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康熙青花的与众不同

陶瓷文化:康熙青花的与众不同

陶瓷文化 青花瓷器的鉴别 康熙瓷器的鉴别方法

2021-07-08

陶瓷文化。

青花瓷器在清朝发展到了顶峰,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这三代的瓷器又被称为“清三代”,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又以康熙年间的为最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说康熙青花的与众不同之处。

图:青花瓷作品福寿钱花瓶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5、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6、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7、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8、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的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药,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釉青花、黄釉青,洒蓝开光青花、蓝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酱釉内青花、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虽烧造数量不是很多,但别具情趣。

9、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发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重鲜艳带晕散的艺术效果。其次还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蓝中泛紫。这时期最擅长仿宣德青花瓷,由于采用的是国产钴料,含铁量低,稳定性好,所绘花卉呈有黑色结晶斑点,是采用人工重涂积点方法,有意点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质感不够,釉面同样泛青,个别也有桔皮纹,用手抚摸釉面,比较光滑,凹凸不平感觉不明显,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带有波浪状,总体来看,仿制水平还是很高的。

10、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表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并有许多创新式样。

延伸阅读

清康熙青花瓷的发展


康熙青花瓷在沿袭明代遗风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独步本朝”的鲜明特征,被收藏界誉为“翠毛蓝”、“宝石蓝”和“五彩青花”。康熙六十二年间,早期釉面青亮凝润,青花色蓝泛灰,画意古朴苍拙。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间的青花瓷,使用精炼浙江料和云南珠明料,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透视技法,注重光影的艺术效果,无论粗犷浓艳的纹饰,或者纤细淡雅的图案,全都呈色青翠娇艳,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晚期青花逐渐暗淡,呈色不稳甚至出现晕散。

我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说:“有些器物是康熙本朝所特有的,如观音尊……要牢记其标准器式。凡后仿者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不一致的地方。”对照耿宝昌先生论著《明清瓷器鉴定》之康熙观音尊的器型标准,二者一致。线条优美修长,体态秀雅端庄,是一件“小器大样”的经典佳作。

从胎釉方面鉴识,胎体厚薄适度,手感有些发沉。足背呈泥鳅背状,因为显见旋纹,看上去不够圆滑,但是瓷质细洁似糯米胎。通体内外施釉,腹部微露手工接胎痕。釉汁粉白滋润,散见针孔状缩釉棕眼。局部有黑疵斑点(俗称芝麻粒)和大小破泡,这些都是无法仿制的细微之处。

依据花鸟山石纹饰辨析,青花色泽翠蓝典雅、明快艳丽。整个画面层次鲜明,写实生动情趣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虽然局部貌似雍正纤细秀丽的笔意,但是总体看来彰显康瓷工写兼优的苍雅风韵。

上海著名鉴藏家高阿申先生论著《瓷器收藏实鉴》在鉴赏青花山水观音瓶时阐明:“康熙雍正两朝的青花瓷,很容易相混。特别是雍正早期青花,渲染酷似康熙用笔。亦运用浓淡不同的青料,刻意造成多种深浅层次。甚至在一笔中,青花也能产生不同的浓淡笔调。但雍正瓷的笔墨细腻,线条纤巧,青花颜色多数较康熙淡雅,这是两者间的区别。”

再者,这件青花花鸟纹观音尊,足背胎釉结合处,呈现一线锯齿纹。尤其是山石皴染,水渍般指印痕相当明显。口足虽有多处残磕,却不见有冲,可见康熙瓷质地坚硬十分耐冲击。这些也可作为瓷器鉴定的间接依据。

根据器物造型,胎釉及纹饰综合鉴断,应系康熙中期烧造的青花瓷。

康熙时期青花瓷的特点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但没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滚圆,少见火石红,胎釉结合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产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体偏轻。

4、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5、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6、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对康熙青花评价甚高,谓“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青花寻文人雅集


故宫博物院藏的一只康熙青花笔筒和笔筒另一面的展开图,画着十九位文人和侍童,文人有的在弹琴,有的在弈棋,有的在吟诗,还有的在作画。这是记载哪一次文人雅集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人雅集。

赤壁之战后,孙权据江东,刘备得荆州,孙刘联盟抗曹,形成暂时稳定的对峙局面,于是曹操退回了魏都邺城。从这时起建安文士云集邺下,他们以曹氏父子(特别是曹丕)为中心,经常云集宴游,诗酒竞豪。后人评价说“诗酒唱和领群雄,文人雅集开风气”。邺下聚会,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当然这只笔筒上画的不是“邺下雅集”。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文人雅聚,应该是金谷园雅聚。西晋文学家石崇曾在自家园林金谷园召集文人聚会,与当时的文人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结成诗社,史称“金谷二十四友”。他们畅游园林,饮酒赋诗,并将所作结为诗集。这只笔筒显然不是“金谷园雅聚”。

那么是不是“兰亭雅集”呢?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邀请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到绍兴城外的兰亭修禊,组织 “曲水流觞”活动,并各赋诗两首。后来王羲之将已成诗编为一辑:兰亭集。且应众人之邀,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兰亭雅集”为后世留下了37首情醇才富的兰亭诗,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千古佳话。但这只笔筒上画的没有“曲水流觞”活动,可见笔筒上描绘的不是这次雅集。

历史上能与兰亭雅集相媲美的文人雅集活动,当属宋代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于西园的雅集活动了。元祐二年春夏之交,由驸马王诜做东,苏轼和他的朋友们雅集于王诜家之西园,参加此次雅集活动的文人共16人。除苏轼、王诜外还有苏轼的弟弟苏子由,苏门四学士黄鲁直、晁无咎、张文潜、秦少游,画家李公麟、书画家米元章,文士蔡天启、李端叔、郑靖老、陈碧虚、王仲至、刘巨济及从日本西渡来宋的圆通大师。事后李公麟作画,米元章作《西园雅集图记》以记其盛会。米芾的文章点明了时间地点,介绍了参会者的身份才学,最后感叹道:“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耶!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辩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览者,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仿佛其人耳!”

从米芾详细生动的记载,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次集会活动轻松高雅和诸位高士之风采。“看了‘西园雅集’图,仿佛你也是画中之人了!”这是米芾为《西园雅集图》写的绝妙广告语。《西园雅集图》因李公麟的画和米芾的记而得以流传,并为后世文人所津津乐道和憧憬。这一题材也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尽情描绘。不过笔筒上没有画出“西园雅集”之盛。比如苏轼的豪放、米芾的痴石、公麟的妙墨……甚至连圆通和尚的形象也没有,只能说是参照西园雅集画的一次文人雅集吧!

康熙青花瓷的发展与创新


清初一切沿袭明朝旧制。景德镇御器厂因停烧已久,顺治时则采用“有命则工,无命则止”的进御形式。顺治十一年(1654年)在景德镇设厂,奉命为宫廷烧造瓷器。康熙初年三藩之乱,御厂一度停烧,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式恢复御器厂的烧造。御厂对清代景德镇瓷业发展而言,在技术上一直是担任着领航者的角色。清代陶瓷生产首先废除了匠籍制,产品实行官搭民烧,并形成固定制度。匠籍是封建国家转为手工业工人立的户籍,他们子孙世袭其业,在官吏的监督下从事生产,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清代以前官窑瓷器生产中多采用此种制度。以明代为例,“供役工匠,则有轮班、坐班之分,轮班者隶工部,住坐者隶内府内官监。”(见《明会典》卷188,3792页)清朝建立后,首先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加以改革。顺治二年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康熙三年,“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等等(见《清史论从》三辑,王钰欣文)。由于工匠制度的改革,使广大手工业匠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摆脱了匠籍的束缚及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陶瓷生产的发展。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的机构设置较明代时有所缩小。这并非因为御器厂处于萎缩的状态,而是由于它吸收了明代的建厂经验,取消了一些多余的机构。如明代御器厂内设的狱房,到清代时便被废除。清代御器厂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放松,使工匠得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不仅御器厂本身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分工也更为细密,而且因在宫廷内设立造办处,使御用瓷器的运作渠道进一步通畅,更因高精细的瓷器在宫廷内有专门的制作程序,如画工、设小窑烧制等,使宫廷的瓷器消费进入史无前例的奢侈阶段。而中国古代瓷器就其工艺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应以清代前期为最高峰。此时期青花瓷器凭最高峰的盛势,在创新与繁荣上也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高峰。

康熙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造型硬挺、爽利、饱满有力,大件器皿更是气魄雄伟。造型多用单纯挺拔的弧线、圆线和有力的直线相结合,外轮廓线各部分的组合变化乃至形体的整个比例也很协调。因此,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能给人以深厚含蓄、耐人寻味的美感。康熙青花瓷器的釉色特点是色泽鲜明青翠,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景德镇制瓷工匠长期经验积累,熟练的运用多种浓淡不同的青料,分染出深浅有别的蓝色色阶变化,甚至在一笔之中也能分出不同浓淡的笔韵,使所描绘的物象具有丰富的色调。这种特点在康熙青花瓷中的山水、花鸟纹饰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