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崧泽文化陶器浅识

崧泽文化陶器浅识

陶瓷文化 古代陶器与瓷器 浅灰色瓷砖

2020-05-29

陶瓷文化。

崧泽文化是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的一种江南地区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6000 5100年之间,因首次发现于上海青浦崧泽而命名。

崧泽文化时期的制陶,在我国新石器诸文化中,可谓是进入了一个划时代成就的时期。首先开创了轮制陶器。其前期,已采用泥条盘迭再加慢轮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较匀称,可见到不很挺直的轮旋纹。从中期开始,已运用陶轮快速旋轮、捏泥坯成型的制造技术,使器型规整,器壁匀薄,往往在内壁和内底遗留坯的旋痕。其次是使用还原焰烧制陶器,由于陶器中的铁元素是在充分供给空气的环境下氧化烧成,而使陶器变红。所以以红陶为主是崧泽文化早期陶器的特色。而崧泽文化陶器,除炊器(夹砂陶)仍为红陶,其他器物多以灰陶为主,红陶偶见。灰陶的烧成,是陶器在窑中将要烧成时,将陶窑封闭,使窑内形成高温和缺氧,迫使陶土中的铁元素还原,因而出现灰陶。伴随灰陶的烧制,还出现了一种灰胎黑衣陶,其制法是在窑中陶器即将烧成时,不但封窑,还塞入浸水的湿柴,使之在窑内闷烧冒烟,让黑烟渗入陶器的器表。这类黑陶,由于器表微小的孔隙为黑烟所渗填,因此具有不渗水的特点。以往只知道乌黑发亮的泥质黑衣灰胎陶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现根据考古资料得知,这类陶器在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

崧泽文化陶器不仅制造技术方法较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十分讲究造型和装饰。使器物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和神韵。在造型上,充分运用弧线、折线的适当处理,器型繁多,各不相同,成为崧泽文化陶器的显著特征之一。如器型有圆球形、扁圆形或葫芦形、塔式型和动物型等等。仅鼎足就有扁凿形、圆锥形、扁方形、三角形、凹弧形、扁铲形和角尺形等等,有的在足根上捺两个凹眼,作兽脸形,有的足根外拐,人跨立,有的将边侧捏成波浪形,也有在外向的足面中间,加一条锯齿堆纹;豆类的把手亦多种多样,有的作喇叭形,有的似灯台的支座,有的呈迭珠形,弧曲多变。崧泽陶器的圈足很有特点,往往剔刻成花瓣形,或分割成三块扁足;器盖的捉手顶端也作艺术处理,多有弧线或三角形类似小兽的凸起装饰;器耳则制成各式鸡冠形,有的甚至是鸟首形。器表的装饰方法,有的刻划、镂孔,附加堆纹和彩绘(主要是珠砂红)等多种。刻划的纹样,最常见弧线(多双线)往来穿插的几何图案,形似藤竹编织,优美规整。总之,崧泽文化陶器不仅器型种类多,尤其讲究造型和装饰艺术。器型有釜、鼎、罐、豆、壶、瓶、觚、杯、盆、匜等。鼎的形制多样,有釜形、深钵形和盘形等等。器表装饰盛行堆纹、压划纹、彩绘和镂孔等技法。少数彩绘陶也比较突出,是在烧成的陶器上用红褐和淡黄色彩描绘。特别是近年在浙江嘉兴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批特殊造型的陶塑,已引起考古界的关注,继1990年嘉兴大坟遗址出土人首陶瓶之后,近年来在嘉兴雀幕桥遗址、南河浜遗址出土了一批以往从未面世的陶器,如塔形壶、鹰头壶、鸟型三足盉、六足陶龟、兽面钟形壶及形制各异的器盖和器座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嘉兴南河浜遗址的发掘,还首次发现了崧泽文化的“祭台”,并较好地揭示了这“祭台”的形成过程。结合这些特殊陶器的出现,这对进一步认识崧泽文化陶器的内涵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霍州窑细白瓷浅识


文献中的霍州窑

山西拥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产瓷区之一。目前山西已发现古瓷窑址约70余处,始烧于唐而衰落于明清,以金元时期最盛。山西古窑由于地处冀、豫、陕、蒙等省区诸多著名大窑场之间,因此在制瓷工艺上大量吸收各地的精华,并与自身传统相结合,形成了既兼容并蓄,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陶瓷文化。

宋元时期的山西各窑口所烧瓷器品种丰富,白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说到山西烧造的白瓷,就不能不提及霍州窑。霍州窑是宋元时期山西地区的一处重要窑口,又名陈村窑、霍窑、西窑、彭窑等,是山西众多窑口中见诸于文献记载最多的一处。

有趣的是,文献中凡提到霍州窑必与定窑相联系。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记述较为详细:“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日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唯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卖古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价购之……”彭窑应当属霍州窑中较大的一个窑场。明人屠隆的《文房清玩》、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和清人程哲的《蓉槎蠡说》等书对霍州窑均有述及。其他如《陶说》《留青日札》《砚山斋杂记》《文房肆考》等书也有记述。古董商多把霍州窑瓷作为定窑瓷器来卖,以获取超额利润。霍州窑的白釉瓷确有近似定窑的地方,部分精细品与定窑器相比毫不逊色,但作为一个大窑口,霍州窑自身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格古要论》中记述的“折腰样”,以及明人高廉在《燕闲清赏笺》中提到的“凡口皆滑”(即无“芒口”)等等。

窑址概况

霍州窑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白龙镇陈村以南的汾河西岸台地上。经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多次调查,其文化内涵日臻清晰,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地表尚保存有较完整的晚期馒头形窑炉,以及用于阴干器坯的砖券窑洞等遗迹。断面文化层清晰可辨,内含有丰富的瓷片和窑具。该窑所制瓷器有白釉、黑釉等,以白釉最具特色。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酱褐彩画花等。器型多见碗、盘、罐、高足杯等。所见器物口沿均施釉,不同于定窑由于覆烧而形成的“芒口”。窑具可见有支钉等。器物烧造方式有叠烧和支烧,叠烧即多件器物摞在一起入窑烧制,为防止上一件器物底足与下一件器物内壁粘连,往往将器内底部刮出一周涩圈并施化妆土;支烧即在上一件器物底足附以数量不等的细小支钉,使之与下一件器物相隔离,以防粘连,因此盘、碟类器物往往内底留有支钉痕迹。霍州窑的支钉一般有3~6个,以5支钉居多。

白釉瓷又有细瓷与粗瓷之分。粗瓷属于低档瓷,数量最多,胎厚,多施半截釉,且施釉不匀,釉色普遍偏黄或偏灰。多为素面,有的有酱褐彩画花,图案有植物、动物纹及文字等。细白瓷可以说代表了霍州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其胎土淘制精细,胎色极白,体轻薄,叩之声清脆,施釉薄而均匀,釉色白度较高。其造型轻巧,工艺精湛,显得颇高贵。碗类器物内壁近底心处多有涩圈一周。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极为纤细的线条组成各种图案。有相当一部分霍窑细白瓷运用了类似定窑的印花和刻花等装饰,内容主要有海水、花草、大雁、鱼、鹿等,内底有涩圈的器物,在中心往往印有细密的轮花,地方特色鲜明。北京元大都居址和杭州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的大量珍贵遗物中就伴出有霍州窑瓷器,可见它并不像书中所说的那么“不甚值钱”,而同样是专供上层社会使用的一种高档瓷。

霍州窑细白瓷的鉴定特征

通过对以上几件典型器物的描述,我们认为霍州窑细白瓷中有一部分无论胎釉还是装饰,与定窑白瓷都有相似之处,应当是仿造定窑的产品。但霍州窑比定窑胎薄体轻,小巧玲珑;烧造工艺则采用涩圈叠烧和支钉叠烧,因此器物没有“芒口”,出现涩圈和支钉痕。定窑则采用支圈覆烧,为防止器物粘连,口沿部分不施釉而形成“芒口”;在施釉方式上,往往外壁施釉不到底,圈足内也无釉。釉色有的极白,有的白中泛黄或泛青,釉面光亮者乃是上品。再有,霍州窑印花图案极纤细的线条构成也为一大特色。

霍州窑遗址发现虽然已近30年,但还没有进行正式的科学发掘,仅从采集到的标本不可能全面地认识整个瓷窑的时代特点。相信通过科学发掘,会对霍州窑的研究带来重大突破。

龙山文化陶器


龙山文化最初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该文化分布范围较广,豫、陕、鄂、苏、皖等都发现有类似的文化遗址,考古界分别称其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等。山东龙山文化是典型的龙山文化,它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续,分布范围包括山东、苏北等地,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

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方法与大汶口文化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普遍采用轮制技术,器物以造型规整见长,常见的器型有碗、罐、鼎、鬻、盆、觑等,三足器和圈足器较多,其中圆环状鼎足与鬼脸式鼎足较为特殊。陶鬻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从装饰上看,龙山文化的陶器朴素少装饰,素面器物较多,表面打磨非常光亮。有纹饰的器物较少,纹饰种类仅有弦

纹、划纹和镂空等几种,纹饰虽少,由于部位安排恰当,同样也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龙山文化的陶器中,灰陶、白陶、红陶数量较少,黑陶数量较多。常以划纹作装饰,有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等,还有用镂空作装饰,质朴大方,匀称端正。黑陶中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这种黑陶陶土经过精心淘洗,以轮制法制成,器壁往往留有细密的旋纹,胎壁厚仅1毫米左右,最薄处仅0.2毫米 ~ 0.3毫米,器型仅见高足杯一种,胎质轻巧,造型规整,质地细密,器壁薄厚均匀,色泽光亮漆黑。故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美誉。

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仅存在于山东地区的文化遗存中,存在时间很短,因此更显珍贵。

大汶口文化陶器


1 9 5 9年在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大汶口发现~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界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和江苏北部。据测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除红陶外,还有灰陶、黑陶、白陶。大汶口文化的陶器陶质比以前更加细腻。器物制作方法仍以泥条盘筑法为主,间有手工捏制,晚期出现轮制。器型主要有鼎、鬻、盂、豆、尊、瓶、碗、钵等,器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圈足器和三足器较多,器物有把手器耳和器盖的较多,其中钵形鼎、背壶、圈足高柄杯等为大汶口文化特有的代表性器物。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器物素面陶 较多,大部分经过打磨。有装饰的器物,运用刻划、拍印、堆塑等技法,纹饰有篮纹、圆圈纹、划纹、弦纹、弧线三角纹及附加堆纹等。大汶口文化装饰的显著特点是出现镂空,这种技法主要见于豆和高足杯,有三角形 、圆形、菱形、方形和长方形的镂空。

彩陶在大汶口文化中数量较少,但也颇具特色。某些器物施红色陶衣。早期纹饰多为黑色单彩。中晚期以红、黑、白三色颜料描绘纹饰,有些器物上出现三种颜色。纹饰图案以几何纹为主,有八角星纹、水波纹、花瓣纹、窄条纹、圆圈纹等,其中以折线纹、波线纹、勾连回旋纹最具特色,纹饰线条匀细,色调对比强烈,图案朴素大方。除彩陶外,还出现彩绘陶装饰,纹饰简单,有弦纹、带纹、圆点纹等,以红彩描绘。彩绘陶在其他文化中比较少见。 引人注目的是,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四件灰陶缸上刻有五个图形符号,它们被有意识地刻在器物的一定部位,象征着太阳、云气、山峰和装柄的石斧、石锛,这种图像纹样在装饰艺术上有着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象形文字,有人称之为图形符号,它为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陶瓷知识:河姆渡文化陶器


夹炭陶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征的内涵之一,始终存在于河姆渡文化,只是数量多少而已.绳纹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最主要的炊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阶段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

河姆渡文化一期

陶系:夹炭黑陶约占陶器总数的80%,夹砂黑陶约占20%,彩陶仅在河姆渡遗址有零星发现。夹炭黑陶是在绢云母质的粘土中有意识羼和大量的植物茎叶碎末,谷壳等有机质或事先炭化后再羼入陶土烧成,火候较低,在800℃-850℃之间。考古资料表明,河姆渡文化的夹炭陶器器表呈黑色很大一部分是在特殊的埋藏条件下产生的变色,原本器表应是班驳的氧化红色。胎质松软,胎厚量轻。器形主要有釜、罐、盆、盘、钵、器盖和器座等。夹砂黑陶质较坚硬,火候稍比夹炭黑陶高,在880℃-930℃之间,器壁较薄,器体较重。陶色不如夹炭陶那样黑,器形主要是敞口釜和极少数的罐、钵。彩陶胎质为夹炭陶,器表涂了一层较细腻的灰白色陶土,在陶土将干未干时,经过精心刮削、打磨,犹如披上了一层发亮薄膜,然后施咖啡色和黑褐色彩绘花纹。

制法:泥条盘筑法手工制陶,部分陶器上还可见到泥片贴筑的痕迹。造型不规整,常见歪、斜、扭、偏现象,器壁厚薄不匀,制作粗劣,反映了制陶工艺的原始性。。从可供观察制陶工艺的陶片看,釜类一般采用分段筑迭,颈和腹分别制作,粘接时附加泥条成肩;罐类用直迭制作;盆、盘类用的是斜迭法。器壁制作普遍较粗糙,唯有盆、盘内壁打磨光亮。器物的附件都是分开制作的。不少器物的口沿、腹部和颈部的破裂处两侧,盖纽和器耳脱落处常留有并排的一面钻的二个小圆洞,很可能是修补器物时钻的洞。除泥条盘筑外,个别小型器物是用一团陶土慢慢捏制而成。

纹饰:装饰手法主要有拍印、刻划、戳印,还有少量的堆贴动物纹和彩绘等。拍印绳纹是河姆渡文化制陶工艺的一个必要工序,也是炊器上最主要的装饰。几何形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次之,夹炭陶减少,泥质黑陶很少。夹炭陶器表多有红色陶衣,少量黑色陶衣。用夹炭陶制成的陶器多是釜、罐一类器物。泥质黑陶的表面常有一层黑衣,夹砂灰陶质地坚硬,砂粒粗大,器表多有一层灰色陶衣,器壁厚重,釜、鼎、器盖等多系夹砂灰陶。泥质红陶主要是外红里黑,胎壁较厚,质地细腻,外表施红色陶衣。豆、盆和钵式盉是用这种泥质红陶制成的。泥质灰陶,胎质细腻,器表多经刮削打磨,银灰色的器表显得光滑发亮。器形主要有豆和罐。

制法:仍以手制为主,形制规范定型,造型较为规整,罐、盆、豆的制作显得尤其精细。少数器物的口沿,可能已采用慢轮修整。胎质较坚硬,火候较高,在800℃-900℃之间。

装饰花纹:该期陶器以素面为主,花纹装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斜线纹、戳印纹、镂孔和附加堆纹等。绳纹多拍于釜和鼎的腹部,釜腹可见少数篮纹装饰;弦纹和斜线纹多拍印于釜、鼎和盆的上腹部;粗凹纹常见于外红里黑喇叭形豆的豆盘口沿;镂孔大多装饰在喇叭形豆把、盆的圈足和釜支架上;附加堆纹分别装饰在釜、鼎、罐的腹部。敞口釜成为主流炊器,新增加了多角沿釜、钵形釜、扁腹釜和鼎、盉、鬶等三足器,腰沿釜仅在河姆渡遗址有零星陶片发现。陶纺轮及小件陶器,数量都明显下降。

河姆渡文化四期

夹砂红陶占多数,夹炭陶红衣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均有一定的比例。夹砂红陶多见于釜、鼎、釜支架和器盖等,盘口釜多采用夹炭陶制作,泥质陶常用来制作豆和罐。

制法仍以手制为主,有相当一部分器物的口沿已采用慢轮修整,还有些器物可能使用轮制技术。由于制陶技术的进步,陶器形制更为规整,绝大部分陶器胎壁均匀较薄,火侯较高,在900℃-1000℃之间。

装饰花纹更趋简单,以素面为主。釜、鼎腹多保留绳纹,偶见篮纹,还有凹凸弦纹和弧线纹。鼎足上多有刻划纹。豆把上镂孔主要有圆圈、方孔、弧边三角形等,有的豆盘内壁还刻划抽象性鼎、灶、鬶、盉、罐、豆、盆、盘、钵、釜支架和器盖,还有纺轮、陶拍、陶塑、小陶器、陶饰和陶丸等。以釜、鼎为主。豆、罐多见。

屈家岭文化陶器


屈家岭文化因1954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等地,距今约有4000余年的历史。其陶器以黑陶、灰陶为多,手制为主。

在造型上,出现了将一种形式的造型运用于几种不同用途的器物上的情况。如某些器物的器身都为碗的造型,附加上高矮不同的圈足,形成几种不同用途的陶器,如高圈足杯、圈足碗等。这些器物的造型为其他文化所罕见。除圈足器发达外,凹底器较多,这也是屈家岭文化陶器的特点。

在装饰方面,其陶器大部分是素面,少数器表装饰几何纹,主要以镂空为主。屈家岭文化最具代性的器物是“蛋壳彩陶"。其器壁很薄,仅1毫米左右,陶胎呈黄色,器表涂有灰、黑、红等色陶衣,再以黑彩或黄彩描绘纹饰,如弧纹、网纹、圆点纹等。

在施彩方面运用晕染法,用浓淡不同的色彩交融晕染,构成云霞纹,纹饰浓淡相间,笔道不甚整齐分明,颇具特色。“蛋壳彩陶"的主要器型是杯和碗,除“蛋壳彩陶"外,陶制纺轮是屈家岭文化彩绘艺术的杰作,其制作考究,表面装饰着各种图案,有漩涡纹、直线纹、弧线纹、彩纹等。

【陶瓷文化】康熙瓷器与光绪瓷器辩识


图一(左康熙,右光绪)

图一(左康熙,右光绪)

图一(左康熙,右光绪)

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康熙瓷器与光绪瓷器的几点不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康熙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所以康熙瓷器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光绪在晚清时代,相对比较强盛,有&xqypic光绪中兴&xqypic之说,出于多种原因,光绪仿制康熙瓷器的现象多有出现,好者几可乱真。所以准确的区分康熙和光绪瓷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制作工艺上看,有粗、细之分。这主要是指旋胎及底足的处理。康熙瓷器旋胎比较规整,器壁外处理的平整,器物的内部少有精细的处理,常见手拉胎的痕迹。器物的底足大多很规矩,底足处理圆润、光滑。而光绪的瓷器在旋胎上胎体较康瓷轻薄一些,特别是器物底足的处理,棱角不很清晰,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其次,在胎质方面。康熙瓷器的胎质可以用细密、洁白、坚实来形容。光绪瓷器的胎质比较粗松,呈灰黄色。再有画工方面,康熙瓷器线条流畅,特别注意起笔落笔的顿挫,线条犹如钢条,直线和弯曲都刚劲有韧性。绘画造型准确,诗书画印,完美的结合。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等诗文常整文搬上画面。书法多楷书,字体秀美、工整。绘画的内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龙凤等题材。以人物、山水为佳。光绪瓷器的线条柔软、较细,力度不强,虽也有起落笔的提顿,但较之康熙就显无力了。在绘画的内容上也少有创新。另外釉质也有一定的不同。康熙瓷器多表面平整光滑,釉质较厚,半透明、呈淡青色。也有一种表面有小点,釉质较薄、呈浑浊的白色,常有爆釉现象,与光绪瓷器极为接近。光绪釉质较薄,表面不平整,常有瑕疵。陶瓷的鉴定不可以偏代全,仅就两件瓷器加以分析,验证以上的观点。第一组图片:康熙的人物脸型比较丰满,造型准确,衣纹线条流畅。光绪人物的脸部线条纤软。第二组图片:注意楼阁和树石的线条,康熙瓷刚劲有力,青花浓淡变化明显。光绪瓷线条软弱,青花层次不清晰。第三组图片:胎质的不同,更要注意康熙瓷器器足处理规矩,清楚。光绪瓷器器足棱角不分明。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陶器


陶轮的使用

用陶轮制作陶器,是龙山文化手工业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陶轮是一人固定在直立的短轴上的圆盘。制作隐器的时候,把一块陶土放在圆盘上面,然后转动陶轮,借着陶轮急速转动的力量,拉动陶土。想让陶器的肚子大一些,就向外拉;想让口小一些,就向里收。随着手势的开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状的陶器来。用这种轮制方法制作出来的陶器,厚薄均匀,形状规整;生产效率也比徒手制作提高了好几倍。这种陶器的特征,是在器面上有一圈圈的弦纹,底部也有同心圆线条的割断痕迹。

徒手制作

在各地龙山文化遗址里发现的陶器,并不是都用陶轮制作的,还有许多仍旧是徒手制作的。当时,徒手制作陶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把调好的陶土搓成泥条,再把泥条圈起来盘成所需要的器形,这叫作螺卷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做成宽宽的泥片,再把泥片卷成圆圈,一个接一个地堆成器形,这叫作垒筑法。

陶窑

龙山文化陶窑的构造,也比以前进步了。不但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更多的陶器;而且火道延长了,火眼增多了。这样,既提高了窑室里面的温度,又缩短了烧窑的时间。那时候,烧窑的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仰韶文化的陶器,因为都是敞着窑口烧制的,陶土里面今有的氧化铁,在烧制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氧化,所以烧制的成品都变成了红色。龙山文化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封窑技术,在烧制陶器的时候,把窑口密封,使陶土里的铁素得到还原,这样就烧成了灰色的陶器。灰色陶器比红色的,质量要高。还有一种质量更高的黑色陶器,那是由于烧制的时候渗入炭素造成的。

陶器种类

各地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有鬶、斝、鬲、甗、鼎、甑、簋、豆罐、盂、盆、碗、壶、杯、瓮,等等,种类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鬶、斝、鬲、鼎。鬶是沸水器,前面有斜伸出来的长嘴,后面有一个把手;椭圆形的肚子下面连着三只空足。斝、鬲、鼎都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着三只空足。这些安装空足的陶器,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者把食物煮熟。

龙山黑陶

还有一种薄如蛋壳的黑色陶器,代表山东龙山文化制陶技术的高度成就。这种陶器质地细腻,内外漆黑,表面晶亮,而且只有0.1厘米到0.2厘米那么薄,用手指轻轻弹击,就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山东省潍坊姚官庄发掘出来的一只大型的陶杯,是这种陶器的典型。它的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花,底部有稜有边,上部透雕着五圈近似几何纹的图案,真是精美得很。面对着这件精美的龙山文化遗物,我们不由得对祖国辉煌灿烂的原始文化感到自豪!

陶瓷文化:七小招教你识仿瓷


如今的生活当中,所常见的仿古瓷日具增多,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是风格特征。

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湿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

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

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任务神态朴拙,带有时代的韵味。

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圈足圆滑。

六是套识别落款的方式,不用朝代的官窑底足有不同的款识。

七是要借用于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疏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疏朗之感。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崧泽文化陶器浅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崧泽文化陶器浅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