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造假瓷器鉴别知识 > 导航 >

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揭开艺术藏品造假黑幕

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揭开艺术藏品造假黑幕

造假瓷器鉴别知识 艺术瓷砖 陶瓷艺术

2021-05-14

造假瓷器鉴别知识。

近日一篇关于“文物造假者赶超科学家”的报道颇为引人注意,报道称,文物造假者的造假技术紧盯先进的文物鉴定技术,每每令文物专家判断失误,惊诧不已。在收藏日渐繁荣的省会长沙,也存在艺术藏品造假的阴暗面,造假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记者日前进行了深入调查。

“只有5%是古旧物品”

清水塘市场(长沙市博物馆假日艺术品市场)是长沙很出名的古玩市场,每周五、六、日开市。“为了买到好东西,我当年4点多就打着手电出门了。”古玩鉴赏家廖文伟对记者说。现在市场上宝贝多吗?“只有5%是古旧物品,其它的都是仿品!”廖先生很肯定地说,“卖主会先和你说上几句,看你识不识货,再考虑怎么骗你。看到我们来了,他们不会搭理。”

在清水塘市场旁的一些招待所里,一到每周临近开市的时候,总是住满了不少来自各地的文物贩子。在开市之前,他们就会打电话给一些客户,称自己带来了不少好货,就在房间里,请对方过来看。“那大都是骗人的!”受访专家称。据介绍,这些文物贩子里有来自江西兜售仿古瓷的,有来自河南出售仿青铜器的,有来自苏州卖仿玉器的……

“这些造假者很厉害!”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字画鉴定专家、副研究员李智勇说,“一件古瓷刚刚出现,不到三天,假的就出来了!”“在江西还有仿高古(高级文物、古玩)的‘作坊’,门槛很高,”廖先生补充说,“我有个朋友假装是买货者,想去制作的地方看看,那个联系人带路费就要一千!”而据说,在天津还有字画造假、批发的“一条龙作业”。

“有窝点,百把人是保守数字”

文物、古玩造假之风愈演愈烈,长沙的情况怎样呢?

“人数有百把人……”李智勇一笑而过,“这只是保守数字。”“王憨山、易图境、欧阳笃才、曾晓浒、陈白一、颜家龙、李立、史穆……(的作品)都被人造过假。”李先生一一点出这些湖南名家的名号,“其中许多人都还在世。像王憨山等人,有专业造假者去伪造,至少有四个‘大窝子’,包括长沙、湘潭、娄底、双峰。造易图境的假比较厉害的是长沙、怀化,造钟增亚(假)的是长沙、衡阳……”这让记者发出了“整个湖南大概有多少造假者”的疑问,“说出来会吓了你!”李先生说道,“有的一个窝点就有几十个人造,像一个厂。”

廖文伟也说了他的两次亲身经历。一次,他到金石书画家李立家去,刚一进屋,李立就拉他到一画作图录前,用手指着说:“一、二、三、四(四幅画),都不是我的,只有署名、题字是我的!”另一次,他到一相识的古玩界收藏人士家去,因为熟识,他随便走看,偶然推开一扇门时,竟正好看到四人在造古代画家石涛的画,有的在绘画,有的在刻印……

“成百上千倍的利润”

造假者如此猖獗,驱动他们的是巨额的利润。

字画是造假成本最低的,“一幅画,不过一张几块钱的纸,几滴墨,还不是一瓶墨。但一卖出去,少的几百几千,多的几万几十万,成百上千倍的利润!”李智勇说。

古瓷造假利润也颇为“可观”。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长沙一有名的古窑址就有造假点,他们“就地取材”,用遗址的土,运用自己“耳濡目染”下掌握的技术,烧制仿古瓷。这样卖出的“产品”也是获得暴利。

另外像竹雕等,因为取材容易,仅需手工,利润也很高。

据专家介绍,造假者一般是一些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以字画为例,造假者大多对书法、美术有一定了解,但在创作实力上不如大家,名气不如人。为了“养家糊口”,牟取暴利,他们就干起了这些营生。

五花八门的造假术

据专家介绍,长沙文物造假以字画、古瓷为主,竹木牙雕等次之。

一位受访专家介绍,一位靠文物造假挣了几十万,后来洗手不干的人,曾敞开心扉向他“总结”了古瓷造假的不少经验,大致有洗、埋、擦、浸、击古、做污垢等。这些手段的目的在于“去浮光,做包浆”(即消除瓷器刚出来时的鲜亮光泽,但又要制造与古瓷相似的自然光泽),“做旧”,使瓷器尽量与古瓷相仿。

“洗”即用酸洗瓷器;“埋”是将瓷器在地下埋上几年,放进一些其它物品,模仿古代的地理环境;“擦”是用特殊粉末、草叶等擦拭;“浸”指将瓷器浸于特殊液体中;“击古”为专业术语,意即打击、刻磨瓷器,使其产生磨痕、破损,再经加工,制造岁月沧桑感;“做污垢”即故意使瓷器变得邋遢,看上去年代久远。

李智勇介绍了字画的造假历史和技术。他说,仿制字画从唐太宗要冯承素等人摹《兰亭序》就已开始,当然那时还不能称造假。而越是太平盛世,仿制造假就越厉害。如唐以后的北宋末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时期、明代中晚期、清乾隆时期等,而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达到了仿制造假的最高峰。现代的高科技让造假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传统的字画造假技术有摹、临、仿、造代等。“摹”即用纸蒙在原件上,进行勾填描摹;“临”即放一原件在旁,仿作;“造”指一个长手卷裁成几部分,把一真迹上的题款取下,与假画相配,把真画与假题款相配等;“代”指画为他人所作,自己只题款或只盖印章等。

而在这些传统技术上,近年又出现了“印”的技术,即用电脑制版,将字画印出来。

但或许因为造假物品类型的关系,专家称,尚未发现长沙造假者运用科技达到了X光之类的地步。

“古董是虎豹,收藏是陷阱”!?

现在文物收藏界有句话,叫“古董是虎豹,收藏是陷阱”,意指其中欺诈频频、赝品众多、容易上当。

时逢盛世,老百姓收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受访的专家都提醒:搞文物收藏一定要做好准备,要对历史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切莫盲目跟风。

李智勇说,对历史、对时代和名家个人风格的了解,以及基本的逻辑知识,都是必需的。如现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清明上河图》,只要稍有点历史、文化和逻辑知识的人就知道这有多荒唐。而某个朝代的书风、画风可能跟当时皇帝的喜好有关。从时代方面举例,像“文革”时期就基本不会产生与曾国藩、左宗棠、孔、孟有关的作品。

廖文伟认为,对文物的鉴别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要靠自己眼观、耳闻,探索、积累。现在不少学者,因为接触市场、实物较少,在鉴别时时常看走眼。

文物考古专家周世荣表示,鉴别古文物,一要看发掘报告,看出土文物的图片资料;二要看实物,到博物馆等场所参观。

专家们希望市民能擦亮眼睛,增强防范意识,在享受文物收藏乐趣的同时,不要上当受骗,让古董真成虎豹,收藏沦为陷阱。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造假大揭秘--接底造假的鉴定


 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系列节目《古玩造假大揭密》。在我们今天节目开始的时候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话说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有一天,在江苏扬州的一家文物商店里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手里拎着一只提篮,篮子里装了一只蓝釉白龙纹的梅瓶,老太太说了:“我怕地震给震坏了,所以今天拿来卖了。”当时接待人员就把这只梅瓶按照明代嘉靖年的瓷器,只花了几十块钱就把它收下来了。后来南京博物馆的专家看了以后,认定这那是明代嘉靖年的,分明就是元代的。元代的,这消息一传到北京那可是不得了,当时,国家文物局的局长王冶秋先生马上就率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部的专家一行开到南京。一看果真是一只元代的梅瓶。1978年的时候,这只梅瓶还参加了全国流散文物精品展,在北京还展出过。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居然还能够保存的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这也是很多专家觉得非常惊奇的地方。后来这个文物商店,给老太太补了款致了谢并且把这只梅瓶放到了扬州博物馆。当然这只梅瓶现在已经成为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段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可以说给这只梅瓶平添了许多浪漫的色彩。说到这,故事本应该结束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以后,又有一个关于蓝釉白龙纹梅瓶的更加戏剧化的故事上演了。

2000年底的北京,,寒意正浓人们正在兴奋得准备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在北京一家大酒店的展览大厅内,人头攒动、 热气腾腾。北京某大拍卖公司的拍卖品预展吸引着形形色色的在这里流连忘返。玻璃展柜里,一件蓝釉白龙纹梅瓶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人围着它长时间驻足观看,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件瓷器的分量,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景德镇烧制,造型挺拔高大,风格粗犷豪放,细颈蛇尾, 体态优美,在蓝釉的底衬下犹如在蓝色的大海中翻腾舞跃,具有极强的艺术沾染力,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它的蓝色釉面,即是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其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工匠熟练掌握各种成色剂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为明清以后光彩夺目的、各种颜色釉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目前仅存三件,一件收藏在北京颐和园,一件收藏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保存的最为完好,也是最大的。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在扬州博物馆参观时,曾开玩笑说,愿出三亿元来买它。由此 ,可见蓝釉白龙纹梅瓶价值连城。第四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突然现身在国内拍卖会上在古董行内引起的振动自然非同小可。最初的惊诧过后,便有人提出了置疑,认为是现代仿品。而卖家一方立即反击。有某权威专家出面拍板定案。

我认为是真品无疑。我非常仔细地观察了这个梅瓶,特别是梅瓶的底足部分,无论是胎体的质地啊,还是这个足圈的造型,修坯的刀痕,还有垫烧痕迹等等,都非常的地道,是典型的景德镇地区的元代器物的特点,所以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瓶子是元代的真品。解说词:而另一派也针锋相对,提出的置疑理由刀刀见血。

我认为呢,这个瓶子有点问题。在这个底部的这个地方和上面的器身这个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你看咱们现在看的器底,这个器底这个部分呢,它好像像砂轮磨的一样,有锯齿状的不均衡的地方,好象是呢,磨掉了之后然后再进行吹釉吹上去再进行第二次进行入炉再烧。那么形成这么一种状态釉的表面也是有的地方很深有的地方很浅不均匀。

真假一字之差,价值天地之别。伴随着唇枪舌战的激烈争论,最后在拍卖会上,这件国宝级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只拍出275万元的微妙价格。

主持人:蓝釉白龙纹梅瓶的故事的确是耐人寻味,你想啊,拍卖会上最后是二百七十五万成交,如果说它是假的,这二百七十五万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可是要是它是真的,那更不得了。那不是捡了一个太大的漏吗。所以这个事情真是让我觉得是扑朔迷离。那么今天我们演播室依旧请来了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毛晓沪先生。毛先生,您好!

毛晓沪:您好

主持人:毛先生据我了解,你曾经见过那只梅瓶 是吗?

毛晓沪:对,它拍卖的话它要预展,我是在预展的时候去看的。

主持人:你看了以后,你当时的判断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我觉得他们这两派说的都不完全对,应该是一半真一半假。

主持人:哎,毛先生,我跟你合作怎么久了,我觉得这不是你的风格。显得有点中庸,开个玩笑,那么这个半真半假 玄机在哪?

毛晓沪:我们可以看到吧,这个瓶子呢,在那个靠底足一厘米左右的地方有一道裂缝,说明这个底是从那接的,而且它有烧好了以后断裂了。那么呢,这个瓶子的那个底的釉色和瓶身的釉色,可以看出来它是明显的不同的。也就是说它是从那个裂缝处接的。这种接的,那么接的位置呢,接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啊,它接的那个位置在一点五厘米左右吧。这个位置也是很奇妙的。一般来讲景德镇的元代瓷器采用半拉半脱工艺。那么一般接呢是在腰部或者颈部接,很少有在底部直接接的。

造假者先找来一件真品残缺的底足,再根据足圈大小配制一个器身,或碗或瓶。底足与器通过精细打磨严丝合缝,然后使用高强度的粘合剂将底足与器身牢牢的粘接在一起,粘接牢固后,在结合部打一种特制的腻子,待腻子完全干透之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喷枪喷釉。当然这只是一个示意的过程,实际操作的过程还要精细复杂得多。

主持人:好 ,通过刚才短片呢,我们了解了这个老底接新瓷的一个过程。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既然要造假,你就做一个假的嘛,干吗这么费事用这个老底去接新瓷呢?

毛晓沪:对。实际上呢,这也是很多朋友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但是呢,你们注意到没有,就是在传统鉴定,在看瓷器的时候,专家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把那个瓷器拿过来之后要把它翻一个个,先看底,要底朝上 ,看底。底的信号是太多了,它的胎质,用的原料,修坯的工艺,垫烧的方法等等,都在底下能反映出来。为什么要接底,往往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它的工艺达不到,就是它现在用现在的原料做不到古代那种那种真品的那种质感,或者是工艺特征。这样呢,他不如呢,拿一个假的接上去。让你一看马上特别唬人。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现在不是有那个热释光检测法吗,热释光检测法要取样,取样呢,它不可能到处取样,它往往就是在底下取样,那么当你用热释光检测法在底下取样的时候做来的报告肯定是老的报告。这样呢,也是用来掩人耳目。

主持人:的确我觉得你说的特别有道理,这个造假者真的是很有想法,但是毕竟接底,虽说你底是真的但你是接的,我想可能也会接出一些问题来,对不对?

毛晓沪:确实是这样,你比如吧,你要接底的话,那么肯定要有接缝,实际上就是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有没有这样的接缝,另外一点呢,你上下对接的话,它往往那底跟原器物,它不会完全一致,他还要做进一步的加工,他这个底接的什么东西也非常重要是不是吻合,对不对。就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葫芦瓶,翻过来一看,它是卧足,那么里面有个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不管它的旧貌也好,书写方法也好,非常地道。但是呢我就感觉它好像那点有点别扭,这样呢我就拿到显微镜底下去观察,那么发现他是用一个碗足把它卧到葫芦瓶足圈里面去,那么这样呢,实际上,它的接缝呢就非常的不明显,你都基本上看不到。

主持人: 看不到,但其实是张冠李戴,顶如用了一个碗足接了一个葫芦瓶而且那样掩藏在里头

毛晓沪:他经常就找一些人们不容易发现的地方去接,如何掩盖呢?还有一种呢就是,接在器物的转角处你比如我曾经看过一只兔毫碗,它底下猛一看它是一只完整的下面写着:贡御。一看这当年是为皇室烧的,那么我仔细看呢,正好在它碗身和底足的转角处有一圈泥,就感觉这一圈泥怎么长得就这么合适呢,觉得它很别扭,所以仔细一看,实际上,他是用泥土来掩盖他的接缝让你看着是用一个贡御的碗足接一个普通的碗身。让整个碗价值就更高了。

主持人:另外你刚才也说了,在釉的方面也会有些差别,你觉得他会采取什么手段来遮掩

毛晓沪:一般来讲,你比如他在有釉的地方接的话在接缝地方用腻子把它打平,然后用仿釉涂料调好色,把它遮盖起来。这样上下接的部位看起来不是很明显,

主持人:如果我们要仔细辨别的话其实它的表现有什么异常

毛晓沪:因为你仿釉涂料根本就不是釉,它往往没有气泡,那么要仔细观察的话是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的。

主持人:你这么一说,关于这个老底接新瓷的话题其实你的眼力真的要很好,要特别仔细的来观察才能发现这些,不然的话,你就光看一个底真的可能就吃亏上当了。

毛晓沪:所以呢古玩行有一句俗话:夜不观宝。为什么呀,晚上光线不好,看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很多细微的破绽。一般来讲,需要在光线比较好的白天自然光线下来看东西,这样呢,你才能不会被这些假象所迷惑。

主持人:大家记住了,如果你要选择买瓷器买这种宝贝的时候应该在晴朗的天去看,可能你会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毛先生现在,你很有眼力,大家都说你很有眼力,所以我们要考考你,在我们这个强光下,这个光也不次要看看你的眼力怎么样。我们要拿一件瓷器给你看看。我们一起看看,这件瓷器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好,我们眼前已经有一个铜炉,说到铜炉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到明代宣德年的铜炉。那可是了不得,据说哪个铜炉都是皇帝要求十二炼以后做出来的,非常的筋斗,质量特别好,其实要说心理话,咋一看我觉得,这个也有点哪个铜的感觉。

毛晓沪:这个釉实际上就是仿红铜釉。

主持人:这个釉色做得不错,听一听还是能听出瓷器的感觉,我们来鉴定它的真假年代。我们就按照今天学的这一招来试一试,看看它是不是接底。好,我们来看一看它是不是接底。要看看这的底,看看它的釉,看看它的有没有特别做的痕迹。毛先生,我的眼力反正我看不出啥,摸也摸不出什么特别的。

毛晓沪:看来它是没有接底,人家是一正常的底。

主持人:放心吧这没接,没接底但我们要看底的话首先还要看看它的款,那像它没有款说明它肯定不是官窑?

毛老师:对,应该是民窑的。它是漏胎的沙底。再一点呢,实际上胎质很重要,这能断定它是什么地方的,那么另外看这个造型,虽然它是仿铜的造型,但是你看一边一个铺手,有两个狮子头,那么这种造型实际上就出现在明代晚期,就它造型来说,应该是明代晚期的东西。那么根据它的胎质,我们初步判断,这应该是福建地区的产品,福建窑口出来的。

主持人:明代这样的一个小窑的产品,明代的这样一只铜炉,而且是瓷的那你觉得它的市场行情会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像这种铜炉,它的市场价位不是非常高,那么一般来讲应该在不到一万,五千到八千元之间就可以买到。

主持人:五千到八千,好像也不是太高的价,因为我了解到,在去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有一个清朝的茶叶末香炉,它拍了两万多两万二,是一个民窑的。但为什么,明代的反而比它还便宜?

毛晓沪::这个实际上就是说,市场对它的追捧度和认知度很重要。我们知道,茶叶末釉的是哪的呢?应该是景德镇窑的,那么明清瓷器首推的是景德镇窑,尽管它都是民窑的,那么景德镇窑口的肯定市场认知度要远远高于福建窑口的,实际上在古董市场上并不是越老就越值钱,很多人吧不了解这个市场行情老认为,哇那是秦始皇的,那值钱,不是那么会儿事。不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是老的好,收藏界人们什么东西更推崇,他们推崇的是景德镇明清瓷器而不是福建窑。

主持人:那就是说决定它的价格很重要的因素是看它哪个窑口的,因为窑口的品质也决定了它的价格。除了这个窑口以外你觉得决定它价格还有什么别的的因素?

毛晓沪:当然了比如它的品相,完好程度,釉色精美不精美,就是人家看了之后马上感觉非常地喜欢。你比如茶叶末釉,这个釉也比较有名,而且看上去呢它是泛绿,绿中又有很多结晶的斑点,我们称其为窑变,实际上这个也有窑变,你看这个釉上也有深浅的变化,实际上这就是窑变。那么呢市场上对这类东西它有一个认知度。总而言之,现在福建窑口的认知度没有景德镇窑口的高,所以你就卖不过它。

主持人:哎呀, 看来真是没办法,谁教出身不如别人好呢。人家是出自名门, 对不对。那其实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像这个明代的名窑的器皿就是这些瓷器它目前的市场行情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总的来讲,无论是官窑的还是民窑的都会升。但是要关注它升的情况,爆涨肯定后面会有爆跌,实际上它平稳的升应该是很自然的,也是它自然的市场一种趋势。

主持人:至少它现在不会跌的太厉害?

毛晓沪:对,它不会跌。

主持人:拿在手上它是保值的?

毛晓沪:是保值的。只不过要跟官窑的比呢,恐怕呢,因为认知度偏低,所以它的升值潜力不如官窑的高。所以我要说的就是什么呢,千万不要跟风,就是什么东西热,你去追风去炒它,万万不要这么做的。但是现在有的人,如果已经化了那么大价钱买到手了,那么你要是现在急于卖的话肯定你是要亏的,那么你可以放一放,因为瓷器收藏,艺术品收藏是一个中长线的,那么它还会慢慢上涨的,你如果在目前这个价位抛出去肯定亏。但过两年,它还是会逐步上涨的。

主持人:风水轮流转谁知道哪天就到自己家了呢,没准等待等待,哪天它又回潮了,这个价格又上来了。

毛晓沪:所以这个时机要好好把握,所以就是一个要把握时机,一个就是不要跟风,这点非常重要。作为一般收藏者来说呢,往往容易跟风,比如现在一看,哇这元青花卖得这么贵,我就满处找元青花,实际上元青花的数量非常少,你找的往往不一定是元青花而是一些仿品。

主持人:做瓷器也是这样,它也是有风险的,所以,大家在投资艺术品收藏的时候也有这种风险意识。好,今天也是非常感谢毛先生,给我们介绍了怎么来辨别老底接新瓷的一些方法,大家以后拿到这个瓷器的时候,翻过来一看,别光顾了看它的款,还要摸一摸是不是有接口这很重要。好,再一次感谢毛先生, 谢谢!好,朋友们,总结投资的观点,收于眼藏于心,辨伪识真,保证正确的投资心态,相信您,一定会在艺术品投资方面有所收获的。

陶瓷文化:瓷器造假大揭秘--接底造假的鉴定


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系列节目《古玩造假大揭密》。在我们今天节目开始的时候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话说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有一天,在江苏扬州的一家文物商店里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手里拎着一只提篮,篮子里装了一只蓝釉白龙纹的梅瓶,老太太说了:“我怕地震给震坏了,所以今天拿来卖了。”当时接待人员就把这只梅瓶按照明代嘉靖年的瓷器,只花了几十块钱就把它收下来了。后来南京博物馆的专家看了以后,认定这那是明代嘉靖年的,分明就是元代的。元代的,这消息一传到北京那可是不得了,当时,国家文物局的局长王冶秋先生马上就率领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部的专家一行开到南京。一看果真是一只元代的梅瓶。1978年的时候,这只梅瓶还参加了全国流散文物精品展,在北京还展出过。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居然还能够保存的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这也是很多专家觉得非常惊奇的地方。后来这个文物商店,给老太太补了款致了谢并且把这只梅瓶放到了扬州博物馆。当然这只梅瓶现在已经成为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段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可以说给这只梅瓶平添了许多浪漫的色彩。说到这,故事本应该结束了,但是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以后,又有一个关于蓝釉白龙纹梅瓶的更加戏剧化的故事上演了。

2000年底的北京,,寒意正浓人们正在兴奋得准备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在北京一家大酒店的展览大厅内,人头攒动、热气腾腾。北京某大拍卖公司的拍卖品预展吸引着形形色色的在这里流连忘返。玻璃展柜里,一件蓝釉白龙纹梅瓶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人围着它长时间驻足观看,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件瓷器的分量,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景德镇烧制,造型挺拔高大,风格粗犷豪放,细颈蛇尾,体态优美,在蓝釉的底衬下犹如在蓝色的大海中翻腾舞跃,具有极强的艺术沾染力,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它的蓝色釉面,即是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其烧制成功是我国制瓷工匠熟练掌握各种成色剂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为明清以后光彩夺目的、各种颜色釉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目前仅存三件,一件收藏在北京颐和园,一件收藏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保存的最为完好,也是最大的。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在扬州博物馆参观时,曾开玩笑说,愿出三亿元来买它。由此,可见蓝釉白龙纹梅瓶价值连城。第四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突然现身在国内拍卖会上在古董行内引起的振动自然非同小可。最初的惊诧过后,便有人提出了置疑,认为是现代仿品。而卖家一方立即反击。有某权威专家出面拍板定案。

我认为是真品无疑。我非常仔细地观察了这个梅瓶,特别是梅瓶的底足部分,无论是胎体的质地啊,还是这个足圈的造型,修坯的刀痕,还有垫烧痕迹等等,都非常的地道,是典型的景德镇地区的元代器物的特点,所以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瓶子是元代的真品。解说词:而另一派也针锋相对,提出的置疑理由刀刀见血。

我认为呢,这个瓶子有点问题。在这个底部的这个地方和上面的器身这个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你看咱们现在看的器底,这个器底这个部分呢,它好像像砂轮磨的一样,有锯齿状的不均衡的地方,好象是呢,磨掉了之后然后再进行吹釉吹上去再进行第二次进行入炉再烧。那么形成这么一种状态釉的表面也是有的地方很深有的地方很浅不均匀。

真假一字之差,价值天地之别。伴随着唇枪舌战的激烈争论,最后在拍卖会上,这件国宝级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只拍出275万元的微妙价格。

主持人:蓝釉白龙纹梅瓶的故事的确是耐人寻味,你想啊,拍卖会上最后是二百七十五万成交,如果说它是假的,这二百七十五万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可是要是它是真的,那更不得了。那不是捡了一个太大的漏吗。所以这个事情真是让我觉得是扑朔迷离。那么今天我们演播室依旧请来了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毛晓沪先生。毛先生,您好!

毛晓沪:您好

主持人:毛先生据我了解,你曾经见过那只梅瓶是吗?

毛晓沪:对,它拍卖的话它要预展,我是在预展的时候去看的。

主持人:你看了以后,你当时的判断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我觉得他们这两派说的都不完全对,应该是一半真一半假。

主持人:哎,毛先生,我跟你合作怎么久了,我觉得这不是你的风格。显得有点中庸,开个玩笑,那么这个半真半假玄机在哪?

毛晓沪:我们可以看到吧,这个瓶子呢,在那个靠底足一厘米左右的地方有一道裂缝,说明这个底是从那接的,而且它有烧好了以后断裂了。那么呢,这个瓶子的那个底的釉色和瓶身的釉色,可以看出来它是明显的不同的。也就是说它是从那个裂缝处接的。这种接的,那么接的位置呢,接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啊,它接的那个位置在一点五厘米左右吧。这个位置也是很奇妙的。一般来讲景德镇的元代瓷器采用半拉半脱工艺。那么一般接呢是在腰部或者颈部接,很少有在底部直接接的。

造假者先找来一件真品残缺的底足,再根据足圈大小配制一个器身,或碗或瓶。底足与器通过精细打磨严丝合缝,然后使用高强度的粘合剂将底足与器身牢牢的粘接在一起,粘接牢固后,在结合部打一种特制的腻子,待腻子完全干透之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喷枪喷釉。当然这只是一个示意的过程,实际操作的过程还要精细复杂得多。

主持人:好,通过刚才短片呢,我们了解了这个老底接新瓷的一个过程。可能有的朋友会问,既然要造假,你就做一个假的嘛,干吗这么费事用这个老底去接新瓷呢?

毛晓沪:对。实际上呢,这也是很多朋友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但是呢,你们注意到没有,就是在传统鉴定,在看瓷器的时候,专家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把那个瓷器拿过来之后要把它翻一个个,先看底,要底朝上,看底。底的信号是太多了,它的胎质,用的原料,修坯的工艺,垫烧的方法等等,都在底下能反映出来。为什么要接底,往往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它的工艺达不到,就是它现在用现在的原料做不到古代那种那种真品的那种质感,或者是工艺特征。这样呢,他不如呢,拿一个假的接上去。让你一看马上特别唬人。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现在不是有那个热释光检测法吗,热释光检测法要取样,取样呢,它不可能到处取样,它往往就是在底下取样,那么当你用热释光检测法在底下取样的时候做来的报告肯定是老的报告。这样呢,也是用来掩人耳目。

主持人:的确我觉得你说的特别有道理,这个造假者真的是很有想法,但是毕竟接底,虽说你底是真的但你是接的,我想可能也会接出一些问题来,对不对?

毛晓沪:确实是这样,你比如吧,你要接底的话,那么肯定要有接缝,实际上就是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有没有这样的接缝,另外一点呢,你上下对接的话,它往往那底跟原器物,它不会完全一致,他还要做进一步的加工,他这个底接的什么东西也非常重要是不是吻合,对不对。就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葫芦瓶,翻过来一看,它是卧足,那么里面有个双蓝圈,大明成化年制,不管它的旧貌也好,书写方法也好,非常地道。但是呢我就感觉它好像那点有点别扭,这样呢我就拿到显微镜底下去观察,那么发现他是用一个碗足把它卧到葫芦瓶足圈里面去,那么这样呢,实际上,它的接缝呢就非常的不明显,你都基本上看不到。

主持人:看不到,但其实是张冠李戴,顶如用了一个碗足接了一个葫芦瓶而且那样掩藏在里头

毛晓沪:他经常就找一些人们不容易发现的地方去接,如何掩盖呢?还有一种呢就是,接在器物的转角处你比如我曾经看过一只兔毫碗,它底下猛一看它是一只完整的下面写着:贡御。一看这当年是为皇室烧的,那么我仔细看呢,正好在它碗身和底足的转角处有一圈泥,就感觉这一圈泥怎么长得就这么合适呢,觉得它很别扭,所以仔细一看,实际上,他是用泥土来掩盖他的接缝让你看着是用一个贡御的碗足接一个普通的碗身。让整个碗价值就更高了。

主持人:另外你刚才也说了,在釉的方面也会有些差别,你觉得他会采取什么手段来遮掩

毛晓沪:一般来讲,你比如他在有釉的地方接的话在接缝地方用腻子把它打平,然后用仿釉涂料调好色,把它遮盖起来。这样上下接的部位看起来不是很明显,

主持人:如果我们要仔细辨别的话其实它的表现有什么异常

毛晓沪:因为你仿釉涂料根本就不是釉,它往往没有气泡,那么要仔细观察的话是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的。

主持人:你这么一说,关于这个老底接新瓷的话题其实你的眼力真的要很好,要特别仔细的来观察才能发现这些,不然的话,你就光看一个底真的可能就吃亏上当了。

毛晓沪:所以呢古玩行有一句俗话:夜不观宝。为什么呀,晚上光线不好,看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很多细微的破绽。一般来讲,需要在光线比较好的白天自然光线下来看东西,这样呢,你才能不会被这些假象所迷惑。

主持人:大家记住了,如果你要选择买瓷器买这种宝贝的时候应该在晴朗的天去看,可能你会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毛先生现在,你很有眼力,大家都说你很有眼力,所以我们要考考你,在我们这个强光下,这个光也不次要看看你的眼力怎么样。我们要拿一件瓷器给你看看。我们一起看看,这件瓷器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好,我们眼前已经有一个铜炉,说到铜炉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到明代宣德年的铜炉。那可是了不得,据说哪个铜炉都是皇帝要求十二炼以后做出来的,非常的筋斗,质量特别好,其实要说心理话,咋一看我觉得,这个也有点哪个铜的感觉。

毛晓沪:这个釉实际上就是仿红铜釉。

主持人:这个釉色做得不错,听一听还是能听出瓷器的感觉,我们来鉴定它的真假年代。我们就按照今天学的这一招来试一试,看看它是不是接底。好,我们来看一看它是不是接底。要看看这的底,看看它的釉,看看它的有没有特别做的痕迹。毛先生,我的眼力反正我看不出啥,摸也摸不出什么特别的。

毛晓沪:看来它是没有接底,人家是一正常的底。

主持人:放心吧这没接,没接底但我们要看底的话首先还要看看它的款,那像它没有款说明它肯定不是官窑?

毛老师:对,应该是民窑的。它是漏胎的沙底。再一点呢,实际上胎质很重要,这能断定它是什么地方的,那么另外看这个造型,虽然它是仿铜的造型,但是你看一边一个铺手,有两个狮子头,那么这种造型实际上就出现在明代晚期,就它造型来说,应该是明代晚期的东西。那么根据它的胎质,我们初步判断,这应该是福建地区的产品,福建窑口出来的。

主持人:明代这样的一个小窑的产品,明代的这样一只铜炉,而且是瓷的那你觉得它的市场行情会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像这种铜炉,它的市场价位不是非常高,那么一般来讲应该在不到一万,五千到八千元之间就可以买到。

主持人:五千到八千,好像也不是太高的价,因为我了解到,在去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有一个清朝的茶叶末香炉,它拍了两万多两万二,是一个民窑的。但为什么,明代的反而比它还便宜?

毛晓沪::这个实际上就是说,市场对它的追捧度和认知度很重要。我们知道,茶叶末釉的是哪的呢?应该是景德镇窑的,那么明清瓷器首推的是景德镇窑,尽管它都是民窑的,那么景德镇窑口的肯定市场认知度要远远高于福建窑口的,实际上在古董市场上并不是越老就越值钱,很多人吧不了解这个市场行情老认为,哇那是秦始皇的,那值钱,不是那么会儿事。不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是老的好,收藏界人们什么东西更推崇,他们推崇的是景德镇明清瓷器而不是福建窑。

主持人:那就是说决定它的价格很重要的因素是看它哪个窑口的,因为窑口的品质也决定了它的价格。除了这个窑口以外你觉得决定它价格还有什么别的的因素?

毛晓沪:当然了比如它的品相,完好程度,釉色精美不精美,就是人家看了之后马上感觉非常地喜欢。你比如茶叶末釉,这个釉也比较有名,而且看上去呢它是泛绿,绿中又有很多结晶的斑点,我们称其为窑变,实际上这个也有窑变,你看这个釉上也有深浅的变化,实际上这就是窑变。那么呢市场上对这类东西它有一个认知度。总而言之,现在福建窑口的认知度没有景德镇窑口的高,所以你就卖不过它。

主持人:哎呀,看来真是没办法,谁教出身不如别人好呢。人家是出自名门,对不对。那其实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像这个明代的名窑的器皿就是这些瓷器它目前的市场行情是什么样的?

毛晓沪:总的来讲,无论是官窑的还是民窑的都会升。但是要关注它升的情况,爆涨肯定后面会有爆跌,实际上它平稳的升应该是很自然的,也是它自然的市场一种趋势。

主持人:至少它现在不会跌的太厉害?

毛晓沪:对,它不会跌。

主持人:拿在手上它是保值的?

毛晓沪:是保值的。只不过要跟官窑的比呢,恐怕呢,因为认知度偏低,所以它的升值潜力不如官窑的高。所以我要说的就是什么呢,千万不要跟风,就是什么东西热,你去追风去炒它,万万不要这么做的。但是现在有的人,如果已经化了那么大价钱买到手了,那么你要是现在急于卖的话肯定你是要亏的,那么你可以放一放,因为瓷器收藏,艺术品收藏是一个中长线的,那么它还会慢慢上涨的,你如果在目前这个价位抛出去肯定亏。但过两年,它还是会逐步上涨的。

主持人:风水轮流转谁知道哪天就到自己家了呢,没准等待等待,哪天它又回潮了,这个价格又上来了。

毛晓沪:所以这个时机要好好把握,所以就是一个要把握时机,一个就是不要跟风,这点非常重要。作为一般收藏者来说呢,往往容易跟风,比如现在一看,哇这元青花卖得这么贵,我就满处找元青花,实际上元青花的数量非常少,你找的往往不一定是元青花而是一些仿品。

主持人:做瓷器也是这样,它也是有风险的,所以,大家在投资艺术品收藏的时候也有这种风险意识。好,今天也是非常感谢毛先生,给我们介绍了怎么来辨别老底接新瓷的一些方法,大家以后拿到这个瓷器的时候,翻过来一看,别光顾了看它的款,还要摸一摸是不是有接口这很重要。好,再一次感谢毛先生,谢谢!好,朋友们,总结投资的观点,收于眼藏于心,辨伪识真,保证正确的投资心态,相信您,一定会在艺术品投资方面有所收获的。

彩陶造假常见手段


1.照猫画虎

以已发表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为范本进行仿制,其制作成本在10元至30元之间,但要价一般几百元至几千元。对行家来说,从器形、胎质、色彩、图案和烧制火候上一看即可识破,但一般收藏爱好者却很容易上当。有少量伪作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报价也较高,有些比真彩陶的价格还高,欺骗性极大。

2.老胎新画

行里叫“后画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彩后描,分整体描和局部描。受地下水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彩陶出土时色彩脱落非常严重,造假者往往是在保留原彩的基础上进行后画彩、后描彩。方法是:1.用丙烯颜料画,看上去感觉新,色彩明快,不易洗掉:2.用矿物颜料画,即采用古人所使用的颜料绘制,色彩上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局部描彩则更难辨认。

另一种是老胎后画彩,也分两种情况:1.把脱落严重的彩陶上残存的彩用砂纸打磨掉,然后抛光修整,重新绘彩:2.直接在出土的素陶上用前面的二种画法绘彩。彩陶上如绘制动物、人物等图案,价格都很高,因此作伪者在真彩陶的几何形图案的空白处或只有外彩而没有内彩的盆或钵内,填画动物、人物和怪异图案,再用喷灯加温固定颜色,或重新回炉,用水擦洗不掉色。这是目前见到最多的一类。

3.移花接木

把收集到的其他陶器上的动物或人物雕塑嫁接到另外一件真彩陶上,有些把几种文化类型彩陶残片串在一起,因为东西都是老的,也易使收藏者上当。

4.节外生枝

在真彩陶或仿制品上绘制很少见到的怪异纹饰或塑造上人物、动物,显得独特罕有,但仔细观察,会觉得很别扭。

5.鱼目混珠

把工艺品彩陶或高仿的彩陶经过作旧,并用胶和石灰等做出包浆,用粉丝或葱根做出树根浸迹,外表再包裹一些泥土,初人道者很容易上当。一般的地摊上真假彩陶参半,有的真品只占到20%。然清洗后,就会一目了然。

6.破镜重圆

故意将作旧的仿制彩陶打碎,然后粘接起来,甚至有意识少粘几块,给人一种真品出土时的残缺感。另一种是将残缺破碎的彩陶片先粘合在一起,然后在粘合接缝处两面开斜槽,再用同样的泥胎补平,打磨光,彩陶的里面胎用胶和泥摇匀即可,缺彩的部分绘上新彩,然后再作旧。罐、壶、瓶、瓮等器皿上是胎体外开槽,盆、钵是胎体内外两面开槽,补泥打磨后绘彩。此法最怕水洗水泡,一见水就全露馅了。

收藏彩陶特别要在罐口、瓶口、盆口细观察,因为完整无缺的彩陶太少了,十件有九件在这些地方都有问题。

高古陶瓷造假揭秘


目前,仿造最为密集的三个地区为:景德镇、禹县神镇和福建龙泉地区。据了解,目前仅景德镇一地,个体窑厂已近万家。

新瓷配旧器真价难辨识

手段1:新瓷老锔

文物收藏界第一次发现这种手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青花瓷瓶被认定为元代器具,在国外拍出300万元人民币。当时专家看到锔子(用来连接器物的金属两脚钉)是元代的,便认为这个瓶子的朝代没有问题,后来,经过仔细探访,才发现仿制者的这种手法。明代的锔子现在市场上能卖到几百元一个,比几年前的价格翻了好几倍。仿制者把新制的瓷器打碎,用古代的锔子将碎片连接在一起。一般收藏者看到锔子是明代的,就推断陶瓷的年代也为明代,便上了当。

手段2:新瓷老底

因瓷器底儿上的印记落款很难仿制,故一些仿制者从破损或者不具备很高经济价值的瓷器上将旧底儿切割下来,与仿制的瓷身接在一起,烧成新瓷器。

手段3:老胎新画

一些古瓷器表面釉层脱落,将它表层釉刮去后,在老胎上重新上釉,很多经验老到的收藏家都会被蒙住。比如,清代的人物图案瓷器传世量少,如果在旧胎上绘出这样的图案,一个旧瓶子身价立即翻了成百上千倍。

手段4:冒充残片

几年前,某古玩城的一家商户称自己在古代窑址里发现了一批被打碎瓷器的“残片”。其他商户一听便纷纷前来购买。

手段5:废瓷复烧

在发掘整理古代窑址时,经常会见到一些因为炉温没有达到一定温度而烧生了的废弃瓷瓶。这些瓶子都是老器物,只要重新烧制一次,能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而且现在的检测手段不易辨别出来。

骗术1:农家“埋雷”

‘埋雷’就是销售者把仿造的陶瓷品放在农民家里,当收藏者到农村收集东西时,由农户卖给他们。这迎合了很多收藏者认为农民手里的东西都是从地里挖出来的真品,在农村能够捡漏的心理。销售者现在“埋雷”的地点已经走出了国门,伊朗乃至欧美的许多国家都能见到这样的‘雷’,对待海外回流文物需要小心鉴别。

骗术2:虚假出土

造假打假·博弈

X光废了热释光鉴定法

上世纪7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热释光法测定瓷器年代。当时被证明测定结果的误差不会超过50年,成为测定文物年代的主要科技手段。上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收藏家在洛阳买下一件陶俑,回国后经过热释光测定为1000年前的器物。当这个日本人回到洛阳告诉卖者这个消息时,卖者感到十分疑惑,因为那件陶俑是新仿制的。仿制者请了各方面专家研究,最终了解到,每次经过海关的X光照射后,陶瓷在热释法下测定的年代会增加500年。有了这一秘诀,很多仿制者纷纷效仿。热释光鉴定法被突破,使得研究者手中这些价值百万的精密仪器如同废铁。

近几年,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原料无损测定的新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测定制作原料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现代化工原料。不久后,仿制者也立即拿出了解决方案:用旧料。

仿制者瞄上最新鉴定技术

日前,中陶鉴定中心推出了一项新的鉴定方法。这种针对陶瓷釉彩进行检测其脱玻化系数的方法已经引起了仿制者的重视。“就我所知,他们正在寻找这个方法的结果计算公式,希望能够突破。”

学会看鉴定报告

目前有两种鉴定报告,一种是科技方法,一种是鉴定专家。科技方法以国家博物馆的无损鉴定为主,这种方法出具的鉴定报告,只能标示出陶瓷的原料成分是否具有现代化工原料,但并不能就此推定没有现代原料成分就为古陶瓷。另一种方法主要依靠专家的“眼学”。所以,专家在业内的口碑很重要。“开具鉴定的专家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鉴定能力是收藏者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不要迷信高科技

正如在前面提到的,由于现代古陶瓷仿制的日益高科技化,现代鉴定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杨教授认为,不应该一味依靠高科技手段,我国传统的鉴定手法其实也很有用处。例如,一件出土文物,如果想鉴定,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上面泼凉水,然后闻是否有墓地的味道,埋的时间越久,土味越浓。

拍卖会上擦亮眼

拍卖会是很多收藏爱好者搜集真品的地方。目前北京每年有拍卖会多次,但是拍卖会上的拍品并不一定是真品,买家需要擦亮眼。

瓷器造假手段都有哪些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投入到瓷器收藏的行列中来。瓷器慢慢成为了古董收藏界的热门,始终吸引着广大收藏爱好者的目光,也正因为如此古董收藏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伪作赝品。许许多多对瓷器喜爱有加的瓷器收藏爱好者们,由于仅仅只有一腔热情,而缺乏鉴别瓷器真伪的知识和眼光,都有过上当受骗的痛苦经历,除了或多或少损失钱财之外,心理上也受到了不少的打击,渐渐失去了收藏瓷器的信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别瓷器的真伪?瓷器造假的手段究竟有哪一些呢?今天专门给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好好讲讲,下面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现如今,古董收藏市场上有不少瓷器的釉面和胎子上面都呈红色的斑,这就给瓷器造成了一种年份很久的斑驳感。但是,事实上这种红斑属于人为产物,使用高锰酸钾涂在陶瓷的釉面上面产生化学反应就会形成这样的做旧效果,这是一种浸色的方法。另外还有一种浸色方法就是,伪作高手会把瓷器放在装盛茶水的锅里面煮,这样可以增加瓷器颜色的旧感。

2.刚刚烧制好的瓷器,火气都还很重,釉面上一般都带有一层非常明亮的浮光,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贼光”。伪作高手一般会运用打磨的手法来除掉新瓷上面的贼光,通常使用比较粗糙的皮子或者是最细的磨砂纸在陶瓷的釉面上反复摩擦。像是这样经过反复人工打磨的瓷器,釉面一般会呈现多处划伤痕迹,并且瓷器的表面往往都会呈现一种显而易见的哑光效果。

3.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两种方法可以使刚刚烧制的瓷器看起来有一种陈旧感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旧手法就是将氢氟涂抹在瓷器的釉面上,然后马上把它冲洗干净,如此一来瓷器的表面就呈现出轻微的腐蚀现象,就达到了去除贼光的目的,人们将这一种做旧方法称之为“酸腐”。还有一种酸腐方法就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氢氟酸和水进行稀释,接着再将瓷器放进稀释之后的氢氟酸溶液里面,使其慢慢腐蚀,待到半个月左右把瓷器拿出来,就会发现釉面上的贼光已经没有了。一般来说,瓷器采用酸腐方法做旧之后,釉面就会变得毫无光泽感,看上去和摸起来都有一种粗制塑料的糙感。

4.伪作高手还会采用后挂釉的方法做旧,所谓后挂釉就是在普通瓷器的釉面上再加上一层比较值钱的釉。譬如说,清代雍正黄釉瓷器的价格比较高昂,而清代雍正白釉瓷器的市场表现并不算佳,因此伪作高手就会在清代雍正白釉瓷器上面再加上一层低温黄釉,这样一来它的身价就会提高不少。如果一件瓷器上发现有很小的气泡,就很有可能是经过后挂釉处理的瓷器。

5.对于瓷器鉴定来说,瓷器的底部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有些时候看看瓷器底部就可以得知这件瓷器的烧制年份。不少伪作高手就会将带有题款的古瓷器底,尤其是官窑款瓷器的底,拼接到一件刚做的器身上面。

6.市面上有不少纯白釉的老瓷,往往卖不出一个好的价格。有些伪作高手就在这种瓷器上面描绘彩色纹饰,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提升这件器物的身价。这种做旧方法叫作“后挂彩”,由于这种伪制品的瓷胎和瓷釉本来都没有任何问题,因此相对来说更具有迷惑性。经过后挂彩处理过的瓷器也会出现微小的气泡。

有哪些瓷器造假的手法?


有哪些瓷器造假的手法?目前,仿造最为密集的三个地区为:景德镇、禹县神镇和福建龙泉地区。据了解,目前仅景德镇一地,个体窑厂已近万家。

新瓷配旧器真价难辨识

手段1:新瓷老锔

文物收藏界第一次发现这种手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青花瓷瓶被认定为元代器具,在国外拍出300万元人民币。当时专家看到锔子(用来连接器物的金属两脚钉)是元代的,便认为这个瓶子的朝代没有问题,后来,经过仔细探访,才发现仿制者的这种手法。明代的锔子现在市场上能卖到几百元一个,比几年前的价格翻了好几倍。仿制者把新制的瓷器打碎,用古代的锔子将碎片连接在一起。一般收藏者看到锔子是明代的,就推断陶瓷的年代也为明代,便上了当。

手段2:新瓷老底

因瓷器底儿上的印记落款很难仿制,故一些仿制者从破损或者不具备很高经济价值的瓷器上将旧底儿切割下来,与仿制的瓷身接在一起,烧成新瓷器。

手段3:老胎新画

一些古瓷器表面釉层脱落,将它表层釉刮去后,在老胎上重新上釉,很多经验老到的收藏家都会被蒙住。比如,清代的人物图案瓷器传世量少,如果在旧胎上绘出这样的图案,一个旧瓶子身价立即翻了成百上千倍。

手段4:冒充残片

几年前,某古玩城的一家商户称自己在古代窑址里发现了一批被打碎瓷器的“残片”。其他商户一听便纷纷前来购买。

手段5:废瓷复烧

在发掘整理古代窑址时,经常会见到一些因为炉温没有达到一定温度而烧生了的废弃瓷瓶。这些瓶子都是老器物,只要重新烧制一次,能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而且现在的检测手段不易辨别出来。

古陶瓷造假·出手

骗术1:农家“埋雷”

‘埋雷’就是销售者把仿造的陶瓷品放在农民家里,当收藏者到农村收集东西时,由农户卖给他们。这迎合了很多收藏者认为农民手里的东西都是从地里挖出来的真品,在农村能够捡漏的心理。销售者现在“埋雷”的地点已经走出了国门,伊朗乃至欧美的许多国家都能见到这样的‘雷’,对待海外回流文物需要小心鉴别。

骗术2:虚假出土

造假打假·博弈

X光废了热释光鉴定法

上世纪7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热释光法测定瓷器年代。当时被证明测定结果的误差不会超过50年,成为测定文物年代的主要科技手段。上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收藏家在洛阳买下一件陶俑,回国后经过热释光测定为1000年前的器物。当这个日本人回到洛阳告诉卖者这个消息时,卖者感到十分疑惑,因为那件陶俑是新仿制的。仿制者请了各方面专家研究,最终了解到,每次经过海关的X光照射后,陶瓷在热释法下测定的年代会增加500年。有了这一秘诀,很多仿制者纷纷效仿。热释光鉴定法被突破,使得研究者手中这些价值百万的精密仪器如同废铁。

近几年,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原料无损测定的新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测定制作原料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现代化工原料。不久后,仿制者也立即拿出了解决方案:用旧料。

仿制者瞄上最新鉴定技术

日前,中陶鉴定中心推出了一项新的鉴定方法。这种针对陶瓷釉彩进行检测其脱玻化系数的方法已经引起了仿制者的重视。“就我所知,他们正在寻找这个方法的结果计算公式,希望能够突破。”

学会看鉴定报告

目前有两种鉴定报告,一种是科技方法,一种是鉴定专家。科技方法以国家博物馆的无损鉴定为主,这种方法出具的鉴定报告,只能标示出陶瓷的原料成分是否具有现代化工原料,但并不能就此推定没有现代原料成分就为古陶瓷。另一种方法主要依靠专家的“眼学”。所以,专家在业内的口碑很重要。“开具鉴定的专家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鉴定能力是收藏者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不要迷信高科技

正如在前面提到的,由于现代古陶瓷仿制的日益高科技化,现代鉴定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杨教授认为,不应该一味依靠高科技手段,我国传统的鉴定手法其实也很有用处。例如,一件出土文物,如果想鉴定,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上面泼凉水,然后闻是否有墓地的味道,埋的时间越久,土味越浓。

拍卖会上擦亮眼

拍卖会是很多收藏爱好者搜集真品的地方。目前北京每年有拍卖会多次,但是拍卖会上的拍品并不一定是真品,买家需要擦亮眼。

瓷器常见十大造假法


瓷器最常见十大造假法:

菜鸟级

其一,伪造器型,就是从未在历史中出现的造型,由现代人仿造,最常见的,就是大瓷器,比如元明两代的青花瓷,为了迎合某些收藏者‘越大越好’的心理,做出一些高达1米甚至1米以上的超级瓷器。

其二,伪造纹饰,每一个时期都有这个时期特定的纹饰风格反映在陶瓷的画片上,也是断代的一个主要手段之一,但现代人会肆意发挥,不按时代特点“乱画”,就出现假纹饰。

其三,“画工不到代”,与伪造纹饰类似,这是伪造古工匠的画工。

其四就是“工艺与时代不符”,比如元代、明代青花的胎底多采用手工模印,粘接而成,现代仿造品反而会出现胎底与瓷器“浑然天成”的情况。

以上四种造假办法,其实很多入了收藏第一道门槛的玩家,都能轻易分辨出。

进阶级

第五种造假办法比较高级,就是“按图索骥”,其实就是找权威收藏画刊,或者是权威拍卖行的画册上出现的“名牌瓷器”,进行一比一的仿造,“很多都仿造得难辨真伪,但实际上有些也比较好分辨。”

专家级

另外四种造假办法,就非常难以辨认,也是目前珠三角假古董市场的主流。这些其实都属于“移花接木”派,瓷器本身就是“一半真一半假”,分别为:老胎接底、老胎新釉、老胎新彩、老胎后刻款。“这些办法非常高超,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甚至混迹于一些拍卖会上。”

最后一种造假办法最特别,名为“仿造钜钉”,主要是很多老古旧瓷器因为历史原因破烂不堪,有专家会用专门的钜钉进行拼接,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就故意仿造老锔子钉去蒙蔽藏友,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残破瓷器本身在珠三角受众不多,很多人都不喜欢买残器。

彩陶造假常见的六种手段


1.照猫画虎

以已发表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为范本进行仿制,其制作成本在10元至30元之间,但要价一般几百元至几千元。对行家来说,从器形、胎质、色彩、图案和烧制火候上一看即可识破,但一般收藏爱好者却很容易上当。有少量伪作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报价也较高,有些比真彩陶的价格还高,欺骗性极大。

2.老胎新画

行里叫“后画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彩后描,分整体描和局部描。受地下水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彩陶出土时色彩脱落非常严重,造假者往往是在保留原彩的基础上进行后画彩、后描彩。方法是:1.用丙烯颜料画,看上去感觉新,色彩明快,不易洗掉:2.用矿物颜料画,即采用古人所使用的颜料绘制,色彩上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局部描彩则更难辨认。

另一种是老胎后画彩,也分两种情况:1.把脱落严重的彩陶上残存的彩用砂纸打磨掉,然后抛光修整,重新绘彩:2.直接在出土的素陶上用前面的二种画法绘彩。彩陶上如绘制动物、人物等图案,价格都很高,因此作伪者在真彩陶的几何形图案的空白处或只有外彩而没有内彩的盆或钵内,填画动物、人物和怪异图案,再用喷灯加温固定颜色,或重新回炉,用水擦洗不掉色。这是目前见到最多的一类。

3.移花接木

把收集到的其他陶器上的动物或人物雕塑嫁接到另外一件真彩陶上,有些把几种文化类型彩陶残片串在一起,因为东西都是老的,也易使收藏者上当。

4.节外生枝

在真彩陶或仿制品上绘制很少见到的怪异纹饰或塑造上人物、动物,显得独特罕有,但仔细观察,会觉得很别扭。

5.鱼目混珠

把工艺品彩陶或高仿的彩陶经过作旧,并用胶和石灰等做出包浆,用粉丝或葱根做出树根浸迹,外表再包裹一些泥土,初人道者很容易上当。一般的地摊上真假彩陶参半,有的真品只占到20%。然清洗后,就会一目了然。

6.破镜重圆

故意将作旧的仿制彩陶打碎,然后粘接起来,甚至有意识少粘几块,给人一种真品出土时的残缺感。另一种是将残缺破碎的彩陶片先粘合在一起,然后在粘合接缝处两面开斜槽,再用同样的泥胎补平,打磨光,彩陶的里面胎用胶和泥摇匀即可,缺彩的部分绘上新彩,然后再作旧。罐、壶、瓶、瓮等器皿上是胎体外开槽,盆、钵是胎体内外两面开槽,补泥打磨后绘彩。此法最怕水洗水泡,一见水就全露馅了。

收藏彩陶特别要在罐口、瓶口、盆口细观察,因为完整无缺的彩陶太少了,十件有九件在这些地方都有问题。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揭开艺术藏品造假黑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造假之风愈演愈烈 揭开艺术藏品造假黑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造假瓷器鉴别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