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紫砂茶器收藏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陶瓷文化:紫砂茶器收藏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陶瓷文化 古代瓷器收藏 简一瓷砖

2021-07-07

陶瓷文化。

吕俊杰制御玺壶福建东南2013春拍

吴鸣制瓜藤系列茶壶福建东南2013春拍

象牙侧把霰形纯金急须福建东南2013春拍

古时,茶具与茶器是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词汇,分类相异。然而,随着饮茶方式的逐渐演变,两者的指称及功能皆合二为一。所以,如今我们所说的茶器(茶具)之使用、收藏范围实际已有所缩小,主要指饮茶用具。因现代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茶器处于产量大、种类丰富、制作创意层出不穷的繁盛阶段,亦使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将目光投向茶器领域,并在不知不觉中,使茶器的收藏渗入生活本身。

茶器之所以如此贴近生活,实则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在于茶器本身的收藏门槛较低。与较为高端的收藏品相比,茶器的价格区间较大,万元一把有之,十几元一把亦有之。有兴趣的收藏爱好者可以上千、百元的价格入手,作为茶器收藏的入门。二在于茶器的实用价值。一般古董基本藏而不用,仅可作为观赏保值。茶器则不同。它的实际功能作用降低了收藏者的购买风险,吃药在所难免,然能为所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

此外,茶器收藏之意义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途径之一。

首先是茶器所富有的审美价值。我们从茶器的鉴赏中获取审美趣味,可从茶器的手工评点开始。一般来说,茶器形态上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是否自然顺畅,是突显其整体气质的关键。以紫砂壶为例,大抵来说,壶钮、壶口、壶肩、壶腹、壶底、壶流及壶把等处,是基本的鉴赏部位;涉及细节处,又可对其钮座、盖面、流口、流基、过渡、把基、把内圈等形体构造进行把关。

观形之外,茶器表面的雕工、书画,可大大提升茶器的审美程度。精致的雕刻纹路及书画描绘,是熟练的手工艺人赋予茶器本身最基本的观赏要素。如若茶器的制作出自名家之手,蕴含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理念及精神,则可使茶器富有文化意味。如紫砂壶面上的款,或瓷茶具上的山水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紫砂壶于明中期为茶人发掘,泥质介于陶与瓷间,温润质朴,符合文人气质,故受文人喜爱,须日日用手摩挲,以体温煨之,使其呈现珠圆玉润之形态。

早时,陈曼生独自设计壶形,更邀当时的工艺大师杨彭年依其设计制作茶壶。杨彭年所制茶壶颇得陈曼生赞赏,那些精致茶壶上看似漫不经心的褶皱,成为陈曼生把玩茶壶的乐趣所在。

现在,人们除了延续这一传统把玩习惯外,亦普遍以养壶作为生活消遣。收藏的紫砂壶可每日接受茶水滋润,经年累月,则外类紫玉,内如碧云,又自发黯然之光,入可见鉴。茶人与所养之壶在时间沉淀下则会培养出一股默契,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手体验茶器之质感,是为一种享受。而人之五官,在日常生活饮茶中,亦可通过茶器来品味茶文化。

俗话说,茶壶以宜兴砂者为上,茶杯则以洁白、纯白为佳。观茶色,则白瓷最宜,是眼所能见的享受。水入壶中的潺潺细水声,悦耳动听,是耳朵能闻的享受。所泡的茶由紫砂壶盛之,不夺香气,饮前轻闻,是鼻子能嗅的享受。而闻香后入口品茶,则是味蕾的享受了。茶器的收藏利用,使五官对饮茶这一生活消遣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而这些体验的流畅进行,又可清心消气,愉悦身心,使茶人在其间有所感悟,达到思想上的放松清零。

如此,眼、耳、鼻、舌、身、意,在茶器的收藏助推下,有了具象体验。甚而,其中所富含的哲学意味,亦通过这一过程得以表露,是对佛理的诠释及顿悟。

最后,茶器收藏作为居所室内设计的元素,为生活的空间布置增添古典意味。wWw.TAOCI52.com

茶器在宋、明朝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宋人四艺在明朝得以延续。明朝文人将品茗视为上等生活艺术。他们通过对茶具、人数、环境、氛围的规范来表达对茶事的虔诚及热忱,并在空间的构造上更倾向随心所欲之浪漫风格的塑造。也正因为如此,茶室的独立建筑才在日后成为可能。

日本至今还普遍保留有旧时茶室。他们在茶室氛围的营造上追求一种和敬清寂的境界。所以,在茶室空间的设计上,封闭与开放这一矛盾两端被融合得恰到好处。既对空间大小加以控制,又对人在接近自然及思想领悟上予以开放。而茶室中所制定的繁文礼节,则突显了茶人精神,是一种国民素质的整体体现;然在这严谨之下,又拥有一期一会的闲雅意趣,是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

如今,这种文人雅士的茶室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现代人所模拟、追求。他们通过对茶器的收藏及摆设,来重现当时朴实清雅的生活场景。并借此以茶(茶器)会友,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平实和善。

茶器收藏,使艺术品为人所得更趋于生活化,并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透过其所传递的茶道理念,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态度及思维。

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美才是传达艺术理念的根本,而这往往也蕴含着最为质朴的文化寓意。茶器收藏使这种发掘成为可能,并提倡一种茶居生活,在日常中逐步扩大影响。这或许也是近年来茶器在拍场上能持续受到关注的原因吧,它使收藏与生活之间更为贴近。(来源:集珍文化作者/绣莲图/福建东南拍卖)

相关阅读

紫砂壶茶器的创始与兴盛,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壶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壶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紫砂壶体现了一种秩序的精巧之美


紫砂壶,始于宋而盛于明,它的兴盛和茶叶的制作、饮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茶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紫砂陶的发展。制作紫砂壶造就了一批名师高手,造型多样,制作精良,是中国传统壶类造型的典范。它卓越的实用功能和多样性的艺术品风格,蕴含了多种美感因素。紫砂陶土具有无拘无束的表达性,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容纳多种创造性思维,集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紫砂壶之美还在于融壶泥、壶色、壶形、壶印、壶章、壶铭、绘画、雕塑诸艺于一身。它的长远魅力是无法衡量的。

紫砂壶造型变化万千,体现了历代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才能。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今名壶中立意新颖的巧思之作比比皆是,按不同的形状特征,可以分为圆器、方器、塑器和筋蘘器四类。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圆器骨肉均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显示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方器线面挻括平整,轮廓线条分明,主要由长短不等的直线组成。它给人以干净利落、明快挻秀的阳刚之美。塑器是那些有形状物雕塑装饰的器皿造型的统称,其特点是巧形、巧色、巧工。筋蘘器是艺人们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态规范化,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其设计重点是俯视角度平面上形的变化。口盖筋纹上下对应,准缝严密,体现了一种秩序的精巧之美。

紫砂壶的四个优点:

v在冲泡茶叶的时候,能保持茶叶的原味,茶水颜色清亮;

v透气性好,在炎热的夏天,茶叶不容易馊,有人做过实验,用紫砂壶冲泡茶叶,即便隔了一夜也不会变馊;

v紫砂壶有很好的受热能力和受冷能力,在寒冷的冬天,马上用开水淋浇不会爆裂。它的传热慢,冲泡上茶叶后,不会马上变烫,使用很方便;

v历久弥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用茶叶去浸泡,用手去抚摸,会在沙壶表面留下一层叫包浆的亮面。使用紫砂壶越久,给人的感觉越温润。

紫砂壶与茶的契合形成了一种洋溢文化情趣的品茗仪规。人们通过品茶赏壶,由口、舌、摆鼻、眼、手的感官 享受,沁人脑际,渐渐进入诗意的陶醉境界,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意境。“茶”与“壶”将紫砂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陶瓷文化:紫砂壶的造型方式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对世界陶瓷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而紫砂陶正是中国陶瓷的一朵奇葩。

紫砂艺术之所以能以鲜明的特点著称于世,是因其具有独特的造型形式和面貌。它蕴含着富有生命力的特定的精神内涵,从造型到装饰,世代相传,不断变化发展,而又不断完善,形成一脉相传的文化特色。

江苏宜兴,地处江苏、浙江、安徽省交汇处,在太糊西岸,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以出产陶器闻名,世称陶都宜兴,而紫砂陶正产于此。

宜兴紫砂陶自宋代开始发展至今,它的种类繁多,造型极为丰富,工艺非常精良,它是实用与艺术融于一体的典范。

紫砂陶材料独特,可塑性极好,工艺独特,无论拉坯、手工拍打、镶接均可成型。如果说紫砂陶土是大自然给予宜兴人民的恩泽,那么,紫砂陶艺所展现出的精湛工艺,造型装饰展现出的多姿多彩,则是紫砂艺人以其聪明才智、灵巧的双手所创造给社会的巨大财富。

紫砂陶的造型艺术之美,式样形式之多,题材内容之广,是任何别类陶瓷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去分析和研究紫砂陶的造型规律,学习和汲取造型美的语言。

紫砂陶作为一种工艺品,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往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着,所以我们也要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它、研究它,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紫砂艺术,为我们服务,才能促进紫砂陶艺的再度辉煌。

纵观紫砂陶艺的发展,笔者认为它的造型方式有以下几方:

一、形态剪影

这种形式是紫砂陶艺较普遍、较丰富的造型表现方式,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注意形体的虚实和节奏、动态气势、均衡统一,不考虑在三度空间内形体的变化。

这种形式崇尚实用、好用,没有过多的细节修饰、描写,具体事物的表现雕琢,这样恰恰突出的是简洁的形体,形体本身的内在张力,通过在造型轮廓的整体形象的流动中表现出形体本身的运动力量和气势,这种造型方式也能恰当表现工艺技术美、材质肌理美。

掇球、仿古、石瓢都是紫砂陶艺中的精品,这种造型方式的典型代表。

掇球:形象整体是由球体重叠组合而成,壶身壶盖为球体,盖、嘴、把手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嘴、把虚实有度,虽然整体造型是简洁明快的静态物体,却有着鲜明的韵律感,有着生动的气势力量,有着雄浑后重的冲涌力,它形体饱满敦实,浑朴醇厚,单纯而不华丽,洗练而不修饰,含蓄而不拘谨,以简练的轮廓表现粗犷的气势,给人以深厚古朴的美感享受。

石瓢提梁:壶身整体为三角形,壶腹圆胀饱满,丰满的壶身与圆润的提梁香蕉呼应,虚实对比强烈。底三乳足支起壶身,呈虚空,与提梁对应成趣。壶嘴直中有曲,柔中带刚,壶身、梁、主体线条的缓慢徐行,与壶盖、钮的线条的急速流动形成强烈反差,在对比中求得调和。

在这里,通过轮廓线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把造型物体表现得如音乐般的节奏、旋律。表达简洁单纯静态造型的线条,不只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观,而代表着造型主体情感生命力,它形体沉稳优雅,平静素淡,充满着旺盛的生命韵律。

1234下一页

小小壶罐 改变东南亚居民生活方式


梅溪,静静地流过晋江磁灶镇。800年前,这里十分热闹繁忙,溪流两岸分布着不少窑址,生产的陶瓷就直接在溪边装运上船,沿着梅溪运往泉州港,远销海外。

陶瓷文化,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中国闻名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原意是瓷器。当我们梳理闽南文化在世界的脉络时,怎能没有陶瓷文化的身影?它们曾随着闽南人出洋的足迹,改变了东南亚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_董瑞婷

人生一大喜,

他乡遇“瓷器”

2011年3月,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馆员张红兴,因水下考古培训项目,入住一家位于菲律宾苏比克湾的酒店。

进入酒店内,曾在晋江博物馆工作过的张红兴惊讶地发现:酒店老板私人博物馆收藏的不少瓷器中,竟然有磁灶窑址的器物。

军持、执壶、四季罐、酱釉扁罐、陶炉,一样样具有磁灶窑明显特征的器物,吸引住了张红兴的眼球。

“近百平方米的展厅里,所陈列的出水器物几乎都是中国所产,其中,宋元时期的以磁灶窑、德化窑器物为主,但磁灶窑的器物占有四分之一强。”张红兴说,酒店老板本身是一名潜水爱好者,所展览的陶瓷器都是靠近菲律宾南中国海这一带打捞而来的,其中,闽南窑口的器物占了近八成。

在菲律宾的一些博物馆中,能看到磁灶窑的器物,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是,令张红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私人的博物馆,竟然也有这么多磁灶窑的器物。

“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磁灶窑的外销陶瓷在国外有一定的市场和地位。”张红兴说,在他多次曾参加的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等国内重要的水下考古活动中,时常会发现磁灶窑的器物,而且数量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磁灶窑产品是这样卖到海外的

“早期东南亚一带人们的饮食习惯主要是用树叶盛饭、用手抓饭,出洋的闽南人从中发现了商机。”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说,磁灶窑的产品主要以生活用品为主,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当闽南商人将磁灶窑的产品带到东南亚的时候,很快就大受欢迎,并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提升了他们的文明。

那么,晋江磁灶窑的产品是如何销往海外的呢?

2007年3月10日至5月12日,中国20多名水下考古人员在西沙群岛奋斗近两个月,沉睡海底八百多年的“华光礁1号”古沉船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考古队员从中戗救性发掘清理出大量民用瓷器、铁器,少量铜镜、铜钱等,其中以瓷器为主,完整及可复原的近万件。而这批瓷器几乎全部来自福建,其中更不乏古磁灶窑的品种,器型主要为碗、碟、盒、壶、盏、瓶、罐、瓮、缸、钵等,纹饰以花草纹居多,也有少量的人物、动物作为题材。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艺领先于世界,从出水的不少磁灶窑器物来看,即使是和国内的瓷器相比,制作算是粗糙的生活用品,在古沉船上数量还比较多,可见,当时磁灶窑址的这些器物,船主都能卖出去。”张红兴说。

据介绍,从近年来水下考古的发现来看,磁灶窑的陶瓷器外销兴盛于宋元时期,一般从泉州港装船出发,当时船主还会装上茶叶等货物。船只起航后,沿海往南走,经过西沙群岛,再分别前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每到一个地方,聪明的闽南商人并不是一次性就将瓷器抛售一空,而是先卸一部分货物,售卖以后买上当地的特产,再装满船只继续航行到下一个国家,直至船只装载满了各国的珍稀物品才开始回航。

记者也从泉州市海交馆了解到,泉州港湾所发现的后渚港沉船、法石沉船,都是从国外远航后归来不慎沉没,水下考古发掘发现,船上还有船主从国外载回来打算售卖的香料等货品。

“海丝”考察点

千年外销史

作为泉州“海丝”考察点中惟一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我国东南地区外销陶瓷的重要产地,磁灶窑的产品不仅销往东南亚,还有陶瓷工匠把制陶技术传播到海外。有关资料显示,明代的时候,就有磁灶吴姓的陶瓷工匠就前往菲律宾,在异国他乡开窑生产。晋江市博物馆馆长吴金鹏告诉记者,磁灶窑生产的军持、龙瓮都是外销的主要产品。其中,军持被伊斯兰教的信徒用来盛装“圣水”,作为净手器。

吴金鹏说,宋元时期,磁灶窑的产品以海外市场为导向,其产品后来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埃及、肯尼亚、南非等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国家中多有出土,常见藏于这些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干隆《晋江县志》对此也有相关记载:“瓷器出晋江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

从南朝晚期至今,磁灶烧窑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令人欣慰的是,千年来,磁灶人一直继承祖先留下的制陶技术。改革开放后,更是专业生产建筑陶瓷,获“中国陶瓷重镇”的荣誉。现在,磁灶还有多家品牌陶瓷企业的产品,远销海外。

紫砂文化:紫砂壶茶器的始创与兴盛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壶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壶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紫砂壶自然而然地引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品位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健身是茶道的修身法则,然其文化内涵为养性。德者喜水,上善若水,水有汹涌澎湃之势,气吞山河,水有平静如镜之态,摄人魂魄。所以茶道在泡茶、倒茶、分茶的过程中,有韩信点兵、关公巡城、百鸟朝凤、凤点头等等奇妙的茶语,初始金戈铁马,尾时婉约动人,几道茶下来品味、阅古、引喻,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洗涤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紫砂壶在此过程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引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品位。

其一,泡茶而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乃国人传统习惯,倘若您不太讲究,那便抛开工艺和名气,只要选一把泥料纯正的紫砂壶便可,不但健康,而且比陶瓷盖碗更加方便。紫砂壶既不烫手,更不怕灰尘进入,可谓坊里田间的实用器。无论是挥汗劳作之际,还是伏案疾书之暇,渴了就匆匆注水而饮,转身又可继续忙碌。这就是生活。

其二,风雅尚古。生活还有另一部分,或百无聊赖窗下独享,或兴致所至群朋共乐,游于俗事之外,耽于香色之中,此刻大有闲情逸致来把玩手中小壶,细节便重要起来。这时候,一把壶除了泥料要好,工艺的优劣也将影响到心情和气氛。原因很简单,茶壶的漂亮与否,此时体现出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品位。这一类朋友,所用之壶无需名气,但求泥纯型正,最好还是全手工作品。

其三,收藏增值。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眼下收藏之风日盛,一把名家紫砂壶,非但可赏可玩,更有升值的空间。君不见顾景洲之壶十年间身价百倍,即便当代一般名家的作品,这些年的拍卖价也都从千元上涨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但是大家要切记,这些价格扶摇直上的,一概是名家艺术品,而且主要是国家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而非民间评比或者自我标榜的名家。收藏者一定得睁大眼睛,看一看查一查是真名家还是伪名家,免得花了冤枉钱买回来一个心疼。

浅谈中国茶文化对陶瓷饮茶器皿演变与发展的影响


1、前言

茶的发源始于中国,被我国古代人民发现利用有了万余年的历史。不管是最早发现茶的用途,还是最早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所以中国对茶再也熟悉不过了。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农夫庶士,平民百姓,无一不以茶所喜爱。茶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既是物质文明的物品,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人"喝茶"与"品茶"是有很大的区别。喝茶者,消食解渴,重视茶的物质功能,保健作用。品茶者,则不仅含品评,鉴赏功大,还包括精细的操作艺术手段和品茗的美好意境。且不说唐代的茶圣,茶仙和宋代贡茶使君,以及明清艺术茶专家与"茶痴",即便现代的茶道中人,品茶亦非同凡响。以老北京人来说,喝茶先要择器,讲究壶与杯的古朴还是雅致。壶形特异,还要有美韵。杯要小巧,不只为解渴,主要为品味。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协调,尝茶的滋味,同时要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连家居小酌,也要包含仪礼、情趣。品茶是一门艺术,除了品尝的美味以外,通过欣赏茶具设计和茶室装饰,可以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增加知识。人们通过敬茶仪式,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增进友谊。我国陶瓷饮茶器皿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不少已成为盖世珍品,如:紫砂茶具中的供春壶,造型精巧新颖,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世上瑰宝,有的陶瓷饮茶器皿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显得古雅朴实,充满诗情画意。有的茶具上的书文,更是妙趣横生。如器皿上常见的"也"、"可"、"以"、清"、心"五字,其实是一种回文体只要顺时针方向,无论从哪一个读起,都含相同的意义,均道出了饮茶的益处。另外,茶室的布置有时也是十分讲究,领略其四壁的名人字画以及古色古香艺术陈设,都会把你带入茶文化的更高艺术境界。

2、中国历代饮茶方式的演变与陶瓷饮茶器皿的发展

唐代以前的制茶初期,饮茶方法大同小异,各地的饮茶器皿也相差无几。有贮茶、碾茶,煮茶和饮茶四方面的器具。到了唐代,文人雅士把饮茶器皿的互为关系,导致人们追求饮茶器皿的釉色之美和造型之宜及其特点功能。饮茶风俗遍及全国各地,饮茶器皿也颇受重视,专门的饮茶器皿制造业也应运而生,饮茶器皿的种类和花色品种也迅速增加,据陆羽《茶经》一书的皿之器一节所列入附近共有二十四件,包括煮茶、饮茶、灸茶和茶的器具。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有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但在古代人的眼里,则完成一定礼仪,是使饮茶更好,更精的必然过程。

由于唐代自开元以来饮茶风习的兴起,饮茶器皿的制造随着陶瓷业的飞速进步而愈益愈精。这一时期的饮茶器皿,以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竞相争辉媲美。陆羽《茶经、皿之器》上曾对当时各地生产的风格与质量各异的饮茶器皿做了鉴评对比:"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我们从陆羽对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越青瓷,邢白饮茶器皿,其质都是非常精美的。越瓷青绿,釉色翠润,如冰似玉,邢瓷白釉蕴银,光洁如雪,质地优良。毕竟越瓷饮茶器皿更胜一筹。由于其釉色青翠,造型典雅,装饰瑰丽,颇受当时茶人和文士们的喜爱。晋杜毓《苑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品定茶器东瓯瓷为最好,"东瓯"指的就是浙江温州一带。东瓯瓷,碗沿不向外卷,而碗底又慢慢向上舒卷,盛水约半升左右,大小适合。越州窑和湖南岳州窑色泽都是青的,有助于显出茶的本色。在陆羽看来,盛入茶汤之后呈红、褐黑色的茶具,就不能算好的茶具了,当时南方烧瓷技术超过北方,岳州窑的彩瓷,四川大邑窑的白瓷茶碗都很有名。

陆羽《茶经》越窑青瓷饮茶器"瓯"的器皿,其造型及容量适宜喝茶。这是因为唐代喝茶同今天饮茶方式不一样。是先把茶时加工烹熟,然后像喝汤一样,连同茶末,茶汤一起喝掉。对此中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讲得很清楚:"称茗饮者,必浑而烹之,与瀹蔬而啜者无异。"唐代越窑青瓷茶瓯的造型及容量,正好适应了这种茗饮方式。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点茶法,因而器具亦随之变化。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内容,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加以发展,同时为元明茶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茶道思想上,随着理学思想的出现,儒家观念进一步渗入到茗饮之中。从茶艺讲,首先将唐代的茶饼,发展为精制的团茶,使制茶本身工艺化,增加了茶艺的内涵。同时,又出现大量散茶,为后代泡茶和饮茶简易化开辟了先河。这时,人们崇尚建窑黑釉茶盏,是与当时"斗茶"风靡全国分不开的。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茶色泽和均匀程度;二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宋代斗茶,先注汤调匀,再加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先斗色,以色白为贵,又以青色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有水痕者为负。这就要求茶具是黑色的,建窑的兔毫盏,便由此名声鹊起。建盏受到斗茶者欢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造型及容量,有利于观察斗试的胜负。建盏的造型底径和口径比例相差较大,为斗竖形,盏壁斜直斗茶时出现的汤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宋代文人雅士斗茶,品茶时,用名贵的贡茶,配建窑黑色兔毫茶盏,同其色胜似雪乳的茶汤形成鲜明对比,为品茶、斗茶增添美感的情趣。福建建窑的兔毫盏直径一握,釉黑青色,盏底有向上放射状的毫毛状条,闪出奇幻的银光,异常美丽多变。用此盏来点茶,以茶面泡沫纯白,着盏无水痕,久热难冷者胜,兔毫盏以黑色相映,对比强烈而名重一时。苏轼的"来试点茶三味乎,勿惊午盏兔毛斑"和黄庭坚"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等都对宋代这一极富有特色的茶具都作了生动的描写。

这一时期,长江下游的宜兴紫砂茶具也开始萌芽。苏东坡在宜兴任职时,对紫砂陶情有独钟,酷爱提梁壶,至今被称为"东坡堤梁";河南禹县的钧瓷也改变了以前的单色,烧制多彩的"窑变"倍受人们喜爱;浙江龙泉的茶具则以清奇淡雅,古风纯朴的裂纹釉,达到了人们对陶瓷饮茶器皿艺术多样式、高品位的追求。这种淡雅质朴的茶具韵味情趣融为一体。

明清废团茶,散茶大兴。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明清罢团茶,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减轻了广大茶农劳役之苦,而且使饮茶的方式,饮茶器皿发生了根本变化。当时,人们对茶、饮茶器皿的爱好与审美情趣,也随着社会饮茶风俗,烹饮方法及陶瓷饮茶器皿不断演变而发展。如宋代,人们崇尚较大的黑釉兔毫茶盏。可是到了明代,人们却又喜爱纯白小巧的定瓷茶碗。明万历年间钱塘人许次纾在《茶疏》一书对《瓯注》评论说:"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文学巨豪苏轼,也是一位精通茶道,鉴赏名器大师,他颇欣赏定窑生产的白瓷茶具。在其《煎茶歌》有曰:"又不见今时潞公煎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定瓷质地洁白如玉,胎薄细腻,釉彩莹润,造型典雅。自古有"定州花瓷瓯,颜色白天下"之誉。另外,由于饮茶者饮用各类散茶,各类精美陶瓷茶壶就应运而生。制作出现一个色彩纷呈,数量空前的时期,紫砂与瓷器相互竞争,发展迅速。以制壶妙手供春,时大彬等所创造的宜兴紫砂壶,在明代中期蓬勃兴起,价胜金玉、为人所珍、久盛不衰。除宜兴紫砂壶以外,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日益向精美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永乐至宣德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甜白茶具最为精美。质地坚而细密,体胎轻薄,造型精巧,驰名中外。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壶,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种造型,壶身绘于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装饰方法也出现了丰富多彩。有:青花、斗彩、釉里红、颜色釉等;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陶瓷已达鼎盛时期,其胎质坚细、釉光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特色。特别是景德镇御窑生产的宫廷用茶壶,极其精工,华美绝伦。至明清以来,茶之种类日益增多,茶汤色泽不一,壶重便利,典雅或朴拙、奇巧,杯则争妍斗彩,百花齐放。

3、各地饮茶习俗与陶瓷饮茶器皿

古往今来,人们对陶瓷饮茶器皿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与时代的饮茶方式,而且同地域饮茶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对于陶瓷饮茶器皿的使用方式,也反映了各地域人们以茶学、茶性、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根据各地域,各民族饮茶风俗习惯,饮用茶类和饮茶仪式不同而有区别。所以,选择陶瓷饮茶器皿也就不同。

北京、西南一带喜用瓷制的盖碗茶具,即所谓"三件套"。由一个口大底小的茶碗,一个小茶托,和一个碗盖组成。它有四大好处,一是盅小于碗,上大下小,注水方便,还能让茶叶沉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易凝聚茶香,还可以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防止溢水打湿衣服;四是保温性能好。北京气候寒冷,茶具以保温为佳,所以盖碗茶具一时风行。此风一起,影响各地。尤其是四川等地。大街小巷,处处茶馆皆备盖碗茶,至今特色不减。另外回族,东乡族的"三炮台盖碗茶"也是用盖碗泡沏的。品茶时,先揭开碗盖给客人看,表示茶碗是干净的,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然后在碗里放上泡茶或散装春尖茶,配以适量的冰糖和桂元,注入开水冲泡。即为三香茶。若再配以葡萄干、杏干、就是五香茶。饮时边用盖子挡去汤面的泡沫边喝茶水,并适时添水。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称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里包含着"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古代哲人的道理。

浙江和江苏一带习惯用紫砂壶冲泡或直接用瓷杯泡茶。紫砂是江苏宜兴窑场烧造的紫砂炻器,之所以受到历代人们的珍视,除了色泽古朴凝重,造型千姿百态,具有更高艺术鉴赏价值之外,主要在于它内蕴的趋于臻境的实用价值。壶体致密坚硬,不上釉,取天然泥色,泥粒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结晶,晶体间有一定空隙,盛茶既不渗漏,又有一定透气性,用其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味,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冷热适应性好,冬天注入沸水或置文火炖烧,均无胀裂。壶体大小适合,一壶握在手中,手感好,既觉温暖,又不烫手。紫砂壶主要以器型取胜,或仿自然界瓜果花木,虫鱼鸟兽,或以几何形体造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器型干变万化。有仿古,光素货(无花无字)、花货(拟松、竹、梅的自然形象)盘囊(几何图案)等。色泽古朴,使用年代愈久,壶身经不断摩挲,愈显光润古雅。除用作沏茶外,高级名壶还是艺术精品和古玩。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往往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一身。紫砂的自然色泽加上艺术家的创造,自然比金玉其外,珠光宝气的物品价值高的多。

广东潮州,汕头和闽南一带的人有饮工夫茶的嗜好。关于功夫茶名称由来众说不一,有的说是因为泡功夫茶的茶叶制作特别费功夫;有的说是因为喝这种茶味极浓,杯又特别小,需花上好长时间一口口品尝,品茶要磨功夫。还有的说,是因为这种品茶方式极为讲究,操作技艺需要有学问,有功夫等。功夫茶饮茶器皿非常讲究,大多为朱砂壶、卵壳杯。茶具包括茶壶、茶杯和茶池。茶壶极小,只有红柿般大小;杯薄如纸,小巧玲珑,茶池是用陶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池形,上面有盖。盖上有些小眼,一则"开茶洗盏"时的头遍茶从这些小眼漏下;二来泡上茶之后还要从壶盖上继续以开水冲来冲去,以加热保温。水也从小眼中流下,茶池是为承接剩水、剩茶、剩渣而设。潮汕式功夫茶茶壶,用一般紫砂陶还不行,需要用潮州泥制壶。此地土质松软,所制陶壶更易吸香。功夫茶极浓,茶叶可占容积七分,以浸泡后茶叶涨发,叶至壶顶,方为恰当分量。第一泡的茶,并非饮用,而是直接以茶水冲杯洗盏,称为"开茶"或"洗茶。一开始就造成茶的精神气韵的气氛。冲二道水,这时不仅茶叶已开涨,而且性味具发,便开始行茶。泡到五、六次,茶便香发将尽,最后一巡过后,主人会用竹夹将壶中茶叶夹出,放在一个小盅内,请客观赏,称为"赏茶"。潮汕功夫茶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有中国古老儒家精神;又有优美的茶器及茶艺方式,不愧为高明的茶艺,有精神与物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小中见大,巧中见拙的哲理。单说这功夫茶,便包含了很多内容。

另外,景德镇饮茶器皿的青花玲珑六头茶具,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深受乌龙茶友的赞赏。东北和华北一带,多用较大的瓷壶泡茶,其中青白瓷具有"假白玉"的美称,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青瓷以龙泉哥窑最珍贵,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蟹青等,又以粉青最名贵。釉面显现出纹片多样,大小相间的"文武片",细眼似的"鱼子纹"、冰裂似的"白极碎"以及"蟹爪纹"、"鳝血纹"、"牛毛纹"等。黑瓷质地厚重,古朴典雅,保温性能好,为茗饮者所珍爱。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说从事一般劳动工作。饮茶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讲究,不仅要好用,而且要有一定的形式美感。饮茶器皿作为功能效用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性的两个方面:物质功能是指饮茶器皿必须是生活实用品,是为人们使用需要而创造的物质产品。良好的饮茶功能是构成饮茶器皿形式完美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功能合理的器皿就能成为美的器皿。功能效用不能取代形式美,但是完美的造型必需具有良好的功能。精神功能是饮茶器皿不仅在使用能看到并要接触,不用时还能作为艺术陈设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所以饮茶器皿必须造型美观,以满足人们的审美爱好,陶瓷饮茶器皿是功能、物质技术和艺术的综合表现,它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欣赏品,是使用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统一,科学技术与艺术形式的统一。

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所需求的陶瓷饮茶器皿要更多、更好、更新。时代赋予现代陶瓷美术设计师的历史使命,就是去研究中国传统饮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探讨各地域、各民族的饮茶习俗习惯;掌握陶瓷饮茶器皿生产的工艺材料和工艺技术。创造更多、更好、更新的陶瓷饮茶器皿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浅析陶瓷文化的演变


2化艺术发展史的重要佐证。

陶瓷作为种文化现象,其现的内容与其发展同期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分不开时期。当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其实用性和观赏性均超过陶器,因而抑制了陶瓷工艺品的发展,对于陶瓷文化在这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定的影响。其主要反映在陶器在当时的功能为日用品,坚固耐用性不及青铜器,容易破碎。而青铜器则因经久耐用,再加上纹饰精美,且不易破碎,自然价值昂贵,为达官贵人所青睐。而陶器由于它易碎而价格低廉,为处于低层的劳动人民所使用。相反,由于青铜器在上层阶级中流传,成了达官贵人现财富及权力的象征,因而,青铜器成了反映当时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各镇诸侯纷争,诸子思想文化无不以政治为目的,仅有道教文化强调个人自我意识的思想也受到了儒教思想的抑制。当时,文学艺术作品有了定装饰上有些发展,也没有被上层士大夫们所接受。人们仅仅考虑的是陶器实用功能,而没有想到它的观赏性,因此就没有考虑它在造型和装饰上的创新,致使陶瓷文化的发展进程受到了约束。

随着东汉末期佛教文化的传人,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思想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主要思想流派。人们的人生观受到佛教的众生平等精神不灭生死轮回等思想的影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就多了些,在当时这思想必然影响到了陶瓷文化,佛教文化的渗人,丰富了陶瓷的现内容,先后出现了陶俑如来观音罗汉天王菩萨达摩等陶雕作品。各类陶瓷器的装饰纹样也丰富多彩,如莲花宝相花纟厘枝莲纹等,这些陶俑雕塑材和装饰纹样直延续至今,对陶瓷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定的影响。由于佛教思想对陶瓷文化的渗人,使陶瓷逐步摆脱了其单的实用性功能,而转向陈设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当时制作的唐彩工艺彩陶代然而,佛教文化的渗人改变了陶瓷艺人这是由于当时佛教思想是完整的流人,使艺人的想象停留在个固定的空间内,象此时地去摆脱它的束缚,真正自由地现人们对当时生活的体验。因此,这段时期陶瓷文化人创作的主观局限性而使陈设艺术陶瓷得到了发展。

到了明初,陶瓷开始摆脱其单的实用功能而创制纯观赏性陈设艺术陶瓷。尤其是郑和下西洋带来的外来思想,对陶瓷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明皇朝为夸耀其盛世繁荣,把陶瓷作为礼品馈赠使节和贵宾。此时赠外宾和皇室摆设的工艺品了。这样就促使了陶瓷文化的发展,陶瓷不仅仅是供劳动人民的实用品,而得到了上层士大夫的青睐1从而促使了陶瓷创作思想的变革,为明清陶瓷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的创作思想的改变,对佛教思想对陶瓷文化发展的束缚有了定的认识,自然要摆脱它的束缚,充分地现自我。

些文人墨客也开始现出对佛教思想的厌倦,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深山野草为友,挥毫泼墨挥写山光水色。此时所现的陶瓷艺术作品和装饰画面,也不仅仅只是佛教思想的束缚,创作设计人员开始更自觉地发挥其想象空间,此时的陶瓷出现了山水花鸟装饰画面,为清初陶瓷文化的大繁荣做好了准备。

明代陶瓷文化,以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成就最高。它曾以其明净典雅的艺术特征,创造了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个高峰。到了清代,清皇室不但把陶瓷作为日用品,而且在宫廷内大量陈设陶瓷艺术品,尤其是前清发展起来的釉上古彩粉彩瓷,以其绘制精细,色彩丰富,富丽堂皇的文化特征,创造了陶瓷艺术发展的又个峰。艺术陶瓷大量地用于宫廷装饰陈列,促进了陶瓷文化的进步发展。

陶瓷作为种文化现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顺应了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对审美理想的不断追求,即从单单纯,走向丰富多彩的审美过程。但陶瓷在其发展过程中,摆脱不了其适用性,否则它很难发展至今。

因为陶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人们的曰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适用性是陶瓷发展必然要求,忽视它将影响其发展。如早期的青铜器,作为种青铜文化,它曾经创造过辉煌,但铁器出现后就逐步取代了它,并阻碍了青铜器的发展,使青铜文化的发展只停留在那个历史时代。而陶瓷文化却截然不同,经历了个又个发展高峰后,至今已经具有个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了,它之所以不断地得以发展至今,其主要原因是陶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实用性和陈列性相融合,并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文化道德宗教思想,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并以其独有的审美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屹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

想要了解一种茶具文化,就要了解整个茶具历史


茶具文化其实按步就班和特殊玩法都可以玩出专业与感情,我们华夏民族5千多年所传承的东西,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在这一领域中你有多大的素养,就会喜爱什么样的东西,就会有什么层次。从外行到内行,从不懂到懂,从玩假的慢慢看到真的,有句普通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一张画,一张画的好,另一张画的不好,可是摆在一起,好的就突出了,同样,茶具,好不好,合不合适用,适不适合当作收藏品,也就一目了然了。

艺术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茶壶基本上也是一样,总结出这个趣与这个理,你就会愈有趣愈爱它,这是发自真心去爱她,和茶壶去用感情沟通达到情感释放,人壶合一,这就是你最好的壶之人品。从你有个圆的又想要个方的,有个方的就想要其她类的,日久天长这样你就会顺其自然变成茶具行家里手了。所以,想要了解一种茶具文化,就要了解整个茶具历史,而茶具最早的历史就来源于茶。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