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有哪些 > 导航 >

明正统、景泰、天顺纪年款有何特点?

明正统、景泰、天顺纪年款有何特点?

瓷砖有哪些 古代瓷器的特点 古代瓷器特点

2020-04-29

瓷砖有哪些。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朗历时近30年,正统与天顺为同一人,因正统年间,宦官王振独揽朝中大权,正统帝追求享乐,在“土木之变”被俘。景泰作为弟弟代兄登基,主持国家大事。后朱祁镇在“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中又当上皇帝,改年号为天顺。此时战争频繁,饥荒不断,朝野动荡,但《明实录》等文献记载,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并未完全停止,只是此时烧造的瓷器,多不书官窑年款。正统一朝(1436—1449年),迄今所见民窑瓷器上有青花料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景德镇湖田窑遗址曾出土一件正统瓷罐残片,外底刻划“正统叁口制二月二十七口”铭,这是目前仅见的一例正统朝刻划纪年款。景泰朝(1450一1456年)至今未见任何带纪年款的瓷器。天顺(1457—1464年)仅见5件、一件为模印“天顺年造”款的卵白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另3件为青花三足筒炉,其中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系香港杨永德先生捐献。“天顺年”三字以青花料书楷字于炉内底,字体苍劲有力,敦厚古朴,与成化官窑款识笔法十分相似。

至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青花小碗,外底书有“大明天顺年制”青花料款,被认为是万历至天启时的仿品。明代磁州窑瓷器中有书“正统拾壹年伍月壹日”款的,见于白地黑花罐上,以黑彩书于器肩。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明宣德纪年款有何特点?如何识别明宣德官窑楷书纪年款?


宣德(1426-1435),为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以年号为官窑年款在宣德时期极为常见,并影响以后历代。宣德官窑年款以“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为主。书写形式有双行竖写,单行横写、单行竖写等。边饰有双圈、单圈、双框、双框外加双圈、花形、锦纹及无边饰。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模印、锥刻等。书款位置有“宣德年制遍器身”一说,即除书在器物底部、肩、腹、口沿等处外,也有内底、耳部、柄部、流部、盖里等。书写字体有楷体和篆体等,楷书书写工整,篆书风格与永乐相似。民窑年款器较为少见。其中明宣德官窑楷书纪年款较多,所以识别其真伪,也是鉴别瓷器的关键。

字体特征:

宣德官窑楷书款,好似出自一人之手,清秀端庄,深厚遒劲。“德”字沿袭汉碑中的古体,字的右半边“心”上没有以横,而成“德”字。而且双人字的靓撇,斜度较大。字体风格深受明初书法家沈度的影响。

款识色泽:

宣德官窑器载款的器底釉面,白中闪青,晶莹滋润并有橘皮纹。宣德官窑款,一般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或在进口料中适当掺入一些国产青料写就。呈色多为浓重的纯蓝,深邃处有铁的结晶斑。但款铭色泽浓度不一,并痛覆盖款铭的透明白釉紧密结合,使得笔画的四周好像上了一层白雾。用八倍以上的放大镜在强光下审视,款色多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内、足内釉薄处,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淡青色。

款识布局:

宣德款,落款位置变化多,或底足,或器内心,或口沿,或肩部,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宣德款识遍器身”。第一,宣德官窑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款,多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双圈是用毛笔借助旋转陶车在圈足上写就,显得工整规矩,但圈线的色料浓淡不一,圈线的粗细也不一致。如果落款位置在器壁上,则多采用单行横排,外面不加圈栏。第二,宣德官窑楷书“宣德年制”款,有的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有的单行横排,无圈栏。第三,宣德官窑款,以青花六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为常见,其次为青花四字“宣德年制”楷书款。

陶瓷文化:明正统、景泰到天顺三朝时期瓷器的鉴赏要点


明正统、景泰到天顺三朝,因政局不稳,经济衰落,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期”。上期,本报“话说收藏”介绍了这个时期瓷器的部分鉴赏要点,今日,中国古玩收藏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继续为读者讲解余下要点。纹饰: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多采用元代和明代早期常见的一笔点画技法,繁简有序,笔意粗犷飘逸,风格随意率真,画面布局简洁,疏朗。常见的有人物故事、商人逸士、仙山楼阁、琴棋书画等内容。纹饰中孔雀牡丹、缠枝莲菊、松梅竹云龙、麒麟纹比较多见,蕉叶、莲瓣回纹和水波纹是这一时期常见的辅助装饰纹样。另外,这个时期的瓷器釉层较厚,青花显得朦胧、图案不太清晰,青花色泽时有晕散现象。款识:目前绝少发现“空白期”有确切纪年款识的官窑瓷器。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有一件署“正统捌年款”的青花形笔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署“天顺年”楷书款的青花波斯文三足炉。用笔中锋,笔法率真、洒脱。在传世品中常看到的“大明天顺年制”纪年款,应为嘉靖、万历或天启、崇祯时期的伪托款识。民窑中有天顺年款的器物书“大明天顺年制”或“大明天顺年造”的两行六字款,有学者认为是明后期的仿品。字串5

明代纪年款与清代纪年款相比有什么特点?


明代纪年款: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款始自永乐朝,后成定制。但永乐官窑年号款只见四字款,官窑瓷器上落六字双行或三行楷书年号款并围以双重圆圆这一最常见的体式,则始自宣德朝;常见的六字双行围以双重方框的体式,始自成化朝。还有—种常见的环书于高足杯、碗足内沿的六字或四字年号款的体式,也始自成化朝。明代官窑瓷器纪年款以朝代款(又称年号款、年款)为主,民窑瓷器纪年款则以干支款较为多见。明代纪年款多以青花料书写,兼用暗刻、模印、釉上彩和白泥料书写。落款位置以器物外底最为多见。也有在器内底、近口沿、颈、肩、腹、流、柄等处的。官窑年款字体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朝有篆书体外,其他朝未见。

款字排列方式,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最为多见,六字三行、一排横书、一行直书、六字环形、四字钱文排列等极少见。官窑年款多由宫廷出样、御窑厂有专人负责照样书写,字体严谨规整。民窑纪年款则大抵随意书写,字体多草率不规。据有关专家考证,明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始自洪武二年(1369年)。止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此期间官窑瓷器上的纪年款以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较多见,其他朝则少见。有人根据明代各朝官窑瓷器上年款的特点,将明代官窑瓷器年款总结为五句口诀,即“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清代纪年款:清代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的纪年类款,从款识内容看,主要分为朝代款(又称年款)和干支款两大类。年款多用于官窑器上,干支款多见于民窑器上。官窑年款以楷书或篆书的“大清某某年制”、“某某年制”、”某某御制”最为多见,如“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康熙御制”等。款字多落于器物外底,个别的落于近口沿、足内沿等处。六字楷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个别为三行排列或一排横列,款外围以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六字篆书年款绝大多数作三行排列,少数作一排横列,极个别的为双行排列,款外多无边栏,个别的围以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四字楷书或篆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外围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个别的四字篆书年款作上下右左钱文排列。

清代纪年款可分成釉下青花款和釉上珐琅彩款、矾红彩款、金彩款以及刻、印款3大类,其中青花款在所有纪年款中占主导地位,珐琅彩款则集中出现于康、雍、乾三朝,随着珐琅彩瓷器的消失而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矾红彩款。刻划和模印款则用于颜色釉瓷器上,如白釉、厂官釉、仿钧釉、炉钧釉等。从字体上看,整个清代纪年款不外乎楷、篆、隶几种,其中楷书居于主导地位,自始至终都在使用.篆书款出现于康熙晚期,当时只用于供祝寿用的金釉蓝团寿字和五彩三多纹器上。雍正时篆书款增多,许多仿制名窑的品种上均喜用篆书款。乾隆时楷书、篆书款平分秋色。嘉庆及其以后各朝,篆书款数量渐减,基本以楷书为主。

明代纪年款与清代纪年款相比有什么特点?_陶瓷常识


明代纪年款: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款始自永乐朝,后成定制。但永乐官窑年号款只见四字款,官窑瓷器上落六字双行或三行楷书年号款并围以双重圆圆这一最常见的体式,则始自宣德朝;常见的六字双行围以双重方框的体式,始自成化朝。还有—种常见的环书于高足杯、碗足内沿的六字或四字年号款的体式,也始自成化朝。明代官窑瓷器纪年款以朝代款(又称年号款、年款)为主,民窑瓷器纪年款则以干支款较为多见。明代纪年款多以青花料书写,兼用暗刻、模印、釉上彩和白泥料书写。落款位置以器物外底最为多见。也有在器内底、近口沿、颈、肩、腹、流、柄等处的。官窑年款字体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朝有篆书体外,其他朝未见。

款字排列方式,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最为多见,六字三行、一排横书、一行直书、六字环形、四字钱文排列等极少见。官窑年款多由宫廷出样、御窑厂有专人负责照样书写,字体严谨规整。民窑纪年款则大抵随意书写,字体多草率不规。据有关专家考证,明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始自洪武二年(1369年)。止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此期间官窑瓷器上的纪年款以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较多见,其他朝则少见。有人根据明代各朝官窑瓷器上年款的特点,将明代官窑瓷器年款总结为五句口诀,即“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清代纪年款:清代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的纪年类款,从款识内容看,主要分为朝代款(又称年款)和干支款两大类。年款多用于官窑器上,干支款多见于民窑器上。官窑年款以楷书或篆书的“大清某某年制”、“某某年制”、”某某御制”最为多见,如“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康熙御制”等。款字多落于器物外底,个别的落于近口沿、足内沿等处。六字楷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个别为三行排列或一排横列,款外围以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六字篆书年款绝大多数作三行排列,少数作一排横列,极个别的为双行排列,款外多无边栏,个别的围以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四字楷书或篆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外围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个别的四字篆书年款作上下右左钱文排列。

清代纪年款可分成釉下青花款和釉上珐琅彩款、矾红彩款、金彩款以及刻、印款3大类,其中青花款在所有纪年款中占主导地位,珐琅彩款则集中出现于康、雍、乾三朝,随着珐琅彩瓷器的消失而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矾红彩款。刻划和模印款则用于颜色釉瓷器上,如白釉、厂官釉、仿钧釉、炉钧釉等。从字体上看,整个清代纪年款不外乎楷、篆、隶几种,其中楷书居于主导地位,自始至终都在使用.篆书款出现于康熙晚期,当时只用于供祝寿用的金釉蓝团寿字和五彩三多纹器上。雍正时篆书款增多,许多仿制名窑的品种上均喜用篆书款。乾隆时楷书、篆书款平分秋色。嘉庆及其以后各朝,篆书款数量渐减,基本以楷书为主。

唐五代纪年款有什么特点?


唐五代纪年款仍以刻划为主,但已有模印和釉下彩书写款。从日前发现的资料看,唐代纪年款主要为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的款铭,如“大中二年”、“大中三年八月”、“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午塑”、“大中玖年正月二十八日书记”、“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等。其次为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款铭,如“元和三年二月卅日”、“元和三年十月十四日”、“元和五年”、元和十四年”等。另有武宗会昌年间〔841—847年)、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昭宗光化年间(898—901年)的款铭。如“会昌七年”、“会昌七年赵家”、“开成三年”、“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等。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见有“贞明六年”(920年)、“天成四年五月五日也”(929年)等。

从窑口看,唐、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主要见于越窑和长沙窑瓷器。刻划款者多为越窑,釉下彩写款者多为长沙窑。款识字体多为草书,楷书少见,落款位置不固定。这一时期年款的内容较复杂,如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的一件‘鼓价器”,其外壁釉下以褐彩书“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浙江嵊县出土的—件盘口壶上刻有‘元和拾肆年四月—日造此罂,价直壹干文”。浙江余姚上林湖东岙南山麓出土的一件盘口壶上刻有“维唐故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五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后代无志,故记此罂。”这组文字表明,此盘口壶既是租地卷,又是墓志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越窑青瓷执壶,腹部刻划的三行文字为:“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此耳。”这件器物的款识记录了当时年号的更换。湖南石渚五代长沙窑遗址出土一件瓷枕,上刻“开平三年六月廿十八日开造,夏月二女使用”。唐、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中有一种罐形墓志,内容主要为纪年、人名、事迹等,纪年有“长庆三年”(823年)、“咸通七年”(866年)、“光启三年”(887年)、“光化三年”(900年)、“龙德二年”(922年)等。

清康熙纪年款有什么特点?怎么识别官窑款?


康熙(1662-1722),为清圣祖玄烨的年号。1、官窑款:(1)类型:据文献记载,康熙十九年,清廷才正式于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御用瓷器。康熙宫窑款,以青花钴料书写为多,其次为珐琅彩款,印款和刻款较少。青花书写款,青花呈色纯净明艳,深沉于透明釉之下,如同写于胎骨之上。

(2)字体与布局

康熙官窑款,楷体占95%,篆体只占5%。康熙前期,官窑楷书款,笔划粗重,苍劲挺拔,古拙浑厚,布局宽大;后期字体渐趋清秀。楷体“康熙御制”官窑款,多用进口珐琅彩料写就,字体遒劲敦厚,外围双方框,方框的外边线较宽。蓝色珐琅彩料款,因釉料厚,色调比雍正时深重。

六字楷书官窑款中的“清”字,有两种写法:一为“清”。“康”字下部的“水”多断开为复杂的“水”字型。“熙”字上部多由一撇和目字状的“臣”与“已”或“巳”组合而成。康熙篆体宫窑款,则为细硬的铁线描。

(3)应用

康熙珐琅彩瓷,一般书“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康熙色釉瓷、青花釉里红和彩瓷,大多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小型精致的康熙豇豆红瓷、天蓝釉瓷等宫廷文房用具,往往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2、民窑款

康熙早期,民窑器多书本朝年号,但是款字草率,缺乏艺术性。

正统青花与元青花有何区别


很多青花瓷上面都有龙文装饰,云青花瓷器上面的龙纹是蛇颈龙,脖子比较细。而到了明朝永宣、正统年间,青花瓷器上面的龙的脖子比较粗壮,给人的力度感非常强烈,而且龙的眼睛、嘴、角看上去都非常犀利,尤其是早期的龙纹看上去非常强势。

明朝正统之后就是景泰,景泰早期的青花瓷还是延续了正统的纹样,包括它的技法,但是景泰晚期的青花瓷又和天顺年间的青花瓷比较相似,所以景泰皇帝的瓷器应该是居于明代正统和天顺之间。这个时期比较好的青花瓷色调一般都比较明快,这个时候最有特点的是画人物,图上有很多云气纹,我们叫它弹簧云,这种弹簧云密密麻麻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由一圈又一圈的弹簧组合而成。明代正统、景泰以及天顺早期的瓷器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瓷器上面的人物画得非常飘逸,人物的头巾和衣袖的动感都很强烈。而云气纹是它最大的特色,尤其是正统和景泰的云气纹,数量多,画得密,线条十分硬朗。

明代正统和景泰这两个时期的孔雀牡丹纹跟元青花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都是花叶大气,孔雀强壮。但是仔细观察,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上面的花瓣是呈正面层层展开的,有一种傲然怒放的感觉。而后者甚至包括洪武早期的牡丹花,都是从侧面看过去的,也有正面的,正面看上去画得比较写实一些。而且明代正统和景泰时期的叶子并不是葫芦叶,只不过是大叶子罢了,上面出尖的地方跟元青花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貌似元青花,但是有这种相似之处,更方便人们对它的认识。

p1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

这件瓷器名为:正统青花龙纹大缸,目前被收藏于江西景德镇瓷器博物馆。它的尺寸为:高75.5cm,直径88cm。一九八八年,出土于江西景德镇明官窑遗址,它是文物修复专家使用出土的陶片复原而成的。这件瓷器器型的主要特征有:口大、颈短、腹圆、底平。这件瓷器不但具有很大的实用功能,还具有很好的欣赏陈设功能,由于其器大壁厚,故而烧制难度很大。这件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造型端庄大气、古朴典雅,是明代官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五代瓷器纪年款特点


唐五代纪年款仍以刻划为主,但已有模印和釉下彩书写款。从日前发现的资料看,唐代纪年款主要为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年)的款铭,如“大中二年”、“大中三年八月”、“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午塑”、“大中玖年正月二十八日书记”、“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等。其次为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款铭,如“元和三年二月卅日”、“元和三年十月十四日”、“元和五年”、元和十四年”等。另有武宗会昌年间〔841—847年)、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昭宗光化年间(898—901年)的款铭。如“会昌七年”、“会昌七年赵家”、“开成三年”、“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等。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见有“贞明六年”(920年)、“天成四年五月五日也”(929年)等。

从窑口看,唐、五代瓷器上的纪年款主要见于越窑和长沙窑瓷器。刻划款者多为越窑,釉下彩写款者多为长沙窑。款识字体多为草书,楷书少见,落款位置不固定。这一时期年款的内容较复杂,如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的一件‘鼓价器”,其外壁釉下以褐彩书“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浙江嵊县出土的—件盘口壶上刻有‘元和拾肆年四月—日造此罂,价直壹干文”。浙江余姚上林湖东岙南山麓出土的一件盘口壶上刻有“维唐故大中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五朔,胡珍妻朱氏四娘于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后代无志,故记此罂。”这组文字表明,此盘口壶既是租地卷,又是墓志铭。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越窑青瓷执壶,腹部刻划的三行文字为:“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此耳。”这件器物的款识记录了当时年号的更换。湖南石渚五代长沙窑遗址出土一件瓷枕,上刻“开平三年六月廿十八日开造,夏月二女使用”。唐、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中有一种罐形墓志,内容主要为纪年、人名、事迹等,纪年有“长庆三年”(823年)、“咸通七年”(866年)、“光启三年”(887年)、“光化三年”(900年)、“龙德二年”(922年)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正统、景泰、天顺纪年款有何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正统、景泰、天顺纪年款有何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有哪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