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看陶瓷业 混战中群雄并起机遇多于挑战

看陶瓷业 混战中群雄并起机遇多于挑战

陶瓷艺术 古代瓷器制造业 陶瓷瓷砖

2021-05-03

陶瓷艺术。

2008年3月7日,第三届居家论坛在杭州召开。在论坛上,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领导、经济学家和业内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家居行业的精英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家居业面临的挑战和变化,并就有关资本、品牌和新《劳动合同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在陶瓷卫浴分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知名陶瓷卫浴企业代表就2008陶瓷行业所面临的新变化和行业发展走势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作为大家居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陶瓷卫浴行业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虽然相对于上游的房地产行业,家居行业总体结构比较松散,规模和实力都不能跟房地产行业相提并论,作为家居概念中的陶瓷行业,相对关注度更低,一个家电业的美的一年的销售额都有可能超过整个陶瓷行业一年的总销售额,但是,陶瓷行业在整个大家居中的地位在逐渐上升,这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无论是从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是企业经营者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抑或者操作方式来看,陶瓷行业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行业,尽管面临着环保的巨大压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民币日趋升值的趋势,陶瓷卫浴行业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管理层素质日益提高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对陶瓷行业来说并没有很长的历史,很多从业人员都是做基础的技术出身,是最早的一批掌握现代设备操作技术的技术员,因为他们本身的勤奋好学和对行业的观察,以及对机遇的把握,他们逐渐成为陶瓷行业的一批中坚力量,成为新一代创业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陶瓷企业开始招兵买马扩大生产,因为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整个行业的不断膨胀,这直接导致了一批准职业经理人的诞生。进入21世纪以后,家电行业异军突起,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管理人才,很多陶瓷企业老板开始向家电行业借脑,引入家电行业的优秀人才和其他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的精英,使整个行业的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例如鹰牌控股总裁张孟友,金意陶陶瓷董事长何乾等都是行业里面为数不多的高学历管理者。

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一个行业总体水平如何,关键还是在人,对很多家族式企业来说,能否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就更为重要,高素质的人才带来的是高素质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营销。虽然一些家族式企业开始尝试大量使用职业经理人,但是相互之间还缺乏足够的信任,管理层被老板清洗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整个陶瓷行业家族式企业仍大量存在,任人唯亲的广泛存在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大束缚,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是家族企业,关键在于能否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去运营企业。

生产已居于世界前列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可能陶瓷行业更多的是与日用陶瓷产品联系在一起,在水与火的交融中进行着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陶瓷行业已经是标准化的工业生产,而且自动化程度日渐提高,全国各个产区也许因地方特征的差异而保持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企业风格,但是在对技术的追求和新产品的生产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导致了产品风格的雷同,量足够大但是不够精,虽然不够精,但是产量够大而且具有相对明显的价格优势,这使得中国陶瓷产品也国外相当好卖,但是也屡屡遭受反倾销诉讼,而很多出口产品仍是以贴牌为主。地产大佬潘石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早在七八年前,SOHO现代城配置家具的时候,从意大利漂洋过海运来的家具,最后发现是中国制造。很多陶瓷产品没有办法打上明显的产地标记,如果可以,很多消费者会发现家里的TOTO马桶也是中国制造,所以,本次居家论坛,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陶瓷企业缺乏的是市场营销的思维,制造环节已经很优秀,完全可以说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缺乏整体的品牌包装和营销的思维。因为仍然有大量没有品牌的企业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仍然生存的很好,给一些企业带来一种侥幸心理,粗放式的管理和营销仍然可以生存,为什么要选择另外的操作模式呢?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忧患意识的缺乏使一些企业徘徊不前,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国际化管理和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尝试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

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陶瓷行业也有自己的软肋。

创新意识和设计仍是弱项WWw.taOCI52.cOm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行业要真正发展起来、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最关键的是要有创新意识。“任何一个行业要发展起来,必须要有创意。而在任何一个行业内要成为领袖,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在跟一个家居企业老总的对话中,地产大佬潘石屹这样表示。

居家行业各地大佬齐聚杭州,也不约而同的对于创新一词感慨良多,提到创新不能不提到到设计。一个中国的木匠到米兰看到一个设计,从他做出模型送回中国,生产加工后送回米兰,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与原作做得是一样一样的。而中国的陶瓷企业看到一个产品后也可以很快就复制出来,这也是一些国外展会不欢迎中国陶瓷企业参观的重要原因,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面对中国企业严防死守。虽然模仿速度惊人,产品可以跟国外做的一模一样,但是鲜有自己的创意和设计,从总体上来看,家居行业仍然是缺乏创意和原创设计的,模仿和抄袭仍大量存在。但是,在陶瓷行业这一点在逐渐改观,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国内的陶瓷企业开始逐步创新,比如蒙娜丽莎和马可波罗,以及冠军瓷砖和诺贝尔等,一些潮州的洁具企业也在努力尝试创新。相对于技术和产品上的革新,本次居家论坛鹰牌控股的总裁张孟友博士特意指出了一点,即营销的创新,要有全面营销的意识,不能局限于只是策划一个活动或者是做一个事件,应该是发动企业全体人员的营销创新,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在某些产品和技术已经领先的前提下,如果能够以创新的营销模式对企业品牌进行包装和提升,无疑将为企业的长足进步插上翅膀。

污染问题受关注生存压力大

相对于地板和家具、照明等其他行业,陶瓷行业的环保压力比较大,面临的争议更多,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是此次居家论坛一些陶瓷企业代表关注的话题之一。新的能耗标准出台,各地政府产业政策调整,环保要求提高,都使得陶瓷企业比其他家居行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国的抛光砖技术最为先进,但是生产抛光砖对环境的污染也最为严重。

能否处理好环保问题,关系到陶瓷企业能否与当地环境和资源相协调,同时也是考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集中度不高仍处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相对于国外一些做瓷砖或者陶瓷洁具的企业而言,中国的陶瓷卫浴企业缺乏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品牌,这点符合目前整个家居行业的现状,无论是家具还是木地板、或者是瓷砖、洁具、马赛克企业都仍然处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但是缺乏真正的领袖和龙头企业,大企业只是在局部地区优势更明显,虽然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但是品牌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有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名企业或行业大鳄,家居业整体上的实力仍然是有待提升的,因为有上升和整合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机遇和充满希望的前景,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尝试打造品牌的家居企业而言,或者是借助资本运作的优势,已经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的企业,可以在混战中保持一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是源于竞争的无序和市场的不够规范,有一些中小企业仍然有生存的空间,洗牌运动犹如暗流涌动,在表面的平静下逐步进行。随着陶瓷产业的转移和调整,区域品牌兴起,无疑将会加剧一些局部地区的市场竞争,虽然很多品牌的定位并不相同,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区别,但是区域品牌的兴起势必会给整个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数风云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说陶瓷行业是一个传统的朝阳产业,也听到不少业人士对于这个观点的解释,陶瓷行业虽然谈不上是标准的朝阳产业,但是还是有很多机会存在,而且中国的内需非常强劲,在整个国内经济的拉动下和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陶瓷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站在整个居家行业的角度来看,正如本次第三届居家论坛一位企业老总所强调的,中国的居家消费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整个国家的年龄结构也进入了组合家庭和家居消费的高峰期,再加上家居产品消费的时尚化、潮流化趋势,这些无疑都将给陶瓷行业、给整个居家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因此,站在大家居的角度看陶瓷,我们的陶瓷行业无疑是充满希望的,虽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正如一位资深陶瓷行业媒体老总所言,每一年我们的陶瓷行业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每一年我们都顽强的走过来了,2008年初我们的国家和行业都遭遇了严重的雪灾和冰冻,但是在水与火中不断重生的陶瓷始终美丽,始终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

居家影响中国(china),也在影响陶瓷行业的发展,作为家居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如本次居家论坛陶瓷卫浴分论坛的主题,2008,陶瓷行业因变化而美丽,因为有变化,有很多的不确定,才有了更多的意外和惊喜,相信这也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也期待未来的中国居家论坛,未来的陶瓷行业,有更多的风云人物、推力人物、新锐人物出现。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业备战销售旺季进行中


近日,记者在华夏陶瓷博览城走访的众多陶瓷企业中发现,各企业都在纷纷的开会,像是为迎接大战前做的准备。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说,每年的9、10两个月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是销售旺季。要想在这两个月取得好的销售成绩就需要在8月开始策划销售方案。记者也注意到近几日来华夏陶瓷博览城挂有外地车牌的轿车多了起来,拉货的运输车也比上半个月多了。四处奔驰的大小货车,外表亮丽的外地轿车,拉来了陶瓷行业的销售旺季。这个时候聪明的陶瓷企业要怎么抓住这个销售旺季,企业怎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呢?佛山××大型陶瓷生产企业市场部经理彭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佛山大大小小的陶企都苦思冥想地策划新一轮的企业促销。至于策划是否到位,或许还需假以时日,让市场说了算。

理性和感性推广和宣传

山东某知名陶瓷企业销售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就要从感性方面跟理性方面入手。产品的设计,展厅的设计是我们制作的概念去迎合消费者审美趋向,这是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就包括我们的质量,价格的定位,怎么让消费者理解表达方式。我觉得这两方面做好了,应该在市场上就可以做好。这两块作细了,抓住消费者心理的问题就不是很大。但是行业里面做细的很少,感觉行业比较好的马可波罗、道格拉斯,在这个方面做得很细,他们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个对后来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后来的企业也应该在这两方面下功夫。理性都做完了,感性层面,营造环境,展示产品,细节上的融合在一起。放在市场里面就能有好的效果了。“比如说有的人拿了那种很艺术的电影票,看了一场觉得不过瘾还会看第二场,甚至第三场。这些人中有很多的人看不懂,为什么还想看?这就是感性的东西在里面,听别人说很好看,自己就想去看看是个什么好看法。这就是感性层面的东西。”该总监对记者解释感性时说道。

沟通了解超越消费需求

“了解消费者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超越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我们做终极市场的目标。”某品牌企业策划专员说。但陶瓷企业做专业市场调查的很少。终端的经销商素质很低,他们不想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只想知道自己卖了多少产品。有很多的经销商就是这样。

因为终极目标是很漫长的道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企业先要注重素质的提升,然后经销商素质的提升,如果老板认识不到这一点,经销商人事部认识不到这一点,也没有用。

第一个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消费者买我们的产品,在消费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是受设计的影响,还是网络的影响,还是广告的影响,还是专卖店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作为终端营销的话,要打动消费者就要了解消费者真正需求是什么。他装修的房子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空间,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需要什么样的购买,预算是多少?

第二个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并不是会满足消费者需求。比如说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家里是多大的房子,要什么样的空间,如何满足家居的需求,或者是整体的方案。比如说橱柜,他基本上都提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做装修,做墙面,包括做地面,站在消费者面前,提供整体的方案,这也是消费者所需要。

第三个我超越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能做到超越这一点,你这个品牌很厉害,市场的影响力都会提升。真正做到品牌,包括产品在终端市场是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把这三点真正做到实处,落在细节,我想很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专业化销售离不开品牌“陶瓷行业到现在位置,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品牌。品牌拿到幼儿园问小朋友,问你听过东鹏吗?他会举手不知道。你问小朋友你听过麦当劳吗?肯定有人说知道。”一位陶瓷行业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陶瓷到现在,不是吸引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消费者在买陶瓷的时候,首先到设计师,家装公司询问,受到不明确的因素影响他的决策。我觉得要与家装公司的合作,网络合作,通过这些渠道来卖陶瓷产品。我们的目的是想把产品卖出去,我们不会因消费者而降低我们的销售渠道,企业要真正的吸引消费者,最终是要*品牌,服务、专业化的销售。所以企业必须要找一些渠道满足企业销售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搞自卖自夸。“我们不会走农村市场。高端品牌的建立是很难的一个过程,要是再从高端走向低端无疑于自杀行为。像××品牌陶瓷以前走的是高端产品,就是一直搞低价格促销,使产品变的像地摊货一样。若想再次重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难的了。”佛山某知名品牌销售经理如果说。在油漆行业,很多的消费者根本就不懂油漆,有些消费者就指定用立邦漆。他比陶瓷还要专业,这个企业很专业,甚至有很多的消费者,在买油漆的时候,为什么要买立邦漆,他也说不来什么道理?听别人说很好,就说不错。因为他根本不懂油漆,这就是感性,也叫口碑。“品牌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还有就是企业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实力来做品牌。在北京盛事过后,我们企业会联合冠军做一系列的宣传来提升自己的品牌。”福建某陶瓷企业老总在接受记者时说。

打动消费者首先要打动经销商

这其实就是一套很感性的流程。在这套流程的支持下,企业有什么方式打动消费者?专卖店的产品,高频率的广告投放,导购的标准化运作,产品差异化,概念差异化的塑造,这都是很实际的东西,也是较细的工作。经销商不协助你做这些东西,一切口水都是白流。真正的销售人是什么样?十秒钟判断消费者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的方式,有什么样的摸底,到细节,怎么解除消费者的抗拒,怎么解除自己的服务问题。这些东西,做培训也好,还是终端技巧也好,这些细节都很重要,关键是经销商愿不愿意。如果经销商不愿意。再谈10年也一样。

“像一个经销商,他的资金、实力和人员很规范,他对陶瓷行业了解很少,我们会对他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产品熟悉的引导,对过往陶瓷历史的介绍,让他有这个模式去了解这个产品,这很重要。国外的客户不需要我们的品牌,他只需要我们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的是让国外的客户接纳我们的品牌。让我们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佛山一家企业的老板在聊到如何打动经销商的时候对记者侃侃而谈。这是以后陶瓷行业的方向,其实的陶瓷行业已经着手在做这一类型的工作,怎样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提到了工作仪程。以前我们是追求量的方向,现在完全是两种概念。

要做市场调查,要让消费者感性的一面去了解他们对陶瓷认识的概念,要针对他的概念去做产品的策划手法。就算是一片砖,消费者对砖的规格,颜色,机理非常高。就像一件衣服,质量不一样,表现得气质也不一样。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质,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过往做策划。

所以我们策划这块,我们营销的监控能力很差,策划的执行力很弱,我们专买店监管执行力不到位,可能我们的执行力就在这个环节中出了问题,我们能不能采取往下面派监督员也好,或者是驻店的销售员也好,由总部进行调配,进行资源整合来做,我觉得是一种创新。

增值的服务就是客户的关系

“如果要把产品卖得更好,目前要解决几个问题,客户的关系,增值的服务,包括跟房地产做一些合作,这些很实在,谈别的没用。”山东一家知名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豪放地说,如果从家庭到公司化运营,告诉它怎么做好团队运营,这是很务实的东西,要一个老板拿1个亿做品牌,这是不现实的。

“营销作为企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重,甚至会占到核心的部分,很多企业营销对企业不是很重,但是我个人觉得,营销策划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企业的文化的一种灌输。”业内资深策划张某说。营销策划的作用是很核心的,不光是广告做得好。大街小巷都是立邦漆的广告,还有一个就是口碑,一个好的产品,几乎是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这很重要。反观的陶瓷行业,在营销这个方面,在推动市场这方面,我们同样也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推一个是拉,推是*我们的口碑去推。当年的鹰牌每年做14亿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收入?但是他没有花太多的广告费,为什么还能做到14个亿呢?重要就是他做到了好产品。他的口碑在当年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这就是推。所有的消费者只有要买一片砖都会有档案留在企业。以后企业会提供很多的增值服务,比如寄一个生日贺卡,每年都会搞随机搞抽奖旅游,并开通一些免费服务热线,促进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提升社会服务时效。

做专卖店做增值服务

佛山某展厅经理对记者说“陶瓷产品的价格,企业形象,产品的推广、广告,是怎么制订?消费者去买产品的时候,看专卖店比较好,才进来看,进来是看你的价格还是销售人员的态度。”所以要把整个价值链做得细致的话,就会非常清楚。如果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敏感,我们会在价格上做一些促销活动。如果是他受电视媒体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就要做一些媒体上的东西。要如何吸引消费者,不仅是在产品上面下工夫,还要有专卖店的形象,我们的服务形象管理,还有售后,这些东西才是最终吸引消费者。

陶瓷业在产能过剩阵痛中前进


促进行业规范迅速孵化企业

近年来,随着国内陶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建筑陶瓷企业相继停产、破产的消息不断。于是,一些评论家预言,“十一五”期间,建筑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可能更加突出,形势将更加严峻。那么,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究竟存在什么弊与利?

就整个陶瓷行业来看,适当的产能过剩现象,或许对于整个行业的成熟非常有好处。一是提升市场竞争的素质与内涵。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部分低档劣质的产品,使陶瓷业尽快规范。二是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它使企业迅速得到孵化,加快市场的成熟。过度的生产能力形成的整个产能过剩,其有利之处是提高陶瓷市场进入的门槛,从而进一步净化市场。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这一怪物,常常伴随着阵痛。从国家与部分企业的利益考虑,产能过剩是由于过度投资造成的,过度投资又造成资源的无端浪费。

回顾一下近十年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似乎一直是产能超过需要。既有过低级阶段的产能过剩,也有过中级阶段的产能过剩情况,现在中国陶瓷行业似乎进入产能过剩较高级的阶段。因此,现在陶瓷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不是此前过剩的简单重复,而是标志着一种革命性的提升。另外,从全世界工业制品生产的产能利用率观察,一般都在70%%-75%之间。而目前,我国陶瓷行业的产能过剩还显然低于国际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陶瓷产业尚处在一个急速上升的阶段,而各地陶瓷企业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势必会增加生产力度,产能过剩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因此,可以预言,我国陶瓷市场存在的产能大于需求的现象,仍然会存在下去。

近年来,尽管陶瓷产能过剩警告不断,但国内陶瓷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在短短的几年中,许多原属进口的陶瓷产品被国产品牌所替代。

产能过剩可以提高陶瓷行业进入的门槛,而对那些动不动就想在陶瓷行业分到一杯羹的投机商,也给予明显的警示。适当的产能过剩,还可以规范陶瓷行业盲目投资的问题,逐步消除陶瓷的投资过热。激烈的竞争对投资者提出更高的产品要求,再加上陶瓷行业生产愈加成熟,利润空间压缩,将迫使他们作出更加冷静的思考。

此外,陶瓷行业产能过剩所反映出来的激烈竞争,还能够促进市场进行整合,推动国内陶企进行重组兼并,导致一批大型企业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的许多知名陶瓷企业,也是经过产业重组兼并,迅速结束了长期的“内战”现象,大量的中、小型陶瓷公司被兼并或被市场淘汰,现在仅剩下几家或十几家公司。因此,随着整个陶瓷行业的日益成熟与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在将来也许会同样在我国出现。

总之,面对我国陶瓷行业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惊慌失措,正视现实,坦然对待。同时,我们必须加快行业技术创新与确立自主知识产权,较好地迈过陶瓷产能过剩这道坎。

德化陶瓷业:在主动调整中蓄势待飞


近来,记者在德化县采访中发现,一些先知先觉的陶瓷企业已经开始解剖自我,开始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上审视自己。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在经历了品种之争、质量之争、价格之争和品牌之争后,陶瓷企业该如何把握未来市场方向?

德化的回答: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路子,虽然艰辛但充满希望。

专业化:无法复制的优势

德化县科技局局长苏志坚对于专业化的比喻很形象———专业化是钉子,多元化是棒锤。他说,德化的企业应该多学钉子精神。

钉子为什么能钉得深?因为它是尖的。因为尖,同样的力量集中在很小一点上,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穿透力。同样道理,无论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集中做一个行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做深做透,做精做细。如果四面出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是力不从心,每个行业、每样事情都做不深、做不透、做不好。

“德化目前还有许多小而全的陶瓷企业,无论大小企业,从瓷土生产、加工、釉料研制到陶 瓷制作、包装、销售都由企业自身完成,重复研究,重复办厂,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表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才是成功的捷径。

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扶优扶壮工程”基础上,走专、精、特、新道路,挖掘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整合团结民营陶瓷中小企业,规划组建专业陶瓷产业组群,打造“三统一独立”(统一设计、统一检验、统一销售、独立生产运行)战略合作企业群,从而形成专业化、协作化生产链,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强企业群体竞争力。

也许,这时有人会说了,在德化,不乏多元化企业成功的例子,有的还是泉州民营企业100强呢,这证明多元化也是可行的,为什么偏要强调专业化呢?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平面地把自己铺开,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为一个企业的强大最主要的表达元素是自己的销售规模。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却没有与这规模相适应的利润比例,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浮肿的,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专家称,多元化不是不能做,只是要不断进行创新,尤其是大的企业。而那些还没有练好内功却一味追逐多元化的企业,还不具备真正创造一个低成本扩张或者是发展的能力。

标准化:打造优质品牌

“陶瓷含铅,铅对人体有害。”

一位来自美国的客商曾告诉记者,美国对陶瓷铅含量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7PPM(1%)严格到现在的3PPM。在美国,有关陶瓷产品的质量诉讼,十有八九是在铅上面出了问题。

德化陶瓷在海外市场为何频频遭遇技术壁垒?就是因为中国的陶瓷产品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

业内人士指出,标准化是品牌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化,别说是品牌,甚至连现代工业化生产都无从谈起。

“德化陶瓷可谓是名声在外了,可由于陶瓷生产没有准入门槛,就造成了德化陶瓷质量的参差不齐,这非常不利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苏局长称,要想让德化陶瓷的品牌价值发挥聚合作用,就必须相应形成自身的技术标准、认证标准、消费理念和文化内涵,并能够引导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开发标准件的陶瓷产品,快速撑大陶瓷产业。

“谁能在行业标准上取得成功,就能成为陶瓷行业游戏规则的引领者,否则,就会面临品牌‘空心’化的危险。”苏局长如是说。

规模化:小山城彰显大经济

提及陶瓷,那是德化人的骄傲。

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一套套先进生产设备在这里安家落户,一辆辆满载瓷器的集装车在这里启程,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德化县陶瓷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世界上按商标价值排在前50名的名牌产品,基本上都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现代大公司大企业生产的,由此可见,名牌产品只有借助规模优势才能成其为名牌。

于是,德化县将规模经营,作为陶瓷业品牌战略的重要依托。

“一种产品不管设计如何新,质量如何好,如果规模小,批量上不去,就不能拓宽市场,就不能为消费者所熟悉,更不能成为知名的品牌。”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教授指出,许多中小企业,其知名度,信誉度及获利能力都比较高,但因其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最多只能称“小型巨人”,而不能称名牌。他声称,企业在经营决策上应注重由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的高层次延伸,走资产重组,低成本扩张的路子,逐步实现规模效益。

可以说,德化陶瓷业苦苦找寻的由大做强之路,今天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何加以明晰,并据此制定出科学完整的发展战略,尽快付诸实施,将成为德化下阶段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此时,面对困局和迷团,德化陶瓷业需要的是清醒睿智的头脑,前瞻远虑的思想,找准适合自身的国际市场定位。”张教授表示。

德化陶瓷业在“大洗牌”中咬牙挺住


一个人口31.2万人的小镇,其中10万人从事陶瓷产业,构成了素有“中国陶瓷之乡”之称的福建中部地区德化县的产业人口结构。

这导致了100%出口国际市场的德化陶瓷产品,在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受一定困境:德化共1100家陶瓷企业有的停产,有的半停产,3万从业人员离开陶瓷行业。

为此,今年来一场政府、企业、从业人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陶瓷保卫战在德化上演。

加强政企沟通今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动态,谋划发展对策,引导企业应对;针对企业面临的难题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召开了6次较大规模的企业家座谈会和3次金融经济运行分析会,引导企业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发展信心,即使在局部亏损、总体保本的情况下,也要积极接单,企业家已形成微利或微亏都要接单而占领市场的意识,保证企业不停产、不关闭;尽可能留住企业员工,并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与企业共渡难关;加强与客户联系沟通,保住客户,保住市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尽可能降低资金运作风险,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争取在这次陶瓷企业“大洗牌”中坚持住。

争取退税率上调德化政府和企业加强与海关通力合作,积极争取海关的支持,多次邀请厦门、泉州海关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到德化实地调研,并在德化举办陶瓷出口产品海关商品归类培训班,使德化县生产的鬼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节日用的陶瓷装饰工艺品归类为圣诞节用品,可享受11%的出口退税率,退税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还加强与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提高德化县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今年11月1日起,我国主要陶瓷产品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1%,进一步减少了退税影响。

加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集中财政资金投入公共技术研发;扩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总量,建立创新奖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负责公共技术研发、企业为主负责个性技术研发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共性、难点技术的攻关,对德化县首条高温电热隧道窑、电热高温双孔隧道窑、微波辊道窑建设分别给予奖励50万元、100万元、108万元;加强“一学院一技校一园区两基地四中心”(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德化陶瓷产业园区、国家火炬计划德化陶瓷产业基地、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和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技术管理培训中心、设备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高档日用瓷中试基地和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金属实验室,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推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加快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强陶瓷配方改良、生产工艺改进及釉水创新、使用添加剂节能降温等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引进使用最新耐火材料、油嘴,设计自动控温窑体,窑炉的室内温差由原来±50℃降低到±5℃以内,节能25%以上,陶瓷产品合格率提高15%,产量提高30%。成功研发在低、中、高温段分别使用电炉丝、硅碳棒和硅钼棒进行烧瓷的技术,建成烧成温度高达1450℃的全自动电热高温隧道窑,节省烧成成本50%,节约能耗34.4%,陶瓷总成本下降11%。凤凰陶瓷研究所成功研发了夜光陶瓷;德化五厂研发的“自生釉骨瓷”,只需中温1200℃-1220℃一次性烧成,和传统两次烧成技术相比节能60%。今年1~10月,德化县共新建改造电热隧道窑31条,预计年可节能降耗3337.4吨标准煤、节约成本1494.3万元;陶瓷用电量2.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32.3%。

与企业共渡难关德化政府一是强化政策扶持。

兑现已出台的高档日用瓷生产、陶瓷泥料标准化加工、出国(境)参展和考察、争创品牌、鼓励异地设立陶瓷营销点等各项扶持政策。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引导企业应对。引导企业改变以美元为主的单一货币结算方式,规避美元持续贬值风险;增加汇率变动合同条款,让外商共担汇率变动风险;开展进出口保险业务,防范海外收款风险。引导出口企业按照进出口国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应对技术壁垒,重点跟踪欧盟关于REACH(《化学品注册、授权和限制的制度》)和Eup指令(《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指令》)的后续措施,加强预警信息收集,规避设限风险。

着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组建营销联盟,统一对外提价。发挥陶瓷同业公会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自律,遵守行业规则,避免无序竞争。继续巩固欧美市场,拓展新兴市场。

德化陶瓷的龙头企业---佳美集团在第104届广交会上,接了一笔老客户300万的陶瓷出口单子,虽然不赚钱,但能够解决当下的就业问题,同时保住客户。佳美认为,挺过这场全球性的危机,德化陶瓷业就能迎来更有发展的明天。

发挥会展作用,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商交会、澳门国际消费品展、"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广交会和首届中国"海丝"工艺品博览会等国内外知名展览(销)会,参加首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在巩固欧美日市场的基础上,引导企业了解东盟、中东、俄罗斯等国外新市场的消费需求,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陶瓷作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着力拓展东盟、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现着手向福建省外经贸厅申请2009年第六届中国k东盟博览会展位。三是抓好市场营销,打响德化陶瓷品牌。统一使用"中国瓷都·德化"标志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引导白瓷生产企业申请注册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建立"中国瓷都·德化"陶瓷品牌联盟,推行区域代理和品牌经营,培育二、三级代理商,今年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德化名瓷营销中心10家。协助龙鹏、创意、协发光洋等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鼓励企业与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联手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引导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抓住当前重新洗牌期,引导企业加强联合协作,推进企业内部改制,进一步明晰产权,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控股扩张、股权转让等方式促进企业的整合,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开拓市场、获取订单、质量把关,中小企业负责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充分发挥冠福、富贵红、协发光洋等企业的营销网络优势,发展委托加工、贴牌生产、代理代销。同时,引导企业加入福建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充分发挥"邦可国际"、"美茵斯"等物流平台的作用,发展电子商务。

评论:金融危机下高安陶瓷产区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1月12日下午,高安陶瓷协会召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年会。此前,笔者对当地的太阳、米康、瑞鹏、新景象、新中源、新明珠、新瑞景、新中英等八家陶瓷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走访,虽然行色匆匆,但见微知著,对金融危机下的高安产区生产经营状况还是有了初步的了解。

高安企业2008年的总体表现是:74条生产线基本满负荷生产,其中有30条线是当年点火投产的。金融危机基本没有影响到这里的本土企业,只对广东佛山等地企业的转移扩张进程有影响。具体而言,高安产区2008的特征表现如下:一是出口量小,10%不到,很多没有出口;二是10月份前成本较高,尤其是煤的价格疯涨,企业几乎没有什么利润;三是从第四季度开始成本“三降一升”:燃料降20%,化工原料降5%,包装降5%,但劳动力成本升20%。企业赢利能力总体回升,一些企业甚至为赶订单春节不停窑;四是市场主要在“南昌—高安”周边500公里的范围内;五是市场定位基本是三四级的县乡市场;六是广东佛山过去的两家大企业高安生产的产品定位是在佛山和高安本土企业之间,以三四级市场为主;七是原材料基本上能在周边1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解决,只有抛光砖用的泥从广东运来;八是2009普遍继续新增产能,以上调查的八个企业预计新上13条生产线。

尽管眼下金融风暴肆虐,但笔者认为高安产区发展依然碰上了重大的历史机遇。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危机使得东部沿海经济转型升级提速,高安是理想的陶瓷产业承接地;二是广东佛山大企业的引进促进了本土陶瓷产业的升级,包括技术的升级、人才的流动、观念的转变;三是金融危机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从外需拉动转到内需拉动,作为国家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将使三四级市场未来需求持续旺盛;四是本土企业500公里范围内区域化的针对县乡市场的深度销售模式日益成熟;五是有地方政府的强大推动力;六是本土老板、企业家经历了本世纪初转制的阵痛及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打下了做大事业的基础。

但通过调研发现,高安陶瓷企业未来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是要面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去年上半年煤涨到每吨1300元,高安企业顿时失去了赢利的能力,这意味着其产品的附加值是严重偏低的。我们不可回避的是,上游的高成本在未来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现实。上游燃料、能源及运输的高成本主要源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益,目前较为悲观的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左右了改革的进程。其次是劳动力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后发展中地区,高安难以再享受到30年来的“人口红利”。目前,随着佛山几个大企业的进入,高安的劳动市场已经激活,劳动力成本与东部沿海地区持平(普通工人1200-1300元/月),如果算上东部沿海地区的软环境的“福利”,高安地区的人力成本实际上还要偏高。因此,基于这样一种现实,高安本土企业唯一的选择可能就是向佛山企业学习,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化运作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精益化管理不断降低综合成本;再次,对佛山企业来说,其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是如何找到转移扩张后的企业生存之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西新中源、新明珠竞争的对手不是本土企业,而是自己,关键是其能否在高安创新经营模式。事实上,这方面四川新中源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在高安的江西新中源目前也基本上是照搬四川新中源的运作模式,包括四个品牌也是一一拿来。江西新中源与四川新中源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要解决的是高成本时代的低价格竞争问题——低价格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的威胁主要来自于陷入穷途的本土弱势企业。

陶瓷业如何看待“成长”问题


成长,无论对人抑或是企业,都是美好的东西。人,希望自己尽快长大长强壮,同样,一个企业、行业也是希望自己尽快长大长强。因为只有长大长强,才能增强抵御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陶瓷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磨砺,不断成长,不断强壮。但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烦恼,也使人对陶瓷业的“成长”问题产生了质疑和非议。

陶瓷业2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走完了国外同行业近百年所走的路程,无论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企业规模,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长速度可谓快。但是,在陶瓷业快速“成长”的背后又是什么呢?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耗巨大、资源紧缺,发展远景堪忧,以及国内市场价格战连绵不绝,出口价格秩序混乱导致反倾销压力与日俱增,陶瓷业,在痛并快乐的氛围中“成长”着。

陶瓷行业的成长使我们耗用了太多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过多的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限制的耗用、无休止的开采,最终的结局将是资源的枯竭,产业退出经济舞台。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但绝非危言耸听。目前,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相应发展策略。如联合利华的策略目标之一就是让他们的农业、渔业和消费产品永续发展,即使不赚钱也必须追求策略。因为重点不在赚钱不赚钱,而是要继续生存下去,如果有一天天然资源耗尽,联合利华就没有产品可卖了。陶瓷行业、企业有何感想呢?只顾眼前利益,“今朝有酒今朝醉”,靠牺牲资源和环境来谋求一时的快速发展是绝不可取的。陶瓷生产所用的各种原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关系到未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或许有人认为储量丰富,如目前在内蒙、川南等地又发现储量丰富的陶瓷原料,但所谓的丰富相对来说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计长远、缺少规划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只能加速从丰富到贫缺、从优势到瓶颈的进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很有必要对“成长”做出全新的定义和诠释。

我们习惯于关注企业的成长,但对企业吃进多少“草”,挤出的除了“奶”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具有危害性的副产品并不十分热衷,因而导致对企业成长问题认识的偏颇。有关部门已评选出两届中国成长百强企业,其中除经济指标之外,再无它项。可见,单纯意义上的“成长”,仅以经济指标评价的快速成长企业,已经以偏盖全地强占了“成长”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成长,固然需要采用经济性硬指标来考核,但也需用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软性标准来衡量。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成长的质量,诠释成长的涵义,而只有兼顾企业(行业)、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成长,才能促进企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方位进步、环境的有效保持和改善。企业(行业)的成长,既需要政府部门在宏观上进行引导、指导、督导,又需要自身培养正确的成长理念,并融入市场竞争催生出的共赢理念,以实现企业(行业)、社会、环境的共同成长、进步与共赢。

过去苦干年中,陶瓷业的快速成长,在促进自身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更影响了自身的进一步成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增强,成长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行业)的一厢情愿,而将被赋予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和内涵。因此,从现在开始,陶瓷企业、行业就要及时转向,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既要努力促成今天的成长,更要关注明天成长所必需的食物、水源、空气、环境和发展空间,最终实现陶瓷企业(行业)、社会、环境的共赢“成长”与进步。

反倾销“围堵”陶瓷业 危中现机逆势求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房地产业的兴起,中国陶瓷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华,然而随着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围堵”、房地产业的综合调控、原料和人工成本的节节攀升以及环保政策的步步紧逼,内忧外患的陶瓷业繁华过后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冰冷的低谷。

今年6月开始,中国瓷砖就先后遭遇到了韩国、阿根廷、秘鲁的反倾销以及巴西的直接提高关税。9月15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正式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69.7%,这项反倾销税2016年到期后,还可以视情况继续延长。对已经四面楚歌的陶瓷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邹明晓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陶瓷产业受内外市场的双重挤压,传统市场遭遇重创必然会影响到新兴市场的培育。近年来,贸易壁垒非常严重,利用反倾销进行市场竞争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种常态。”

产能过剩导致竞争激烈,房地产调控导致市场萎缩,加之节能减排的硬性要求都使企业举步维艰,“停产潮”的悲观呼声越发高涨,形势不容乐观。“压缩产能的情况比较多,但是全面停产或倒闭的并不多,不能说是‘停产潮’。”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戴一民表示,由于今年反倾销特别多,加上国家对宏观经济特别是楼市的调控,佛山的陶瓷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影响。“但这不仅仅是欧盟反倾销的影响,也是整个大环境使然。这也从侧面说明佛山陶瓷需要在品牌和产品创新上下工夫。”

应当如何抓住机遇在这场危机中突围?邹明晓认为:“应当开辟新兴市场。在受到欧盟反倾销的影响后,国内大部分中小陶企转战南美市场,南美市场成为陶企重点培育市场。同时,由于国内陶瓷产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粗放式的发展方向上,因此,未来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还需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发展循环式产业。首先,企业在市场紧缩的情况下规模扩张将受到限制;其次,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资金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对现阶段的市场而言是一大困境;再次,市场整体环境不乐观对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带来挑战。对企业而言,资金、技术、市场都是非常直接的挑战。”

“虽然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但由于企业在资金、管理、市场应对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抗风险能力也有很大的增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向记者表示,通过到各地企业调研了解到,现阶段陶企面临内忧外患的压力,大都采取了适合各自企业的应对办法,从这个侧面来看,也是陶瓷行业成熟的一个表现。各大陶瓷企业应借此机会进行深刻反思,在限制产量的基础上,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以往低价无序竞争已经再难立足,必须从内到外进行革命性的转变。

此外,我们应当注重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邹明晓指出,“我国陶瓷产业习惯以低价竞争,并不注重产业技术的提升与品牌价值的培养,而同为陶瓷生产大国的意大利在产品质量、设计风格、花色种类和专业分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渠道建设、市场营销、多方合作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寒冬”太长 陶瓷业“被洗牌”


业内认为,由于陶瓷是非标产品,很难出现行业寡头。

受房地产调控影响,陶瓷行业迎来了寒冬,从华夏陶瓷城到陶瓷展览中心,都有不少商家歇业,作为龙头企业的斯米克陶瓷还关闭了部分生产线。有商家直言“已经放弃国内市场”,也有商家无奈表示“今年只要活过去就好”。虽然陶瓷行业已经形成了“旺市拼销售、淡市拼内功”的共识,无奈寒冬实在太长,而这轮洗牌是否会洗出陶瓷行业的寡头时代,也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

陶瓷行业过冬困难

日前,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斯米克陶瓷决定关闭部分生产线,还在6月份后两次裁员。作为龙头企业之一的斯米克都如此萧条,别的中小型陶企生存情况又如何呢?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表示,现在陶瓷行业的情况比2008年还要困难,至今还未从低迷中走出,甚至连上升的趋势都还未显现,“现在去到企业看,很多中小企业都非常困难。”

对于很多陶瓷业内人士来说,此次房地产调控带给陶瓷行业的巨大影响,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商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也难改陶瓷行业萧条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还表示,三四线城市这块蛋糕看起来很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难以支撑数量庞大的陶瓷厂商,陶瓷企业过冬困难。

或复制家电行业之路

寒冬太长,陶瓷行业也被迫洗牌。据了解,不仅是在佛山,全国很多中小型陶企都关停了生产线,甚至有些龙头企业也无法幸免。在这场洗牌中,陶瓷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佛山某陶企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陶企可能会复制家电行业的发展之路,“在这场寒冬中,强的会更强,弱的要么倒闭,要么被收购,最后会出现寡头时代。”该负责人认为,在寒冬中,陶企拼的就是品牌和管理,如何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寒冬后活得更好,“但是很多企业已经缺乏活下去的能力了。”该负责人还表示,现在家电行业比较集中的品牌就是那么几个,以后陶瓷行业也会这样,“预计未来三五年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过和家电行业会有所不同,陶瓷产品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产品。”

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则认为,目前陶瓷的品牌很弱,同质化竞争严重,陶瓷产业的集中度很低,“目前没有哪个陶瓷企业能占据市场份额超过1%,而陶瓷品牌的发展更是非常缓慢。对于陶企来说,在终端没有定价权就不算品牌,但是目前陶瓷的定价权不在我们手里,每个地方的经销商都可以和厂家抗衡。”

陶瓷行业难出现寡头?

新一轮洗牌会像家电行业那样,让陶瓷行业进入寡头时代吗?全友卫浴总经理施冰认为,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陶瓷卫浴行业的一个趋势,将是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就像家电行业一样,现在行业里剩下的也就几个品牌了,集中度高,这些品牌的实力也较强,带动行业的发展。

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则认为,陶瓷行业和家电行业有根本性的区别,陶瓷行业不可能走上家电的发展之路,“陶瓷是非标产品,而家电则是标准化生产,从这一层面来看,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蓝卫兵进一步表示,既然陶瓷是非标产品,就很难成就一家独大或者寡头的存在,“即使是在陶瓷业发展了很多年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装修效果图)等国家,也没有出现寡头。”

和蓝卫兵的观点一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的国内市场广阔,细分市场众多,“陶瓷产品需求是巨大的,不可能仅由几家、十几家大企业来提供这些产品,所以即使陶瓷行业的集中度得到提高,也不可能出现寡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看陶瓷业 混战中群雄并起机遇多于挑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看陶瓷业 混战中群雄并起机遇多于挑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