用香插传世极为罕见。查阅公私著录资料,相同釉色造型作品目前仅见本品。香插呈蒜头口,颈部直立,荸荠扁腹,三乳丁足。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匀净透澈,色泽清雅宜人。全器品格挺拔伟岸,英气逼人,使人过目不忘,激情溢于言表。

4:清18世纪绿地粉彩西洋人物图琮式瓶,尺寸:高22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600,000,成交价: HKD 3,42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此类色地粉彩器自清中期开始流行。此瓶釉彩色泽淡雅,用以描绘岩石的蓝绿彩料尤为清透,晕染自然,与乾隆百禄尊上所见雷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对洋彩百禄尊,载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台北,2008年,页156-157,图版51号,可资比较。

5:清中期斗彩云龙纹双龙耳扁瓶,尺寸:高48厘米,估价:RMB 50,000 ~ 80,000,成交价: RMB 3,220,000 ,成交时间:2011.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造型浑圆,沉稳别致,颈之两侧贴塑矾红描金夔龙纹为耳,可爱生动,与圆润的瓶体上下相衬,更见灵空精巧。口沿外唇下画如意头纹一周,瓶身前后绘饰“苍龙教子图”,图中祥云迤逦,漫天飘飞,洪蝠迭现,灵瑞咸集,但见苍龙腾空而起,叱咤风云,虬躯矫健凶猛,大有气夺千里之势。幼龙则破浪而出,昂首欲飞,深情仰望苍龙。其画笔生动精美,所见祥云虽多,却形态各异,深得迤逦之姿,福海之中波涛汹涌之象,是以线描之功不厌其烦地绘就,细腻而娴熟,展示御窑画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通身纹饰描绘精细,绿彩填绘精确,与莹润皙白的胎釉相益彰显。圈足内书青花六字篆款,端庄规整,笔道遒劲有神。

6:清中期青花海水云纹九龙大缸(二件),尺寸:高54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898,000 ,成交时间:2018.12.0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

缸直口,颈周绘回字纹,深腹圆,腹下渐收,圈足。缸身饰海水龙纹,九条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龙纹刻画细腻,横须怒目,四爪皆张,髻发冲天,龙身盘延而上,追逐龙珠,神态惟妙惟肖。配以乌云、火焰等纹饰,更添画面之生动。腹底绘波涛翻滚,汹涌澎湃之海涛纹,与九龙上下呼应,相得益彰。构图繁而不乱,层次分明,并体现匠工娴熟的绘画工艺。大龙缸是御窑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器型较大,且结实耐用,不论做为宫廷的粮、油等储存器,还是盛水防火都极为适宜,至今仍有人使用该类器物种荷、养鱼。由于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故而得名“大龙缸”。《景德镇陶录》中记载:一口大龙缸,要用整整十九天时间才能装烧而成。而且御窑厂对龙缸、花瓶类的瓷器挑选极严,上交宫廷的“百不得五”,其余的全部砸碎。由于大龙缸制作工艺复杂,且颇费工时,大龙缸装烧在民间一直流传有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唐英《火神童公传》与《龙缸记》中都提到万历时期童姓窑工由于龙缸烧造屡次失败,而舍身跳入窑中,始得大缸烧成的传说。唐英认为龙缸的装造有赖于童公的骨肉膏血,故为之作传。

7:清料彩青山水纹碗,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乾隆年制”款。

8:清十八世纪斗彩锦鸡花石图盆,尺寸:61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价: HKD 2,300,000 ,成交时间:2011.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大师陶艺作品被盗 8天破案“完璧归赵”


2月14日上午,中国陶瓷城北京路5号德艺轩门前响起了鞭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兴奋地从民警手中接过被盗的13件陶瓷作品,并连连夸赞民警破案神速,使这些价值90万元的陶瓷作品“完璧归赵”。

赖德全告诉记者,失窃的前一天晚上,工作室内没人居住。2月5日上午,他得知“德艺轩”玻璃门被砸一些陶瓷作品失窃。经过仔细清点。他发现被盗的作品共13件,以珍珠彩作品为主,其中瓷板6块、瓷瓶7只,总价值90万元。他随即向公安机关报了警。

“德艺轩”工作室内的摄像资料显示.犯罪分子是在当日凌晨4时02分将玻璃门上的大锁剪断,准备推门进入时发现地上还有插销,于是犯罪分子将玻璃门砸破。在外面观察了7分钟后,犯罪分子见里面没有动静,再进入大厅,整个作案时间达28分钟,犯罪分子先后5次进人大厅将陶瓷作品搬出。

接警后,高新区公安分局郭景洪局长、吴木根副局长迅速带领分局刑警大队侦技人员及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工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江建强支队长、方胜平副支队长带领支队二大队和刑科所人员赶到现场指导侦破工作。市公安局胡中华副局长亲赴现场指挥,并向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方府春报告案情。

此案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密切关注。为尽快侦破此案,根据方府春的指示,胡中华亲自指挥部署,成立了由市刑警支队、高新分局刑警大队及派出所精干力量组成的专案组,下设5个小组。民警们全力以赴,密切配合,在短短8天内,通过技术资料和市公安局有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锁定犯罪嫌疑人为王某,并掌握了他的活动区域。经过进一步工作,2月13日,警方一举将犯罪嫌疑人王某(36岁)及其同伙赵甲(45岁)、赵乙(40岁)全部缉拿归案。在大量的事实面前,3名犯罪嫌疑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艺界震荡 大量名人名作被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艺界震荡 大量名人名作被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