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如何鉴别窑变釉瓷器 > 导航 >

窑变釉定义

窑变釉定义

如何鉴别窑变釉瓷器 古代瓷器釉脱落 全釉瓷砖

2020-06-10

如何鉴别窑变釉瓷器。

窑变釉是什么?

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

《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

窑变釉成因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

因窑变釉出现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窑变釉历史

窑变釉是雍正朝仿钧窑时创新的品种,以雍、乾二朝制品为佳,釉色以红为主,交融流淌着天蓝、月白、绿、褐等杂色,犹如火焰般万紫千红,其中偏红的称“火焰红”、偏蓝的称“火焰青”。

一类以红为主,局部有黄、月白等窑变花釉,时代越晚窑变花釉的其他呈色越少,间杂浅青的黑色或微泛胎白色。

另一类则为上述的火焰红或火焰青,通体釉色虽呈有一种主色调,但窑变的月白、天蓝、红等色泽融溶一体、五光十色,这种釉色道光后基本不见。器底往往涂一层姜黄色釉,并有本朝篆书刻款。

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明代时,人们还是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被认为是“怪胎”,统统销毁。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出来的窑变釉瓷也是多被捣毁。

另一类则为上述的火焰红或火焰青,通体釉色虽呈有一种主色调,但窑变的月白、天蓝、红等色泽融溶一体、五光十色,这种釉色道光后基本不见。器底往往涂一层姜黄色釉,并有本朝篆书刻款。

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明代时,人们还是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被认为是“怪胎”,统统销毁。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出来的窑变釉瓷也是多被捣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窑变釉的魅力


单色釉瓷器近来成为颇受藏界关注的品种,市场走势也逐渐强劲起来。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年来,窑变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目前,成交价过百万元的窑变釉瓷已达到12件。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它本出于偶然,由于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称为“窑变”。明代时,人们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曾被认为是不祥的“怪胎”,尤其是官窑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此后,随着窑变的时常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其独特的形态美,或如夕阳晚霞,或似秋云春花,更有大海怒涛,万马奔腾,因而窑变釉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如钧窑的窑变、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据《南窑笔记》记载,清代生产窑变釉,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并非有意预定为某一种色泽,但基本已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

2004年,在中国嘉德推出的“飞鸿阁藏瓷”单色釉专题拍卖中,一件清乾隆窑变釉莲蓬口瓶获价165万元,是该专题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件。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窑变釉贴浮雕螭龙尊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成交价达258.4万港元,是目前窑变釉瓷器中的最高价。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牺瓶拍得224.8万港元的高价。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单色釉瓷器逐渐被藏家所看重,窑变釉这种独特的单色釉瓷也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窑变花釉的发展历程


窑变花釉的来历

在陶瓷釉料中,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最复杂的,恐怕要算窑变花釉了。这种艺术釉有的象夕阳晚霞,有的象秋云春亿有的象大海怒持,有的象奔腾万马,有的象宝石,有的象大理石……真可以说是变幻无穷,琳琅满目。

这种窑变花釉最初的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配方制成某些釉林施在制品表面放入窑中一烧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真想不到通过窑炉一瓶竟然变成了这么奇丽异常的独彩,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当时的人们无法给以解汛甚至找不出一个恰当的名字来称呼这种变幻无穷的独彩。由于它是出乎人们意料外从窑炉烃挠中变化出来的,古人就干脆称它为“窑变”。

早在我国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窑变花执《博物要览》(卷二)中谈到宋代的“官窑”、“哥窑”时,说道:“二窑烧出器皿,时有窑久……于本色汹(即釉字)外变色,或黄、或紫红、肖形可爱。”

特别是钩窑(河南禹县)的铜红釉,也就是所谓“钩红”,就是一种名闻中外的窑变花釉。钩红釉产品的特点是在通体天青色之中,实现出一些红色或紫红色的斑机变化万千引人遗想。古代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词句来赞美这种名釉。这种名贵的釉品在当时只供皇帝祭记时使用,故又称为“紫红”。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窑变花釉的认识逐步加深,由完全盲目听任自然摆布的必然王国逐渐进到有意识地创造、制作窑变花釉的自由王国。到清代雍正(1723—1736).乾隆(1736—1796)车间,景德镇制瓷工人已经有意识地仿制古代的窑变花釉了。这就说明,当时的瓷业工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已经摸到了一些窑变花釉的规律。如果没有摸到一些规律,是不可能仿造的。当时督造陶瓷器的内务府员外朗庚英在他的《陶成纪事碑记》中说:“均釉仿内发旧器”’“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仿油绿釉,系内发窑变旧器,色如碧玉,光彩中斑驳古雅。”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瓷业战线捷报频传,不仅继承、仿制了许多古代名釉产品,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新的窑变花釉,例如景德镇的乌金花釉、虎斑釉,唐山的大理石釉、河北邯郸仿磁州窑花釉、湖南湘潭的仿乌金釉等等。

窑变花釉的制造方氏一级是在燃烧后的形釉瓷胎或经过素烧的无釉压体上,先施以某种颜色的底釉,然后再用致种不同的颜色釉通过各种不同的办法(喷釉、涂釉、刷釉、轮釉、澜釉)施在底釉上,从而使各种团色釉相互交偌,在烧成过程中融混在一起,自然地形成各种美屈的色彩、纹样。窑变花釉的艺术效果决定于各种器皿的造型、色釉相互之间的关系、施袖方法、烧成条件等等。

瓷器色釉之窑变花釉


钧釉是窑变釉的杰出代表,创烧于宋代的钧窑。其特点是在通体天蓝色中,闪烁着红色或紫色的斑块。据分析,这是由于在连续的玻璃相介质中悬浮着无数圆球状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能散射短波光,使釉面里现美丽的蓝色乳光;又由于釉料中还原铜的呈色作用,而现出红紫色,与天兰色互相掩映,好似—片彩霞。诗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词句来赞美它的变化万千,绚丽多姿的色彩。此外,钧釉的釉汁很厚,釉泡较大,釉中有所谓“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经测定,钧釉是在1260——1270摄氏度的高温下用还原气氛烧成。

炉钧为景德镇在清雍正年间仿钧窑而烧出的一种低温釉.烧制的方法是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在低温炉中第二次烧成,故称“炉钧”。《南窑笔记》说:“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景德镇陶录》亦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

炉钧瓶

炉钧色调丰富,几乎月白、葱翠、钧红、朱砂红等诸色皆备。由于使用了熔块釉,所以光泽性强,外表华美、艳丽。但缺少高温釉那种厚重、奔放感。雍正年间炉钧的特点是:釉流动很快,流动处呈现紫红,釉面常有桔皮纹似片状,反光显五色。乾隆时的窑变流动状如雍正时流利,釉中窑变纹颜色泛兰。到嘉庆时流得更不畅,色兰。道光后不再是自然窑变,而是用紫笔画上去的一个个比小米粒略大的圈圈。

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是钧釉的特征之一,其釉层中,常有一条条曲折线,状如蚯蚓走泥。这种纹是釉层在干燥时或者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部分流入而填补裂缝所形成的。钧釉的釉层特别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出现裂纹和缩釉等现象。

火焰红: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烧出的一种仿钧釉。仿钧釉中的窑变花釉,是用多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之上,经高温焙烧后,呈现出火焰状的色彩和图案。火焰红的出现,说明花釉的颜色发展到了十分丰富的程度。故宫博物院陶瓷展出的一件雍正窑变耳瓶,就是一件杰出的成功之作。釉里散着闪红的紫斑。瓶颈至圈足,都是以火红颜色为基本釉色,其间闪青、闪黄、青白、青蓝等颜色呈针状由上向下放射。整个瓶子就像燃烧得极为旺盛的火焰一样瑰丽。

气象万千 窑变釉深受青睐


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因其色彩斑斓,釉面光滑莹润而深得藏界的垂青。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它本出于偶然,由于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故称为“窑变”。

气质美眉受藏家青睐

窑变釉像不像是一位温婉古典的气质美眉?这位美眉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拍卖场上从来不乏窑变釉的身影,这位气质美眉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价格走势,也深受藏家的青睐。价格均在百万至千万间,过千万者比较少见,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雅趣流芳——陈玉阶珍藏中国艺术精品”专场上,一件清雍正窑变釉弦纹瓶以1023万港元成交,在“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中,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弦纹双耳壶以963万港元成交。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拍场上的窑变釉都有不错的表现,2010年一件清雍正窑变釉铺首尊以672万元在北京匡时成交,同年一件清雍正窑变釉盖碗尊以537.6万元在北京瀚海成交。

2009年,当国内藏家对清宫彩瓷趋之若鹜时,一件北宋钧窑窑变釉大花盆以5800万元的成交价在北京中嘉拍卖会上傲视全场,这件瓷器也是目前窑变釉瓷器拍卖排行榜中的第一位。

窑变釉美眉是这样长成的

北宋时期的钧瓷就是一种典型的窑变釉,那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为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据说在北宋时期,窑变釉以其惊心动魄的魅力震动了朝野,受到了文人雅士、王公贵族的喜爱。到了宋徽宗初年,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宋徽宗传下旨意,在河南禹县钓台附近建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由于烧制的钧官窑上贡皇家,不计工时,不计成本,坏的打碎深埋,不准流入民间,因而工匠们得以把最为动人心魄的窑变精品呈现出来,如今,留存于世的北宋窑变釉都堪称御瓷中的精品。

所以,严格来说窑变釉从宋代钧窑开始,胎体厚重,釉厚呈乳浊状,不透明,釉色以玫瑰紫闪点天青、天蓝者最为珍贵,釉面有小棕眼及蚯蚓走泥纹。

明代时,人们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曾被认为是不祥的“怪胎”,尤其是官窑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此后,随着窑变的时常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其独特的形态美,或如夕阳晚霞,或似秋云春花,更有大海怒涛,万马奔腾,因而窑变釉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仿制过钧釉盘,釉呈玫瑰紫釉偏点蓝。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

清代窑变釉美眉大盘点

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据《南窑笔记》记载,清代生产窑变釉,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并非有意预定为某一种色泽,但基本已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

雍正:

点评:由于雍正皇帝对钧窑器情有独钟,《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三月,曾多次命令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仿钧釉,督陶官唐英就曾派好友吴尧圃前往河南禹县探查烧制钧窑器的古方,终于成功研制鲜艳悦目的仿钧窑变釉。雍正朝窑变釉多为精致小品,釉色变化多端,一般以红色为主,浓处如同鸡血石,夹杂着月白、蓝色、绿色、紫色的丝条和流动的斑片。后世各期的窑变釉渐渐失去了这种灵动,变成片状的色块,显得呆滞。雍正一朝的窑变釉最有投资收藏价值,根据雅昌拍卖不完全统计,窑变釉成交前十位中,有七件是雍正一朝的窑变釉,颜色绚丽多变,以紫红色为主。

乾隆:

点评:这一时期窑变釉主要是红、蓝、月白各色交织在一起,红釉较为突出。釉面玻璃质感强,开小纹片,及小坑点现象。尽管拍场上乾隆时期的窑变釉在数量和价位上都仅次于雍正时期的窑变釉,但这一时期的窑变釉的质量水准仍然很高,是藏家们争相追捧之物。乾隆朝处于清代鼎盛时期,乾隆对于书画诗词及各类工艺美术品的癖好,均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对瓷器的爱好尤甚,经常在瓷器上题款作诗。在这样的背景下,乾隆时期瓷器的制作水平均达到了历史的顶点。

嘉庆、道光

点评:嘉庆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瓷器品种和数量也远远不及乾隆盛世。从道光时起,瓷器器型渐由规整趋向笨拙,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窑变釉在这一时期仍继续烧制,釉面变化不大,流传下来的御窑整器制作精美,胎釉精良,分外绚丽,品质不让雍正、乾隆御窑分毫,但这一时期器型显得笨拙。

光绪、宣统

点评:清光绪、宣统二朝计37年,为清朝末世,这一时期窑变釉仍以红釉为主,但与前朝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釉面上蓝紫色彩斑,越变越少,而红颜色的面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几乎看不到蓝紫色斑了。到光绪、宣统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常在器物边角处出现黑釉为特色,釉面玻璃质感强烈,并开细纹片。

链接:石榴尊器形首创于明宣德官窑,雍正时期开始仿烧,并成为清代官窑经典器形,其中以窑变品种最为典型。石榴造型象征家族血脉之延续兴旺,宫中陈设石榴尊寄托了皇帝对多添皇子、皇孙的期盼。

瓷砖的定义


陶瓷,可以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件之一,它的英文名字叫做“China”,与中国的英文是同一个词,由此可见,瓷器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意义之重大。那么陶瓷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演变呢?让我们慢慢来探索......

“瓷”从何而来?

上古时期时常有天灾人祸,一场森林大火可能就毁了人们的家园,各种大自然的威胁接踵而来,不过有时候灾难带来的,不见得全是坏处,当人们回到被火烧毁的家园,却有了新的发现:原始人发现了一块像泥土又比泥土硬的东西,后来他们了解到原来有些黏土可以和水捏塑成型,成型之后只要经过火烧,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泥土,就可以变成非常有用的容器,也就是陶器,随着经验的累积,慢慢的人们发现除了陶土之外,还有一种瓷土,可以烧制出更洁白更细致的容器,而在泥土的外表上釉,烧完之后这些陶瓷就会有更美丽的颜色,由此诞生了最初的瓷器。

“瓷砖”的发展

传说中国有瓷器的时候,欧洲人还在用粗陶盘吃饭,欧洲贵族把中国来的瓷器,当成奇异珍宝,当时中国瓷器的价格比黄金还贵,所以又被称为白色的黄金,欧洲人觉得这么美丽洁白又富有光泽的器具,怎么可能是用泥土做成的?他们认为瓷器应该是美丽的贝壳或是蛋壳做出来的,当时欧洲的贵族为了得到美丽的瓷器,除了高价订购之外,甚至还有人拿自己的军队去换青花大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也因为瓷器的出口而赚了许多的外汇,与此同时,很多外国人士来到中国景德镇,探寻搜集制作瓷器的秘方。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也出现了很多衍生品,不仅局限于用来制作餐具,摆设,更有了与时俱进的意义,生产出了一种建筑装饰材料——瓷砖。

“中国瓷砖的发展史”

在中国,瓷砖的演变史也在1926年开始发生变迁......

陶瓷墙地砖1926年 陶瓷墙地砖的出现:

第一片陶瓷墙地砖——民族资本家黄首民在上海创办了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其“泰山”牌陶瓷砖成功开启建陶发展先河。

釉面砖1943年 釉面砖面世:

第一片釉面砖——温州的西山窑业厂研发了“西山”牌釉面砖和铺地砖,作坊式瓷砖生产企业逐渐冒出。

彩釉地砖1978年 彩釉地砖:

第一片彩釉地砖——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下属的石湾化工陶瓷厂推出了我国第一块彩釉地砖。

规格为100mm×200mm

耐磨砖1989年 耐磨砖:

第一片耐磨砖——石湾工业陶瓷厂在彩釉砖的基础上推出300×300mm大规格耐磨砖。

抛光砖1990年 抛光砖:

第一块抛光砖——石湾工业陶瓷厂于1990年1月引进全国最大的玻化砖生产线,开始生产抛光砖(最初名为磨光砖)。因其产品表面光亮平面得名,但其纹理单一局限,未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装饰的需求。

仿古砖1997年 仿古砖:

第一片仿古砖——1997年,唯美公司率先在国内开发生产仿古砖。20世纪90年代,上釉瓷砖即仿古砖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在抛光砖同质化日渐严重的背景下,仿古砖以其丰富的色彩及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初尝个性化装饰体验。

微晶石2002年前后 微晶石:

21世纪初期,第一批具备微晶石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几乎同时开发投产,微晶石兼具抛光砖、仿古砖的优越性,成为瓷砖市场新宠,但其亮光表面容易刮花磨损。

全抛釉2008年前后 全抛釉:

全抛釉的出现,将瓷砖装饰的光洁亮丽、富丽堂皇效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喷墨技术更是一场颠覆行业的革命。花色图案纹理效果,应有尽有。

大理石瓷砖2009年 大理石瓷砖:

大理石瓷砖是模仿天然大理石逼真纹理、色彩和质感的一类瓷砖产品。在实用性方面能摒弃天然石材色差大、瑕疵多以及辐射等缺陷,在装饰效果上满足了更多的消费者。

抛晶砖2010年 抛晶砖:

抛晶砖是采用釉下彩工艺并在坯体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熔块,经高温二次煅烧、(镀金)、抛光而成,其产品兼有仿古砖丰富的装饰花色、瓷质砖吸水率低和微晶石光耀华丽等特点。抛晶砖开拓了追求瓷砖个性化、时尚化的新境界,突显空间的奢华感觉。

柔光瓷砖2014年 柔光瓷砖:

柔光瓷砖兼收亮光与哑光的优点,专注柔和的感官享受。还原自然的视觉光感和柔润的细腻触感,仿石材效果更出众。

瓷抛砖2015年 喷墨抛光砖(瓷抛砖):

瓷抛砖开创了瓷砖的新品类,它兼具了抛光砖的特性、釉抛砖的花色,克服了普通抛光砖花色简单、釉抛砖耐磨性差的缺点,实现了装饰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统一。

数个世纪以来,瓷砖的装饰效果随着瓷砖生产方法的改进而不断提高。相信在当下的21世纪,瓷砖这种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定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窑变釉是如何烧制出来的?有哪些品种?


瓷器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内含有多种成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釉面色彩斑斓,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本出偶然,由于呈色特别,又不知其原理,只知经窑中焙烧变化而得,所以自古称为“窑变”。清代以前景德镇的窑变釉瓷都不是认为烧制的,偶尔烧制的窑变釉瓷也未流传下来,这与当时人们认为窑变釉瓷是“怪胎”,出现窑变即预示不祥,多将其捣毁有关。到了清代,景德镇的窑变釉才开始作为著名色相而专门生产,虽然也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釉色,但已经能够人为地配制釉料、控制火候,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成功地烧制出大批窑变釉瓷。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清代窑变釉品种主要是仿钧釉和炉钧釉。这个时期茶具盛行,也与当时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经常江南巡游有密切关联,各地方官员均呈仿钧釉即仿宋代钧窑的釉色的茶具、瓷器。炉钧釉始于雍正朝,最低温釉。制作时,先高温烧好涩胎瓷,再施釉,最后入800°C~900°C的炉内,两次烧成。因它的釉是二次入炉烧成的,且釉面仿宋代钧窑窑变,故名。炉钧窑瓷多见于清雍正、乾隆两朝。指在坯体上施两次含铁钴呈色元素的釉料。清雍正时景德镇窑仿钧窑的新品种。清《南窑笔记》说:“炉钧一种,乃炉火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传世的炉钧釉瓶、尊等器中青蓝色者居多,红点者较少见。

超薄瓷砖定义及优缺点


超薄瓷砖是指,厚度不超过6mm、上表面面积不小于1.62平方米,是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

超薄瓷砖的优点:

1、陶瓷企业生产超薄瓷砖更环保节能,生产相同面积的产品,超薄瓷砖比常规规格的瓷砖节约原料60%~70%,所用的能源消耗至少减少25%~30%,减少了废料和污染排放。

2、目前最薄的超薄砖厚度只有传统砖的1/3,所以能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铺贴超薄瓷砖,不需要采用水泥黄沙(整体厚度4~5cm),而是用一种瓷砖粘合剂,整体厚度只要1.5cm。一间五六个平方米的厨房或卫生间,使用超薄砖比使用传统砖约可以节省0.5个平方米的面积。

3、超薄瓷砖不需要用瓷砖切割机来切割,只用普通的裁刀就能裁开,噪音小,灰尘少。超薄砖有一定韧性,不怕常规瓷砖的翘曲现象,如发生翘曲,只需用手轻轻一按就搞定。

4、超薄砖的价格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贵,与传统瓷砖的价格差不多,一平方一般需要几百块人民币,适合中高端的人士家装以及大型的场所使用。

超薄瓷砖的缺点:

据了解,超薄瓷砖生产技术是国产品牌近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革新,但目前超薄砖技术还不够成熟。超薄瓷砖对于铺贴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地面非常平整,而且超薄瓷砖容易产生空鼓,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超薄瓷砖是比较环保的新型装修材料,在公共场合等的使用中也越来越多,但在家居装修中却并没有那么流行。消费者的认知也是一大因素,很多人都认为:超薄瓷砖那么薄,肯定很脆,很容易断裂,不够安全。不管怎么说超薄瓷砖与普通瓷砖相比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进。

泉州中温窑变釉项目获国家重大科技奖


日前,记者从福建市市经贸委了解到,该市一企业研发的“中温窑变釉陶瓷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2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补助资金,三年拟共补助资金600万元。

据了解,2012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高端装备所需关键零部件技术、节能降耗及低碳经济技术,以及部门公认急需转化的技术。今年福建省共有7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共1600万元。

据介绍,“中温窑变釉陶瓷”项目,采用一般被陶瓷生产企业视为劣质材料、不用于陶瓷生产的低档瓷土和次生黏土作为主要原材料,继承和发掘了我国濒临失传的古代制瓷的古彩技术和窑变技术,烧制成中温窑变釉陶瓷器。与传统的窑变釉陶瓷器相比较,中温窑变釉陶瓷在陶瓷的原料选择上,充分利用铁钛氧化物的着色原理,将材料劣势转化为材料优势,以价格低廉的低档原材料生产高档次、高价位的高级工艺美术陶瓷和高级日用工艺美术陶瓷,具有独特的产业特色。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窑变釉定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窑变釉定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如何鉴别窑变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