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尊 > 导航 >

灰陶大酒尊(新石器)

灰陶大酒尊(新石器)

古代瓷器尊 新濠瓷砖 陶意瓷砖

2020-07-16

古代瓷器尊。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晚期 灰陶大酒尊

口径30厘米 高59.5厘米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有酒神庇护的大口尊

此尊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有人说这组图像是古代的“图腾”,但多数人认为是酒神的形象。

史前豪富者的酒具

这种大口酒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器之一,一般都发现于大墓之中,且数量极少。这说明一般的氏族成员是不能用这种器具酿酒的,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尤其是刻画图像的大口酒尊,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更有意思的是,凡随葬大口酒尊的墓葬中,都同时随葬丰富的温酒、斟酒和饮酒器具,反映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们对酒的喜爱和占有。

陶文——文字的雏形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提到文字的起源问题,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事实上,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八千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山东省丁公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不断出土有章法的陶文。这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至少较殷墟甲骨文要早得多。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这件大口尊的上腹部,刻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符号,或称"刻画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汉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也有学者考证,这件大口酒尊上刻画的图像,就是滤酒图或酒神像。将这些神秘的图案刻画在酿酒尊的外表,寄托了大汶口文化居民对酒虔诚的希望和祈求。当时人好酒,当然希望能酿出多而美味的好酒。然而,由于酿造技术的局限,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醪变酸。所以,当时人就觉得,在冥冥之中应有神灵在主宰着从粮食到酒的变化过程。为了确保能酿出美酒,人们便将想象中的酒神图像刻在酿酒器具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赐给他们美味佳酿。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袋足陶鬶(新石器)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 袋足陶鬶 高26.5厘米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良渚文化居民常用斟酒具

袋足陶鬶出土于江苏省武进良渚文化遗址,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器呈橘黄色,小口,口边两侧内凹,前端小口成流,后端较大口径者则为注入口。颈细而矮,上腹肥硕圆鼓,下有三袋足,后面一袋足上端安一宽扁的器把,前面二袋足较直,后一足后伸。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较多的肖形酒器,如禽鸟纹宽把黑陶壶、鸭形壶、鸟形漏斗流滤酒器等均是极为精美的肖形酒器。其实,这件袋足陶鬶也是一件惟妙惟肖的象形酒器,细细的脖颈,肥硕的腹部,宽把就像是高高翘起的尾巴,看上去很像鸟兽的样子,酒从兽口流出,犹如取之不竭的酒泉,极富想象力。

刻画繁缛的花纹图象

良渚文化出土的酒器,大多制作精致,并彩绘或刻画繁缛的花纹图像,主要是兽面纹、兽面鸟组合纹和几何纹等。这些几千年前的艺术家刻画线条的技艺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在酒器这一方寸之内,能用极细的线条将鸟和兽的特征刻画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类酒器亦多出在大墓之中,说明高级的酒器只有少数贵族才能拥有,它们和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礼器具有同样的功能,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物。

与酒器相媲美的又一亮点

如果说以酒器为中心的陶礼器是良渚文化器物群一大特色的话,那么玉礼器则是良渚文化器物群中的又一亮点。寺墩第三号墓是规模较大的良渚文化墓葬之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礼器,堪称良渚文化玉敛葬的代表。墓主乃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性。墓中有大量精美的随葬品,计陶质生活用具、玉石质生产工具、玉质装饰器和玉质礼器璧琮等,共一百多件。该墓以随葬玉质礼器璧琮为其特色,共五十七件。其中,玉璧二十四件,制作最精最大者置于腹部之上,另一件置于胸部之上,制作亦极精。其余均置头前脚后,各十余件,部分压在头、脚之下。玉琮三十三件,一件镯式玉琮置头部右上方,余三十二件方柱体玉琮围绕人骨架四周。从发掘情况看,随葬品多经烧烤。因此,有学者推测,这可能是良渚文化居民较为特殊的埋葬礼俗:即先于死者头前及脚后铺十余件玉璧,然后放火烧烤,之后在死者四周放置玉琮,将最好的两件玉璧放在胸腹部,最后掩埋。一般像寺墩三号墓如此规模的墓葬中,应该出土成套的酒礼器,像盛酒器、斟酒器、饮酒器和滤酒器等,但寺墩三号墓虽出土大量玉礼器,酒器却仅出土一件盛酒器贯耳壶,情况特殊。

彩陶觚(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彩陶觚 高15厘米

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大汶口文化的饮酒器

该器出土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尖圆唇,大口外侈,曲腹较深,小平底,底沿外凸较宽。器内器外皆施红彩,器外腹在红彩地上又绘以黑彩弧线三角,犹如黑地上彩绘的红色花瓣纹一样,也许这正是几千年前东夷匠师所想达到的艺术目的。

觚的演化历程

觚本身是饮水、饮酒之器,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陶觚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商代晚期,铜觚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早期仍有人使用,但已不是主流。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西周墓中出土的铜觚,风格与商代晚期铜觚酷似,大概是流传下来的商代晚期旧物。铜觚、爵、斝是商代青铜酒器的基本组合,但从组合关系上看,觚作为一种酒器,不可能取代斝的温灌功能,也不会代替爵的饮用功能。从历史的角度看,觚宜做饮器,若从实际应用方面考虑,也许它还兼具温、灌、饮用之多重功能。这件彩陶觚,制作精美,彩绘细致,颜色鲜艳,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不可多得的酒器珍品。

白陶鬶(新石器)


新石器 山东龙山文化 白陶鬶

高29.2厘米

收藏地:山东大学考古系

泗水尹家城白陶鬶

此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夹砂白陶,方唇,斜直流稍矮,粗短颈,把手外卷,沿面有凹槽,分裆袋足,把手下的一袋足相对较肥大。颈部有凸弦纹三周,有小横耳一对。器口上有盖,既可保温,又可防止灰尘杂物入内,在设计上较其他同类陶鬶更为合理。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

陶鬶的独特造型及其传播

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罍实际上已经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共出,共同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

蛋壳黑陶高柄杯(新石器)


新石器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高柄杯

口径8.5厘米、底径4.2厘米、高16.8厘米

山东龙山文化

收藏地:山东大学考古系

造型优雅纤巧

此杯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细泥黑陶,陶土经过淘洗。碟形口,折沿,近底部转折明显,筒形柄两端均内束,器腹有一周突棱,柄部有五周规则的短直条镂孔,其下有两周弦纹。

身份地位的象征

蛋壳黑陶高柄杯,均为细泥陶,杯和柄又是分别轮制后粘接而成。这类器物一般出土于墓葬中,且墓葬规模都很大,出土此蛋壳陶杯的墓葬就长三米余,宽近两米,墓内有二层台,墓坑内有一棺,其内埋葬的是一老年女性,随葬品有八件,其中有觯形杯、豆、碗、蚌片、獐牙和高柄杯。这件高柄杯是此墓随葬品中最精致的一件,亦应是墓主最喜欢的一件,可见墓主对酒具的珍视。

山东龙山文化最高级的饮酒具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也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制造此类器物,对原料和技术要求都相当严格。已发现的蛋壳陶杯,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最薄的仅有0.3毫米,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一两!据测定,这种蛋壳陶杯的平均吸水率只有万分之四十三。如此精美的酒器,竟出自四千多年前的东夷人手中,让现代人惊叹不已!这两件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的高柄杯,均为黑陶,胎壁极薄。其中高者为盘口,中腹与杯体相连,呈竹节状,共十一节。下为喇叭形圈足,圈足较高,上与杯腹相套接;较矮者亦为浅盘口,杯形腹较深,上饰数道弦纹,杯形腹底部通过一极短的管状物与圈足相接,圈足上有三周竖道镂空纹,下为喇叭形圈足口。

人形贴塑彩陶壶(新石器)


人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人形贴塑彩陶壶

高33.4厘米

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柳湾采集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众多远古文化遗存中,人体造型艺术及其传统是一个有趣而又带点神秘色彩的话题。人是万物之精,以人为模型塑造的作品,反映了原始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创造。这件彩陶壶不是单纯地塑造人体,而是将人形贴塑于壶上,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意义。

夸张造型

壶用细泥红陶制成。敞口鼓腹小平底,腹下部有双耳。颈部略歪,正面塑人头像,其余为曲折线。腹部两耳上方绘两大圆圈纹,其间填以网纹,前后又施有蛙纹。唯正面中部蛙纹略去,在空档处浮塑彩绘人体像。

人体正面全裸,头部贴塑在壶颈上,五官齐全,招风耳和张着的嘴特别突出。手脚由泥条对称贴塑,双手经过仔细刻画,两足则较粗略,躯体上有突出的肚脐和双乳,乳头特意用黑彩描绘。女性生殖器官用雕塑完成,被夸张地放在躯体正中央,也是陶壶的正中位置。

母神崇拜

在陶器上表现女性人体,可能出于一种对母神的崇拜心理,采用这种装饰与人类繁衍生殖的观念有关,腹部隆鼓的陶容器(如壶),则是储种丰产的象征。陶壶上贴塑人形,成了神秘观念和生存丰产愿望的载体,加重了它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也使它成为中国史前工艺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青花万“寿”字大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76.5cm,口径37.5cm,足径28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康熙

尊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 。此尊是康熙皇帝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

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而且字字工整,使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器物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作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典藏:汉代灰陶博山炉


如图所示是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灰陶博山炉,为国家二级文物。此熏炉整体厚重,由盖、台、柄、盘四部分组成。博山炉通高20.5厘米,其中博山高9.3、口径12.1厘米,炉高11.2、底径1.7厘米,底盘直径19厘米。炉盖呈博山形,凸起山形纹饰间有树形图案,其间分布数个出烟孔。炉台近半球形,子母口,母口内敛,深弧腹,腹上部饰凸起弦纹,炉台底部有一柱状柄与底盘铆合在一起。盘底为浅折腹,敞口,平折沿,平底。

从考古发现来看,博山炉主要流行于广州、湖南、湖北、江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到了西汉的晚期,博山炉的使用由社会上层发展到中层官僚地主之间,其传播范围也扩大到现在的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

博山炉实物在汉代已经出现,但在汉代文献中尚未见到“博山炉”的名称,目前所知最早记载博山炉的文献是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作九层博山香垆,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然运动”,到南北朝时,玄学盛行,魏晋风度形成,求仙思想尤其在士大夫和贵族中流行,博山炉因其独特的求仙寓意和熏香功用得到士人喜爱和推崇,文献中才始常见“博山”或“博山香炉”的名称。博山炉因其山形盖而得名,一般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炉盖、炉身、炉柄、炉座,有的博山炉还带有盘。炉身呈半圆形,上面有盖呈圆锥形,大多数博山炉是在圆盘上放一个承接炉身的直柄,工匠们以他们高超的技法在博山炉的炉盖上表现山峦、人物、鸟兽、草木、云气等形状。

博山饰的兴起与神仙思想的发展和香料来源的扩大有着很大的关系。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先民的神仙崇拜思想,他们认为神仙住在巍峨陡峭的山上,古人对山的崇拜最早在《尚书》中就有记载,战国末期和西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还通常将山描述通往长生不老的必经之地。希望能通过对山的崇拜使神仙降福于他们,最好能得到长生的灵丹秒药。古代的帝王对山也十分推崇,我国早在商周时期,上层统治者就有祭山的习俗。受此神仙思想的影响,山被人表述为高高凸起的形状,它和云气纹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汉代流行的博山饰,博山炉则被认为是通向仙境的支点。

除了神仙思想的发展外,汉代香料来源的扩展也是博山饰兴起的重要原因。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产自非洲和西域的各种香料如檀香、甲香、龙涎香、乳香、郁金香、沉香、百合香等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运到了中原。域外的香料大部分都是树脂型的,与中国传统的香草相比,进口的香料不仅气味香浓,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树脂型香料与中国传统香料不同的是,树脂型香料需要充分燃烧,把香料放在炉内慢慢熏烧,一丝丝青烟从博山炉炉盖上的孔隙中徐徐飘出,烟雾缭绕,就好像在仙境一般,营造了山雾缭绕的神秘感觉。

灰陶持锸男立俑(东汉)


灰陶持锸男立俑,东汉,高48.2cm。

出土于四川彭山崖墓。

陶俑头戴圆形笠帽,头发在脑后向上绾起。双眼微合,面部略带笑意。上身内穿圆领衣,外为两层右衽衣,外衣有缘,袖口挽起,腰中系带,下着裤,足穿布履。腰中垂挂环鼻刀,左手持箕状物,右手拄长柄锸,锸立于双足之间。

东汉陶器:泥质灰陶羊(东汉)

此类俑,有的称为工人俑,有的称为执箕铲俑,但对于此类俑的身份,则未见深入论述,我们推测可能与治水有关,这可以从其它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四川都江堰与芦山出土的持锸石人皆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其中都江堰所出者与李冰像出土地相距只有几十米。李冰像刻铭提及有镇水三石人,那么都江堰持锸石人应为三石人之一。芦山石人头戴笠帽,衣饰与此件陶俑较为接近。这些石像与陶俑共同的特征便是手中都持锸。锸在古代除指缝补衣服的针以外,也作“臿”或“插”。《汉书·沟洫志》:“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注云:“臿,鍫也,所以开渠者也。”可知锸是开渠通水的工具。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富饶甲于天下,多依赖于水利。秦时蜀郡太守李冰治理都江堰,福泽蜀地,深受人民爱戴。此类治水人物形象的出现或是蜀地人民重视水利的一种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