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的旋纹鉴别 > 导航 >

飘洋过海的“纹章瓷”

飘洋过海的“纹章瓷”

瓷器的旋纹鉴别 全瓷的瓷砖 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2020-05-20

瓷器的旋纹鉴别。

“纹章”是指欧州诸国的贵族、显赫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的特殊标志,把这种特殊标志烧成瓷器上就是纹章瓷。

纹章瓷烧制始于十六世纪的明代。大约在十七世纪后期,法国宰相马扎兰按照国王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中国公司”。这个公司在广东定制了大批带甲胄、军徽、纹章图案的瓷器。此后,纹章瓷便在欧州盛行起来。在1974年英国出版的《中国纹章瓷》一书中,即收集了纹章瓷二千件左右。据瑞典统计,有三百来家贵族曾到中国定烧过纹章瓷。这种纹章的图案多半占据画面的中心地位。早期的纹章较大,周围花纹也较宽,而且常常不止一道。从十八世纪晚期起,纹章较小了,周转的花饰也小而狭。纹章瓷多为贵族皇室成套定制,在外销瓷中的比重虽不大,但却是最为精美的。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纹章瓷标本是一件青花瓷壶。壶的造型为中国式的玉壶春,纹饰则为萄王马努埃尔一世(公元1495———1521年)的纹章。寂园叟在《陶雅》中亦有关于纹章瓷的记叙,他提到一种康熙青花大盘时说:“盘中画皇冕徽章,旁有两翼之狮狗,分攀于其上。载有拉丁古文,阳历年月。”纹章瓷一般都是为喜庆典礼而定烧的,所以大部分都可以考定它们的绝对年代。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什么是纹章瓷?


这里所谓的“纹章”,是指欧州诸国的贵族、显赫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的特殊标志,把这种特殊标志烧成瓷器上,这种瓷器称为纹章瓷。

纹章瓷是我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它的烧制始于十六世纪的明代。大约在十七世纪后期,法国宰相马扎兰按照国王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中国公司”。这个公司在广东定制了大批带了甲胄、军徽、纹章图案的瓷器。此后,纹章瓷便在欧州盛行起来。在1974年英国出版的《中国纹章瓷》一书中,即收集了纹章瓷二千件左右。据瑞典统计,有三百来家贵族曾到中国定烧过纹章瓷。这种纹章的图安多半占据画面的中心地位。早期的纹章较大,周围花纹也较宽,而且常常不止一道。从十八世纪晚期起,纹章较小了,周转的花饰也小而狭。纹章瓷在外销瓷中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却是最为精美的;因为多为贵族,皇室成套定制,他们不愿出高价,要求也最为严格。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纹章瓷标本是一件青花瓷壶。壶的造型为中国式的玉壶春,纹饰则为萄王马努埃尔一世(公元1495-1521年)的纹章。寂园叟在《陶雅》中亦有关于纹章瓷的记叙,他提到一种康熙青花大盘时说:“盘中画皇冕徽章,旁有两翼之狮狗,分攀于其上。载有拉丁古文,阳历年月。”纹章瓷一般都是为喜庆典礼而定烧的,而且纹章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所以大部分都可以考定它们的绝对年代。

105件景德镇纹章瓷海外归来


《中西交融—纹章瓷精品展》目前正在深博新馆二楼展厅举行,展出的105件(套)纹章瓷精品,不仅展现一段东西文化交流史,还带领深圳观众领略东西方艺术之美。纹章瓷为何有外销瓷中的“官瓷”美誉,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收藏故事?昨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和藏家,一探纹章瓷究竟。

外销瓷中的“官瓷”

据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出的是明清时代的纹章瓷精品,“其中不仅有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订制的早期纹章瓷,也有西方历代帝王如路易十五、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家订制瓷器,同时还有英美等国诸多和中国贸易有密切关系的贵胄世族的专属纹章瓷,可谓精品云集。”

纹章瓷,又名“徽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种。“纹章瓷最早烧制开始于16世纪的明代,因有特定的皇家、团体、机构的‘徽章’而定名。”郭学雷介绍说,“因为是海外来样,特别定制,所以‘纹章瓷’的烧制相对精细,单组规模产量不是很大,隐约有‘海外官窑定制’的味道。一般它的纹饰精美,制作精细,彩绘纹饰金装都很费工,较之普通的外销瓷要高档很多,艺术价值也很高。”

郭学雷认为,纹章瓷收藏主要在国外,国内主要是广东省博物馆(不超过50件),广州市博物馆及江西南昌余春明先生也有少量收藏。而此次提供展品的这位深圳藏家收藏了两百多件,在国内应该属于收藏数量比较多的。

深圳纹章瓷收藏家谢珍认为,东方魅力和西方理想交融在精美的纹章瓷中。“18世纪至19世纪是中国纹章瓷生产的主要时期,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丹麦等国都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辟了欧洲通往中国的航线, 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欧洲, 当时欧洲商人专门定制了一种特殊的品种, 由中国工匠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绘制好的徽章图案描绘到瓷器里,这种特殊的种类就是纹章瓷。这些定制纹章瓷的欧洲人均是非富即贵,他们追求时尚,甚至竞逐奢华,品质自然要精细。当时中国集中了最好的工匠和原材料,并为它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把纹章瓷制作得极为精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工艺特点,又体现了精细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这种与高贵、荣耀与权威地位相称的纹章瓷,满足了欧洲的皇室、贵族们的需求,也为欧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彩瓷纹章文化。”

多为海外购买

谢珍介绍,自己着手收藏始于十年前,至今已收藏了两百多件纹章瓷。“当时我从事旅游服务业,经常带团出国旅游,在国外看到外销瓷纹饰美丽,价格也便宜,于是就购买了一些。刚开始还收藏得比较乱,也不是专门收藏徽章瓷,而是什么都收藏一点。2007年左右,有一次请深圳文物专家帮忙鉴定藏品,他们觉得我收藏的瓷器挺不错,便建议我按照一定的套路和风格有目的地进行收藏。其中我觉得风格最独特的当属纹章瓷,于是真正开始了纹章瓷的收藏。”

谢珍表示,刚开始收藏时,由于女儿在国外读书,拓宽了收藏的渠道。“女儿读书之余,经常到外国拍卖行和古董店帮我淘一些纹章瓷带回家。有时她先拍下一些照片发邮件传给我,我就从她购买的外国纹章瓷著作中陆陆续续寻找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知识。尤其在她给我买了英国人大卫·霍华德对纹章瓷近30年的研究成果,即《中国纹章瓷》这本书后,我对纹章瓷的热爱变得真正痴迷起来。”谢珍说,“在收藏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路易十五的家族纹章瓷。因为从皇家里面流失出来的纹章瓷本来就很少,而这个开拍卖行的老板是在其父亲死后继承遗产,便把这件路易十五家族的纹章瓷进行拍卖,可能他父亲当时买了七八千美元,期间我们经过了很多次讨价还价,最后我以3000多美元买下来,这也是我所有纹章瓷收藏中最昂贵的一件。”

郭学雷介绍说,在观看这批藏品时,有两件藏品让他印象难忘。“一件是产自约1670年至1690年的‘青花花卉十字架纹小罐’,可能是通过葡萄牙澳门耶稣会定制。因为17世纪初利玛窦神父为在中国建立该会曾经做出长久的努力,此罐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郭学雷说,“另一件则是产于约1735年到1740年间的‘青花纹章纹盘’,此纹章由盾牌上的雄鹿和宝冠组成。它可能来自米德尔堡、荷属东印度和鹿特丹的冯·施恩家族。这个家族是在19世纪得到贵族身份的。最有可能订制这套瓷器的是艾萨克·冯·施恩,他从1727年到1742年作为巴达维亚市参议员和司法顾问在东印度活动。”

谢珍也不无感慨地表示,这批纹章瓷虽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烧造,但大部分是在广东上釉加工,“数百年前,它们从广东运往西方,今天,我们终于让其回归家乡。”

断代误差不过两三年

郭学雷认为,纹章瓷的工艺及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中西交融的特点。“如白瓷在景德镇陶瓷烧制,而后加彩的一些原料则从欧洲进口,再于广州加彩二次烧成。造型、图案也由西方人提供,部分装饰则融入了中国元素。而且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中国的釉上彩瓷获得了大的发展。同时,欧洲也开始了自己的瓷器生产。”

谢珍则表示,纹章瓷的产地虽然在中国,但由于是一种特别定做的外销瓷,烧制以后全部远销海外,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记载。而目前国内的纹章瓷又极为罕见,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的匮乏,使得研究者对纹章瓷的纹饰内涵和历史价值难以做到准确全面的认识。故这批纹章瓷的展出,便提供了相关的历史研究意义。谢珍说:“首先,纹章瓷是外销瓷中的精品,它是皇室、贵族们专用的徽章,对研究西方文化和西方历史提供重要的资料;其次,纹章瓷都有准确的制造日期,能帮中国的瓷器来断代;此外,纹章瓷可以给中国瓷器对外贸易提供重要的贸易记录,填补外销瓷在国内中文文献记载的空白,还可给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重要的历史材料。”

谢珍强调,中国的外销瓷给欧洲纹章的记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和载体,而纹章瓷又给中国的瓷器贸易提供了一个反映文化交流及贸易的记录,以及认识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风格变化的参照。“古代瓷器只能用年代来断代,如康熙、乾隆、嘉庆等最细也只能分为早、中、晚,而纹章瓷就能准确判断出年份,它最大的特点即是断代相当准确,误差不超过两三年。”

国内遗存少海外价格也不高

纹章瓷的产地虽然是中国,但由于是一种特别定做的外销瓷,烧制以后全部远销海外,完全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订购者、烧制年代及其图案的记载。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认为,目前国内的纹章瓷极为罕见,加上史料记载和参照物也匮乏,使纹章瓷这种中西合璧的瓷器的艺术历史价值比较少为人所知。

据了解,纹章瓷在国外的身价已经日益高涨。2005年年初,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的一次中国外销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40年代制的带菲利普五世纹章图案的外销瓷以30.72万美元创下当时纹章瓷拍卖成交价的“吉尼斯纪录”;2008年,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的绘有西班牙贵族奥乔亚家族徽章的粉彩描金鱼形汤盆也以62.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阎焰表示,目前国内专题收藏纹章瓷的收藏家还不是很多。“因为毕竟这类制成品大部分都到了海外,所以国内遗存少。当年纹章瓷烧造以景德镇和广州为最大宗,广州地区主要是加彩加工,二次制成,所以‘广彩’名贯一时。目前市场上外销纹章瓷也逐步越来越贵,被藏家所认识,市价个别的以数百万计,值得陶瓷收藏爱好者关注。”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认为,现在纹章瓷的市场价格相对还不是很高。“国内纹章瓷收藏、研究还刚开始。但纹章瓷收藏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可以通过纹章瓷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促进贸易、工艺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纹章瓷收藏家谢珍以自己的收藏经历为例,认为纹章瓷收藏群体至今在国内尚属小众。“总的来说,收藏纹章瓷还是比较便宜。在我的收藏过程中,最便宜的只花了二三十美元,平时购买价格基本维持在400到600美元这一价位。”谢珍说,“纹章瓷既体现了欧洲独特的纹章文化,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融合了多种中西方元素,又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瓷器制作水平,是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产物。尤其是现在欧洲、北美各大博物馆和许多私人收藏家都珍藏有大量的纹章瓷,加上纹章瓷本身就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因此对于接下来纹章瓷在中国的认识研究应该有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德化瓷章魅力无穷


199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德化“文革”瓷章是个宝,加入了收藏或经营队伍。他们走街串巷,发掘德化“文革”瓷章中的精品、珍品、罕品。这些高级瓷章在“第二市场”即被收藏家高价购存,偶尔流入“第一市场”,一露面便被有见识的收藏家高价买下收藏了。前不久,笔者接到一友人电话称其从三明购得一枚小五角星浮雕章,我如有意购存,他愿送至家中。该章直径5.3厘米,其形其韵皆与红五星高浮雕大章一致。该章虽小,却是大章之母,应出自同一设计人员之手,弥足珍贵,遂以高价买下。

我曾于1996年9月发表《德化毛泽东瓷像章图谱》和《德化毛泽东像章概说》。时过境迁,如今德化章不论是内涵或外延皆丰富得多,德化章的收藏和研究渐入佳境,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比如毛主席各个历史时期头像系列(5.5厘米),当年只见到12种,现在已发现有20种,我集到14种,历经5年增加4种,收集难度可见一斑。再如心形异型章,当年只见到两种,属礼品章,极罕。如今已发现有10种,应属一套。不论是谁,能把这套章集齐,对德化瓷章的收藏史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又如烤漆章,我在《概说》一文中,只说到十几种,现在综合几位藏家的藏品看,5.5厘米的约有70种,6.5厘米的大约有50种,而且,此类章可划分为若干独立的系列,在系列中又可出现大套套小套的情况,小套能集齐已属不易,大套能集全就属难上难了。此外,在“诗词章”、“名画章”、“套章”等也都有新发现。

1997年至2000年,全国各地的像章,不论是金、银、铜、铝或竹、瓷质的都有赝品出现。至今,外省某地生产的新瓷章、新瓷版画仍然呈铺天盖地之势。前二年,泉州市面上也发现有少量德化章赝品,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为了防止它的蔓延以及提高鉴别水平,由我执笔写成了《德化像章及其辨伪》一文。当初,我们确定的原则是:从学术角度出发,探索辨伪问题。文章在内部交流后,有一定积极意义。最明显的是市面上的德化章新品销声匿迹了。

德化瓷章,魅力无穷。不仅仅因为她的洁白无瑕和精湛工艺,还因为她蕴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等待我们去开发、去探索。当我了解得越多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对德化像章知之甚少,任重而道远。

首都奏响来自景德镇的“悦耳瓷章”


6月5日,由江西省政协指导,中国政协文史馆、景德镇市政协主办的《“国之瑰宝”——中国文化展》首展在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幕,并举办了陶瓷技艺表演、学术讲座、媒体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数百名观众及五十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一部陶瓷文明简史、一套丝路文化教材、一场陶瓷艺术盛宴、一台工匠精神大戏的精彩呈现。

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黄志贤,中国政协文史馆馆长沈晓昭,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景德镇市政协主席黄康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吴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良,副市长熊皓、刘朝阳,市政协副主席张景根、秘书长宋建明等出席并参观展览。

首展开幕由黄康明主持。受市委书记钟志生委托,吴隽致辞。他指出,陶瓷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用语言。千年窑火、万里瓷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使景德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瓷都、陶瓷圣地。此次展览选取的数百件(套)精品,直观地诉说着景德镇历史的荣光和当下的辉煌,是文化在首都北京非常全面的一次集中展示。景德镇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作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首批创始成员,景德镇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展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方面贡献景德镇力量。希望对景德镇有兴趣、对陶瓷文化有热情的朋友,多去景德镇走走看看,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记忆,倾听陶瓷的声音,品味千年瓷都的韵味。

据主办单位介绍,此次展览涵盖了古陶瓷标本、仿古经典器物、现代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和高科技陶瓷等五大板块及展区,集中呈现了364块古瓷片、316件(套)仿古瓷、现代日用瓷、艺术陶瓷和高科技陶瓷。展览将持续到8月底,近3个月的展出时间是景德镇市历年来在外展览展期最长的一次。记者了解到,在展览过程中,主办单位还将以平均每周一次的频率,组织多场包括学术讲座、理论研讨、艺术交流等形式在内的大型文化活动。

为了充分展现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主办单位还精心挑选了多位在陶瓷业界有影响力、技艺精湛的工匠代表来到展览现场进行陶瓷技艺展示,让参观者零距离体验工匠神奇的指上功夫,了解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魅力。记者注意到,如此高规格的文化大展是由两名身怀绝技的景德镇工匠代表、非遗传承人聂乐春和余菊仙开启大幕的,开幕前,他们还受到领导同志的接见,充分显示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尊崇。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五个区域内的展品涵盖了的主要类别,全面展现了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体现了千年瓷都精湛的制瓷技艺、当代陶艺发展水平和成果,勾勒了东方陶瓷的发展脉络,从审美性、实用性上解读了陶瓷的变迁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在古陶瓷标本展区展出的364块瓷片标本,汇集了相关专家学者十几年的收集成果,均为古陶瓷实体器物,来源涵盖全国各地知名窑口,集中展示了从东汉开始全国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珍贵的古瓷片标本,其中包括各朝官窑的年款标识、收藏界日益关注的外销瓷片等,是迄今国内瓷片标本展出最多最全的一次,可以清晰地触摸中国陶瓷发展的脉络,被业界誉为“瓷片上的中国”缩影。

仿古瓷展区展出了包括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弦纹瓶、元青花鱼藻纹大盘、明成化斗彩龙纹盘等200余件仿古精品,其中曾拍出2.3亿天价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和2.8亿港币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等高仿制品,维妙维肖,令人叹为观止。景德镇的高仿瓷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早期,如永乐御窑生产的仿龙泉青瓷,最典型的当属明成化、清康雍乾三代大量的仿宋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瓷器。此次展览主要集中的是元明清三代的高仿瓷,从景德镇有影响力的仿古瓷生产厂家遴选而来。记者还注意到,展区内依据宋徽宗赵佶《文会图》画境布设的仿古青白瓷茶会场景别具一格,充分显示了中华瓷茶文化相通相融的极致风姿。

在现代日用陶瓷展区,36套、500多件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集中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在陶瓷领域的广泛应用,景德镇日用瓷生产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审美多元化、功能人性化、市场丰富性方面获得跨越式发展,构建起现代陶瓷文化的重要一极。流畅多变的线条、简洁内敛的结构、典雅流丽的色彩,赋予传统器物以新颖的形式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掘产品的诗意与品质,不仅突破传统器皿的风格特征,其中蕴含的民主意识和平民精神也引领着国内器具设计的潮流与方向。

艺术瓷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陶瓷展区内,68件瑰丽多姿的现代陶艺、凝练厚重的陶瓷雕塑、流光溢彩的瓷上彩绘,呈现出时代性、古典型、地域性和国际化的美学特质,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其清脆激越与浑厚连绵的韵律之美让人心驰神往、遐想无穷。王步、王希怀的青花斗彩《寿桃图》,王锡良的天青釉开光《公园图》,张松茂的粉彩《山高水长》等馆藏艺术陶瓷精品也在现场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展示了近现代艺术的独特神韵。

在高科技陶瓷展区,12组凝聚着科技与陶瓷文化深沉交融与科技工作者心血思潮的新型陶瓷产品,呈现的是大陶瓷的全新概念。高科技陶瓷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特性的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在生产和生活各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新型陶瓷已成为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引起各工业发达国家的极大关注,新型陶瓷材料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精美的景德镇瓷章


《毛泽东像章收藏网》配图

当"文革文物"这个词进入千家万户之时,毛主席像章己越来越受到藏家的青睐。而在毛章20多种材质中,景德镇瓷质毛章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正在受到众多毛章藏家的关注。

景德镇毛章数量,品种究竞有多少?没有谁能统计出来。我曾专门去景德镇作过一番考察,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文革"期间,景德镇红星,建国,华光等10多家国营瓷厂,几乎每天都在生产瓷章,另外还有不少家庭作坊,也在悄悄地日夜不停地制造毛章,塑像。有一位当时在建国瓷厂的老工人回忆说,毛章那时造了多少,是个天文数字,只知道在"九大"前夕,仅我们一个厂的数十名工人,三班倒连续干了几个月,保守一点,就这个时期,我们厂也生产有几百万枚吧。至于毛章的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在l千300种左右,其中各类编号套章,就有百余种。这恐怕在全国任何一个地级市,毛章的产量和品种都是堪称之最的。

景德镇毛章不仅在于品种和数量之多,像章的工艺也是极为精美的。那时,生产毛章是一项政治任务,设计是专家攻关,绘画书写是名家,制作是高级技工,瓷土是选择最好,淘洗最纯的。烧制出来的瓷章,瓷质细腻坚致,影像边沿有过渡,富有层次感,釉色光润如玉,色彩更是艳丽夺目。为弥补边沿无釉的缺憾,多数像章镶有金边,使造型更加精致典雅。章后均印有”中国景德镇”统一的铭记和批次号,多数还印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或”毛主席万岁”的文字,成弧形排列。

从毛章的内容看,既有头像,半身像,亦有全身像,多头像(主要是毛林合影像),几乎可以攘括毛主席各个时期的影照,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题材,无所不有;从像章型制看,景德镇瓷章艺术品位极高,既有朴素的黑白两色章,也有各种多彩章,边缘镶金章,红色透明烤漆章,彩绘浮雕章,以及名画套章,诗词套章等。此外,笔者曾见有一枚特制大型薄胎章,章下面竞镌刻有微雕"老三扁"的全部文字,堪称瓷章的孤品。

景德镇瓷章可以称得上是那个特殊时代的艺术瑰宝。由于是瓷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从艺术藏瓷这个角度讲,也是极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的。据传当年生产毛主席专用瓷时,也用同一种高纯度瓷土制作了一批毛章精品,其作品特点是极度细嫩坚致,滋润透明,其中成套的有毛主席诞辰纪念的套章等,己成为像章之大珍品。景德镇瓷章中的一些高档精品,尤其是一些名家作品,己不亚于民国精品瓷。

目前,景德镇瓷章中的珍品,除了上述一些特制精品外,还有几种是最具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类是12公分毛林合影大型章(见图);二是向"九大"献礼特制的59枚一套套章(包括一本由当时江西省革委会,江西省军区政治部编印的"井冈山斗争"画册),据说现在完整保存的不会超过10套,甚是珍罕;三是50年代初由江西军区政洽部在景德镇制作的小型7枚彩色套章(见图),能完整保留下来的绝无仅有。笔者还藏有一枚极富特色的瓷章珍品,这是一枚瓷质夜光章,圆形,直径5厘米,瓷质光润细腻,表面为毛主席延安时期半身像,四周有夜光,在晚上不用灯光激发,就能闪现出很淸晰的莹莹绿光,如同玲珑剔透的绿宝石,堪称瓷章中一绝。

“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隆重面市


专家称:此为史上最具中国特色的奥运藏品,注定要感动世界

2008年4月8日,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特别授权的“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在北京隆重上市。

史上最“中国”的奥运藏品:中国青花瓷、剪纸首次融入奥运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全套共包括3枚金质青花瓷徽章和35枚银质青花瓷徽章。3枚金质青花瓷徽章主题分别为: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口号、吉祥物图案;35枚银质青花瓷徽章主题是北京奥运会35个奥运项目体育图标。全套产品背面分别是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38个运动分项造型。3大奥运元素,35个奥运项目体育图标,38个吉祥物运动分项造型,如此众多的奥运元素集中于一套纪念品中,在目前的奥运收藏品中尚属首次。

纪念章的正面,是闻名全球的中国代表性元素——青花瓷。

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它起始于唐宋,元代时景德镇制作技术已经成熟。青花瓷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

细心者还会发现,“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中青花瓷的图案是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来表现的。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

“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将中国最典型的文化符号——青花瓷、剪纸和奥林匹克精神创意地融于一体,既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重视,又表达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敬和宣扬。这套奥运藏品,完全可以用美仑美奂形容。专家称,“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是2008北京奥运乃至历届奥运所有相关纪念品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款产品,收藏价值非同一般。

国家级大师献艺助威奥运:再现中国灿烂的非物质文化

青花瓷技艺最纯熟的地方是景德镇。“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所需的青花瓷由国家用瓷办公室指定王锡良、周国桢、熊汉中、何叔水、熊钢如、刘平、李菊生、舒惠娟、许国胜等9位来自景德镇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大师联袂监制,全部在景德镇烧制而成。

众所周知,陶瓷烧大容易,做小难。“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所需圆形瓷片直径仅为两三厘米,厚度仅有约两毫米。陶瓷大师们历经数十次试验,从选矿开始就逐一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通过对制模、脱坯、施釉、烧窑、打磨等十几道工艺创新,历经一百余道工序最后才攻克了烧制精确的难题。据有着数十年陶瓷烧制经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介绍:“‘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所需青花瓷对尺寸和弧度均有精确要求,这就不得不从工艺上进行突破、创新。为把握精确度,采取了三大措施。第一,所有奥运青花瓷要选用同一批精泥料;第二,烧制前的翻种、制模要求提高精度,减少误差,制成的模型每两次一更换以避免液压成型、模型干燥中带来的误差;第三,烧窑时所有坯体处于同一高度,避免窑内温差带来的误差。”

“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在国家用瓷办公室指定工厂烧制,瓷片胎体洁白坚硬,釉色纯净,属青花瓷中登峰造极之作。负责生产工艺的万厂长在讲到生产过程时说:“‘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的成品率可真是百里挑一。每一道工序都经过手工操作,从坯体成型就开始用卡钳检验,这一检验过程一直持续到包装完成结束。检验下来的不合格产品都堆成了小山堆,单独堆放等待集中销毁。烧制难度,工艺复杂程度,都是我厂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这一奥运青花瓷的工艺和艺术成就,以国内陶瓷界泰斗级人物王锡良为首的9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经鉴定后一致认为,奥运青花瓷做工精细,在青花瓷工艺上是对传统工艺的历史性突破。它解决了青花瓷制作工艺中做小易糊的难题,图案细腻清晰,颜色纯正,艳而不俏,情境悠远,别具韵味,在青花瓷瓷制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金银章中所有的图案均由来自剪纸世家的青年剪纸艺术家张伟生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设计和剪制。张伟生先生自幼学习剪纸,至今已经20多年的历史。他汲取传统剪纸艺术的营养,在发扬传统技艺的同时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

此外,“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产品所用黄金、白银均由中国黄金集团提供。其中3枚纯金徽章所用黄金为中国黄金集团提供的Au99999极品黄金。纯度高达99.999%的极品黄金,是中金集团历经多年研发、采用先进的黄金提纯技术精炼而成的高纯度黄金,它突破了国内黄金最高纯度,是目前世界上纯度最高的黄金。这是如此高纯度的黄金首次运用于奥运纪念品中。在目前的黄金市场上,Au99999极品黄金制品非常少见,因而也比市场上流通的Au9999黄金也更为珍贵,更具收藏价值。

在历届奥运会纪念品中,如此强烈地体现中国元素尚是首次,如此规模的国家级大师及民间传统艺人献艺助威奥运,更是史无前例。这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时代主题,同时也体现了奥运会除了是世界性体育盛事同时还是世界性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礼这一重大社会意义。

中国元素打动社会各界:

“奥运青花瓷”掀起盼奥新高潮

市场上以奥运为题材的产品有很多,除(集)邮品、纪念币/章、纪念卡等几个大类外,还有奥运会的奖牌、火炬、纪念牌、纪念章(条)、宣传画、比赛秩序册、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队旗、会标、吉祥物、门票乃至奥运标志的包装品等都可以是奥运藏品所包含的对象。

目前,奥运相关纪念品,绝大多数都是直接应用奥运相关标识。“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则打破了传统奥运藏品的设计思路,精巧地将青花瓷、剪纸这两大中国元素融入了奥运主题,创意思路十分经典,使得“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在众多奥运藏品中脱颖而出,炫然独立,是奥运贵金属藏品的一次新突破,在奥运收藏纪念品中,有着较高的收藏价值。“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成为老百姓见证奥运历史、拥有奥运艺术珍品、分享黄金奥运的最佳选择。

独特的创意构思、浓烈的文化韵味、精巧的主题融合、唯美的产品形象,共同构成了“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与众不同的收藏价值,同时还赢得了奥组委官员的高度赞许——“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项目从立项、报批到审批完毕,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长度,在目前所有奥运特许商品授权审批时限上是创记录的。

“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独特的价值同时也铸就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发行量仅为有限的5000套,在正式发行之前,市场需求就已经显露无遗——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有意收藏“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的销售机构就有数千家。由于“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属于奥运特许商品,必须具备奥运特许商品销售资格的经营单位方可进行销售,许多经销机构目前正在申请奥运特许商品经营资格。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奥运收藏喜好者超过3亿人之多,“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发行量仅为5000套,远远不能满足收藏者的需求。在进入2008年之际,此产品的面市,掀起了全国人民盼望奥运、迎接奥运的新高潮。

婴戏纹瓷权


笔者收藏到两件瓷权,图左为明嘉靖婴戏纹权,高6.2厘米,底径6.6厘米,变异葫芦形。上部为一圈蕉叶,中部以锦地纹相隔,主图案为12个儿童分6组习武,姿态各异,颇有情趣,底部双圈内青花书写“爱江制用”铭文。

明代瓷权造型多样,有葫芦形、鼓形、馒头形、钟形、元宝形、笠帽形、方形、六边形、八棱形、梯形、蔬果形、天圆地方形等,而以葫芦形、鼓形和馒头形多见。这些瓷权,多以手工制作,辅以工具挖削,器型古朴浑厚,拙中见巧,让人玩味。可以说,明代任何一种陶瓷器皿,在造型方面都不如瓷权丰富多样。

明代瓷权采用当时最崇尚的色釉来表现其特有的寓意。有青花、白釉、蓝釉、紫金釉、青花釉里红等,早中期青花釉多见。

明代早期纹饰少见,中后期趋向丰富多彩。多以青花绘描,有花鸟蜂蝶、水藻游鱼、落花流水、童子逗鸡、狮子舞球、岁寒三友、戏剧人物、朵梅、开光、几何纹、锦地纹、婴戏纹、螭龙纹、缠枝花、钱纹、山水纹等,明代民窑陶瓷器皿的纹饰,在瓷权上多有表现,可谓方寸之地,别有洞天。

明代早期瓷权未见款识,中期偶有,大都出现于晚期。已见的有帝王年号款,如底部墨书正德十年款、青花嘉靖二十三年款、大明万历四十三年款、万历四十二年款、崇祯十三年款、崇祯七年款,还有丙寅、己亥等干支纪年款,表达吉祥、祈求财富、施以教诲、追慕官运、晓之哲理、求得平安的款识,有天平正合、天秤正合、公平交易、公平交义、公平正直、加官进禄、童叟无欺、千斤秤砣、识轻知重等,以公平交易款为多。还有以户主姓氏如章、李、胡、陈平、爱江、万年古记等铭记瓷权上的。

古代瓷权究竟作何用?目前多数收藏者认为作秤砣,是实用衡器,亦有少数人对此怀疑,称其为厌胜物、信用物等。

鸡年漫话鸡纹瓷


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鸡”字。《韩诗外传》卷二中讲道,“首戴冠者,文也;足附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的德行和英姿,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赏识。 

人们对鸡既然喜爱有加,鸡的形象自然也就很早地出现在陶瓷作品中,鸡腿瓶、鸡首壶、鸡心碗等器皿在汉代就开始大量制造。但是,鸡作为纹饰出现在瓷器上不会早于元代。 

蒙古人统一中原后,以彩绘青花瓷与釉里红为代表的釉下彩瓷成了新贵御用的上品,而瓷器绘画装饰也变为主流。起源于汉代的花鸟草虫纹饰瓷器,在这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各个窑口创造出许多新式花鸟纹饰,其中就有鸡纹饰。元代的鸡纹饰器物数量虽然不多,缺陷也是明显的,在细节描绘上就不够细腻。但是在图画上,它却有构图繁缛、笔法生动、流畅的特点。 

进入明代,鸡的形象便大量出现在瓷器纹饰中,成为这一时期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明永乐、宣德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彩料和彩绘技术大大提高,以及白瓷质量的提高,昂贵的彩绘瓷更加流行。最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成化时代,斗彩器的颜色品种多、且能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自如配色。这些因素致使羽毛色彩繁多的鸡能够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以最负盛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例,器表绘有子母鸡五只,轮廓线由青花勾勒,内填红、黄、绿、墨等色,特别是鸡冠的红色,几乎与真鸡冠一致。整个纹饰构图新颖,描绘精湛,色彩逼真。 

清代饰有鸡纹的器物以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四朝较为常见。前代鸡纹与明代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雍正官窑的艺术成就极高,构图的层次分明,图画内容若小品,清新写意,色彩淡雅明丽,线条细腻流畅,画工精湛,生动活泼。 

鸡年收藏鸡纹瓷器又成收藏时尚。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飘洋过海的“纹章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飘洋过海的“纹章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的旋纹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