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年代越久越值钱?

陶瓷年代越久越值钱?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6-19

陶瓷艺术。

陶瓷年代越久越值钱?

在收藏领域陶瓷一直都是热门收藏,就连普通爱好者都对陶瓷收藏有一定的见解,但是同样也会有陶瓷收藏误区,最普遍的误区“年代越久就越值钱”、 “有款价值会高于无款价值”,这些观点看似正确,确并不准确。

许多人都认为年代越久的陶瓷越值钱,但据专家介绍,这种观点不对。例如,一些早期陶器虽然年份久远,但从其工艺水平、观赏价值来看,与现代人的审美观相差较大,例如汉代陶罐,工艺粗糙、造型和纹饰都很简单,虽然历史久,但市场认可度差,价值几百元,升值空间也相对较小。专家表示,收藏古代瓷器,要选择重要窑址、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像带彩、带釉瓷器,器型独特的,如马家窑的彩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陶,这一类可作为古代瓷器收藏的目标。

人们还普遍认为瓷器无款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其实也不然。真正有官窑款瓷器出现在明永乐年间,当时专为皇帝定烧,因为产量少,所以存世量极少。在明清两代也存在无官窑款瓷器,如空白期(正统、天顺、景泰)泰昌、崇祯,特别是康熙前期,更是不允许使用本朝皇帝年号作为款识,因此,出现了“官搭民烧”的现象。这些无款瓷,虽非官窑定烧,却是民间窑工经由自己想象、发挥创烧的,无论画工还是造型,都可与官窑媲美。因此,对于那些造型独特、画工精美、修足规整、釉水好的无款识陶瓷藏品,也是可以收藏的。并且,随着收藏观念的愈加成熟平和,这类藏品的收藏价值也会有很大提升。

所以,陶瓷收藏爱好者要注意了,陶瓷也并非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市场上也有不少这样久远的陶瓷,但是往往卖出去的价值远远超出该物品的价值,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釉色陶瓷餐具越艳越危险


陶瓷餐具颜色越鲜艳,越有可能重金属超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不要选用釉上彩装饰的陶瓷餐具。

“看起来鲜艳漂亮的餐具,如果工艺不过关,就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摸起来有凹凸感的叫釉上彩;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的是釉中彩;釉下彩是把彩图绘上去,再上釉烧制,所以叫釉下彩。

“陶瓷餐具中主要危害来自于其中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来自于釉上的颜料”,董金狮说,陶瓷生产过程中,在釉料中加入铅,在颜料中添加铅和镉,可以使釉均匀、明亮,有些企业生产工艺对铅镉的控制不够,就容易导致铅镉超标。消费者在购买时总能看到色彩鲜艳的带有金边银边的陶瓷餐具,而实际上这些金边银边就是重金属铅、铬、汞、镭等。

董金狮建议消费者:不要选用釉上彩装饰的、特别是与食物相接触面带有彩饰的陶瓷餐具。选购时如果釉彩能用指甲刮掉,很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劣质产品。因此应尽量选择白瓷餐具。买回的陶瓷餐具,应先用开水煮5分钟,或者用醋浸泡2至3小时,这样可以去掉大部分的有毒物质,降低陶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晋代越窑陶瓷


放眼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史,由司马氏建立的两晋王朝,前后存续不过155年,算是一个比较短命的王朝。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它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及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风”……都是对其最完美的诠释!在手工业方面,尤其是制瓷业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了解中国陶瓷史的人都清楚,两晋时期的陶瓷生产,特别是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生产,在整个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日前,在由中国国家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与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书画家联谊会联合主办的《国家艺术》杂志第46期刊目中,新生代古董鉴赏家陈岭发表了关于晋代陶瓷研究文章,以越窑为代表,分析了两晋时期的瓷窑体系,包括窑址分布、成型工艺、釉聊配比、施釉方法、装饰风格和成型演变。

以下选自陈岭所撰《两晋越窑青瓷赏析》一文:

众所周知,浙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早在东汉时,就已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产品。经三国至两晋,制瓷业更是获得飞速发展,窑厂林立,广泛分布于今天浙江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其中又以越窑最具代表性,其发展最为迅猛、窑厂分布最广、成品质量最高!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至此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时至今日,只要提到高古青瓷,人们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往往就是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产品。

其窑址主要分布于今天绍兴、上虞、余姚、余杭、宁波、湖州等地,是我国最早形成的的瓷窑体系,窑厂众多、分布地广、产品风格一致。其工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摆脱了东汉以来落后的传统工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成型工艺上,像碗、盏、钵、壶、罐等圆形器物,都已采用拉坯的方法。胎壁厚薄一致,器型规整,既提高了器物的实用价值,又增加了美观性。拉坯用的陶车,采取了比较先进的瓷质轴顶碗装置,这就使装在轴承上的轮盘转动自如,成型效率高。除了轮制技术有所提高外,同时还采用拍片、模印、镂雕、手捏、堆塑等多种成型方法,因而能够生产像方壶、扁壶、谷仓、俑、槅、狮形烛台等各种式样特殊的器物,品种繁多,样式新颖。茶具、酒具、餐具、灯具等,样样齐备,除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外,还生产了大批殉葬用的冥器,如谷仓、碓、磨、米筛、猪栏、羊圈、狗圈、鸡笼等,以适应丧葬习俗的需要。由此可见,此时的瓷器制品已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代替了漆、木、竹、陶、金属制品,凸显了瓷器制品胜过其他材料的优越品质,也预示了瓷器的光辉前途。

在釉料的配比使用上,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使用的仍然是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的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的特点。我国历代的青瓷釉都以铁作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对釉的成色有着很大的关系,越窑青瓷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维持在2%~3%,釉色较深,呈豆青色或青灰色。经过选样检测,其中氧化钙的含量一般在18%左右,高的可达19.69%,由于氧化钙含量过高往往会产生失透现象,使釉缺乏光泽,因此两晋时期大部分越窑青瓷,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在石灰釉内,除了以铁做着色元素外,钛和锰也是很强的着色元素,如果含量过高,对青瓷的釉色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施釉方法上,此时普遍采用浸釉法,釉层厚而均匀,产品胎釉结合紧密,很少有剥釉现象,流釉的情况也比较少见。说明胎釉的烧成温度和膨胀系数都比较匹配,烧制时温度的控制也较为恰当,所有这些都是工艺成熟的表现。

从装饰风格上看,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也与别的时期不同。那些日常使用的罐、壶、盆、洗、钵、碗等容器和饮食用瓷,也都普遍印、划或堆贴各式花纹,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肩腹部或口沿刻划弦纹和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禽兽纹等。另外还有印斜线篦点纹、忍冬纹等,他们都组成规整的带状画面。在器物上还常常堆贴铺首、辟邪、朱雀、白虎、人物、骑兽人和佛像等,他们常与网纹、联珠纹带结合在一起,使之具有深浅层次的艺术效果。进入东晋以后,装饰风格趋于简朴,光素无纹器明显增多,有的只有几道凸弦纹或梳篦小波纹,与西晋时追求华丽之风形成鲜明对比。西晋后期出现的褐色点彩,此时已得到普遍应用,这时的褐色斑点一般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口沿、器盖或者兽眼、鸡冠、羊角等部位,打破了青瓷清一色的沉闷基调,显得格外醒目!

最后从器型演变上看,东西两晋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这时期器物造型的发展更趋向于实用性,西晋时一度大量生产的冥器,进入东晋后基本停烧,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器型,如牛形灯、圆形格盘和莲花尊等。器物的造型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由西晋时的矮胖逐渐向高瘦的方向发展,变得更为秀气、简朴,注重经济实用,就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器物——盘口壶和鸡首壶为例。早期的盘口壶,盘口和底部都较小,上腹特大,重心在上部,倾倒食物相当费力,占据的平面也较大,而且还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进入东晋后,盘口加大,颈部增高,腹部修长,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重心向下、放置平稳,使用时也较为省力。而早期的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壶的肩部一面堆贴鸡首,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鸡首为实心,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壶身变大,前面装鸡首,引颈高冠,鸡首是空心的作为壶流,后安圆股形把手,上端粘在器口,下端贴于上腹部,到了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装饰龙头或熊纹,器型优美!俨然成为一种很好的酒器。

两晋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取得的成就却是辉煌的!在那个“五胡乱华”、南北分裂的动乱时代,我们的先辈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如此璀璨的文明,不由得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发出最真挚的赞叹!现在留存下来的每一件器物都是他们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也是对他们、对那个时代最好的铭记!

【陶瓷文化】综述越窑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中,尚缺西晋时期,或许还未被发现,或许是已遭破坏而荡然无存,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这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考古调查予以确定。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唐至北宋时期,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窑址的产品面貌特征和装烧工艺等方面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瓷窑系统。它以上林湖为中心,不断向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扩展,瓷业生产蓬勃发展,形成一个以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窑,而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窑址则成为上林湖窑场的卫星窑址。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关于越窑的涵义,最常见的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越窑窑址分布在古越国范围之内,因此,越窑的“越”为越国之“越”;多数学者则依据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认为唐代通常以州名窑,越窑为唐代越州窑的简称。《秘色越器》诗中赞美的越窑秘色瓷是上林湖窑场所产的秘色瓷,这已为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实,笔者认为越窑是对唐代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州窑”之简称。关于越窑的时间范畴,学术界仍有分岐。《中国陶瓷史》把宁绍平原东汉晚期到宋代的瓷业遗存统称越窑,而《论“越窑”和“越窑体系”》一文则把这段瓷业遗存划分为“先越窑——越窑——后越窑”三段。笔者认为后者是对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类型的客观事实反映。东汉、三国至南朝时期,曹娥江中游地区出现了瓷业生产的高峰,成为先越窑的生产中心。上林湖地区的同类瓷业遗存仅19处,则明显受到曹娥江中游地区的影响,成为先越窑的地方类型窑址。经过隋唐初中期的发展,到明唐至北宋前期,以上林湖为中心,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和古银锭湖等地的瓷业生产蓬勃发展,蔚为壮观,达到鼎盛状态,成为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与此同时,随着与日俱增的“贡瓷”和对外贸易用瓷的日益增长,相继在宁波的东钱湖、上虞的窑寺前等地增设窑场,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一个以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窑。台州的临海许墅和黄岩沙埠、金华的武义、东阳和温州的西山等地,出现了与越窑相类似的地方类型窑址,成为越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北宋后期,窑址数量锐减,制瓷工艺衰退,产品粗糙,瓷业生产江河日下,出现大衰败。南宋时期,由于朝廷下令余姚县烧造宫廷用瓷,濒临消亡的瓷业生产得到一时的繁荣,但好景不长,至南宋中期停烧。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五期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到七期,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鹦鹉衔枝纹、云鹤纹、双凤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考古资料表明,银锭湖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的南宋时期瓷业遗存中,存在着二种制品类型。一种制品与越窑晚期风格相近,但就总体面貌而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种产品与北方汝官窑制品颇为接近,称之“官窑型”制品。有学者把这二种制品类型共存的瓷业遗存,命名为“低岭头类型”。低岭头类型遗存的内涵特征,即“后越窑”的内涵所在。“秘色瓷”为上林湖窑场所创制。对于它的研究,首先必须界定其涵义。“秘色”之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五代时,徐夤又作《贡余秘色茶盏》诗,自宋代以来,“秘色”之名在文献中屡见不鲜,如赵令畤《侯鲭录》、曾慥的《高斋漫录》、周煇的《清波杂志》、叶寘的《坦斋笔衡》、顾文荐的《负暄杂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以及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从上述文献记载可以归纳以下几种观点:(1)认为秘色瓷始于吴越钱氏,“臣庶不得用”,把“秘色瓷”理解为“神秘”之秘。(2)认为“秘色”专指青色,故有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始绝的说法。(3)把“秘色瓷”作为越窑一个时期的代称,故有“缥瓷——秘色——粉青”三大历史阶段划分之说。今人更是对“秘色瓷”的含义界说不一,纷纷发表文章,进行阐述。有人认为“秘色”是一种“香草色”,有人认为“秘色”即“稀见之色”,也有说秘色实为“碧色”。笔者认为,秘色是指釉色,至于究竟属于哪种色调,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10余件秘色瓷器,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器。从地宫出土秘色瓷器的釉色来看,以青绿色居多,也有青黄色。各地唐至北宋时期墓葬出土的“秘色瓷”,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秘色瓷面貌。这些秘色瓷器的特征与上林湖地区窑址堆积中精致的制品相同。由此可见,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的精粹。唐咸通十五年(874年)法门寺地宫物帐对应的10余件秘色瓷的出土及其窑口的确认,证明上林湖窑场烧造秘色瓷时间不晚于874年。考古调查资料表明,上林湖窑场涂釉密封的瓷质匣钵系一次性窑具,它的出现说明了当时瓷业为烧造高品质、高档次的产品不惜工本。然而如果没有官府的苛求,一般民窑是难以做到的。这类瓷质匣钵出现在后段五期,因此,上林湖窑场烧造秘色瓷的时间应可推前到9世纪中叶。《宋会要辑稿·食货》云:“熙宁元年十二月户部尚书上诸道贡物……越州……秘色瓷器五十事。”说明直到1068年时上林湖窑场还在烧造秘色瓷。上林湖地区烧造秘色瓷达二个世纪之久,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1977年上林湖吴家溪出土一件唐光启三年(887年)凌倜墓志罐,志文中有“中和五年岁在乙巳三月五日,终于明州慈溪县上林乡……。光启三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说明晚唐时,上林湖确有“贡窑”存在,同时,设立“贡窑”的时间不会晚于887年。根据考古调查,凌倜墓志所指的“贡窑”应是后施岙窑址。从其遗存的情况看,与其他窑址一样,存在着精粗两类制品,说明“贡窑”不但烧造“秘色瓷”,而且亦同时烧造民用瓷。从志文中可知“贡窑”在当时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窑场的专门称谓,否则就失去了以“贡窑”作为墓葬方位标志物的意义。这很可能与晚唐时期“奉诏监烧”的贡瓷制度有关。在上林湖、白洋湖、古银锭湖等诸多地点类似后施岙窑址的发现,表明“贡窑”无疑是烧造秘色瓷的窑场,但是秘色瓷非限于“贡窑”所烧,以至“贡窑”也不完全烧制单一的秘色瓷品种。秘色瓷生产主要靠越窑这个群体来共同完成,也就是说“贡窑”烧造秘色瓷,而秘色瓷不全是“贡窑”所烧。越窑青瓷从北宋晚期衰落,终于在南宋时期停烧,究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进行粗辟的论述。我们认为越窑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几下几个方面:(1)吴越归宋后,由原来的特贡转变成土贡,无需大量进贡秘色瓷,贡瓷的数量锐减。宫廷用瓷舍远取近,汝窑、定窑、钧窑产品大量进入宫廷,取代了越窑秘色瓷的地位,使越窑的瓷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2)北方青瓷在烧造工艺技术方面首先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对传统高钙石灰釉配制方法的改革,成功地创制出具有良好的高温粘度的石灰碱釉,把中国青瓷的发展推到了一新的境界,出现了青瓷生产的另一个高峰,占领了越窑的原有市场。(3)越窑的衰落与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高度繁荣,燃料匮乏密切相关。(4)考丰调查资料表明,北宋晚期,上林湖地区瓷窑址数量急剧减少,仅有10余处窑址;制作粗糙,器表不光洁,特别是圈足不规整,足底往往留下了“鸡心”形状;胎泥的淘洗和练泥不如前期严格,胎质不如前期细密,气孔明显增多,多数釉色呈灰暗,无光泽感;器表装饰只见寥寥刻划数笔,趋于草率;多数制品为明火叠烧,大量倒塌,变形粘釉,废品率高。制瓷工艺衰退,产品质量普遍低劣,失去了与其他名窑竞争的能力。

综述越窑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中,尚缺西晋时期,或许还未被发现,或许是已遭破坏而荡然无存,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这有待于更进一步的考古调查予以确定。

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唐至北宋时期,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窑址的产品面貌特征和装烧工艺等方面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瓷窑系统。它以上林湖为中心,不断向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扩展,瓷业生产蓬勃发展,形成一个以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窑,而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窑址则成为上林湖窑场的卫星窑址。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关于越窑的涵义,最常见的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越窑窑址分布在古越国范围之内,因此,越窑的“越”为越国之“越”;多数学者则依据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认为唐代通常以州名窑,越窑为唐代越州窑的简称。《秘色越器》诗中赞美的越窑秘色瓷是上林湖窑场所产的秘色瓷,这已为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实,笔者认为越窑是对唐代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州窑”之简称。

关于越窑的时间范畴,学术界仍有分岐。《中国陶瓷史》把宁绍平原东汉晚期到宋代的瓷业遗存统称越窑,而《论“越窑”和“越窑体系”》一文则把这段瓷业遗存划分为“先越窑——越窑——后越窑”三段。笔者认为后者是对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类型的客观事实反映。

东汉、三国至南朝时期,曹娥江中游地区出现了瓷业生产的高峰,成为先越窑的生产中心。上林湖地区的同类瓷业遗存仅19处,则明显受到曹娥江中游地区的影响,成为先越窑的地方类型窑址。经过隋唐初中期的发展,到明唐至北宋前期,以上林湖为中心,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和古银锭湖等地的瓷业生产蓬勃发展,蔚为壮观,达到鼎盛状态,成为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区。与此同时,随着与日俱增的“贡瓷”和对外贸易用瓷的日益增长,相继在宁波的东钱湖、上虞的窑寺前等地增设窑场,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一个以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窑。台州的临海许墅和黄岩沙埠、金华的武义、东阳和温州的西山等地,出现了与越窑相类似的地方类型窑址,成为越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北宋后期,窑址数量锐减,制瓷工艺衰退,产品粗糙,瓷业生产江河日下,出现大衰败。南宋时期,由于朝廷下令余姚县烧造宫廷用瓷,濒临消亡的瓷业生产得到一时的繁荣,但好景不长,至南宋中期停烧。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五期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到七期,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鹦鹉衔枝纹、云鹤纹、双凤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

南瓷北移越演越烈


由于种种压力,佛山陶瓷企业往北迁移的势头,近年来越来越“迅猛”。今年禁用水煤气(煤转汽)后,南庄、石湾的陶企迁出已成必然……。继近两年清远、河源等地后,佛山陶企出现了瞄向省外,迁移大军开始转战省外原材料聚集地的现象。

省外工业区吃香

近两年来,陶瓷企业更倾向把生产基地迁到清远、河源、肇庆等地,因为那里地价低、工人工资低、离原料产地近、离销售地也近,环保要求稍低。但这些区域也面临着燃油升价、市场逐渐饱和及工业环境不佳等问题。与省内产区相比,省外的工业区近一两年来更受佛山陶企的青睐。高青(山东)、发库(辽宁)、阳泉(山西)、夹江(四川)、丹陵(四川)、北流(广西)、淮北(安徽)等是有一定陶瓷产业基础、原料、燃油比较充裕的工业区,由政府牵头不断向广东陶企挥手,以颇优惠的政策引进佛山陶企。

“优惠政策固然能加速陶企外迁,而究其主因,还是因为佛山已不太适合陶企扩大再发展”。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介绍。他认为,如今,制约本地陶企发展最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烧柴油,而油价昂贵(4000元5顿),二是电价上扬(平均一条窑线一年要增多六七十万元的费用);三是陶土资源少,最近也得从清远、河源、肇庆、英德等地运回来;最后是地价高,陶企的窑线大多只有80米长(窑线越长,能耗越低,产量越大),不利于进一步发展。

这一系列“困扰”,在外迁的热土中却不存在。以山东高青县为例,当地邦德陶瓷的总经理吕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该县为老工业区(以棉纺织业著称),所以工业基础颇好,加上地价不超过3万5亩,多为平原,又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中“沧(州)—淄(博)高压天然气管线”的必经之地,天然气为1.75元5立方米,而且境内陶土资源充足,颇适合陶瓷工业的发展。该企业虽然只有一条窑线,但产品即便拿到佛山,也有价格的优势。

省外市场更庞大

在陶瓷企业中,有一种说法叫“南瓷北移”,说的是把南方(佛山)的陶企迁往北方。这里所说的“迁”,既有生产基地的迁移,还包括有销售基地的迁移。

据行内资深人士分析,最初阶段,陶企找外地厂家贴牌生产,然后运回佛山销售;而如今,更多的是在省外工业区设厂,“光明正大”地亮出品牌,除了生产以外,还兼顾大部分销售以及物流作用。因此,陶企在选择厂址时会考虑产品的辐射面以及运输物流等因素,而对处于不同区域的厂房则进行差异化的管理,如生产不同的瓷砖以适应当地的需求。

积累了多年生产营销经验以及人脉的佛山陶企,在内地颇受青睐,潜在市场巨大。山东淄博中国陶瓷科技城的董事长蔡祈敢表示,引进了东鹏、金意陶等知名佛山陶企后,反映颇为热烈。预计未来将加大力度引入佛山企业。而四川新中源的负责人也介绍称,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内地的消费能力也随之提高。该企业生产的高档超洁亮抛光砖,在当地以及西南一片反映良好。

时至今日,在山东淄博、四川夹江等新兴的陶瓷产区,已出现了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辐射面广的陶瓷城,为当地陶瓷销售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这些新建的陶瓷城,如山东淄博中国陶瓷科技城,兼备了物流、仓储等功能,定期举办大型展览,对于陶瓷出口俄罗斯等地也颇为有利。

毛国强--陶艺大师之路越走越宽广


毛国强陶刻创新的路子十分宽广

在紫砂陶艺界“摸爬滚打”的人,都知道无锡有“三把刀”——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这三位陶艺大家之所以闻名无锡叫响国内外,是以其精湛的陶刻技艺、广博的艺术修养和宽厚谦和的人品,而独树一帜令人敬佩的。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一个陶品展示会上,我带着仰慕之情采访了今年在陶艺道路上辛勤耕耘了五十二个春秋的毛国强老先生。他身材魁梧,戴着一副白色金边眼镜,笑容可掬。一见面,我就从他那宽阔的额头上看出,此人一定是一个智力超群的强者,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陶艺大师。

经过一番采访证实,我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今年65岁的毛国强,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陶艺世家,是从祖辈创立的百年毛氏紫陶老字号——“毛顺兴”走出来的新一代毛氏老艺人。由于从小受到陶艺洗礼,1958年也就是他13岁那年,便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被著名陶艺大师任淦庭先生收为门徒。现在经过几十年的修炼终成正果。他的陶艺绘画书法创作、陶艺雕刻风格已从无锡市六万多名从业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他既会制壶,又精雕刻,还能挥毫泼墨,是一个集制陶、雕刻、书画创作于一身的全才紫陶艺术大师。早年拜有紫砂之魂美誉的任淦庭为师,一把“记得刀”开始紫砂陶艺生涯的毛国强,如今制陶、书画、篆刻、陶刻功夫,在他手上已达到炉火纯青自成一派的程度。他创作的陶刻着色书画,气韵生动,浓淡轻重恰到好处,远山近水层林尽染。紫砂壶造型之美与书画陶刻的布局之美浑然天成。属于人见人爱的上乘佳品。时至今日,他已有许多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在国内外获大奖,被国内外名人名家和博物馆收藏。其中,他于1992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创作的《山水》、《澄心》、《东方明珠》、《鱼乐》作品,分别被美国洛杉矶艺术馆、美国亚泰博物馆、美国加利福尼亚戈阳艺术馆收藏。

作为当代成就斐然的江苏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先生自喻沧海“一粟”。既然如此,近几年来,他的多件作品为什么会被美国几家博物馆视为珍品而收藏呢?当我向毛国强先生提起这些载誉之事时,他先是淡淡一笑,随后便指着《抱壶自得》画册上刊登的一把朱砂色《东方明珠》壶彩照让我看。几分钟过去,我的答案也出来了——这把以“喇叭花”型为提梁的椭圆形壶配有图章式的盖子,使半圆形提梁与刻有“东方明珠”四个大篆字壶体自成一派。让人看上去,好像“喇叭花”从壶嘴上方长出,又被壶“屁股”吸住了。其造型别致新颖,又妙气横生,不愧为是一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许正因为如此,美国人才喜欢,才赢得美国人的青睐。这说明,一名制陶艺人,要想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够走出国门,让外国人赏心悦目直至购买收藏,除了作品本身固有的品质外,还需要了解掌握对方的欣赏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适销对路的作品,才能创作出“无国界”的惊世作品。毛国强先生听我说完“观感”后连连点头,称赞我颇有几分欣赏能力。

陶艺雕刻最讲究刀法的运用。它的深浅、粗细、轻重,决定一件作品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有多大欣赏价值。毛国强先生除了学习借鉴古人留下的传统陶刻经验外,自己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创造了“一粟”独特的堆、雕、刻、刮、琢等新派陶刻刀上技法。由于古今刀法运用娴熟自如,得心应手,他创作的众多作品几乎件件是珍品,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择手。在东南亚、日本、韩国、泰国以及欧洲,毛国强先生拥有许多收藏“发烧友”和“粉丝”。这也是他的作品几十年走俏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华名窑-越窑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座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直到宋时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有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种美丽,如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等。

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越州上┅┅"。对当时流行的越窑青瓷茶瓯,陆羽评曰:"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在同样一本书中,陆羽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他评道:"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越窑窑址


【概述】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总体特点】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唐朝文学家陆羽,在所著《茶经》中评价全国各地生产的茶碗,将越窑产品排在首位。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称颂越窑瓷器,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词》,顾况的《茶赋》。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

【历史沿革】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年代越久越值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年代越久越值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