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古代瓷器 > 导航 >

中国古瓷器泰斗张浦生来汉谈瓷器鉴宝

中国古瓷器泰斗张浦生来汉谈瓷器鉴宝

中国古代瓷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与瓷器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2020-06-24

中国古代瓷器。

瓷器,是中国国粹。对于瓷器,中国人有特别的情感。古人捡窑择上,“窑火既歇,商争取售。”今人得获至宝,畅美难言。更有奇货如青花《鬼谷子下山》,在伦敦佳士得拍出2.3亿元人民币高价,热动全球,还美其名曰:盛世收藏。才走了鉴宝大师张浦生、周南泉,7月2日,又来了马未都。文博大家江城鉴宝,所到之处,总是围满怀揣宝贝的藏家,武汉俨然一座收藏之城。古瓷器鉴定泰斗张浦生最是幸运,看到了一件完整的元青花。

张浦生给人印象深刻。他在武汉文物监管品市场鉴宝开讲,遇到两鬓斑白的老者抱来个仿品,一句口头禅“没有你年纪大”,话不点破,已尽在话中。一件好瓷器,传承好多故事。但迈入收藏的大门,“听不得故事”;一件传世精品,夺人心魄,收藏瓷器,却“冲动不得”。敞开了心和藏友品宝,也把鉴宝知识分享。

张浦生告诉记者,离开了“瓷”,人就像掉了魂。他曾经遭遇车祸,全身包扎个严实,躺在病床上,还在给西安的藏友鉴宝。学生送来一块瓷片,顿时兴奋地坐起来,比药还管用。“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人瓷同魂,听先生侃谈,如品文震亨对柴窑的一段判词: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人物介绍

张浦生,1934年生于上海,195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客座教授。出版有《青花瓷画鉴赏》、《青花瓷器鉴定》、《宜兴紫砂》等。

收藏首关辨真假

问:您对湖北藏友印象如何?

张:湖北人很爽快,你说他的宝贝是假的,也不生气,这样的心态蛮好。收藏的文化很深奥,光看书不行,还要看实物,多比较。一件宝贝拿到手里,首先不是问价钱,是辨真伪,辨别新伪还是旧伪。

问:正是这个“伪”字让人犯难呢。

张:瓷器作假不是今天才有,古代就有。仿品,有后代仿前代,也有当代仿当代,有官仿有民仿。

南宋时,大家都喜欢官窑,可是官窑地方小,没多少,龙泉就仿官窑。明成化的时候,官窑仿宣德;到了嘉靖以后,中国市场经济发达了,民窑也仿宣德。我们今天看许多瓷器上写大明宣德,好多都是民窑仿的。到了清代,康熙官窑专门写嘉靖款。因为嘉靖用的回青料,和康熙用的珠明料两个成分差不多,颜色差不多,蓝中带紫。雍正朝,大量写成化款,到了乾隆,又仿永乐宣德……到外国去,买瓷器,外国人都知道,“康熙年制”肯定是康熙仿的,因为,康熙写款都是六个字“大清康熙年制”。

辨真假、断时代、说源头,最后才是评价值。过去讲,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瓷器作假,我有句笑话说三个湖北佬抵不上一个景德镇佬。湖北人不差钱,差眼力,眼力是买卖锻炼出来的。比如,明代的碗要比清代的厚,明代的碗,撇口的比较多,清代则窄口的多。多看,多比较,便积攒了经验。如果是花大价钱藏宝,一定请个好专家看一看,避免上当受骗。

问:藏家讲故事,常常听到捡漏一词,您怎么看?

张:现在捡漏,绝对困难。全国收藏瓷器的至少70万人,好东西买一件少一件,哪有那么多漏捡呀。

我们鉴定元青花有两个法门,一个是看料(看青),一个是看画。现在的人画的画可能比古代的更好,因为都是美术学院毕业的,但毕竟离开了当年的生活条件,还是会留破绽的。以元青花来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要快,因为元青花料里面含铁多,慢了就掉下来了;第二,元青花代表元代的文化,要粗狂要有力。另外,元青花基本上不带彩,因为古人追求清雅。元青花没有旧仿,因为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中国人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元青花。

问:收藏本是一种乐趣,可弄不好就变成了一个负担。

张:成负担,是因为贪。所谓贪古不富。一次到广州,3个老先生在我住的宾馆门口等我3天,3个人把退休工资拼起来,买了件元青花,我不敢看。最后问他们有没有高血压、有没有心脏病后,才敢说“是青花,但年纪没他们大。”退休工资赏宝很可怜,不要冒这个风险。

问:对新入行者,您有怎样的提醒?

张:仿古瓷目前有三种,一种是臆造型(造型古怪的)、第二种叫模拟性(专门骗看书的人)。样子是一样的,但因为书上没底部,看不出来,所以买东西要看底部。第三就是旧东西上做的。

仿古瓷我有几句话分享给大家,造型古里古怪的不要。古代的东西,有一定的规范,圆就是圆,方就是方。但是古里古怪的东西容易让人上当。“王老板,我今天收到一件元青花,国家博物馆没有的,我就怕你看不懂。”你凭什么说我看不懂,我做房地产,几个亿、几十个亿都看得懂,一冲动,上当受骗。老东西的分量有规范的。宝贝拿到手里,先掂量掂量,分量太重的,也是不买为好。

瓷痴瓷片一满屋

问:收藏是一个积累财富、积累知识的一个过程。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建议初入行的人“最好要请一个老师”,学习鉴别真伪。领您入行的师傅是谁?

张: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博物院,领导派我跟一个老专家王志敏学习。“把文科当理科学”,就是得他的传承。王先生是学数学的,他姐夫、岳父过去是经营古玩的,所以他也喜欢。学生物的需要做标本,采矿的需要采样本,学瓷的需要捡瓷片。当年在扬州、杭州、苏州古城,到处都是瓷片,给我们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文化部举办全国首届鉴定训练班,南京博物院姚迁院长安排我参加,有幸得到大师耿宝昌的教诲。

问:您捡了多少瓷片?

张:我捡的瓷片起码有上万片。我的书房叫片瓷山房,瓷片一满屋。

问:明末清初有个画家叫石涛,叫片石山房。

张:我的片瓷山房就是受石涛启发的。我们搞陶瓷考古,相比书画有一个优越条件。书画,烧了就没了,一洗也没有了。瓷器和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用坏了扔掉,但瓷片不烂,这给我们研究陶瓷的人有接触实物的可能。

1964年初春,南京明故宫,玉带河清淤,我和老师王志敏到河边,从已经装车的淤泥里淘回大量瓷片,其中有红彩龙纹残盘,后来被评为一级资料藏品。在南京明故宫右掖门、明故宫社稷坛遗址,我们淘出的釉上红彩品种、釉里红风纹瓦当和龙纹滴水,都改写了南博院瓷器部馆藏历史。

问:我曾采访过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叶佩兰,她把故宫几十万件瓷器藏品翻完了,于是炼就“火眼金睛”。您翻看了多少珍品?

张:我们南京博物院是蔡元培先生1933年建的。解放前是国民党的中央院,收藏的东西都是国宝。1948年国民党撤到台湾,把第一流的东西带走六千多件,留下的光官窑瓷器还有近20万件。我当年在南京博物院做瓷器保管员,这是个有利的条件,保管员天天接触瓷器。就像和人处久了,就是好朋友。我从1962年开始学瓷器,到1964年别的事都不干,专门研究瓷器,到今天以瓷为魂。

问:瓷器是您的好朋友。

张:我叫自己是“瓷痴”。我是1957年复旦大学毕业的,1967年被下放到了农村。当时去农村,特地向工宣队申请了一只大木箱,装的就是千辛万苦收集的瓷片。下去的时候,农民老哥帮我扛箱子,瓷片太重,一用力,绳子断了。当时就传说这个下放干部有财产呀,箱子都搬不动了。我一想坏了,有麻烦了。于是,我就打开箱子请农民朋友们看。他们说不都是“瓦渣滓”,这有什么用呀,乡下多得很……那些瓷片,陪伴我度过了艰苦时期,也让我把专业坚持了下来。我吃穿不讲究,也不在乎住的是不是大房子,只要看到好的瓷片,就满心欢喜。

武汉惊现元青花

问:盛世收藏。央视今年3·15晚会,曝光所谓的专家出鉴定证书的全过程,给钱就办,清末写成康熙,假文物骗人没商量。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您来到武汉做鉴宝知识讲座,是藏友们期待的。

张浦生 (以下称“张”):证书不可信。目前市场很乱,与人的素养有关系。有的人是专家,但不一定是鉴定专家;有的人爱钱爱红包,不爱自己的面子,只要出钱,什么可做。市场上假的比真的多,仿古手段太厉害了,太容易上当受骗,我乐意给大家分享点知识。

问:您给人看宝,开证书吗?

张:我看东西,实话实说,不开证书。我不哄人,哄人就是害人。

瓷器在我们收藏界是个大项目,《鬼谷子下山》拍出天价后,瓷器收藏全球大热。今年4月份,苏富比拍卖一件乾隆珐琅彩,起价就是一亿八千万。当前,最流行的就是明清官窑瓷,另一个就是元青花。物以稀为贵,真正的元青花瓷少之又少,有人物故事画的元青花更是极品,全球目前只有不到30件。内蒙一个老总,花费上亿,买的元青花都是假的。拍卖行里也有假,元青花害惨不少人。

问:您过去来过武汉鉴宝吗?有什么宝贝给您留下过印象?

张:我在湖北看过不少东西,工艺品、仿品居多。这次看到一件元青花,一个把杯,杯里画的是八仙人物,外面画的是龙,三个爪。龙身子很细,像条蛇,头也很小……元青花的图案最好的是画人物,再就是画龙。看到这样的宝贝,真是不虚此行。

问:何以断定武汉这件是真的?

张:元青花画人物,都只画一个人。我自己随身带了件损毁了的,画的宋代文人周敦颐,手里拿支莲花。武汉朋友收藏的这件东西,画的是一个八仙人物。元代画八仙,也只画一个人。两件宝贝比一下,你就明白了(给记者示看,如图)。你看这两个写意人物的画风,是不是同出一辙?把柄和杯身,是用瓷泥接起来,这是元代的东西。找钱找得到,找东西找不到。这件作品品相完好,饱了眼福。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著名古瓷器鉴定专家张浦生谈古瓷器真伪识别


在“全民收藏”热中,古陶瓷作为一种较易入门的收藏类型,受到了人们的热捧。有“青花王子”之称的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著名古瓷器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昨天在南京为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出入境文物鉴定培训班授课时,就如何提高古陶瓷收藏鉴定水准和防伪手段的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收藏理念:识古不穷,贪古不富

张浦生说,收藏是高雅的爱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消费一定会升温,而收藏热可以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艺术素养。

但是收藏热中也存在一些盲目和急功近利的成份,张浦生把收藏理念归纳为8个字:识古不穷,贪古不富。“收藏是知识经济而不是投机经济,收藏的不光是器物,更是文化和艺术,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会有经济回报,但是如果你把藏品当股票,老想着捡漏、暴富,那就很容易上当。”他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古陶瓷收藏市场秩序混乱,不少人打着‘元青花’幌子叫卖,实际上目前全国元青花瓷完器的真品还不到300件,市面上出现的,可能绝大多数为历代甚至现代的仿制品。”

学习方法:多去捡瓷片,别迷信证书

瓷器收藏者如何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张浦生给了一个建议,去捡瓷片。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捡瓷片的重要性:“我从1962年起在南京博物院当库房保管员,曾昭燏院长说,名家都是从库房开始干起的。我跟着王志敏先生花了4年时间整理了6000件瓷器,与瓷器亲密接触的经历奠定了自己的鉴定基础。普通藏家没机会接触库房藏品,也不能花大价钱买真品鉴赏,捡瓷片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手段,价格低廉,携带、交流都方便,经常把玩肯定有收获。”张浦生捡了一辈子的瓷片,到哪里讲学上课就拿这些碎瓷片当教具,70年代下放时收录机不带就带着一箱子瓷片,他的斋号就叫“片瓷山房”。

张浦生捡瓷片还捡出了大名堂,60年代明故宫一带搞建设,地点就是明代皇宫的御厨房,他从一辆拖废物的小板车上发现了半个明洪武年间的釉上红彩龙纹盘,拉开了洪武年间瓷器研究的序幕。90年代钟山宾馆一带施工,张浦生从施工地点找到了明代开国时期的“赏赐”梅瓶,还有一枚崇祯年间的“荡寇将军印”,这几件东西分别被定为一级标本和一级文物。

对于鉴定家和鉴定证书,张浦生认为不必迷信。他不客气地说:“现在有些所谓专家和单位鉴定出证书已经变成商业行为了,指鹿为马的事并不少见,这会造成市场混乱,是不正之风。”

如何鉴伪:揭秘古瓷作伪的三种手段

古瓷作伪古已有之,但现代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用上了电脑配方、写款,还有的用古代瓷土烧制高仿瓷,甚至能够骗过专家和大博物馆。

张浦生先生把作伪手段分为三类:一是臆造型,特点是无形无神。作伪者常常东拼西凑、张冠李戴,造型有唐宋特点,人物是明代形象,衣服又是清代的,款识也很罕见。这种用来骗大款,说这件东西极罕见,博物馆也没有,谅你也看不懂。

二是模拟型,特点是有形无神。这类仿品是按图录做的,形象极为逼真,尺寸大小都一致。这种用来骗老想捡漏的人,让他们觉得花小钱买了好东西。但这类仿品底足不过关(图录往往没有底足照片),而且釉的色彩和厚度也有破绽。

三是复制型,有形有神,有时专家也会看走眼。这种伪品就是按原件复制的,例如有人从拍卖会上拍到真品,再来复制赝品。做伪时利用画家、工艺美术师和研究者合作,再经过专门做旧工序,因此几乎可以乱真。它的破绽在于份量的轻重与真品不同,做旧的痕迹能被专家辨认出来。

中国古瓷器器型


中国瓷器是中国文明与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古瓷器器型种类繁多,其器型一为中国瓷器艺术特征的表现,当然也兼具实用性。今天就来聊聊中国古瓷器器型。

(一)碗

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1、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置半月形双耳,亦有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多为青花瓷。

3、注碗 温洒用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4、盏 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

5、茶船 放茶盏的用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

(二)盘

盘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方形转角式和花形攒盘等。六朝时已有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绿红、紫等单色釉盘。也有在单色釉上饰以印花、刻花和划花纹饰的。明清景德镇窑又烧制了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装饰的盘。

1、攒盘 用以盛放干鲜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的大盘。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素三彩和五彩器为多。式样有圆形、六方、八方形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

2、高足盘 盘心下承以高足。一般高足盘的造型是洗口、盘心平坦,盘以下承以喇叭形高足。最早见于隋代青釉高足盘,多数在盘心印图案或朵花纹样。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多烧制青花与釉上彩绘高足盘。

(三)杯

1、高足杯 杯身小,下承以高足,故名。饮酒用具。明代景德镇窑烧制青花高足杯、斗彩高足杯。宣德青花海水红龙纹高足杯、成化斗彩缠枝莲纹、葡萄纹高足杯是精粹之品。清代以青花高足杯居多。

2、羽觞 杯的一种样式。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面置半月形双耳,亦称“耳杯”。古代饮酒用具。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有大量青瓷羽觞,南北朝时羽觞数量减少,形状如两端微尖略上翘的船形。

3、压手杯 明代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是明永乐时独有的名贵器物。杯身绘青花缠枝莲纹饰,杯内心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款形有花心、鸳鸯心、双狮戏球三种。

4 、高士杯 明成化斗彩杯之一。饮酒用具。直口沿边微撇,口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造型小巧丰腴。所谓“高士杯”是杯身绘有文人行乐的图画,如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等。

5、三秋杯 明成化斗彩杯的一种,敞口、浅斜式腹壁、圈足,杯身以秋菊、蝶、草组成画面,故名三秋杯。色彩以青花色勒,草花和飞蝶轮廓,以鹅黄、紫红、姹紫点染飞蝶和花蕊。杯形秀巧,画面素雅,为明瓷珍品。

6、爵杯 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立柱,一旁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四)瓶

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筋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直径瓶、穿带瓶、弦纹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多管瓶、蟠龙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象耳折方瓶、鹅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凤尾瓶、灯笼瓶、象腿瓶,双陆瓶,转心瓶,转颈瓶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五)盒

一种由盖、底组合成或如抽屉的盛器,装放食物、药品或化妆品用具等。按用途分,有食品盒、香盒、粉盒、药盒、镜盒、油盒、黛盒、盒、文具盒、棋盒等。其形制有圆形、长方、八角形、瓜形、石榴式、桃式、双鸟式、方胜式、银锭式、朵花式、镂空式、委角式、菊瓣式、筒式等。还有在大盒内套小盒的“子母盒”和多节套装的“套盒”等。唐代以后各地广为烧制。以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釉盒产量最大,盒底部多印有某家盒子记的作坊标记。

(六)罐

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点是口径大腹丰且深,胫部内收,大底足。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了多种式样、多种装饰的瓷罐。如瓜棱罐、折方罐、鸡心罐、天字罐、撞罐、月牙罐、冰梅罐、蟋蟀罐、鼓式罐等等。以青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装饰,精致华美。

(七)壶

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西亚的扁壶、鸡头壶、唾壶,唐代的凤头壶、皮囊壶,辽代的鸡冠壶、马镫壶等。壶式的演变是: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龙柄、凤柄、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等。

(八)尊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等等。

(九)

古代 洗用具之一。造型为圆形,口部前侧有较宽的出水流,平底或圈足。最早见于汉代,此后历代瓷窑多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的蓝釉描金、釉里红雁纹、蓝釉白花 ,都是稀世珍品。

(十)洗

古代 洗与文房用具的统称。最早见于西晋青釉制品,敞口、宽折沿、阔腹直壁、平底。洗沿和里心多刻画水波纹。宋代以后均有烧制。如仿古铜器式样的青釉双鱼洗耳恭听、鼓钉洗、圆洗、单柄洗、葵瓣洗、委角洗、蔗段洗耳恭听、莲花洗、桃式洗、叶式洗等。

(十一)炉

焚香用具,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造型多样,西汉时有陶质熏炉和博山炉,两晋时有青瓷熏炉,宋代南北瓷窑烧有鱼耳炉、鼓钉炉、乳钉炉、莲瓣炉、烧制下班香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青花米,以明宣德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为最。

(十二)灯

古代照明用具。陶、瓷制品均有。造型特点为上有油碗,中间承以支柱,下有底盘,盘下有足。灯柱的形式较多,有筒形、螺旋形、兽形等。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青花和彩绘高足烛台,因以蜡烛照明,故灯的造型变化较大。上有金属扦以插蜡烛。洗式小扦盘下接以长柄、中间承以洗式托盘再接以高圈足。

(十三)枕

有脉枕与生活用枕两类,后者最多。还有少数殉葬用的尸枕。唐代枕形体较小,以长方形为多。宋代南北窑广为烧制,产品多。陶与瓷制品均有,造型丰富,有长方、腰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鸡心以及婴孩、卧女、伏虎、双狮等形式。尤以磁州窑枕数量多,彩绘生动、民间生活气息浓郁。宋代瓷枕较唐代增多,元代瓷枕枕身更有长达40厘米以上者。瓷枕枕底一般有作坊标记。

中国古瓷器器型主要有以上十三种,每种大类下又有不同种小类,这些都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人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驱使下创造出来的,为中国灿烂的文化留下了积极宝贵的财富。

网友珍藏中国古瓷器精选


新石器时代彩绘足形陶罐

高14.7cm

资料

此类陶器的装饰风格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常见纹饰。

北宋耀州窑刻花叶纹瓜棱罐

高14cm

资料

北宋为耀州窑的极盛时期,宋初以烧制碗类为主,器多光素无纹。宋代中期以后,出现釉色更趋于稳定,种类更加繁多,刻花线条更加活泼流畅,刀锋更加犀利等特点,而此均符合以上特征,或为宋代中期以后作品。耀州窑以石灰釉作青釉,釉料黏度高,容易在刻画凹处积存。宋代陶匠刻花时使用斜锋落刀,因此花纹一边为斜口,一边则为直口。又由于青釉在凹凸处堆积深浅不一,形成恰似双色的效果并使得纹饰更加突出。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双耳瓶

高28.5cm

资料

五代耀州窑花式碗

宽12cm

资料

资料

北宋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盘

直径22cm

资料

资料

元龙泉釉玉壶春瓶

高15cm

资料

资料

北宋钧窑天青釉小碗

直径9cm

资料

资料

此类小碗又被外国人称“泡泡碗”。

北宋~金钧窑天青釉紫斑小碗

直径8cm

资料

资料

西晋越窑青釉熊形尊

高7cm

资料

北齐青釉贴花莲瓣蒜头瓶

高33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北齐青釉贴花莲花兽面风鸟花樽

高65cm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北朝时期青瓷胎体厚重,但少有如此精美装饰。此花樽装饰风格显然受到了中亚波斯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因当时佛教的盛行,并受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因此出现将莲瓣纹、飞天、菩提、宝相花等图案移植到陶瓷上的现象。

唐~五代邢窑白釉鹦鹉杯

宽14.5cm

资料

资料

唐白釉褐彩鞍鞯纹皮囊壶

高19.5cm

资料

资料

皮囊壶,其器形是仿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容器而得名。

隋~唐白釉塑贴狮纹凤首壶

高21cm

资料

资料

此类把壶是萨珊、粟特银器中流行的一种器皿,传入中国以后这种富装饰性的器形成为邢窑、定窑的模仿对象。

晚唐~五代白釉双鱼形穿带瓶

高21cm

资料

资料

双鱼状瓶是九世纪后期常见题材。

唐白釉长颈瓶

高21cm

资料

资料

北宋定窑“官”字款莲瓣纹倒装壶

宽15cm

资料

资料

资料

把壶倒置后从底孔注酒,此孔同连接隔水管,将壶正置时,利用连通器液体等高的原理,酒从流嘴流出,但不会溢自壶底孔,故称倒装壶或倒流壶,盛产于宋代,是一件集合古人智能及美学之作。

定窑白釉印花龟鹤齐龄图百褶盘

北宋~金,直径14.5cm

资料

此种折沿盘以十个褶曲为饰,故称百褶盘。

定窑白釉划花莲塘双凫纹折腰盘

北宋~金,直径21.3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盏

资料

黑釉木叶盏是吉州窑中的特色,是把天然树叶贴在胎上,上釉后再入窑烧成,树叶经高温挥发后,留下之痕迹便成了木叶纹,是运用天然纹理成装饰的工艺。

南宋吉州窑黑釉过墙木叶盏

直径10.7cm

资料

资料

南宋吉州窑仿玳瑁釉剪纸文字盏

直径11.7cm

资料

资料

此茶碗同时使用剪纸贴花及窑变两种装饰技法烧制,且能达到如此完美及清晰的纹饰实为难得。剪纸贴花需要使用两种不同颜色釉料才能形成,而釉玳瑁釉为窑变釉,其原理是在胎体上使用两种氧化铁含量不同的釉,燃烧时产生交融及流淌的效应,如同玳瑁纹理。而如此碗能同时达到双重装饰效果则很不一般。

南宋吉州窑黑釉仿剔犀纹盏

直径12.3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南宋吉州窑仿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高22.5cm

资料

资料

剔犀本为中国漆器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因其层层环绕之纹饰酷似犀牛角断面层肌理而得名。这种工艺多见于宋代漆器上,银器装饰中也见有模仿。而能在陶瓷装饰上得到模仿,更显出吉州窑陶匠独具慧心的创意及工艺技巧,先施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釉料,再以含铁量不同的浅色釉料仿饰剔犀纹饰,可谓吉州窑黑釉瓷中独树一帜的装饰工艺。

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茶碗

直径13cm

资料

资料

北宋磁州窑黑釉油滴白沿碗

直径13cm

资料

资料

此种以白釉装饰口沿的方法在日本被称为“白覆轮”,曾在宋代北方地区比较盛行,打破了单一釉色的装饰,别具一格。在磁州窑器的传世品中,以白釉装饰口沿并的油滴纹碗极为少见。

金磁州窑黑釉剔花卉纹玉壶春瓶

高28cm

资料

资料

此玉壶春瓶采用难度极高的白地黑釉剔花技法,即在胎体上先涂白色化妆土,再涂黑色化妆土,施两层化妆土后再以刀在器身表面小心剔除花纹周围的黑色化妆土,产生白地黑化的效果,最后在施一层透明釉。此技法多出现于十一至十二世纪的磁州窑上,并在之后对邻近的瓷窑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北宋磁州窑白釉剔牡丹花卉盖罐

高14.5cm

资料

资料

此类采用深刀雕刻法的大画面花朵及卷叶纹装饰多见于北宋风格的磁州窑系器物上,如河北磁州观台窑出土的白釉剔花枕,其雕刻技法与此盖罐类似。

北宋~金磁州窑白釉剔花罐

直径13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在十世纪晚期的磁州窑产品中,这种以深峻刀法在白色化妆土上剔花并露出较深颜色胎骨的装饰手法尤为突出,而因为其白色化妆土中的高岭土成分,使得剔刻后的花纹对比更加强烈。

宋吉州窑褐彩河虾双鱼纹梅瓶

高20.5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南宋~元青白釉刻花花卉卧狮壶

高17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南宋青白釉瓜棱壶

高20.5cm

资料

资料

北宋青白釉花口菊瓣碗

直径11cm

资料

资料

元青白釉观音公道杯

直径11.5cm

资料

资料

杯内有一立柱式莲蓬头,莲蓬头中空,中间置小观音,当注入酒时,利用吸虹原理,小观音便会随随升起,是结合科学与艺术之作。

南宋青白釉刻花胆瓶

高26.5cm

资料

资料

资料

青白釉是景德镇在宋代的主要产物,因釉色白中带青,故称青白釉、影青或隐青。其形式或受北宋御用定窑白瓷影响,之后因元代祟白,更成为宫廷及民间重要产物之一。

南宋青白釉菊瓜棱盖盒

高12.5cm

资料

此类盖盒又作粉盒,南宋时期的沉船多有发现各式盖盒,可以此为对照。

南宋青白釉印缠枝莲花笔插

直径10.3cm

资料

北宋青白釉褐彩胡人吹笙壶暖杯

壶高20cm

资料

资料

资料

唐~五代长沙窑褐彩凤首壶

高37cm

资料

资料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1577-569-01-93

“青花王子”张浦生的鉴瓷秘籍


近年来,制作古瓷之风愈演愈烈,不仅给正常的收藏事业与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无穷的困扰和危害,给爱好者和消费者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不可挽回地败坏了中国古瓷优秀艺术传统的美誉。

在此给大家列举一些张浦生先生的鉴瓷秘籍,帮助更多人提升专业鉴赏知识。

一、五种瓷器不能要

如何防止收藏古瓷上当受骗?张浦生总结了五种瓷器不能要:

1.器形不规整,古里古怪的不能要,器形太规整的也不能要。

2绘画看上去不顺眼的不能要,说明作者绘画水平低下。

3.胎体分量太重的不能要,古瓷分量一般也有规范。

4.釉面光泽太亮的不能要,但釉面光泽不亮的也不能要。

5.款字书法不像样的不能要,而款字书法写得太逼真的也不能要。

二、元青花特征口诀及鉴定要点:元青花主要外销,分高档外来材料和本土材料制作。

1、高档外来材料制作特点:器型高大,胎体厚重,青色浓艳,蓝中闪黑,纹饰繁密。

2、本土材料烧制特点:器型矮小,胎体轻薄,青色淡雅,纹饰简单。

3、元青花瓷鉴定要点:一看青,青花瓷中闪黑的呈色要深入胎骨,不能浮于表面,侧看有锡光,手摸局部有下凹感。二看花,绘画粗犷、豪放,用笔有力度、深度、速度。三看胎,胎色不白,不致密,貌似厚重,实际不重。叩之声响似铜钟。四看釉,釉汁厚润,白中闪青,少有洁白。五看工,底部砂底,不细,底心带一点釉,很少见火石红。

三、新老瓷器鉴定最简单方法:水放瓷器上。很快被吸收,并有味道散出,则为老瓷;反之为新瓷。

张浦生简介

陶瓷鉴定大师,享誉全球的“青花王子”、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江苏仅三位)、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秘书长。

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


艺术品是特殊的商品,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财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瓷器的成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泥料、工艺、火候,种种因素的堆积成就了不同等级的陶瓷艺术品。那么,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呢?

顶级的瓷器是中国的官瓷,官瓷顾名思义是由官方垄断烧制的瓷器,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制瓷技术,专供皇室使用。官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瓷器乃至世界瓷器的发展史,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中国的官瓷无愧为世界最顶级的瓷器。

第二等级的瓷器是给皇帝以下的王公贵族定烧的,大部分也出自江西景德镇,它们跟官窑瓷器的唯一差别就是没款,所以被称为无款官窑。通俗地说,这类瓷器就是借官窑的地方烧制给王公贵族的用品,仅因没有落款而成为二流。

第三流的瓷器是官府应酬上用的,这种场面皇帝也有可能来,而且是做一些重要的接待活动,所以官府定烧的瓷器是属于无偿占用的,就是说任何顶级的窑厂都有义务为官府做东西,因而这类瓷器在工艺和设计上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最低等的瓷器就是民窑了,一般老百姓留下来的东西,大部分都只具有使用价值,不仅制作过于粗糙,传世量也非常大,不能算是艺术品,就算流传了上千年也只能成为普通的考古研究资料。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如何划分中国古瓷器的等级?”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浦生谈古陶瓷鉴定与收藏


张浦生谈古陶瓷鉴定与收藏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先生应邀来西安讲授古代陶瓷器鉴定,这已经是他第5次来西安传经送宝。借此机会,本刊对张先生进行了采访。

问:您自己是怎样走上古陶瓷鉴定的?

答:我祖籍是安徽歙县,195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文管会,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考古和征集。1962年,院领导安排我跟博物院的陶瓷专家王志敏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具体工作是南京博物院陶瓷库的保管员。我们做博物馆工作的有个有利条件,看的好东西多。南京博物院收藏有20多万件瓷器,光我保管的这个库房里就有近6000件。我在库房里整天接触实物做卡片,这是学习鉴定得天独厚的条件。

王志敏先生是西南联大数学系毕业的,原来是数学老师。他的岳父是搞古玩的,所以王先生爱钻研古玩,后来主要从事陶瓷鉴定。他特别强调学习陶瓷鉴定应该采取文理相结合的办法。他说,你们大学生书读了不少,学习鉴定不光要看书,关键要大量接触实物。鉴定不完全是理性的,感性也是重要的。理性是前提,你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应该有全面的了解,这些是理性的。但是既要读书,更要读物。读物要像读书一样,要做笔记,把观察到的每件陶瓷的特点一条条写出来。王先生传授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就是多利用空余时间到野外去捡瓷片。陶瓷器因为是生活用品,打碎了人们就把它扔掉了,像南京、西安都是历史文化古城,往往一动土底下就有瓷片。应该像搞地质、生物的人常到野外采集标本一样,学习研究陶瓷的人也就应该注重采集标本。王先生是扬州人,他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直注意把扬州城里出土的瓷片收集起来。受王先生的影响,我也外出捡瓷片。现在我把这个经验介绍给大家。这就是把文科当理科学的涵义之一。 

问:为什么瓷片对陶瓷器的学习、研究和鉴定如此重要?

答:学习陶瓷鉴定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实物,要看博物馆陈列的精品珍品。但是博物馆的藏品隔着玻璃看,就有局限性。即使在博物馆工作的人也不能随意拿馆藏陶瓷器去观察触摸。但有瓷片就方便多了,你可以拿在手里反复研究。对民间收藏家而言,收藏整件名贵古陶瓷器物的能力有限,机会也少,而收藏各种瓷片的机会就很多,代价相对低得多,携带、交流也方便。比如我来西安讲课,不可能带一批完整器物来,但用收集到的这些瓷片给学生上课,大家连看带摸很直观,印象也深刻。现在古玩市场发展很快,收集古陶瓷片比过去方便多了,品种和数量很多,连官窑瓷片都出来了。当然有的瓷片价格不菲,数百元甚至近千元一片,但这总比见不到买不到强。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要点

问:鉴定古陶瓷具体该怎样入手,有哪些基本要点呢?

答:我认为要借助考古学的排比法。一是从时代上排,二是从品种上排,三是从器形上排,四是从纹饰上排,五是从总体风格上排。排列以后进行比较,宋代陶瓷与之前的唐代、之后的元代有什么区别,要搞清楚相互之间的特点与差异。例如,把两件瓷枕摆在一起,就会发现唐代的枕头小,宋代的枕头大,“唐枕小宋枕大”就是从器形上比较得出的一个结论。再如,注壶从总体风格看,唐代的器形比较丰满,宋代的器形比较瘦长,这是总体风格的差异。进一步对比它们的局部变化,就会发现唐代的壶嘴比较短,宋代的壶嘴比较长。特别像青花瓷器,它是把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结合起来,鉴定时排列其纹饰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它的主体纹饰和边线纹饰。中国陶瓷器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器形的变化,一是装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其胎、釉、制作工艺、款式等。

你来看(张先生拿出一些瓷片边看边讲),明代的五彩,与清代的五彩一比,明代的红发黑,清代的发黄,明代的绿发翠,清代的发黄,不同时代的釉彩特征是不同的。再如,明代中期的,颜色是枣皮红,明代早期的,颜色闷一些,像猪血红。成化斗彩是中国古陶瓷器中最名贵的品种,一般人难得见到。从这个雍正仿成化瓷片上可以看出,明代是淡红淡绿,清代则是深红深绿。

还应注意的是,社会上捡来的瓷片多,没有来龙去脉,科学性差一些。学习鉴定一定要到窑址去考察,采集标本,以解决“窑口”问题。例如,唐代有6大名窑,怎样去区分呢?你就要到实地去考察。

问:请您谈一谈该如何辨别伪仿瓷器。

答:鉴定陶瓷不光要研究古陶瓷,还要研究仿古瓷,进行对比,这对学习鉴定大有好处。例如,拿上一件瓷器是真是假可以从重量上进行判断。我的经验是,新瓷器不是重就是轻,真的瓷器分量适中。清代瓷器不同时代重量不同,康熙年代的瓷器重,雍正年代的瓷器轻,乾隆年代的瓷器又重。因为康熙瓷器胎厚,雍正瓷器胎薄,胎质最好。到了乾隆年代瓷器又重起来,但是乾隆瓷器的重重不过康熙瓷器,因为瓷胎不同。好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它的重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仿品不可能做得重量与真品一致。仿制者只能参照图片或隔着博物馆玻璃测绘名贵瓷器,他不可能去秤真品的重量。像今天西安有人拿来一件瓷器请我鉴定,我一掂分量就说太轻,不用看了。所以重量也能帮助鉴定。当然其他方面还要运用我们前面谈到的排比法。

现在古陶瓷仿品赝品充斥市场,真东西却太少,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不光一般收藏者难以鉴别,就是鉴定专家有时也会出现失误。1996年我去香港,遇到一位在苏富比拍卖行担任瓷器鉴定的日本专家,他曾在北京中央美院读研究生。他对我说准备不干了,想来中国再好好学习。他这个话讲得很婉转,后来从侧面了解到,因为他连续收进了几件假货,对他的信誉影响很大。现在国外有些拍卖行的老专家也感到对国内采用高技术手段制作的仿品辨别起来很困难,说每年不到景德镇去一次就要上当。现在有些所谓的收藏家老是买假货,原因是只看书,接触真品实物太少。书又不是正规专门的书,现在讲古陶瓷的书有点泛滥,大都是抄来抄去,东拼西凑搞出来的,结果误导、坑害了读者。我认为,初学古陶瓷收藏的人一定要看名家的书,因为名家书中的知识和经验都是他自己从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得住信得过的。

现在制作仿品往往是三个人联合操作。一个是搞科技的,采用电脑研究配方;一个是搞艺术的,做出逼真的瓷胎;一个是搞烧制技术的,他们互相补充,而且不批量生产,只做几件,这是最高档的仿品。对鉴定而言,一般大路货容易看出来,最怕的就是少量的高仿品。这些东西我们这一代人如果看不出来,下一代人更看不出来。常此下去,会自己毁灭自己。

问:您是著名的元青花瓷器鉴定专家,请您介绍一下元青花瓷的鉴定。

答:截至目前,全世界能够确认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器总数只有300多件,其中200多件在土耳其、伊朗、日本、英国和太平洋沿岸国家。国内发现的元青花瓷器数量有限,而且精品不多。像南京博物院藏有20多万件瓷器,竟没有一件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陈列中也没有,可见其珍稀程度。

海外元青花瓷器多是有历史原因的。13世纪初,蒙古汗国西征,许多元青花瓷器做为赏赐品流传到了地中海地区。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萨兰博物馆的元青花瓷器收藏品最多,伊朗德黑兰博物馆也收藏很多。另一方面,应该说对元青花瓷器最喜爱的民族是伊斯兰民族,他们特别崇尚蓝色和白色,元青花图案又类似波斯地毯图案,所以这些国家对来自中国的元青花瓷器十分珍惜。由此,还引出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中国古陶瓷的几个领域。

中国古陶瓷研究有五个重要领域,或者说五个研究层次。第一是研究有关古陶瓷的文献;第二是进行陶瓷考古,其中包括考察、调查发掘古窑址;第三是研究陶瓷艺术,因为陶瓷是艺术品;第四是研究陶瓷经济,因为陶瓷也是商品。中国从唐代开始外销瓷器,对国外收藏的中国瓷器的研究非常重要。例如,唐青花瓷器我们国内都是破的,而在伊拉克和阿曼的博物馆亦没有完整的。但是最近,印度尼西亚发现一艘海底古沉船,从中打捞出三件完整的唐青花瓷碗、瓷盘,这都说明唐代青花瓷器是外销瓷;第五是当前正在发展的陶瓷科技。运用科技手段测试成分、测试年代。就以元青花瓷来说鉴定的主要困难是国内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上手过真正的元青花,所有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图录上看来的。而我有机会不仅看过国内现有的馆藏元青花,还实地考察了许多国家收藏的元青花,从中总结出它的特点和鉴定方法。元青花实际并不难鉴别,因为你没见过真品,自然不容易识别真假。

眼学本身就是科学

问:您介绍了许多排比分析的古陶瓷鉴定方法,但这些仿佛都偏重于人的主观经验,是否还应该有其他的鉴定方法,比如科学仪器?

答:我先讲一个例子。中国古代的彩绘瓷器,过去都认 为从唐代开始有,20世纪80年代南京出土了一件六朝初孙吴时期的彩绘瓷器,目前全世界只有这一件,是国宝。但这是孤证。2000年我在南京古玩市场上买到了一块瓷片,是西晋时期的,上面绘有一条龙。这条龙与汉代石刻、漆器、六朝砖刻上的龙在风格上是一样的。我目测认为是对的,但为了保证结论的科学性,拿去切片、钻孔取样,进行原料光谱化验,测下来的结论距今1700年左右,证明我判定的年代没错。化验还表明,上釉下彩的颜色是用氧化铁料画的,烧制温度将近1100℃,所含各种元素成分表也详细列出来了。可见运用科技方法可以把中国陶瓷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在国际上有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来了:是眼学重要还是科学重要?眼学就是目测,目前国内鉴定主要的方法是目测。有人说目测不科学,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用胎釉取样测试年代。但是陶瓷器是高级艺术品,是无法进行测量的。另外,有的人用旧的陶土做赝品,你用测量的方法就难以发现破绽。我认为,中国的陶瓷鉴定既不能偏重于传统的眼学,也不能像海外那样偏重于科学仪器。

我到英国牛津大学的教学博物馆考察过,这个博物馆的藏品大都是捐献来的,几乎每一件都进行过有损测试。这在中国博物馆绝对做不到,私人收藏家也做不到。因为这些仪器设备非常昂贵,测试费用很高。再说某人买了一件好瓷器,他能舍得让你钻个洞取样吗?现在还有用X荧光测试、CT扫描,属于无损检验,同样存在费用昂贵的问题。关键还在于科学仪器测试只能测出新与旧,要想进行各种对比,还得整理建立各类古陶瓷检测的数据库。我主张21世纪的古陶瓷鉴定应该走眼学与科学两者结合的道路。

问:您如何看待传统的目测鉴定方法?

答:最近我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先生谈起过这个问题。该校设有科技考古系,其中有陶瓷科技考古。他对我说,你们眼学本身就是科学,看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工艺、款式,这些经验不是凭主观臆断的,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因为你们头脑里有数据库。我很赞成他的这个观点,现在我们应该以眼学为基础,科技为手段,解决古陶瓷鉴定中的各种难题。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件古陶瓷藏品都进行仪器测试,一般都采取 三个以上的专家一起看,几个人都认为对的或不对的,就不要做测试了,几个人认识不一致时,才需要做测试。

要重视培养古陶瓷鉴定人才

问:您这次来西安是为文物鉴定与修复保护培训班讲课,您认为这种方式培养鉴定人才效果如何?

答:过去一个老师带一个徒弟的培养方式现在看行不通了,那才能培养几个人?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1980年起在南京、杭州、保定、扬州举办过无数次文物鉴定培训班。1983 年国家文物局专门在扬州建立了培训中心,开设的陶瓷鉴定班每期3个月时间,最后有半个月出去实习。日本人称扬州培训中心是中国培养古陶瓷鉴定人才的“圣地”。许多国外及香港、台湾陶瓷专家都来参观过,认为这种模式很好。实践证明,办班的方式效果好,因为把全国的专家都请来了,每个老师一个专业,讲得比较深透。当然这是只招收文物部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如今我们要面向社会办培训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培育收藏品市场健康发展,主要*传播知识,提高古陶瓷收藏者的鉴赏水平。辨别能力提高了,赝品自然就没有销路了。

问:您曾到台湾、香港等地去讲课和考察,您认为这些地区在古陶瓷鉴定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

答:去冬今春我到台南、台北两个地方上课,各半个月,他们都是利用晚上上课。我们也可以考虑办业余班、利用节假日上课。另外培训班不一定办综合性的,也可以办单项的,例如这一期是古陶瓷班,下一期是钱币班,而且陶瓷班还可分为普及班和研究班。海外有一种文物鉴赏沙龙也很好,一个月聚会一次,把各人买到的新东西交给沙龙主席,大家进行赏评,不讲东西是谁的,以利大家客观地鉴定。这样自己教育自己,相互学习,得到提高,也可以请专家来沙龙讲座。问:您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答:我还要培养几个研究生。另外国家文物局同意,正在筹建中国扬州古陶瓷标本博物馆。因为扬州培训中心有大量的陶瓷标本,再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建一个古陶瓷数据库。我设想,不光要收藏真品,还要收藏一部分仿古瓷,供做比较。建成这样一个集陈列、教学、科研功能于一身的博物馆是我晚年的一大心愿。

中国古瓷器的四大等级


艺术品是特殊的商品,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财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之一。瓷器的成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泥料、工艺、火候,种种因素的堆积成就了不同等级的陶瓷艺术品。

顶级的瓷器是中国的官瓷,官瓷顾名思义是由官方垄断烧制的瓷器,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制瓷技术,专供皇室使用。官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瓷器乃至世界瓷器的发展史,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中国的官瓷无愧为世界最顶级的瓷器。

第二等级的瓷器是给皇帝以下的王公贵族定烧的,大部分也出自江西景德镇,它们跟官窑瓷器的唯一差别就是没款,所以被称为无款官窑。通俗地说,这类瓷器就是借官窑的地方烧制给王公贵族的用品,仅因没有落款而成为二流。

第三流的瓷器是官府应酬上用的,这种场面皇帝也有可能来,而且是做一些重要的接待活动,所以官府定烧的瓷器是属于无偿占用的,就是说任何顶级的窑厂都有义务为官府做东西,因而这类瓷器在工艺和设计上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最低等的瓷器就是民窑了,一般老百姓留下来的东西,大部分都只具有使用价值,不仅制作过于粗糙,传世量也非常大,不能算是艺术品,就算流传了上千年也只能成为普通的考古研究资料。

中国古代瓷器哪种瓷器好?


瓷器是中国古文化的一种象征,现在有很多的古代瓷器是非常珍贵的,但是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古董来说,不易保存容易碎。古代的很多瓷器它的作用是用于观赏,他的外形非常的优美,并且在每一件瓷器的表面都有,非常美丽的花纹进行装饰。在中国有五个名窑出产的瓷器是非常出名的。然而在我们中国古代哪一种瓷器是最好的呢?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乾隆时期的,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他的尺寸大小在40厘米,它的成交价在高达两亿多人民币,从价格来看,是非常昂贵的他的收藏意义是非常高的。在一零年的时候,一件清朝时期的粉彩镂空转心瓶,在英国竟然拍出了5.5亿的高价,不得不说,这个价格在那个时候刷新的古代瓷器的所有的拍卖价格。然而到现在都还没有瓷器打破过这样的记录。像这种精致的瓷器是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所制作出来的,然而,像这种古瓷器是有史以来非常精妙的一种设计。从外形上来说给的感觉是非常大气华丽的,现在这样的工艺已经是失传了。想必,大家了解瓷器的人都知道景德镇产出的瓷器质量上是非常过关的。

如何去定义件瓷器的好坏和它的价格还是有一定关系。如果一件瓷器的价格高,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精美更多的,是他的用材非常的讲究,在制作工序上每一步都是非常精确到位的,在那个时候,景德镇的官窑都是为宫廷制作的,然而他的名贵之处也是从他的诞生而开始的,在我看来景德镇的瓷器在古代来说是最好的。

古代的瓷器还有两大类是官窑和民窑,顾名思义官窑就是专门为宫廷而制造的瓷器,名窑是专为百姓所制造的。官窑和民窑还是有很多的区别,但从工艺上他们都是非常的精致的,官窑在制作工艺上做工精细,但是民窑要更加的生动和洒脱,所以说这也是两种不同瓷器的区别。

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时期的瓷器都有不同的有点,就如远古时期的陶器到现在的瓷器,在我看来每一个时期都有他美的地方,并且向我们每一个人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东西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陶瓷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但如果要真正称得上是瓷的恐怕要追溯到隋唐时期。

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非常优秀的陶瓷作品,在我个人看来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所产出的瓷器是最好的,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定义是不一样的,每个朝代都有精品,从远古到今天瓷器依旧流行,但是古代的制作工艺是现在人们无法传承的。所以说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原始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创造出一个新时代的瓷器,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哪一样不是标志着瓷器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呢?

中国古代瓷器瓷器赏析:

1:明永乐青花莲子盌,尺寸:10.2厘米,估价:HKD 5,400,000 ~ 7,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 2013-04-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莲子式,敞口,深腹下收,小足高壁,外底作鸡心状凸起,更形灵秀轻巧。胎质细白,釉面光润,钴青色调凝重古雅。纹饰抽象,盌心图样,彷佛四瓣小花,内壁纹饰,则犹如飘带重迭卷舒,辅以回纹卷草。盌外饰交迭双层莲瓣纹,边沿圈足则缀以回纹。

2:元仿官窑杏圆贯耳小壶,尺寸:10.5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 2013-04-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3:明宣德青花花卉纹莲子盌,尺寸:直径15.9厘米,估价:HKD 3,8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 2013-11-27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盌敞口,深弧腹,窄底,圈足。盌心双圈内绘四瓣花纹,外环饰半花纹,再一圈连枝叶纹,内壁饰缠枝花纹,口沿下饰曲线朵花纹。外壁饰银锭、犀角、珊瑚、阴阳板四杂宝,间以花卉纹,口沿外缠枝花、三叶纹各一周,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卷草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4:明弘治黄地青花槴子花纹盘,尺寸:26.4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6,640,000 ,成交时间: 2013-10-08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弘治年制》款。槴子花纹,以青花绘之,对比鲜明黄地,始作于宣德一朝,终至嘉靖,弘治年间尤盛。此盘绘饰率性挥洒,饶富动态,活灵活现。

5:清雍正青花荔枝纹如意耳扁壶,尺寸:高26.5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6,620,000 ,成交时间: 2011-06-01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6:清乾隆仿古青铜罍式浮雕“双龙”纹双耳瓶,尺寸:25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6,620,000 ,成交时间: 2011-10-05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雍正年始,景德镇艺匠竭力专研以陶瓷模仿其他材质之器,以展其技。仿学之品,乾隆帝尤喜之,是以甚得君心。其时盛学青铜器,而模拟明清仿古青铜器者,又较直接效商周等古器多见,艺匠巧心精工,以不同的釉料或窑变效果模仿青铜器上的斑驳锈痕,饰银描金以营造错金银装饰。本品是浅浮雕,凸出光润柔美,有凹陷处却著意不施光泽釉料,明晦之间,暗蕴匠人巧心。至今未见有相似之品著录于册,疑为孤品。

7:清雍正矾红「三多」图碗,尺寸:13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6,620,000 ,成交时间: 2011-04-07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碗笔绘细腻,纹饰简约,为典型雍正风格。矾红彩极少单独作为瓷器装饰,此例实属罕见。

8:元青花芭蕉瓜果大盘,尺寸:直径39.5厘米,估价:RMB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6,608,000 ,成交时间: 2009-05-29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9春季拍卖会。

此类大盘为元代青花瓷器的经典造型之一,端庄周正,尺幅恢宏,颇见气势,盘心中央为一竹石芭蕉,左右对称分别绘一组竹石西瓜纹和竹石折枝莲花纹,另有折枝瓜果间缀其中。“竹石芭蕉”为具有文人情调的典型中原文化主题。肥硕的西瓜、牵绕的藤蔓则带有浓厚的波斯和西亚色彩。口沿为交错菱格纹,内壁饰缠枝灵芝纹,外壁绘一组变形莲瓣纹,莲瓣内填以如意云头。胎釉精良,釉汁厚润泛青,青花发色苍妍青翠,苏麻离青锡光锈斑明显,绘画技法高超,以勾勒点染绘就,布局繁缛有序,笔意酣畅,洒脱自然,兼备粗犷豪放与严谨和谐的艺术美感,砂底无釉,碹纹明显。

9:清乾隆仿石釉粉彩开光山水图瓶,尺寸:高15.3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6,608,000 ,成交时间: 2010-06-07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器因形似灯笼而称为“灯笼尊”。侈口,束颈,溜肩,筒状腹,圈足。外壁仿石釉地开光粉彩绘山水图。器内、外底施松石绿釉,上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山水图绘有山峦起伏,山润茂林,古木参天,傲然挺拔,山花绽放,平溪小桥,草舍掩映。纹饰构图疏密得体,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别具艺术魅力。粉彩是清代彩瓷品种之一,创烧于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朝盛行,雍正粉彩器以柔丽淡雅而名重一时,乾隆粉彩器则以色彩浓艳明丽,纹饰繁缛而闻名,尽显御用器的奢靡之风。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评价乾隆瓷器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的感叹。清代粉彩瓷器装饰图案常见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纹等。施彩柔丽,构图形式多样,纹饰纤柔,用笔工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古瓷器泰斗张浦生来汉谈瓷器鉴宝》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古瓷器泰斗张浦生来汉谈瓷器鉴宝》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