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的瓷器价值 > 导航 >

评论:七大缺失降低了中国陶瓷业的品牌价值

评论:七大缺失降低了中国陶瓷业的品牌价值

古代的瓷器价值 古代瓷器价值 中国古代四大瓷器

2021-05-05

古代的瓷器价值。

近几年,我国在陶瓷产量雄踞世界第一的同时,陶瓷出口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口数量和出口企业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中国陶业在品牌运作上存在一些严重的缺失,导致了在国际竞争中只能以“低档货”的角色进入市场。这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内涵的缺失。品牌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的竞争,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正面而积极的联想内容,这样的品牌内涵才算丰富,才富有张力。国内许多陶瓷企业在产品上往往只注重外观的设计而不注重产品的内涵,产品缺乏创新性和格调性,缺乏精神的、艺术的、思想的、文化的诉求与表现,使品牌的文化内涵肤浅空洞,没有亲和力。有关人士指出,没有品牌内涵就永远只能卖产品,当别人卖品牌和品牌主张时,卖产品的只能做苦力,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二、人性化的缺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将倾向于科技含量高、人性化的产品。目前,国际知名陶瓷品牌除了在命名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外,还可以根据光线强弱、人员多少、冷暖变化和四季更替等自动调节居室的舒适状态,从而使普通的陶瓷产品充满了灵性、智能化和人性关爱,这就是基于顾客人性化需求的陶瓷产品。回过头看看国内生产的陶瓷产品,试问有几个牌子花精力去研究怎样去改变顾客的使用舒适度呢?

三、顾客满意度的缺失。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赢得顾客的竞争,只有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努力将一次性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把长期客户转化为终身忠诚客户,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开疆拓土的砝码。而我们陶瓷行业却不善于培育顾客的忠诚度,很多企业一般只知道卖产品,却不懂得卖服务。即使有服务,也是售中售后服务的居多,甚至有的在经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其结果可想而知。

四、个性特色的缺失。

个性是品牌的生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个性的产品能向消费者发出某种市场信号,使消费者感到与其它竞争产品之间的区别。而中国的陶瓷产品却偏偏缺乏独创品位和民族文化特色,更缺乏表现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整体装饰设计产品,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个性风格特色,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五、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知识产权是用来区别对手隔离竞争的武器。目前,我国陶瓷品牌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商标等意识仍很淡薄,多数企业由于自身缺乏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力量薄弱,研发力量不足,不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单纯地依*抄袭,复制强企业的技术、冒用名企业的品牌商标过日子。有业内人士担心,这种情况的不断发生与长期存在,将直接阻碍到国内陶瓷市场的规范化进程,更为中国陶瓷产业实现全球化扩张埋下了隐忧。Www.tAOCi52.Com

六、合作机制的缺失。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一体化的今天,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市场竞争新形势下,企业间需要更多的合作和互相支持。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的经济大链条还是处于国内市场的循环小空间,只有加强竞合,才能实现企业、行业的共赢。而国内陶瓷企业之间由于缺乏合作机制,往往难以形成区域性的竞争力量,有些企业为了赚钱不惜自相残杀,形成了恶性竞争,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七、发展远见的缺失。品牌要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它指导着企业未来数年经营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前进方向。

从国内陶瓷行业的现状看,许多企业缺乏对战略管理的认识和把握,没有清晰的战略思维,不擅于长远的战略打算,战略规划往往脱离对行业环境、行业规律的全面了解,呈现过份的近视性。有些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旦河里没有石头,就只有被河水冲走的份了。有的企业走一步算一步,到头来往往是车到山前方知此路不通。如此这般,如何能把品牌做大做强呢?

未来的营销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对任何企业来讲,品牌的作用在营销中将越来越重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陶瓷只有在认知这些缺失的基础上,尽快加以改善甚至消除这些缺失,才能把自己带入一个理想的发展境地。

这是当前陶瓷行业刻不容缓应该做的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评论:陶瓷业冬天勿走入误区


6月份之后佛山产区陆续有企业开始停窑限产,有些大型建陶企业停窑近20条。到11月份,年销值20亿以上的企业几乎都出现停窑现象,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准备在11月份就全面停产检修设备。今年陶瓷行业的“年终假”估计比较长,不少厂可能会达到3个月。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内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外向型企业均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曾经一度出现“招工难”和“民工荒”,现在竟演变成部分企业的裁员风和返乡潮。目前陶瓷行业同样面临类似困境。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有“千年陶都”之称的广东佛山一共关停陶瓷生产企业近70家,各种生产线194条,失业和待岗人员逾10万。冬天来了,而且更冷的天气可能还在后面。

但笔者浅析,部分陶瓷企业目前正走入以下误区:

一是减少产品开发的投入费用。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范围的建筑陶瓷产品已进入完全创新时期,品牌创新、产品创新刻不容缓!谁能传承中国几千年的陶瓷文化,创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借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崛起之势,成为国际、国内市场消费潮流风向标,谁就能傲立潮头高唱凯歌。

二是牺牲厂家利润为代价向经销商大量压货。受国家宏观调控及世界金融业动荡等因素影响,华北、西南等地消费者普遍对楼市持币观望,陶瓷销售更不容乐观。进入10月间,一二线市场的陶瓷销售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在60%以上。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陶瓷市场看,各厂商卖砖的人数比买砖的还要多。一面是可以预测的继续下滑的市场,另一面则是厂家为完成目标而给经销商的大批库存,以及宏观经济再次紧缩带来的资金重压,令经销商生存像堰塞湖一样,高危运行。

笔者认为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佛山陶瓷不会进入“大萧条”时期。因为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非洲、南美洲、亚洲等国际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需求仍很旺盛。另外,由于陶瓷行业的产业链比较短,上游行业不多,在控制成本上相对其他行业仍然具有一定优势。陶瓷行业八成销售靠内需拉动,陶瓷企业有做国内市场丰富的经验,而真正的“内需时代”正要到来,因此陶瓷行业的远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宋代七大瓷窑是哪些?


宋代七大瓷窑是哪些?

柴窑酒具

柴窑

窑址在今河南郑州,柴窑系后周柴世宗所烧,故以此姓为窑名,据说柴窑瓷器颜色以天青为主,瓷质滋润细媚。相传柴窑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薄如纸一语,指釉汁而言,青如天一语,指柴窑以天青为主。但传世极少,都未见到。

汝窑盏托

汝窑

窑址在今河南省过去叫汝州,现在叫临汝县,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汝窑的颜色有天青、淡青、豆青、虾青,也有茶叶未色,釉中合以玛瑙未,釉汁凝于器的上部,状似腊泪痕的堆脂,色淡红色,颇似羊肚油。釉中有砂眼及蟹爪纹。胎骨坚硬,色如沉香色,这是瓷土含有铜之故。烧时是支钉烧,支钉为扃圆形,钉眼内大外小,支钉眼的形状似芝麻花。

宋官窑灰青琮式瓶

官窑

官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窑址在今河南省开封,过去叫汴京。因是宋徽宗设窑烧造,故称官窑。宋朝南迁,以后又于修内司令杭州风皇山上建窑,完会袭官窑遗制法,所以也叫修内司窑。釉色多为月白、粉青、油青、灰等色。器上多开片,大开片较佳,梅花纹和碎开片次之。开片有带黄黑线的为上品。

哥窑香炉

哥窑

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宋时有章氏兄弟二人,兄叫章生一,弟叫章生二,烧瓷,兄烧瓷为哥窑,弟烧瓷为弟窑,也叫龙泉窑,又叫章窑。哥窑,现在的哥窑瓷即仿哥窑,哥窑釉色多为淡青、鲜黄、灰白、米色、黑色等,铁口紫足颇似官窑,瓷质足与当时官窑相抗衡。以纹片着名,纹片有大小开片,大开片纹挡手在釉外,小开片纹在釉内。哥窑釉子紧,造型盘碗多。

弟窑粉青釉梅花盏

弟窑

弟窑釉色有粉青,翠青两色,弟窑胎厚、釉足。光润如玉。无纹片。图案鼓花多,多牡丹花、莲花等。大器皿纹多。

宋代定窑孩儿枕

定窑

窑址初设在河北省定县,有的说河北曲阳县,以后迁往景德镇。定窑的釉色有粉、黄、黑、黑紫等色,粉叫粉定,质量佳,黄为土定次之。定窑器口镶铜边无釉。瓷器花纹种类有划花,刻花、堆花、印花等。图案有仿古铜花纹、牡丹、萱草、飞凤、双鱼、孩儿图样,还有莲、梅、石榴、菊花等等。定窑釉肥润有润痕,造型盘碗多。

宋代均窑天蓝釉高足碗

均窑

窑址在河南省过去的均州,现在的禹省。均窑釉色有胭脂色、玫瑰紫、茄皮紫、猪干色、海棠红、鹦哥绿等。烧造时也是悬烧(支钉烧)。釉子厚润,也有泪痕。另外,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烧瓷底足有刻数字者,单数较好。

评论:当代陶瓷业的两股暗流


近些年的传统陶瓷三大产品,日用美术瓷、建筑卫生陶瓷、陶瓷技术装备,相对来说,建筑卫生陶瓷不但产值最大,赚钱也最多,纳税也排前;日用美术瓷次之;陶瓷技术装备是跟着陶瓷生产的形势而变的。总的来说2009年的中国陶瓷产业还是赚钱了,走过来了,产业水平也有不小的提升,在世界上更占有地位和名气了。

然而其中一个非常普遍和值得注意的事实:“生意”做大了,实现的利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还有一些下降的。其中至少说明一个事实,中国陶瓷的竞争仍然没有摆脱靠价格的竞争。这也是牵制中国陶瓷业多年来偏重规模化发展,清洁生产难以实现,水平难有提高的重要原因。也由此又直接的或间接的引发了近年所发生的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包括产区的转移和拓张,产业集(族)群化受到质疑,规模化集团化逐步形成,经营多元化受到重视,投资渠道增多,等等。总之,千方百计的从价格方面取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当然,这不是最好的方法。

还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当前陶瓷业的利润空间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比较高的。例如部分800×800(mm)瓷砖产品,出厂价是40-80元,终端标价达100-250元,实际售价60-160元的很普遍,表面的中间利润达50-100%以上,赚的钱哪里去了?因为销售商说利润薄,厂家也说让利很多了,显然有很大一部分在中间“蒸发”掉了。很多企业就是靠“蒸发”来打开市场或拿到工程项目的。也许这就是表面上常常说的不公平竞争的实质。只要陶瓷业的利益分配链条不理顺,这个行业要有真正的科学的进步也是很难的。

上述的两股暗流,其实早已有之,只是政府也好、协会也好,并没有拿出得力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和现实。同样的,两股暗流得不到消减,中国陶瓷业也很难健康地走下去。这就是事情的两个方面。看似一般,实际上可以左右陶瓷业的前途。

评论:陶瓷业 瞄准赚钱与环保的双赢


“现在,我国整个建陶行业都喜欢赚‘短钱’、赚‘快钱’!”这是前不久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上,某业内人士发出的感慨。

他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目前,不少陶企经营者根本就没有将企业运营当作事业来认真对待,而是将投资建厂视为赚取快钱的机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陶瓷技术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者说达到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技术要求。虽然许多陶瓷厂不断地更新设备,但是,在技术更新的过程中,注重设备价格远比注重设备的技术性能多得多。

我国建陶生产与环境保护严重脱节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有很大关系。尽管环保水平与陶瓷生产大国的国际地位远远不成比例,但陶业老板们仍乐此不疲地钻营如何赚取快钱。在他们看来,似乎要环保,企业就不能生存,环保与赚钱永远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今年3月份,佛山市某知名陶瓷企业董事长在某个公开场合说,陶企要达到政府要求的环保排放标准,不存在技术问题,关键在于投资意识和环保意识。该先生说,该公司仅三水工厂的技术改造投资和引进环保设备就需10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后期设备的运转费用。在当前原材料紧缺,能源涨价,而陶瓷产品销售价格却涨不起来的前提下,这1000万元是从企业销售利润调拨出的,企业环保投资不可能一点顾虑都没有。

诚然,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状态下,增加巨额的环保投入,则意味着增加生产成本,进而加大了竞争压力,不能不让陶瓷企业有所顾忌。因此,也就出现了企业彼此观望的态度,你不环保,我也不环保,大家一起都不环保。但此举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当政府提高环保门槛后,为了生存,陶企开始硬着头皮被动节能减排。

当然,不能忽视那些因为环保意识觉醒而主动节能减排的企业,但综观整个大环境,陶瓷企业的环保自觉性的确不高。

众所周知,保护环境的关键在于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而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则是企业经营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革新并引进节能降耗的环保设备,另外,还包括认真执行清洁生产条例,而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环保设备成为不起作用"花架子"。最后,只有企业每个员工都有了环保积极性,将节能减排由被动成为自觉,建陶业才能真正迎来清洁生产,中国陶瓷才能真正崛起。

练好自主品牌 突破陶瓷业品牌建设弱点


我国是陶瓷大国,但却是陶瓷弱国。一方面,陶瓷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连年名列世界前茅。另一方面,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只能以非常低的价格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许多优质产品也只能打着国外的品牌才能进入高档市场。目前,缺乏自主品牌已成为我国陶瓷业的一大软胁。因此,练好自主品牌之功,大力实施出口名牌产品战略,已成为陶瓷行业的当务之急。

有关专家指出,练好自主品牌之功,必须突破我国陶瓷业品牌建设的弱点。有关人士把中国陶瓷与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的产品进了直接对比和详细分析后指出,造成我国陶瓷业国际知名品牌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装备水平落后。由于国内陶瓷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普遍不高。目前,我国生产陶瓷的企业中除广东、上海、山东等地区的一些企业技术装备较好外,多数地区和企业的技术装备还较落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不足20%,而且不少企业的先进设备使用率不高。由于硬件不配套,加上缺乏专业人才,致使软件开发也相对滞后。

二、研发能力不强,设计缺乏内涵。设计创新能力是创建自主品牌的重要依托。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往往只注重外观的设计而不注重产品的内涵,使一些消费者对中国陶瓷有着低质廉价、设计令人不愉悦、模仿以及没有诚信、缺乏个性的印象,致使我国陶瓷产品的局限性很大,影响力非常有限。同时,国内许多企业对流行趋势的预测比较弱,致使产品同质化明显。由于存在着以上所说的问题。尽管我国陶瓷企业推出了许多新品,也很难打入国外市场,只能通过价格战来占领市场,这已成为陶瓷行业的痛中之痛。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包装,是一个新面孔,更重要的是一种性格和一种生活。我国陶瓷产品要想进入外国市场的话,就必须要做到跨越文化差异,突出设计的差异性,发展独立的特色产品,推出真正的中国风格的陶瓷设计,这就是要创造品牌的文化价值。

三、企业规模小,缺乏影响力。近几年,中国陶瓷虽然每年以较大的速度增长,也有一批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品牌和企业脱颖而出。但迄今为止,企业和品牌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大,就连作为在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年销售量也不过十几个亿。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由于品牌规模小,势必导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和品牌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其结果是互相挤占市场,自相内耗,资源浪费,经济运行成本过高,无法形成大品牌,分散了陶瓷消费者的注意力,还抑制了名优产品的拓展空间。

四、技术侵权,模仿严重。目前,中国陶瓷行业里普遍的“克隆”现象导致了品牌难以建立,影响难以扩大。在利润的驱使下,国内许多企业以洋品牌为标板,不断地“克隆”其工艺和设计,而洋品牌们则干脆让国内企业帮他们进行品牌推广,这已成为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初期的基本模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陶瓷行业是在“克隆”中发展壮大的。

五、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手段单一。由于现有陶瓷生产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许多企业规模不大,再加上受企业家自身素质的影响,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意识普遍不强,一些企业尽管在市场上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品牌宣传和推广方面则相对较弱。同时,许多企业营销手段单一,热衷于一些所谓高科技概念的炒作,不能静下心来经营品牌,把品牌做大做强,致使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很少,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没形成颇具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因此,国产陶瓷尽管价格很有竞争力,但出口利润却增长缓慢,有些品种甚至呈下降之势。

六、行业进入门槛的相对较低和标准的落后甚至长期缺位也是造成国内陶瓷业品牌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发现,一些企业制定的产品企业标准要低于国家标准,陶瓷产品存在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虚假欺骗等质量问题。此外,行业进入的门槛相对较低,使得陶瓷产业无序,低水平竞争严重,这直接导致了中国陶瓷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局面。

有关人士指出,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陶瓷在不能有效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国内陶瓷市场也正日益被国外品牌抢占。目前,业内要求争创自主品牌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壮大自主品牌,突破品牌瓶颈,已迫在眉睫,这个问题已被政府相关部门和许多企业提上了议事日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陶瓷业争创自主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一部分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的企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大批靠“克隆”生存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陶瓷业研讨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品牌之道


8月17日晚,鹰牌陶瓷38周年华诞前夜,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与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主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品牌——中国建陶国际化品牌发展之道”的行业论坛,在江湾路鹰牌国际陶瓷城奢瓷壹号馆隆重举行。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德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坚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连续14年参展博洛尼亚陶瓷展、具有14年国际化运作经验的鹰牌集团承办。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以鹰牌14年的国际化实践经历,与业界共同探讨了中国建陶企业国际化的重大议题。据悉,鹰牌陶瓷今年将连续第15年代表中国企业参加博洛尼亚陶瓷展,以鹰牌陶瓷38年国际化路线为样本,或许将探索出中国陶瓷争夺世界话语权的答案。

本次论坛由佛山知名学者龙建刚主持,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中国室内设计师协会佛山分会会长温少安、科达机电总裁边程等重量级人士,展开观点的碰撞。专家认为中国建陶国际化应该是整个产业链的国际化,而不应该只是某个单点的行为。

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在主题演讲中总结了鹰牌陶瓷14年来的国际化实践,并提出未来中国建陶国际化的方向。林伟认为,中国建陶要做的,不在于拼产量、拼性价比,而应该更加重视以国际品牌的高度来检视产品,创新营销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他说,鹰牌的国际化发展理念是以创新为灵魂,走以科技、绿色、人文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道路。

事实上,鹰牌每年都要参加多个大型国际陶瓷展览会,足迹遍布意大利、俄罗斯、日本、中东等国家。与此同时,鹰牌努力构建中国建陶行业的新东方丝绸之路,使之成为中国建陶与世界建陶交流的纽带。在2010年第28届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览会举行期间,在意大利里尼市隆重举行的“投资中国(佛山)高峰论坛”上,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发表了《由鹰牌看中国陶业发展趋势》的演讲,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建陶的前景与商机,鹰牌对建陶行业发展的感悟,以及作为中国企业公民的责任与理想。这是中国建陶行业第一次以主要嘉宾的身份,站在西方建陶强国的土地上,让西方建陶强国聆听来自东方的关于建陶行业未来发展的声音。

2010年,鹰牌集团提出“新鹰牌,大未来”的战略目标。在经过“网络年”、“终端年”之后,4月18日总部展厅“鹰牌壹号馆”的开业,重塑鹰牌对于消费者以及终端市场的核心定位,而渠道则成为关键环节。据林伟透露,“鹰牌”及“华鹏”两个品牌去年一下子新增近200个合作伙伴,今年鹰牌还计划新开150家专卖店。由此可以看到鹰牌对于终端市场理解的核心变化。

去年,鹰牌投入资金3000万研发的晶聚合一次烧成微晶石成功实现批量生产,此项技术实现了陶瓷行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生产工艺的革命性突破。和当前的两次烧成生产工艺相比仅燃料一项就节省40%以上,再次奠定了鹰牌的行业地位。

无论是营销渠道还是产品技术,鹰牌依然是中国陶瓷国际实力的代表。但林伟认为,中国陶瓷国际化仍然需要更精确的定义,在产品技术已完全与国际企业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下,中国陶瓷如何在科技、创新、人文等方面取得突破,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将成为鹰牌未来继续努力的重要探索。而鹰牌也力争在这种探索的引导下,实现新鹰牌的大未来。

评论:陶瓷业是永远的现代传统制造业


上期,我对陶瓷业发表一个观点,传统、资源与环保、现代化列为这个产业的三大核心课题。即陶瓷的事,不管怎么样的生存发展,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离不开这三大课题,反倒是要解决的就是这三大课题。只有补充、发挥、丰富它,而不可能离开它。搞陶瓷离开传统另走新路最少也是几代人的事。搞陶瓷不搞好原料、能源、兼顾到自然环境搞得下去吗?传统业不引入现代科技、不搞现代化能成规模、能有竞争力吗?上文对此说了一个概要,以下的三段短文拟进一步表达想法和观点。如果行业人能有一个基本的认同,这个行业预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是很有意义的。

本人提及的“传统”,就是辞海说的“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如革命传统、传统节日。”(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新第215页)。中国陶瓷就是依靠着中国历史走过来的,又为历史作证物。考察中国瓷史,很多人是否注意到,陶瓷业在不同时期进什么“庙”、什么“店”、什么业类都没个准没个明白呢!民间手工业、手艺业、轻工业、建材业、艺人、化工行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专业等等都出现过,连行业协会也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工业陶瓷协会等。归结起来,就是还设一个好的定位。俱往矣!当代的中国陶瓷业在国家的定位我坚持的观点就是“现代传统制造业”。冠上现代的理由就是当前陶业的主产品生产用的是现代工业化模式,工艺技术、装备、展示、营销、管理、现代科技的引入等等一套东西都和现代的接轨。冠上传统不光是产业的源远流长,而是强调其工艺性、艺术性、实用性、文化性都和传统割不开。冠上制造业最关键的意义是从手工业脱开而划入国家管理体系并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挂钩,申报科研项目、争取优惠政策等等有路可走。

纵观中国的陶瓷产品,号称上万品种的陶瓷砖,千姿万态各种各类的茶具、杯碟、盘碗,形形式式的卫生洁具,各个流派风格的艺术瓷,它们都只是不同的文化、思想指导下做出来在用途、造型、形状、质量、色彩、功能、风格具有各自的个性,而实际上都是使用天然矿物加工、成形、煅烧出来的产物。陶瓷就是一个大家庭大产业。

瓷器鉴定的七大要点


来点干货。

要想收藏到好的瓷器,瓷器鉴定知识是必备的。

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都很难入门。原因根本就在于不懂瓷器鉴定,只能凭感觉购买。一买二买,给懂行的人一看,都是“”新加坡“”(古玩行话,指新的,假的,破的)产的。也就没有兴趣了。

那么,如何才能入门,成为一个真正的收藏家,鉴赏家呢?

笔者收藏瓷器三十多年,总结出七大要点。这七点,也是几乎所有行家,专家鉴定古瓷器的窍门和秘诀。

哪七大要点呢?那就是型,饰,胎,釉,彩,工,款

型就是器物造型,饰就是纹饰,胎就是瓷器的胎骨,釉就是瓷器表面的玻璃质感覆盖物,彩就是瓷器的彩绘,工就是瓷器的烧制工艺,款,就是瓷器上的落款和文字。

那么,一位大行是如何鉴定瓷器的呢?

首先说型。型对于明代以前的瓷器最为重要。很多行家远远一看,都不用上手,就知道你这件瓷器是赝品,为什么?就是因为型不对。

器型极为重要。比如元代的大罐,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形状,所以,一看你的元青花罐子。器型和他熟悉的器型不一样,几乎就可以马上否定了。就好像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区别。以前我们看话剧,中国演员带上金色假发,穿上国外服装,画上浓妆,我们也可以一眼看出那不是西方人,原因就在于我们熟悉中国人的特征。

其次说饰。纹饰对于所有的彩绘瓷极为重要。瓷器作伪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仿,一类是臆造。对于依葫芦画瓢的仿制品,熟悉原作的人自然容易鉴别,但对于臆造的,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很难鉴别了。

纹饰鉴定,主要指的是时代特征。所谓时代特征,就是一个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纹饰。行家看瓷器,上手之后就看纹饰。比如明代的龙纹,五爪是风车状的。清代的龙纹,五爪四前一后。对于一件署有大明成化年制款识的青花瓷,龙纹却是清代的龙爪。那几乎可以马上肯定这是一件仿品。至于新仿还是老仿,再看其他方面确定。

第三是胎。我们经常看鉴宝节目。专家先看看东西,回头再把瓷器翻过来,看底足。他在看什么呢?看胎!

所谓举足轻重,在其他方便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下,胎骨就成了鉴真识假的关键要点。不同时期的瓷器,胎骨不一样。比如,康熙瓷器就是著名的糯米胎。而元代官窑青花瓷器使用的麻仓土。现代瓷器都是高岭土二元配方。东西哪里都对,就是胎骨不对,那就是仿品。

第四是釉。瓷器基本上分为两大类。颜色釉瓷器和彩绘瓷器。颜色釉瓷器就是各种以金属矿物原料为着色剂的单色釉瓷器。传统的青瓷也属于颜色釉。彩绘瓷器就是以矿物原料彩绘于釉上或釉下,再用透明釉烧制的瓷器。釉上彩就是烧好釉后,在釉上彩绘的瓷器。

各时期的釉不一样。各时期烧制的窑炉也不一样。现在坊间谬传的看气泡,其实就是看釉。但这种看气泡只能看出柴窑烧制和电窑煤气窑烧制的产品的区别。并不能作为瓷器真伪鉴别的标准。一件高档的仿古瓷,如果能卖到十万八万的,绝不会吝啬于柴窑烧制的那点费用。至于说柴窑早就绝迹,那更是无稽之谈。景德镇做高仿的,自己垒个柴窑根本不是难事。所以行家看釉,并不只是看气泡。各时期不同窑口的釉,都有自己的特点。宣德仿哥窑和宋哥窑看上去差不多,放大镜下看釉,还是不一样的。就好像西方哲学家说的那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第五是彩。我们只以釉下彩为例来简单的说明彩对于瓷器鉴定的重要之处。瓷器釉下彩主要有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青花瓷是用天然的含氧化钴的矿石作为颜料彩绘而成,釉里红是用天然的还有氧化铜的矿石作为颜料彩绘而成的。这两种瓷器直接在瓷胎上绘画,画好之后上釉。然后一次性入窑高温烧制而成。温度一般都需要1250度-1300度高温。

说到青花的彩绘,很多朋友都知道苏麻离青这个名词。网上也流传很多所谓的苏麻离青鉴定秘诀。此处不予赘言。一件瓷器上的青花彩绘很漂亮,但这种青料历史上本朝从没有使用过。那这件东西的真伪就很值得商榷了。釉上彩也是如此。

第六是工。我们说的工,指的是瓷器是制造工艺。包括胎土,釉,彩料,烧窑,成型等所有瓷器烧制工艺技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相关资料来进行学习。工艺的十大特征更为明显。

比如说覆烧工艺,就是北宋定窑发明的,但后来景德镇也使用了这种工艺。这种工艺只用在碗上。烧制出来的碗,和平时所用的不一样。普通碗是足底无釉,而覆烧的碗是口沿无釉。又比如说注浆工艺,这是典型的现代工艺。你收藏的瓷器,如果是注浆成型的,十有八九是新工艺品。不是西周的,而是上周的。一笑。

第七是款。款对于瓷器而言,也是有其重要性的。考古资料表明,中国瓷器形成完整的落款制度,应该是明初永乐年间的事情。后来的官窑几乎都有款识。款识对于外行尤为重要,很多人就是看款识来判断瓷器的年代的。

市场上有个误区,带款的一概不要!为什么?就是因为所有仿制的赝品,生怕别人看不懂,都不管真假写上大清乾隆年制,大明宣德年制。而带上款的瓷器,对于刚刚入门的外行而言,如获至宝。大明宣德年制啊,一件青花少则百万,多则千万上亿,我只用几百大洋就能买到,这下子能控制住自己的手,不从口袋里掏钱才怪了。也因为如此,历来古玩行里最看重的款识,近年来几乎是最不看重的一点了。东西如果对,不用看款也对。东西如果不对,款对,没有用。

综上所述,瓷器鉴定是一门科学。看上去简单,其实一般人穷极一生,能看懂宋瓷的一个窑口,或者明清瓷器的一个年代的,已经非常厉害了。行里说某某专家,他是玩清三代的,他是玩民国瓷的,他是玩永宣的。说的就是这么回事。一个普通爱好者要想入门,必须沉浸入古瓷的某个具体门类和品种里,专业收集和研究,假以时日,才能成为这个门类的行家里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评论:七大缺失降低了中国陶瓷业的品牌价值》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评论:七大缺失降低了中国陶瓷业的品牌价值》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的瓷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