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 导航 >

从“剽窃”到“抢劫”

从“剽窃”到“抢劫”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1-05-18

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中国景德镇是千百年来举世闻名的瓷都,无论是汉唐的兴起,还是两宋的繁荣;无论是元代的精进,还是明朝的鼎盛;无论是清朝的起落,还是民国的萧条……景德镇在中国瓷都的地位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因为瓷都景德镇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封的;也不是凭关系、凭金钱弄来的。瓷都景德镇是制瓷历史形成的。自然条件形成的,是对世界陶瓷文化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形成的。今年年初,广东有一家杂志登了一篇题为《潮州正在走向中国瓷都》的报道,当时笔者就感到是个“阴谋”。因为有的杂志只要给钱,任何狗皮膏药都可以报道。好一个“正在走向”,就是从剽窃到抢劫的潜台词。只要真正从事陶瓷研究与制作的人都知道,潮州瓷是低温瓷。低温瓷表面光滑,色彩鲜艳,质地不坚,化学毒质难除,天长日久就容易褪色,而购买了潮州瓷的人误以为是景德镇的瓷器,经过使用几年后,便认为景德镇的瓷器“落后”了。低温瓷与高温瓷犹如黄铜与真金。景德镇瓷器经过1250℃至1350℃的高温烧炼,成瓷后历经千年而不变色,俗语所说的“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指的就是景德镇瓷质的坚硬和做事的绝招。而潮州瓷要烧到1300度恐怕会熔为一团废物。从严格的意义来讲,潮州瓷不能算瓷,只能是陶。果然不出笔者所料,今年4月,一家陶瓷协会竟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的光荣称号。潮州市政府也乘机进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些不明真相的记者也在大小媒体上竟相报道,一时间沸沸扬扬,好不热闹……潮州封都的理由是陶瓷年销售额达100多亿(这个数字暂且算是真的),而年销售额才几十个亿(不完全统计),只有潮州的零头数。数字果真是封都的“理由”吗?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一生写诗4万多首,文通字顺,是绝对的高产作者,可他老人家在历史上连个诗人的称号也没有,而宋代潘大临仅靠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而流芳千古。当年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在长征路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而张国焘的红四军数量四倍于中央红军,组成新的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主席仍然是毛主席,中国革命的红都永远是江西瑞金。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无论是人口、地域、经济总量、经济发展的辐射力都比北京要多、要大、要强,上海为什么不能称首都呢?再说深圳GDP增长为13.7%,20多年居全国第一,深圳还是国际花园型城市,气候宜人,风光优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深圳为什么也不能称首都呢?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而纽约、华盛顿、莫斯科等许多大城市都比维也纳大,艺术家也更多,为什么不能封音乐之都呢?巴黎是世界的油画之都,而中国的艺术院校,油画人才都比巴黎多得多,为什么不能称油画之都呢……中国有句名言,宁啃仙桃一口,不要烂桔十筐。如果一个作家每天都在制造语言垃圾,他还是作家吗?而孟郊“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才是真正的呕心沥血啊!潮州封都假若硬要以数字作为“理由”的话,那就要用精品数字,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绝大多数都以收藏景德镇的名瓷古瓷为幸事,有的以景德镇精品瓷作为镇馆之宝。北京故宫博物院95%以上的国宝级精品瓷是出自景德镇的,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的出口量都占全国陶瓷的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多。历年来,各种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大型活动,绝大多数的首选礼品都是景德镇名瓷。许多外国首脑指名要的就是景德镇名瓷。中外具有魅力和实力的收藏家96%以上都以收藏景德镇精品艺术瓷为荣耀。有的不惜倾囊购置景德镇名家的孤品、绝品。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有37位,景德镇就占12位。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各地产瓷区都有高薪挖掘景德镇瓷艺人才的现象,而潮州高薪掠夺人才尤为突出。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为此感到自豪,景德镇毕竟是陶瓷艺术人才辈出的瓷都,作为中国人,景德镇的陶艺人才为中国陶瓷业的繁荣作贡献是理所当然的。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还养一方物。景德镇的陶艺人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将潮州的瓷土和水在潮州的地方和气候中制出与景德镇相媲美的瓷器来,犹如广东茂名的荔枝不能在景德镇栽培,山东烟台的苹果也无法在潮州结果,茅台酒得益于茅台水,景德镇是“水土宜陶”啊!潮州瓷抢人才行不通,便转为抢市场,以低价抢市场。潮州是低温瓷,成本低,表面好看,顾客常常误以为“价廉物美”。值得钦佩的是潮州人非常团结、刻苦、务实、他们干任何事情都抱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在潮州看不到景德镇瓷器,在景德镇就能看到潮州瓷器,有的潮州瓷甚至贴上了景德镇的标签,潮州瓷抢市场的手段可谓“高明”。而迂腐的景德镇人在当今信息社会,在市场竞争你死我活的年代,还在用稻草包装陶瓷精品,还在坚守“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格言,还在麻木不仁地任人宰割……潮州封都使笔者想起了1996年在深圳国展中心举办的一次国际酒类产品及包装设计展览会。那次展览会只有区区40多家参展商,国外的酒厂只有两家中国代理商参展,茅台、五粮液等真正的名酒都未参展,那一次就有人嘲笑说:如果用一只美丽的酒瓶装一泡尿进去,交钱就能评上金奖……潮州封都的事已闹了半年多了,但历史的丰碑、人们的口碑决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可以随便封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从来就没有得过什么文学奖,齐白石、蒲松龄都是考场名落孙山的人,可谁也无法否定他们大诗人、大文豪的地位。西部歌王王洛宾到死连个职称都没有,又有谁能否定他的歌王的地位?打球要有裁判,做事要有游戏规则,潮州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瓷都,哪一天就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来个电视现场演播,看谁的瓷土能烧制1300℃以上,真金不怕火来炼嘛!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景德镇陶瓷从72到1的转变


每年,全球瞩目的拍卖行的高价珍品,必有出自景德镇的官窑瓷器,这些没有个人名款、甚至很多连底款都没有的器物,以现代人最为在意的方式——价格,来使这个一千年来,始终是中国制瓷中心的城市蒙羞。

同样让景德镇感到惭愧的,是瓷都的称号让位于佛山、德化,大量的卫浴、瓷砖、盘碗盏碟占据了中国大大小小的超市货架;而讲究品位的人,爱上了唐山的骨灰瓷;在传统的影响下,喝茶的痴迷于宜兴紫砂泥料的养成变化。说起景德镇,人们的心里想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的故事。景德镇像欧洲一样老了,再也不能引领陶瓷消费潮流,继续成为全世界爱瓷者的朝圣地。祖宗的饭好吃,倒是从樊家井流出的仿古瓷器,占据了各地古董店的半壁江山。我曾在广州一个古董店,很诚恳地问老板,有没有比较好的仿古作品可以出售,他指着一地的元青花,很认真的告诉我,我没有新东西,都是老的。另外,不止有一个人问我,你所给我看的这个瓷器,和街心公园扯着“景德镇陶瓷精品大卖”里的东西比,有什么区别?南京某陶瓷艺廊曾在某艺术馆做当代陶瓷名品的展览,我有幸参观,只见到在一堆灌浆坯的器物当中,几尊佛教主题塑像有些鹤立鸡群,艳丽穷工,让我徒生“膜拜”之意。在景德镇,市中心的陶瓷大世界对面的莲社北路上,有专门给外地人开的各家陶瓷店,“大师”作品在此汇集,这些恐怕就是人们眼中的景德镇。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作为丝绸之路的最大宗产品,陶瓷的工序是复杂的。正因为国外在仿制陶瓷时,从泥料、成型、装饰、釉料、烧成等诸多环节中都存在着技术瓶颈,迟迟不能突破,景德镇才能独立鳌头数百年。景德镇很早就成为手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典范,陶瓷生产上下各环节都单独成为产业,并互不侵犯,甚至互不了解。在以乡土宗亲为人际关系纽带的时代,景德镇本地及周边府县的工人们,很自然地围绕着陶瓷生产,形成了不同的行会组织。陶瓷以手相传递,行业相对自我封闭,拉坯者不利坯,利坯者不会去抢挑坯的生意,青花五彩,各有能工巧手。国外消费者的订单,随洋流和海风而来,趋水路经昌江直达景德镇。和今天的中国生产ipad和牛仔裤不同,那个时代,景德镇占据的是利润的上游,景德镇是被山寨的对象。而在我看来,最大的不同,如今我们被卷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艺术品被复制的时代。当年则是手工时代的大生产,尽管也会采用先进的水力机械来进行碎矿、制釉,但机器尚未使人一蹶不振地忙于应付,生产还是以人为中心,所有的陶瓷制品,自然地带上了人的温度。

工业时代只会使需要的人手更少:在德化,先进的机械制坯,只要把泥料放入置料口,加工好的瓷坯就会源源不断的产出,极大地节约成本。在佛山,庞大的车间有自动的机械喷淋釉水,马桶成品如山堆积。GDP的时代,手多必败。

面对72双手在当代陶瓷产业中的失败,景德镇也往往推举出另1双手来——“大师”之手和“陶艺”之手。在当今的体制中,“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是能搅动市场的两只大手,不谙艺术之人,往往被名号所迷惑,以为由政府部委评出的大师,必出精品,也一定“值钱”。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是严谨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却在去年录入了景德镇的书记,一时坊间热议不表。依附于这两大师之下者,则有门徒若干等,又各成其师。以下统称“大师”们。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不少“大师”其实只能承担72双手中的一双或几双手的功能,而更多的“大师”其实默默无闻——可曾有国家评出拉坯大师和装坯大师或装窑、烧窑大师呢?

因为按照正统的观念,陶瓷的装饰部分——绘画装饰、色釉装饰、雕塑装饰等,更接近或等于学院中的“美术”相关范畴,而其他部分,练泥、补水、拉坯或利坯,则是一种低附加值的苦力劳动。这些从业者,只能被称之为“师傅”。如同我们在面对一副书画时,并不去关注纸墨的作者一样。然而陶瓷并非书画,陶瓷对器形、材质、装饰、烧成的要求是相等的,其中任何一项成为短板,意味着全面失败。况且陶瓷有着不同于书画的语言和表现力,又有着书画不具备的平民特性——自有陶瓷始,主要承担的还是器皿的功能。历史上被创造出来的陶瓷实用器皿,却往往在博物馆,享受着和那些署名的大艺术家作品同列的地位。以景德镇为例,一件宋代的湖田小粉盒上体现出的迷人魅力,带给人的艺术享受,要远高于某些当代“大师”的“作品”。宋代小粉盒的艺术力量,正是这些不知名的“手”共同创造的结果。

将陶瓷美术化的倾向和市场一起共同造就了景德镇目前之怪现状:以美术凌驾于陶瓷工艺之上,又尤以绘画当作陶瓷语言的最高表达。一部分陶瓷创作脱离实用的需要,被仅仅当作是瓷画和昂贵的陈设,而体制养成的“大师”辈出,模仿和不思进取成为主流。玄乎其神的炒作、自以为是的派头,让人摸不着门道的价格,都硬生生地阻断了普通人和工艺之美相逢的可能;另一方面,大批量的作坊学徒工陶瓷横行,贴花、灌浆,瓷器被像牛仔裤一样地大量生产出来,同样失去了昔日景德镇陶瓷最可贵的工艺特性,变得面目全非,消费者则面对一堆粗制滥造的器物失去辨别力。

不过,并不至于对景德镇彻底失望。想了解景德镇,你可以到昌江广场去。新修的路面虽然坑坑洼洼,却可以轻易地走到景德镇正在变化中的三个地点:老厂、雕塑瓷厂、陶阳新村,这三个地点实际是由两个中心松散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告诉你,这三处地方汇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艺作家,你不要觉得惊讶。而景德镇的将来,并不是要去生产廉价的瓷器,而是维系于陶手的手上。所以尽管在GDP上无法和佛山德化抗衡,景德镇却不会永远堕落下去。救赎景德镇者,一是景德镇自身深厚的传统工艺和文化积淀,二是中国陶艺的渐兴,三是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

对中国人来说,陶艺还是新的,只是中国享有瓷器之国的美誉,国人对陶艺的了解,普遍还在于小朋友课余捏泥巴。景德镇其实也不是了解陶艺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老师们,虽然不乏陶艺家,却始终是在学校和学术的圈子中做陶艺,作为舶来品的艺术门类,油画进入中国一百多年,尚不能成大气候,何况陶艺这个小兄弟呢。如果说景德镇传统陶瓷是过手七十二,那么,纯粹的陶艺,就真的似乎是一,陶艺更多的属于个人的创作,从练泥、拉坯、修坯、装饰、配釉、罩釉、烧制,一个人负责到底。至于艾未未在景德镇定做1亿颗陶瓷葵花籽,烧成后运到伦敦铺开就展览,展览就大卖的“当代艺术”,连景德镇陶手都觉得震惊——那是艾未未啊。

更多的人是亲自到景德镇来做陶艺,除了景德镇陶院的师生,八大美院的陶艺学生都有在景德镇做工作室,央美的坐着Z67离开文化的首都北京,在陶艺的首都景德镇成立Z67工作室;国美的工笔高手,静悄悄地在新厂的民宅里画宋代的花鸟和人物,不过这次,他们不要绢或纸了;鲁美的姑娘们,做出青花的项坠、青釉镂空的首饰,满足自己的美,才能把美传递给其他人。牛人李飞的壶经常出现在好几家店里,这个对青釉和壶型深有研究的年轻陶艺家是内蒙人也是景德镇人……

景德镇的再度国际化,已经不是外国传教士来偷师,而是来创作、展览和交流。香港的乐天陶社,在倒闭的国营雕塑瓷厂租下旧厂房,接待来自全世界的陶艺家来访问或者驻场创作,在乐天,一个叫Dryden的美国陶作家,壶越做越小了——他开始喝中国的功夫茶,他的壶是我用过的最好用的壶,用才能明确需要,符合需要的美是体贴人心的真美。兔年,Dryden和所有的陶手一起,参加乐天陶社的年度生肖陶艺展——“一人一兔”展,他自己拉坯的盘子上,画的兔子在追逐逃跑的胡萝卜。从Dryden的作品中,我看出,“景德镇国际化”这个词的真意,就是在景德镇的世界陶艺家做出新的景德镇陶瓷。

每周六,年轻的陶艺家们到雕塑瓷厂乐天陶社门口摆地摊,把自己学习中的作品交换成生活费,慢慢的人气汇拢,乐天接手改名为“乐天周六创意市集”,在乐天的扶持和推动下,这里成为了中国陶艺的创作和交易中心。而除了周六,围绕乐天开的小店也别有风情,“山石”的王平来自绍兴,他阶段性的制作重点是酒具,如今老酒要新瓶来装;蝉工坊是小蕾和志权,小蕾是从河北燕山大学来的“景漂”,大学教师家庭成长的她,做出的日用器皿有着宁静而鲜艳的气息;乐天的老板当然是陶艺家,年轻的陶手提到郑祎,再玩世不恭的都会流露出敬意……

我是不是可以把景德镇比作昔日的圆明园和宋庄?相似处或者仅限于艺术,不同处却更多,因西画的语言全来自西方,叙述方式亦不少是翻版,再者油画本身是纯粹的美术;陶艺同为舶来品,其语言却几乎都能在景德镇的传统中找到,现在的景德镇陶艺,正是在传统的72手基础上进行的1手创作,优势不言自明。日本陶艺自民艺运动后得到迅猛发展,才会在世界享有盛誉,景德镇陶艺唯一的不明朗处,恐怕就是没有它的栗宪庭和柳宗悦。

从“真假曹操墓事件”到“文物造假”的思考(二)


文物造假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链

正因如此,很多文物贩子专门到这些地方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甚至是定制高仿文物,然后流通到大城市的文物市场,以假乱真。李彦君向记者解释道,目前在北京文物市场上有几个类别的仿制文物渠道。一是由仿制文物的地方厂家直接在北京设立销售点,这些销售点往往直接标明自己出售的是仿制文物;二是将这些仿制的文物出售给北京的文物代销店;三是进入拍卖公司,通过高价拍卖的方式得到收藏和流传。“第二种形式最为普遍,这种代销店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文物店面和各种摊位。”李彦君说。

文物鉴定专家关海森也对此表示,这些仿制文物流向市场的手法很多,有些人拿着东西在古玩城、拍卖会以及集贸市场如地摊儿或者周边,神神秘秘地拿着东西找客人:“老板,我这有古董,你要不要?”或者在市场的周边摆几件东西,穿得破破烂烂,然后坐在那里“钓鱼”;还有就是有顾客信息泄露,他会打电话主动找上门。

“有时候我们甚至开玩笑说,我们搞文物鉴定、修复的人应该向造假者学习,造假的人是我们的老师,文物修复包括博物馆修复和商业修复,后者就是要求做出的东西用肉眼看不出来,在这方面文物仿造者甚至比我们专业。”关海森笑着表示。

鉴定体系不完善导致假文物泛滥

面对着日益庞大的假文物产业链条,我们该如何应对?为此,李彦君表示困难重重。“首先从国家法律上来说,我们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去保障文物购买者的利益。”李彦君解释道,在成熟的国外艺术品收藏市场,出售艺术品的机构都提供严格的保真服务,一旦你购买的艺术品被权威机构鉴定为假,那购买者会得到全额赔偿。“而在中国我们购买艺术品是自己负责,买对了算我们走运,买错了只能认倒霉。”李彦君表示。

在关海森看来,市场缺乏相应的文物艺术品仲裁机构也是导致假货泛滥的原因之一。一旦上当受骗,没有仲裁机构处理纠纷,所以往往依靠打官司之类的手段,耗时耗力,更多的人选择自咽苦果。

但与此同时关海森认为,要想改变文物造假这样一种整体环境,得从鉴定技术上做文章。“鉴定技术可行后,法律上才有裁定一件事物的标准。法律的裁定和知识在老百姓当中的普及,是改变的根本。现在的造假市场没有人管理,也缺乏相应的鉴定技术。”

李彦君也认为,相应专家鉴定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假文物产业链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中国应该建立完善的鉴定专家队伍体系。“为什么假文物到了如此堂而皇之的地步?就是因为有能力鉴定的人太少了。”李彦君表示,例如河南仿造文物的企业可以仿制文物,但必须在出售的时候标明仿制。很多的时候一些充当中间环节的文物商贩会故意将这些仿制文物当真的出售,这个时候就需要专家出来鉴定。“专家要对这些文物做出权威的认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购买者利益。”

同时,李彦君表示,中国需要完善专家队伍建设。“现在我们很难界定专家这个概念,是个人都敢说自己是专家,因此我们要严格规划专家的等级界限,制定明确的标准。”在李彦君看来,应该实行文物专家分级制度,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培养确定相应的文物鉴定专家人才。

“只有专家体系完善了,我们才能让文物购买者放心去购买,也能从假文物流通的各个环节上遏制规范,再加上我们的执法队伍严格执法,最终才能让文物仿制市场规范,让假文物流通越来越少。”李彦君表示。

从“真假曹操墓事件”到“文物造假”的思考(一)


文物造假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链

河南安阳“真假曹操墓事件”最近又起波澜,一位河北籍学者闫沛东惊曝曹操墓事件其实是个“弥天大谎”,所有发掘文物都系当地事先伪造埋入墓穴,并称掌握了录音等一手证据。此事一出,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将曹操墓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姑且抛开曹操墓本身真假问题不谈,中国假文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收藏热潮的兴起,假文物制造在全国“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假文物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全国各大文物市场,造成假货泛滥,收藏业遭遇诚信危机。由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揭示中国假文物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文物造假形成产业化

“其实文物造假、高仿在中国是自古有之的一个产业,但是不可否认从历史上来看,当今社会是文物造假、高仿最为鼎盛的时期。”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李彦君向记者忧心忡忡地表示。

长期从事假文物产业研究的李彦君发现,北京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假文物集散中心,在北京程田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如今就算行内人也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被“栩栩如生”的假文物骗过法眼。“我遇到太多的案例了,我的一个朋友几十年间耗费近百万元收集了一屋子藏品,结果竟然没几件真品。”

实际上,在文物出土大省河南,假文物和高仿文物已经悄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的甚至成为了当地主要的财政支柱。目前已形成了以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禹州神垕镇、南阳镇平县三地为中心的文物仿造产业,而且各具特色。唐三彩、古钧瓷、古玉都是当地最为常见的仿造文物。

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有媒体记者在暗访时了解到,一个村子就有几十家农户在仿制各类“文物”。有的农家院落密密麻麻散放着各种各样的成品和半成品的仿制瓷器,而且媒体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从古至今各类瓷器竟然一应俱全,而且其“做旧”手法多种多样,最后成型的仿制文物惟妙惟肖,普通收藏者根本无法辨别其真伪。而且,与相对低水平的仿制相比,当地更是存在着一批以高仿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据了解,这些技术水平高超的高仿艺人现在已经能完全仿制出就连专家都无法分辨的“文物”了。

“无论是高仿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仿制,我们都可以把其统称为文物造假。”李彦君对记者说道,“因为中国并没有专门针对文物仿制的法律,这就造成了你贩卖真文物可以法律制裁,而你仿制文物反而合法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文物仿制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这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现在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俨然成为收藏市场新的吸金器。

假文物生产全国“遍地开花”

其实不仅仅是河南,全国各地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物仿制基地。李彦君向记者列举了部分案例:全国90%的仿制红山玉产于辽宁地区;仿制良渚玉大部分产于江浙一带;仿制齐家文化玉器则主要集中于甘肃;战国、汉代玉器则是河南、安徽、徐州地区最盛。

“现在文物仿造具有很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果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文物出土当地就是文物仿制最为兴盛的地区。”李彦君说道,“部分是因为传统工艺的流传,部分也是因为只有当地才能够产出相应的文物原料,例如辽宁锦州及岫岩满族自治县仿高古玉很出名,因为当地稀有的玉石资源就是高古玉本身的原料”。

珐琅彩:从珐琅器到珐琅彩的进化史


我叫珐琅彩,在景德镇陶瓷大家庭里我属于最早的“洋景漂”。说起我的历史,那还真有点复杂,不过,您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出身在遥远的阿拉伯国家,我最初的名字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我的构成也颇复杂,长石、石英是构成我的基本物质,纯碱、硼砂是我的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是我的乳浊剂,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是我的着色剂,这些材料混合后,人们将我粉碎、煅烧、熔融,又把我倾入水中急冷变成块状,再细磨又把我变粉。看啊,我是如此地复杂,又是如此的艰辛,仿佛经过九九八十一到难才修成真身。

我诞生之后,人们仅仅把我当成一种装饰釉料来使用,因为我可以防锈。我被广泛用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我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又称我为瓷胎珐琅。工艺上又将我细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一时间,我家族兴旺。

至于珐琅彩一名,那是我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才有的名字。

话说13世纪下半叶,铁木真的军队横扫世界,从欧亚到西亚。他将这些地方的工匠俘虏到中国,大批烧造我的阿拉伯工匠也在其中。彼时,中国瓷业兴盛。二元配方的发明、青花、青花釉里红的问世将陶瓷的发展推向一个划时代的高潮。不过,那时我还是我,珐琅器。我和中国瓷结合,还需要慢慢等待。

时针指向清朝,康熙大帝是位开明的君主。他喜爱西洋文化,对铜胎珐琅他情有独钟,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 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据说当时由于铜料紧缺,康熙要求研制以瓷胎代替铜胎的画珐琅器。于是,我——“珐琅彩”正式诞生!

康熙三十五年新生的我在色彩和纹饰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色地以紫、红、黄、蓝为主,纹饰多作写生花卉,以牡丹、莲花最多,花鸟、山水人物暂时与吾无缘。

到了雍正时期,我完全摆脱了铜胎画珐琅的窠臼,真正开始了“中国化”。首先,工人研制出了国产珐琅彩料,其次,在装饰上广泛使用中国元素。第三,宫廷顶级画师将我描绘在来自景德镇细腻洁白的瓷胎上。雍正帝还在清宫造办处的基础上增设圆明园造办处、怡王府分别设窑烧制,极见我的尊崇。

乾隆皇帝最初也像他的爸爸、爷爷一样喜爱我。他极尽奢华的性格也体现在我的身上。和前辈相比,我的色彩更趋丰富精致、画面更趋繁复,器型从小到大,各种瓶身上都有我雍容华贵的身影。但好景不长,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到他执政的中期,他就移情别恋,爱上了粉彩,我也就慢慢被人遗忘。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我一直都处在深宫大院,故而民间几乎烧造不出皇宫才有的气质。我存世不多,故而极为名贵。这从近年来拍卖行传出的拍卖价可以看出。

2018年4月3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我,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竟然拍卖出2150万英镑(约1.9亿元)高价!瞬间,我,也在这波浪潮下又被推到了闪光灯下。人们开始疯狂地追逐我。在景德镇,各种打着我的旗号的瓷器大行其道。但我还是要忍不住告诉你们,珐琅彩瓷器市场良莠不齐,有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那么,我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呢?我教你一招如何区别我和粉彩的不同。

首先,从外表看,粉彩有一层玻璃白,而我没有。我的主要原料是硼,基质为铅、硼、玻璃料。其次,我的色彩繁多,色彩凝厚、鲜艳、油亮,有油画效果;粉彩则淡雅、柔和、光洁,色阶变化丰富,具有国画效果。第三,我的胎体轻薄,粉彩则较厚重。当然,你要区分我,还需要多看实物,多对比。

好啦,关于我的前世今生,我就介绍到此,希望你能喜欢。

从平潭到北京 碗礁“海捞瓷器”倒卖路径图


自福建海域发现古沉船遗址后,近期,“海底捞宝热”在当地掀起,渔民不在白日出海打鱼,而选择在黑夜出海寻找沉船遗址的文物。这些渔民出钱凑股,买来设备,请来潜水员,组建了“股份制公司”,屿头岛许多家庭入股参与了盗捞。

盗捞者在海底洗劫的“海捞瓷”,经过流通链条,在北京潘家园等古玩市场卖出,甚至走上拍卖会,被海外的买家拍下。这种非法打捞行为不仅掠走大量珍贵文物,而且严重破坏水下文物遗存,记者赶赴福建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意外发现 渔民掀起寻宝热

按照中国水下考古队执行队长、福州考古队队长林果的说法,福建海域的海底“寻宝热潮”始于一年多前。去年6月24日,福州市平潭县屿头岛一位姓林的渔民在附近的碗礁海域捕鱼时捞上了几件瓷器。这位渔民预感海底会有些什么,当天他携带潜水装备沉到海底,看到了一艘古沉船。

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碗礁一号”古沉船,水下考古人员发掘、出水了以青花瓷器为主的文物达16000多件。当时考古人员甚至一次就遭遇了25艘盗捞船只,结局是至少有一半的文物被盗捞。

但“寻宝热潮”没有因“碗礁一号”的发掘而结束。11月21日,记者在福州调查了解时,依然有传闻说哪个渔民因为捞到海底宝物而一夜成为了百万富翁。

福建海域辽阔,岸线绵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之一。其中,福建福清海口、长乐松下、平潭屿头三地交会的“碗礁海域”,被称为沉船最集中的海域。福州市委宣传部一位官员也称:这些古沉船遗址涉及福州四个县的海域,至少有几十处。

暴利驱使盗捞团伙公司化

“后来出现渔民入股公司化的海底捞宝运作方式,购进的打捞设备甚至比考古队的还要好!”中国水下考古队执行队长林果说。

他说,从去年年底开始,渔民已经不甘心小打小闹了。经济条件较好的渔民,3个人就可以组建起这样的一个盗捞组织。购进一艘100马力的快艇大约需要10万元钱,卫星定位设备本来很多渔民就早已购置。潜水员本身也是股东,他负责携带潜水设备。这些潜水员大多来自广东、上海、江西等地。他们盗捞文物的利润分成就效仿打捞经济作物的分成:船主分六成,潜水员分四成。

“不过,这些盗捞组织可能还要花一部分钱去打通某些关节,以保证他们能顺利作业!”林果说。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凡是入股的渔民都会亲自随行盗捞船只,因为他们担心文物分得不均。福州边防人员在一次打击行动中发现盗捞船中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一名孕妇。

记者在福州平潭当地了解到,一个叫屿头岛的小岛被形容为“几乎全岛所有家庭入股参与了盗捞”。记者实地考察了解到,它位于沉船集中的“碗礁海域”,离福州长乐松下码头有近10海里的距离,全岛有1万多居民。在圈内人士口中,屿头岛成为所谓“海捞瓷”的起源地,许多因为盗捞一夜暴富的传闻,地点也是该岛。

武力对抗 盗捞者气焰嚣张

林果说,盗捞者气焰嚣张。9月16日深夜,福州考古队工作人员赶往平潭大练岛附近的海域,遭遇了两艘盗捞船。考古队的船迅速靠近了其中一艘木船,林果指挥大家将两船的缆绳系在一起。就在这时,本来刚装上东西准备离开的快艇回头,把聚光灯对准考古队员。

“快艇上有7个人,当时他们有人亮出了刀,准备冲过来夺回木船。”当时在场的《海峡都市报》记者侯希辰回忆。

当这些盗捞分子冲上来砍断木船缆绳时,附近的渔民赶来帮助考古队工作人员,对方这才弃船逃离。

9月23日,考古队的船再次到了平潭大练岛附近的海域,几艘盗捞快艇把考古人员的船只夹在中间,有一个男人还举起一个像炸药包的东西,威胁:“再靠近点就炸了你们。”

考古队工作人员只好拨打了海警电话。等海警赶到时,这些盗捞船已经四散逃走。

野蛮盗捞炸药炸开古沉船

对于考古工作人员来说,最痛恨的莫过于盗捞者的粗暴盗捞方式,盗捞者甚至用炸药直接炸开古沉船船体,取走里面的文物。

林果介绍说,水下考古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远比陆上考古复杂。光是前期调查就要花费很多精力,要对船体定位、拍照、清淤、防腐等,而打捞本身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工作,还不到总工作量的百分之十。

“但盗捞者根本不可能采取考古的工作手段,他们的潜水员带着网兜,装上东西就跑。我们调查时发现有一艘古沉船船体有一个大洞,现场一片狼藉,明显是盗捞者用炸药炸开了船体把东西取走了。”林果说。

据其介绍,对从海里捞出的东西还有一个重要工作要做,就是褪盐,因为长时间在海里浸泡,文物的缝隙中有盐,如果变得干燥,盐发生膨胀就可能把文物损伤。但许多盗捞者不了解这个知识,捞来的东西就会被糟蹋。

“海捞瓷”流通链条

储放点:屿头岛渔民家中

青花小碗卖价1000元左右

福建海域被盗捞的以青花瓷为主的文物究竟流向了什么地方呢?

11月23日,记者从福州长乐坐船到达屿头岛。屿头岛属于平潭县管辖,被当地考古人员形容为“几乎全岛所有家庭入股参与了盗捞”。

记者试图在岛上寻找卖家,但村民一听说要“水下捞的东西”都笑着摇摇头跑开了。最终一位开三轮摩托的陈姓村民说:“货肯定有,但你是外地来的,现在抓得紧,谁敢卖给你?”

“你找到这里的关系人或者亲戚再来找我吧!”这位村民说。

而据圈内人士说,一部分盗捞的文物就被渔民储藏在家中。

中转站:福州长乐松下村

青花小碗卖价2000元左右

福州长乐松下村离“碗礁海域”近,又离机场和高速公路近,成为这些所谓“海捞瓷”的中转站。当地财力较强的人从盗捞的渔民手里相对便宜地收购“海捞瓷”,再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从各地来的文物贩子,而这些中间商在交易的同时还能保证对方安全离开福建。

长乐松下村有一个圈内人士皆知的文物贩子“陈老大”。知情人阿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提供了当时在“陈老大”家看货时的照片。

阿黄说,今年10月,他经人介绍,到“陈老大”家中地下室看货。当时他惊呆了,一个大水池中至少有千件“海捞瓷”正在褪盐。

接头点:北京“程田旅馆”等

青花小碗卖价4000元左右

圈内人士说,北京一个叫“程田旅馆”的地方是“海捞瓷”的私下接头交易处。

11月2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朝阳区十里河的“程田旅馆”。这家旅馆已经成了文物贩子的聚集地:每间房间的门上甚至特意安上了大玻璃,许多文物贩子常常直接把东西放在床上,购买者看中可以敲门进入。

在该旅馆租住的几名文物贩子告诉记者,因为水温低,最近“海捞瓷”不多见了,在市面流通的货也不多。

终端:各大拍卖会

中国水下考古队执行队长林果等人介绍,有些高档的“海捞瓷”最终是通过一些拍卖会拍出,然后以合法化的身份流到国外。

他说,今年10月份,他从电视上看到了北京一家拍卖会的拍卖画面,他可以确定其中一只被拍卖的大盘就是从福建平潭大练岛海域打捞的,至于文物是如何走上这个拍卖会的,他就不清楚了。

“这只大盘的起拍价超过了100万元。”林果说。

从景德镇到巴黎:中国陶瓷艺术展亮相卢浮宫!


4月17日,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为期一周的“视觉中国·瓷上敦煌”中国陶瓷艺术展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展厅隆重开幕。

开幕当晚,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李少平、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刘承萱、景德镇市副市长熊皓、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主席歌德弗兰等百余名中法嘉宾到场庆贺并参观了展览。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参展作品以中华文化重要的艺术圣地敦煌为为创作主题,以陶瓷艺术为表现形式,凸显中国两个代表性文化——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完美融合,意在为外国友人呈现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工艺与创新发展。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史上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展览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展览。

参展的93位中国陶瓷艺术家的135件套,单件共计1353件当代陶艺精品,获得现场嘉宾一直高度评价。现场由“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展厅组成:“过去厅”展示中国当今的制瓷工艺所能实现的各种瓷上效果;“现在厅”展示中国艺术家对当下瓷上艺术的理念、价值和主张;而“未来厅”着重探讨瓷上艺术未来的各种方向。

来自景德镇的展览策划团队表示,本次展览筹备2年多,由于瓷器烧制工艺要求极高,稍有差池就毁于一旦,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作者很多的精力与心血,他们为这次展览都精益求精,力求将做好的中国陶瓷艺术和文化展现给大家。此次展览的目的并非将敦煌的壁画艺术进行临摹和再现,也不是当今中国瓷上艺术作品的简单收集和呈现,而是以敦煌为语境,以中国瓷为载体,研究和探讨创作的文化背景、主题意义及核心价值,支持和鼓励艺术家突破传统审美价值,反思敦煌文明对当今的意义。

此次“视觉中国·瓷上敦煌”中国陶瓷艺术展将于22日落下帷幕,随后还将在其他国家巡展。

华丽转身从馆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馆于1954年1月1日对外开放,最初馆址临时设在市区中华北路301号的天主堂内。1955年9月,馆的新馆舍正式落成于莲社北路21号。它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528平方米,馆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1965年8月扩建展厅主体两侧469.2平方米,与主体形成一个整体。1974年1月,陶瓷馆第二次扩建,新建一幢三层的展览大楼,计1500平方米。截止2013年6月,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84平方米,库房面积376平方米,展厅面积3194平方米。

馆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以及金石玉器、书画等。特别是景德镇近现代艺术陶瓷精品,更是该馆独有藏品。所有馆藏品类丰富、科学价值极高,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一)

眺望世界范围,没有第二座类似博物馆专门针对陶瓷艺术的博物馆。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精彩。在过去一甲子的岁月里,它心平气和地站在喧嚣以外的安静之处,如果途经此处的人们不特意抬头仰望,就会与深邃的历史,跌宕起伏的制瓷传奇擦肩而过,这将是一种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遗憾。因为,这里收藏着有关”CHINA”一切,错过这里,将无法在他处得到盘踞在你内心有关瓷的解答……

因此,便有了一条原则成了外地人来景德镇应该完成的规定动作:他们必须去三个地方——御窑厂、馆和古窑。如果忽略这三个地方的任何一处,仿佛都不曾真正来过景德镇,更别说了解了“CHINA”的真正身世故事,那将是何等的遗憾呀!而馆就像这座城市瓷文化的一位“守护神”,它默默地庇护着、收藏着这座城里所有有关瓷的一切信息,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只要你迈进那扇门,它向你敞开的是一个熠熠生辉的陶瓷世界……

馆眼下位于风景优美,闹中取静的莲社北路169号,馆名是1964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内藏品通过调拨、捐赠、收购、移交等方式入藏。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瓷馆建馆初期先后从文化部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调拨一批精品供馆收藏、展示。馆内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作3万余件,其中文物藏品5000余件,还有收藏有明清及当代书画600余幅,其中有“金陵八家”、“珠山八友”等名贵字画,以及玉器、金银器、砚台、石碑、石刻等杂项藏品。

当你走进馆,你就走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瓷的世界,虽然在陈列上只是沧海一粟,难以完全,但这里呈现的是陶瓷中的精品,是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代表符号。这座陶瓷馆,规模不大,但里面的容量却不小。其设有“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专题展览厅”三个部分,共计有220多件古今经典瓷器展品,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从五代的青瓷、白瓷,到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釉里红,以及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直到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

这里还有我市原各大国有陶瓷厂、陶瓷研究所、著名陶瓷名家的精品瓷之收藏。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工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馆基本陈列展示的是景德镇自汉代开始至今的历代陶瓷代表品种220件,比较系统的诠释景德镇1800余年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观众从中品味到——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独步陶瓷制造业高峰,成为“瓷都”的发展历史。

(二)

馆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左右;为了普及、推广陶瓷文化,进行历史教育,馆特成立馆社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馆长亲自担任,一名副馆长专门负责整个教育工作的运行,并规定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经常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在本市各个社区、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陶瓷文化进社区”专题教育展出分“水土宜陶、古窑遗址、瓷业建筑遗址、制瓷技艺、历代陶瓷精品”五个部分内容,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历史制瓷工艺、过程等方面情况。每年多次举办各种类型展览活动,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到陶瓷文化知识。博物馆每年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到馆参观,进行科普教育,接待大中专院校学生到馆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把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创出特色,创出实效,扩大影响。

而且,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充分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历史,馆多年来坚持在国内其他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次数多达近20次,他们注重选择和国有博物馆合作,保证了质量、规模和安全。除了国内重要一线城市外,专题展览足迹还踏入北京、咸阳、杭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良好效应。

陶瓷馆还利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契机,运用图版形式进社区、到学校、走军营开展宣传,并且邀请部队官兵、机关工作人员、学生来馆参观交流。陶瓷馆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采取了不同的讲解方式,如针对中小学生,采取科普教育、陶瓷知识教育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专家学者,从陶瓷历史、陶瓷工艺、陶瓷鉴赏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普通观众,采取历史典故等趣味性内容进行讲解,受到参观者的欢迎。

因而,这里丰富独特的陶瓷精品馆藏,自然也成了国际人士朝觐中国陶瓷的圣地之一。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是可以看见来自一车车世界五大洲的专程朝圣的客人。他们在馆内面对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绝品极品肃然起敬的模样,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震撼仰慕乃至留恋忘返。

(三)

旧馆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如今显得有点狭小倨促,难以尽情全面地展示丰富的馆藏精品,难以满足广大国内外宾客的参观需求。仅以藏品展示来说,莲社北路的旧展馆只能展示藏品中一小部分,不能完整展现千年陶瓷文化风貌和发展脉络。随着馆走过了一甲子的时间,这座博物馆的建筑物出现了老化以及无法承受巨大人流量接待的问题,旅游客车的停放也存在诸多不便。而且,与日俱增的收藏品也使得这座始建于建国初期的博物馆“有心无力”,更别说承办大型的展览,学术交流等等类似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馆的作用,以及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八方来客展示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2003年景德镇市政府就积极地酝酿筹建新的陶瓷馆。

正在施工的新馆,位于昌南湖畔,风景旖旎、地势开阔,有利于车辆的进出停放,不会造成交通拥堵,来去自如。展厅面积就高达一万多平方米,是现在展厅面积的数倍。新馆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依照高标准、高规格、国际化进行空间设计规划,打造现代化、交互式的高科技展馆,功能将大大丰富和完善。建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办公区、多功能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据记者了解,新的展馆充分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光、电、声效果,给观众以全新文化体验。不再满足于宏伟、精致的建筑中文物孤立、静态的展示方式,不再满足于定时、定点的参观模式,而是让文物生动起来,让历史的故事再现出来。比如多媒体技术做导游、语音导览、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展品或建筑物位置情况。再比如,观众一进入新馆的展厅,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藏品数据库,了解到藏品或展品的详细信息和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故事等等,非常方便快捷。

相比老馆仅仅一千平米的展览面积,新馆上万平米的展厅能展示绝大部分藏品,包括书画和杂件,将千年历史的“瓷器、瓷业、瓷都”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届时,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将让人们大饱眼福。不难想象,馆新馆的启用和开放,必将成为瓷都新名片,再次有力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新馆将命名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这项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86451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米,总投资2.5亿,主体建筑于2005年初步完工。目前,装修续建工程正全面展开,项目计划投资1.5亿,预计2015年10月正式开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方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将紧紧抓住文化发展中“瓷器、瓷业、瓷都”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让观众回眸景德镇“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陶瓷发展历程,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宴,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世人展示中国陶瓷和千年瓷都的历史辉煌。

陶瓷产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方向发展


未来十年,卫浴三件套生产厂家应将产品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方向发展,才可满足设计师的日常设计需求。更为可喜的是,设计师在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中也考虑用陶瓷制品,将其应用范围大为延伸了。比如装饰品、室内造型设计已经有考虑用陶瓷的例子。这是一个进步。

未来十年,陶瓷制品应用进入成熟期,根据实用、创意,审美、情趣以及消费水平的不同,产品要求具体化、细化,市场清晰化,划为中、高、低档。甚至是创造更高端的档次,专门满足贵族需求,如一些进口的陶瓷墙地砖,一平方米卖到几千块。

产品要个性化

未来设计师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需要根据业主身份、爱好,身材高矮等对产品提出相应的要求,更加注重产品的质感,文化品位、人性化、自然、环保科技。在陶瓷制品的高端市场,从目前市场反馈情况看,厂家规格、样式满足不了高端设计师的设计需求,今后设计师很可能会和厂家直接联系,根据个案定做或利用市场上的产品改良,比如改规格、改尺寸。

陶瓷卫浴洁具无污染

陶瓷卫浴洁具对公共建筑非常重要。一个洗手间代表一个国家、企业的文化及文明程度。公共洗手间的卫生洁具总要求是:功能完善、美感舒适,还要确保卫生、防疫、无污染。

由于陶瓷也有放射性,所以陶瓷卫浴洁具首先必须满足《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对于产品质量本身只要解决好含水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同时陶瓷制品的产品革新和质量控制还应往节能、节水、消声方向发展。此外卫浴和地砖都应正视和解决好安全防滑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对于如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问题,呼吁厂家要努力引导卫浴新潮流,实现节水、节能,防疫,让公厕实现零接触使用。他还提出第三卫生空间概念,即在传统的厨房、浴室之外增加一个专门的家庭洗手间。这不仅是一种理念的改变,带来的将是新的市场需求。许多设计师也向陶瓷企业发出讯息:不要为做产品而做产品,要把产品链做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从“剽窃”到“抢劫”》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从“剽窃”到“抢劫”》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从瓷器底部的旋纹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