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如何鉴别光绪粉彩瓷器 > 导航 >

昆明民间传藏光绪粉彩掸瓶

昆明民间传藏光绪粉彩掸瓶

如何鉴别光绪粉彩瓷器 昆明瓷砖 古代瓷器瓶

2020-06-05

如何鉴别光绪粉彩瓷器。

清光绪粉彩掸瓶。

本报讯 昆明藏友金先生的一对粉彩掸瓶经科学检测,确认为清光绪年间官窑粉彩瓷,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市民金先生将两年前在北京某拍卖会上拍到的一对粉彩掸瓶,送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鉴定。自从北京回昆后,一些专家认为其掸瓶是光绪瓷,一些专家认为是民国仿。奇怪的是,还经常有陌生电话打来,提出想要低价收购。感觉事有蹊跷的金先生,希望借助科学鉴定明了真相。

此对瓶器型硕大,高61.4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20.1厘米,高颈,丰腹。颈部对称双耳分别为一大一小两只彩狮相向而嬉。瓶身釉质洁白莹润,绘有花卉及以凤凰、鹤、鸳鸯、鹡鸰、莺五种飞禽为主的五伦图,象征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伦理关系。釉上彩料为粉彩与珐琅彩相结合,色彩艳而不俗,色调饱满而层次丰富。掸瓶胎质坚密,底部书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中心主任吕志坚对“粉彩五伦图双狮耳掸瓶”进行眼学鉴定,认为应是清光绪本朝本款官窑粉彩瓷,而且非常“开门”。随后,中心检测人员为掸瓶做X荧光能量色散化学元素成分分析,由于掸瓶的高度超过检测仪器真空仓的高度,在征得金先生同意后,检测人员在瓶底部做了微损取样。检测完毕,数据库弹出检测结果:“送检样品釉、胎元素成分与19世纪晚期(清光绪早、中期)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五伦图为我国古代瓷器常见题材,《孟子滕文公》中言:“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也即五常,将这些颇具内涵的珍禽融合在一幅和谐的画面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体现出官窑瓷器烧造水平之高,这些非近现代仿品可仿制。

掸瓶也称嫁妆瓶,其最初的用途就是供大户人家往里边插放鸡毛掸子。后来,逐渐成为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居室陈设品,那时候掸瓶价值是非常高的。这对粉彩五伦图双狮耳掸瓶,器型硕大已非常罕见,再加上工艺精湛、品相完美、寓意吉祥,无疑成为当前收藏界热捧的瓷器品种。WWW.taoCi52.coM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清光绪款粉彩寿桃贯耳瓶鉴赏


江西九江 初澜

光绪一朝窑业复兴,御瓷品种多有增益。

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只清光绪款粉彩寿桃贯耳瓶(见图),于传统的粉青釉贯耳方瓶腹部细绘粉彩寿桃纹而成,为新出之品。其桃树苍干横欹,硕果满挂枝头,粉嫩秀润,逼真诱人,衬以翠叶花蕊,更见媚态。其设色鲜妍美丽,粉青一色温润匀净,胎骨细致白皙,其烧制水平远胜前朝,颇得康乾风骨,为光绪官窑佳作,极富时代特征。

该瓶高30厘米,口径11.5×9.5厘米,底径12×9厘米,“亚”字形口,直颈,双贯耳,溜肩,鼓腹,长方形圈足。口沿饰回纹一周,双耳饰“寿”字,通体饰粉彩蝙蝠寿桃纹,腹下部饰变形蕉叶纹。底书“大清光绪年制”青花六字双行楷书款,腹部所绘玲珑洞石、花卉、桃枝、桃实、桃叶等形象均是以极富中国画传统笔墨意韵的工笔细线严谨勾出,其“骨法用笔”劲健有力、一丝不苟。整器画面结构之疏密聚散同样是借鉴了国画的构图布局处理,疏密得当,恰到好处,体现了高超的瓷绘技巧。综观整器画面,其传统“骨法用笔”的刚劲与粉彩本身的柔美相结合,两者达到了和谐统一。

昆明藏家重金回购元代御用瓷


戗金五色花瓷,这种由元代最高军事机构秘密烧造的皇家御用瓷器,几百年来因为在官方视野中出现极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认识。中华历史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昆明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赵根山先生在国外工作期间,重金回购了30余件戗金五色花瓷。经过他的系统研究,推翻了多个关于元代瓷器特别是戗金五色花瓷的错误认识,并让这种国宝级的瓷器走进了国内文物和收藏界专家的视野。

秘密烧制

专供皇室使用

今年61岁的赵根山先生出生在中医世家,是中华历史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委员会常务理事。从青年时代起,赵根山就非常喜欢古玩字画,涉足收藏领域已有30余年的时间。

在中国画研习中,他曾得到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老师指点,在古陶瓷研习、收藏上得到著名瓷学专家张浦生先生的教诲;在唐、宋、元古陶瓷鉴赏方面,他曾师从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室主任、著名专家李辉炳先生和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老师。

“喜欢瓷器,是从我小时候看家里那些装药材的瓶瓶罐罐开始的,因为出生在中医世家,我家中有不少有年头的青花瓷器。有民国年间的,也有清代中晚期的。”日前,在云南滇宝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云南风水宝物展示交流大厅内,赵根山借用朋友的一方“宝地”,跟记者聊起了数十年来收藏瓷器的经历。

青年时代,赵根山就对书法绘画、古玩收藏和古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开始就是为了陶冶情操,后来才进入专题研究阶段。”他所说的专题研究,主要指的就是在陶瓷特别是元代瓷器领域。而让赵根山在文物鉴赏、保护和收藏方面树立起自己权威地位的,就是在元代枢府瓷戗金五色花瓷器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戗金”又名镂金、贴金。它是从漆器制作工艺移植过来,用针或锋利的刀锋在烧制好的瓷胎上镂划出花纹,再在花纹线条上加彩贴金,之后再经过一次低温烧造而成。“一种瓷器上有三种以上颜色,就可以称之为五色花瓷。”赵根山说,在古代,五色花瓷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使用。在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的元代尤其如此。《元史》曾记载:戗金瓷与“釉有三色”的瓷器,民间不得仿制使用,“冒之者罚”。

赵根山说,五色花瓷在当时主要是皇室的陈设器物,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活动场所作为礼器或者是祭器出现。而且,古人认为,每种颜色与天地四方有一定的指代关系,例如黄色代表地,青色代表天等。加上元朝社会“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当时的枢府官窑烧造了大量卵白釉的戗金五色花瓷。

而“枢府”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呢?“枢府就是元代主管军事要务的官方机构枢密院。”他说,《元史》记载:“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

他说,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由中央政府设置烧造瓷器的官方机构,也有由这些机构控制的,专门烧造皇家御用瓷器的官窑。很多瓷器在古代实际上是官民共用的,烧制的精品瓷器专供皇家使用,一般的产品则由民间使用。而元代枢府款戗金五色花瓷,是由当时的枢密院在官窑中秘密烧制的专供皇室使用的御用瓷器。

错误认识

枢府瓷被误认为是赝品

抛开其制作的复杂,瓷器本身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不说,仅从这种瓷器秘密烧制、专供元代皇室专用这种尊贵的身份就能看出戗金五色花瓷的独特魅力。那为什么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戗金五色花瓷器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呢?

“元代戗金五色花瓷器的存世数量不多,制作工艺特殊,身份神秘,人们知之甚少。”赵根山说,元瓷文化在元、明、清三代的陶瓷文献中记载较少,加上传统上人们对元代文化现象存在传统偏见,这种偏见的延续和扩大,致使后世对元代瓷器文化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偏离。

民国年间,最有代表性的古董专家赵汝珍先生在他1942年所著的《古玩指南》中还有“元器大多仿照钧窑……进贡的瓷器,器内都烧印有‘枢府’字号,当时虽然有仿烧的,但还是比不上官窑。”等错误认识。

“一些体制内的古陶瓷专家,对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这段历史心存偏见,导致他们对元代的制瓷工业也存在一些偏见。”赵根山说,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后来人们把带“枢府”字号的瓷器,斥之为“仿钧瓷”甚至是“赝品”。人们不敢相信,元代会有这么精美的瓷器。“曾有专家断定,元青花存世只有300件,但从1998年到2008年,国内拍卖会上拍的元青花就有500多件,全部来自民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的两位古陶瓷专家在北京市的古玩市场上首次见到残缺的戗金五色花瓷器,当时大为惊叹。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之前国内各大博物馆几乎都没有收藏这一瓷种。在1997年以前,当一些民间人士收藏有戗金五色花瓷器时,很多专家都不敢承认这种瓷器是元代的官窑产品,而是推断为“现代仿品”或“赝品”。

于是,认定戗金五色花瓷一时间成为一个难题。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学界一直认为,戗金五色花瓷国内留存下来的不过十余件,大部分都流失到了国外。也正是因为戗金五色花瓷在国内的冷遇,导致很多精美的瓷器通过民间渠道流散到境外市场。

十多年前,一批精美的元代戗金五色花瓷流散到香港,上海博物馆汪庆正等专家在香港考察期间得知此事后,花费重金从私人藏家手中将这批瓷器回收,为国内研究戗金五色花瓷器提供了一批对比的实物资料和物证。

为其正名

回购30余件深入研究

“五色花为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呢?因为当时它是秘密烧造的,不准民间使用,也不准出口到国外。”赵根山告诉记者,古代文献中对元瓷文化的记载有限,人们对元瓷的认识不足。最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国内大规模的建设开发,致使一些出土文物通过非正常渠道流散到民间,部分精美的元代瓷器被倒卖到国外,这种状况让人痛心疾首。但一直以来,为什么国内出土文物中,没有见到戗金五色花瓷的身影呢?这个问题似乎难以回答。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1994年到1998年,赵根山离开云南省中医院,到泰国皇家医院工作了四年。在这期间,他开始系统研究中国的元代瓷器,特别是一直以来没有引起重视的元代皇家御用瓷器戗金五色花瓷。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赵根山在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古玩市场上,见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陶瓷、书画作品,其中就有大量的戗金五色花瓷器。

“在唐人街的古玩店,一位华人老板对我说,戗金五色花瓷器,日本人叫它‘五色瓷漆宝烧’,欧洲人叫它‘珐琅堆花瓷’,中国古代称之为‘戗金五色花瓷’,还是我们国人叫得好听。”赵根山说,这位华人老板希望这些瓷器能回到国内。

“我在泰国工作期间,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美元,还算比较高的,所以经常从当地的古玩市场上淘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带回国内,其中有不少都是国宝级的艺术珍品。”他说,当时恰逢亚洲金融危机,泰国、新加坡这些国家经济低迷,古玩市场也大幅萎缩,才使得他有能力回购这些艺术珍品。

2002年,赵根山又花费重金,从国外回购了30余件戗金五色花瓷器。有了这些瓷器作为基础,他便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戗金五色花瓷。之后有三年多的时间,他深入到北京、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等地的民间,进行调查研究,从一些藏家手中见到了为数众多、造型精美的元代戗金五色花瓷器,从而推翻了此前认为戗金五色花瓷“存世器物不足10余件”的错误认识。

另外,赵根山还多次在国内的元青花研讨会和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提出戗金五色花瓷器出自元代官窑的观点,并且承认国内民间仍然收藏有大量的这类瓷器。2009年,他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元朝枢府瓷——戗金五色花》一书,书中收录了150余件精美的元代枢府戗金五色花瓷。赵根山欣慰地说,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戗金五色花瓷的专著,因而受到国内陶瓷界和古玩收藏界的重视。

光绪大婚粉彩瓷器


清代光绪皇帝结婚算是晚婚,十八岁才举行的婚礼大典。光绪结婚定制了很多结婚用的瓷器。光绪十四年六月十九日(1888年7月27日),慈禧终于颁发了给光绪帝举行大婚及亲政的懿旨:“前因皇帝甫经亲政,决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撕,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以来,皇帝几余典学,益臻精进,于军国大小事务,均能随时剖决,措置合宜,深宫甚为欣慰。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清道光 粉彩籁瓜纹碗一对

清道光 粉彩虞美人盖碗一对

清道光 黄地褐绿彩龙纹盘一对

清道光 黄地洋彩花卉纹碗一对

清道光 珊瑚红地粉彩凤竹纹盖碗一对

民间藏珍,宝光熠熠


昨日,永宁县纳家户古街会议中心人气爆棚,由永宁县宣传部和宁夏收藏协会主办的宁夏民间十大珍宝评选活动吸引了大量区内外藏友到来。

千件藏品展示了宁夏收藏的热度和水平。来自区内外的余光仁、刘东瑞、王治国等7位鉴定专家忙得不亦乐乎,藏友们的热情更是“爆表”,排着长长的队伍,怀抱宝贝聆听专家的鉴定和点评。

藏友们交流也很积极。西夏瓷器收藏大家米向军见到了一件高68厘米的西夏大罐,他禁不住给周围的藏友介绍起来:这件褐釉四系剔刻花大罐饱满大气,是典型的灵武窑瓷器,上有凤穿牡丹纹,是同类同品中的精品。银川市唐先生收藏的金代磁州窑彩绘婴系纹花口花觚,器型硕大、体型优美,甫一出现就引起了藏友和专家的连声叫好;一枚西夏文铜印章让来自宁夏博物馆的专家感叹其精美……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瓷器、玉器、铜器鉴定专家刘东瑞大呼“好东西真多”,没想到在宁夏遇到这么多高档次的藏品:“瓷器里面出现了西夏、元代及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藏品,印象比较深的如雕版印刷的西夏佛经,虽然只是几个零页,但已经很珍贵。还有灵武窑的瓷器,这些让我们感觉到党项文化的根还在。”

最后专家评选出33件获奖珍品。其中11件被评选为宁夏2015民间十大珍宝(其中有2件并列)。同时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司法鉴定认证备案中心入档。(倪会智/文图片由宁夏收藏协会提供)

宁夏2015民间十大珍宝名单

(其中有2件并列)

1.瓷器明宣德青花龙纹官窑大缸

2.瓷器西夏灵武窑剔刻花四系瓶

3.瓷器磁州窑金代彩绘婴戏纹花觚

4.青铜西夏铜印

5.青铜春秋(铙)

6.杂项民国三十八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有习仲勋等人签发的布告

7.杂项西夏雕版印刷佛经残页

8.杂项商骨笛

9.书画清唐卡

10.玉器西汉宜子孙出廓玉璧

11.玉器清乾隆白玉原配碧玺鼻烟壶

晚清牡丹瓶在昆明验明正身


晚清青花粉彩牡丹瓶

科检报告

本报读者李女士近日送检传家瓷器,经科学检测验明正身为晚清青花粉彩凤穿牡丹纹赏瓶,专家评估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为李女士解惑。一件青花粉彩凤穿牡丹纹赏瓶在李女士家中放置多年,曾请很多人鉴定然结果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晚清的,也有人说是康熙朝的。李女士在本报看到文物科学检测报道,于是往云南科技检测中心寻求验明正身。

据李女士介绍,该赏瓶是自己祖母留下的,也是传家之物。经历特殊时期,好不容易保存至今,此次前来鉴定,希望知其真正价值。经专家目鉴,初步认定是晚清仿康熙的作品。后经X荧光无损鉴定显示结果:“送检样品相关元素成分与十九世纪(1801年―1900年)晚期青花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专家目鉴与科学检测吻合,证实赏瓶是清晚期仿康熙时期的作品。

该赏瓶高45.2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1.1厘米。细长颈、圆腹、圈足,器型端正,青花发色纯正,与粉彩相映得彰,釉色莹润。以凤凰牡丹作为纹饰。从古至今,传说中的“凤”一直被认为是鸟中之王;而牡丹,自唐以来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凤穿牡丹,即丹、凤结合,象征着富贵、吉祥、光明、美好。

中心主任吕志坚介绍,青花粉彩,是青花瓷器的一个衍生品种,系在烧好的青花瓷上,用粉彩料进行再绘画、烧制。这种赏瓶因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喜爱。其器形为清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后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

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赏瓶创烧以后,很快成为清代瓷器生产的一种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吕志坚还谈到,因青花粉彩烧造工艺复杂,故传世品较少。李女士家传的这件青花粉彩赏瓶,器型端正、釉色优美、品相完好,加之现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彩瓷市场较好,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昆明祖传八仙瓶验明正身


咸丰粉彩八仙方瓶。

本报讯 首席记者肖宇辉报道 市民包先生将祖传八仙瓶送云南科技检测中心,经科学鉴定验明其正身为清咸丰粉彩瓷器,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市民包先生到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他携带一对“粉彩八仙人物纹双耳方瓶”,据其介绍为祖屋翻新时所获祖传物。由于底部款识为罕见花样款,给鉴别增加了难度,故包先生希望求助科学手段。

这对方瓶经测量高42.3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9.5厘米;总重9480克。釉质洁白温润。粉彩色调秀丽柔和、鲜艳润泽。瓶附双耳,为兽首衔环辅首。瓶身绘画分为两层,瓶颈、瓶身各有洞天;瓶颈处四面绘开光山水、花鸟纹;瓶身主要部位绘开光八仙人物,每面画两个人物,表情生动而构图简洁,与间隙处的繁花相映成趣。瓶底瓷胎细密坚实,底款为粉彩八宝如意图案款。

中心吕志坚主任目鉴后,认为系清代咸丰时期民窑烧造。随后检测人员在EDX3600L仪器上对釉、胎分别作无损取样检测,最后得出结果:“送检样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与19世纪中、晚期(包含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吕志坚介绍,花样款又称花押款、画押款、记号款、图案款等。其本意是指在文书契约上的签字或代替签字的符号。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二“刻名印”中记载当时画押情况:“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在蒙古、色目人通用押印的风气下,许多汉人也纷纷仿效,致使押印流行。花样款明代已出现,至清代康熙、雍正时广为流行,常见有博古图案、佛教符号、道家符号,以及一些几何图案和花朵图案等。

作价值评估时,吕认为清咸丰一朝历时较短且处战乱,制瓷数量有限,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与前几代相比传世品最少。咸丰瓷中小件多见,大型器较少。像包先生家传的这对方瓶,胎骨白净,釉面光洁,彩料鲜艳,用色丰富,绘工细致。加之方瓶成型工艺较圆瓶复杂,又带有罕见花样款,实为珍贵。

据包先生介绍,这对瓷瓶是他老家多年祖传之物,因为款识特殊,所以一直作为装饰性的古物保留。通过这次在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进行科学鉴定,才知其真正价值。

昆明鹿头尊检测为晚清粉彩瓷


科检报告。

晚清粉彩鹿头尊。

本报讯 首席记者肖宇辉报道 昆明张女士早年购藏的一件粉彩群仙祝寿纹鹿头耳尊,近日经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鉴定,确认为清晚期民窑粉彩瓷。

近日,市民张女士携带一件体积硕大、品相完好、无款识的鹿头尊,前往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请专家进行科学鉴定及价值评估。

中心吕志坚主任先目鉴藏品,该器器型庄重大方,收口,双耳为鹿首,腹部上敛下垂,胎体厚实,釉质晶莹洁白,粉彩设色清新素雅。器身绘群仙祝寿纹图,表现各路神仙腾云驾雾,人物数量达20余个。构图疏密有致,人物衣着神态各异,纹饰中可见寿桃、如意、祥云、蝙蝠等寓意美好的象征图案。

双鹿首耳更是绘制绝妙,除了形状写实之外,连鹿毫及鹿角的纹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鹿头突起及边缘部分因年代久远,粉彩釉色部分脱落,吕志坚说这是长年累月清扫灰尘留下的痕迹,并将其判为清晚期民窑产品。随后进行EDX3600L仪器检测,得出结果:“送检样品釉、胎化学元素成分含量与19世纪晚期(清同治、光绪前后)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经测量,鹿头尊高48.8厘米,口径22.4厘米,底径26.10厘米,吕志坚认为如此硕大的器物能完好保存至今非常难得。鹿头尊,因以鹿头为双耳造型得名,“鹿”与“禄”谐音,寓意吉祥。该器型创烧于康熙朝,是皇室大型陈设器,多见青花和粉彩。民间称鹿为仁兽,象征太平吉祥;白鹿为圣寿之征,于君王有德时现身。因此,“鹿”历来为帝王所喜爱。

在晚清、民国粉彩官窑瓷价格连年飙升的今天,民窑瓷的市价也在逐年上涨,有些民窑精品瓷的价格甚至超越同时期官窑瓷。其中,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而陈设器又以粉彩瓷中器型完整、造型独特、画工精细者价值为最高。因此,晚清、民国的瓷器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

吕认为,该鹿头尊属于民窑精品瓷。首先,其体积硕大而器型完整实属少见;其次,该器绘画景致丰富,层次清晰。乾隆以后,景德镇制瓷的胎、釉、彩、工均呈下降趋势,而这件鹿头尊勾线精细而工笔重彩,人物衣纹飘逸流畅富有丝质感,仙女柔美秀丽呼之欲出,是不可多得的古玩艺术陈设重器。

老窑瓷 隋代白瓷传瓶


在国内,很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都知道中国古陶瓷在唐代有南青北白一说。所谓南青北白,就是指南方烧造的青瓷与北方烧造的白瓷,这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两朵奇葩。

南方以烧造青瓷为主。当时主要的青瓷窑口有越窑、洪州窑、婺州窑、瓯窑等。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口。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之。早期的越窑瓷器在中国宋代以前的南方诸省非常流行,古人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它的美丽。

而北方则以烧造白瓷为主,它的主要窑口有北齐和隋时河南的相州窑、隋唐时期河南的巩县窑、河北的邢窑以及四川的大邑窑等。这些北方白瓷可以用"欺霜赛雪"来形容,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盛赞白瓷,其中有一句是"君家白碗胜霜雪",可见当时北方白瓷的精美。

这件瓷瓶是4月25日大河鉴宝活动中鉴定的一件藏品。此瓷瓶高22厘米,腹径12厘米,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有细小的冰裂纹。盘口,单颈有三道弦纹,双腹相连。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以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干练,形象生动逼真。经鉴定认为,这是一件隋代河南巩县窑的白瓷传瓶,为隋代白瓷的代表之作。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件这样的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这件双龙柄联腹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并",所以人们以传瓶称之。这样形制的器物还有一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1957年由陕西省西安市大业四年周宣帝外孙女李静训墓出土的。

我们一般所知最早的白瓷出现在北齐,如北齐武平六年(575年)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几件。但这些白瓷瓷化程度不高,一般器物中是白中闪青。真正成熟的白瓷烧造还是在隋代。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征虏将军张盛墓、大业四年周宣帝外孙女李静训墓、大业六年(610年)金紫光禄大夫姬威墓等,都出土了大量白瓷,这批白瓷虽然还稍带有白中泛青的特征,但较之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较前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所改进,器物的白度与硬度比范粹墓白瓷也有提高。瓷器的造型丰富,瓷胎洁白,釉面光滑,应毫无异议地称作白瓷了。

白瓷自北齐开始出现,历经隋代走向成熟,到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烧造技术的日趋完善,为日后出现精美的彩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北方白瓷的烧造成功比南方青瓷的出现更令人激动。此次大河鉴宝活动中藏友展示的这件精美的隋代白瓷传瓶尤显珍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