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龙形状 > 导航 >

华夏酒报:赏龙瓶话龙趣

华夏酒报:赏龙瓶话龙趣

古代瓷器龙形状 古代瓷器龙盘 曾龙升瓷器如何鉴别

2020-07-22

古代瓷器龙形状。

龙年,在中华儿女心目中,寓意龙腾盛世,国运昌隆,幸福安康。在农历壬辰年即将来临之际,许多行业都抓住“龙”的题材,推出诸多关于“龙”的纪念品。“龙”也是酒瓶造型的传统题材,在我的“涵平屋”中,龙头瓶(壶)大大小小有几十尊,贴花烧制在瓶壁上的龙就更多了,立体龙瓶只有一尊,这座龙瓶的身、盖、座浑然一体,造型十分优美。

这尊龙瓶是山东泰山酒厂生产的“金龙王酒”,云龙戏珠瓶,容量为500毫升,陶胎外部整体镀有铜色。瓶身高20厘米,卷曲体长22厘米,呈现出一大一小两个“U”字相连接状,如果要伸直约有50厘米长,其中龙头长9厘米,头上角一长一短呈叉形,长的2.5厘米,龙眼珠凸出,嘴里噙一红色圆宝珠,直径约2厘米。长须飘逸,身子盘曲、圆滚、饱满、壮实,满蓄升腾之力,全身有龙鳞浮雕,一片一片层次谨然,背鳍竖立如马鬃,层层叠叠,从颈部一直延伸至尾端。尾上翘,仿佛随身摆动,助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力前行,身下和侧面各有2只龙爪,有蓄势飞天之态,其中一只龙掌伸向前方,仿佛在向人们打招呼:“龙年快乐吉祥!”

龙身下云烟氤氲、云团翻滚,为龙瓶底座,由大小不同的十朵飘逸的祥云组成,有腾云驾雾之势,整体构思巧妙,动感十足,线条简练流畅,做工精细,色彩古朴,造型大气雄浑,彰显了王者风范。

“龙”为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是虚构的神物。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的四脚,马的毛,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龙”是一个本不存在的各种动物的混合体,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动物图腾复合而成的,可以在陆上、水里、空中自由来去,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龙”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标志。“龙”具有着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变幻莫测,气象万千,上可腾云驾雾,下可循地入海,它无坚不摧,不可战胜,是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力的象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易经》乾卦的卦辞,表述的就是龙的精神。

随着“龙”的出现,不仅创造出“龙”字,而且以“龙”字开头创造出许多美好的词汇,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腾瑞气、龙马精神等等。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被誉为龙的象征,皇帝穿的衣服称“龙袍”、皇帝坐的椅子称“龙椅”,皇帝睡的床称“龙床”,皇帝的容颜称“龙颜”,甚至皇帝发脾气也称“龙颜大怒”。到今天,已到处可看到龙的造型,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更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龙的传人》。

我收藏的陶瓷酒瓶中,有“龙”字的酒名有19种、如辽宁的“老龙口酒”、湖南的“元生真龙酒”、安徽的“龙兴御液”、江西的“龙洲曲酒”、四川的“黄龙酒”、宁夏的“夏王龙酒”、山西的“龙泉大曲”、广西的“龙城之花”、重庆的“龙凤酒”等,这些美酒让人们饮酒时,接受龙文化的熏陶,欣赏“龙”的身影。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华夏酒报:“四看一品”鉴定老酒“真身”


老酒收藏因人而异,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爱好及诸多因素差异而选择。但是,对于藏品的真假,恐怕并非所有的收藏人都能鉴定出来。下面,就简单地给藏友们介绍几种鉴别的方法。

老酒的品相保真鉴定要求做到:一看封口——封口是否破败不堪、爆裂无形、看密封完好无损还是有松动现象、有无人为做旧的痕迹。

二看酒标——酒瓶上的标准酒标,视瓶体而定,应含有:盖标、颈标、大标、底标。除了有木制或塑料瓶塞之外。至少还有颈标和大标(腰间大标),没有商标的白版酒是近年才流行的内招性质的酒,一般不是老酒。

三看容量——老酒收藏一般都有15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多达20年—30年,经过这么多年的贮存,即使收藏条件良好,但由于酒瓶的封口问题或陶瓷酒瓶烧制温度达不到瓷质化,造成有微小空隙,滴跑渗漏、挥发等现象是难免的,这时瓶装酒的容量与标识上的容量就有了差距。而玻璃酒瓶只要封口好,酒体挥发就降低了。

四品酒质——打开瓶盖,细细品酌,如果封口有问题,酒中乙醇和香精等成分肯定会有挥发,此状态的老酒,其状态会大打折扣。但如果酒瓶的材质优良,封口完好无损,贮存酒的自然条件(如避光、室温、通风等)达标时,就能保证酒的品质口感无异味,适宜人的饮用。这里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看包装——正规酒产品出厂时都有大小盒包装,看完酒瓶上的载体元素后,最后就要看小盒包装了,第一要有包装,第二要完整洁净,广告画面字迹要清晰,并能够流露出当年的包装特色,给人以真实可信和美的享受。

通过以上“四看一品”,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望闻问切”,综合分析和判断出酒的品质。要特别强调保真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定品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质、定价值就不难了。

龙迦娜与洛克菲勒同赏正玉钧瓷寿桃


前些日子全球财富排名第四的美国石油大王、享誉世界的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掌门人史蒂文 洛克菲勒在参加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的一次重要活动时,与他的“花木兰”龙迦娜相识。而最近,二人又被拍到共同鉴赏中国钧瓷,举止愈发亲密自然。

龙迦娜与洛克菲勒同赏正玉钧瓷寿桃

据了解,两人相识是因为一场乌龙:翻译临时掉链子,龙迦娜毅然受命,登台救场,不仅超常发挥,使活动顺利进行,而且赢得了在场众人的一致赞赏,尤其是史蒂文 洛克菲勒对其印象极佳。如今在京的其他活动,也不忘了这个“忘年交”。

记者发现,两人在现场用英语交流了中国上千年的陶瓷文化。“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龙迦娜以自己纯熟地道的英语向史蒂文 洛克菲勒讲述了千年钧瓷的神奇窑变,史蒂文 洛克菲勒听得如醉如痴,就连在场的当代国际艺术大师丁绍光之女丁婷女士也对龙迦娜的英语水准及透彻讲解赞赏不已。

据悉,龙迦娜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英语口语功底,还是源于她的学霸身份——在美国留学多年,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硕士毕业,而且做过美国久安电视主持人。如此背景,龙迦娜的英语口语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自会超然出色,如此才女得到史蒂文 洛克菲勒的肯许激赏也不足为奇。

龙迦娜与洛克菲勒同赏正玉钧瓷寿桃

会晤结束,龙迦娜将首届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钧瓷工艺大师王现锋教授精心烧制的寓意吉庆祥和、福寿绵长的钧瓷《寿桃》赠予史蒂文 洛克菲勒作为纪念。史蒂文 洛克菲勒双手捧过,连声道谢,并约定暇缘与他的“花木兰”再度晤面。可见这个娇小淳美的中国姑娘,确确实实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征服了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传奇商界大佬。

据悉,近日正玉钧窑王现锋大师再添力作《盛世祥瑞鼎》,该作品大气沉稳,颇具大师风范,成为节前高端钧瓷礼品关注热点。

王现锋大师简介:

王现锋,男,1963年7月出生,禹州市神垕镇人,2007年7月创建正玉钧窑,现任正玉钧窑董事长,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高级工艺师。独立开展的新型煤窑窑炉研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嘉靖青花应龙罐赏析


明嘉靖窑仿成化青花江崖海水应龙纹小罐《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款高15.8cm

鉴赏人:梁晓新(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前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

□名家鉴赏

这是一件由海外征集来的回流青花珍品,2010年我在北京的拍卖会上看到它时,立即被它的出众艺术魅力所吸引。

这件精致的青花罐,从造型与纹饰上均是刻意追摹前朝成化时期(1465-1487)的天字罐效果,可见成化官窑瓷器,在仅仅三十多年后的嘉靖朝,就得到了热烈的认同与赞美。从一些已经发表了的嘉靖仿成化器来看,它们均是笔绘特别精细,窑烧品质也相对本朝其他官窑作品要显得更精美。譬如本件应龙纹小罐,釉水清透明润,宛如肥润的堆脂,甚至具有成化瓷器上独有的蜡质感,而青花料则仍然选用了平等青,以刻意体现成化青花淡雅细腻的感觉,同时也掺用了优质回青料,故发色层次分明之外,仍然体现了明艳青翠,蓝中泛紫的效果,仰垂莲瓣纹带有明显的成化风格,而龙头与龙身的样式却沿用了当时的绘画手法。综合以上风格特点,这件异常精美的小罐应该是嘉靖早期的官窑精品。

在已经发表过的资料记录中,只有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一件几乎完全相同的青花应龙罐;香港著名收藏家李景梁则珍藏一件万历款小罐,尺寸稍小,但造型与纹饰却与本件小罐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了这种具有鲜明皇权寓意纹样的小罐受到了明内府非同寻常的青睐,直到万历朝仍由官窑仿制。

龙的传人 龙的瓷艺


《九龙穿西花梅瓶》

《“龙”盘》叶冬青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中,龙是一大系列,龙不仅作为中华民族崇尚的图腾,也是历来封建帝王的象征,与之对应的是以龙命名的身家财物,一颦一笑。

上有所好,下有所求,两千年来,艺术家以龙为题材,殚精竭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龙的艺术。景德镇的的瓷器到了明清时代成为皇家主流贡品,当地工匠艺人自然也术有专攻了。但龙是传说中的神物,即使现代技术能够复原,它的原型和艺术形象已经大相径庭,差距甚远。

《乌金釉龙瓶》胡冠群

在艺术界有种说法,画没有看见的东西最容易,因为它是主观臆想,无法考证的。但对于画龙而言并不准确,因为龙的特殊地位,它的内涵丰富高雅,你可以竭尽充分想象之能事,可以夸张,可以渲染,可以变形,但不能低俗,因此而变得难画。恕本人孤陋寡闻,时至如今,有关龙的题材的精品不多。

到了近代,艺术家们宁愿画山画水画人,画花画鸟画树,很少愿意画那吃力不讨好的龙。

到了如今,龙的绘画艺术传承更是出现断裂,这种曾经象征封建皇权的艺术题材,更少有人问津。

物以稀为贵,传统艺术反而成了珍品,有关龙的画品成了稀罕物。

胡氏父子画龙绝技

胡明正,景德镇人,生于1926年,早年供职于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室。工笔画大师邹宝林曾是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室的副主任,他说,胡精通西洋画技,尤其擅长画龙,在当地有“龙王”之称,可以说画龙一技,鲜有人及。当地曾流传这么一个故事,1971年,胡明正所绘制了一个不到3英寸的九龙陶瓷杯,居然给人以1000元收购,而当时景德镇的陶瓷大师每月平均工资才50元,于是在整个景德镇瓷艺圈引起轰动。

《手工粉彩薄胎龙碗》胡明正

龙本身就是虚构的,没有实物,前人有诸多描述,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皇家追崇,艺人殚精竭虑,挖空心思创作,到了清朝康雍乾时期,达到巅峰。后人大多只能摹仿,很难突破。而胡明正是没有被前人的画龙思路所束缚,他注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

胡明正自幼双耳失聪,因此不善和人交际,这也成了他潜心画龙技法研究的一种内在因素。

双耳失聪,更激发了他读书的欲望,他想尽办法寻找有关画龙的作品,认真翻阅,揣摩历代有关画龙的作品,除此之外,还专门攻读解剖学,了解生物的骨骼及肌肉的线条比例,意念解剖龙身的每个部位。

熊景兰是沪上著名艺术策展人,她说,画龙并非贵在点睛,最主要的是画出龙的神态,它的独特的个性,比如龙爪的张扬,龙须的飘逸,龙的凶猛和威武。

《乌金釉“凤”瓶》

胡明正画龙,个个都是威武凶猛,但威武凶猛的艺术表现手法,形状,神态并不雷同。比如胡明正有个经典代表作,《粉彩薄胎龙碗》,高25公分,直径59公分,器型大且不说,关键在于薄胎,壁厚薄于一公分,而且是手工拉坯。在这么脆弱的瓷碗上创作,其难度可想而知,无论拉坯,绘画,烧制都是艰苦卓绝,容不得半点闪失。

《粉彩薄胎龙碗》的正反面都画着灵动的龙,除了那威武生猛的形状,胡明正显示了其细腻精致的功力。在景通艺坊的陈列室里,记者曾经看到过胡明正那个金龙薄胎碗,龙麟的大小走向和排列,在那龙身上都是那么和谐而又不失贲张,为了证实所言非虚,熊景兰拿着放大镜照着龙鳞,龙鳞上的毛细血孔都清晰可见。

“龙父”有“龙子”,胡明正的儿子胡冠群继承父业,专攻画龙。他的作品不仅深得其父真传,而且还有创意和发展。特大《龙盘》,直径95厘米,就画了一条龙,张牙舞爪的,十分威猛,神龙好像在腾云驾雾,一路上生出许多雷云雨电,不知是自然景象,还是龙之作为,那气势是何等的张狂。

《墨彩开光“龙”双龙耳瓶》

《乌金釉龙瓶》是胡冠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创作作品,乌金釉很少有人选用,因为底色太沉闷,对于彩瓷设色,局限很大,通常都是黑底配金色。乌金釉龙瓶,器型端庄大气,瓶身、瓶颈包括沿口,比例和谐,黄金分割。

乌金釉在技术上很难操作,即使在其他窑区也鲜见,胡冠群是用多次施釉的方法,打好乌金底色,然后在上面绘上金龙。一条金龙在乌黑的设色下,更显大气。

一般画龙都喜欢龙头朝上,显示张扬和霸气,但胡冠群画龙却龙头朝下,意味潜水之龙,上天揽月固然霸道,下水潜行也是强势。其别出心裁的意境让人赞叹不已,脱俗推新。

正当胡冠群处在年富力强创作旺盛时期,2006年一场不幸夺走了他的生命,那年他才刚过不惑,白发人送黑发人。第二年12月,胡明正以81岁的高龄也撒手人寰,父子俩天堂相会,再研画龙艺术。

群龙善舞

熊景兰对龙瓷作品情有独钟,曾收藏不少名家画龙艺术作品,在她收藏的作品中,有叶冬青的一件龙盘精品。

叶冬青,安徽黟县人,1923年10月出生,卒于1995年11月,著名的陶瓷美术家,擅长陶瓷图案装饰,尤其擅长画龙,所绘金龙,维妙维肖,人称“画龙专家”。

有人评价叶冬青画龙特点,色彩繁而不杂,工笔精致,特别是对龙、凤的装饰画拿捏入神,有自己独特的神韵。他的画龙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多多,深受好评。

叶冬青画龙以繁杂取胜,以博见长。他能大胆借用唐宋明清的装饰语言,无论是大唐盛世的雍容典雅,风流儒雅大宋的严谨精致,还是大明的劲健挺拔,大清的华丽繁复,他都能将宝相、缠枝、洋莲、吉祥纹样等图案玩转于笔下。

而上述所有的图案或装饰语言,都是为龙凤而铺垫。叶冬青绘龙,能画出各种龙的变体,如虬、螭等,且所绘的每条龙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创作。古时绘龙,都有一定的格式,约定俗成,牛鼻、鹿角、狮毛、鲤髯凸眼、高额,这就是龙的基本特征。但在叶冬青的笔下“龙身不是如蟒蛇状之旧俗,而是根据龙头比例,用黄金分割法来进行组织,颇有新意。龙爪富有鹰爪的抓举动态,给人以强烈的力感。总之,他笔下的龙,不是传统的变形,而是自己理想的化身,不是唬人的偶像,而是具有腾云闪电,挟风镇雷富有生命的精灵”。

这个《龙盘》,叶冬青采用了张牙舞爪的夸张手法,周围配上诸多雷电云雨,其中扭曲的身姿暗藏着张力和霸气,蓄势待发,更是龙腾前的平静。

《九龙穿西花梅瓶》,初看到这个瓷瓶的名字感觉有点拗口,这也难怪,因为艺术陶瓷源远流长,特别是他注入了数个朝代诸多文人的诠释,要不拗口也难。但在作品上可以会意。西花大都指那从国外传来的番莲,梅瓶则是一种长身细脖子的花瓶器型。这件作品器型并不算很大,但画了九条龙,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这件作品上能够充分彰显。中部有通体鲜红的赤龙,下部是浑身乌黑的乌龙,上部是能展翅飞翔的蓝龙……九龙灵动,各自形体和韵味都不尽相同。而在九龙各显神通的空间里,有五彩缤纷的图案点缀,设色鲜美,甚至还有珐琅彩点缀。这件作品曾收藏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景德镇博物馆,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至今不知其作者,但这并不掩盖作品的艺术价值,反而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功力。

欣赏:以龙为装饰的陶瓷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有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及节日与龙的图纹有关,在龙文化中,龙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所以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龙的形象。

笔者带着丰富多彩的个人情趣收藏了很多关于龙的图纹,有古陶瓷也有铜器,还有木器及玉器等各种造型图案共百条龙,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明代青花龙纹梅瓶,高4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2厘米,小口、宽唇、平折、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胎体坚实厚重,釉面泛青,造型匀称美观,腹部主题纹为云龙,龙头小、张口、圆目、三爪、作张牙舞爪邀游姿态,一派气势磅礴的动感画面,为明代青花之代表作品。

清代青花龙纹缸 高33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23厘米,圆唇、青花花色正,蓝色,色泽淡雅明快,且层次丰富,纹饰绘制工整,笔法秀丽,腹部绘有五条活灵活现各式各样的龙,伸展有力,值得注意的是每条龙都是五爪,五爪龙在民间收藏中极为少见,一般的都是三爪、四爪,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精品。

清代牙白釉龙纹玉壶春瓶,高26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8.5厘米,造型规整,制作精美,发色纯正,器身堆塑着三爪龙纹及一周回纹,是一件极为少见的艺术藏品。

清代砖雕龙纹砖,高12厘米,长49厘米,采用砖雕这种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龙非常少见。龙的主题图案是用两块灰质陶砖拼在一起的,非常和谐,天衣无缝,是砖雕龙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生动和立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龙的文化更加焕发出其独有的魅力,民间源远流长的“赛龙舟”、“舞龙”、“龙灯会”等活动更加发扬光大,乃至传播到世界各地,龙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其超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凝聚民族感情和向心力。

在龙年即将来临之时,鉴赏古代华夏图腾,只为祈愿龙腾盛世、国泰民安!

从拍卖会上高价收购的清代双龙长颈瓶


藏友求鉴:三九的第一天上午,我在长安区看望一位朋友,在韦区十字巧遇熟人周荣。她告诉我4年前她和朋友从北京一拍卖会上高价收购了一件双龙长颈瓶,十分精美,如我有空的话不妨去她家里看看,带着好奇心,我满口答应。

持宝人:周荣

收藏主项:陶瓷

藏品名称:清代广彩描金双龙长颈瓶

藏家感言:过去值钱的东西现在依然值钱,想收藏到上好的藏品,看中了,就得当机立断,敢下手买贵的,将来你的回报也是源源不断。买好的、买贵的、买精的是未来收藏的一种趋势。

鉴宝专家:王学武(文物鉴藏家)

专家点评: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织金彩瓷的简称,何谓织金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织金彩瓷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著称。清代雍正年间,随着中国对外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扩大,各类瓷器从广州出口增多,为了适应外销市场需要,江西景德镇部分釉上彩绘瓷器移至广州加工生产,融合中西,使得釉上彩瓷出现新的装饰形式,成为早期的广彩瓷器。广彩用色浓重,料厚色艳,对比强烈,以红、黄、绿、黑、金为主色。该长颈胆瓶通高17厘米,腹径8.5厘米 ,足径5.2厘米,为瓷质,长颈瓶为球腹,腹球高8.5厘米,细长颈,长颈高8.5厘米,颈口直径仅约2厘米,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圈足,胎质为江西景德镇二元配方的高岭土,细密坚硬,长颈瓶胆体为景德镇青花瓷质胆瓶,在中国传统的青花长颈瓶上,再根据外国人的喜好,施以浓彩艳丽的广彩。正面主体图案为中国人喜庆吉祥的双龙戏珠,一条釉下青花釉上红彩的腾龙,象征日子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另一条釉下青花釉上金彩的飞龙,象征着紫气东来,大富大贵;双龙欢聚一堂,摇头摆尾,戏玩火珠金球,兆示着龙年吉星高照,财源滚滚;再配以富贵艳丽的牡丹,多子多福的石榴,夫妻恩爱的彩蝶,洁白高贵的莲花,素雅淡香的秋菊。颜色丰富多彩,有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金等十种色;手法上使用釉下青花釉上加彩相互争奇斗艳的技术,有斗彩、粉彩、料彩、金彩等广彩工艺,可以说此件长颈瓶几乎汇集了清代所有的彩瓷技艺,绚丽多彩,富丽堂皇,是一件难得的清代广彩瓷器艺术珍品。

藏品来历:藏家周荣是山东泰安人,1958年随父母支援大西北来到西安参加古城建设。因为在西安市建筑公司工作,有机会在基建工地上捡拾到一些古代瓷器残片,残片上的精美图案深深吸引了她。二十多年来,周荣收集的瓷片标本在西安那是赫赫有名的,她还将一些特殊的标本捐献给西北大学博物馆做教学。时间长了,许多人就慕名向她请教,她也就亲自带学生到外地去实习练手。看到有的人花大价钱买了许多假东西她心疼地说:学习瓷器,一定要踏踏实实,从瓷片开始,才能少走弯路。瓷片不说假话,每一片标本就是一部从内到外的好教科书。

谈起眼前这件清代广彩描金双龙长颈瓶的收藏来历,周荣激动地说,那还得从6年前的一个上午说起。6年前她的一位收藏朋友到法国办事,在一个拍卖会上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一件瓷器,细长的瓶颈,吉祥的双龙,让人爱不释手,朋友不敢确认它的真假,电话打过来形容半天也很难说清楚,周荣非常慎重,不见实物不敢表态,就这样错失一个合适价位买进的机会。过了两年后,朋友在北京中拍国际的拍卖会上,又发现了这只心爱的长颈瓶,马上发彩信给周荣,周荣看过图片,感觉上还不错。周荣说:不上手实物,还是不宜确定。于是朋友请她连夜坐火车第二天一大早赶到北京,观看了预展,并上手看了实物。她认真上下打量,仔细分析研究,确定无疑后,周荣便和朋友合资在拍卖会上竞得了这件她们喜爱的宝贝。曾经擦肩而过,现在又失而复得,朋友感慨良多。后来,朋友知道周荣特别喜欢这件器物,就将其转让给了周荣,圆了她的这个心愿。从此,这件长颈瓶更是她们友谊最好的见证!

清代特色瓷器赏瓶


赏瓶在中国瓷器史上出现的比较晚,主要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瓷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器形。赏瓶是清代雍正时期新创的瓷器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其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撇口,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圆腹,圈足。

赏瓶的纹饰和寓意

赏瓶既然是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鼓励被赏赐者“为政清廉”。 所以赏瓶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青花瓷的颜色青色的“青”代表“清”,“莲”代表清朝臣子要“廉政”。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高38cm,口径7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肩凸起弦纹,圆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主体图案青花绘缠枝莲,辅以海水、如意云头、蕉叶、回纹、变形莲瓣和忍冬纹等边饰。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

清代皇帝特制赏瓶用于赏赐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终于宣统,其器型有一定之规。此件赏瓶十分精致,是一件标准的官窑器。

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高39cm,口径10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海水江崖与回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

赏瓶是为皇帝赏赐需要而专门烧造的,始见于清代雍正年间,历朝多见缠枝莲纹,绘云龙纹者极为少见。

"醉乡酒海"经瓶(宋)


宋代 “醉乡酒海”经瓶 高4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9厘米

酒香未闻已先醉

“醉乡酒海”经瓶系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宋代磁州窑系著名的瓷酒瓶。小口,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斜内收,小平底。整个造型挺拔俊秀,风格古拙淳厚。器体以粗线条的墨笔,勾画出五组纹饰。其中主题纹饰带有四个圆形开光,内写“醉乡酒海”四字。书体遒劲豪放,意境深邃广阔,令人不及拔塞尝酒,仅望其瓶,品其字,便已有三分醉意了。

嗜酒者所企盼的酒海

古时候,人们往往把一种容量很大的酒器称为“酒海”,唐代诗人白居易《就花枝》诗曰:“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温庭筠《乾簨子·裴宏泰》说,裴钧“有银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饮”,所谓银海,就是银质酒海;因此酒量很大的人,也常被称之为“海量”。但也有嗜酒如命者,常常企盼着有一个酒海,使自己沉入酒海中,或者泛舟海上,时时畅饮,这件“醉乡酒海”经瓶中的“酒海”,就是作器者对酒的一种企盼和奢望吧!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