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黄釉瓷器 > 导航 >

“皇气”逼人的明代宫廷黄釉瓷鉴赏

“皇气”逼人的明代宫廷黄釉瓷鉴赏

古代黄釉瓷器 古代黄釉瓷器鉴别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2020-05-11

古代黄釉瓷器。

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即使在叛乱不断的嘉靖时期,也严禁民间使用,民窑即使可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黄釉瓷。

黄釉瓷分为分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后呈现黄色,到清代时在烧制的黄釉中加入了玻璃白,呈色较明代亮且白,无明代的娇嫩之感。黄釉的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黄釉然后再烧制,另一种是在已烧制的白釉器上施黄釉。

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均有烧制,为宫廷专用瓷。明代黄釉瓷可以分为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三个时期。

明早期黄釉瓷因稀珍受宠

永乐黄釉色淡,釉面薄,无肥润感,目前只见过出土之物,未曾见有传世品。宣德黄釉瓷也多以出土器为多,器型多以碗、盘、高足杯为主。宣德黄釉瓷施釉到底,置于桌上不见圈足露胎,釉面肥厚,釉色娇嫩,素面无纹饰。与此时期的宣德瓷器一样,黄釉上多出现桔皮纹。

宣德朝虽烧制瓷器众多,但成熟的黄釉瓷刚试烧成功,因此,在宣德朝黄釉瓷并不多见,传世品更加少见。近年来随着景德镇御窑厂龙珠阁出土了大量的宣德瓷片,一些宣德黄釉瓷片大量流入市场,被藏家一抢而空,现在已千金难求一片了。目前有据可查的宣德黄釉拍品共有三件上拍,只有在2004年春拍中北京华辰的明宣德娇黄釉撇口盘以132万元的价格拍出,而其它拍品由于种种原因而流拍。

明中期黄釉艺压群瓷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黄釉瓷相似,考古发现最早的“娇黄釉”出现于成化朝,但由于此时期的数量有限,且没有传世品存世,所以不为人知。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出土了少量的成化黄釉碎片,外底面往往有烧成后加刻的“甜”字。后仿的成化黄釉瓷可以根据成化时的小巧器型风格和那独有的成化款即可辨别。但要注意大多真的黄釉瓷都有用过的痕迹,外底面往往有烧成后加刻的“甜”字。

弘治时期的黄釉是最负盛名的,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之作。这时的黄釉是用浇釉的方法施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它的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鸡油,又称为“娇黄”、“鸡油黄”。娇黄是两次烧成的低温釉,因而偶而能见铅质银色光泽,后世多有仿弘治娇黄釉的伪品。

在后世仿制的黄釉瓷中以康熙仿的最像,但康熙朝多落本朝款。弘治瓷乃至整个明中期的瓷器都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底部塌凹,特别是盘碗之类的器物。这一缺陷性特点在后世仿品中很难仿制的成功。第二个特点是弘治器物底足稍矮,底足白釉发灰或泛青色,不可能非常洁白。再者,弘治瓷都落本朝款,弘治款格局,大眼一看有一个特点,要么上大下小,要么下大上小,还有一种情况,“弘”向右上方倾斜,“治”字向左方向倾斜,而且“治”字的“水”旁有点倾斜,一般藏家都有这个概念,民国以前仿品多没有倾斜,而民国以后仿品刻意追求这种相似,容易走眼,但仔细看去,后仿款的字往往比弘治款过于阳刚。

正德黄釉继承弘治之作,但不如弘治黄釉那样浅淡而嫩,显得较深而老,弘治瓷上所具有的那两个特点在正德黄釉瓷上也有表现。一般区别正德黄釉瓷与弘治瓷的标准很简单,从款上就可直接看出,如果是瓷片,那就须从釉色深浅上进行辨别。

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弘治娇黄釉盘,口微撇,圈足,胎质细腻,造型端庄、大方,釉面黄润光滑、晶莹透澈。圈足内有青花“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可以作为弘治黄釉的标准器。

明中期三朝在黄釉瓷的基础上还大量烧制了黄釉青花、黄釉绿彩、黄釉红彩、黄釉紫彩等黄釉彩瓷,这些瓷器在明以后也多有烧制。明中期的黄釉青花、黄釉绿彩瓷最具特色,其中以黄釉青花花果纹盘和黄釉绿龙纹盘为代表。明晚期黄釉瓷繁琐中见精美。

嘉靖黄釉一般都比弘治娇黄釉稍深,釉面似有不平感,但也有极淡的,而且有的釉面却极匀润。器物大多为素面,也有细线刻划纹装饰。以六字青花楷书款为多,如果黄釉器器底施黄釉,则肯定为刻款。万历黄釉传世品少见,所见碗类黄色较深,无娇黄之感。传世品中曾见有器里白釉,碗心绘青花双圈,器外壁刻划双龙戏珠纹,书两行六字青花楷书款的万历黄釉器。此时期的黄釉瓷普遍不耐看,而且此时期的黄釉彩瓷因嘉靖帝崇尚道教而大量生产,其工艺繁琐,图案呆板,无神态,但也有精美者面世。在2001年翰海春拍中,一只明嘉靖黄釉赭彩龙盘曾以72.6万元拍出。

黄釉瓷仿品层出扰乱市场

明代黄釉瓷多为使用器,只有一部分用作祭祀之用,很少用于观赏。因此,在明代传世的黄釉瓷中都有用过的痕迹。后世仿品中为了仿制出用过的痕迹而多用硬物划伤釉面来作伪。对于这种高仿品藏家不可大意,笔者曾于2004年12月份在景德镇佳洋公司标本室中见到过一只仿的水平较高的嘉靖黄釉碗,不论釉色、款、底足,都仿制的极像,虽在釉伤上笔者曾有疑问,但笔者还是一度走眼,认为是嘉靖之物。后来在与李辉柄老师交谈中,李老师给我指出了其仿制的不足之处,器型上过于规整,不似嘉靖之器。后来在遇到此类黄釉器时,笔者就多留了个心眼。在文物这一行,收藏者都知道单色釉是最难鉴定的,像上面那件是高仿品,在鉴定时要从各方面入手去鉴定。目前在市场中还有一些仿制水平较差的仿品,这些仿品多仿明中期、明晚期的黄釉彩瓷,此类仿品大多黄釉过于黄,彩过于浮于釉面,且过于大红大绿,很不和谐,此外在器形、底足、款上都极不成功,很易鉴别。

黄釉瓷分等级决定价值

黄釉在明清两代皇室中的使用是有规定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据史料考证,在明代皇宫中,器里外都施黄釉的瓷器为皇太后、皇后的用具;皇贵妃则用器物内壁为黄釉,外壁为普通透明釉的器物,贵妃用黄釉绿龙器或黄地绿 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则不可以用黄釉器。因此我们在投资黄釉瓷的过程中,对认知黄釉瓷的种类很重要。不同的黄釉瓷代表不同的等级,但我们同时还要从稀有性上进行投资,比如一些黄釉彩瓷,在黄釉彩瓷中,绿彩瓷价格略低外,而其它黄釉彩瓷级别虽低,但因存世量有限,在艺术品市场中并不多见,且工艺繁琐反而价高一些。

在黄釉瓷市场中,比较常见的明代黄釉瓷品种主要有单色釉黄釉盘、黄釉青花器、黄釉绿彩瓷。

单色黄釉瓷首推弘治朝

单色黄釉瓷中市场价值较高的是弘治黄釉瓷,其以引人入胜的色调吸引了藏家的眼球,此时期的黄釉瓷流入市场的数量相对大一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投资热潮。据统计,目前上拍的明代黄釉瓷共有125件,而仅弘治、正德两朝的黄釉瓷就有61件,几乎占到了50%。

但在市场价值上,正德朝的黄釉瓷还是和弘治的黄釉瓷有差别,正德黄釉不如弘治黄釉器耐看,所以市场价值并不是太高,一般的盘、碗之类的市场价在十万左右。而如盌之类的器物的价格则略高一些。此外像宣德的黄釉瓷和成化的黄釉瓷因市场上少见,而价格高扬,也为藏家所追逐。

黄釉青花器以精美征服藏家

明代黄釉青花器是在青花瓷器的纹饰之外用黄釉满填作底色,再经二次烧成。此品种从宣德传至嘉靖时期,弘治时的黄釉青花盘,其黄釉凝厚光亮,青花色调黑蓝,器型及纹饰与前朝基本相同。青花色调宣德、成化的色重,正德青花与弘治相似,但青花色泽仍显黑蓝。

黄釉青花器以明中期的黄釉青花花果纹盘最为有代表性,明晚期并不多见,在清三代多有仿制,其中康熙、乾隆两朝仿制的最像。青花花果纹盘有两种基本装饰纹样,盘内壁画荔枝、枇杷的,盘心画石榴花一枝, 外壁画番莲花;盘内壁画石榴、葡萄的,盘心画玉兰花一枝,外壁画牡丹花。这种把黄蓝两种色调共存于一种器物上的艺术品更受当今收藏家的喜爱。在目前的拍卖中,有数据可查的黄釉青花器只有两件拍器,但都以高价成交,且都在四年以前成交,而近四年来并不见有黄釉青花器现身拍场。据估计,1996年翰海秋拍中以286万元成交的明弘治黄釉青花花盘目前的市场价值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其实黄釉青花的存世量并不少,许多博物馆都有黄釉青花器的展品,而流入市场的却并不多。黄釉瓷的艺术价值早已为文物界所共识,普遍认为此时期的黄釉青花的价值高于明中期的青花器。例如在台北故宫的藏品中所藏的弘治白地青花仅有89件,而黄地青花则为289件,比前者多出两倍有余。因此在市场上所见的黄釉青花瓷将是精品中争夺的焦点,这也势必带动黄釉青花器的升值。

黄釉绿彩瓷以工艺抢占市场

黄釉绿彩瓷以黄釉为地,用绿彩在雕刻好的暗龙纹等纹饰上彩绘,造型品种比较单一,图案纹饰多以龙纹为主,器型多以盘,碗为主。永乐,宣德时期彩龙纹凸起于釉面,弘治时期的外壁绿彩敷色薄而淡,呈色泛黄,嘉靖时期,不如前几朝精细,但器型品种纹饰内涵均丰富起来,且工艺繁琐,对清代黄釉绿彩器产生一定的影响。

明代黄釉绿彩瓷在烧制时十分严格,不容有误,在传世和出土中都曾有一些白釉留白地龙纹器,其制作方法是在胎体上先刻出龙纹,施透明釉时留出龙纹的部分,高温烧成后,由于露胎部分的氧化作用,呈现出白釉火石红色龙纹的情况。这些器物都是白釉绿彩器和黄釉绿彩器的半成器或者废弃品。笔者曾在景德镇看到过一件白釉白地龙纹器,这种器物刻的十分精美,但龙纹却是四爪龙纹,这在当时是十分允许的,当然被作为废品消毁。此类器物在近几年的拍场中多有见到,价位在十万左右,如有四爪龙纹器价会更高一些。 此外,嘉靖时期的黄釉彩瓷的艺术价值也较高,也很值得投资。此时期最为出名的是嘉靖黄釉绿彩龙纹器和黄釉多彩云龙纹器,这些器物全身带着“皇气”,为藏家所欣赏。

明代黄釉瓷在市场中的总量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的,能现身拍场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此类器物身上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不平凡的经历给收藏增添了乐趣。如果在拍场中确定了此类器物的真伪性应立即出手,将其纳入手中,其升值空间不可限量!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明清黄釉瓷器的品种及宫廷配用


一、黄釉瓷器概说

我国古代的颜色釉瓷器以其迷人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象征意义而给人们留下品味不尽的韵致,黄釉瓷器正是这其中最具贵族气质的一朵奇葩。

明弘治 黄釉双耳尊

在古代社会中,黄色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明清两代对黄色的使用则有更为严格的限制,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再度重申禁令,将黄色服装的禁止范围扩大到皇族以外所有人的身上。又《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由此可见,不仅衣服不许用黄颜色,就是黄色的瓷器也是绝对不许民间私自生产的。到了清代,黄色在皇族内部的使用也是有着相当严格的等级规定的,任何人不得僭越。

明正德 黄釉碗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万历 黄釉五彩双龙纹盘 广东省博物馆藏

黄釉瓷器除了作为陈设观赏、日常生活的用器外,还是宫廷祭祀用器。《大明会典》“器用”一章叙及祭祀用器时曾提到:“洪武元年,多以金造……二年祭器皆用瓷……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以青、黄、红、白四色主祭天、地、日、月。清代沿用明制。但明清两代对黄釉瓷器的使用也略有不同,明代的黄釉瓷器主要是作为皇室的祭器,在传世品中祭祀用瓷所占的比重很大,明代的方丘即清代的地坛,它和明清两代的社稷坛,所用的主祭器物都是黄釉器物,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弘治黄釉牛头尊,也称“牺尊”(图二),这种器形与乾隆十三年(1748年)奉敕编著的《皇朝礼器图式》中的地坛正位尊的形制基本一致,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黄釉牛头尊大致一样,说明这种器形是分属明代方丘和清代地坛或社稷坛的正位祭器。

黄釉瓷器是氧化铁或氧化锑为呈色剂,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自明初洪武年间,到弘治时期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明晚期曾一度停烧,直到清顺治时期,才又恢复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黄釉瓷主要是以仿宣德和弘治黄釉瓷为主。在沿襲明代黃釉的基礎上,勇於創新,把暗刻、劃、印、雕等各種裝飾工藝以及釉上彩繪共同運用到黃釉瓷器上,豐富了黃釉瓷器的品種,壹改單色黃釉瓷以素取勝的面貌,形成黃釉瓷發展史上的又壹個高峰,晚清時期則以光緒黃釉瓷為代表,精品多為光緒朝慈喜太後禦用的官窯瓷器。由於“黃”與“皇”諧音,故成為皇家至尊之色,惟皇帝才能使用。

清雍正 淡黄釉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釉的滥觞期在唐代,其时黄釉瓷器发色不稳定,也较为粗糙,故只在民间使用,在当时并不神秘,也不特别名贵。但值得注意的是,毕竟唐代离现在已很遥远,物以稀为贵。对于十分稀少的、带有当时信息遗存的黄釉瓷器,当然会有很高的价值。

辽 黄釉绿彩刻花莲菊纹盘 首都博物馆藏

辽 黄釉龙柄洗 首都博物馆藏

永乐、宣德时期虽烧制瓷器众多,但成熟的黄釉瓷因刚烧制成功,因此,黄釉瓷并不多见,传世品更加少见。

明永乐朝黄釉葫芦执壶

弘治时期最著名的品种是黄釉,换句话说,弘治的黄釉瓷器是明代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其黄色娇嫩如鸡油一般,人称“鸡油黄”。器型主要有盘、碗、尊等。这一时期的黄釉瓷与成化时期的黄釉相比,颜色深,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较之成化时期那类泛白的淡黄釉显得深且厚。與正德、嘉靖時期的黃釉相比顏色要淺淡,可以說弘治時期的黃釉深淺適中,恰到好處,因此在陶瓷歷史上常把它作為明代黃釉的典型。

明弘治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

明正德、嘉靖黄釉变深,为“鹅黄”和“麦芽黄”。比“麦芽黄”深者,又称“蜜蜡黄”。除单色黄釉外,还出现以黄釉为地,在花纹上加施绿釉。这种绿彩图案花纹大多在器胎上刻为图案轮廓,再施绿彩,也有青花、礬红并列一器的制品,如黄地黄花和礬红地黄彩釉图绘等制品,款识也为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书款。

二、明清时期黄釉瓷器的主要品种

1、浇黄釉瓷器,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烧造而成。

2、米黄釉瓷器,也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烧造而成。

3、淡黄釉瓷器,又称蛋黄釉、柠檬黄、西洋黄瓷器,是以氧化锑为呈色剂烧造而成。

清乾隆款 蛋黄釉白里七格带盖颜色盒

4、鸡油黄瓷器,是因为这种黄釉瓷器的釉色近似鸡油而得名。

三、黄釉瓷器在皇家的配用

封建社会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皇家对颜色釉瓷的垄断,也抬高了官窑颜色釉瓷的身价,限制了民窑颜色瓷的发展。清代色地釉瓷的使用,以法典的形式更加明确地固定下来,成为祖制,不得僭越。

《大清会典》记载宫中在用瓷方面,不但祭器的形式有严格规定,日用瓷的颜色、纹饰和数量也按宫廷中人员身份、等级加以明文限制。《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了后宫用瓷标准:

皇太后“黄瓷盘二百五十,各色瓷盘百;黄瓷碟四十五,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百,各色瓷碗五十。”

皇后“黄瓷盘二百二十,各色瓷盘八十;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百,各色瓷碗五十。”

皇贵妃“白里黄瓷盘四,各色瓷盘四十;白里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十五;白里黄瓷碗四,各色瓷碗五十。”

贵妃“黄地绿龙瓷盘四,各色瓷盘三十;黄地绿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十;黄地绿龙瓷碗四,各色瓷碗五十。”

嫔“蓝地黄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八;蓝地黄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六;蓝地黄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四十。”

贵人“绿地紫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绿地紫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绿地紫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八。”

常在“绿地红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八;五彩红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五彩红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这段文献清楚的表明除了皇帝、皇太后、皇后可配享纯黄釉瓷,皇贵妃可用里白外黄瓷外,其余人等均不得使用黄釉器物。此时的黄色已成为帝王之色,黄釉瓷器顺理成章地成为帝王的御用瓷。

此外,皇帝对巩固自己江山基业有特殊贡献的文、武重臣,颁赏一件黄色马褂,以示恩宠,嘉以殊勋,受领之人三叩九拜,山呼万岁,感激涕零,无限风光,世代相袭。可见黄色的至尊、至贵。

下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库房传下来的黄釉瓷器整理

黄太后、皇后用黃瓷碗

皇貴妃用白里黃瓷碗

明代早期黄釉瓷器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黄釉瓷是陶瓷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唐代安徽淮南寿州窑,四川邛崃窑,河南密县西关窑、郊县窑,陕西黄堡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其中以寿州窑黄釉瓷最为著名。

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色为吉利之色的记载,如“黄裳,元吉”。《明史》记载:“闪黄,乃上用服色也”。《汉书》说:“黄色,中之色,肘之服也。”

按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来解释,“行”中的“金、木、水、火”分别代表“西、东、北、南”四方,“土”居中央,统率四方,而土色为黄。历代帝王崇尚土德,故黄色成为帝之色,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把黄色用于皇帝的衣食住行中,则象征皇帝贵在有土,有土则有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威。由此可看出古代先民对黄色的尊崇。

自隋唐以后,黄釉瓷器亦成为皇室的御用瓷器,明清两朝只供宫廷使用。民窑不得生产.违者重罚,到了清代,黄釉器的使川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器,贵妃、妃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

黄釉金彩牺耳罐 明弘治

这不仅说明黄釉瓷器是皇室的专用瓷器,同时说明黄釉瓷器在皇室中还是等级制度的象征,为黄釉瓷器烧造奠定了深厚的历史背景。明代以后,封建礼制对黄色的法律规定更加严格。笔者根据其釉色及款识将明代黄釉分为早中晚三期。

娇黄釉碗 明弘治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 (1391) 明代早期黄釉瓷器以永乐及宣德黄釉瓷器为主。永乐黄釉瓷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以肥润的甜白釉打底,覆罩淡淡的黄釉,因有白釉衬托。黄釉显薄,色淡。胎薄体轻,窄小的圈足很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清代黄釉瓷的鉴赏与市场价值


从明代黄釉瓷开始烧制以来,黄釉瓷的品种就在匠人的创新中不断增加。明代黄釉瓷虽然已烧制得近乎完美,但黄釉瓷的品种还不是很多,黄釉瓷到了清代才有了更大的发展。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的基础上,逐步地发展,并在器形、纹饰上有所创新,黄釉釉色的种类也随之增多,有娇黄、鹅黄、麦芽黄、蜜蜡黄、鸡油黄、蛋黄、粉黄、柠檬黄釉等不同色泽。

重现辉煌的康熙黄釉瓷

黄釉瓷在明代晚期并没有太多的精品传世,甚至一度停烧,到清顺治时期,黄釉瓷的烧制才又回复,但也只烧制一些盘类器物,做工多粗糙,底多有炸口,有的底款书“大清顺治年制”。这类瓷器存世量少,升值空间较大。

到了康熙朝,民间已不许私自生产黄釉瓷器,黄釉瓷都是官窑器,这不仅仅因为朝廷禁止民间生产黄釉瓷,民间无能力生产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康熙黄釉瓷仍旧是以仿明宣德和弘治黄釉瓷为主,在器型和工艺上略有创新。从目前流入市场中的康熙黄釉瓷来看,此时期的黄釉瓷的器型已不仅局限于明代黄瓷器的传统器型,康熙朝新出现的器型在黄釉瓷中都有出现,大多以素面为主,黄釉以仿明弘治娇黄为多。总体来看,康熙朝仿弘治娇黄釉还是比较像的,但康熙黄釉器有的较弘治朝颜色深,而且器物造成型上,也略有出入,如盘类器底跳足部弘治弧度较大,康熙较小而稍直;盘外底釉色,弘治较白,而康熙则呈青色。在底款的仿制上康熙黄釉与弘治的区别较大,很易区分。此外,康熙黄釉的盘、碗等的圈足,一般是弘治器较高,而康熙仿制器的较矮。

除烧造单色的素器外,康熙朝还烧制了一些仿弘治娇黄的锥拱云龙、间花龙纹盘和以鸡油黄为地子,在胎上刻有龙凤、八宝等图案花纹,再在这些图案上施绿釉的装饰和鸡油黄器上加以堆塑花纹的产品。这种黄釉瓷存世量较少,且大多收藏于博物馆之中,流入市场的更少,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已很难再见到这类拍品了。2004年10月的NY苏富比曾以25.4万元人民币拍出一件清康熙黄釉划赶珠云龙双耳小杯。

彰显皇家气派的雍正黄釉瓷

清代黄釉瓷烧制最好,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雍正一朝。雍正黄釉不仅在于此时期的黄釉瓷造型完美、做工精细、胎薄、质细,更重要的是此时期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黄釉总体上看釉色温润、晶亮;器型工整、端正,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彰显皇家气派。

雍正的黄釉瓷的釉色有娇黄、蛋黄、蜜蜡黄、柠檬黄釉等,其中蛋黄釉瓷是雍正首创,蛋黄釉是一种虽有粉质的乳浊彩釉,比浇黄釉更为浅淡,不透明,似蛋黄色,又名“蛋黄釉”或“西洋釉”。器形有觯瓶、观音尊、莲花形折腰盆,及盘、碗、杯、碟等。这种黄釉品种一直延绩烧制嘉庆、道光年间。

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釉嫩,视觉感强,世人以此黄釉为清代黄釉瓷的最高水平。柠檬黄釉瓷在拍卖市场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据数字统计,目前市场中拍卖成交价在前十名的黄釉瓷中雍正黄釉瓷占了7件,而且都是柠檬黄釉瓷。其中在2004年北京华辰秋拍中一件清雍正柠檬黄釉莲形大盘以286万元人民币拍出,成为当年国内艺术品市场中成交价最高的单色釉瓷器。从一系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柠檬黄釉瓷的市场价值年年上涨,投资前景十分可观。

黄釉彩瓷在此时期也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仿明弘治的黄釉青花花果盘、柠檬黄釉青花器、鸡油黄釉绿彩器和少量的黄釉粉彩器。这些器物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极具收藏价值,在每次拍卖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雍正黄釉瓷的数量上不及康熙朝,下不如乾隆朝,然而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中却是最受欢迎的。虽然总体上拍件数不多,还有近五成拍品没能成交,但这并不影响雍正黄釉瓷价格上涨的趋势,有的拍品甚至多次显现身拍场,并且在目前的成交记录中,雍正黄釉瓷的成交价位一直排在清代单色釉瓷的前面,这都表明行内人士对雍正黄釉瓷的认可。例如在2004年9月16日上海新世纪一次拍卖中,一对清雍正年制的柠檬黄釉刻变形莲瓣纹酒杯,从10万元的价格起叫,至86万元的高价方落槌,高出估价近9倍。

精益求精的乾隆黄釉瓷

乾隆时期的黄釉瓷与康熙、雍正朝相比已有退败之象,在黄釉的釉色上与前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此时期的黄釉瓷不再追求釉色之美,在单色黄釉创新上并无多大贡献,黄釉此时多作为黄釉彩瓷的底色,这个时期黄釉青花器、黄釉粉彩瓷、黄釉珐琅彩瓷较多出现。黄釉与多种彩瓷共同烧制,因多种工艺烧制,总体上此时期的黄釉瓷精益求精,给人以华丽的效果,为黄釉彩瓷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同时此时期的黄釉烧制朝廷规定并不是太严,民间也开始有少量的黄釉瓷生产,但无论在釉色还是在工艺上都仍旧与官窑器无法相比,而且不能生产朝廷所不允许的颜色,多为米黄釉。

没落的清中晚期黄釉瓷

乾隆之后的黄釉瓷与其他瓷器一样,随着国力和皇权的衰弱,黄釉瓷的质量、品种都不如清三代,黄釉瓷的发展已成没落之势,主要是以单色黄釉器和黄釉粉彩器为主。这段时间的黄釉器器形虽仿前几朝,但胎体已没有以前工整,过于呆板,胎釉结合也不好,存世的黄釉瓷中甚至还有剥釉现象。这个时期的黄釉雕塑瓷虽说给黄釉瓷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不过最终没能改变黄釉瓷没落的局面。

目前清代黄釉瓷上拍800余件,其中乾隆之后的黄釉瓷有450多件,占了一半还多,但此时期高价位的黄釉瓷并不多。光绪黄釉瓷应该说是此时期的一个亮点,在2002年的上海敬华的春拍中,一件带有“储秀宫制”款的清光绪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大盘以110万元拍出,成为清中晚期黄釉瓷拍出的最高成交记录。随后在2003年8月份的上海敬华拍卖中,另外一对落“大清光绪年制”款的清光绪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盘以30.8万元拍出。显示出光绪黄釉瓷在艺术品市场中仍有着巨大的市场。

清代单色黄釉瓷精品层出

清代的单色黄釉瓷以素取胜,特别是清三代的单色黄釉器器型规整、端重;釉质细腻、莹润、器型优美,给人以富丽之美,可以说清三代的黄釉瓷是黄釉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清三代黄釉瓷在烧制上已不满于仅仿制明代的单色素面黄釉瓷,而是把各种工艺共同运用到黄釉瓷上,此时期的黄釉种类除了明代出现过的单色素面黄釉器和黄釉彩瓷外,还把刻、划、印、雕、塑等工艺也运用到黄釉瓷上。黄釉瓷上的刻划花纹以植物纹为主,而印纹多以龙凤、蟠螭等动物纹为主。此外,此时的制瓷工匠们穷尽极工地运用雕、塑等工艺让黄釉瓷的精品在清代层出不穷。清代的黄釉刻、划、印花瓷是清代的一个创新,市场上有大量传世品,精品不在少数,亦多为旧时宫廷遗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投资潜力。但是目前买点最好的仍旧是清代创新的单色黄釉瓷,如蛋黄釉、蜜蜡黄、柠檬黄釉瓷,这些瓷器在拍卖中倍受关注,在目前的拍卖中都表现不菲,单色黄釉瓷的成交价都遥遥领先,且都为雍正黄釉瓷。

清代黄釉彩瓷以华丽取胜

清代黄釉彩瓷与明代相比增加了黄釉粉彩瓷和黄釉珐琅彩瓷,市场中多见的是黄釉青花器和少量的黄釉粉彩瓷。

清代黄釉青花在仿弘治黄釉青花的基础上烧制而成,器型有所增加,纹饰有所改变,以雍正朝仿制的最像。清代黄釉青花器在拍卖场中是藏家角逐的焦点,有的拍品甚至多次上拍。目前在拍卖中黄釉瓷成交价最高价的清雍正柠檬黄釉地青花缠枝花卉纹壶,曾在2002年上海敬华秋拍中以440万元的价格成交,随后此拍品在上海敬华拍卖中再次出现时,它的估价已高达550万-650万元。不到三年内,价格上涨了近50%,清代黄釉青花器的投资前景可想而知。

清代黄釉粉彩瓷把黄釉与粉彩结合,形成一个新的陶瓷品种,市场中早期的拍品并不多见,而清中晚期的黄釉粉彩瓷仍可见到,这样的瓷器粉彩浓艳、华丽,绘画技艺精细,是官窑器中的典型佳作,更具皇家气质,受到皇室的喜爱。这类瓷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中也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光绪年间官窑的黄釉粉彩瓷。落有“储秀宫制”、“大雅斋”款的黄釉瓷价格更高。

清代雕塑器巧夺天工

清代的黄釉雕塑器的产量并不是太大,清三代时期的黄釉雕塑器主要以皇室用器为主,器型主要有笔筒、帽筒等,清中晚期的黄釉雕塑器民间也有生产,清末更有许多制瓷名家作品传世。

在清代的雕塑瓷中以黄釉雕瓷笔筒最为出色,以剔地手法刻出松、石等,口沿及底往往雕制成竹节断面痕迹。官窑多有纪年款识,民窑有堂名款或刻工名号。雕瓷的著名工匠有陈国治、王炳荣、汤源和等人。晚清时期的此类作品仍较盛行,但质量下降,最典型的特征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面泛灰。

釉色决定清代黄釉瓷投资价值

清代黄釉瓷品种多样,鉴别起来十分困难,而投资此类瓷器更是没有标准,特别是单色黄釉瓷。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应注意黄釉瓷的釉色,釉色的精美决定了这件物品的地位。黄釉釉色越纯,越受人喜欢,如清三代的娇黄、蛋黄、蜜蜡黄、柠檬黄釉,即使是在这些釉色上的彩瓷也比其他色调的瓷器更受欢迎,在交易中的市场价值更高。

清代釉色纯正,无杂色,釉厚的黄釉瓷器,在市场中往往成为藏家的焦点。在2005年太平阳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对康熙黄釉暗刻螭龙耳杯将亮相。估价在40-60万元人民币之间,此对康熙黄釉小杯外腹暗刻四螭龙,里施白釉,外施黄釉,并带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虽然没有华丽的纹饰和造型,却在简约中让人们领略到朴实无华的美,受到多位专家的赞赏。但最终由于黄釉不纯正等多种原因而流拍。

再者,对釉色的识别也关系到投资的成功与否,清三代仿明代的黄釉瓷艺术水平和投资价值并都不低,但清末、民国乃至现代仿制的黄釉瓷的如不加以辨别,断错了代则会影响到整个投资的计划。清代仿明代黄釉器当属雍正朝仿制最像,但康雍乾仿品大多落本朝款,相对比较容易分辨。此外清代黄釉器由于施釉较薄,没有明代黄釉器耐看,且明代黄釉的釉厚不开片,而清代黄釉器釉薄而开细小的片纹而易于分辨。近代的黄釉器以仿明代黄釉和清代康熙时的鸡油黄较多,仿明黄釉由于釉薄,釉面有许多凹如的点子。仿康熙鸡油黄者其釉质糙、不匀。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方面,如造型、重量以及青花款识等,对其进行辨别。

寿州黄釉瓷


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和淮南市上窑镇等地。寿州窑早期产品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到了唐代,寿州窑打破了传统的“南青北白”的局面,改用氧化焰烧成,氧化铁为着色剂,创烧出独具风格的黄釉瓷,而备受人们青睐,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欢迎。从而跻身于唐代六大名窑之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边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瓷窑也仿制黄釉瓷器。

寿州窑早期产品种类较少。到了唐代,寿州窑在原来的基础上,生产规模、产品种类、数量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有碗、盏、豆、壶、罐、注子、枕、杯、纺轮及玩具等当时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品,尤以寿州窑烧制的黄釉瓷盏,盏腹浅坡适中,适合唐代时期人们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唐代饮茶蔚然成风,文人、士大夫之间常以饮茶为雅事,他们在研究茶叶的色、香、味和煮茶方法的同时,对茶具也非常重视。瓷盏因其烧制精美,黄釉均匀,美观大方,成了不可缺少的茶具。唐代陆羽在评价当时六个瓷窑生产的茶盏时,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并指出“寿州瓷黄,茶色紫”。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寿州窑产瓷盏。该盏通高4.7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4.75厘米。瓷盏器壁较厚,敞口圆唇内敛。盏内满釉,外施半釉,釉色黄中闪绿。较之纯细的灰白胎上施以白色的化妆土,增加了色釉的美观和纯净,釉面光润,颇具光泽,并开有细小纹片。器物造型浑厚大方,线条流畅,轮廓丰满,粗犷敦厚,神韵雅气,显示出寿州窑匠师们的高超工艺技术。

怎么鉴别黄釉瓷器?


怎么鉴别黄釉瓷器?

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也称铁黄,最早出现在汉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汉代越窑青瓷器上多见一些釉色偏黄的制品,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黄釉,仍属于青釉,或称为青釉中的青黄色釉。而在陕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要为绿釉陶器、褐釉陶器,偶见黄釉陶器。

汉代黄釉多有杂质,还不是一种纯正的黄釉,应该说可能仅仅是窑工们烧窑时因火候与配方的原因,偶尔出现的,属于一种偶然窑变的产物。就是因为这偶然窑变的原因,汉代黄釉陶,就颇有历史工艺价值。唐三彩、辽三彩上也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也属于窑变之产物。

黄釉还分低温黄釉和高温黄釉。瓷器上的高温黄釉,多为普通的民窑制品;而瓷器上的低温黄釉,多为官窑制品,非常珍贵。瓷器上纯正的低温黄釉,作为在烧成的瓷坯上两次入窑烧成的装饰釉,出现在明宣德年间。明成化、弘治黄釉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三代官窑黄釉精美,而乾隆后期黄釉则进入衰弱期。

明弘治黄釉颜色较浅,称为“娇黄”,其器壁较薄,器底施白釉,白釉肥厚微呈绿色;器型多见直口盘,盘的曲度不大,为官窑器,器底有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字款。

明正德、嘉靖黄釉变深,为“鹅黄”和“麦芽黄”。比“麦芽黄”深者,又称“蜜蜡黄”。除单色黄釉外,还出现以黄釉为地,在花纹上加施绿釉。这种绿彩图案花纹大多在器胎上刻为图案轮廓,再施绿彩,也有青花、矾红并列一器的制品,如黄地黄花和矾红地黄彩釉图绘等制品,款识也为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书款。

清代康熙黄釉釉质细而晶莹,似鸡油,故又称“鸡油黄”。康熙黄釉器出现黄釉胎子上加刻各种图案花纹之工艺。图案花纹烧成后隐现于黄釉内。同时还出现堆塑纹饰。如官窑器中的黄釉龙耳杯和堆塑的杯碟,颇为精细。

清代雍正黄釉除承袭前朝有“鸡油黄”的单色釉和黄地绿彩制品外,还出现了黄釉地施加粉彩的图案。官窑典型器为黄地粉彩十六孩碗和加粉彩云鹤云彩盘、碗。清雍正还出现了“粉黄”,黄釉中含粉较重,色浅而失透。有的粉黄在浅黄色中微泛青色,犹如“鸡蛋黄”,故又称“蛋黄”。

明清黄釉仿品仿明代施釉不肥而稀薄,露胎处无氧化铁的黄褐色,有的则黄褐色呈微红状;仿清代康熙鸡油黄施釉不均,釉色呈浓淡,有的泛现微青色,仿清代雍正粉黄釉质过厚,且多烧成橘皮状,釉面出现细小点子凹入。

新世纪前后新仿品总体特征:仿清三代黄釉胎质过细如白粉状,釉色比较嫩。仿明弘治黄釉胎骨偏重,黄釉器以青花为工业氧化钴原料。渗入胎骨,仿民窑器,粗劣,仿官窑器,精细,但缺乏一种硬质之光泽。

黄釉瓷器拍卖记录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黄釉瓷器,说这种瓷器的美让自己沉醉,讨论这种瓷器的娇让人痴迷,议论黄釉瓷器拍卖的价格,让人震惊。今天,小编也和大家来聊一聊黄釉瓷器,看看这个瓷器到底有什么魅力。

说到黄釉瓷器,实际上最早的创烧时间是在唐代,据说是当时在安徽和河南的一个窑口,叫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这两个窑口都曾烧制过黄釉瓷器。但真正的黄釉瓷器还要说汝窑,这种黄釉瓷器在明代之前发展缓慢,到了明代之后才有了飞速发展的机遇。宣德时期的浇黄更是历朝历代都羡慕的存在。到了嘉靖之后,又出现了鸡油黄和鱼子黄两个品种,清康熙时期则发展出来了淡黄等。

黄色在古代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象征,它是皇家的代表,唯有皇室之人才能使用,而普通百姓、贵族是不能使用的,因此,黄釉瓷器非一般人所能用。黄色代表尊贵,更独显奇特,它的娇嫩恬淡,它的温润风韵,让人为之痴迷。多年来,皇室一直控制黄色,因此,黄釉瓷器也成为皇室独享的瓷器,一般都在皇家御用或者是祭祀专用档次中。

黄釉瓷器的烧制方法游览中,一种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涂上色料,再经过低温烧制,另一种则是直接在素坯上施黄釉,但是这种做法远不如前者,所以用的比较少。

那么,黄釉瓷器市场价格如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个弘治时期的黄釉瓷器拍卖记录,看过大家就明白了。

一、明·弘治黄釉青花栀子花纹盘,成交价格是724万元。

二、明·弘治黄釉碗,成交价格是253万元。

三、明·弘治黄釉盘,成交价格是232万元。

仅从这三个黄釉瓷器拍卖记录就能看出,黄釉瓷器的拍卖行情很高,市场价格也不低,基本都在百万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千万。如此珍贵的瓷器,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关注。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黄釉瓷器的仿品非常多,很多古玩街看到的所谓黄釉瓷器都是仿品,看起来十分精品,逼真,但实际上都是假货,不值钱。还有一些为了提高仿品的可信度,会用一些真品瓷片加以融合,最终形成一个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瓷器,这种 黄釉瓷器的鉴别难度大一些,需要警惕。

所以,小编也提醒想要收藏黄釉瓷器的藏家们,在面对黄釉瓷器收藏之时,一定要注意鉴定真假,对于不确定或者是凭感觉不好的瓷器,建议不要收藏。因为一般情况下,存疑的瓷器往往都是假货,除非你有百分百观点能论证,否则不建议收藏,以免经济损失惨重。

黄釉瓷器精品欣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1:明宣德黄釉撇口仰钟式碗,尺寸:15.2厘米,估价: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26,980,000 ,成交时间:2012.04.04,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年春季拍卖会(一)。钤印款识:《大明宣德年制》款。

2:清乾隆黄釉划花「海水云龙」图长颈瓶,尺寸:12厘米,估价:HKD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HKD 9,380,000 ,成交时间:2012.10.0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撇口,长颈,折肩,弧腹下敛,卧足。外壁划五龙,皆五爪,傲行于云烟火焰之间,蝙蝠伴飞,上有如意云头环饰口沿,下有波涛海水漫溢足上。当中有一正面龙,腾跃火珠之上,另有一龙,夺水而出,觊觎其珠。通体罩施黄釉,色近杏黄。底刻六字篆款。

3:明嘉靖娇黄釉金钟杯(一对),尺寸:直径12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9,085,000 ,成交时间:2016.06.07,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款。

本品为一对,杯敞口,弧腹,圈足,,内外施黄釉,其釉汁肥厚,流淌自然,发色娇美,犹有“娇黄”风采。器型饱满庄重,品格不俗;底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单圈楷书款,难得成对保存,尤显珍贵。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黄”与“皇”同音,因而黄色也成为皇家至尊之色,明清两代黄釉瓷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黄釉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美称“娇黄”,形容其釉色娇艳。存世嘉靖时期黄釉杯,以撇口杯造型居多,且底部为施白釉落青花款之作;但如本品之铃铛杯造型,且底部亦施黄釉并落款者,宫中使用级别应远远高于在上述黄釉作品。

4:清雍正黄釉刻花海水龙纹天鸡钮合碗,尺寸:直径17.5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5,750,000 ,成交时间:2011.11.14,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撇口,深壁,折腹,圈足,外壁凸饰两道弦纹。外壁黄釉地线刻海水龙纹。器内施白釉,内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盖呈覆斗状,上置天鸡钮。盖外壁黄釉地线刻海水龙纹,盖内施白釉,内心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此形制的碗加盖后与碗体上下相合,故称为“合碗”、“盖碗”。“合碗”盖面与碗的纹样一致,盖内与碗心的青花款识对铭,见有楷书或篆书款。“合碗”为明宣德时期创烧的新器形,品种多样,有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红彩、青花红彩、蓝地白花、红釉及仿汝釉等,青花器常绘缠枝莲托八宝纹、云龙纹、折枝花纹、缠枝莲纹、海石榴等。清代雍正时期有仿制,传世品有青花、斗彩、蓝釉、蓝釉地白花制品,黄釉地刻花器极为罕见。天鸡是传说中的神鸟,最早见于晋代郭璞《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即鸣,群鸡皆随之鸣。”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晚唐的罗隐脍炙人口的寓言佳篇《说天鸡》:“扶桑枝边红皎皎,天鸡一声四溟晓。”古时,鸡司晨报晓,被看成黎明来临的吉兆。鸡被古人神化,先民们对于鸡的肖形神物的崇拜,成了吉祥的化身。鸡者,吉也!清朝的“康乾盛世”,天鸡的造型广泛流行,造办处曾以不同材质、不同工艺制造的天鸡形象,有玉器、珐琅、铜器等制品,似鸡若鸟的华美造型,用于宫廷陈设,以表达吉祥。均制作工艺精湛,生动传神,挺拔俏丽,为清代宫廷工艺的经典式样。康雍干时期御窑瓷器生产,不仅展现出康乾盛世帝王的审美意识,也代表了清代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杨献谷记有:“瓷品精进,无过清代康雍干之御窑。”端庄别致的造型、纤柔流畅的刻画与瑰丽明艳的黄釉浑然一体,展现了雍正御窑高超的制瓷技艺。《通典》注有:“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因“黄”与“皇”谐音,黄色是历朝帝王所崇尚的专属颜色,成为权利、尊贵的象征。黄釉瓷是皇家尊严的一种体现,被宫廷垄断,严禁民间使用。据清代文献记载,不同等级的皇室成员所使用的器物颜色、纹样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黄色龙纹的瓷器为天子用器,故此器应为雍正皇帝御用,弥足珍贵。

5:清嘉庆黄釉暗刻「苍龙教子」图天球瓶,尺寸:高29.5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5,520,000 ,成交时间:2019.06.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清嘉庆年制」款。

本品造型挺拔规整,长直颈,腹部浑圆,底部内挖成圈足,通体施黄釉,色近杏黄,釉层明润,颇具玻璃质感。釉下划刻 「苍龙教子图」,图中祥云迭现,形态各异,深得汹涌之象,但见五爪苍龙自祥云中探身而出,神情凶猛,身姿矫健,大有气夺千里之势。足胫处海浪翻滚,一幼龙字海水中跃起,与侧首下顾的苍龙深情对望。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其制作工艺颇为不易,需在素胎上描绘底稿,再以锋利尖锥沿纹饰在素胎上刻划,工匠须有百倍信心,方能运刀如笔,使得纹饰生动流畅,刻花完成后,通体再施黄釉入窑烧造,方能成此佳器。苍龙教子图作为清宫御瓷装饰题材始见于雍正一朝,而到了乾隆后期及嘉庆初期,此种纹饰成为御瓷之中最寓特殊意义的一类,存世数量珍稀,寄托了乾隆皇帝对大清天下的下一任继承者的殷殷期望。大清自关外入主中原,于马上得天下,虽经康雍乾三朝盛世,基业甫定,但对乾隆皇帝而言,如何于诸皇子之中考察选取最佳者即太子位,关乎社稷安危,天下得失,他面临艰难的抉择和巨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乾隆三十八年,弘历秘密建储,决定皇位传给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如何培养继承人自然是弘历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没有公开皇储身份,但是实际事务之中乾隆皇帝对永琰格外器重,已经暗示其储位所属,因而一直在教导和培养他。乾隆皇帝对「教子」行为的重视可以借后来其禅位之后对嘉庆皇帝实行的「训政」得以体现。训政,即是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即乾隆皇帝在禅位之后,朝中大事嘉庆皇帝仍需要聆听他的教诲,以免施政失当,此状况延续至嘉庆四年初乾隆皇帝驾崩为止。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皇帝的意旨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训政目的。嘉庆二年,弘历已当了两年的太上皇,五世同堂,本该娱悦于山水之间,颐养天年,却依然朝夕牵挂着朝政,因此特意刻制了「归政仍训政」印章,告诫自己不可松懈培养继承人的重任,由此可见其对大清江山的重视,对嘉庆皇帝执政的关切。

6:明嘉靖娇黄釉仰钟杯,尺寸:直径12.3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6,500,000,成交价: RMB 5,405,000 ,成交时间:2019.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款。

明代御窑瓷器于颜色审美方面依然推崇“五色”审美观——黄、赤、绿、白、黑,纯正的五色于统治阶级别具意义,《明史•食货六•烧造》载:“正统元年……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诸瓷器,违者罪死。”其中又尤以黄色最为尊崇,代表皇家无上的至尊权利。至嘉靖一朝,因其藩王身份尤重正统形象,故而黄釉、龙凤等象征权力地位的御瓷颇受青睐,由皇帝本人授意烧造。王宗沐的《江西省大志•陶书》就曾记载“今器贡自京师者,岁从部降式造”。本品即为此类御瓷之代表。仰钟杯成对而存,敞口,弧腹,圈足,内外皆罩施黄釉,釉汁丰腴,发色娇美,犹有“娇黄”风采。存世嘉靖时期黄釉杯,以撇口杯造型居多,且底部为施白釉落青花款之作;但如本品之铃铛杯造型,且底部亦施黄釉并落款者,宫中使用级别应远高于在上述黄釉作品,尤显特殊而珍稀。

7:清乾隆鳝鱼黄釉六方贯耳尊,尺寸:高45.5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4,500,000,成交价: RMB 4,715,000 ,成交时间:2016.05.16,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造型敦实大气,颈部装饰双贯耳,古意悠然。通体敷施鳝鱼黄釉,色泽苍雅静穆,光泽厚润柔和,圈足露胎处为黑褐色,以摹“铁足”之效果,底款为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本品精致隽秀,釉色沈稳,为乾隆茶叶末釉之精品,器身光素不事雕饰,尤显温婉尔雅,其褐色出筋效果是最为与众不同之处,难能可贵,置于殿堂之中,可解思古之幽情,殊为难得。其色泽静穆深沈,富有天然韵致,体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相同器型亦有青花和其它单色釉传世。唐英于《陶成纪事碑》中关于鳝鱼黄釉记载为“一仿厂官釉,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清代内务府档案中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过问厂官釉瓷器烧造的情况,最早记载是乾隆二年十月唐英奉命烧造“厂官釉收小双耳瓶”,而乾隆三年六月是档案记载规模最大的一次烧造,器形多达八种,可见乾隆对此类茶叶末釉色之钟爱。同类作品可见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

8:清乾隆黄釉青花八宝纹抱月瓶,尺寸:高50厘米,估价:RMB 3,800,000 ,成交价: RMB 4,480,000 ,成交时间:2013.07.07,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嗣臻艺术品拍卖会第一期。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清代的一种瓷器。亦称“宝月瓶”。此瓶底为黄釉,黄釉上饰青花八宝纹,八宝纹为瓷器佛教纹样,为藏传佛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为题材的纹饰。八宝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结。黄釉鲜亮,青花发色浓郁,整体器型规整,端庄大气。底落“大清乾隆年制”款。

9:清雍正黄釉夔龙纹尊,尺寸:高13.6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4,180,000 ,成交时间:2006.06.26,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说明:造型为大敞口,短粗颈,溜肩,垂腹,圈足。器内施白釉,器外为黄釉。釉下口沿及足墙模印回纹,器身模印变形夔龙纹。造型庄重,釉色娇艳,是雍正黄釉瓷器中的稀见品种。

怎么鉴定黄釉瓷器?


怎么鉴定黄釉瓷器?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也称铁黄,最早出现在汉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汉代越窑青瓷器上多见一些釉色偏黄的制品,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黄釉,仍属于青釉,或称为青釉中的青黄色釉。而在陕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要为绿釉陶器、褐釉陶器,偶见黄釉陶器。

汉代黄釉多有杂质,还不是一种纯正的黄釉,应该说可能仅仅是窑工们烧窑时因火候与配方的原因,偶尔出现的,属于一种偶然窑变的产物。就是因为这偶然窑变的原因,汉代黄釉陶,就颇有历史工艺价值。唐三彩、辽三彩上也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也属于窑变之产物。

黄釉还分低温黄釉和高温黄釉。瓷器上的高温黄釉,多为普通的民窑制品;而瓷器上的低温黄釉,多为官窑制品,非常珍贵。瓷器上纯正的低温黄釉,作为在烧成的瓷坯上两次入窑烧成的装饰釉,出现在明宣德年间。明成化、弘治黄釉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三代官窑黄釉精美,而乾隆后期黄釉则进入衰弱期。

明弘治黄釉颜色较浅,称为“娇黄”,其器壁较薄,器底施白釉,白釉肥厚微呈绿色;器型多见直口盘,盘的曲度不大,为官窑器,器底有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字款。

明正德、嘉靖黄釉变深,为“鹅黄”和“麦芽黄”。比“麦芽黄”深者,又称“蜜蜡黄”。除单色黄釉外,还出现以黄釉为地,在花纹上加施绿釉。这种绿彩图案花纹大多在器胎上刻为图案轮廓,再施绿彩,也有青花、礬红并列一器的制品,如黄地黄花和礬红地黄彩釉图绘等制品,款识也为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书款。

清代康熙黄釉釉质细而晶莹,似鸡油,故又称“鸡油黄”。康熙黄釉器出现黄釉胎子上加刻各种图案花纹之工艺。图案花纹烧成后隐现于黄釉内。同时还出现堆塑纹饰。如官窑器中的黄釉龙耳杯和堆塑的杯碟,颇为精细。

清代雍正黄釉除承袭前朝有“鸡油黄”的单色釉和黄地绿彩制品外,还出现了黄釉地施加粉彩的图案。官窑典型器为黄地粉彩十六孩碗和加粉彩云鹤云彩盘、碗。清雍正还出现了“粉黄”,黄釉中含粉较重,色浅而失透。有的粉黄在浅黄色中微泛青色,犹如“鸡蛋黄”,故又称“蛋黄”。

明清黄釉仿品仿明代施釉不肥而稀薄,露胎处无氧化铁的黄褐色,有的则黄褐色呈微红状;仿清代康熙鸡油黄施釉不均,釉色呈浓淡,有的泛现微青色,仿清代雍正粉黄釉质过厚,且多烧成橘皮状,釉面出现细小点子凹入。

新世纪前后新仿品总体特征:仿清三代黄釉胎质过细如白粉状,釉色比较嫩。仿明弘治黄釉胎骨偏重,黄釉器以青花为工业氧化钴原料。渗入胎骨,仿民窑器,粗劣,仿官窑器,精细,但缺乏一种硬质之光泽。

如何鉴定黄釉瓷器


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也称铁黄,最早出现在汉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汉代越窑青瓷器上多见一些釉色偏黄的制品,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黄釉,仍属于青釉,或称为青釉中的青黄色釉。而在陕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要为绿釉陶器、褐釉陶器,偶见黄釉陶器。

汉代黄釉多有杂质,还不是一种纯正的黄釉,应该说可能仅仅是窑工们烧窑时因火候与配方的原因,偶尔出现的,属于一种偶然窑变的产物。就是因为这偶然窑变的原因,汉代黄釉陶,就颇有历史工艺价值。唐三彩、辽三彩上也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也属于窑变之产物。

黄釉还分低温黄釉和高温黄釉。瓷器上的高温黄釉,多为普通的民窑制品;而瓷器上的低温黄釉,多为官窑制品,非常珍贵。瓷器上纯正的低温黄釉,作为在烧成的瓷坯上两次入窑烧成的装饰釉,出现在明宣德年间。明成化、弘治黄釉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三代官窑黄釉精美,而乾隆后期黄釉则进入衰弱期。

明弘治黄釉颜色较浅,称为“娇黄”,其器壁较薄,器底施白釉,白釉肥厚微呈绿色;器型多见直口盘,盘的曲度不大,为官窑器,器底有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字款。

明正德、嘉靖黄釉变深,为“鹅黄”和“麦芽黄”。比“麦芽黄”深者,又称“蜜蜡黄”。除单色黄釉外,还出现以黄釉为地,在花纹上加施绿釉。这种绿彩图案花纹大多在器胎上刻为图案轮廓,再施绿彩,也有青花、礬红并列一器的制品,如黄地黄花和礬红地黄彩釉图绘等制品,款识也为青花六字二排双圈楷书款。

清代康熙黄釉釉质细而晶莹,似鸡油,故又称“鸡油黄”。康熙黄釉器出现黄釉胎子上加刻各种图案花纹之工艺。图案花纹烧成后隐现于黄釉内。同时还出现堆塑纹饰。如官窑器中的黄釉龙耳杯和堆塑的杯碟,颇为精细。

清代雍正黄釉除承袭前朝有“鸡油黄”的单色釉和黄地绿彩制品外,还出现了黄釉地施加粉彩的图案。官窑典型器为黄地粉彩十六孩碗和加粉彩云鹤云彩盘、碗。清雍正还出现了“粉黄”,黄釉中含粉较重,色浅而失透。有的粉黄在浅黄色中微泛青色,犹如“鸡蛋黄”,故又称“蛋黄”。

明清黄釉仿品仿明代施釉不肥而稀薄,露胎处无氧化铁的黄褐色,有的则黄褐色呈微红状;仿清代康熙鸡油黄施釉不均,釉色呈浓淡,有的泛现微青色,仿清代雍正粉黄釉质过厚,且多烧成橘皮状,釉面出现细小点子凹入。

新世纪前后新仿品总体特征:仿清三代黄釉胎质过细如白粉状,釉色比较嫩。仿明弘治黄釉胎骨偏重,黄釉器以青花为工业氧化钴原料。渗入胎骨,仿民窑器,粗劣,仿官窑器,精细,但缺乏一种硬质之光泽。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皇气”逼人的明代宫廷黄釉瓷鉴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皇气”逼人的明代宫廷黄釉瓷鉴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黄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