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青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解析一嫁妆瓶上发现的青花料(二)

解析一嫁妆瓶上发现的青花料(二)

青花瓷器的鉴别 一般的瓷砖 简一瓷砖

2020-07-02

青花瓷器的鉴别。

如何认定这种含“碳”青花钴料的本质所在,笔者采取逐一对比逐一排除的方法。通过这两份测试报告,我们得到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的结论,那就是这种青花瓷在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烧结后,青花钴料中存在两种不同颜色的“碳物质”,一种残留物(闪亮颗粒),一种生成物(黑斑)。现在,根据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所掌握的已知的所有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氧化物、碳化物、碳酸物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没有一种化合物能够符合在这种高温下生成两种“碳物质”的存留的条件。也就是说,无论这些含“碳”的化合物是与其他物质的合成、还是自身的分解或是分解后有所残留,都不会在青料中存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碳物质”。例如:碳酸钙(Ca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2)。分解部分中的“碳”已变成气体跑掉了,即使有所残留,那也只是碳酸钙中的一种“碳”。那么,对于碳元素的单质我们就应该着重考虑了。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在这三种物质中,我们不难看出,符合这个反应条件的、能够在此温度后存留两种“碳物质”的只有金刚石这种矿物。乍一听来,这个结论有些令人怀疑,令人吃惊,也让人感到不可能、不可信,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再看到此种青花钴料烧结之前的样子,所以只能通过已知的元素种类及这些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这个反应条件来认定它以前的组成结构。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化反应方程式的“填空”问题。我们依据科学的理论排除一切的不可能,那么剩下来的可能也就是这种物质的本质了。这种青料的烧结过程应该这样的:

一种含有砷、钴元素的金刚石,经过研磨变成细小的颗粒或是粉末,然后调剂成能够绘画的颜料,用在瓷胎上。经过上釉之后入窑烧制。在金刚石受热转变成石墨形式的碳元素过程中,“钴”呈现靓丽的蓝色,“砷”被升华。由于金刚石的硬度大,所以比其他的一些钴料较难研磨,一些较大的颗粒在这个反应中没有完全反应掉,所残留下来的就是扫描电镜下看到的“闪亮点”。

六、一些需要解答的问题

对于这个结论的产生,有人对此提出种种问题,笔者摘其主要,给予解答。

1、有人提出,金刚石在烧窑这个温度下会变成二氧化碳(CO2)或一氧化碳(CO)而跑掉,它怎么能够生成一种黑色的“碳物质”存在于釉层中呢?的确,金刚石在850~1000摄氏度时会变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但那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这是一个普通的化学常识问题。可是如果用它做成青料,在烧窑的这个过程中,情况却大不一样。大家都知道,烧窑是从常温慢慢逐渐升高的,当窑室的温度升到850~1000摄氏度时(陶器的烧结温度),釉层中的水分子几乎已经完全蒸发而消失了,可釉层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水分子;又因金刚石不与酸、碱等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它在850摄氏度之前根本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当达到它可以发生反应的温度时,釉层中可以与之相结合的氧元素已经非常稀少了。虽然窑室中有充足的空气,但此时在釉下的金刚石颜料早已被釉层所封闭。这就是说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金刚石变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跑掉,而绝大多数是处在封闭加热的条件下使其改变了原有的原子结构,生成以石墨形式存在于釉层中的黑色“碳物质”(金刚石在无氧情况下加热到近1000摄氏度时转化成石墨)。这也就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众多数目的黑斑呈游离态存在于釉层中的原因,实际上,它们既不是某种物质之间的化合,也不是某种物质的结晶,而是一种由相同元素所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2、为什么把“闪亮点”认定是残留物?首先,黑斑只存在于青料之中,没有青花的釉中不见黑斑,所以说黑斑是青料的组成成分;又因黑斑与“闪亮点”中都含有碳元素,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且“闪亮点”中有青花的呈色元素“钴”的存在。其次,“闪亮点”的形貌说明,只有在参加反应中逐渐被消融,无规则颗粒状的物质才会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外观表象。例如,把一块三角体、立方体或不规则体的冰块放在空气中慢慢消融,最后它所剩下的微小残留物定会是圆形或是椭圆形的点状体。

3、也有人问,在上硅所古陶瓷实验室的测试报告中,黑斑部位铁、锰的含量分别为1.02%和0.05%,而金属所的报告中却不见这两种元素的含量,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其实,这种现象是所使用仪器的测试范围不同而造成的。“能量色散”仪计算的是不含“碳”的其他元素之间的百分比,而“能谱”仪计算的是加入“碳”以后的所有元素之间的百分比。这样一来,“能量色散”所测试出的元素间的百分比含量就会相对减少,以至于在“能谱”仪中铁、锰元素的百分比减少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

4、另一个问题,“能谱”仪所测试出“闪亮点”中砷元素的含量高达8.95%,而“能量色散”仪所测试斑点部位它的含量只有0.89%,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它们所测试面积大小不同而决定的。“能谱”仪所测试的是一个较小面积的“闪亮点”,而“能量色散”仪所测试的是一个与之相比较大面积的区域。就是说,在某种物质中,一种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取决于其他参加配比的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多少。由于砷元素只存在于“闪亮点”中,所以较小面积中8.95%在较大面积的黑斑中而体现出0.89%,这是不足为奇的。

5、还有人提出,金刚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如何才能把它研成粉末调配成青料呢?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再硬的物质只要它们互相揉搓或研磨,最后都会变成细小的颗粒和粉末。

七、“砷”对此结论的佐证

砷,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As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33位。砷,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少且很散,几乎没有单质状态的砷,大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且在空气和水中极易氧化。由于砷的化学性质所决定,它在烧窑这个温度下就会完全升华。那么为什么此种青料在经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结后,青料中还存有这么多的砷元素呢?笔者以“苏麻离青”钴料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现在被认为是一种含有砷、钴、铁、锰等元素的天然玻璃质类的晶体矿物,实际上就是天然水晶、天然石英类的矿物。由于它的硬度(大约在摩氏7度)比较大,不易研磨成特别细的粉末;如果再加上烧制温度或时间上的不足,那么它就会有一些特别细小的晶体颗粒没有完全反应掉而有所残留,虽然经过了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但砷元素仍然是被“包裹”在这种特别细小的晶体之中的,它并没有受到外来因素(高温)的影响。就是说晶体不被破坏,砷元素就会存在,这也就是它能以极少极少的“痕量”存在于青料中的原因。显然,“闪亮点”中含有大量的“砷”,这说明它是被“包裹”某种晶体中的,符合金刚石的结构形式。

八、结束语

此“嫁妆瓶”上青花钴料中存在大量的碳元素,这是青花钴料成分上的一个新发现,而这种“碳”又是由金刚石转化而来,就更加令人感到震惊。所以,关于它的产地、来源及使用时间、范围等诸多问题笔者正在与有关专家共同探讨、研究,也希望广大读者提供宝贵意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如何鉴别青花瓷的青花料


青花瓷深受当代人喜爱,很多人会将这些青花瓷摆在家中以供观赏,也有很多被收藏。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辨别,其实只要认识了青花瓷上的青花料,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分辨。那么,究竟如何鉴别青花瓷的青花料呢?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特质,这其中又分为进口青花料和国产青花料之说。

一、进口

1、苏麻离

这个青料特别好辨识,具有独特的铁锈,色彩特别深的地方还会有点发污。这种青料元代的人就用了,当然也有和国产混合使用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颜色就会暗,并且出现的铁锈就会比较小了。明代开始这种料子就开始大量使用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料的消失是在成化早期。

2、回青料

这个使用期间在正德晚期到天启年,它的蓝色中带点紫头儿,色彩也是十分的绚丽。这个在使用的时候搭配石子青,搭配得当最好,如果混入少了,就显得特别紫,纹饰变得模糊,嘉靖时期使用的期间,就是混入少石子青;如果混的多了,就又会变成灰色了,嘉隆庆时期就是混的多。

3、翠毛蓝

这种使用的就是珠明料,康熙时期那会使用的比较多,颜色也是十分的亮丽,多用于对人物山水的勾画。

4、洋蓝

光绪年间十分流行的叫洋蓝,色彩有点紫色,看上去像紫药水一样的颜色。

二、国产

1、石子青料

刚刚提到的和回青料搭配在一起的就叫石子青料了,流传的时间比较久,一直从元代到早清年间都在使用,可以展现在青花瓷上的颜色有很多种,需要研磨,研磨的好的就比较蓝,研磨的差的就会有点犯污。元代的青花瓷的颜色就是有点暗暗的,灰灰的。

2、平等青料

成化年间,弘治以及正德年间,大量使用了平等青料,这种青料的颜色比较淡,是青灰色,从青花瓷中可以看到类似“棉絮”一样的暗纹。

3、浙料

浙料虽然在万历期间就有,但是并不多见,清代顺治的时候是比较流行的,其中成色最好的是在雍正到乾隆期间,这期间的颜色发亮,发蓝,特别艳丽。而在嘉庆道光时期,浙料就开始变得有点发黑了,再到咸丰之后可以看出的是用的浙料有点偏灰。

所以,要想准确的鉴别青花瓷的青花料,那么对于以上的这些常识一定要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鉴别。

陶瓷青花料——回青


最高等级的回青也称佛头青。回青料纯然一色,蓝中透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明代正德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景德镇御窑厂使用的一种进口原料。多与石子青配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蓝。

瓷器中的经典青花料


我国是制造瓷器的大国,从古至今文化源远流长,但凡对瓷器稍有了解的人都听过“景德镇”这个名字。这个因瓷器而闻名于世的城镇,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相对著名的青花瓷器。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为青料,并形成其独有的风格。认识苏麻离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无疑对于上述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鉴识大有裨益。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四个时期,一是元代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四是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陶瓷史称其为“空白期”。由于烧制工艺不同以及火候、还原气氛不同诸原因,苏麻离青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呈色情况有明显区别。这当中,尤以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永乐、宣德时期苏麻离青的呈色特征,有三种典型情况。一种为呈色靛蓝,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线条的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以手抚摸可感觉有凹凸不平状。另一种发色蓝中泛紫,甚至呈明显的紫罗兰色,发色浅淡,浅淡处呈星状点滴晕散;浓聚处结晶斑连点成片,呈黑青色,浓淡反差极其明显,晕散十分严重。

晕散,是指液体落在纸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的情状,也即俗语所说的“洇”,如纸洇的厉害,洇水等。青花瓷器绘制也出现相同的情况,故有是说。晕散是苏麻离青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论是哪一时期的苏麻离青,无论其呈色如何,或多或少总是带有晕散,没有晕散的苏麻离青是不存在的。永乐、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晕散情况尤为明显。苏麻离青出现晕散的机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与釉层有一定的关系。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釉面多肥厚莹润。据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先生介绍,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釉面肥厚且较为透明,如果用30至50倍放大镜观察,其气泡的分布多呈大小不一、间距不一的星状。的确,从所观察的实物标本来看,这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是比较多见,而且,越是晕散严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也越是普遍。但是,呈鱼子纹状气泡分布均匀的情况也属常见,一般来说,釉面呈鱼子纹状气泡的晕散情况较轻。在30至50倍放大镜下观察结晶斑,也有两种情况:呈浓黑色的结晶斑,多呈锡铂状,也可以说是“锡光”;呈褐色的结晶斑,则呈深色的“铁锈黄”。

苏麻离青的第三种情况也为典型色,以故宫藏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最具代表性。其主要发色特征是:发色蓝艳,晶莹亮丽,仿佛镶嵌于釉下的蓝宝石,熠熠闪光,并呈现出明显的紫罗兰色;凝聚处有明显的浓黑色结晶斑块或斑点,晕散情况严重。这种呈色令人宝爱,所以,耿宝昌先生所着《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就是以这件三足炉的绘图作书影,即封面书题字下的图案影衬。

晕散与结晶斑,是青料粗粝所致,如以强光照射可明显看出,结晶斑实际上就是青料中斑斑块块呈颗料状的锈斑,原因极有可能是因铁质高所致。青料粗粝,也极有可能是造成晕散和结晶斑的原因。晕散和结晶斑,本来就是一种缺陷。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景德镇御器厂明永乐、宣德曾出土大量实物标本,其中因晕散过重或呈色过于深重,常常是被废弃或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说明了这一点。

之所以称其为典型色,是因为苏麻离青的上述三种呈色,目前仍为现代仿品不能仿成,因此为业内人士称为“开门”。

苏麻离青的第四种情况,为呈色靛蓝浓艳,有的不含紫色,有的蓝中微泛紫或紫色较明显;结晶斑少见,且多呈褐色,不见浓黑色者;浓淡色阶明显,有明显晶莹剔透之感,或呈半乳浊状,但仍显晶莹。这种呈色,以故宫所藏并于现在展出的永乐狮球款及花心款两件压手杯最具代表性。学界多认为这是永乐也包括宣德在内的“细路活儿”。颇有道理。明谷应泰《博物要览》载:“永乐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说明这种呈色正是时人所追求的,但不易做到,尤其是大件器物,更不易烧成。目前,景德镇仿永乐、宣德青花多以此为蓝本,但其与真品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没有任何可比性,因此不论。

苏麻离青的第五种情况,以故宫藏宣德款青花缠枝大梅瓶和青花海水龙纹高足碗较具代表性,其呈色特征是:色泽淡雅,蓝中泛紫,或呈浅天蓝色,不含紫色;晕散情况较轻或不甚明显;不见结晶斑。因此,有专家认为这是以国产料绘制。但是,这一说法不知有何凭据。

从文献来看,明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当然主要是指官窑的情况,所用青料都是苏麻离青。明王士懋《窥天外乘》载:“永乐、宣德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是有关苏麻离青最早的文献。明陈继儒《妮古录》载:“宣庙窑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勃泥青。”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载:“宣窑之青,乃苏勃泥青也。”明王士性《广志绎》载:“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之青,真苏勃泥青也,成窑时皆用尽。”清朱琰《陶说》、蓝浦《景德镇陶录》、唐秉钧《文房肆考》等文献,都有相同的记载。宣德朝如此,永乐朝也不会例外。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皆以苏麻离青为青料,文献与实际完全相符。

永乐、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有粗粝、细匀之分,着色方法有浓淡之分,青料细匀颗粒少见,则无结晶斑现象,而着色浅淡,则失去浓艳的特征,此实为自然之理。另外,永宣青花瓷器多以小笔醮钴料上色,因此要不停地用笔醮钴料,这样从起笔到收笔出现了深浅浓淡不一的明显特征,这一特征的成因属用笔方法所致。我们说苏麻离青有明显的色阶,则非指这一情况。色阶,是指色的质地,也是料质本身的显现。苏麻离青无论是呈色深重还是浅淡,其色质总是具有深浅不一的特征,这可以说是苏麻离青的本质特征。我们以扬州博物馆所藏元代蓝地白龙纹梅瓶为例,其釉层极其肥厚,发色蓝艳深重,但其总是影影绰绰透出泛白的胎色,即为显例。

宣德款青花缠枝大梅瓶虽呈色浅淡,也无结晶斑,但有明显的色阶,其色质与色地都呈现出苏麻离青的主要特征,应属用进口料绘制。宣德款海水龙纹青花高足碗并非是以国产料与进口料相结合,如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海水与龙纹实为同一色,只是深浅浓淡大不相同。这是使用“分水法”的结果。分水法又称浑水法,这一着色方法早在元代就已成熟。以故宫所藏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实物来看,那种论永宣青花则必谈结晶及下凹不平状的看法,应该得到纠正。

苏麻离青的呈色情况比较复杂,如一一细观永宣时期的实物,便会发现其中的差异。另一方面来看,尽管苏麻离青的呈色情况复杂,而将其放置在一起,又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之感。因此上述情况,也只是概括性的认识,约略其大概,通过排比分析,力图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陶瓷鉴定,是以考古学的标型学为基础,而标型实际上就是可靠的科学的物征,如果离开这一基础,则难免会全盘皆错。

宋青花的发现与研究


青花是一种釉下钴蓝彩,是在瓷胎上以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性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因为钴料在高温中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所以称为“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于元代,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唐青花的存在,已被目前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在墓葬、城址以及海底沉船中均发现有唐青花,此外一些民间收藏家也收集有唐青花的标本或完整器。更为重要的是,在河南巩县窑的窑址中找到了烧制唐青花的窑炉。学术界对唐青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存在不同的认识与观点,但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共识。

宋代青花,虽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但是目前却存在较多的争议。因为实物材料太少,许多著作和论文对宋青花的表述都比较简略,也有的学者对宋青花的存在持否定意见。比如有学者认为,浙江金沙塔和绍兴环翠塔宋代塔基内出土的青花瓷片的年代被提早了,“不能简单地说,有唐青花,必然有宋青花,有元青花”,“因为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偶然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技艺,完全可能中断失传,完全可能在沉寂几个世纪之后,重新被发明。”1此外,绝大多数民间收藏者也对宋青花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一提宋青花,多数人即条件反射式地称“臆造品”。那么,宋代是否存在青花呢?

一、考古发掘出土的宋青花及其他年代可靠的宋青花

研究宋青花必须以可靠的实物材料为依据。虽然目前有许多民间收藏者都声称自己发现了宋青花,但这些所谓的“宋青花”大多数并不可靠,有的把明清时期的偏窑青花当作宋青花,更有甚者把一些新仿、臆造的器物当成所谓的宋青花,并撰文引经据典地加以考证,这类文章在近年的网络与相关收藏杂志屡见不鲜。解放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宋青花材料,以及目前发现的年代可靠的宋青花,主要有以下一些:

1、1957年2月在浙江龙泉县城南金沙塔基下层夯土中出土13块青花的残片,经拼凑,属于3件碗的口、腹部残片。青花绘于器物内、外两壁,题材有盛开的菊花和复线圆圈纹等,青花呈蓝黑色或灰蓝色。在拆塔时,发现部分塔砖上模印有“太平兴国二年”1977年 的文字。青花瓷碗的碎片出在夯土层中,说明它们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北宋初的太平兴国二年。

2、1970年秋在浙江绍兴翠环塔基下1米深处的夯土中出土一块青花翻口碗的腹部残片青花发色呈淡淡的蓝青色口沿饰弦纹外腹部为放射性斜线纹里外施影青釉胎质细腻洁白塔基中所出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3、1973年,北京市文物局赵光林在日本东京达仁堂古玩店见到一件南宋青花瓶,高33厘米,长颈、鼓腹、砂底,有火石红斑,两侧塑有鱼形耳,正面腹部直书“隆兴”二字,背面画一小树,下饰花草纹,釉色泛青,表明是一件含钴量低而含铁量高的青花器。

4、2003年9~11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重庆市巫山县胡家包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一座北宋墓(M4)中出土1件青花瓷碗,同时出土的还有谷仓罐,骨簪及铜钱等遗物10余件。钱文有“五铢”、“货泉”、“开元通宝”、“熙宁重宝”、“咸丰元宝”、“元丰通宝”、“皇宋通宝”等。最晚的铜钱年号均不晚于北宋。青花瓷碗,高5.2、口径13.2、底径5.5厘米。敞口外撇,圆唇弧腹,平底加矮圈足。内壁绘3圈青花圆圈,内底有一字符,外壁饰花草,用笔随意,青花蓝中略泛灰黑。从随葬品判断,该墓是一座北宋晚期墓葬。

5、2004年6月,在浙江余杭区仓前镇八字坟宋代墓葬群的4号墓腰坑发掘出土1件带盖青花小罐,出土时里面藏着两枚北宋“嘉佑元宝”小平钱。同时出土的还有两只青瓷碗、一个硬陶罐。宋代带盖青花小罐高5.3厘米,直径6.5厘米,口径4厘米,小罐上四朵盛开的菊花古朴优美,冰裂纹自然舒展。从图片上看,这件青花罐发色纯正,釉面光洁,已经属于成熟的青花瓷器。

6、2005年3~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对故城县李家庄村宋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宋代地层中发现了1片青花枕面残片。白釉泛黄,釉下施化妆土,瓷胎颜色偏红,瓷质疏松,表面以线条勾勒出珍珠地衬云彩轮廓的蓝彩图案。

7、据《中国青花瓷》一书介绍:近年在江西景德镇郊区发现大批宋代的瓷器碎片,其中有一些瓷碗的底部带有草书海字形的图案,碗外边缘有波浪纹。纹饰呈色晦暗,为带一点青味的灰黑色。在距景德镇三十里的南市、宁村一带,这类青花瓷片更多。

8、据李辉柄先生介绍,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宋哥窑大碗,碗底中心用青花钻料在釉下书“宝用”二字。另据王荣增介绍,20世纪30年代国家古物陈列所展出的两件“宋哥窑葵瓣口盘”,两器底足内部都写有“宝用”二字,字体仿铜器铭文,当时的陶瓷研究者一致认为字迹呈色属青花。该二器后已被运往台湾。此外,据某收藏家提供的信息,他收藏的一件宋代官窑瓷器的底部用青料书写一“官”字,青花发色呈蓝黑色,青花有晕散。

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都证明宋青花确实是存在的。根据这些宋青花实物材料,我们发现宋青花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宋青花的胎质一般较粗,多数为灰白色胎,也有少数胎色洁白,胎质细腻。底釉有影青、白色泛黄、淡青色釉等,真正纯正的白釉很少。器物烧成质量普遍不高,除杭州宋墓出土的宋青花罐较精美外,其余均较粗糙。

2、青花发色多数都为蓝黑色或蓝灰色,有的甚至带一些黑色,青花呈色不够鲜艳。浙江宋代塔基出土的宋青花,经化学元素分析,使用的青花色料为含氧化锰很高的国产钴料。其他地方发现的宋青花,从它们的呈色特点来看,应该也是包含较多杂质的国产钴料。宋青花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釉上青花大多有晕散现象。

3、宋青花的纹饰主要有菊花、牡丹、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和文字等,纹饰简单,仅在少数器物上有比较复杂的纹饰。纹饰题材内容单一,远不及元明清时期的青花丰富,尚未发现有人物、动物、山水等题材的宋青花。

4、宋青花基本都是实用器物,目前发现的造型有瓶、罐、碗、盘、枕等,其中既有碗、罐类小型器物,也有高达30多厘米的瓶等大件器物。

二、宋青花相关问题探讨

有的学者以宋青花发现的数量少,烧成的质量不高,而对宋青花提出质疑。故宫博物院李辉柄先生在《青花瓷器的起始年代》一文中,将“青花”定义为:“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用名称。具体说,就是以钴料在白瓷素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以透明釉,于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并提出青花瓷应具备五个要素,即高温烧成的素肌玉骨的白瓷胎;高温透明的白釉;青花原料为氧化钴;用毛笔以氧化钴在素瓷胎上描绘纹饰;在绘好纹饰的胎体上施釉,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李先生认为,“唐青花的胎质、胎色、釉色及青花的流散现象等等,与青花瓷器所要具备的条件还相差甚远。尽管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虽然使用笔描绘出花纹图案,然而,青花均出现流散现象,这无疑证明它是釉上彩,而不是釉下彩。因此‘唐青花’的命名是不妥的。”浙江两处塔基出土的宋青花瓷,“审视青花的呈色,明显地具有晕散的特点,可见是釉上彩。”李先生进一步得出结论,“据青花瓷器的科学概念而论,唐宋时代均无青花。”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起源与发展的问题,青花瓷器也不例外。宋青花属于青花瓷器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胎、釉、青花用料、纹饰内容、烧成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正如商周时期的原始瓷,虽然在胎、釉、制作工艺和烧成温度等方面与成熟的瓷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它已经属于瓷器的范畴,与陶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唐宋时期的青花,我们不能以成熟青花的标准来进行评判,更不能以其发展不成熟,烧成质量不高,发现数量少而否认它们的存在。其实,即使是明清时期的青花,其中有的产品质量也不高,青花发色灰暗不纯正的情况较常见。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一般来说是釉下彩,但也有部分是釉上青花,即先在器物上施透明釉,再用钴料在釉上绘画,然后在高温中一次性烧成。釉上青花在景德镇窑址和一些地方民窑中都有发现。因此,以部分宋青花是釉上彩而将其否定,同样缺乏充分的理由。

虽然烧制宋青花的窑址目前尚未找到,但是出土和传世的宋青花仍然为我们提供一些探索其产地的信息。浙江宋代塔基出土的宋青花,经化学元素分析,证明其钴料来源于浙江省江山县。浙江龙泉金沙塔基出土的北宋青花瓷胎与北宋龙泉金村碗残器和南宋龙泉窑黄釉洗残器瓷胎很接近,并且与龙泉县石层、毛家山、源底、木岱口地区的瓷土组成很接近。从北宋青花胎质与龙泉地区瓷胎和原料相近及青花色料与当地所产钴土矿相近两点,可以断定该处发掘的北宋青花瓷样品应属浙江产品,而且制瓷原料很可能是用龙泉当地的瓷石原料。杭州宋墓出土的青花盖罐,其产地可能也是在浙江地区。此外,器物底部用青料书写文字的宋代哥窑和官窑,也是浙江地区的产品。至于新发现的“宋元祐三年”款识的青花瓶,如果瓶上的文字“崇德厂”是指宋代崇德县,那么其产地也属于浙江地区。除浙江地区外,景德镇也是宋青花的产地之一,在景德镇郊区发现有较多的宋青花瓷片。此外,河北故城县李家庄村宋金遗址出土的宋青花残枕瓷片,从珍珠地纹饰、胎釉特征看,应是北方地区磁州窑系产品。宋青花的产地,除以上比较确定的地区,可能还有其他的地区也生产宋青花。比如重庆巫山县宋墓出土的青花碗,其产地就值得进一步研究。联系到新发现的“宋元祐三年”青花瓶,也是发现于重庆,如果其上的“崇德厂”不是指浙江崇德,而是另有所指,那么重庆地区也可能是宋青花的产地之一。总之,目前发现的宋青花在胎釉、装饰和产品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产地不同。宋青花的产地有多个,这是肯定的。

关于宋青花与唐青花、元青花的关系,是宋青花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目前发现的实物来看,宋青花的年代虽然在唐青花之后,但是它们之间在青花用料、烧制工艺、纹饰内容、产品风格等方面,并无直接的渊源关系,唯一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用钴料作呈色剂在瓷器上烧制出蓝色花纹。唐青花的生产规模较大,有的甚至远销海外。唐青花产品主要出自是河南巩县窑,属于北方窑系。宋青花主要发现于南方,产地主要为浙江和江西。从瓷器质量而言,宋青花中虽然有部分质量较高、纹饰复杂的器物,但其多数的烧制质量较差,纹饰简单,在工艺上并不比唐青花进步。宋青花与元青花之间在胎釉、青料和纹饰等方面,差别明显,看不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实质性的渊源关系。虽然宋青花与唐青花、元青花之间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是宋青花却在我国瓷器釉下钴蓝彩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宋青花保存了唐青花烧制钴蓝彩的技术火种,并在两宋三百年间加以发展和创新。元代成熟的青花瓷的出现,就是在宋青花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命和创新而发明的。如果没有宋青花,那么成熟的青花瓷出现的年代也许会推迟很多年。

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物都证明宋青花确实是存在的。宋青花虽然与唐青花、元青花之间虽然没有窑系关系上的渊源关系,但它们在技术上却有继承与发展的联系。

青花料有哪些种类


青花主要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的胎体上描绘纹饰,然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之后还原焰一次烧成一般温度在1200度左右,因为高温烧制之后会形成蓝色,所以也称之为白地青花瓷(釉下蓝)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而青花料的种类主要有一苏泥麻青是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的专用料,铁高锰低,发色艳丽有铁锈斑和晕散的现象;二 平等青主要是在明朝成化至嘉靖中期中广泛使用,产于江西乐平发色淡雅清新;三 石子青是明朝中期的民窑青花专用,色泽灰暗,主要是回青之前进行使用;四回青是进口的青料,主要是在明朝时期官窑专用,发色兰中泛紫;五 浙江浙青料色泽浓艳与优雅并存,其中在这儿最著名的就是康熙翠毛蓝,以上五种是青花料中最普遍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朝青花成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而明清时期还新烧制出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等,这些都彰显了青花料品种的丰富。

其中回青是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话,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这种颜色是所有青花料中最具特色的,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在明朝嘉靖年间常常使用,笔路分明清晰,这一时期的明朝嘉靖年间的纹饰出了传统的仍然流行之外,还有道教的色彩纹饰大量加入,如云鹤、八仙、八卦等,虽然回青难以调和但是呈色非常的稳定,纯正,蓝中泛紫,胎釉极其的细腻,所以这一时期是回青料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国料中以浙料的品质最为上乘,其中发色青翠,因为其颜色和容易与其他成分相融合所以说明朝万历年间中期到清代景德镇的官窑青料则都采与此料,而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多淡描的青花,纹饰除传统的之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布局繁密有了镂空和套活环等工艺,所以这一时期的浙料使用较多,成为了国料中最上乘的。

苏泥麻青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着“铁锈斑痕”,在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朝时期的永乐和宣德官窑所用的青料均是这一种,而在我国的这种原料是没有的只能依靠古波斯、叙利亚一带。

现在在我国的青花瓷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流传下来的上乘青花瓷器却很少,所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仿制的一方面是做工方面没有古代时的精致缺少,原料的提纯度和使用上开始追求高利润,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很多的原料都已经很稀缺,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他的成本就会上升,导致只能用价值一般的原料所以最后的成品可能会相差很多。青花料是决定上好青花瓷的决定性材料。

蓝料彩与青花的区别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在漫长的烧制历史过程中,青花瓷出现了非常多的品种,每一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特色和样式,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色彩,比起传统的青花,它显得更加层次分明,青翠浓艳,在成熟的瓷器烧制技术下,它逐渐成了青花瓷器中的佳品,这种青花釉色俗称蓝料彩。蓝料彩也用于称呼康熙青花的代表色彩。

康熙青花之所以在历代青花瓷中脱颖而出,除了瓷器胎釉精细,造型丰富,纹饰优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釉上的青花色泽比其它青花鲜艳。清朝康熙时期,因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贸易变得更加繁荣,人们对艺术品层次的要求自然也随着升高,这时候,康熙恢复了景德镇御窑厂,从而促使瓷器得到了更高水准的发展,传统的青花瓷器随着也得到了更大的改良和升级,一种叫蓝料彩的青花釉色随之出现,专业的叫法叫翠毛蓝,因为它的色泽犹如翠鸟的羽毛而得名。

青花瓷是非常受欢迎的瓷器品种,但是康熙青花与传统的青花比起来,色泽就要鲜艳得多,这种运用蓝料彩釉色的青花瓷,没有明朝时期的蓝中泛紫的情况,而且,早期的青花因为使用浙料,烧制出来的颜色会有蓝中显灰的情况,有些发色还会变得更加灰暗。蓝料彩提炼精纯,色泽鲜艳而青翠,明净艳丽,颜色明艳却不俗气,细看观看,它还会发出宝石般的蓝色光泽,鲜艳而不火气。这就是康熙青花为什么受世人相争收藏的原因。

康熙蓝料彩,又叫做康熙翠毛蓝,它的层次感非常强。传统的青花难以做到深浅展现,康熙蓝料彩却具备了这种特质,它甚至可以像波浪一样将这种深浅一层一层地呈现出来,让纹饰拉出了层次感。同时,康熙蓝料彩的笔道清晰而且明丽,哪怕是细如发丝的笔迹,都能清晰可见。它的发色钱于釉下,可看出渐变但又区别于晕染或晕撒的脏乱之感,画面清澈而明朗。因为这种特质,康熙蓝料彩能够呈现更加精细的画面,比起传统青花,它的纹饰就要精细得多,整体看起来也就更加精致,与传统青花放在一起,自然更加显眼。

将这两者比起来,传统的青花应该是古朴之中更显沧桑,对传统的工艺和技法进行了继承,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康熙蓝料彩则让这种价值变得更加珍贵,它明丽艳雅的颜色,就像秋天里的万里晴空,蓝得毫无杂质,犹如珠宝焕发出的光彩,是青花之冠,举世尊崇。

叙说梅瓶上的故事


几年前笔者收藏一件明嘉靖朝青花人物束腰梅瓶(如照高19厘米)。这件梅瓶上的人物纹饰不是通常的高士、老人、仕女、婴戏,而是两个写实女性人物对话场景。人物神态取意鲜明,绘画用笔挥洒生动,画面上一个侧背站姿的半大儿童尤其刻画得意趣深远而含蓄。画面中还有腾腾燃起的烟火和山石树木、屋舍棱窗。笔者初识此物,认为是一幅描写市井风情的艺术创作。因为这样的主题在明晚期已蓬勃发展。然而随考识的深入,笔者发现梅瓶纹饰竟然与产生于我国明晚期的奇书《金瓶梅》中的一段内容相吻合。这段内容就是吴月娘将西门庆遗腹子孝哥化给永福寺老僧普静为徒。这段内容的梗概,《中国文学名著速读手册》是这样介绍的:西门庆因荒淫无度,暴病身亡。恰在他身死时,吴月娘产下一遗腹子,取名孝哥。西门庆死后,其生前的家奴妻妾各寻去路,一家只剩下吴月娘带着孝哥。她想去济南投奔西从前的结义兄弟之一云离守。途经永福寺,吴月娘曾许下老僧普静将孝哥化给他做徒弟。这次遇到,吴本不愿践诺,但夜做噩梦,经普静点化,才知孝哥正是西门庆托生的,要做和尚以赎前愆而修后果。月娘痛哭一场,与孝哥告别。普静给孝哥取法名明悟。

《金瓶梅》一书结尾部的这一情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实际强调了一种因果报应的教化思想。按上面内容,纹饰中左边妇人应为吴月娘,右边老尼模样的应为普静。月娘身后的半大儿童即为孝哥。但吴月娘的衣帽为何似男性?普静本为老僧,而此处为何是老尼模样了呢?笔者认为,吴月娘要去济南实际是逃避金兵南侵的,这样的出行,孤儿寡母必要做一番乔装,岂不见孝哥也是一幅伙计模样?关于普静这个人物,笔者认为“金瓶梅”从产生到刊印,中间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民间传抄、流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普静是否也曾以老尼的身份出现过?抑或是绘瓷家在绘制瓷器时加进了自己的创作意图,也未可知。正如《金瓶梅》一书年轻的研究学者田晓菲女士在对《金瓶梅》词话本与绣像本进行研究、比较时发现“这两个版本在其思想背景上,在其人物形象塑造上,在其叙事风格上,都具有微妙而显著的差别。”“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不是有一部《金瓶梅》,而是有两部《金瓶梅》”(《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前言P6。)。

《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小说,但它也是一部奇书、禁书。此前我们从未听说过有取材该书内容的纹饰绘于瓷器或其他器物之上。而本文梅瓶的纹饰取材于《金瓶梅》人物故事,这对于《金瓶梅》一书及晚明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关于瓷器的年代,束腰、撇口梅瓶是嘉靖朝的典型器型。青花颜色蓝中泛黑是嘉靖早期以石青料为主而形成的特征。此外,从胎质、釉色、绘画风格上也能帮我们辨识出这件梅瓶是开门的明晚期瓷器。关于这一点,目前见过此件瓷器的业内人士勾惠娴女士、闫冬梅女士、胡朝辉女士都给予了比较肯定的意见。而王忠义先生则从绘画的角度对纹饰的艺术成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另外,这件瓷器是出自官窑还是民窑?笔者认为这应是一件出自官窑但非内供的瓷器。尤其可能是一件在准备烧制一批内供瓷时,为试窑火,釉料等试烧的一批瓷器中的一件。这从梅瓶规整的器型及莹润、洁净的釉色不难看出。由于不需供官,因而绘瓷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创意)挥洒的描绘了金瓶梅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由于是自珍自赏,因此无论是纹饰的绘画还是瓶底的款识,其用笔均更潇洒、更遒劲和更充满了灵气。但也由于此,梅瓶下部近底处出现些许缩釉,纹饰下部的海水江牙也由于太过挥洒而显潦草,为这件准官窑器留下了疵点。但这些都不影响梅瓶作为一件古瓷器给人留下的深沉的美的艺术感受。

解析微晶石一次烧和二次烧的区别


微晶石从2011年开始逐渐在市场上兴起,时至今日,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了建筑陶瓷市场上的主角之一。微晶石材料色泽自然,晶莹通透,有着堪比天然石材的纹理,深受消费者欢迎。传统的微晶石一般是二次烧成,存在硬度差、易显脏等缺点,而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有不少陶企推出了一次烧微晶石产品。那么一次烧与二次烧的微晶石有什么区别呢?

一次烧微晶石更节能。二次烧微晶石先经过坯体高温素烧,后再铺上微晶玻璃溶块再次通过高温煅烧。其中素烧时间约70-110分钟,釉烧时间约120-150分钟,总时长超过3小时。一次烧成的微晶石是砖胚、花纹、微晶玻璃层经高温煅烧一次成型。烧成时间约为120分钟,总烧成时间比二次烧大大缩短,更节能。

一次烧微晶石更抗污耐磨。二次烧的微晶石坯体与微晶结合程度不佳,耐磨度较低,莫氏硬度为4-5级,而一般抛光砖的莫氏硬度为6-7级。一次烧的微晶石砖坯与微晶层结合度更好硬度更高(莫氏硬度达到6级)、耐磨度更好。另外,一次烧微晶石釉烧温度比二次烧微晶石高,烧成温度的提高使其热稳定性更高,产品能耐急冷急热,无后期龟裂隐患,更加抗污耐磨。

二次烧微晶石还是主流。一次烧微晶石的烧成时间短,坯体没经过素烧,在坯体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都要排出大量的气体。如果烧成过程操作不当,就会在釉层中形成较多或较大的气泡,抛光后就会吸污。二次烧坯体是经过素烧的,坯体吸水率接近零,这样在釉烧过程坯体就不会再有气体排出,产品表面的气孔数目能大大减少。在装饰效果的透明性与通透性方面,二次烧微晶石的效果也更佳。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解析一嫁妆瓶上发现的青花料(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解析一嫁妆瓶上发现的青花料(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青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