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新濠瓷砖 > 导航 >

彩陶觚(新石器)

彩陶觚(新石器)

新濠瓷砖 新中式瓷砖 新罗马瓷砖

2020-07-22

新濠瓷砖。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彩陶觚 高15厘米

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大汶口文化的饮酒器

该器出土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尖圆唇,大口外侈,曲腹较深,小平底,底沿外凸较宽。器内器外皆施红彩,器外腹在红彩地上又绘以黑彩弧线三角,犹如黑地上彩绘的红色花瓣纹一样,也许这正是几千年前东夷匠师所想达到的艺术目的。

觚的演化历程

觚本身是饮水、饮酒之器,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陶觚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商代晚期,铜觚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中、晚期,西周早期仍有人使用,但已不是主流。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西周墓中出土的铜觚,风格与商代晚期铜觚酷似,大概是流传下来的商代晚期旧物。铜觚、爵、斝是商代青铜酒器的基本组合,但从组合关系上看,觚作为一种酒器,不可能取代斝的温灌功能,也不会代替爵的饮用功能。从历史的角度看,觚宜做饮器,若从实际应用方面考虑,也许它还兼具温、灌、饮用之多重功能。这件彩陶觚,制作精美,彩绘细致,颜色鲜艳,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不可多得的酒器珍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白陶鬶(新石器)


新石器 山东龙山文化 白陶鬶

高29.2厘米

收藏地:山东大学考古系

泗水尹家城白陶鬶

此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夹砂白陶,方唇,斜直流稍矮,粗短颈,把手外卷,沿面有凹槽,分裆袋足,把手下的一袋足相对较肥大。颈部有凸弦纹三周,有小横耳一对。器口上有盖,既可保温,又可防止灰尘杂物入内,在设计上较其他同类陶鬶更为合理。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

陶鬶的独特造型及其传播

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罍实际上已经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共出,共同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

灰陶大酒尊(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晚期 灰陶大酒尊

口径30厘米 高59.5厘米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有酒神庇护的大口尊

此尊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有人说这组图像是古代的“图腾”,但多数人认为是酒神的形象。

史前豪富者的酒具

这种大口酒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器之一,一般都发现于大墓之中,且数量极少。这说明一般的氏族成员是不能用这种器具酿酒的,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尤其是刻画图像的大口酒尊,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更有意思的是,凡随葬大口酒尊的墓葬中,都同时随葬丰富的温酒、斟酒和饮酒器具,反映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们对酒的喜爱和占有。

陶文——文字的雏形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提到文字的起源问题,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事实上,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八千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山东省丁公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不断出土有章法的陶文。这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至少较殷墟甲骨文要早得多。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这件大口尊的上腹部,刻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符号,或称"刻画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汉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也有学者考证,这件大口酒尊上刻画的图像,就是滤酒图或酒神像。将这些神秘的图案刻画在酿酒尊的外表,寄托了大汶口文化居民对酒虔诚的希望和祈求。当时人好酒,当然希望能酿出多而美味的好酒。然而,由于酿造技术的局限,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醪变酸。所以,当时人就觉得,在冥冥之中应有神灵在主宰着从粮食到酒的变化过程。为了确保能酿出美酒,人们便将想象中的酒神图像刻在酿酒器具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赐给他们美味佳酿。

黄陶鬶(新石器)


新石器 山东龙山文化 黄陶鬶 通高29.2厘米

收藏地:山东省博物馆

外形似雄鸡引吭高歌

此鬶1960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夹细砂黄陶,冲天长流,粗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后袋足与前两个袋足距离较远,且较前两个袋足更肥大,颈与后袋足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足上饰两周凸弦纹,三周弦纹之间有四圈小泥饼。通体施黄色陶衣,器物造型雄伟生动,遒劲有力,很像一只雄鸡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当完美的陶塑艺术品。

陶鬶有实足和袋足之别

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阶段。是一种造型精巧的器物,有实足

和袋足之别,实足鬶一般由流、腹和三个圆锥状实足组成,袋足鬶则以三个大袋足为腹。鬶的质地分夹砂和泥质两种。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出土时器底多有烟熏痕迹,有的器腹内还有灰黑色的残渣,当为残存的酒渣。这类夹砂鬶是专门用来煮酒温酒的泥质陶鬶质地细腻,制作也精致,可能是专作注酒用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的平底鬶就是由泥质三足鬶发展而来,后世的酒注子、酒执壶等注酒器也可溯源于此。

袋足陶鬶(新石器)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 袋足陶鬶 高26.5厘米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良渚文化居民常用斟酒具

袋足陶鬶出土于江苏省武进良渚文化遗址,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器呈橘黄色,小口,口边两侧内凹,前端小口成流,后端较大口径者则为注入口。颈细而矮,上腹肥硕圆鼓,下有三袋足,后面一袋足上端安一宽扁的器把,前面二袋足较直,后一足后伸。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有较多的肖形酒器,如禽鸟纹宽把黑陶壶、鸭形壶、鸟形漏斗流滤酒器等均是极为精美的肖形酒器。其实,这件袋足陶鬶也是一件惟妙惟肖的象形酒器,细细的脖颈,肥硕的腹部,宽把就像是高高翘起的尾巴,看上去很像鸟兽的样子,酒从兽口流出,犹如取之不竭的酒泉,极富想象力。

刻画繁缛的花纹图象

良渚文化出土的酒器,大多制作精致,并彩绘或刻画繁缛的花纹图像,主要是兽面纹、兽面鸟组合纹和几何纹等。这些几千年前的艺术家刻画线条的技艺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在酒器这一方寸之内,能用极细的线条将鸟和兽的特征刻画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类酒器亦多出在大墓之中,说明高级的酒器只有少数贵族才能拥有,它们和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礼器具有同样的功能,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物。

与酒器相媲美的又一亮点

如果说以酒器为中心的陶礼器是良渚文化器物群一大特色的话,那么玉礼器则是良渚文化器物群中的又一亮点。寺墩第三号墓是规模较大的良渚文化墓葬之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礼器,堪称良渚文化玉敛葬的代表。墓主乃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性。墓中有大量精美的随葬品,计陶质生活用具、玉石质生产工具、玉质装饰器和玉质礼器璧琮等,共一百多件。该墓以随葬玉质礼器璧琮为其特色,共五十七件。其中,玉璧二十四件,制作最精最大者置于腹部之上,另一件置于胸部之上,制作亦极精。其余均置头前脚后,各十余件,部分压在头、脚之下。玉琮三十三件,一件镯式玉琮置头部右上方,余三十二件方柱体玉琮围绕人骨架四周。从发掘情况看,随葬品多经烧烤。因此,有学者推测,这可能是良渚文化居民较为特殊的埋葬礼俗:即先于死者头前及脚后铺十余件玉璧,然后放火烧烤,之后在死者四周放置玉琮,将最好的两件玉璧放在胸腹部,最后掩埋。一般像寺墩三号墓如此规模的墓葬中,应该出土成套的酒礼器,像盛酒器、斟酒器、饮酒器和滤酒器等,但寺墩三号墓虽出土大量玉礼器,酒器却仅出土一件盛酒器贯耳壶,情况特殊。

蛋壳黑陶高柄杯(新石器)


新石器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高柄杯

口径8.5厘米、底径4.2厘米、高16.8厘米

山东龙山文化

收藏地:山东大学考古系

造型优雅纤巧

此杯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细泥黑陶,陶土经过淘洗。碟形口,折沿,近底部转折明显,筒形柄两端均内束,器腹有一周突棱,柄部有五周规则的短直条镂孔,其下有两周弦纹。

身份地位的象征

蛋壳黑陶高柄杯,均为细泥陶,杯和柄又是分别轮制后粘接而成。这类器物一般出土于墓葬中,且墓葬规模都很大,出土此蛋壳陶杯的墓葬就长三米余,宽近两米,墓内有二层台,墓坑内有一棺,其内埋葬的是一老年女性,随葬品有八件,其中有觯形杯、豆、碗、蚌片、獐牙和高柄杯。这件高柄杯是此墓随葬品中最精致的一件,亦应是墓主最喜欢的一件,可见墓主对酒具的珍视。

山东龙山文化最高级的饮酒具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也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制造此类器物,对原料和技术要求都相当严格。已发现的蛋壳陶杯,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最薄的仅有0.3毫米,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一两!据测定,这种蛋壳陶杯的平均吸水率只有万分之四十三。如此精美的酒器,竟出自四千多年前的东夷人手中,让现代人惊叹不已!这两件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的高柄杯,均为黑陶,胎壁极薄。其中高者为盘口,中腹与杯体相连,呈竹节状,共十一节。下为喇叭形圈足,圈足较高,上与杯腹相套接;较矮者亦为浅盘口,杯形腹较深,上饰数道弦纹,杯形腹底部通过一极短的管状物与圈足相接,圈足上有三周竖道镂空纹,下为喇叭形圈足口。

瓷器(花觚)欣赏及鉴别


花觚这一瓷器品种产生于清初,主要盛行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随着瓷器从乾隆后期及嘉庆开始衰退,这一品种已渐消失。我们欣赏不同时期得花觚时,可领略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造型的变化,在欣赏它的艺术美感的同时,从色彩、胎釉、造型、胎体去辨别不同时期的品种,增强鉴别真伪得能力。

顺治时期(1644-1661)

顺治 青花山水人物图花觚

顺治瓷器处于明末清初的过渡阶段,其造型,胎釉,纹饰都具有鲜明的过渡特性,造型古朴,顺治花觚其次的釉质青白;器物口沿施酱黄黄釉,深浅不一,黄釉口是顺治时期的重要特征,花觚所绘内容大都以"山石花鸟"为主,青花料在这一时期已采用浙江料,圈足足根由明代的斜削变为滚圆的泥鳅背装。

官窑瓷都是青花款,为"大清顺治年制""顺治年制"双行楷书款,民窑则多写干支年款,玉堂佳器等古语款。产量也不小,故现存数量相对较多,在图案装饰布局上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在器下部多绘有芭蕉叶图案,在器型上口沿外敞角度同其它同时代同类品种相比较小,器中部未有明显突出部分,整体性较强,器高在20cm-44.5cm之间。

康熙时期(1662-1722)

康熙 青花五彩人物图花觚

这一时期德花觚品种在当时也是较常见德品种之一,造型古拙,凝重质朴。瓷土精细,瓷质坚密,胎体厚重,为清代各朝比重最大,釉面光洁细腻,胎釉结合紧密,有紧披光亮感。康熙瓷器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青花用料以青翠的"翠毛兰"为代表。五彩以红、黄、紫、绿、蓝、黑等,很少用青花,这一时期的花觚所绘图案大多为山水、人物。口沿敞口角度加大近90゜,口沿及底沿部多有装饰纹带,或双蓝圈,器中部明显隆起把所绘内容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雍正时期(1723-1735)

雍正时期为清代盛世,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水平,器型风格轻巧俊秀,玲珑妩媚,但象花觚类器型较少见。

乾隆时期(1736-1795)

乾隆 釉下三彩花觚

这一时期青花已用两广料,色调稳定,沉着,浑厚,花觚外型与康熙花觚正相反,口沿敞口角度减小,中部隆起加大,底部外敞角度加大,整个器型显得匀称稳重,中部有隆起装饰线,"轧道工艺"又称"钯花""锦上添"。这一时期得瓷胎总体上"坚不及康熙,细不及雍正",瓷器造型规范,胎釉精细,绘画秀丽,质量上乘,但艺术格调不如前两朝,已呈现衰退的趋势。

妇好觚 豪饮善战的女将


声名显赫的王妃

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王妃,她生前曾是一名能征善战,参与国家大事,主持祭礼,为商王朝开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地位显赫一时。

唯一未被盗掘的大墓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中出土了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近两千件随葬品。其中铜器468件,更有105件铜礼器上铭刻“妇好”或“好”字,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身份的商王室墓葬。所出铜器大多可作为断代标准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礼器组合

觚,是一种饮酒器,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形口,斜坡状高圈足。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酒而饮则用觚,所以觚、爵常配对而出,成为当时礼器组合形式的核心。

妇好墓出土如此众多的酒器,足见商代饮酒之风的盛行。

妇好觚(商代)

通高25.6厘米

1976年河南省安阳妇好墓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代乾隆掐丝珐琅花觚鉴藏


清代乾隆掐丝珐琅花觚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笔者收藏的这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花觚,便是在一个古镇的大户人家厅堂里觅得的。这对花觚色彩艳丽、工艺精湛,茶余饭后本人经常拿出来把玩。

这对花觚是传统的铜胎掐丝珐琅器,高29.8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9.2厘米。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圈足,器型古朴典雅。器身上是一些布局规整的花草纹。虽然花草纹饰繁密,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极尽皇家富贵奢华之美。显得非常华丽、大气。而且无论是胎质、釉色,还是品相,都接近完美,让我爱不释手。

后来,经业内专家鉴定,确认这对花觚出自清代乾隆年间,收藏价值很高,升值空间良好。

据专家介绍,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尊”,它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文/陈斐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