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长兴紫砂 何时能成壶

长兴紫砂 何时能成壶

古代瓷器壶 古代瓷器毒酒子母壶 古代龙柄瓷器鸡头壶

2020-05-29

古代瓷器壶。

长兴紫砂馆建成于2011年5月,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展馆分为五个区:序区、长兴陶土文化发展历史展区、长兴紫砂工艺的形成过程展区、长兴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区、紫砂工艺展区等。图为长兴紫砂馆序区。

长兴紫砂馆紫砂工艺展区。

蒋兴宜紫砂作品

近日,长兴县人大财经委员会一份关于加强长兴紫砂产业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再次引起了长兴紫砂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带着这份关注,记者日前来到长兴,走进一家家紫砂工作室,了解长兴紫砂的生存现状,记录下长兴紫砂业者为传承和发展紫砂业做出的努力。

与宜兴山水相连、矿脉互通的长兴陶器制作历史悠久,早在65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之时,长兴先民就开始制陶。长兴陶土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与宜兴素有“南陶”、“北窑”之誉。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专业化的紫砂厂成立,乡镇个体作坊迅速崛起,从业人员近千人,产品出口占浙江陶瓷的第二位。

然而,企业体制改革后,长兴紫砂厂的原技术骨干纷纷创办个体紫砂工作室,虽然维系了长兴紫砂的存在,但时至今日,仅有13家尚在运营,从业人员只剩50余人。虽然长兴紫砂近年来在全国和各专业评比中屡有获奖,但普遍存在着“小、散、乱”的现象,行业管理无从下手,紫砂人才后继乏人,矿产资源流失严重。对此,长兴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长兴发展紫砂产业的优势独特,有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茶的紫笋茶,有茶圣陆羽撰写茶经之地顾渚山下的金沙泉,作为发展长兴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长兴紫砂应该有它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壶”在保护

与邻居宜兴相比,长兴紫砂在人才、工艺和影响上,确实逊色不少,这种事实和现象今后可能还会延续下去。但长兴紫砂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也有自身的优势。许多长兴紫砂业界人士认为,只要措施得力,保护得法,在同一紫砂文化圈内,长兴紫砂是有可能大放异彩的。

这种优势首先是资源,长兴有丰富的紫砂矿藏,主要分布在小浦、槐坎等多个乡镇,吸引了不少宜兴紫砂业者越界至长兴购买,现在长兴一吨好的紫砂泥在宜兴最高可卖到8万元。如此好的收益当然使得不少长兴人趋之若鹜,然而资源再好、再多毕竟是不可再生的,它总有枯竭的时候。对此,一些长兴紫砂业者呼吁政府有关部门予以规划和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其次是人才,长兴紫砂业者现有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6名,其中年已古稀的蒋淦勤先生还是国家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的获得者,作为浙江紫砂工艺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蒋淦勤先生的声名已为国内紫砂业者、收藏者和爱好者所熟稔。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宜兴一代紫砂大师蒋蓉最小的弟弟蒋淦勤和他的两个哥哥蒋淦方、蒋淦春先后移居长兴,创办长兴紫砂工艺研究所,几十年殚心竭力,培养了长兴大批紫砂人才,带动了长兴紫砂业的勃兴。可以这么说,紫砂世家蒋氏的传承人已在长兴生根、开花、结果。在长兴一座僻静的院落里,记者见到了蒋淦勤的侄子蒋兴宜。作为蒋氏紫砂世家的第四代传承人,蒋兴宜已用自己的名字将长兴和宜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已届天命之年的蒋兴宜自小在姑妈蒋蓉、父亲蒋淦方和两个叔父蒋淦春和蒋淦勤的指点、传授和熏陶下,而今已卓然有成。蒋兴宜于2006年获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有的作品除了在全国和各专业性的评比中获奖外,还在紫砂壶拍卖专场中被藏家拍走。当记者问起是继续留在长兴呢,还是会往宜兴发展?蒋兴宜憨厚地笑了笑,“这个想法还是有的,毕竟就目前的现实来说,去宜兴发展可能机会更多。”不过,在长兴生活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同道好友,不是说走就好走了。陪记者一同前往的一位长兴紫砂业者认为,只要长兴紫砂业者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政府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和保护,蒋氏紫砂是可以和长兴其他几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董建民、吴伟华、傅一平、钱樟法一起,成为长兴紫砂的“金字招牌”的。

“壶”在传承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尽管长兴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然也有不少长兴紫砂业者源于对这一行业与生俱来的守望和追求,自觉和不自觉地担当起了这份责任。记者在调查和了解中发现,现在长兴紫砂业者依然存在着从业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工艺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固然有其历史和客观原因,但是现有紫砂业者安于现状、带徒传艺的积极性不高和自愿进入该行业的年轻人不多也十分明显。

在绿树掩映的半匋居紫砂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刚从杭州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半匋居主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傅一平先生。傅一平在记者面前小心翼翼摊开了一把用宣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紫砂毛坯原壶,其上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傅一平说,这是杭州一位书画名家自己绘制的,想让他镌刻一下,然后再回炉烧制。作为一位紫砂业者,傅一平的书画篆刻造诣也颇为精妙,他是中国书协会员,也是西泠印社社员,同时还担任着湖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这使得他在紫砂壶铭文和题饰镌刻上得天独厚、游刃有余,沪上书画名家程十发先生亲书“江南刀客”四字题赠于他。但傅一平并非藏技于身,秘而不宣,在傅一平的对座,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在一把紫砂毛坯原壶上对着字画原迹镌刻着,傅一平不时在旁点头微笑,傅一平解释道,这位年轻人是位书法老师,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几年下来,镌刻技艺已较为娴熟。

在金陵陶坊,长兴县紫砂陶艺协会秘书长、工艺美术师陈土良颇多感慨。作为长兴紫砂界的资深人士,陈土良见证了近30年长兴紫砂业的兴起、发展和目前的停滞局面。陈土良1984年至1987年曾担任国营长兴紫砂厂厂长,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选送了一批年轻人前往江西景德镇学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厂里的骨干,并为长兴紫砂厂曾有的辉煌作出了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也成为目前长兴13家个体紫砂工作室的主要业者。陈土良认为,长兴紫砂想要继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才的传承和培养尤其重要,像董建民、吴伟华、蒋兴宜、傅一平、钱樟法这样身怀秘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只要为之搭建多种平台,完全可以再多带几个紫砂工艺人才出来,为长兴紫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大师包括像陈土良这样的10余位工艺美术师目前带徒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是培养一名紫砂工匠,仅仅是工匠至少得两到三年,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很难予以自觉践行。二是紫砂壶制作毕竟是一门传统工艺,要想学有所成,需要耐得住寂寞,现在年轻人自愿学艺的不多也是现实。

“壶”在创新

任何一门传统工艺要想获得保护、传承和发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关注时代,紧随时代,创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紫砂亦然。当然,这创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把握和传承之上,否则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在刚刚落成不久并对外开放的长兴紫砂馆,倘佯在馆内的五个展区,听着长兴百汇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蒋文春、丁惠玲两位主任的介绍,记者见证到了长兴紫砂工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馆内陈列的琳琅满目和形式各异的紫砂作品,记者更是深切感受到了长兴紫砂业者深厚的传承和创新能力。这其中,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钱樟法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现年45岁的钱樟法的传统紫砂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学院派”的设计构成理念,将儒雅气韵与太湖石“漏皱透空”的特质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紫砂壶在记者看来,更像现代陶艺作品,更具观赏效果,而不仅仅只是“壶”之一途。WWw.TaOci52.COm

在常人看来,同行难免相轻,可记者碰到的长兴几位紫砂业者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钱樟法将传统紫砂工艺和现代陶艺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浙江是文化之邦,人杰地灵,有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国内一流的艺术学府,有西泠印社这样国内一流的学术团体,只要长兴社会各界和政府打开思路,是有条件让长兴紫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还有浙江每年有这么多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只要长兴有吸引他们施展才华的条件,相信长兴紫砂业是可以“壶”起来的。

延伸阅读

千年紫砂何时唤醒品牌意识


对于“陶都”宜兴来讲,紫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片,实至名归的品牌。但随着紫砂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的发展模式,品牌以及品牌影响力的缺乏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并从一定程度上牵绊着行业的整体发展。那么,对于紫砂这样一种无论材料来源、成型工艺,还是流通方式都稍显特殊的商品来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培育出有号召力的品牌,这个古老行业正在探索。

紫玉金砂不乏品牌创意

说起品牌,紫砂壶是“陶都”宜兴当之无愧的大品牌——作为宜兴一直倾力打造的一张“名片”,紫砂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了解,并逐渐喜爱;而紫砂壶在喜爱它的人们生活当中的角色,也慢慢地由一件实用品向赏用结合的艺术品范畴过渡。市场日渐活跃火爆的同时,紫砂行业的从业者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在这批从业者的带动下,许多风格各异、流派不同的工作室也纷纷成立,颇有百家争鸣的态势。

每一个工艺师或每一个工作室都可以是一个品牌。这话并不是虚的,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在宜兴从事紫砂壶制作的人大约在3万左右,其中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的企业上万家。无论规模或大或小,经营理想与不理想,这些企业都在以自己的理念和方式运作着,如果运作成功了,能够为大众和消费者认可,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品牌。

而对于品牌这一理念,宜兴的工艺师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客户当中有着较大号召力的紫砂壶就是好壶,就是品牌。一位多年从事紫砂壶制作的工艺师这样说。从品牌的实质意义来讲,这位工艺师的认知可谓朴素简单而不失真味。而事实上,如果要讲到品牌的号召力,在紫砂这个行业里,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大过大师的印章。在近年来的紫砂拍卖会上,大师的作品有着非常高的号召力,而且,其成交价格也有着很大程度的攀升。所以,在业内有着较高知名度的大师成立的工作室,其制作的作品往往有着不错的口碑和追捧的人群,甚至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其实,宜兴各工作室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一般来讲,从它们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它们或是以工艺师的名称命名,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的“益顺工作室”;或是以制作者的创作风格命名,如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彦的“大汉陶艺”;又或是以制作者的家族历史文化传承命名,如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的“范家壶庄”等等。其中传递着的,正是企业想要传达给终端的一种企业文化和作品诉求。

可以说,紫砂这一行业虽然古老,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还是有一大批从业者,重视文化推广和差异化营销,为紫砂刻下了品牌的符号。

品牌探索何为掣肘之源

但是,打造一个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并非易事。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家壶庄创办人范伟群告诉记者,在如何创建品牌方面自己做了许多尝试。因为范氏壶艺有着一定的历史积累和人文内涵,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近似于品牌的号召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这种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现在范家壶庄的经营理念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创新作品;保证作品品质;同时打造文化、技艺交流平台。只有有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品牌才有立足之本。范伟群也在尝试在全国范围开设有“范家壶庄”招牌的门店,现在已经有十几家,基本上采取联营模式。说到有没有可能直营时,范伟群最担心的问题是货源供给会供不应求,因为毕竟全手工制壶不可能有像流水线一样的生产规模。不过,范伟群对于将范家壶庄做成一个品牌也有一些独特的点子,“比如,我们可以和某个专门做市场推广的企业或团队来合作,我们负责产品质量与诚信的保障,它们负责做大市场、营销品牌”。

要说到紫砂的品牌,就不能不提到“方圆”。“方圆”是宜兴紫砂工艺厂于198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的一个商标,这个商标很好地诠释了紫砂壶“方非一式,圆无一相”的特点。据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唐锡芝介绍,“方圆”商标有着较高的美誉度和文化附加值,被当地百姓所熟识。在过去的几年里,宜兴紫砂人大力推广“方圆”商标,其品牌影响也逐年增强。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方圆牌宜兴紫砂、海尔、三星、中国联通[4.876.80%股吧研报]、中国壳牌、中国邮政、广发基金等知名企业品牌分别在各自领域获得“首届中国消费者(用户)最喜爱品牌”称号。不过唐锡芝同时也表示,工厂改制后紫砂人大多自立门户,以自己的工作室为单位进行生产与销售。作为“方圆”商标的拥有方,宜兴紫砂工艺厂也在探索更好的品牌经营模式,比如建立更好的产销链条,在各地尝试开设形象店等方式。但是,紫砂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对品牌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管,让其专注于“方圆”这一品牌,还需要更多思考。

理念为先融合无形资产

从LV到Burberry,从全聚德[28.802.56%股吧研报]到稻香村,公众现在所熟识的品牌几乎都不下百年历史。并不是说一定要要求哪个企业必须经营多少年,才能判断其是否成长为品牌,但是品牌本身确实需要经过历史与时间的检验,才能奠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一个品牌想要经过百年考验仍屹立不倒,面临的难题也非常之多。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的“陶都”,宜兴这些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将紫砂壶打造成自己的一张名牌,在培育这个品牌方面也花了不少心血,如人才培养、市场规范、形象打造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打造紫砂自有的品牌,情况还是较为特殊。最主要一点在于,紫砂本身是全手工制品,不可能规模化生产。民国初期曾经出现过金鼎、铁画轩等一批知名商号,集结一批工艺师搞创作,但是那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模式。现在的紫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教授堵江华分析指出,英国不种一棵茶树,“立顿”品牌却可以创造200亿元的销售额;我们的茶树有数千年的历史,国外的“雪碧”、“可乐”却可以在中国大行其道。正是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它们的文化,进而推销它们的产品。紫砂不缺少文化含量,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产业,它缺少的是将文化推广出去的理念、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也许可以将人才培养、门店销售、形象推广一条龙结合起来,并通过企业文化的推广,在市场中形成大家所公认的品质标准,让消费者在认知这一品牌的过程当中更了解紫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告诉记者,现在的紫砂“品牌”大多是工作室,支持工作室创作与运营的是现在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工艺师,从实际意义上来讲还谈不上是品牌。而且,现在紫砂行业内大多是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的模式,如果后继人才跟不上,大师创立的品牌效应也就结束了。但是,没有五十年到百年的时间,是很难说能否形成一个品牌的。而且,品牌还要有一个质的标准,只有将这个标准延续执行下去,品牌才有生命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紫砂行业应该走品牌经济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紫砂人有企业家的胸怀,跳出某一种单一的传承模式,将紫砂文化的无形资产融合起来,形成持续发展的品牌力量。

对于紫砂行业品牌发展之路,中国品牌第一人、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在他看来,紫砂行业的品牌发展可以走设计师品牌和企业品牌两种途径。但是,真正的品牌不仅要实现吃、穿、用、住等功能诉求,还要满足人们喜、怒、哀、乐等情感诉求,比如某品牌的钻石正是因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达到了爱人之间对爱情诉求的最真挚的诠释,所以品牌才被人所拥戴。紫砂也一样,单纯出卖原材料和手工艺只是第一步,更深地挖掘文化附加值才能走得更持久。把壶当茶具卖只是实现了紫砂的物理功能,而一个品牌要做的是通过情感功能的推销,把壶卖给不喝茶的人。从这一点来讲,打造适合紫砂的情感诉求点,是营销品牌的重要环节。

紫砂壶新壶如何养壶


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不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识。但随着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选购一把称心如意、高档次、高品位的紫砂壶时,我们才蓦然发现,昂贵的价格已经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种,即便是数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买到的普通紫砂壶,现如今的价位也水涨船高,飙升至万元,更不用提名家烧制或年代久远的紫砂壶了。据《宝藏》统计,目前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该件作品以147.7万港币成交。因此如何鉴赏、保养紫砂壶,已经上升到了收藏投资的高度。紫砂壶的投资收藏也已成为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不管深谙茶中之道者如何滔滔不绝的讲述对茶道的理解,若无一把上好的紫砂壶,配以绝好的茶叶,这一切都缺乏了底蕴与信服度。爱茶者与赏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间,细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静谧惬意,这就显得刚买一把新壶的不可小视了。壶贵了,壶身价涨了,都要求壶要专门去养了,时下养壶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真在履行的一项义务,因为养好了,回报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就为大家阐述一下,养壶的一些要领,使大家的壶都所养,有所成。

养壶要领:

(1)新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

(2)使用新壶,应先用茶汤煮一番,一则除去土味,也可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如势煮壶,到水将滚未滚时,在将茶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在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后,使可使用。

(3)旧壶重泡。每次泡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

(4)注意“壶里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里阴干,日久累积茶山,如维护不当,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更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摆存在壶里来养壶的方式决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里易有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可吸附热香茶味,残渣剩味实也无益于壶。

(6)壶应经常擦拭,并用手不断抚摸,不仅手感舒服,且能焕发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

(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之处阴干。久而久之,自会与这把壶发生感情。

紫砂陶艺壶的情趣


宜兴紫砂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花货、光货、筋瓤货),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现代的生活造就了现代的艺术,以及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一些陶艺家和学院师生也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中,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新一代年轻紫砂技艺人员的学习、生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他们想用紫砂泥捏制出传达主观审美和内心感受的壶艺作品,并通过现代意识融入传统,展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壶体造型,人们称之为“紫砂陶艺壶”。这种新门类的“现代陶艺”紫砂壶出现在紫砂艺苑,是一种潮流,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大众审美的需求。我以为它的出现,将让“海纳百川”的紫砂壶增添新的形式和情趣,蕴涵丰富的内容,这也是紫砂的传承和创新。

吴鸣的“与先贤对话”、“庄子·子非鱼”、“竹林寻贤”,葛陶中、吴鸣合作的“期待”,史小明的“皮包壶”,徐曲、鲍骧的“天蓬茶具”,徐良的“曲韵系列”,李玮的“秋风”,徐维明的“鞠躬尽瘁壶”,陈国良的“圆三角壶”,陈建平的“竹鞭壶”,陆文霞的“情结壶”等,这些壶形陶艺作品淡化了壶的功能,强调了作品的形式美,其构思让观赏者无限遐想,表现手法让陶艺家自由挥洒。不仅丰富了紫砂壶的语言,又展示了独特的境界、独有的心语、独创的内涵。我们不妨摆脱一下传统的审美习惯和世俗眼光,用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欣赏紫砂陶艺壶。其实,它们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回味无穷。

紫砂陶艺壶也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一是用紫砂五色土为原料,二是用打泥片、镶接成型的手工制作,既有它的质地美,又有它的装饰美,只不过是在造型中融进了新的理念,巧妙地联系器物的里外空间,将重功能的传统紫砂壶,蜕化出一种具有鲜活生命且能表现个人情感世界的纯粹陶艺,显示出浑沌而清明、抽象又具象的形体。此时,壶的使用特性不再是第一位了。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陶艺的创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宜兴紫砂,也应该百花竞艳。所以紫砂传统是文化形态的延续、发展,在这基础上可以做多种多样的尝试,关键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人风格。人们完全可以用传统题材和手法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紫砂壶的创新设计应该提倡个性和单一性,因为现在紫砂圈内,作品的重复太多了,仿制和抄袭司空见惯,虽然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和供求状态,但是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和文化艺术品位的提升,将会逐步改变。传统紫砂壶也好,现代陶艺壶也好,也许最重要的是创新和文化,壶友、藏家喜欢就好。

紫砂凤凰壶,彰显历史沧桑


在南博,来自台湾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的宋信德先生小心地从一个锦盒中取出一件小巧的紫砂壶,壶盖上像有个鸡头的造型,他说这把壶称作“凤凰壶”,壶身雕刻了祥云托珠的造型。宋先生说,1721年德国德里斯顿博物馆的登记册中能找到与之相同的壶,证明是康熙年间造的。他又拿出另一件镂空的“梅花纹紫砂圆壶”说,欧洲人有在高档工艺品上镶金属的习俗,这把镂空梅花纹紫砂壶的壶嘴、壶纽和座子上都加镶了金饰,纽的金饰为梅花形,使紫砂壶在典雅中透出华丽,既美观又耐用。这批展品都是从海外的大型拍卖会上重金购得的。

在明代更是流传着“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争求鸣远碟”的谚语。据宋先生介绍,外销紫砂是紫砂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在明代,紫砂流行于中国的上流社会,但是随着明清政权更替带来的战乱,国内销路锐减,宜兴紫砂转而寻求海外市场。西方把宜兴紫砂器称为中国“红色陶器”,随着茶叶由东印度公司输往欧洲。当时欧洲人喜欢用紫砂壶喝茶,他们喝茶时有加上奶和糖的习惯,由于紫砂壶壁有许多小孔,奶和糖不容易洗干净,后来紫砂壶就被欧洲人当作陈设器来观赏,配上金套嘴、金链子,陈列在壁炉上。此次运抵南博展出的外销紫砂器共64件,其中,镂空装饰紫砂壶有8件,它们大部分是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欧洲市场的定制品。有一对紫砂罐就是按照西方进口的玻璃茶叶罐仿制的,非常精致。宋先生分析说,经考证,紫砂的外语名词就是宜兴的汉语拼音(Yixing)。19世纪之后,国外文献,包括德文、荷文、法文、英文、丹麦文、瑞典文中,都用“Yixing”取代“terrasigillata”(意为古罗马深红色陶器)一词,代表中国的红色陶器。

紫砂珐琅彩花棱壶


紫砂珐琅彩花棱壶

今年7月1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做客恒源祥,总裁刘瑞旗将一把由鸿运斋出品的仿“康熙御制”紫砂珐琅瓜棱壶赠与罗格。

这把“康熙御制”紫砂珐琅瓜棱壶原壶藏台北故宫,仿“康熙御制”紫砂珐琅瓜棱壶的胎质是紫砂,釉彩为珐琅,图像绘牡丹,外形似南瓜。器身作四瓣瓜棱形,短流、弓形把、平底,盖沿为四瓣莲瓣形、卷边,带圆形钮;底部瓜棱状,一黄圈内写黄色楷书“康熙御制”。此壶整体制作严谨,手感圆润,小巧玲珑;图案工笔设色,鲜艳亮丽,赏心悦目。

我国珐琅彩器始于清康熙朝,原料从国外进口,先期画在铜质上,后专用于瓷器,限于皇宫烧制御用品。在紫砂器上画珐琅,更是康熙帝首创,难度大于瓷器,因为紫砂很“吃”釉料之故。一件紫砂珐琅彩须在紫砂器上反复施釉烧制五次之多,才能达到鲜艳光亮的完美效果。而且,这其中还有秘诀,清宫从不外传。宜兴甚至景德镇的珐琅彩在紫砂上,效果终不及宫廷的鲜艳。据故宫史料记载,康熙晚期清宫官窑瓷胎画珐琅器和紫砂珐琅器,都为一器两地制作,即白胎先于景德镇及宜兴的御窑厂烧制,再精选入宫,依照皇帝指定画稿由艺人加绘珐琅彩料,于宫廷内再次烧制而成,此亦为陶瓷历史一大创举。清宫档案文献显示,咸丰四年(1854年)后藏于乾清宫的宜兴胎画珐琅器计有十九件,现悉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鸿运斋壶艺主创黄栋华告诉笔者,2000年,他与故宫科技部副主任曹静楼闲谈,曹静楼感叹说:紫砂珐琅彩壶,现今在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一把也没有,而景德镇又做不好,达不到宫廷的艺术要求,关键是一道工艺没掌握,而这项技术又是保密的,老黄你做,我可以教你。于是,宜兴和景德镇两地的高手被组织起来联袂仿制“康熙御制”紫砂珐琅瓜棱壶。紫砂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之传人(女婿)周俊制作,珐琅彩由故宫专家曹静楼与景德镇的专家研发绘制,共试制了数十次,最终达到宫廷的艺术标准。

紫砂壶开壶、养壶:新手须知四六


紫砂壶开壶、养壶:新手须知四六

紫砂壶开壶须知4大注意: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开壶也有好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

1.用白水煮至少1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壶身分开,放入凉水锅中,将锅置于炉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1小时后关火。这一步可以热胀冷缩让壶身的气孔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

2.将白水煮过的壶与一块老豆腐,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1个小时。这个步骤叫做去火气,目的是为了褪掉制壶时高温煅烧带来的火气。 

3.将上面的壶与一段嫩甘蔗头,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1个小时。

4.将上面的壶与茶叶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1个小时。

完成上面4个步骤后,紫砂壶才可以正式开始使用。

紫砂壶养壶须知六大细节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养壶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6点: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2.切忌油污接触。 

3.用茶汁滋润壶表。

4.适度擦刷。

5.用毕清理晾干。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紫砂文化:相拥世博壶


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宜兴著名紫砂工艺师葛韬领衔设计了世博紫砂壶系列,共28件,分别以中国馆、日本馆、意大利馆、加拿大馆等国家馆造型为元素创意设计。其中,由他女儿葛菡禄设计的相拥世博壶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

葛菡禄,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学生。她设计的相拥世博壶为一套壶,由一把主题壶和三个茶杯组成,茶壶造型大方稳重,颇有气势,壶把构思巧妙,酷似“世”字,与世博会会徽主题相贴切。以世博会会标“世”字为创意元素,将“世”字造型融入传统紫砂壶造型中,巧妙化为壶把,壶纽及壶嘴,代表了会徽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紫砂文化:说说紫砂纪念壶的民风民俗


“大灵豹壶”徐秀棠制

“盛世宝鼎壶”鲍志强制

以紫砂壶为代表的陶瓷文化,承载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习俗,同时又体现时代的发展和具有当代意义的创造。在紫砂壶艺领域中有一大类属于纪念意义的壶体造型,业内称之为“纪念壶”。它既融入了鲜明的民风民俗,又不停留于传统的层面,而是不断地将文化修养、社会活动、人生阅历充实到壶艺创作中,形成开放的心境、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感,用紫砂壶传递纪念的主题。

中华民族历来对佳节、寿喜、婚嫁和重大庆典活动等都有欢庆、志喜、祝贺的优良传统。从诗赋文章到书法绘画可谓根繁叶茂。而宜兴紫砂也同样如此,数百年来用喜庆文化元素创制的紫砂纪念壶就不胜枚举。如民间的“五蝠蟠桃壶”、“子孙满堂壶”、“高寿梅桩茶具”、“福泉壶”、“大吉壶”、“鸳鸯归春壶”、“龙凤吉祥壶”等,都是对福寿吉祥的祈愿。资料显示,清朝皇宫也同样喜欢这类的紫砂壶,例如为乾隆寿庆而定制的“荷莲寿字壶”、“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清嘉庆的“飞鸿延年壶”、“粉彩百果壶”等。可见喜庆元素在宫廷也深受欢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今年的上海世博会,紫砂技艺人员为此创制了许多款式的“奥运壶”、“世博壶”以示庆贺,以紫砂的特质,铭记这重大喜庆带来的哲思和遐想。

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有好多东西可以纳入紫砂壶的创作范畴。俗话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许多带有企盼吉兆的象征语境和新年贺岁的十二生肖都可以创制紫砂壶的血肉之躯和鲜活灵魂,脉动着纪念意义。

紫砂壶的上乘境界是现实的提升、精神的载体。十二生肖是紫砂壶的不朽题材。作为中华民族的造化的产物和无穷的韵致。从古至今,许多贺岁的生肖纪念壶,都是把生活中的情趣变化为手下的壶艺,流露出生活景象的信息,而成为心灵与生命律动际遇的产物。今年是农历庚寅年,纪念虎年的紫砂壶可谓千姿百态,精彩纷呈,以虎虎生威、福运多多的寓意而特别受到属虎人的追捧。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军的新品“五福临门茶具”,一壶四杯组成,壶、杯用紫泥和段泥制作,圆润浑厚、饱满丰泽,呈现两色,对比和谐,并装饰有如意和祥云纹样。壶体和杯子里都彩绘虎的或坐、或走,无不生动威武,形象逼真,犹如“四野传高啸,苍茫落照中,疾风思劲草,盛世待英雄”。这5只福虎出自“东北虎王”马彩华先生之手,而“五福临门”四字则由著名书法家都本基先生题写。“虎”、“福”谐音,故将紫砂茶具取名“五福临门”,以祈金虎之年,福进祥门。这是用紫砂塑成的雄健与祥和的祝福。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紫砂壶彰显了厚重的民间工艺元素,蕴蓄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是具有东方色彩和文化气息的张扬艺术神韵的高雅艺术品,因此经常被选做馈赠新朋好友的礼品,甚至是国礼。

2007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宜兴范家壶庄受博览会组委会之托,制作了11把紫砂壶,作为国家礼品赠与与会的11个国家领导人,成为一个亮点。这11把国礼紫砂壶,并分别取名为“和平”、“团结”、“平等”、“合作”、“共进”、“和谐”、“和顺”、“繁荣”、“丰硕”、“共享”和“持续”,造型柔顺优雅,设计灵秀精妙,而且蕴含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团结共进、平等合作、和谐发展的主题精神。

“和平壶”以圆润为基调,用段泥制作,呈梨皮色,绿色的橄榄枝贴在壶身,可爱的和平鸽塑在壶盖上,展翅欲飞,神态可掬,寓意着安逸祥和的景象。“共享壶”展示了天地方圆的大千世界中,我们共有同一个地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合作壶”,壶体圆中有方,呈12个面,分别刻有包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内及其东盟10个国家元首的签名,如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缅甸总理梭温、老挝总理波松等。壶上还镌有博览会的标志性互惠共赢的象征。

紫砂壶如何辨别“化工壶”或“代工壶”?


近年来,紫砂壶收藏不断升温,名家大师壶的价格更是屡创天价,一把1948年顾景舟和吴湖帆合作的相明石瓢壶,在今年5月16日中国嘉德2010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最新的世界拍卖纪录;10年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创作的壶一把不到1万元,现在每把已经升至20万元左右。然而不久前,央视曝光了模仿紫砂壶的“化工壶”和“代工壶”的制造黑幕后,整个收藏市场一片哗然,紫砂壶的收藏随即由热转“冰”,宜兴紫砂壶主要产区丁蜀镇最大的紫砂壶批发零售集散地生意一落千丈,有的制壶作坊只能无奈停产。这次事件被业内称为“紫砂门”。

我们收藏的紫砂壶是否为“化工壶”或“代工壶”?如何才能收藏到真正有价值的紫砂壶?这些疑问困扰着不少紫砂壶收藏爱好者,为此,紫砂壶收藏专业人士为大家一一解惑。

问之一:如何辨别“化工壶”“代工壶”?

广州玉鸣轩艺博紫砂茶语经理潘绮琪表示,“化工壶”中添加了化学成分,使得普通的陶土能产生紫砂的色泽,但毕竟它不是紫砂,无论是手感还是质感,都与真正的紫砂不一样,会比较粗糙。

普通的一把紫砂壶,光是泥料的成本价已经近百元,加上人工费、运费、运营成本等,上架后,起码需要200元以上,因此,市面上很多在百元以下的所谓紫砂壶都是“化工壶”或“灌浆壶”,因为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在颜色上,为了使“化工壶”达到紫砂的润泽度,一些无良商人会采取上油上色的做法。真正的紫砂,在刚制成后,颜色会比较“哑色”,需要经过泡养,才能有如玉的温润感觉。故此,紫砂壶收藏必须要养。

“代工壶”就是请“枪手”代替所做的名家壶。对“代工壶”,一般人比较难辨别。大师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含量,他们做的壶,会很好地体现出“精、气、神”的高度合一,而普通消费者,刚接触紫砂,很难分辨是否代工,就需要到诚信的商家那里选购,才更有保障。

问之二:紫砂壶的价值如何判断?

潘绮琪告诉笔者,真正的紫砂壶,需要从6个方面来判别:泥、型、工、款、火、铭。

泥,即泥料,在业界都是统一的标准,紫砂矿上品当然属宜兴黄龙山的出品,但除此之外,其实在江浙一带也有一些山脉出产紫砂。

型,就是紫砂壶的一个整体造型,是否美观、实用、大气,也就是所谓的“精、气、神”;还有就是看紫砂壶的做工,是否严谨、流畅,镶嵌技术是否到位。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交代清楚。

款,就是落款,因为每把紫砂壶,工艺师都会在壶底、壶把、壶盖落章。是否为名家壶,在一把紫砂壶的价格上,会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是讲究师承,例如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的一把壶,中品一般都超过20万元,小品也需要5万元左右。

火,就是烧制温度。一般紫砂壶的烧制温度,均控制在1170℃至1230℃。因不同泥料的烧制温度不一样,所以有所不同。

铭,指紫砂壶的铭刻。自古文人墨客就与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壶身上铭刻,赋予了紫砂壶更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问之三:初入门者应如何挑选?

从事紫砂壶行业多年的潘绮琪告诉笔者,一般消费者在挑选紫砂壶的时候,他们会建议先选购一把助理工艺美术师的壶,一般价位在几千元,但它们的升值潜力相对于大师壶来说要大得多。例如紫砂市场内的一位工艺师,两年前其小品的价格是2000元左右,后来因为他升了高级工艺美术师,现在价格已经涨了三倍。

一些专业店家由于与工艺师的沟通比较密切,通常会提前把即将升职称的工艺师告知顾客,让他们在合适的价位出手,这样,顾客收藏的紫砂壶的升值潜力会相应提高。

玩壶、藏壶10多年的紫砂壶收藏家郝建林对于紫砂壶的投资、收藏心得甚丰。对于如何挑选到具有较大升值空间的紫砂壶作品,郝建林也支招,建议玩壶要从助理工艺美术师的作品起步,消费价位介乎800至1000元之间。他表示,选择紫砂壶的潜力股要从五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看作品,具有创意、原创的作品升值空间较大;再看工艺手段,应该选择有自己独创的制壶手段、悟性高的陶艺人员的作品;第三,名师出高徒,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名师之徒、名人之后,其作品更具升值潜力,因为紫砂艺术是传承的艺术;第四,勇于走出去,面向市场进行适当推广的陶艺人员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第五,科班出身、拥有良好的工艺美术功底、综合知识水平较高的陶艺人员,成长之路更加开阔。

专家观点:高古壶、名家壶涨得快

孙皖平(北京古天一国际拍卖艺术总监):

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慢慢复苏,到今年特别活跃,并创下多项世界拍卖纪录,这在紫砂壶收藏市场也有所反映。天价紫砂壶的出现属于正常现象,但不是常态,紫砂壶收藏才刚刚启动。

乾隆早期及以前的高古壶,在未来两三年内会涨得较快,而且没有逆转的可能。这批壶在数量上极为稀少,优秀的也就有300至500个,悲观估计可能只有200个左右。在价格上,其真正的价值至少应在几百万元,目前平均只有十几万元。

被认定的、已经过世的名家的作品,以及个别坚挺的当代名家作品,与高古壶并为三大板块,在未来可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周小平(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任):

受“紫砂门”冲击最大的只是低端的紫砂壶,对高端紫砂壶完全没有影响。由于宜兴紫砂泥的稀缺性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性,真正名家手工紫砂壶一直都很贵,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需求也随之增大,但名家手工制壶的速度又极慢,一般一个月最多才生产10个,求远远大于供,所以价格只会不断上涨。

紫砂壶名人壶赏析


紫砂壶名人壶赏析

“冰心道人”壶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壶底款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为清末民初年间紫砂大师程寿珍(1858-1939年)的号。程寿珍制作的紫砂壶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的头等奖和优秀奖。

树瘿壶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据紫砂壶史记载,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间只是一名书僮,后向江苏宜兴金沙寺一名和尚学习制壶技术。供春壶价值极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赞语。树瘿壶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壶造型,传世极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部分专家认为是供春手制,是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壶实物。不过唐先生收藏的这把树瘿壶为民国仿品。

“二泉”铭壶 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铭的壶。邵二泉(约1803-1860年),擅长镌壶铭。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壶人,但其人已无法考证。但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币成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场拍卖会上,吕尧臣的小石冷泉套壶拍卖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唐先生乐观估计,在两年后,紫砂壶的价格将翻番。 

现代作品升值快。据介绍,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但唐先生介绍说,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价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价位已在数十万了。此外,蒋蓉等的作品价位一般也在10-20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