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全釉瓷砖 > 导航 >

酱釉瓷

酱釉瓷

全釉瓷砖 黑釉瓷器鉴别 古代黄釉瓷器

2020-06-27

全釉瓷砖。

釉色为酱色、褐红色、赭色、柿红色的瓷器的通称。酱釉瓷器是在青瓷基础上出现的,它的呈色是釉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亚铁决定的。当釉料含氧化亚铁达到5%左右时,釉呈米黄色;氧化亚铁为8%左右,为赤褐色、暗褐色;如果烧成温度比烧黑瓷高30~50度,釉色就成为酱褐色、芝麻酱色,而且稳定精美。酱釉瓷和黑瓷工艺原理基本一样,只是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古代烧瓷由于窑炉结构和烧窑技术的限制。提高温度不容易,所以酱釉瓷出现比青瓷、白瓷、黑瓷略晚。酱釉瓷在唐代或唐代以前偶然烧成,但质地较粗,尚未成为一个经常生产的品种,估计可能是生产黑瓷时,部分器物因在窑里所处位置的温度较高而出现,到宋代酱釉瓷烧制成功,其中定窑、耀州窑、建窑、吉州窑产量增加,质量稳定,尤其是定窑的酱釉瓷,白色的胎体,精细的制作工艺,像熟透的红柿子般的釉色,在宋代艺术瓷中独具风采。宋代酱釉瓷器物有碗、盘、碟、瓶等,器形不大,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明代景德镇御窑厂以及清代的官窑都生产酱釉瓷,古朴浑厚,典雅优美。宋元以来,民间使用的粗瓷从碗、盘到缸、瓮都有酱釉瓷器种。(见下图)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酱釉


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酱釉的出现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最著名。明曹昭《格古要论》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的论述。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呈棕红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调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曾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以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令后人仰慕。而景德镇仿制酱釉瓷始于明初。1964年春,南京博物院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中,发现大量明代瓷片。其中酱色釉碗、外酱釉里蓝釉暗花云龙碗,揭示了明初烧制此类产品的奥秘;而在美国堪萨斯城阿脱肯艺术博物馆、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外酱釉里蓝釉高足碗,从工艺到纹饰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云龙碗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印证了洪武官窑的客观存在。与此同时民窑中的酱釉瓷生产也毫不逊色,出土于北京丰台区,现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两件酱釉梨形执壶,通高12.5cm ,口径4cm ,壶体呈梨形,壶颈较短,流弯曲深硬不自然;腹部丰满,底足平切,底边垂直,足内较深,旋削整齐;胎质细腻洁白,器表有旋坯痕,釉较薄,釉色呈酱褐色。此壶造型构思新颖独特,稳重典雅。但与同期官窑器相比,不足之处在于:造型不够规整,同一器物上壶盖、壶身色调不能统一,施釉不均匀,釉面有缩釉点,制作工艺较粗糙。

永乐时期酱釉瓷仍在烧造。从目前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尚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但笔者于1985年5月,在扬州市缺口工地上,距地表3m左右与洪武地层具有叠压关系的土层中,发现叠摞在一起的酱釉碗。由于施工繁忙,未能及时制止民工的挖掘,致使四只碗同时被毁,实在令人痛惜扼腕。这四只酱釉小碗,造型均为撇口式,高6cm,口径12cm ,器表光素,里外均施酱釉,釉面匀净光洁,有缩釉点,无橘皮纹。胎质细腻润滑,胎色洁白,胎体自上而下,由薄渐厚,制作隽秀灵巧又不失敦厚稳重。圈足小,足呈外敛内直墙式和外敛里斜坡式;足端外侧斜刮削,足端平切,足底面有明显的旋痕和细密的跳刀痕;而细砂底光滑细腻,不见火石红;釉底的胎釉结合处,却留有一线火石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酱釉的助熔剂钙含量低,高温黏度较大,不易流釉;从断面看,底足处的釉层与器口处差不多同样厚,因而不会产生象其他釉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以前不少出版物,常用釉层厚来形容明早期器物的釉质,然而对酱釉这一品种而言,以上说法在了解了酱釉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后,似乎提法上值得商榷。再则,上述四只碗虽一起出土,但碗的釉色却有明显差别;一种颜色接近今天的芝麻酱色调;一种颜色呈褐红色;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可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与器物的二次氧化或窑位有关。

永乐酱釉虽仅见于碗,而未见其他器型,但在各地考古发掘中尚不多见,因而是目前研究永乐民间瓷器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宣德时期酱釉瓷在官窑器中已不再难得一见,而是作为各种单色釉中的一个品种而批量生产。常见的器形有撇口碗、盘、水仙盘及桃式执壶,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收藏以及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发掘成果,让我们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与永乐酱釉瓷相比较,同样的器型,宣德酱釉瓷釉色稳定,釉面光洁莹润,无缩釉点,有橘皮纹。在器物里外施酱釉的情况下,足内均施白釉,并锥刻暗款或用青花楷书款。这与永乐酱釉瓷足内仅施青白釉或细砂底的作法,是截然不同的。

而宣德时期的民窑酱釉中,有外酱釉里白釉、外酱釉里青花,尤以外酱釉里青花的品种较为多见。其造型有高足杯、撇口碗等。高足杯器表光素,外壁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有橘皮纹,杯内心大多数用青花隶书“寿”字的习俗。杯上部受元代枢府型器的影响,呈撇口,硬折腰,下承明代特有的竹节柄,柄中空不施釉。足外撇,足端外侧斜刮削,足端平切。其造型俊秀挺拔,古朴凝重。外酱釉里青花碗,碗口外撇,腹部丰满而略敛,碗内用青花隶书“福”字或月华锦等纹饰,足呈外敛内收式,足端平切,底面施亮青釉。作为民窑的一种装饰技法,它不仅是宣德时期的品种特色,也对后来清代瓷器的装饰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的酱釉瓷生产,从本世纪50年代至今的考古发掘和传世瓷器中,尚未发现有一件确切纪年酱釉瓷的报道。因而这三期的酱釉瓷认识,仍嫌不足。尽管查阅古文献中,有正统十二年(1447年)不许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但此中所禁“紫”,是指紫金釉?抑或紫釉(茄皮紫釉)且不得而知了,需深入研究探讨。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酱釉瓷的生产官窑器中已属少见,民窑器则更是凤毛鳞角。

直至嘉靖、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在全国迅速发展,刺激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作为瓷器门类中的一个品种,随着市场的需求,再度应运而生。其中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1959年陕西省耀县寺沟墓葬出土的“酱釉戗金孔雀牡丹纹执壶”是这一时期酱釉瓷器的代表作。执壶通高30cm,口径5.9cm,足径8.8cm。盖顶隆起,盖纽为一蹲坐小兽,腹下有穿可系,壶敞口,颈细长,腹侧扁,腹面凸如鸡心。高圈足,下部略外侈。细长流……有“S”形加固件与壶颈相连。与流相对的一侧有长柄,柄顶端有小环,可穿绳系盖。壶内及圈足内底施青白釉,外壁通体施偏紫红色的酱釉,整个器型饰以金彩,壶盖用团花,花瓣以兽纽为中心向四面垂下,颈部饰有一周仰蕉叶,颈下部饰下垂的如意莲纹。两侧腹部正中为桃形开光,中有牡丹一株,花繁叶茂,一只孔雀踞立枝头,回首而鸣。圈足、流、柄部也都饰以简单的纹饰。圈足内心用青花书“富贵佳器”四字吉语款。该执壶造型清秀俊俏,其纹饰富丽华贵,可与御窑厂贡品相媲美,然而它却出自民窑工匠之手,这不得不令人钦佩赞叹。

至万历时期,除有外酱釉里白釉墩式碗外,民窑中甚为流行一种酱釉白花器,其釉色浅淡,釉面光亮。较常见的器物有:梅瓶、蒜头瓶、胆瓶、盘、碗、香炉等。其中以香炉最常见。而香炉中筒式三足炉和钵式三足炉数量较大,其胎体厚重,工艺粗糙,胎体衔接痕明显,器里为白釉或青白釉,器足往往留有切削痕迹。器外常以酱釉为地,釉面凸起白花纹饰,纹饰中龙纹、凤纹、麒麟、折枝花卉、花鸟、花虫等多见。而酱釉地白云青花龙纹碗,却鲜为人知。笔者有幸在扬州市区古城改造施工工地,偶尔发现这一纹饰的残片,其造型为撇口碗,腹部较丰满,内施白釉,外施酱釉。釉色较浅,釉面光亮,纹饰写意而略显草率。胎体上薄下厚,制作不够精细。综观民窑酱釉瓷,绝大多数都不落款识,偶有“富贵佳器 长命富贵”等吉语款,亦为数廖廖。

明未天启、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瓷器的生产量很大,但主流是青花瓷器。它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根据客户的需要大量运销欧洲、日本等国。所以酱釉瓷的生产,因市场的需要而被冷落,直至清顺治开始,才又恢复生产,并历朝延续下去。

四川磁峰窑酱釉瓷探索


在四川的古玩市场上,有时能见到一些酱釉瓷标本,因其特征与定窑酱色釉瓷器颇为接近,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宋代“紫定”产品,而其真实面目却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认识。通过长期的研究,笔者发现这类酱色釉瓷实际上并非定窑产品,而是产自四川本地的磁峰窑。

这类酱色釉产品的器型主要是碗、碟、杯和器盖,所见器物多为残器或瓷片,完整者极少。釉色多数均为纯正的酱色,釉表的酱色层很薄,在釉表与胎之间均有一层乌黑的基础釉层。釉面光素无装饰,有的器物内外都施酱釉,有的在器外施酱釉而在器内施白釉。因保存环境的原因,酱釉的釉面有的澄亮如新,有的柔和晦暗。器物底足均不施釉,有的杯为芒口,有的碗内心留有砂粒支烧痕。胎质多为较精细的灰白胎,也有少数器物的胎质较粗呈黄白色。通过仔细对比,笔者发现此类酱色釉器物,在胎质、造型和装烧工艺上几乎与四川磁峰窑白瓷如出一辙,因而可以确定为磁峰窑产品。

磁峰窑,位于今彭州市(原彭县)磁峰镇,以烧仿定白瓷为主,主要装饰方法有印花、刻花和划花,由于其产品在造型、纹饰、釉色、胎质等方面都与定窑有相似处,所以一般将其归入定窑系。磁峰窑的酱釉产品,应是受到定窑影响而烧制的仿紫定产品。这类酱釉产品,虽然数量较少,但在窑址中也有发现。1976年,四川省博物馆魏达议先生就曾在窑址中采集到此类酱釉器物,他在《四川彭县金城窑白瓷》一文中说:“釉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也有器内为灰白釉,器外为赭色釉,这是极少数。”(注:金城窑,即磁峰窑,见《四川古陶瓷研究》第一辑。)魏达议先生所说的器内为灰白釉器外为赭色釉的器物,即笔者本文所说的器外施酱釉而在器内施白釉的器物。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在1977年的试掘、1978年的调查以及2000年的正式发掘中,都未发现这类酱色釉瓷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类酱釉产品的生产数量极少,在窑址中不易发现。

酱色釉,又名紫金釉(也有的称赭色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其釉色介于柿色和枣红之间。酱色釉瓷最早创烧于宋代北方窑口,目前已知宋代烧制酱色釉瓷器的窑口有定窑、当阳峪窑、耀州窑、介休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以及四川的磁峰窑、金凤窑、西坝窑和重庆涂山窑等。其中定窑、当阳峪窑和耀州窑的酱色釉瓷质量最好,而其他窑口的酱色釉瓷多产自以烧黑瓷为主的瓷窑,器物胎质较粗,质量远逊色于前者。宋代酱色釉瓷器的普遍出现,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关,是有意仿酱色漆器而烧制的产品。

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 关于紫定问题,虽然目前争论较多,尚无统一意见,但多数人都习惯将定窑酱色釉称为紫定。这种酱色釉的色调有多种,有的呈酱红色,因而也有人认为定窑酱色釉瓷即文献所载之红定。据宋代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录》载:“(宋)仁宗一日尝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见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遗,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此外,在宋代周辉所著的《清波杂志》中也曾提到“定州红瓷”。定窑酱色釉瓷除在窑址中发现实物标本外,在各地墓葬和窖藏中也有出土。目前所见的定窑酱色釉瓷器的主要器型有碗、盘、盖碗、瓶、罐、壶等,胎质洁白细腻,釉层表面为酱色,釉表与胎之间有黑色的基础釉层,器表多为素面,仅少数器物有印花装饰,有的器物内施白釉外施酱色釉。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对定窑酱色釉即紫定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紫定的特征应像明人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中所描述的那样:“烂紫晶澈,如熟葡萄” 。以前的观点认为,宋代不可能烧出紫色,项氏所说的釉色如熟葡萄的紫定未能发现实物证据。其理由是,紫釉的主要着色剂是锰,釉料中的铁、钴等成分主要起调色作用,从传世及考古资料来看,我国的紫釉始烧于明代弘治时期,而利用锰烧制成功的紫釉制品要晚到16世纪后期。事实上,这种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物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上世纪80年代在黑龙江奈曼旗辽代大康元年(1075年)萧德温墓内,就曾出土一件“紫定”碗,釉色近似紫葡萄,莹澈夺目,艳丽无比,与通常所称的“紫定”(酱色釉)迥然不同,而与项子京的描述一致。

笔者认为,虽然项子京所说的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属于紫定无疑,但也不能由此将定窑酱色釉排除在紫定之外。紫定作为古瓷名品之一,在宋代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文献对其记载和赞誉颇多,可见紫定器不仅质地优良,并且还有相当的数量流传于世。而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存世十分稀少,至今仅在墓葬中出土过一件碗,显然不能代表人们通常所说的紫定。因此,人们通常所称的紫定,应是指定窑酱色釉瓷器,而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瓷器,虽然也称为紫定,但它却是紫定中的稀有品种。

福州薄胎酱釉器研究


薄胎酱釉器从福建福州飘洋过海东渡日本,就有了新的称誉“唐物茶入”,而1992年前日本茶道界最为热宠的茶器“唐物茶入”还未知产于何窑口。纵然原形明白后,面临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的小陶罐,又有些牵挂也旋绕我们内心,这种酱釉薄胎的细泥小陶罐,其品种云云丰富,作为茶器又怎样衍化丰繁?其形制特点、工艺特性,纭纭之处应有阐释。

多年来,笔者不停致力于研究学习福州陶瓷艺术,特殊对福州遗存的薄胎细泥小陶罐尤为关注,在不停研制复原酱釉薄胎器时,也得到进一步的意会。在走访我省闻名的考古学者和收藏好友时,一道品鉴探究、集慧感悟,由此提出福州薄胎酱釉器之阐释新说。

薄胎酱釉器的发现

薄胎酱釉器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福州市旧城改造工程的开始,在福州三坊七巷旧城改造和鼓楼区的柏林坊、水流湾、北大路、屏山、七星井等街巷的基建考古工地,相继发现了一批宋元时期的酱釉薄胎陶器。其重要形态有罐、瓶、盒、盂、钵、灯、水注、执壶、锅等,由于这批陶器多以酱褐釉为主,胎质精致,胎壁非常浮滑。因此,考古专家在发掘简报中将此类陶器称作为“薄胎酱釉器” ①。

据观察,“薄胎酱釉器”所指应为宋代福州市郊怀安县治地(今为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村)一些窑场生产的细陶、酱釉、薄胎陶器。此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种用于贮存茶末的小陶罐,日本称之“茶入”。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茶入”在茶器中占据紧张的职位,是日本公认的最富艺术和美学代价的茶器,是传世茶器中的“至尊”,曾被少数皇宫贵族拥有及把持,又视为显贵的象征,现重要被日本国家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

关于福州薄胎酱釉器的“茶入”,在北宋蔡襄的《茶录》和南宋潘安老人著的《茶具图赞》等文献中都未见提及,福州地方的相干史料也没纪录,它应有几种形态?毕竟又始作于何人?都无从稽考。但在近些年福州地域考古发掘中又发现大量的实物,关于此方文献资料在日本国茶道史料上如《金沢文库文书》、《抵园实行日志》、《山上宗二记》、《君台观左右帐记》、《茶入之次第》以及《松屋会记》等另有对“唐物茶入”有细致的形貌。

在日本《君台观左右帐记》著中细致记述从中国输入的茶罐各种器形,其形制名称多达23种,如:(日语)茄子、老茄、文茄、肩冲、文琳、丸壶、大海、尻膨、驴蹄、冬木弦付、唐物弦付、水滴、手瓶、擂座、樽形、势至、汤桶、常陆带、枣、鹤首、柿、口广、柑子口等;而现在在福州出土和收藏者收藏的福州洪塘窑“茶入”器物、残品就有10余种,此中不少同属雷同的器物型制。

薄胎酱釉器的特性

福州的薄胎酱釉器日本称之“唐物茶入”其形态有明显的特性,特点其胎体既薄,胎壁仅1毫米,以轮制手工拉坯成型,胎质精致,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裸胎处呈褐、灰褐或灰色陶胎,一样平常釉色有酱、酱红、酱褐或玄色。这种小陶罐形态多样,但其肩部多为折肩,在颈、肩、腹部有显着的旋划纹,施釉不及底,而底部多呈线割的“拇指纹”,由于随机切割,因此这些陶器底纹无一重复。

从现存出土文物和福州收藏者收藏的薄胎酱釉器,可以发现其形态特殊丰富,传播至日本的“茶入”仅此一部门。“茶入”的演变以及形成器型学说,不停是笔者热议的话题,颠末多年对“茶入”反复试制和画图比对,对福州的薄胎酱釉器也有了肯定的熟悉,在联合现存文物资料和日本文献,我们就此从中以探毕竟。

从常见出土的薄胎酱釉器,大可分类为盂、钵、罐、瓶、水注等系列,以器物的口、颈、肩、腹部位以及釉色和装饰伎俩分述其特性。

盂,列分如下:

1式:厚唇,敞口,圆肩,斜弧腹,平底,底面线切割痕,施酱釉,里满釉.

卢佳伦 《盂1式》

钵,列分如下:

1式:斜方唇、敛口、外口下一道凹槽,鼓腹,平底微凹,底面有线切割痕。

2式:残件 方唇、敛口、弧腹,底残。

里外施酱釉。

3式:平沿、微卷唇、圆鼓腹、表里施酱黑釉,外壁釉不及底,器表显着轮痕。

罐,列分三型六式如下:

Ⅰ型 卷唇,短颈,溜肩或折肩,鼓腹。

1式:方唇,缩颈,深腹,平底微凹。里外施酱釉,釉表有蓝灰及银色斑点。

2式:沿唇外卷,直口,短颈,溜肩,鼓腹,颈、肩处各刻有一道弦纹,平底微凹,施酱褐釉,外釉不及底,器表有显着轮痕。

3式:口沿外翻,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微凹,颈、肩相交处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腹部压印六瓣瓜棱形。施酱赤色釉,外釉不及底。

卢佳伦 《罐1型》

卢佳伦 《罐1型1式》

Ⅱ型 敛口,卷沿,短颈或缩颈,溜肩或折肩,下鼓腹。

1式:沿唇外卷,短颈,敛口,短颈,斜溜肩,下鼓腹,上腹斜直内收,腹中刻有一道弦纹,平底微凹,有线割痕,施酱釉.

2式:沿唇外卷,短颈,敛口,缩颈,折肩,下鼓腹,上腹斜直内收,腹中刻有一道弦纹,平底微凹,有线割痕,施酱釉

Ⅲ型 敛口,短颈,折肩,鼓腹,下腹内收。

1式:方唇,卷沿,敛口,短颈,窄平肩或斜肩,窄平肩下折,鼓腹,下腹斜直内收,腹中刻有一道弦纹,平底微凹,有线割痕,施酱釉,釉面有蓝灰色斑。

卢佳伦《罐Ⅲ型1式》

瓶,列分三型六式如下:

Ⅰ型 卷沿,深直腹,窄平肩或斜肩,短颈或缩颈。

1式:方唇,卷沿,短颈,窄平肩或斜肩,窄平肩下折,深直腹微弧,颈下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施酱褐釉,外釉不及底。 平底微凹,有线割痕。

2式:圆唇,卷沿,缩颈,窄平肩或斜肩,窄平肩下折,深直腹微弧,颈下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施酱褐釉,外釉不及底。 平底微凹,有线割痕。

Ⅱ型 方唇,卷沿,短颈或长劲,溜肩或折肩,圆鼓腹。

1式:方唇,卷沿,口沿外翻,短颈,溜肩,圆鼓腹,颈下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 施黑釉,外釉不及底,平底微凹,有线割痕。

2式:方唇,卷沿,直口,长颈,圆肩,圆鼓腹,颈下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施酱红釉,外釉不及底,平底微凹,有线割痕。

3式:方唇,卷沿,直口,长颈,折肩,圆鼓腹,颈下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施酱釉,外釉不及底,平底微凹,有线割痕。

Ⅲ型 方唇,斜溜肩,圆鼓腹。

1式:方唇,口沿外翻,长颈,斜溜肩,圆鼓腹,上腹弧斜内收,饼足,有线割痕。施酱釉,外釉不及底,器表有显着轮痕。

水注,列分二型四式如下:

Ⅰ型 小口,短颈,弧肩,鼓腹

1式:方唇,盘口,圆肩,鼓腹,短直流,凹面宽带状把,里外施酱釉,肩和腹中各刻有一道弦纹,腹部压印五瓣瓜棱痕。

2式:方唇,盘口,圆肩,鼓腹,折管状流,弧面宽带状把,里外施酱釉,腹中刻有一道弦纹。

Ⅱ型 方唇,敛口或直口,矮颈,鼓腹,宽带状把,口沿压抑一道流槽。

1式:圆唇,折沿,敛口,矮直颈,溜肩,鼓腹,宽带状把,口沿压一流槽。饼足微凹,施酱釉,里釉仅至口沿。

2式:斜方唇,凹沿,敛口,矮颈,溜肩,鼓腹,宽带状把,口沿上出一流槽。饼足微凹,施酱釉,里釉颈中。

枚举以上示例②,发现福州的薄胎酱釉器在演变和开辟过程中,器物型制构造有其独到的看法和功能性,同时各器型还存有显着的关联,在工艺制作和烧造技能上也有同出一门或一脉相承的做法。

薄胎酱釉器的演化过程

一样平常来说,陶器的器型发展也是由简朴形态到复杂构造和功能性研发过程。正因云云,一些薄胎酱釉器的罐、瓶类,作为“茶入”在计划时就注入相干的功能性概念。如:一、口沿一样平常多为卷沿,敛口且深腹,其计划目标是起到封口防潮功效。二、在口、颈、肩、腹的关系上,多为大口折肩、小口长颈溜肩、小口短颈折肩,或斜肩计划,以最大限度缓冲茶粉倾倒作用。三、如在颈、肩、腹中刻划一道凹弦纹,其成因是陶工在陶车拉坯成型时,以刻划旋纹来判定器物的规整度形成的纹饰。同时这弦纹又起到器表的装饰结果,而每道弦纹在烧成时,还会拦阻釉的活动性,使釉色天然流淌变革无常。四、器物底部多出现平底微凹,这也特殊相宜薄胎器底部工艺需求,使坯体干燥紧缩时不易开裂。

薄胎酱釉器“茶入”形态多样,变革多端,是始作者在广应市场需求,不停开辟衍化的过程,若将器物举行范例排序分列,就不难发现各形态器物变革的关联。

以“大海”罐形为例,从图形中可以看出“茶入”在功能性诉求和构造细节上是怎样渐渐美满形成 “大海”形制,使计划更趋于雅观和科学。如图:(盂1式)(罐1型)(罐1型1式)(罐Ⅲ型1式)。

以为“大海”在薄胎酱釉器中最具代表性,其型制漂亮完善,陶工是以大器的形态制小品。其他形态茶入应该是 “大海”型制的衍生品,还可以以为“大海”的形态是最早承认的一种“茶入”母体形态留存下来,在福州出土“茶入”文物中发现最多的也是这种茶器。据资料表现,在日本文献中“大海”茶罐,也以为是最早输入日本国的一种③。

关于其他的一些形态茶入的形成,笔者以为大概以“大海”母体形态设定,在器型上的口、颈、肩、腹部位的构造,或拉升,或缩扁,使各部位构造中的直线、曲线做相应的变革,各形态的“茶入”就此而衍化开来。

“茶入”形态衍化的过程,重要通过四个途径完成:第一、在颈部做或缩或长的变革;第二、在肩和腹部弧线变革,或折肩、斜肩、溜肩、鼓腹的弧线变革,偶然上腹线圆弧,偶然上腹斜直内收,或下腹线鼓弧,或下腹线斜直内收。第三、则以腹中弧线偏直,上下延展,使腹部加长。或腹部上腹线偏直,或腹部上腹线内收,或腹部下腹线偏直,或腹部下腹线内收。第四、在衍化的根本形态上衔接流、侧把或提把。由此,我们可寻循此变革途径,发现各种形态的“茶入”相互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福州的薄胎酱釉“茶入”,从较简朴的器型发展成系列丰富多样的器型,固然器型高只有十几公分,但做工非常讲求,形体非常完善。细节上看则差别的直口、敞口、敛口,都会匹配有圆唇、方唇,卷沿的计划;在器型布局的比例上也恰到利益,各部位线型以差别的直线、斜线、曲线,将上下构造完备地联合起来,团体形态非常雅观。我们纵观各时期地方窑口的器型,还从未发现将一种器物开辟成系列的型制;在陶瓷造型艺术上,是否可以为福州洪塘窑的薄胎酱釉器已构成“茶入”专属器型学说,在陶瓷器型体系中也已自成“茶入”独特的造型计划体系呢。

解释

①《福州屏山石圈遗址清算简报》《福州五代夹道遗址简报》《福建文博》1994年第2期。福州湖东路省社院工地发掘陈诉》《福建文博》2005年增刊。

②《福州湖东路出土的薄胎酱釉器及相干题目》《福建文博》1999年第1期

③《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 《日本对中国制茶罐的分类与受容》

原载《中国陶瓷》艺术版杂志

吉州窑酱褐釉双耳瓶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永和镇,古代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并称“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发展于五代与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初、中期,终于元代末,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繁多,地方特色浓郁。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对吉州窑做过多次调查。1980年至1981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对窑址作了比较细致调查,开探沟25个,清理了龙窑一座及作坊遗址,获得了大量瓷片及窑具。

这些清理工作也证实了五代时期吉州窑生产有酱褐釉碗、罐、壶及白釉碗盏,器物特征与各地五代墓出土瓷器比较近似;与元末明初刊《东昌志》中“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的记载大体吻合。入宋以后,吉州窑也烧青白瓷,有青白瓷注子、注碗残器标本发现,同时还烧白釉和黑釉器,但标本不多。南宋为吉州窑大发展时期,瓷器品种有黑釉、酱釉、青釉、白釉、白釉褐彩、白釉红绿彩绘、绿釉、酱黄釉等,以黑釉、白釉所占比重最大。在装饰技法上呈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诸如树叶纹、剪纸纹、彩绘纹、洒釉、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鹧鸪斑、堆塑等多种技法。

吉州窑除烧制上述独具特色品种之外,又兼采宋代南北名窑之所长,广收博取名窑瓷艺,如青白瓷显然是仿景德镇窑;覆烧印花白瓷带有明显的定窑风格;白釉褐色彩绘装饰受磁州窑影响,但磁州窑系为釉上彩,吉州窑为釉下彩,有所创新;黑釉兔毫纹、油滴纹明显是仿建窑的;所产绿釉小盏的纹饰布局与耀州窑青瓷盏几乎完全相同。宋代吉州窑产品的胎色可分为紫黑色泛青的粗缸胎、酱紫色缸胎、米黄色瓷胎和淡青花瓷胎四类。其胎质较粗,胎内含有砂粒,有气孔,圈足处理比较简单。

宋代吉州窑生产的褐釉器物不多见,以罐、瓶类器型较为常见,造型丰满,釉层较薄,质地较粗,多施釉不及底或施半釉。北宋早期光素无纹饰,南宋后纹饰多样,题材丰富多彩,同时代其他窑口的纹饰在吉州窑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而一些吉州窑自己所创独特的纹饰都为其他窑口所不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宋代民窑中独树一帜。

这件产于宋代早期吉州窑酱褐釉双耳瓶(见图),高8.5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4.2厘米。折沿撇口、长颈、圆鼓腹、外撇平底足,肩腹部两边堆塑云纹双耳。平底足无釉,见粗松胎质,呈紫色缸胎,瓶外壁施满酱褐色釉,釉薄处呈褐黄色,是轮制施胎纹,釉厚处呈黑褐色,且有流釉。该类器型釉双耳瓶在闽北宋墓中多有成双成对出土,有黑釉、青釉、黑褐色釉,但是酱褐色釉的发现较少。

乾隆酱红釉粉彩花鸟纹玉壶春瓶


乾隆天子对颜色釉的钟情至深,即位以来多次谕旨瓷务事件,均曾提及烧造颜色釉器皿。

最为典范的一例莫过于乾隆十六年《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的纪录:“郎中海望持酱红釉瓷盘片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何以?将此破瓷交给年希尧,照此破瓷釉水烧造。”

由此可见,乾隆帝对酱红釉的工艺关注颇深。乾隆酱红釉粉彩花鸟纹玉壶春瓶花瓶为玉壶春式。造型为撇口,长颈,垂圆腹,圈足,外壁均施酱红釉彩地。

本品秀巧典雅,曲线隽美多姿,所敷酱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凝厚莹亮,为有清一代酱红釉之范例。其上以粉彩绘一虬干老辣苍劲,枝头白玉兰吐萼含英,结构疏朗,气味清新。绘画精致,彩料妍丽,花瓣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丰韵傲骨,并与鲜赤色地形成猛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结果。

清代较多青花蕉石纹玉壶春瓶,白底蓝花,有舒适寂然的意境;唯此玉壶春瓶涂酱色釉,带给人想象空间。中心绘白玉兰一只,画面天然形成了「富可敌国」的寓意和「白头偕老」两个主题,此图为清代宫廷画家所作,传承至今,难能难得!

哥釉瓷


哥釉瓷

又称哥瓷、哥窑瓷,南宋龙泉青瓷窑系中—些技术力量很强的作坊,受官窑工艺的影响,生产出的一种釉面满布碎片纹的青瓷。瓷器釉层开裂片纹,是由于胎体原料受热时膨涨系数大于釉层的膨涨系数,在瓷器烧成后冷却时,胎体将表面玻璃釉层拉碎,即为百圾碎。由于胎釉密合极佳,釉层不剥落,也不划手,除了出现奇特自然的片纹,没有任何有碍使用之感。宋代龙泉窑的工匠人为控制胎釉成分作出这种奇特片纹的瓷器,为宋代瓷器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光彩。龙泉地区考古发掘、调查发现的哥窑瓷器,都是灰白胎,质地比较粗,施浅灰色青釉,釉质肥润,片纹大小相错,深浅有致,装匣时垫坯工具为垫饼或垫圈、垫烧工具的质地很细腻。传世瓷器中被认为是哥窑作品的,还有铁骨胎、深灰胎、土黄色胎的,釉色有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等。宋代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哥窑,或哥釉瓷,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遗编》开始出现“哥哥洞窑”、“哥哥窑”,对哥窑特点的描写不具体。到明洪武时曹昭在《格古要论》描写哥窑器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没有说明哥窑和弟窑之间的关系。嘉靖四十年的《浙江通志》有更具体的描述。指出其产地在琉华山下的琉田镇,即龙泉的中心窑场大窑。《浙江通志》中第一次出现了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主一窑场的事,哥窑生产开片瓷,弟窑生产不开片的龙泉青瓷。哥窑弟窑故事的完备,从《静斋至正直记遗编》到《浙江通志》成书,经历一个世纪。这个故事是逐渐编出来的,与历史事实不符。多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系进行大规模的拉网式调查,1979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没有发现章氏兄弟的庙、碑、墓葬及任问历史遗迹、也没有发现单独生产哥釉瓷的窑址。与龙泉地区青瓷生产情况完全符合的明人著作,只有陆容的《菽园杂记》,他在龙泉访古、谈龙泉青瓷很多,但只字未提哥窑。情况应该是这样,釉面满开片的哥釉瓷是龙泉青瓷中部分窑场的一种产品,很有特色,生产作坊不是一个独立的瓷窑体系,后人错误地把它们分为哥窑和弟窑两个窑系。明清以后的哥瓷更加复杂化,因为景德镇有专门仿哥釉瓷的哥窑户,这些仿品应该和宋元哥釉瓷区分开来。

颜色釉瓷


【简介】

景德镇烧造的颜色釉瓷,其釉色可谓五彩缤纷,晶莹夺目,被誉之为“人造宝石”,是瓷都4大传统名瓷之一。

其红釉光艳华丽,青釉素洁雅致,黄釉明朗清晰,花釉斑驳古雅。而结晶釉则更变化无穷,爆发出大小不一的品花,花团锦簇,光芒四射,其艺术效果之妙是难以形容的。

【分类】

颜色釉瓷突起色釉瓷。有许多种类别: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花釉,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温颜色釉。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剂。着色剂主要有含铜、铁、钴、锰等化合物。低温颜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动植物命名,为象牙窑红等。明、清两代的颜色釉瓷色彩就十分丰富,再经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发展,更是无色不备,除恢复传统色釉56种外,又创新各种色釉60多种。为凤凰衣釉、彩虹釉等等。色彩非常丰富,产品畅销全世界。

【工艺】

颜色釉瓷是以多种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高温或低温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料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历史】

瓷上色釉,源于商代陶器黄釉。汉末晋初,创青釉瓷器。到唐代,则又创造了以黄、紫、绿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现天青釉、粉青釉、红宝釉、紫宝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祭红、郎窑红、钩红、胭脂红、美人醉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瓷,宋时为河南约州禹县所烧造,故名“韵红”,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花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确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元以后,钩窑衰落,已不再烧,值得庆幸的是禹县烧制钧红的技艺被其他产瓷地区继承下来。景德镇自宋末开始烧制钧红釉瓷,一直延续至今。

从明开始,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又创造了另一种高温铜红釉——祭红,它妖而不艳,红中微紫,色泽深沉而又安定,釉中无龟裂纹理,是颜色釉瓷中之珍品。

寿州黄釉瓷


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和淮南市上窑镇等地。寿州窑早期产品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到了唐代,寿州窑打破了传统的“南青北白”的局面,改用氧化焰烧成,氧化铁为着色剂,创烧出独具风格的黄釉瓷,而备受人们青睐,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欢迎。从而跻身于唐代六大名窑之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边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瓷窑也仿制黄釉瓷器。

寿州窑早期产品种类较少。到了唐代,寿州窑在原来的基础上,生产规模、产品种类、数量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有碗、盏、豆、壶、罐、注子、枕、杯、纺轮及玩具等当时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品,尤以寿州窑烧制的黄釉瓷盏,盏腹浅坡适中,适合唐代时期人们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唐代饮茶蔚然成风,文人、士大夫之间常以饮茶为雅事,他们在研究茶叶的色、香、味和煮茶方法的同时,对茶具也非常重视。瓷盏因其烧制精美,黄釉均匀,美观大方,成了不可缺少的茶具。唐代陆羽在评价当时六个瓷窑生产的茶盏时,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并指出“寿州瓷黄,茶色紫”。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寿州窑产瓷盏。该盏通高4.7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4.75厘米。瓷盏器壁较厚,敞口圆唇内敛。盏内满釉,外施半釉,釉色黄中闪绿。较之纯细的灰白胎上施以白色的化妆土,增加了色釉的美观和纯净,釉面光润,颇具光泽,并开有细小纹片。器物造型浑厚大方,线条流畅,轮廓丰满,粗犷敦厚,神韵雅气,显示出寿州窑匠师们的高超工艺技术。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酱釉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酱釉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全釉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