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南方陶瓷向北部进行战略转移

南方陶瓷向北部进行战略转移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6-19

陶瓷艺术。

陶瓷产业北移已成为大势

近期,陶瓷文化盛事不断,“陶博会的成功召开”“中国陶瓷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一系列的盛事,让业内人士注目,陶瓷产业南北分流之势正在形成。

南方陶瓷由于主产区基于当地资源以及环境压力的加大,发展空间愈加受到制约。近两年,南方陶瓷企业向北方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分流,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其中既有生产基地的转移,也包括销售基地的迁移

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沈阳及东北周边地区陶瓷文化盛事不断,以引起了业内人士广泛关注,陶瓷行业南北分流之势业已形成。8月,一些南方陶瓷生产商源于当地主产区资源面临的匮乏以及周边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进而陶瓷产业发展空间愈加的受到了相关因素的制约。

继陶博会、陶瓷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之后,辽宁省法库“瓷都”及广东东鹏陶瓷产业基地的确立,沈阳成为东北陶瓷产业基地的核心位置较前日更加的稳固。但在南瓷北移之初,却存在着很多的客观制约因素,诸如很多的陶瓷企业还多为贴牌生产,这些产品大多是生产之后再运回主产区销售,不但这样浪费了大量的经费,产销时间也因此耽搁了不少。

而如今,随着大量陶瓷企业及开发商陆续在东北建厂,使陶瓷企业不但可在当地直接销售、经营、设店等,还可以就地诚招全国代理商,开拓新的陶瓷市场。并且东北陶瓷陶土资源的丰厚,人力资源的充足,各项设施的完备,日渐便利的交通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等多重优惠条件下,南方陶瓷产业必将在东北地区得到响应的发展,并且随着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广大消费者对陶瓷采购的需求的不断提高,陶瓷产业在东北及北方广大地区将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背景,对于这个大环境,业界已普遍产生认同感。继前不久,广东佛山新中源集团与沈阳法库县政府正式签约及广东东鹏陶瓷的进驻沈阳,种种商业转移迹象均在向世人召示,南瓷北移并不是简单的转移,而是陶瓷产业的扩张和企业布局的需要。

近年来,各方面的新闻报道及数据的统计均可以看出,南方陶瓷企业向北方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分流的情况,已成为大众趋势。南瓷北移的渠道里既有生产基地的转移,也包含销售基地的迁移。

虽然许多南方商家认为,南方陶瓷产业业已膨胀,在东北地区,陶瓷产业将有着广阔民展前景及巨大潜在价值。但古语有“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毕竟凡事都有一个需要适应的阶段,南北陶瓷产业及经营市场必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怎样在东北地区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日用陶瓷的销售模式和思路这一棘手问题,目前已成了众多本土商家和南方厂商、开发商们纷纷努力致力探索的方向。

并且,随着大量楼盘在沈阳的不断开盘,沈城已有更多的家装大军涌入了各大建材市场,且由于即将转入凉爽的秋季,建材市场,尤其是陶瓷、地砖、卫浴市场将日渐呈红火趋势。无论经济条件尚可或是生活富足的家庭,陶瓷卫浴的选择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而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业主们更看重品牌的效应、售后服务及产品质量本身,只要用着放心,价格往往却不再成为关键,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对价格关注程度。

由此可见,陶瓷产品销量多少不仅与产品的质量和企业提供的服务有很大的关联,更是与目前大众对陶瓷市场的需求有着直接必然的关联。南方陶瓷企业如何在东北乃至全北方兴起一番热潮,让人拭目以待。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佛山陶瓷转移只是生产基地的转移并非产业转移


佛山陶瓷转移只是生产基地的转移,并非产业转移

生产环节迁移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一个产业是否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与其生产线在什么地方无关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龙头生产基地,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地位。从世界角度来说,佛山也是最大的产区。佛山陶瓷占世界产量的20%-30%,占我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当然,陶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佛山建筑陶瓷已经有

20-30年的发展历史,它使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也是存在的,所以怎么发展陶瓷产业,是继续扩大还是进行转移,这个问题令人关注。

国内陶瓷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内地跟着广东走,广东跟着台湾走,台湾跟着欧洲跑”,除了说明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本领,也说明广东在陶瓷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作用。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龙头生产基地,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地位。从世界角度来说,佛山也是最大的产区。佛山陶瓷占世界产量的20%-30%,占我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当然,陶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佛山建筑陶瓷已经有20-30年的发展历史,它使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也是存在的,所以怎么发展陶瓷产业,是继续扩大还是进行转移,这个问题令人关注。佛山陶瓷产业何去何从,确实引人关注,也引起了争论。

近年来,佛山陶瓷工场大规模外迁,对此有人担心:整个佛山陶瓷产业在转移,是不是千年佛山陶将不复存在了?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佛山陶瓷企业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与提高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不断扩张,将成熟的生产车间工场迁往周边地区,使得佛山陶瓷产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创新与竞争力不断升级,正逐步实施从过去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单一粗放式“腰鼓型”结构,向研发、物流等集约式“哑铃型”结构的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

生产环节外迁

去年8月,佛山东鹏陶瓷斥资2亿元北上山东淄博组建山东东鹏公司,今年初已投产,年产销额约1.5亿元,占整个东鹏年产销值的10%至20%。一年来,佛山几十家陶瓷企业相继在山东掀起“圈地攻城”的热潮。

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新中源,它的迁移规模之大令人称叹。早在2000年,新中源就投资5亿元率先在四川省夹江建当地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建陶企业。其他陶企如中盛、新美、新粤中等也纷纷跟着西进。去年上半年,新中源在河源建起了48条生产线,几个月后,又在清远兴建了13条抛光砖生产线和一个洁具厂。不久的将来,新中源的生产基地将不再在佛山。新明珠陶瓷集团前不久已在清远斥资数亿元低成本扩张建成新陶瓷厂。

佛山陶瓷的生产环节外迁,多年前就已开始。著名陶企欧神诺,其管理营销中心设在佛山石湾,而生产车间早已搬至佛山三水区;更多的陶瓷企业生产车间多年前就已向外扩张至周边的南海区及三水区,不再设在佛山市中心城区的石湾镇、南庄镇。但这种短距离、近范围且小规模的外迁,并没有引起业内外人士对佛山陶瓷产业是否转移的关注。

“走出去”是强化成本优势

目前国内几大陶瓷产区中,佛山陶瓷产区拥有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多重优势,而生产优势则随着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弱化。该行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陶瓷原料中心的地位已不明显,特别是廉价、优质的黑泥和低温瓷砂越来越少,佛山陶瓷的燃料能源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佛山陶瓷生产业发展的空间受到制约,陶瓷企业必须考虑土地、生态环境、成本(能源、资源、劳动力、运输)的压力,走出佛山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生产基地加速向资源地、市场地转移。这种资源、市场优势互补,是佛山陶瓷产业低成本扩张,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成本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对生产迁移的战略性转移颇有体会:佛山地区一些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走出佛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时候。同时,佛山一些陶瓷企业正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走出佛山是为了创造产品的成本优势;借地理位置优势抢占某一区域产品低中高档消费市场分流是为了集中精力加快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即从以前生产大、营销与科研小的“腰鼓型”,转变成生产小、营销与科研大的“哑铃型”,从而提升佛山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水平、技术含量,打造强势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培养并造就一批在世界上有良好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改变中国陶瓷产品档次低、价值低、多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不高的现状。

专家指出,转型就是要分流出附加值低、技术成熟的生产环节,集中精力攻克陶瓷产业的两端(即设计、研发,品牌管理、营销、会展、物流)。从当前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形势看,佛山陶瓷企业只是将生产部分外移,并没有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外移。

最近,位于佛山的全国建陶业最高研究机构———中国建陶研发中心正式运作,世界领先、国内惟一的陶瓷粉体彩印技术在此诞生;全国建筑陶瓷行业首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落户佛山市南海区的蒙娜丽莎陶瓷集团;佛山去年下半年建成了全国空前的两个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城与华夏陶瓷博览城,并在此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会;去年佛山地区有6个陶瓷品牌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今年7月有4个陶瓷品牌被评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知名品牌。这些都是佛山陶瓷产业分流生产环节后强化两端、做强产业的好开端。

迁移综合效益利大于弊

分析人士认为,陶瓷工场集体迁走,短期内虽对政府的GDP、税收与就业等有所影响,但长远看,却有利于做强一个大产业。而研发、品牌管理、会展、物流等环节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足以弥补甚至大过生产环节外迁的损失。因为产品作为粗放式的低附加值的一个环节,是一分一分地赚;而品牌、资本与技术,作为产业的核心,是一元一元地赚。

例如,新中源陶瓷,随着工场不断迁移及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留在佛山总部的100余位品牌营销管理人员,他们同样创造着较高的劳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他们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是带旺佛山房地产、车市等综合消费的重要力量之一。

对于工场外迁,巨额民间资本投向别处,表面上看是当地资本的流失。应该动态地看待资本流向,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过程中,一时的资本外流是短暂的,资本总是寻找最大利润的地方,一旦原来地方(包括新产业)有了资本增值的新机会,这些民间资本又会“杀”回原来极为熟悉的投资环境,寻求低风险高回报。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认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发生转移,而这个产业不再只是以生产制造来赚取利润。佛山陶瓷转移现象是生产基地的转移,不是整个陶瓷产业的转移。同时,一个产业在不在这个城市,应看其注册地、销售中心、管理总部在不在这个城市,而与生产线在哪个城市无关。松下、波音在全世界都有生产线,但它的产业因为总部在日本、美国而早已成为日本、美国的品牌。另外,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有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能力、产品档次、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小飞)

评论:先说陶瓷产业“转移”再说“提升”


人人都说"转移"与"提升",笔者试论二者在逻辑上的一些关系,并由此展开对一些问题的论述。

那么,先说“转移”,再说“提升”。

先不问佛山陶瓷的转移对承接转移地的经济贡献,对中国建陶业多产区格局形成的影响,也不争论转移之于佛山陶瓷的利或弊,首要问:为什么要转移?或,什么因素导致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性转移?

不容回避的答案应该是,基于环保压力,陶瓷行业以粗放式生存状态在佛山区域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或者说,本地政府及公众舆论对佛山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企业关闭、外拓或搬迁。

由此引发的问题很显然是,佛山陶瓷的转移为转入产区带来了什么?基于环保压力而带来的转移,将原封不动为新产区输入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烙印,这是不需推断的论断。从实证角度而言,早有消息披露说,承接佛山陶瓷大规模转移的广东清远市,局部地区正面临着佛山南庄早年经历过的环保阵痛。

转移之后,佛山陶瓷的生产方式有没有质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及公众寄予厚望,但进展十分缓慢。许多陶业人士参观过意大利或西班牙,惊叹别国的清洁生产,但回国后依旧缺乏全面改良的决心与动力;当然,这既是宏观的问题也是微观的问题,苛责哪一个环节都是不公正的。

但是,如果转移既没有给承接方带来新形象,也没有使旧产地焕发新面貌,那么关于“转移”与“提升”的讨论就远没有取得实质性意义。

说了“转移”再说“提升”。

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呼吁在转移中提升,或因为需要提升才转移,还是建议以整体提升的方式转移呢?

依靠前面的论述基础,我们发现,这些疑问都只能得出不如人意的答案。

我们最后发现,在我们放声讨论“转移”与“提升”这种大话题时,当中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包括二者的关系竟是那么暧昧。于是,我们最后需要抓紧的,应该还是,我们为什么转移,以及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升的原动力与支撑点在哪里。

佛山陶瓷产业转移 配套企业该何去何从


陶瓷行业轰轰烈烈发展到今天,陶机装备功不可没。在经历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进口到出口的漫长岁月后,我国陶机装备已日趋成熟,在建陶行业占据一席之位。理应看到,目前陶机市场内忧外患,内忧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提高等外患是如萨克米等国际知名陶机品牌打入中国市场,与中国陶机企业同台竞技这四年来,油价同期上涨4.2倍,高企的油价给整个行业造成繁重压力。我国陶机在荆棘满布的道路上蹒跚前行,敢问中国陶机装备离世界还有多远?毛主席赋诗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艰险,陶机企业越是迎难而上。且看陶机精英的见解——

华清环保总经理曾芳

不恶性竞争,不打价格战

华清环保主要是处理废气、废水的环保公司,目前与诸多知名陶瓷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往来和合作关系。作为一家环保公司,我们一直把工程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恶性竞争,不打价格战。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全面积累公司资源,为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今年的重点,曾芳表示:今年已经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把华清打造成环保品牌。身为环保工作者,责任重大,环保工作是在为人类作一项长久工程,但是最难的地方是需要三位一体,即需要政府、企业和老百姓三方面配合。据媒体报道,目前佛山癌症的比例中,呼吸道癌症占整个比例的90%。可见佛山整个城市的污染已经不是简单的污染了,环保治理刻不容缓。所以对于环保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竭尽全力,让全民参与环保工作。令人痛惜的是,目前一些环保公司为了贪图眼前利益,追求短视行为,对环保工程进行偷工减料,这种心态和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

从事环保工作多年,最大的感触是:作为从业者,我们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政府也应该更多的引导企业改变牟取眼前利益和暴利的观念,爱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作为企业,应该认清行业形势,真正把环保工作提上日程,千万不能在环保上压缩资金。

目前很多企业喜欢做面子工程,建花园厂房,搞形象工程,这些都没有错,但唯独对环保投入吝啬不已,陶瓷车间乌烟瘴气,一些企业依然是废水、废气肆意排放,员工们在高温车间挥汗如雨。试想:如果一个人连五脏六腑都已病入膏肓,华丽的外表还有意义吗?因此企业应该更清醒的审视环保工作。

环保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从政府、企业改变思维开始,大家一起重视环保、参与环保、加强环保,我想碧水蓝天不再是梦想,华清一直不辱使命,与环保工作相随。佛山永利工业皮带总经理王永杰

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和冷静

市场没有淡季和旺季之分,虽然现在陶瓷行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今年我们的生意还不错,订单一直比较红火。

做皮带已经有比较长时间了,我们希望能在专业做精做强的前提下,有所突破。永利皮带将迈向更高的台阶,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每天都在推陈出新,研发新的皮带,因为市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在中国这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度,很多自主创新的企业都是吃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因为模仿的企业实在太多,创新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模仿的速度。要知道,创新的成本是巨大的。

对于笔者问起他做了这么久企业的感想时,王永杰表示:感触最深的是心态很重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把服务跟上,这是基础,也是根本,社会很浮躁,但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目前产业升级和转移迫在眉睫,因此对于一个经营者而言,对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也在不断思变,与时俱进。针对多元化经营问题,我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专心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已经很不错了。做一件事不难,但长时间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需要毅力和坚持。

我一直秉承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包括对员工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此外我觉得做人的心态很重要,不能因为有几个钱了就洋洋自得,要平心静气,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事务,家庭和睦才能事业兴旺。

蓝桥机械总经理何毅弘

精耕细作,逐一突破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调整,目前陶瓷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力成本上升,“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更加重要。先进的科技取代落后的生产力,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成为大势所趋。机械设备自然义不容辞。蓝桥机械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为此不断努力,比如我们推出的智能尺寸检测仪,主要针对当今陶瓷产品的对角线、平整度误差大的问题研发而成。目前第一代智能检测仪已经在汇亚、新润成、金欧雅等企业投入使用,而新近推出的原装进口智能检测仪准备投入市场检测的精密度高达2微米。作为一家年轻的陶瓷机械装备企业,我们主要做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包括检测色差、平整度,和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化。

坚持扎根佛山,把一个个产品精耕细作,对产品进行逐一突破,接下来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将陆续推出各类适合行业发展的新型产品。中国陶机装备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多远?

希望陶瓷机械设备销售部经理李寿清

经过长达十几年时间的发展,如今我国的陶机装备产品质量已经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如力泰、科达等企业的部分产品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国内品牌在本国有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更方便快捷地服务于陶瓷企业。

不足:意大利等陶瓷强国的产品比较领先,产品的领先源于陶机装备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陶机装备目前需要向节能的方向发展,这是必然的趋势。

金利顺窑炉总经理彭芳

相比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发达国家的陶机设备而言,目前我国的陶机装备最大的优势是造价比较低,而且生产的量比较大,一些陶机能达到国际的领先水平(如科达的抛光机),但与意、西等的最大距离是内在质量有差别,长期使用下来,不足就显现出来,质量不够稳定。

润昌机电总经理李建章

中国的陶机装备具有迎合变化的能力,对市场需求的触觉敏锐,模仿创新的能力比较强,所谓“模仿创新”,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良,这是中国企业的特色。同时,不足有两点,一是虽然陶机企业有一定的规模,量有增加,但是没有人思考如何做得更好,真正用心去做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如今我国有些陶机企业的生产方式仍是粗放型的,比如说螺丝和支架,外国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但我国很多方面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各自为政”,现炒现卖,做出来的产品难免与西方的有差距。

清华节能窑业副董事长王炳铭

中国的窑业目前在东南亚等地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起码有十年的领先优势。而比起意大利等陶瓷强国,我国的窑炉行业已经基本突破了技术瓶颈,在电气控制技术上达到相近的水平,但我国产品与这些国家的真正差距是材料的差距,尤其是耐火材料。如果我国产品也使用更优质的耐火材料,相信效果会更好。此外,意大利等国家的窑炉产品坚持做精,因此意大利等国家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而我国产品更为注重的是产量,在“精益求精”方面稍稍逊色。

纳米陶瓷技术是解决陶瓷脆性战略途径


陶瓷材料作为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材料质地较脆,韧性、强度较差,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象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英国材料学家Cahn指出纳米陶瓷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

所谓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也就是说晶粒尺寸、晶界宽度、第二相分布、缺陷尺寸等都是在纳米量级的水平上。要制备纳米陶瓷,这就需要解决:粉体尺寸形貌和粒径分布的控制,团聚体的控制和分散。块体形态、缺陷、粗糙度以及成分的控制。Gleiter指出,如果多晶陶瓷是由大小为几个纳米的晶粒组成,则能够在低温下变为延性的,能够发生100%的范性形变。并且发现,纳米TiO2陶瓷材料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韧性,在180℃经受弯曲而不产生裂纹。许多专家认为,如能解决单相纳米陶瓷的烧结过程中抑制晶粒长大的技术问题,从而控制陶瓷晶粒尺寸在50nm以下的纳米陶瓷,则它将具有的高硬度、高韧性、低温超塑性、易加工等传统陶瓷无与伦比的优点。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纳米陶瓷的制备方面起步较早,他们研究发现,纳米3Y-TZP陶瓷(100nm左右)在经室温循环拉伸试验后,在纳米3Y-TZP样品的断口区域发生了局部超塑性形变,形变量高达380%,并从断口侧面观察到了大量通常出现在金属断口的滑移线。Tatsuki等人对制得的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进行拉伸蠕变实验,结果发现伴随晶界的滑移,Al2O3晶界处的纳米SiC粒子发生旋转并嵌入Al2O3晶粒之中,从而增强了晶界滑动的阻力,也即提高了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的蠕变能力。

虽然纳米陶瓷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其优良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断裂韧性,使其在切削刀具、轴承、汽车发动机部件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在许多超高温、强腐蚀等苛刻的环境下起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陶瓷走出国门的战略思考


我国陶瓷工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相对低廉的成本使我们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具有—定的价格竞争优势。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更有利干我国陶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并且随着我国陶瓷出口贸易的增长,一些进口国为了保护其国内产业不受损害,会对我国出口陶瓷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等方面的问题,国内陶瓷产品出口必须要讲究战略相策略,才能不断开拓陶瓷行业出口的新局面。

首先,要用我们的比较优势去占领国外相对空缺的市场。在建筑卫生陶瓷这—行业中,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德国、瑞士、荷兰。葡萄牙等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发达国家企业势力比较强大,需求又趋于饱和的市场上,我国陶瓷企业“走进去”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国内陶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瞄准国外相对空缺的市场,比如俄罗斯、印度、东南亚、中亚、非洲等陶瓷工业比较落后、市场潜力大的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起步,然后逐步向发达国家市场渗透。

其次,要搞好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信息,制定恰当的方案。国际陶瓷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消费习惯的用户对产品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中国陶瓷要想取得走出去的成功,必须事先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国外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社会状况和政治风险等因素,及时获得有关市场活动的各种信息和动态资料,科学的认识、分析、了解市场行情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恰当的“走出去”的方案。

再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目标,来选择“走出去”的地区和经营方式。“走出去”有很多经营方式,是采取技术合作,还是联合开发,是采取到国外办厂,还是到国外寻找代理商,是实行个性经营、特色经营、虚拟经营,还是独资经营、合资经营等等,都要根据自己实力、内外环境条件、目标定位用国外市场需求来灵活决定。像新中潭、新明殊、鹰牌、东鹏、山东皇冠、四川白塔等这样的企业拥有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较强的资金实力,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广泛通畅的销售网络和价格竞争力,拥有较强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与国际接轨的操作能力,就需要到国际上吸收当代新兴技术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在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同时,在国外设立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并注重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向发达国家市场渗透。

第四,注意灵活运用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随着我国陶瓷产品出口贸易的扩大,我国陶瓷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更多的反倾销诉讼,这就需要注意灵活运用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一是国内陶瓷企业要加强团结协作和行业自律,自觉抵制低价出口,在出口策略、出口价格等方面共同进退,遵守共同的底线,防止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和国外的“倾销引诱”,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品牌营销,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知名度,提高产品“身价”,减少和预防反倾销的发生。二是坚持走市场多元化之路。即使是一个非常有前途,是潜力的国外陶瓷市场,也不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过快增长,在开拓国外陶瓷市场时,切不可盲目进入,要做到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在市场开拓的时间、空间和方式等方面灵活掌握,尽量避免某时某地出现的出口业务猛增而导致的反倾销行为。三是要尽量与当地的公司或跨国大公司合作。反倾销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利益对出口实施的制裁行为,因此,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如果能利用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当地的公司或跨国大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适当照顾当地厂商的利益,这样外国厂商由于参加利益分配也就不会参加反倾销的行为。

佛山陶瓷生产线有望转移到重庆


中国陶都佛山欲将其大量生产线转移到重庆。昨天,佛山陶瓷协会负责人称,重庆对高档建筑陶瓷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在重庆建一个建陶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佛山陶瓷有悠久历史,近年已成了我国甚至世界的陶瓷之都。其陶瓷年产15亿平方米,占据了世界产量的20%%。佛山陶瓷产量达到全国市场的一半,去年佛山仅在建陶市场上,就拥有800亿的GDP份额。

“佛山这两年的陶瓷市场份额在萎缩。”佛山中国陶瓷城的负责人表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烧油炼陶的成本正在增加。相反,在川渝两地,天然气的成本较低,烧制陶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在川渝建厂,还能增加对北方和长江流域市场的辐射。目前,佛山的陶瓷企业非常愿意将陶瓷生产线转移到川渝城市。

佛山最大的建陶生产企业东鹏集团的负责人称,在重庆市场,东鹏每年的销售收入都远远高于全国许多城市,因此也希望实现战略资产转移,在重庆辐射周边市场。

佛山是我国的品牌之都,拥有全国名牌和驰名商标54个,为全国第一,和温州并列。佛山有南海、顺德、禅城三个区。南海区大沥镇是中国内衣名镇,顺德区乐从镇是中国家具之都,禅城区南庄镇是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此外还有占据全国汽车音响市场40%份额的三水产业基地。顺德连续4年位列中国百强县第一。

转移升级:佛山陶瓷在涅槃中获得新生


【提要】目前,禅城陶瓷产业优化升级专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2010年8月,禅城区政府已组织93家建陶生产企业完成关闭和外迁,22家完成了清洁生产改造。在禅城区建陶产能总体下降超过30%的情况下,陶瓷企业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提升了产品价值,2008年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

记者:不久前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在接受本网专访时,把禅城区陶瓷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成功的典范来介绍。在此,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禅城区目前陶瓷行业转移升级的总体情况。

胡安泉:2008年,由佛山市委市政府牵头,我们开展了陶瓷产业优化升级专项工作,实行了“三个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围绕这“三个一批”,推动整个产业的整治和转移。禅城区原有上规模的建筑陶瓷企业115家,到今天为止,转移关迁了93家,仅留下22家。具体说来,佛山陶瓷产业的专项整治工程包含转移、转型、升级三层意含。转移分“三环”,第一环是转移到广东省内的区域,比如开平、清远、肇庆等;第二环辐射到广东省外,如江西、湖北、四川;第三环则到我国边疆区域,比如说新疆米泉、沈阳法库。

转型则是陶瓷总部还在,但生产基地都转移出去,改做别的行业。如南庄的罗南村,11个陶瓷厂都关了,转型为海盛东方城,转做商贸为主,由第二产业转为服务业。

升级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换鸟”。换一些什么“鸟”呢?主要是围绕引进新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南庄,就将由原来的专业镇转型为未来的新兴产业基地,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陶瓷装备业、陶瓷会展业等。

通过整治之后,禅城区陶瓷现在是“四个一”、“五个城”:

“四个一”指一个总部基地——中国陶瓷总部基地;一个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华夏陶瓷研发中心;一个会展中心——佛山国际会展中心;一个基地园——陶瓷装备基地。“

五个城”——中国陶瓷城、中国马赛克城、瓷海国际、华夏陶瓷城、国际家居博览城。

事实上,从这“五个城”概念的演化也能看到我们产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升级,已不单单是产品制造上的升级,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升级,我们的企业已经从注重产品研发升级到更注重产品的应用上,更注重缔造灵性的空间,让产品充满内涵。在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国家馆应用了我们佛山的陶瓷。

佛山陶瓷的价值体现在哪?就体现在建筑物的整体上。佛山陶瓷企业里除了原来的产品工艺设计师之外,现在还设有建筑设计师,甚至城市规划师。陶瓷企业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盯住自己的产品,而是更注重自己的产品如何能更好地与建筑相协调,从而与整个城市相协调。

记者:在产业转移升级中碰到哪些困难?

胡安泉:第一个困难首先是来自于思想观念。很多本土出生的企业家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很大,在某种意义上说,产业转移升级是需要壮士断腕般的勇气的。企业员工、技术人员中也存在不同的想法。转移出去的一些企业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等问题。

第二个困难是经济的冲击。一些企业要转移走,对企业是损失,对政府税收是损失,对一些产业工人是损失,对当地的上下游行业都产生损失。第三个困难来自于换“鸟”的压力,“腾笼换鸟”,“笼”腾出来了,换什么“鸟”来,怎么换“鸟”,那“鸟”来不来?这些都是问题。

全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落户广东清远


全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20日在广东清远市清新县奠基。相关人士表示,示范基地的陶瓷产业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分散、耗能污染的陶瓷产业,而是经过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了的陶瓷产业,它将成为中国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参与国际竞争。

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清新县禾云镇和龙颈镇域内,远期有条件规划建设为70.9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转移园区和产业新城,主要承接佛山的陶瓷建材产业及配套产业,计划落户12家陶瓷企业,建设陶瓷生产线103条,年产值达100亿元。将打造成广东省最大的陶瓷清洁生产基地、全国新型建筑陶瓷生产示范基地。

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提出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广东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示范基地奠基仪式上表示,全国陶瓷产业示范基地是广东省推动“双转移”的又一重要成果。既为佛山的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也为粤北清远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在清新的陶瓷产业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产业,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过的,升级了的陶瓷产业。”

前来参加奠基仪式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刘江说,希望该产业转移能够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陶瓷生产标准,建成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面向国际、参与竞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南方陶瓷向北部进行战略转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南方陶瓷向北部进行战略转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