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窑口 > 导航 >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古代瓷器窑口 古代瓷器瓶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2020-07-03

古代瓷器窑口。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75cm,口径26cm,足径24cm

生产时代: 乾隆

生产窑口或产地: 其它窑口

品种: 粉彩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乾隆

瓶撇口,束颈,颈上饰一对螭耳,折肩,腹渐敛,圈足。瓶内施淡绿釉。外颈部饰淡绿釉粉彩缠枝花纹,间绘蝙蝠衔 “寿”字、“卍”字纹带,并分别以云头纹、变形莲瓣纹为上下边饰。螭耳上饰青花点珠纹。肩饰粉地粉彩回纹一周。腹部的主题纹饰为白地粉彩婴戏纹,描绘了在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洞石花卉之间,众多的婴孩嬉戏其中,他们有的燃爆竹,有的骑纸马,有的耍龙舞鱼,有的吹奏乐器、敲锣打鼓,气氛十分活跃。主题纹饰的上边饰粉彩如意云头纹,下边饰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卉纹。足墙上饰粉彩回纹一周。足内施白釉,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瓷瓶的螭耳仿商代青铜器,颇具古意。主题纹饰婴戏图是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此瓶形体硕大,器形规整,釉彩亮丽鲜艳,纹饰细腻生动,意境欢乐喜庆,是乾隆官窑器中的精美之作。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鉴赏


江西九江 李训刚

这只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高21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7.6厘米,原为清宫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瓶呈三瓣花式,长颈,圆腹,圈足。内壁施松石绿釉。口、足沿饰红釉边,外体施白釉上绘粉彩花卉纹。紧贴外壁以堆塑法塑出三婴嬉戏。三婴或攀爬,或站立,玩耍着同样以堆塑法塑在瓶颈上的红丝带。瓶足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宫造办处档案乾隆二十年(1755)《记事档》载:“四月二十六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着交唐英照从前烧造过三子、五子瓶,并今日所进瓶等样款式烧造五十件。要赶在七月初一日送到,赏人用。钦此。”该三子瓶应即档案中所说的这种瓶,乾隆朝生产三子瓶至少有过两次。

此瓶的可贵不仅在于人物造型的活泼可爱,充满生活情趣,还在于创新地把堆塑运用在制瓷中。堆塑与绘画完美结合,成就了此瓶成为传世之作。绘画与堆塑相结合是清代瓷器纹样装饰的一项创新技法,在整个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间广为流行。此瓶雕塑手法细腻生动,色彩素净淡雅,堆塑的婴孩使瓶体分外新颖别致,颇具情趣。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


藏品口径:14.5cm,高:42cm,底径:11.5cm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

2014年艺术品收藏市场如火如荼,势如破竹,一发而不可收拾。商界大亨皆瞄准这一生机盎然的艺术品市场。各地的拍卖活动更是风起云涌,热火朝天。尤其是书画、瓷器、奇石。据悉,目前中国大约有收藏爱好者八千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捧瓷大军”扎堆在陶瓷收藏市场,艺术品市场发展潜力无可限量。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外观极为瑰丽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粉彩瓷极为珍贵,其中花鸟纹、缠枝纹、凤凰纹、真龙纹更是被誉为仙品,价值无法估量。古往今来,我国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出口大国,瓷器、玉器、官窑等闻名于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中华民族伟大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粉彩釉的开发,是跨时代的杰作,粉彩釉美到极致,其他艺术品难以媲美,为我国的艺术品带来质般飞跃。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了一款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藏品口径:14.5cm,高:42cm,底径:11.5cm。至今历数百年,如今依然保存得如此完美,实属难得。藏品纹饰枝叶繁茂,布满全器,极为瑰丽,缠枝花卉纹图案精致,尤显富贵华丽,都是工笔重彩,一丝不苟极为瑰美。粉彩开光恍如画龙点睛似的,将藏品花卉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得不可方物。

此款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此款极品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来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会被视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存世量极为稀少的东方艺术明珠“粉彩花鸟纹撇口瓶一对”,细腻光洁、粉彩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让人如痴如醉。美得犹豫一幅画,整体构图饱满,线条勾勒清新,层次丰富,美得动人心魄,非一般匠人所能及也。看上去自然而然让人感受到宁静、端详、舒适。其缠枝花卉纹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

雍正窑变螭耳瓶


雍正窑变螭耳瓶

这件清代雍正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所造的窑变釉螭耳瓶,洗口,长颈,溜肩,直腹,圈足,颈部饰双螭耳,造型秀美,线条圆润。底足内阴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识。瓶通体施窑变釉,釉色以红为主,夹杂着青、蓝、月白等色,釉面自然流淌,色彩绚丽奔放。

“窑变”是瓷器面釉的一种名称,顾名思义它是在窑炉内变化所得。这种色釉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仿宋代钧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铜红色艺术釉。窑变釉创烧于北宋时期的河南钧窑,其呈色机理是釉料中含有的不同金属元素,经窑内高温火烧后,在不同的温度和气氛下,而呈现出多种颜色。它以氧化铜为主要呈色剂,其次还有铁、钴、锰等,施釉时,先在坯体上施一层铜红釉,然后再施一次或多次含其他呈色剂的釉,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制。烧窑过程中,釉料相互交融,自然流淌,呈现出深红、浅红、天青、天蓝、月白等色混合斑杂,并形成种种不同的纹理,如斑状、云状、火焰状、条纹状,复杂多变,绚烂多姿。

窑变釉是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预下,由当时的督陶官唐英管理的御窑厂烧制成功的。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就有多处关于雍正帝催问或索要仿钧窑瓷器的记载。可见窑变釉是雍正时期为仿古创新而烧制的仿钧窑釉中一个重要品种。

这件窑变螭耳瓶,就是按御旨烧造的一件清宫旧藏的御窑厂名品。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4.3cm,口径16.3cm,足径24.7cm

生产时代: 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釉里红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雍正

尊圆口,粗颈,垂肩,圆腹,圈足。肩、腹相交处对称置透雕螭龙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釉里红装饰。口沿处绘缠枝莲纹,腹壁的主题图案是青花釉里红缠枝莲花纹,近底处绘青花釉里红仰莲瓣纹,足边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尊因形状如同倒放的鹿头,故又名“鹿头尊”。其造型稳重饱满,釉色莹润,釉里红颜色亮丽,以青花、釉里红装饰的缠枝莲纹饰,红花蓝叶,色彩搭配巧妙。它代表了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

雍正时的青花釉里红,将两种釉下彩烧制得均很完美,其工艺精湛,造型俊秀,纹饰清新舒展,位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冠。此时的青花釉里红瓷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云鹤、云蝠、蟠螭(pán chī 音盘吃)、穿花凤、松竹梅、山水人物等各种。

清乾隆官窑绿地粉彩轧道花鸟纹瓶


清乾隆绿地粉彩花鸟纹瓶采用轧道工艺,瓷器瓶绘有喜鹊登梅枝吉祥图,平口,短颈,高:12.8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3.1厘米,腹:7厘米,外壁为粉绿地,有轧道纹饰,壁内施白釉,底部微凹施白釉,足露胎,书有“乾隆年制”四字红彩篆书款,是乾隆官窑瓷器。

足露胎

什么是轧道粉彩工艺

轧道粉彩,始见于清代雍正珐琅彩瓷器,流行于乾隆时期,在色地上以尖状工具划出较浅的蔓草纹图案,再以粉彩装饰,也叫“锦上添花”。清代瓷器上新出现的一种装饰工艺,即以铁锥在色地(胭脂红、黄、蓝地)上划出蔓草纹规矩图案。

轧道工艺

粉彩婴戏图壮罐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4.9cm,口径5.8cm,足径5.5cm

生产时代:乾隆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粉彩

陶瓷造型:罐

说明:清乾隆

罐直口,短颈,筒形腹,圈足,附盖。罐内壁与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粉彩婴戏社火图为主题装饰,边饰紫地轧道粉彩仰覆如意云头纹。图中婴孩在园景中有的举灯、骑马,有的敲鼓、打镲、吹号,有的举狮戏球、燃放爆竹,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面。外底署红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婴戏图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已经出现,至宋、金时期磁州窑枕面上多见。唐、宋、金瓷器上的婴戏图主要反映民间生活场景,人物、动作、场景单一,系民窑产品。明代这种喜闻乐见的纹饰被官窑瓷器吸收采纳,将表现人物与场景扩大,发展至清代逐步成为官窑瓷器上的一种程式化的象征图案,寓意喜庆太平。

清乾隆古铜彩双螭龙耳乳钉寿字纹方壶赏析


清 古铜彩双螭龙耳乳钉寿字纹方壶 高37.0cm

方口内敛,口沿侧壁斜弧。长束颈。肩部四面随器形成斜梯状过渡,梯面微弧。四方鼓腹下收。方圈足外撇,足沿四角再起足竖立。底部“大清干隆年制”六字三行阳刻篆书款。颈部左右堆贴螭龙双耳,螭耳简形,与壶身纹饰相对比照。口沿侧壁浮雕团寿比列,再匀雕三角波浪曲折间隔。颈中,四弦上下各二,共成长方圈带,圈带以乳钉团寿规整布局。腹部,四面浅剔轮廓,内中同式装点:中域如意云纹开光,其内回纹作地,团寿置中。外区,浮雕T纹相对,余下乳钉疏落满布。圈足侧壁雕乳钉纹装点,乳钉两侧排布,中留素洁平面。

瓷业发展至乾隆一朝,可谓顺时之兴运,集古之大成。烧瓷工艺终达历史顶峰。一方面,承袭前代的瓷釉品种日益精进;另一方面,基于高超的工艺水准,更大胆创新。于是,成就出干隆一朝彩釉超越历代的丰富品种,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者,莫过于仿烧一类。皇帝喜好雅玩,酷爱各类工艺品,此般兴趣对于当朝陶瓷工艺的革新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之陶瓷与釉彩配合可塑性极强,在著名督陶官唐英的带领下,乾隆御窑厂“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钿、竹木、匏诸作,无不以陶为之”,在瓷业上开创出历代未有之奇观。

此壶釉色仿古铜效果。古铜彩为模仿古代青铜器色彩的一种装饰彩,属清乾隆时期制瓷工艺中的特殊品种之一。其工艺十分考究,一般是在紫金釉或厂官釉上,用红、绿、黑、蓝、酱黄等低温彩仿造青铜器的斑驳锈痕,或用金彩摹绘出璀璨的错金银纹饰,其质感与青铜真品几乎无异。所仿器皿的足部多为黑色或酱色,底部刻有“大清干隆年制”篆书款。古铜彩从乾隆创烧起即一直延续至清末,历来为世人看重。

细观,壶身整施茶叶末釉,口沿、腹部如意云纹开光内以褐色釉彩模仿古铜锈蚀氧化效果,尤为逼真。干隆皇帝好古,其仿古铜釉瓷器非但从釉彩仿之,器形装饰亦无一不以古为范。综合众多乾隆仿古铜瓷器观之,此类器表纹样装饰手法主要有凸雕与描金两类。陈浏于《陶雅》亦如此记述:“古铜彩独推干隆朝,花纹皆凸雕夔龙、云雷,青绿殊可珍玩。款皆篆书六字,或凸雕,或以金写之。”本拍品亦然。器形模仿古代青铜礼器肃穆端庄的风格特征;凸雕纹饰中的乳钉纹则又仿古玉而来,与明清以后流行的“团寿”纹饰结合,整体观之彰显出独特的仿古创新意味。依据台北故宫博物院余佩瑾的说法即在新旧结合之中,作品“蕴育出一种怪异的仿古风格,十足展现出官窑企图纳古今、集祥瑞于一器的创举。”

较之同时期的其它仿古颜色釉,仿古铜釉存世数量不多,拍品珍稀,格调高雅。目前唯一见到的类似器型和纹样的物件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清干隆古铜描金寿字方壶,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在器物的突起纹饰部位描以金彩。而该拍品保持最初一次烧成的古铜彩原色,更显古朴和端庄。

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清雍正)


清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作为一件海外回流文物,回归令人欣慰。

中国嘉德2007年春拍,一件清代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在首日瓷器玉器工艺品的拍卖场上,经过长达30分钟的竞拍,最终以2643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其他清朝各年代瓷器,器形繁多、釉色丰富,涉及棒槌瓶、将军罐、花觚、凤尾尊,釉色有五彩、青花、釉下三彩等。

中国嘉德董事总经理王雁南女士表示,清雍正香炉这一价格有力地印证了该香炉世间孤品的地位。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炉在造型上呈八角形,由盖与炉身两部分构成。洗口外侈,细颈,扁圆形腹体,肩饰正反“S”形耳,腹下内敛,腹部底层中心有八方形孔,下承双层台基式,底承八柱形足,上配伞盖式宝珠形纽盖。纵向在口沿、炉身及上下各部分的衔接处,饰有塑成规整的凸形装饰线,在台基最底端内壁侧有镂空金钱纹的装饰,在底端每两足之间留有小孔。

着色上通体内外均施松石绿釉,采用模压、贴塑等多种工艺集于一身,炉身上部压模整齐的菊瓣纹,周围以仿翡翠绿釉为地,黑彩勾勒边沿。

炉身下部与其对应的部分以凸雕菊瓣纹装饰,两部分菊瓣纹均在起棱处贴饰相向而望的金釉瑞兽。双耳、腹部、盖面及台基上的纹饰皆采取在瓷胎上模压阳文或阴文印花,再于印花的瓷胎上绘画,施蓝色、黄色、绿色等各色彩釉,纹饰不仅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且蕴含西洋风格。

中国嘉德“波士顿美术馆藏中国清早期瓷器”专题拍卖以100%的成交率落锤。以下四件拍品均为20世纪初进入波士顿美术馆的藏品。

清康熙釉里三彩山石螭龙纹花觚因其形似青铜器中的“觚”,而称为“花觚”。釉里三彩是康熙时期创造的一种高温釉下彩品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三种釉下彩相结合,用蓝色和红色来表现主纹、辅纹,豆青色表现山石。三种颜色均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烧制难度比青花或釉里红更大。

该花觚颈部绘“渔人泛舟”图,近足部绘“垂钓图”,中部鼓腹处绘夔龙灵芝装饰。房屋、远山、树叶、螭龙、渔人、小舟都以青花描绘,釉里红绘枝干、灵芝及部分树叶,山石则以豆青釉表现。

五彩锦地开光山水图棒槌瓶同样是清康熙年代瓷器,因造型盘口,直颈,折肩,筒形腹,圈足,为标准的棒槌瓶式样得名。瓷器口沿以绿彩为地,墨彩绘折线纹。颈部以红、绿二彩绘团“寿”字,间以“擅”字符,上下皆绘回纹、折线纹和立墙纹作边饰。肩部锦地绘四开光琴棋书画图。腹部主要饰开光图案,一侧倭角形长方形开光内绘五彩山水人物图,山石耸立,斜松侧柏,小童搀扶老人行走于桥间,色彩淡雅清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