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 导航 >

古代瓷器:新石器龙山文化红陶实足鬹

古代瓷器:新石器龙山文化红陶实足鬹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陶瓷文化 新濠瓷砖

2021-07-12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龙山文化夹砂红陶鬶新时期时代龙山文化鬶身使用泥质红陶制成,整体造型似一昂头欲飞之芦雁,头部为流,背有提梁,圆鼓腹,腹下扁平,承以三足,腹部有明显火烧的痕迹,有趣的是头部还加塑有一双眼睛,十分生动。鬶是水器,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相当于我们现代的煮水壶,通常有两种形制,早期为实足,腹底扁平,下可烧火以加热,这种形制使得热交换效率低,因此晚期将三足制成袋状,一来增加盛水量,二来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热效率。在现代历史学界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文明西来。英国考古学家简麦金托什和克林特特维斯特在他们著名的史书《文明的故事》就明确地论证,真正意义的现代人十万年前出现在非洲,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向东伸延,最后到达美洲。文明和文化沿着这条路线传播,呈现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到达中国的时间大约在4万年前。这种观点现在得到越来越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认可,也影响到中国,目前国内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人数亦呈上升的趋势。从中国近现代各个时期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来判断,中国古文明源于黄河,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以陶器为定位点,可以看到整个黄河流域,上游有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中游有仰韶文化以及红山文化,下游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明生发的链条。而从各地出土的陶器标本看,也可以证明中国的古文明并非是完全由西向东伸延,如甘肃彩陶文化,空间上就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趋势(林少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解读》)。最近河南考古人员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十二点八万~七点五万年)早期地层中,发掘出了距今八万至十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定名为许昌人,这一发现为研究东亚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精选阅读

古代瓷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陶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绘双系陶壶新石器时代

 小撇口、削肩、鼓腹、平底。器身呈棕红色,为泥质红陶,口沿与腹部以红黑双色彩绘蛙纹图像,纹饰连续、清晰,虽有氧化褪色,但总体彩绘尚保存完好未有脱落。马家窑文化陶器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及其以西地区,上下延续千年左右。因其主要地域是在黄河流域沿岸,因此民间俗称其为黄河彩陶。马家窑文化按其地域以及出土器物的特征来分类,又可细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五种类型,陶器多为夹砂红陶或夹砂灰陶,以黑彩绘画为主要装饰,喜用水波纹、几何图型,器身饱满,韵味无穷。马家窑文化概念最早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提出。1923-1924年,时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安特生到甘肃、青海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马家窑、齐家坪等多处史前文化遗址。在1925年出版的《甘肃考古记》中,他根据当地考古资料,将甘肃地区的古文化分为齐家、仰韶、马厂等六期,并认定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的一个地方分支,称为甘肃仰韶文化。由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也沿用了这个概念。但是,有很多专家对安特生的这个观点提出异议,如中国考古界泰斗裴文中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等根据河西地区考古发掘资料,认为马家窑文化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类型而非中原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正式将马家窑文化予以定名,现在这个概念已经普遍为考古学界所接受。因此,日后如果要再版《中国古陶瓷图典》,则应根据正确的概念来重新给予修订。由于黄河彩陶特殊的魅力,在海外收藏界深受欢迎,因此历来成为仿制的重点。主要的仿制方式有整器新做或者采用已经褪色的老器后加彩。整器新做的,鉴定相对容易,目鉴或者采用热释光都可以很容易地辨别,特别是器身内部的覆土,老器之中的覆土是长期自然叠压固化形成,新器之中的覆土则采用添加黏合剂以增强附和力,因此使用手碾或者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都可以区分。老器后加彩鉴定起来相对困难,过去主要看彩色是否自然老化、是否采用矿物彩料来进行区分,目前新彩做旧亦采用矿物彩料,表面老化则采用升温加速氧化法,仅凭彩绘色彩来鉴定也就相对困难。不过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仍然是有很大区别,此外,真正的黄河彩陶图案和上色并不是绘制而成的,因此只要用心观察,也还是不难鉴别。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一)


裴李岗、磁山文化的陶器

裴李岗文化,1962年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发现而得名,据碳十四(C14)测定,距今约8千年。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均为手制,器壁厚薄不匀,烧成温度为900--960℃。器表多为素面,少数有划纹、篦点纹、指甲纹、乳钉纹等。器形简单,仅有碗、钵、罐、壶、鼎等几种。

磁山文化,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磁山。据碳十四测定,距今亦约8千年。磁山文化的陶器绝大部分是夹砂红褐陶,其次为泥质红陶,也属于手制,烧成温度与裴李岗陶器相近。器表多为素面或略加磨光,纹饰有划纹、篦点、指甲纹、细绳纹、乳钉纹、席纹,等等。器形较多,有碗、钵、盘、壶、罐、豆、盂、四足鼎等。磁山还发现了一片红彩曲折纹陶片,这是我国迄今最早的彩陶。

仰韶文化的陶器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而以关中、晋南、豫西一带为其中心地区,距今约7千年至5千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表历程。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灰陶比较少,黑陶更罕见。有的遗址还发现过少量近似白陶者,质料可能是瓷土。(请注意,质料为瓷土而仍为陶器,这是以后我们区分陶与瓷时要详讲的问题。)仰韶文化的陶器在装饰上已比磁山、裴李岗文化陶器讲究,主要有磨光、拍印和彩绘等几种。纹饰以线纹和绳纹为主,篮纹、划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次之。

仰韶文化的陶器是以彩陶为其特征的。彩是在陶器未烧以前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瓷器表面不易脱落。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在 900--1000℃之间。彩绘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有些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这一现象亦请读者注意。)仰韶文化彩陶的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也有少数动物图案。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彩绘原料赭红可能是赭石,黑色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白彩可能是一种配入熔剂的瓷土。彩绘工具可能是毛笔。

仰韶文化的陶器造型美观适用器形丰富,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底座等,以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

由于延续时间长(两千多年),分布范围广,仰韶文化可细分为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后岗、大司空村、秦王寨等类型,各类型的陶器在某些器形和彩陶花纹上还表现出一些特点和一定差异,本书不一一详述了。

仰韶彩陶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

马家窑文化,以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监洮县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5千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彩陶特别发达,均为手制。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瓮、豆、瓶、盂、杯、尊等,在造型上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夹砂陶的表面多饰以绳纹,少数饰有数道平行、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泥质陶绝大部分都有彩绘,而且常在某些陶瓷器物(如碗、豆、钵、盆)的里面也绘以花纹。红陶的烧成温度为760--1020℃,彩陶为800--1050℃。马家窑文化分布区域广,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四个类型的彩陶各具特色,在此不详述。

齐家文化的陶器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原宁定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是我国黄河上游地区上承马家窑文化,下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时代距今四千年。齐家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烧成温度约为800--1100℃,陶器成型仍为手制。纹饰以篮纹和绳纹最为普遍,前者多施于泥质陶,后者多用于夹砂陶。另外还有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小圆圈纹,附加堆纹等。器形主要有杯、盘、碗、盆、罐、豆、鬲、甑等。

古代瓷器:督陶官姓氏命名的瓷器——郎窑红


郎窑红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是名贵品种,釉如瓷之衣一般的瓷器,是不敢露出胎质的,如同青年演员演绎老人,卸下妆容,必然露出光洁的皮肤一样。郎窑红还有一个特点:密度大,胎体重,很压手。比如对比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同样器型、色彩、规格的碗、盘,康熙的最重,雍正的最轻。

郎窑釉色异常丰富,郎窑红系列,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每一件都是在最恰当的条件下出现,每一件都不可以复制。

郎窑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在1300摄氏度以上高温还原焰中烧成,在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烧制极为困难,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而在收藏市场则有这样一句相对的民谚家有郎红,世代不穷!这样的两句民谚则真实反映了郎窑红釉极高的收藏价值。

古代瓷器:汉代陶灶与古人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从汉代陶灶浅析中国古人的饮食文化。

陶灶,就是祭祀和陪葬用的仿实物缩小制作的陶质炉灶。汉代的制陶工艺比较发达,汉代人有着视死如生的传统,即生者死后,要用陶制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如仓、灶、井、房子、院落等冥器作为陪葬品。

汉代墓葬里陪葬的陶灶形态各异,从灶形上来看,有长方形、方形、圆形、马蹄形、拱形等,从胎质和釉色上看,有灰陶、红陶、黑陶、绿釉陶、黄釉陶、绛釉陶、覆彩陶等,灶门有方孔、拱形孔,有落地或不落地的,釜眼有单眼、双眼、三眼甚至多眼。灶面装饰内容也非常丰富,通常模印有鸡、鸭、鱼、肉、鳖等各类食物以及碗、盘、刀、钩、铲、勺、瓢等炊具;灶壁上刻有龙虎怪兽、庖厨等。造型生动写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灰陶灶,泥质灰陶,长15.5厘米,宽13.6厘米,高9厘米。灶呈马蹄形,灶面前部一个火眼,火眼上镶嵌一釜,前有一块肉,后有一个倒置的釜;釜一侧模印有盘、勺和一个长方形案子,案子上有一把小刀,另一侧模印有长钩、盘、鸡等。灶尾有一凸起的方形块为烟囱。灶前面出檐,饰以菱形纹饰,其余边缘饰以五铢纹。灶前壁中间开方形火门,落地,火门两侧分别模印一个手拿炊铲做烧火状的妇人和一个喇叭口瓶,周围饰乳钉纹、网格纹、菱形纹等。侧壁素面无纹。该灶小巧精致,灶面装饰繁多,随形置物,随意填充留白部位,没有规律性,显得灵活生动。

褐釉陶灶,泥质红陶,灶面及前壁施褐釉,长19.6厘米,宽16厘米,高10.4厘米。灶呈马蹄形,灶面上一个火眼,上镶嵌一釜,釜左右两旁对称模印有两个鳖,釜后两侧分别有两条鱼、小刀、钩、盘和食物等,鱼头朝釜。灶尾还有一鱼,鱼眼凸出为烟囱。灶檐处饰网格纹和直线纹。灶门呈拱形,落地,火门两侧各浮雕一个立姿的炊妇。侧壁饰五铢纹。该灶造型规整,做工精美,灶面装饰简洁疏朗,呈对称布局,在对称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对称。

灰陶灶,泥质灰陶,长22厘米,宽17.8厘米,通高16厘米,灶高8厘米。灶呈长方形,灶面上凸出有三个火眼,呈品字形排列,前两个火眼上各置一釜;后面火眼稍大,上置釜、甑一套。甑底有一大四小共五个圆孔。釜周围模印有鱼、鸡等食物和盘、耳杯、长刀、铲、钩、钳、长凳、条案等,灶门上端有灶檐,后置一低矮长方形烟囱。边沿模印菱形纹。灶门拱形,落地,两边没有装饰。侧壁、后壁素面无纹。该灶形制写实,生活气息浓郁,灶面布局错落有致,繁而不乱,极为丰富。

龙虎人物纹陶灶,泥质灰陶,呈长方形,长34厘米,宽23.5厘米,高10.5厘米,灶体中空。灶面正中一大一小两个火眼上镶嵌有两釜,两侧各有一条鱼,鱼头向灶门方向,一鱼尾后有一把小刀。灶门上端塑有用来阻挡烟尘的灶檐。灶尾开一圆孔,象征烟囱。灶前壁灶门为拱形,不落地,灶门外围双弧线内饰以波折纹,灶门上方有斗拱式建筑模型,两侧各有一人,皆头戴笼帽、怀抱幼子,边饰菱形纹和乳钉。灶后壁为虎猪搏斗图,虎在左上方,前爪前伸作扑状,显得异常凶猛;猪在右下方,长嘴短尾,四蹄朝前,几欲仰倒。灶壁左右两侧分别为一龙一虎。龙嘴大张,须、角后扬,背生双翼,身卷曲做飞跑状,动感极强;虎张牙舞爪,双目圆睁,似已发现猎物,正欲捕捉。虎身饰条形纹,更显其威猛雄健。该灶灶面装饰少量图像,朴素简约。图案模印而成,呈浅浮雕,清晰生动,形象逼真,简洁洗练,颇具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的风格。

陶灶模型在汉代流行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有两点:其一,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盛行,豪门大族在社会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讲究事死如事生,死后随葬大量的模型明器来奢求在阴间的富贵生活,灶为生养之本,陶灶模型便大量地出现在墓葬中。其二,汉代社会祭灶思想盛行,也促进了陶灶的流行。祭灶活动源于对火和火神的崇拜。《淮南子祀论训》:炎帝作火,而死为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集说诊真》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淮南子》注曰: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礼记礼器》中记载: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于灶,夫灶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汉郑玄注:其神则先炊也,故谓之老妇。惟盛食于盆,盛酒于瓶,卑贱之祭耳。虽卑贱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于饮食,故报之也。汉代经学家认为祭灶是为了报先炊之德,祭祀对象是一位老妇人,祭祀用品是盘和瓶,反映了妇女在生活中因司掌烹煮食物的家务而与居家生活之灶产生了密切联系。汉武帝时期,天子开始祭灶,祭灶也成为求仙的手段。《史记武帝本纪》记载: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皆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于是祭灶活动在全国盛行起来。《后汉书阴兴传》记载: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以后常以腊月祀灶,而荐黄羊焉。祭灶可以满足人们求仙的欲望,还能够使人暴富。灶在人们心目中有了新含义,从而促进了陶灶的流行。

古代瓷器:元代釉里红鉴赏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是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截至目前为止拍卖所收录的釉里瓷器拍品的总拍量为5328件,总成交额为172322万元。有关资料介绍,釉里红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釉里红瓷器色剂的彩料按所需釉里红线绘,即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各种不同的图案花纹,这是釉里红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但由于高温铜红的烧成条件比较严格,往往会产生飞红的现象。一般真品的古瓷气泡洞都会有相当的钙化程度,显露出时间的痕迹。穿孔气泡通过尘埃的不断累积,通常都是自然均匀地铺垫出来。而新仿的古瓷,气泡往往是填平而又饱满的。何伯说。

古代瓷器:远古时期的审美与专注:仰韶红陶深腹钵


仰韶红陶深腹钵仰韶文化时期口径20cm

许昌金雨古陶瓷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藏品,口径20厘米,平低微敛口,红陶胎土淘洗细腻,烧制温度较高,胎体坚密,打磨抛光精细。造型上朴素简洁、沉稳庄重。

钵类器是仰韶时期烧制的陶器中最普遍的一种器型,形制多样,有浅腹钵、深腹钵、敞口钵、敛口钵等等。学术上一般认为是盛器,早期的钵类器胎土淘洗较粗,胎体常见粗砂渗入,打磨也较粗。中后期就很精细了,无论是胎土的淘洗还是胎体打磨,都非常细致。而且有意思的是这类钵形器无论深腹浅腹,制作时线条比例都很好,几乎所有仰韶期的这类陶器,在审美上都十分到位。管中窥豹,可以想见远古时期的人们在制作东西时是多么的认真与专注了。

仰韶陶器属于高古陶类,在收藏上的品位是十分高的。国家在文物定级时也比较重视。一般而言,这样的高古陶器完整的存世很少,多有修补,但也不太影响它本身的艺术价值。仰韶陶器这种形制的钵类还有一种带彩绘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彩陶,品级更加高档。不过它的存世量更为稀少,是所有古陶收藏者心目中的极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