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天下名瓷出醴陵 炻瓷受欧美市场追捧

天下名瓷出醴陵 炻瓷受欧美市场追捧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1-05-02

瓷砖墙面。

“天下名瓷出醴陵”。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8月13日,当“湘赣边界行”采访团的记者走进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简称华瓷)样品展示间时,琳琅满目的瓷器引得所有人惊叹:“太美了!”

或典雅古朴,或奇特华贵,也或清新明快,目接不暇,数千件瓷器每一件都让人想要拥有!样品间有美国客商Stephy正在挑选货品,看得出每一件他有些爱不释手,见到记者好奇,他耸耸肩膀:“这些产品我都喜欢,你说我能够放弃哪一件?”

记者开玩笑道:“全要了!”Stephy把手一摊作无可奈何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Stephy已经是他们的老顾客了,每年,他都会来这里订下20多万美元的货。“Stephy看的是炻(音“石”)瓷,这种瓷造型粗犷、釉色丰富、装饰华丽,欧美人特别喜欢这样的瓷器。”

关于醴陵的陶瓷,其实早在清末,就已闻名海内外;而20世纪初,醴陵又成为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当进入到21世纪,炻瓷再为这座古老的瓷城续写了辉煌。

“虽说炻瓷是在21世纪才被众所周知并广受大家喜爱的,但是其产生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据华瓷董事长、总经理许君奇透露,最初研制出炻瓷的是醴陵市嘉树乡一群做陶罐与火缸的老华瓷人,他们研制出的这种炻瓷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低温瓷,具有强度好适合于机械洗涤、热稳定性好适应于高温蒸煮、铅镉溶出量低于国际标准等特点,器型新颖、釉色丰富。“但由于当时我们还只是一个乡瓷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炻瓷的研发并没出现大的发展。”

直到1994年,嘉树乡联营瓷厂与马来西亚新华联集团合资组建了华联瓷业,炻瓷产业才有机会被推向世界的舞台,从此走上辉煌的发展时期。今日,许君奇回忆起12年前的那个举措仍很激动:“那是我们厂历史转折性的一步,现在的炻瓷,已是风靡全球,是我们醴陵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我们很好奇华瓷下一步将推出什么样的产品。许君奇坦然地透露他们已经在攻克新的技术难题:“我认为,竞争的杀手锏就是创新,只有在竞争中提前一步做到人无我有,才能永远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wWw.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不惜万金争购之 德化白瓷塑佛像受追捧


福建德化是中国古瓷都之一,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中国白”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瓷圣作品受追捧:不惜万金争购之

据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明代是德化瓷业史上雕塑工艺最为兴旺的时期,能工巧匠辈出,涌现出诸如何朝宗、张寿山、陈伟、林朝景等流传后世的瓷塑艺术大师。这些陶瓷艺术大师吸收泥塑木雕等传统技艺,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应用瓷器胎釉的质感特点,精心烧制各种形象的道释人物,无论造型神态和细部线条处理都刻划细腻、表现逼真,将德化白瓷雕塑艺术推向了世界顶峰。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明代德化窑烧造的瓷雕久负盛名,尤以“何朝宗”款最为著名。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将雕塑的艺术美与材料的质地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纯白为基调,摒弃彩饰,凸显道释人物不同凡响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却无媚俗之态,融神之品相、人之魅力于一体,令人凛然起敬却不生畏惧。

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何朝宗的作品被誉为“东方艺术”、“世上独一无二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何朝宗以超群的技艺把瓷塑造型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跻身于世界伟大艺术家之列。何朝宗的那些冠绝一时的作品,被称为“世界最精良的瓷器”,有“天下共宝之”的美誉。

为何德化窑能够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塑作品

郑炯鑫称,德化窑之所以能够烧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塑作品,与德化窑使用的瓷土和烧制技术密切相关。首先,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常常呈现出玻璃品相,胎体细密,透光度好。其次,从釉色上看,一般窑址的胎釉由于氧化铁的含量较高,所以白瓷或泛黄,或泛青,但德化窑使用的胎釉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因此克服了白瓷纯净度不够的缺憾,其釉色更纯净,光照之下,尤为明亮。第三,瓷塑家充分掌握了瓷土烧制过程中的收缩作用,利用这种收缩度,使作品立体质感更加突出。第四,德化瓷土优良,其所含的特殊矿物质使得烧制出来的白瓷瓷质致密,胎釉洁白无瑕,洁润滑腻,如脂似玉,整体晶莹剔透,适合表现释道人物庄严圣洁的形象。

郑炯鑫表示,德化白瓷能够出现那些让人赞叹不绝的作品,还与明朝陶瓷大师的高深的艺术修养、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技巧有关。郑炯鑫举例称,明朝瓷圣何朝宗就是这样一个在艺术创作上严于律己、追求完美的人。何朝宗秉承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精益求精。据说,每件瓷雕作品创作出来,何朝宗必邀同行及懂行的人前来品评,稍不称意就推倒重塑。何朝宗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是得意之作,则在背部钤盖印章。所以,何朝宗流传于世间的瓷雕作品都是极少雷同的上乘之品。

为何德化白瓷塑佛像闻名海内外

德化瓷以白瓷塑佛像而闻名,不仅在古代就已名扬海外,在当今也很受亲睐,究其原因,郑炯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德化瓷材质优良,做工精美,这是德化白瓷塑佛像之所以受欢迎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德化白瓷塑佛像不仅享誉国内,还畅销海外,这与历史上那些瓷塑大家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有着密切关系,正因为他们才有那些鬼斧神工的白瓷塑佛像杰作。此外,德化白瓷塑佛像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也与相关国家的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格外喜爱观音和弥勒。而在日本的基督信徒中,当作玛丽娅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需求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现有藏品8000多件(套),古陶瓷标本2.56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件、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409件。藏品特色为德化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类实物。藏品有明代“瓷圣”何朝宗的瓷塑作品“文昌帝君”、“祥云观音”等镇馆之宝,有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工具,西周的原始青瓷到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

伦敦拍场中国瓷受追捧 两大拍行成交火


伦敦克里斯蒂和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会分别于7月11日、12日相继登场。继11日克里斯蒂以210万英镑高价拍出一件元青花鱼罐后,一对清官窑青花瓷瓶又在索斯比以70万英镑成交,中国瓷器成为伦敦拍场上买家追捧的热点。

作为八国联军统帅,曾率军于1900年侵入北京的普鲁士陆军元帅收藏的一对清官窑青花瓷瓶,7月12日在伦敦索斯比拍卖行拍出了70.24万英镑(约合103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这对瓷瓶为青花花果纹六方瓶,周身白地蓝花,石榴主纹,配以画工精细的花叶,沿口、肩部和底部有祥云箍带,瓶高分别为66.5厘米和65.5厘米,瓷瓶釉下彩的工艺当时只有景德镇独有。

此次拍卖会上,一件31.7厘米高的嘉庆年间的按红釉粉彩双耳瓶,被拍到了38.8万英镑的价格。该瓶周身色彩浓淡相宜,以童叟贺寿为主题,有松鹤、如意入画,器型完好。据称买主是一位中国的私人藏家。另外,一个72厘米高、112厘米宽的乾隆年间象牙雕刻制品也拍出了33.28万英镑的价格。

据悉,在12日的拍卖会上,160件拍品中的102件找到了买主,拍卖总额达到近500万英镑。

在13日由索斯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和艺术品”第二部分拍卖会上,青花瓷器仍然是受买家追捧的热点。一位八国联军指挥官收藏的一个高33厘米的青花瓷瓶,被一位在英国工作的上海男子以9000英镑拍得。

虽然索斯比的拍卖没有出现日前克里斯蒂中国瓷器单个拍卖价近200万英镑的高价,但多数拍品单价似乎明显高出后者。

新年特色餐具厨具渐受追捧


以往过年各家主要讲的是一个吃,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而今年人们过节不光在食物上做文章,就连对烹饪和盛放食物的厨具餐具也开始变得“讲究”起来,一些漂亮的餐具和功能较多的特色厨具吸引了很多家庭主妇的目光。

元旦期间,记者对市内几家大型超市进行走访时发现,人们逐渐在追求生活细节上的高品质。据超市餐具卖区的销售人员讲,年前陶瓷餐具销量比平时多了很多,特别是周末和这几天放假,一些色彩淡雅、白净细腻的陶瓷餐具走得特别好,有的人是按需购买,有的则是成套往家搬,有意思的是成套买餐具的往往是不常开火做饭的小两口。一位倪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家里根本不缺餐具,但上初中的女儿总吵着说家里的碗盘看着没啥食欲,让她换一些像饭店里各种形状的餐具,最好能买到像韩剧《大长今》里的餐具。

在对特色厨具餐具偏好上,年轻人多是时尚派的,喜欢一些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餐桌用品,有的甚至把餐具当成一种家居饰品。而中老年人则注重实用性,她们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向一些新型、功能齐备的厨房用品。一位购买陶瓷煲的刘女士说,以前家里就备一把大勺,煎炒炖煮炸“全能”,现在好了,基本每样烹饪手法都有个“专业”家什,不过也确实方便好用,像前一阵儿买的一把迷你小煎锅,早上摊个荷包蛋方便又顺手。超市的销售人员说,像打蛋器、碗夹等很多小巧方便的厨房用品也越来越受欢迎。

犀角雕受追捧(一槌定音)


香港佳士得2008春季拍卖经过6天的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4亿港元,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总成交额最高的一季拍卖会,亚洲市场占有率58.5%。此佳绩比香港佳士得上年春季拍卖的15.2亿港元高出8.8亿元,增长58%。其中,40件拍品成交价超过1000万港元。而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成为热点。

此次春拍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包括了5个专场拍卖,包含范围相当广阔,由清朝的御藏钟表到独特的犀牛角收藏均应有尽有。此次拍卖是佳士得历来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成交最高的一次,比去年春季拍卖增加超过2倍。

其中“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藏——清宫御藏钟表”为收藏家提供一个拥有中国宫廷钟表的珍贵机会。此批来至18和19世纪的珍贵钟表产自昔日中国及欧洲,并曾为朝贡的礼物。这15座来源有序的钟表共取得了2.8亿港元总成交额,为有史以来最高成交额的一场钟表拍卖会,同时也为佳士得在中国工艺品及钟表领域上的超群地位。

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拍卖也取得令人极为满意的成绩,成交额4309万港元,这次全球首次个人藏家的犀角雕刻专场拍卖,其中多件拍品以原先估价的两倍的价钱成交。其中,一件17世纪明末犀角镂雕一把莲水注,以816万港元成交。此杯质料莹润,造型清新雅致,栩栩如生;花草刻画细腻,更见蝶舞其中;器内浮雕一螳螂于水草之上;而清乾隆犀角镂雕仿古饕餮纹螭龙大杯以704万港元成交,此大杯器身硕大,仿青铜器型如古觚,宽口高足,前有长流,杯内弧形线条优美,刻画39条大小螭龙于两侧并向杯中爬行,姿态各异,活灵活现;犀角雕布袋和尚 570万港元;王羲之《兰亭序》为题的犀角镂雕兰亭序大杯 456万港元。

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里,一件清雍正粉彩虞美人碗以536万 港元成交价,该碗型线条秀丽优美,为雍正时造型之典型。外腹绘虞美人花卉,细柔舒展,色彩淡雅,绘工细腻。此器为张宗宪之旧藏。另一件清乾隆粉彩缠枝莲纹三屉奁盒,以120万港元成交。此套盒色彩优雅柔和,造型端正,即为实用品,亦有陈设、玩赏价值。其造型和纹饰于传世品中仅见,甚为珍罕。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共取得7.34亿港元的成交额,是佳士得有史以来该范畴拍卖成交额最高的一次。这项佳绩是去年同期拍卖成绩的两倍半,由此再一次见证了强劲的亚洲艺术市常

规整精细醴陵瓷


一位收藏爱好者在浙江义乌古玩市场中偶得4只晶莹洁白、青花颜色鲜艳的青花碗,这种类似于我们日常使用的饭碗上赫然写着“醴陵 新民瓷厂 1969”的青色字样。经过考证,瓷器上标明的“醴陵”二字,是被誉为中国第二大瓷都的湖南醴陵。醴陵窑瓷器制作精良,釉下彩工艺独特,深受世人的喜爱。

这种被称为神秘之瓷的青花瓷碗,口径16.8厘米,底径6.8厘米,高6.6厘米,瓷碗的底部有3行青色楷书字体:“醴陵 新民瓷厂 1969年”,瓷碗的内外分别精细地彩绘着画风细腻的青花图案,色彩纯正饱满,在字款外边的左右两侧都有麦穗,正下方为齿轮,齿轮连接两个麦穗,正上方两个麦穗头联接处嵌一颗五角星,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也是典型的新中国瓷器的重要特征。细观青瓷碗的外部,碗外部口沿为釉下彩青花,碗口沿下写有“人民公社好”5个字,且每个字都被桃花花蕊围着,相互间连接着菊花,菊花和桃花紧紧相连,并且菊花和桃花被放置在10只箩筐上面,整个釉下彩青花构成一个整体画面,每一个画面都具有时代的象征意义。碗的内部有3个圈,口沿边画着8个白底釉下彩青花麦穗,且头尾相连,碗底画着一对釉下芙蓉花,中间有一朵花蕊,整个描绘过程采取统一手工流水作业,碗外部和内部青花釉下彩的画面都充满着时代气息和诗情画意。

醴陵新民瓷厂烧造的这种白底釉下青花双面彩“人民公社好”薄胎碗,器型规整,做工精细,碗型为明朝正德型器,既美观又大方,由于瓷胎薄如纸,极易碰坏,不易保存,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

靠“瓷”走天下 做足“瓷”文章


德化是一个以“瓷”闻名天下的特色县份。街两旁,随处可见经营瓷器的大小店铺;陶瓷博物馆、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民营陶瓷科技园区……一切都打着“陶瓷”的招牌。

“技术革命”解决“林瓷之争”

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是记者来到这座有着千年制瓷历史的县城的第一印象。然而,在十几年前,公路边几乎找不到大树,瓷厂烟囱耸立,厂内一进门就能看到堆得如山高的木柴。从用木柴烧瓷,到用液化气、电烧瓷,德化陶瓷产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技术变革过程。

“从用木柴烧瓷到用液化气烧瓷,这是我县陶瓷厂从小规模经营、向现代企业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德化县计划发展局一负责人说。很长的一个时期,德化陶瓷厂都是用木柴烧瓷。上世纪80年代,在陶瓷业还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德化每年要消耗1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随着陶瓷业走俏市场,“林瓷之争”异常突出,制约了陶瓷业的做大、做强。德化县痛下以“科技兴瓷”的决心,引导全县数千家大大小小陶瓷厂进行技术改造。

十几年来,这场“技术革命”使德化陶瓷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一些实力雄厚的陶瓷企业脱颖而出。据了解,目前全县拥有陶瓷集团公司23家,有25家陶瓷企业获得输美产品质量认证,24家陶瓷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烧成技术方面,在国内率先进行窑炉改造,先后开发了以电、油、液化气、天然气为能源的窑炉技术,圆满地终结了以柴烧瓷的历史;推广应用低温烧瓷技术,产品烧成率和环保水平得到提高。

小瓷器勇闯国际市场

“有城就有德化瓷”,在产品市场竞争力竞争后,为了提高陶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德化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

据了解,每年春、秋两季的广州交易会,德化县都会派出一支由1000多人组成的“供销兵团”抢占市场。德化县的陶瓷企业还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地设立经销处,建立了一支“国际营销队伍”,源源不断地把适销对路的陶瓷产品送往欧美地区。

“小瓷器,大市场,小泥巴,大创汇”。通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德化陶瓷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和当地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关系。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内,德化县的陶瓷产值达58.78亿元,自营出口近1亿美元,全县人均创汇1600多美元,人均创汇率位居全省前列。

力推瓷文化旅游

在大力发展陶瓷经济的同时,德化县对其源远流长的瓷文化也加以保护和开发。

夜幕降临时,记者来到德化县城的“陶瓷一条街”。这条1公里长的街道,汇集了上千家瓷器专卖店。有的经营西洋工艺品,有的专营日用瓷器。各种档次、各种陶瓷、各种品牌,真可谓应有尽有。

德化县委宣传部郑副部长告诉记者,发展现代化的瓷都经济、弘扬源远流长的瓷都文化,是该县陶瓷产业发展的两大内容。在新的一年内,该县将发挥瓷源优势,打响“中国瓷都·德化生态游”的品牌。该县计划建成陶瓷文化旅游区、龙门滩度假区、九仙山旅游观光区、石牛山旅游观光区、戴云山生态旅游区、涌溪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旅游区。

越窑青瓷名天下


火,让人类告别了一个茹毛饮血的时代;火,给人类开启了崭新的天幕。熊熊燃烧的烈火,激发起人类灼灼的灵念,于是,当精气、血脉融和一起的刹那间,华夏大地上伴随着文明之光的陶器便应运而生。

当人们发现陶器固有的缺憾以后,瓷器文化的胚芽便在制陶业的土壤中徐徐萌动。随着釉的发明,伴以烧成温度、焙烧气氛、胎釉收缩技术的娴熟,原始瓷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横亘在浙江东北部。其时,越国稳固,杭州湾南岸便成了原始瓷的中心产地。至东汉中晚期,从原始瓷蹒跚走来的成熟瓷器终于在浙江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创烧成功。随着制瓷技术的播撒张扬,一个颇具规模的瓷窑体系迅捷在宁绍地区形成,其伟岸雄风一直接续到北宋,它就是人们普遍所称的越窑。

“人从月边去,舟从空中行。此中人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沈吟黄绢语。”上虞境内,一条以东汉孝女曹娥命名的江流,不仅记录了文人墨客寻山问水的雅兴事,更是见证了越窑青瓷的兴衰史。时移世易,俟及三国西晋,青瓷的烧结中心仍在曹娥江中游地区,考古人员发现窑址达140余处,比东汉增加了近3倍。三国鼎立后,“有吴之务农重谷,始于此焉”。农业的发展为制瓷业提供了保证,而人口的增长和厚葬风的盛行又使瓷器的需求量相应增加。此外,曹娥江中游一带瓷土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令瓷器生产急剧发展,以至迎来了晚唐五代的全盛期。其时,在青瓷的发源地上虞,涌现了一大批如袁宜、范休可、项霸等制瓷名匠。在六朝建都的南京以及附近县市有大量出土。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赤乌十四年(251年)墓出土的青瓷虎子,器身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字;江苏金坛县出土的一只青瓷扁壶,器身两侧分别刻有“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紫是鱼浦(在上虞白马湖)土地”等铭文。

青瓷令人迷离如痴,衍变一个萦纡不绝的春日梦幻,是源于釉。青瓷之釉,从初期不稳定的青、青绿、青黄到呈现青中微泛绿的雅色调,从釉质粗杂到细腻纯静,从釉的发色滞涩到均匀润泽,从中镶嵌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独到的观察和感悟。是啊,这融和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自是提升了青瓷的品位。当青瓷精品芸芸,几成贡品时,它便赢得了“秘色瓷”的口碑。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难怪唐代诗人陆龟蒙写下《秘色越器》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陆羽《茶经》则评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为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对越窑青瓷的溢美之辞,不也是对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美的使者——窑匠们生动的褒奖么?

如果说,青釉之华已经够让人折心动容的话,那么其造型之巧和装饰之丽,则更令人叹为观止矣。那千姿百态的造型,那变化多端的装饰,似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是的,造型无不演绎一个政局一个社会不断变异的主题,装饰莫不点染人们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相互碰撞的观念。走进上虞博物馆青瓷陈列室,笔者看到,一件西晋青瓷佛寺罐上装饰着一组舞蹈胡俑,他们的头部用一个范子印成,而身体其余部分则捏塑成各种姿态,或抖擞击鼓,或翩然起舞,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自然和谐,自不待言。青瓷的装饰可谓巧夺天工,各尽其妙,无论循规蹈矩的印纹印花还是潇洒飘逸的曲线纹饰,不论异曲同工的浮雕贴花抑或别开生面的点彩绘彩,皆打破了青瓷装饰单一的审美格局,开辟了新颖的别有洞天,为瓷器的装饰艺术注入了永恒不息的活力。

当青瓷出落得楚楚动人的时候,它终于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跨越古代东西方世界的一条友谊纽带,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1976年和1977年,在朝鲜新安海域打捞出一艘中国元代沉船,其中陶瓷器计6463件,青瓷占一半以上。远在埃及的开罗郊外福斯塔遗址,发掘出从唐代到清代的中国陶瓷片,达22000多片,最多的是越窑青瓷。著名的土耳其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收藏有8000多件中国陶瓷,最显眼的就是越窑青瓷。

入宋以后,越窑制瓷业始式微衰落。其何以奄奄一息,一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晚期越窑的一个难点。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曾任上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的李刚先生,不仅餐风沐雨、爬山涉水对宁绍地区五代北宋窑址及其地理环境反复进行了调查,还查阅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最终考证得出:宁绍地区极度繁荣的农业所导致的燃料短缺和工匠雇值上升,敲响了当地制瓷业的丧钟,继而使之默默地消失于杭州湾南岸。

越窑青瓷带着昔日有过的辉煌和曾经的梦想,像那沉闷不变的湖面上的响雷,滚滚而来,远远地陨落在了苍茫的岁月之中。这不免让人将那份不羁情怀无可奈何地溶化在如水一般的月色里。然而,正如李刚先生所言,每一种优秀文化,总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时空中连绵和延展。越窑是衰萎了,然而作为曾经占绝对优势的瓷窑,何以不在技术上起着基因库的作用,通过辐射、传扬,造成一种雄伟的轰鸣,而由于质地的绵密,它填平了听觉的每一道缝隙,并在听觉与视觉的轮换中拟就了跌宕的情节——或在异地踽踽独行,或与他乡的窑业基因相融合而成为保留越窑青瓷某些特征的新瓷种?令越窑的制瓷传统发扬光大的龙泉窑的崛起,交替成为北方青瓷生产中心的陕西耀州窑和河南汝窑的脱颖而出……便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釉色清冽而典雅的青瓷是不是瓷器家族中的“母亲瓷”,终令我们自豪、欣慰呢?

名窑汝瓷出河南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由于为宫廷烧制时限很短,产量有限,流传很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目前,传世汝官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英国达维德基金会以及美国、日本、香港等私人收藏家手中。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汝窑,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造的御用汝瓷的窑口。

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汝窑的高超技艺,不仅为宫中禁烧,更由于要求严格,产量有限,为一般人所难得,所以到南宋时,就已“近尤难得。”为了不断满足宋皇室的需求,继汝窑之后,又在北宋京都汴梁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然,大观政和间在京都置窑烧造的官窑器,也离不开汝州工匠们熟练的技巧,所以北京故宫物院收藏汝窑三足洗与北宋官窑的冲耳足炉,两者釉色极相似,风格也类同。

北宋末年,宋金对峙,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宋皇南迁至临安后,仍在郊坛下设官窑烧造瓷器,史称南宋官窑,当然,南宋官窑更直接受到北宋官窑的直接影响,其中部分来自北方的制瓷匠师。随着北宋南迁到达临安,制瓷匠师也将原有的汝瓷与北宋官窑的烧造技术带到了南方,加上当地制瓷原料和条件,使南宋官窑更加兴旺发达起来。所以,北宋汝窑、汴京官窑与南宋官窑,不仅一脉相承,而且各有千秋,并有发展与创新。由于汝窑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还以香灰胎满釉裹足支烧,为其它窑所不及,更受到北宋皇宫的偏爱与赞赏,因而汝瓷成为“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得以流芳百世。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天下名瓷出醴陵 炻瓷受欧美市场追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天下名瓷出醴陵 炻瓷受欧美市场追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