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建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禅城“联姻”清新 建全省大陶瓷业“飞地”

禅城“联姻”清新 建全省大陶瓷业“飞地”

建窑瓷器鉴别 陶瓷艺术 古代瓷器制造业

2021-05-02

建窑瓷器鉴别。

珠三角地区产业优化转移,佛山禅城又添范例。6月8日禅城、清远清新县两地签订了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合作协议,双方通过此次“联姻”在3~5年内打造全省最大的陶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新县委书记贝冰在签约仪式上说,清新致力于将其发展成清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佛山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梁毅民表示,签约之后,关键在于项目的落实,两地政府将联手引导有搬迁意愿的企业特别是陶瓷行业优先选择清新,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共赢。

据清新县委常委童全庆介绍,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总面积约9500亩,首期选址位于清新云龙产业基地,位于114省道以西,工业区适合承接陶瓷、建材、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与禅城乃至佛山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调整的需要相吻合。工业园首期1000亩项目预计于本月底开工建设。

双方协定,今后,禅城、清新两地政府将通过自筹或引进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形式,共同招商引资。

清新与禅城合作承接陶瓷转移是目前佛山陶瓷生产性项目加速转移和对外扩张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禅城已明确表示要留住产业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物流中心、展览中心等,大力推广“总部经济”。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中国陶瓷业“十大陶瓷巾帼”各归所属


陶瓷精英,巾帼风采——“十大陶瓷巾帼”颁奖典礼在南国桃园枫丹白露酒店举行。出席的300多位嘉宾共聚一堂,一起倾听巾帼们的故事,分享她们创业阶段的喜和忧。

典礼一开始,主持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高级顾问陈丁荣表示,在陶瓷行业中召开这样的典礼是绝无仅有的。接着,他又引用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的话,把女人比作水,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女性在陶瓷行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典礼上,各位巾帼都用简短的话来介绍了自己的企业,并把她们在创业中的一些感悟与在场的同行一起分享。

十位巾帼是经过行业的推选和网络投票后最终揭晓,她们都是行业的佼佼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十位陶瓷行业的巾帼。

福建协进集团总经理杨宝贵

个人简历备注:15年前从政下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如果15年前将亿万投资到房产,可获得更大的回报,但她没有这样做,她孜孜不倦投资在泥与土的热心中,追求材料与艺术表现完美,她创新并生产的外墙砖成为中国城市美化、改善居住环境的代言词,她的财富足以让她享用一生,但她没有停下,仍坚持奋斗在陶瓷砖的第一线。

阿波罗(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婉仪

个人简历备注:与其说她对企业忠诚,不如说她对卫浴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她把智慧、青春、美丽献给了中国卫浴事业,把优质适价的中国制造买到了全世界,让世界消费者同享中国制造带来的快乐,她是个商业奇才,卫浴行业的杰出女代表。

欧纳洁具总经理杨间贤

个人简历备注:她从零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靠励志和追求把一个小小的家族企业,发展到中国淋浴行业的前卫企业,下属三个工厂,生产的淋浴房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平均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她关注社会责任,劳动者保护,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为“中国制造”贴上了厚金。

中国陶瓷城总经理余敏

个人简历备注:她是老革命的后代,武汉大学的高才生,她用心打造的中国陶瓷城,汇集了全国的陶瓷精粹,通过组织各种有效的活动和国际采购节,使“中国陶瓷城”成文中国陶瓷的集散地,国际采购中心、佛山陶瓷总部基地,为提升中国陶瓷形象,帮助中国陶瓷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川威尼斯商人公司董事长徐素荣

个人简历备注:她用文化包装企业,让平面的瓷砖产生三度空间,把有限的产品特性变成无限的应用空间,她从买专起步到热爱投资瓷砖,并把砖品变成砖艺,提高了瓷砖的附加值,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高度称赞。

佛山市三英洁具总经理吴少梅

个人简历备注:她发明的高温手绘洁具技术,专为女性度身定做,提出“女性主张,玫瑰生活”营销理念,从传统的中国陶瓷文化中找到了现代的代表手法,超越世俗,创造非凡,实现了产业陶瓷艺术化,传统陶瓷的现代化的重大超越,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市场的接纳,创造了高速的经济增长。

佛山高第卫浴总经理梁红铃

个人简历备注:从西方文化吸取精华,从西班牙高第的建筑设计中找到灵感并取名为“高第卫浴”,她用自然原木组合的浴室柜,打造出私密花园,表现出奢华、高贵、神秘、幽雅,成为当代卫浴柜族中的宠儿。

佛山英皇卫浴粱慧枝

个人简历备注:她把中国淋浴房买到世界,做到极致,她关注人性至爱,并在创造企业文化方面表现卓越。企业连续三年年均以50%的高速增长,成为行业的杰出代表和典范。

河南长葛市陶瓷协会会长许玉箱

个人简历备注:她用科技演绎节水传奇,成功的把陶瓷材料应用到坐便器的给排水控制的水件中,彻底解决了人们生活中马桶漏水的问题,结束了马桶的给排水控制水件百年以来一直使用橡胶密封的历史,开创了陶瓷材料在马桶给排水控制水件中应用先河,是卫浴制造领域实践当今“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经典范例。

浙江帅博卫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英

个人简历备注:她用科技演绎节水传奇,成功的把陶瓷材料应用到坐便器的给排水控制的水件中,彻底解决了人们生活中马桶漏水的问题,结束了马桶的给排水控制水件百年以来一直使用橡胶密封的历史,开创了陶瓷材料在马桶给排水控制水件中应用先河,是卫浴制造领域实践当今“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经典范例。

德化陶瓷业在“大洗牌”中咬牙挺住


一个人口31.2万人的小镇,其中10万人从事陶瓷产业,构成了素有“中国陶瓷之乡”之称的福建中部地区德化县的产业人口结构。

这导致了100%出口国际市场的德化陶瓷产品,在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受一定困境:德化共1100家陶瓷企业有的停产,有的半停产,3万从业人员离开陶瓷行业。

为此,今年来一场政府、企业、从业人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陶瓷保卫战在德化上演。

加强政企沟通今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动态,谋划发展对策,引导企业应对;针对企业面临的难题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召开了6次较大规模的企业家座谈会和3次金融经济运行分析会,引导企业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发展信心,即使在局部亏损、总体保本的情况下,也要积极接单,企业家已形成微利或微亏都要接单而占领市场的意识,保证企业不停产、不关闭;尽可能留住企业员工,并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与企业共渡难关;加强与客户联系沟通,保住客户,保住市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尽可能降低资金运作风险,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争取在这次陶瓷企业“大洗牌”中坚持住。

争取退税率上调德化政府和企业加强与海关通力合作,积极争取海关的支持,多次邀请厦门、泉州海关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到德化实地调研,并在德化举办陶瓷出口产品海关商品归类培训班,使德化县生产的鬼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节日用的陶瓷装饰工艺品归类为圣诞节用品,可享受11%的出口退税率,退税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还加强与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提高德化县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今年11月1日起,我国主要陶瓷产品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1%,进一步减少了退税影响。

加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集中财政资金投入公共技术研发;扩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总量,建立创新奖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负责公共技术研发、企业为主负责个性技术研发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共性、难点技术的攻关,对德化县首条高温电热隧道窑、电热高温双孔隧道窑、微波辊道窑建设分别给予奖励50万元、100万元、108万元;加强“一学院一技校一园区两基地四中心”(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德化陶瓷产业园区、国家火炬计划德化陶瓷产业基地、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和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技术管理培训中心、设备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高档日用瓷中试基地和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金属实验室,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推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加快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陶瓷配方改良、生产工艺改进及釉水创新、使用添加剂节能降温等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引进使用最新耐火材料、油嘴,设计自动控温窑体,窑炉的室内温差由原来±50℃降低到±5℃以内,节能25%以上,陶瓷产品合格率提高15%,产量提高30%。成功研发在低、中、高温段分别使用电炉丝、硅碳棒和硅钼棒进行烧瓷的技术,建成烧成温度高达1450℃的全自动电热高温隧道窑,节省烧成成本50%,节约能耗34.4%,陶瓷总成本下降11%。凤凰陶瓷研究所成功研发了夜光陶瓷;德化五厂研发的“自生釉骨瓷”,只需中温1200℃-1220℃一次性烧成,和传统两次烧成技术相比节能60%。今年1~10月,德化县共新建改造电热隧道窑31条,预计年可节能降耗3337.4吨标准煤、节约成本1494.3万元;陶瓷用电量2.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32.3%。

与企业共渡难关德化政府一是强化政策扶持。

兑现已出台的高档日用瓷生产、陶瓷泥料标准化加工、出国(境)参展和考察、争创品牌、鼓励异地设立陶瓷营销点等各项扶持政策。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引导企业应对。引导企业改变以美元为主的单一货币结算方式,规避美元持续贬值风险;增加汇率变动合同条款,让外商共担汇率变动风险;开展进出口保险业务,防范海外收款风险。引导出口企业按照进出口国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应对技术壁垒,重点跟踪欧盟关于REACH(《化学品注册、授权和限制的制度》)和Eup指令(《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指令》)的后续措施,加强预警信息收集,规避设限风险。

着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组建营销联盟,统一对外提价。发挥陶瓷同业公会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自律,遵守行业规则,避免无序竞争。继续巩固欧美市场,拓展新兴市场。

德化陶瓷的龙头企业---佳美集团在第104届广交会上,接了一笔老客户300万的陶瓷出口单子,虽然不赚钱,但能够解决当下的就业问题,同时保住客户。佳美认为,挺过这场全球性的危机,德化陶瓷业就能迎来更有发展的明天。

发挥会展作用,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商交会、澳门国际消费品展、"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广交会和首届中国"海丝"工艺品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览(销)会,参加首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在巩固欧美日市场的基础上,引导企业了解东盟、中东、俄罗斯等国外新市场的消费需求,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陶瓷作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着力拓展东盟、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现着手向福建省外经贸厅申请2009年第六届中国k东盟博览会展位。三是抓好市场营销,打响德化陶瓷品牌。统一使用"中国瓷都·德化"标志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引导白瓷生产企业申请注册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建立"中国瓷都·德化"陶瓷品牌联盟,推行区域代理和品牌经营,培育二、三级代理商,今年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德化名瓷营销中心10家。协助龙鹏、创意、协发光洋等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鼓励企业与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联手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引导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抓住当前重新洗牌期,引导企业加强联合协作,推进企业内部改制,进一步明晰产权,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控股扩张、股权转让等方式促进企业的整合,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开拓市场、获取订单、质量把关,中小企业负责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充分发挥冠福、富贵红、协发光洋等企业的营销网络优势,发展委托加工、贴牌生产、代理代销。同时,引导企业加入福建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充分发挥"邦可国际"、"美茵斯"等物流平台的作用,发展电子商务。

中国陶瓷业四大战略失误


我国是世界上陶瓷产量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的陶瓷产品档次却又是相当低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陶瓷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四大战略失误,制约了我国陶瓷业的提升。

亦步亦趋开发设计缺个性

中国陶瓷企业多种产品缺乏领先的开发设计能力,是其发展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这也决定了我国整个陶瓷企业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地位,而处在末端地位的利润往往是非常低的。

全球化扩张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核心技术和开发设计能力。而中国的陶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深,其开发设计的劣势就越明显。在中国的市场开放以前,开发设计能力的缺乏表现得还不很明显,但在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之后,这个问题就表现得比较突出。出口加工主要靠贴牌以及国内高端市场被外国公司控制的事实就是一个明证。这种更多地表现为由于没有核心技术而造成的非贸易壁垒,会成为今后发达国家阻碍中国陶瓷产品进入其领地的主要杀手锏,这会严重阻碍中国陶瓷企业的全球化扩张。

盲目多元化多子未必多福

中国陶瓷企业的盲目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由单一类产品发展壮大之后大都开始进入其他建材门类甚至其他行业,本来是想把这些新产品作为自己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在进入这些新的产品市场时都遇到了与原来产品同样的问题。这种多元化看起来是在突围,实际上却又被这些产业所包围,无异于作茧自缚而难以自拔。

为什么说这种扩张是盲目的呢?事实上,盲目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产业的扩张是增强还是削弱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中国很多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说这种扩张是盲目的和急躁的。这种产业扩张仍然是在没有核心技术和开发设计能力的前提下所做的粗放的产品线扩张,看起来是在搞多元化,但是在进入的这些多元化领域里都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依旧处于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产业链的下游,既没有丰厚的利润,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角色混淆定位不准

任何一个产业,产业链顶端的利润是最丰厚的,由此直到产业链的末端,其利润是依次递减的。中国陶瓷企业在布局自己产业的时候,应该选择并观察将要进入的领域是在这个产业链条的上端还是在下端。如果是在上端,在行业中就有真正的主动性。中国陶瓷企业要有核心技术,或者是核心技术战略,关键是要在行业中用这样的技术来定位自己在整个产业链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陶瓷企业要做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中的优势企业、关键企业、核心企业。在做产业布局的时候不能光考虑应该做什么产品或是什么新的门类,重要的是要选择在这个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

中国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平面地把自己铺开,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为一个企业的强大最主要的表达元素是自己的销售规模。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却没有与这规模相适应的利润比例,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浮肿的,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规模战略实际上给中国的陶瓷企业带来很大的战略误导,使其不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利润的长久化,而在战略布局上出现极大的路线错误。这样做还带来一个更大的弊端,就是人才等关键资源被稀释,竞争力被削弱,很多大的陶瓷企业的轰然倒塌就证明了这一点。

广种薄收资源透支

我们往往把陶瓷行业看作一个成熟的行业,或者夕阳产业。实际上,这是对整个行业的误解。事实上,中国陶瓷行业所谓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日常层面的相对成熟,或者说是生产总量的扩张,而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其标志是战略的成熟与合理数量的优质企业的存在。

中国陶瓷行业没有战略层面的差异,企业之间没有真正产业链条意义上的分工,只是集中在狭窄的制造领域竞争,这也是这个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突围而又被围的主要原因。一个产业的真正成熟是不同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展开作业,企业保护自己在产业链条位置上的合理利润是最主要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的陶瓷企业距离战略选位仍比较遥远。即便是在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方面,中国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不但没有增强反而还在减弱。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在同一产业链条位置上广种薄收,造成原有的人才、资本等经营资源被快速稀释,使其整体的竞争力下降。应该说,越是同质化的竞争,给这种资源被严重稀释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对原有产业的附着度就越高,价格竞争就更为激烈;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在没有正确战略的引导下,反过来又产生了平面铺开的扩展冲动。陶瓷巨头的“块头”越来越大,而利润越来越稀薄,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陶瓷业如何看待“成长”问题


成长,无论对人抑或是企业,都是美好的东西。人,希望自己尽快长大长强壮,同样,一个企业、行业也是希望自己尽快长大长强。因为只有长大长强,才能增强抵御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陶瓷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磨砺,不断成长,不断强壮。但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烦恼,也使人对陶瓷业的“成长”问题产生了质疑和非议。

陶瓷业2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走完了国外同行业近百年所走的路程,无论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企业规模,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长速度可谓快。但是,在陶瓷业快速“成长”的背后又是什么呢?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耗巨大、资源紧缺,发展远景堪忧,以及国内市场价格战连绵不绝,出口价格秩序混乱导致反倾销压力与日俱增,陶瓷业,在痛并快乐的氛围中“成长”着。

陶瓷行业的成长使我们耗用了太多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过多的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限制的耗用、无休止的开采,最终的结局将是资源的枯竭,产业退出经济舞台。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但绝非危言耸听。目前,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相应发展策略。如联合利华的策略目标之一就是让他们的农业、渔业和消费产品永续发展,即使不赚钱也必须追求策略。因为重点不在赚钱不赚钱,而是要继续生存下去,如果有一天天然资源耗尽,联合利华就没有产品可卖了。陶瓷行业、企业有何感想呢?只顾眼前利益,“今朝有酒今朝醉”,靠牺牲资源和环境来谋求一时的快速发展是绝不可取的。陶瓷生产所用的各种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关系到未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或许有人认为储量丰富,如目前在内蒙、川南等地又发现储量丰富的陶瓷原料,但所谓的丰富相对来说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计长远、缺少规划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只能加速从丰富到贫缺、从优势到瓶颈的进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很有必要对“成长”做出全新的定义和诠释。

我们习惯于关注企业的成长,但对企业吃进多少“草”,挤出的除了“奶”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具有危害性的副产品并不十分热衷,因而导致对企业成长问题认识的偏颇。有关部门已评选出两届中国成长百强企业,其中除经济指标之外,再无它项。可见,单纯意义上的“成长”,仅以经济指标评价的快速成长企业,已经以偏盖全地强占了“成长”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成长,固然需要采用经济性硬指标来考核,但也需用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软性标准来衡量。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成长的质量,诠释成长的涵义,而只有兼顾企业(行业)、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成长,才能促进企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方位进步、环境的有效保持和改善。企业(行业)的成长,既需要政府部门在宏观上进行引导、指导、督导,又需要自身培养正确的成长理念,并融入市场竞争催生出的共赢理念,以实现企业(行业)、社会、环境的共同成长、进步与共赢。

过去苦干年中,陶瓷业的快速成长,在促进自身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更影响了自身的进一步成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增强,成长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行业)的一厢情愿,而将被赋予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和内涵。因此,从现在开始,陶瓷企业、行业就要及时转向,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既要努力促成今天的成长,更要关注明天成长所必需的食物、水源、空气、环境和发展空间,最终实现陶瓷企业(行业)、社会、环境的共赢“成长”与进步。

“寒冬”太长 陶瓷业“被洗牌”


业内认为,由于陶瓷是非标产品,很难出现行业寡头。

受房地产调控影响,陶瓷行业迎来了寒冬,从华夏陶瓷城到陶瓷展览中心,都有不少商家歇业,作为龙头企业的斯米克陶瓷还关闭了部分生产线。有商家直言“已经放弃国内市场”,也有商家无奈表示“今年只要活过去就好”。虽然陶瓷行业已经形成了“旺市拼销售、淡市拼内功”的共识,无奈寒冬实在太长,而这轮洗牌是否会洗出陶瓷行业的寡头时代,也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

陶瓷行业过冬困难

日前,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斯米克陶瓷决定关闭部分生产线,还在6月份后两次裁员。作为龙头企业之一的斯米克都如此萧条,别的中小型陶企生存情况又如何呢?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表示,现在陶瓷行业的情况比2008年还要困难,至今还未从低迷中走出,甚至连上升的趋势都还未显现,“现在去到企业看,很多中小企业都非常困难。”

对于很多陶瓷业内人士来说,此次房地产调控带给陶瓷行业的巨大影响,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商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也难改陶瓷行业萧条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还表示,三四线城市这块蛋糕看起来很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难以支撑数量庞大的陶瓷厂商,陶瓷企业过冬困难。

或复制家电行业之路

寒冬太长,陶瓷行业也被迫洗牌。据了解,不仅是在佛山,全国很多中小型陶企都关停了生产线,甚至有些龙头企业也无法幸免。在这场洗牌中,陶瓷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佛山某陶企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陶企可能会复制家电行业的发展之路,“在这场寒冬中,强的会更强,弱的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最后会出现寡头时代。”该负责人认为,在寒冬中,陶企拼的就是品牌和管理,如何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寒冬后活得更好,“但是很多企业已经缺乏活下去的能力了。”该负责人还表示,现在家电行业比较集中的品牌就是那么几个,以后陶瓷行业也会这样,“预计未来三五年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过和家电行业会有所不同,陶瓷产品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产品。”

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则认为,目前陶瓷的品牌很弱,同质化竞争严重,陶瓷产业的集中度很低,“目前没有哪个陶瓷企业能占据市场份额超过1%,而陶瓷品牌的发展更是非常缓慢。对于陶企来说,在终端没有定价权就不算品牌,但是目前陶瓷的定价权不在我们手里,每个地方的经销商都可以和厂家抗衡。”

陶瓷行业难出现寡头?

新一轮洗牌会像家电行业那样,让陶瓷行业进入寡头时代吗?全友卫浴总经理施冰认为,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陶瓷卫浴行业的一个趋势,将是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就像家电行业一样,现在行业里剩下的也就几个品牌了,集中度高,这些品牌的实力也较强,带动行业的发展。

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则认为,陶瓷行业和家电行业有根本性的区别,陶瓷行业不可能走上家电的发展之路,“陶瓷是非标产品,而家电则是标准化生产,从这一层面来看,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蓝卫兵进一步表示,既然陶瓷是非标产品,就很难成就一家独大或者寡头的存在,“即使是在陶瓷业发展了很多年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装修效果图)等国家,也没有出现寡头。”

和蓝卫兵的观点一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的国内市场广阔,细分市场众多,“陶瓷产品需求是巨大的,不可能仅由几家、十几家大企业来提供这些产品,所以即使陶瓷行业的集中度得到提高,也不可能出现寡头。”

中国陶瓷业即将诞生首个“陶瓷指数”


首个能及时反映陶瓷业的“晴雨表”——中国陶瓷指数即将在国内陶瓷最大产区之一的石湾区诞生。全国八大陶瓷产区在18日陶博会开幕时互签缔盟协议,共同承诺为编制“陶指”提供一切便利,加速“陶指”诞生的步伐。

一直以来,佛山乃至全国的陶瓷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他们收集市场信息的渠道和能力有限,常常陷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不良局面。石湾区科技局局长李钜镇告诉记者,中国陶瓷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紧要关头,迫切需要一个能及时、准确描述我国陶瓷市场运行情况的指数,为所有参与和关心我国陶瓷市场的各方人士提供生产、交易、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引导陶瓷行业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石湾区关于编制陶瓷指数的设想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一拍即合。一场由政府与行业协会、陶瓷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造指”运动迅速铺开,特别是在本届陶博会上,来自广东佛山市石湾区、山东淄博市淄博区、四川省夹江县、福建省晋江市等8大陶瓷产区缔造产业联盟,并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为缔造行业内最权威的并发布陶瓷指数打好基础。

由石湾区投资,暨南大学、广州域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近日联合开发出中国第一个陶瓷行业指数系统,根据设计方案,该指数按照中国陶瓷产品的标准分类,对22类陶瓷砖和14类卫生陶瓷,选择代表性企业抽取代表性规格品,运用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编制而成。目前“造指工程”正在进入数据甄选采样工作,刚组盟的八大主要陶瓷产区将提供各自产业发展情况的数据,共同构建中国陶瓷指数体系。

专家们指出,中国陶瓷指数是中国陶瓷交易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引导陶瓷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生产和消费,陶瓷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也可以在中国陶瓷指数指引下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中国陶瓷指数

中国陶瓷指数犹如股市的“综合指数”、“成份指数”等等一样,是综合反映行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陶瓷指数通过每月统计、分析、研究和发布最富有代表性的陶瓷砖指数、卫生陶瓷指数及综合陶瓷指数,建立中国陶瓷交易市场的参考与测评标准,可反映陶瓷市场交易额、交易量、成交价格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客观、全面、综合、动态地评价中国陶瓷业的发展。通过陶瓷指数的定量分析,能够揭示行业的发展轨迹,合理、科学地预测行业未来走势,指导和推动行业发展。

陶瓷知识:隋唐时期陶瓷业的发展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

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的白瓷。

唐三彩凤首壶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

这与当时这两个地方所处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当时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

唐三彩杯盘

自东汉、魏、晋、北朝五百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它是首都长安连结关东以及东南地区的枢纽。虽然唐代定都长安,但对洛阳地区也极为重视,特别在武则天时,定洛阳为神都,在此地施政达二十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造三彩器和彩釉器。

唐青釉砚台

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唐花瓷三足盘

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较草率,釉层偏厚,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

唐三彩马

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器型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

这时的三彩釉色润莹,赋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

唐三彩刻花三足盘

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一有趣的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晚唐三彩多为小件,趋于单彩釉,而且釉面单薄,脱落剥蚀现象严重。

安史之乱促使唐朝迅速败落,形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

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

唐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

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

唐白釉渣斗

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度-1000度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

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

唐巩义窑绿釉小壶

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

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

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

唐邢窑白釉罐

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

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

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而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时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

唐邢窑白釉玉璧形底碗

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用类银、类雪来形容邢窑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当成熟。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上也比较高超,从现有实物来看,没有变型、歪塌等缺陷,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端正,不失为一代名窑对产品要求之严格。

邢窑白瓷除以色白见长外,它另一个特点是朴素少饰,匠师的艺术表现多施于造型之中,器型简洁、质朴、端庄而大气。

唐白釉兔系罐

它所构成的器皿容量大、重心稳、使用方便。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器皿是执壶,据考证是由前代的鸡头壶演变而来,是一种酒具,唐人称为注子。

此外,黄河流域瓷窑都多烧白瓷,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都以烧白瓷为主。

唐邢窑白瓷始于隋,盛于唐,衰于元。根据其胎、釉的化学分析,应属于高铅瓷胎,其釉的化学组成,属于CaO──AL2O3──SiO2系统范围。

邢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340度左右,个别的高达1370度左右,烧成气氛为还原焰。

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还在于官方的介入,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操控,为统治者服务。

这时的越窑青瓷也得到大发展,引起许多文人骚客的瞩目,纷纷吟诗作赋对其倍加称颂赞美。其中陆羽的评价比较全面而得体,他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认为是当代最完美的瓷器。

由于唐代的饮茶之风盛兴及朝廷对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窑青瓷质量不断提高。

唐越窑青釉壶

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产品胎质细腻,釉层匀净,造型规整,品种丰富。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釉色装饰为主流,以素面为主,形成独特风格。

刻划花装饰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廖廖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多余之笔。

唐越窑海棠式杯

这一时期在窑炉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为馒头窑型,一般为直焰馒头窑或者是在窑底上设置台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原始倒焰窑。

这几种窑形都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现半倒焰式,依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使窑内温差大大减小,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南方则以龙窑为主,为节省燃料、增加产量,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倾斜度的办法,在浙江发现的唐初龙窑残长就达40米,宽1.7米,倾斜度10-12度。

唐长沙窑彩绘花鸟纹注子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

铜官窑釉下彩装饰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花草纹样。

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葡萄牙陶瓷业调研


陶瓷业在葡萄牙已有数百年历史,丰富的产品品种,为葡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葡陶瓷业多年来维持贸易顺差,对葡贸易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

据葡陶瓷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葡陶瓷业销售额达10.5亿欧元,总产值为10.29亿欧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

葡全国从事陶瓷生产的企业共566家,其中只有13家企业拥有超过250名员工,剩余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该行业全国就业人口16793人。

从地理分布上看,葡陶瓷生产主要集中于阿维罗、莱利亚等中部地区,在566家企业中,有67.4%的企业位于中部地区,此外,该地区还拥有 82.9%的从业人员和高达86.1%的销售额。

一、陶瓷业产品分类及情况

葡陶瓷产业细分为五个不同的产品系列,即建筑陶瓷,地板和墙面瓷砖,卫生器皿陶瓷,实用和装饰陶瓷,特种陶瓷。

建筑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产品主要包括屋顶瓷瓦,拱顶瓷瓦,瓷砖,空心地板及用于铺设乡村人行道的瓷砖等,主要用于建造房屋及其它建筑物。2010年,葡建筑陶瓷销售额达1.45亿欧元,占葡陶瓷业销售总额的13.8%。在建筑陶瓷中,葡萄牙2010年的瓷砖产量位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排名欧盟第5。

瓷砖陶瓷业主要生产建筑物的地板及覆盖物(如墙面砖等)。2010年,其总产量同样排名欧盟第5,位于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和德国之后;销售额4.36亿欧元,占葡陶瓷业销售总额的41.5%,位于其他陶瓷产品销售额之首。

卫生器皿陶瓷业主要生产盥洗室陶瓷用品。2010年销售额为2.05亿欧元,占全国陶瓷业销售总额19.5%;其总产量排名欧盟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和波兰。

实用和装饰陶瓷业主要生产厨房和餐桌瓷器,精巧彩陶,粗陶器,陶瓦,陶瓷瓦等。葡萄牙实用和装饰陶瓷业历史悠久,是葡萄牙的一个重要出口行业。此外,2010年,产量排名欧盟第一位;销售额占葡陶瓷产品销售总额21.7%,达2.28亿欧元。

特种陶瓷业主要生产难熔陶瓷产品,电绝缘陶瓷,隔音陶瓷及工艺陶瓷等。与其他种类陶瓷产品相比,该种类陶瓷产品产量仅占葡陶瓷业总产量的3.5%。

二、陶瓷业进出口情况

2010年,葡萄牙陶瓷产品贸易总额6.71亿欧元,其中,进口1.35亿欧元;出口5.355亿欧元,同比增长1.8%,占当年全国货物出口总额的1.46%,占全国制造业出口总额的2.3%;贸易顺差达4亿欧元,在全国99项综合税产品目录中,仅有28项产品贸易顺差,其中,陶瓷贸易排名顺差贸易中第7位。

2006-2010年葡陶瓷产品进出口数据单位:欧元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口 598,347,141 644,529,324 608,189,986 526,210,165 535,474,802

进口 206,236,602 208,460,905 194,778,450 157,151,306 135,475,549

差额 392,110,539 436,068,419 413,411,536 369,058,859 399,999,253

出口方面,从出口市场看,2010年,葡陶瓷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地分别为法国(26.6%),西班牙(18.3%),德国(8.2%),安哥拉(6.6%),英国(6.3%)和美国(5.1%)。据葡陶瓷协会统计,在145个出口目的市场中,75.5%的陶瓷产品出口至欧盟成员国,10.9%出口至非洲国家,5.9%出口至北美(见图1)。目前,葡萄牙与中国贸易往来几乎为零,据称,预计明年葡中陶瓷贸易量将为零。

从陶瓷产品分类看,由于各种类产品拥有不同的技术和工艺,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对葡陶瓷业出口总额的贡献也各不相同。2010年,实用和装饰陶瓷产品中的家用彩陶出口量占世界该产品出口量8.9%,仅次于中国,排名世界第二;非釉面和釉面瓷砖陶瓷出口分别占全球同类产品总出口1.6%和2.5%,分别排名世界第五和第七;卫生器皿陶瓷出口占全球该类产品出口3.6%,排名世界第六;瓷砖出口排名全球第十一位,占同类产品出口总量2.5%。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禅城“联姻”清新 建全省大陶瓷业“飞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禅城“联姻”清新 建全省大陶瓷业“飞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建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