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文化 > 导航 >

王宇斌:文化收藏前端的智者

王宇斌:文化收藏前端的智者

陶瓷文化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宇宏瓷砖

2020-07-03

陶瓷文化。

天山网讯他是中国著名的辞赋家。目前他作的对联和辞赋,刻碑、刻石、刻匾的已经超过百块。

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他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位大收藏家。

字画、奇石、民俗、珍贵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铜器、线装书、名家茶壶、老家具、矿石、奇石、老瓦档及化石标本,都成为了他的陈列品。走进他的家,俨然像走进了汇聚新疆文化的陈列馆,眼睛落在哪里,都能看到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藏品。

他说,收藏是一个财富的积累,更是审美的一个选择。“收藏,我不是顶尖的,但在对文化收藏的理解上,我可能是顶级的。”

9月24日,王宇斌接受了新疆都市报记者的采访,记者不仅走进他家欣赏了他的汇聚各种文化元素的藏品,这位走在文化收藏前端的收藏家,也谈了他对当代收藏的独到见解。

不经意间,成为民间收藏大家

原始时期的石器、老琉璃、菩提子,塔吉克的鹰笛,出自名家的茶壶,古庙的钥匙,老秤砣,老烟锅、民国时期的瓷念珠,西周的古玉,珊瑚、老的火镰,这些就随意地挂在墙上或者放在陈列架上,还有古旧的瓷器、陶器……

各种价值不菲的奇石,散落放在花盆里和书架上;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还有仿古家具镶着明清时期的雕花板……

最让人感叹的是,客厅的正面是用完整的雪鱼化石和北鲵化石镶嵌而成的文化墙,而在饭厅,一面的墙裙是用石镰、石斧、石铧、石祖等许多叫不上名的原始时期的石器做装饰镶嵌而成,迎面墙上挂着天然紫荆花根自己长成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根字……一件件藏品令人咂舌。连过廊顶上的彩绘的都是由出色的年轻画家画的。

对于他的收藏,王宇斌说, “我过去只当做摆设、装饰,没想着是在收藏,不过是无意间踏到了点子上,是对古文化的了解使我选对了物件。”

镜框里有一张明信片,这边是西镇的邮票,而明信片上写有一首诗,上面有北京天安门城楼管理处盖的章,”我的诗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是天安门管理处接我上天安门作的诗,给我盖了章,这个名信片是一种纪念,也可以收藏。“

一些并不被注意的稻草,也有来历,“这些稻草是唐朝的,新疆挖掉了一个唐朝烽火台,这是烽火台下奠基的稻草。日本就有稻草博物馆,说明它也是可收藏的。”

介绍藏品时,他的手中拿了一根木棍,这个也有来头,“这根草是蓍草,只长在伏羲墓的后面,乌鲁木齐文化人手中只有几根,这是新疆著名书法家闵荫南、翁伯祥拿字画换来的,给我一根,古人用它占卜用,现在我当讲解棍。”

“这是用钧瓷烧的达摩,是少林寺武术总教头送给我的,有两位大师签字。这也就是一种文化了,另外他们还送给我了一套少林镇寺之宝‘少林秘籍’,内含《易筋经》、《洗髓经》等,是赠各国元首的少林寺最重的礼品,这些都作为我的一种收藏。”

每一件藏品都蕴含了很多故事,而这正是王宇斌最看重的收藏价值。“我没觉得东西有多么贵重,我只是想把我知道的文化气息及新疆文人的气息尽量都归纳进来,传播出去。”

门上的牌匾“未了斋”是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写的,门侧面磨沙玻璃上,有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席时珞的书法,有书协副主席陈黎的书法,有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画,旁边还有已故刘萧无先生用书法写就赠予的王宇斌的诗,“众多文化元素汇成独特的收藏,什么是精深、优秀的文化,你能给别人转达的思想信息越多、越深刻、讲的时间越长就底蕴越深。”

字画收藏,融合最优秀的文化元素

王宇斌是中国著名辞赋家,目前是国内百度辞条中全文收藏推介最多的作者。在网上搜《长城赋》、《黄河赋》、《岳江楼序》、《天马赋》……就可以看到他的文学造诣。而他收藏的新疆文人的字画之多更让人惊叹。

一幅谢家道的画,画上有兰亭奖获得者张沧、戴永芳以书法补写的王宇斌的诗,这就形成了新的意境。一幅王均兵的画,上面有著名书法家翁伯祥题写的王宇斌的诗,这又是给后人留下的一个精品。

“这是原书协主席李般木写的一幅对联,李般木是代表新疆文化的一个重要人物,我留了他的字,写的是我的对联,所以在我的家里就更有一种收藏价值。”

一幅长达数米由老书法家席时珞书写的王宇斌的《胡杨赋》,新疆文史馆馆员闵荫南在看了这篇《胡杨赋》后,在题跋中写道:“赋自汉兴起,司马相如杨雄而下,晋之陶靖节,唐之王勃皆有名篇流传千古,然赋之为体铺陈排比,四六对句,押韵合辄欲驾驭之又能抒情言志诚为难事也。故文人学士多视其为畏途,新疆地方史上未见有能赋之人,今有之,王宇斌先生是也,先生尚未到天命之年,已有很多赋作,成就非凡,是勤奋好学极具才情使之然也……”。作品的后面还有新疆青年书法家张沧的题字。

“给我赠书画并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多是名家,都是成功人士,都有一种成人之事的胸怀,同样我也会是这样的人。”说这番话时,王宇斌很平静,没有丝毫的炫耀之意。“我的字画很多,说收藏了一卡车字画也不为过,其实一卡车也不多。上千幅字画,讲解三天也讲不完。”

“对于字画,刚开始我只是认为是一种装饰,能对我的创作环境有一个改善,对我交友环境有一个改善,在这个过程中,使我慢慢知道了大美、大真,什么是艺术的高峰。谁都喜欢美和真的东西。好的环境有创作欲望,有自信,有成就感,也能提升自己。同时我发现,朋友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就会希望跟一些更高文化层次的人接触,追求最高的,才有可能达到最高的。”

他说:追求成功才有可能成功,我也是在追求一种成功,而不仅仅是追求一种财富。只有内心的博大才能产生一种浑厚、一种力量,一种影响。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王宇斌的藏品可称得上是“奇珍异宝”,但是,惊叹之余,难免会问:他的工资够买这些宝贝吗?

“我的字画基本全是以文会友朋友互赠的,除字画外许多藏品是我出差时因为喜欢而买的。比如说,带有文字的陶罐,就是一位大书法家赠送的,带字的茶壶是阳光茶坊的老总赠送给我的。许四海的壶,是中国茶道冠军田雨赠送给我的。这其中都有一些故事,在文化交流中必须是互益的。”

王宇斌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得到名家认可后,中国美协顾问哈兹·艾买提给他写了一幅维文的书法,就是“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王宇斌说:“我没有能力专项收藏,只是以文化元素为收藏,文化元素能给我带来愉悦,并且能提升自己,带来很多朋友,甚至增加财富。如果单项收藏,比如瓷瓶,我们的资金力量达不到,以现有的鉴赏水平,也不能准确地对它的价值进行评估,我们能鉴赏的就是它带来的文化气息,这是谁都能感受到的,在这之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先贤们的文化,一种精神,感受先贤们的智慧,有这个就值得收藏了。”

对于盛世收藏,王宇斌认为,搞收藏都有目的,首先要知道你收藏是要干什么,对自己是否有提升。“收藏是一个财富的积累,更是一个审美的一个选择和价值的选择。”

“我觉得我的收藏,有的是文化的需要,有时收藏的是一个劳动成果,有时收藏的是一种智慧,我尽量收藏一个时期最美的东西,最美的往往有不可重复性,证明了那个阶段的历史。”

王宇斌认为,市场上古代文化的真品,已经基本被搜刮尽了,好眼力真还不如好运气。不过现在就是以后的古代,现在最精的东西就是以后最精的东西,侧重点可以是当代眼前的艺术上最高的成就,书法、绘画,文学,特别是文学大家的作品,但我们现在的文学有成就的人并不被重视,他们的手迹很重要,文化信息量较大。另外包括以后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的文化遗留,他认为都是值得收藏的。

对于收藏的意义,他认为:“仅带有占有财富去收藏,那不是真正好的收藏家。”王宇斌希望自己收藏的字画,能更加全面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和高端文人的艺术,更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集中展示并回馈社会。

■人物介绍

王宇斌,号天山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乌鲁木齐市文联委员、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新疆军区军旅书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新疆策划家协会副主席、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

辞赋作品曾被国内外多家报刊杂志介绍。辞赋、对联等作品在新疆旅游景区及公共场所刻碑刻匾已超逾百块,现为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会长。

■后记

厚德载物 天道佑德

“此地四时之景相合,特异风情无双。下蕴煤海油田,直似宝藏粮仓。大风车新能发电,冰川水送来琼浆。土特产海外流誉,甜瓜果赛过蜜糖。额河远来,花簇经济植物;晶辉耀目,岩露高品矿床……

熏风化雨,洗去一切污浊;和谐共兴,迎来无限辉煌。彰贤迎春,民生是为天意;国威永震,白日岂容魍魉。纯善本质,并存仁义;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坚持改革开放,幸福插以金翅;友好生态环境,精神超越胡杨。故曰:亚洲中心,神奇壮丽。实乃聚宝之金盆,战略之要地也!”

这篇文采飞扬的《乌鲁木齐赋》的作者正是王宇斌,这首辞赋表达了他对这个城市的热爱,襟怀恢宏,文笔晓畅。

王宇斌在推介新疆旅游景点方面作了很多精彩的文章,他是新疆名符其实的大文人,他以天山客的笔名写的的《奇石赋》、《玉石赋》,也是对收藏的积极引导。

问他为什么收藏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说,“中国有一句话:厚德载物,我又在后面加了一句‘天道佑德’,口碑是真正的实力。”

他说:“我个人的成就我成功的基础。没有对等的交流,没有心灵的沟通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让记者想起了刚刚看到的出自《中庸》的一句话: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9月28日,在文庙举行了祭孔大典,王宇斌受邀参加祭礼并成为献爵人。在谈到祭孔大典时他说,“近年来,祭孔主要以民间和孔家家祭为主,现在辖区政府开始参与,文化局领导参加,说明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悄悄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在山东是公祭,虽没有国家领导参加,但山东主要领导是参加的,这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文化的影响力应该靠政府力量和最优秀的文化人来影响。如果祭孔大典能来个副市长,邀请各协会的顶尖人物参加,然后再进行一个简单的座谈会,这必然会带动行业,传统文化也有可以带动别的文化,自然也可以带动收藏。”

“我们做一切都要问个为什么,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都说是为了发展,要让文化带动发展,要让先进的文化引领发展、引领和平,但应该怎么做,这才是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他认为,只有用激励的机制,才能推动精品文化。

这两年的祭博格达峰活动,也是王宇斌写祝文。“我的祝文和别人写的截然不同,是自己理解而写出的,不是抄的。另外,有人文知识和文化含量的东西,就有价值,就值得收藏,我作为一个文化人,长远看,包括我的手稿和书法可能也是值得收藏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王健华谈收藏:民间收藏的瓷器95%是假的


前不久,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瓷器类专家王健华应邀参加“天基”杯《鉴宝》专家走进许昌活动,她对许昌民间收藏的热情和藏品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她对目前民间兴起的收藏热,谈了自己的看法。由于王健华是我国著名的瓷器类鉴定专家,因此,她首先谈到了瓷器收藏。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瓷器类专家王健华谈收藏

民间收藏的瓷器95%是假的

河南省是文物大省,而且地处中原,从古至今,各阶层爱好收藏的人都很多,尤其是瓷器的收藏,种类多,藏量大。可能我要说的话很多瓷器的藏友不爱听,但事实就是事实,现在民间收藏及流通领域里的瓷器95%都是假的,剩余的5%也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做的仿古瓷。其他瓷种做仿古瓷都比较晚,河南开始得早,当时只是在恢复传统,供应出口,而且工艺水平很高,所以不是单纯的作假。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看到文物市场需求量大,存在暴利空间,便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开始研制仿古瓷,并大量投入市场。上世纪90年代,文物市场上宋钧、元钧的仿品占交易的八成,现在到了100%,找不到一件真品,甚至早期的高仿品。

研究古瓷,仿古制作我们并不反对,仿古瓷也有很高的工艺要求和收藏价值,但在交易时要说明是高仿瓷,并以高仿瓷的价格出售,这样是可以的。决不能冒充古瓷,欺骗收藏者。

收藏要有知识、有时间、有金钱

从古至今,玩收藏必须有足够的知识、足够的时间、足够的金钱,三者缺一不可。以前,全国只有少数人在真正玩收藏,藏品量大,价值高。现在是全民兴起收藏热,哪里有那么多的真品等你收藏?

玩收藏首先要有知识。这需要你涉猎历史、政治、金融、制造等各门类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一件文物进行初步的鉴赏。这种鉴赏水平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逐步提高的,不是你看几本书就能鉴定文物真假的。

其次,你要有足够的时间。玩收藏是要走南闯北的,而且需要广交朋友,建立深层次的网络。一旦发现自己心仪的藏品,你可能需要长时间跟踪、研究,最终购买到手。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考虑玩收藏。我国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就是在给自己定位后,果断放弃工作,专心搞收藏,后来终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收藏家。

最后要有足够的钱。这个不多说大家就清楚,玩收藏离不开大量的闲钱。你不能刚买一件藏品,因急需用钱又低价卖了,或者借钱去买藏品,这样的话干脆不要玩收藏。

多请专家掌眼

收藏本来是愉悦身心的一件事,平时遇到心仪的藏品,就可以买回来放在家里。收藏的多了,不如请专家给你鉴定一下,看你的藏品是真是假。首先要找水平高、有职业道德的专家给你掌眼,是真的就放起来,欢欢喜喜;是假的微微一笑,就当交了一次学费。不能再拿赝品去坑骗别人,那样只能恶性循环,不利于收藏界的健康发展。另外要多听专家的建议。

中国有句俗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每个藏家都希望自己的藏品是真的,对自己满怀信心。专家在鉴定时是依据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做鉴定的,不是信口开河。他们的鉴定大多和你的看法相反,但还是请尽量相信他们,他们毕竟是公认的专家。假如你还不放心,那么可以多找几位专家进行鉴定。

这样,你虽然花了小钱,却赔不了大钱,多找专家鉴定没坏处。否则,把一件假古董放在家里,就等于在家里放了一个“骗子”,如果再把“骗子”传给后人,那就贻笑大方了。

收藏要有平常心

你要玩收藏,就首先要给自己定位。有多少钱?想玩什么?玩收藏不怕钱少,你可以从几十元、几百元的藏品玩起。当然,如果你有的是闲钱,那你就按你钱的多少去玩,最好是收藏一件价值高的真品,不要贪多,要少而精,这样的藏品升值空间大,即使不升值你也赔不了。

收藏高仿品也不是一件坏事。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高仿品之所以有市场,有升值空间,就是因为那些高仿品严格按照古代造型和工艺,一对一复原,工艺水平相当高,接近甚至超过古代的工艺水平。

同时,高仿制作将古代工艺进行了进一步提升。这种高仿古瓷可以收藏,但千万不能将其当古董去骗人。

最后强调一点,收藏要有平常心。玩收藏就要研究文物,遇到喜欢的就买回来放在家里,闲来把玩欣赏,陶冶情操。即使知道那件藏品是假的,因为喜欢,低价买来欣赏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有的人掏50元买来一件藏品,就期望能卖50000元,这样太天真了,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也不要总想着捡漏。30年前在文物市场偶尔捡漏还有可能,但现在几乎没有可能。在文物市场混迹的人都不傻,不要低估别人,高估自己。玩收藏的境界在于喜欢什么就收藏什么,全凭自己的兴趣,不在乎藏品的真假,有时假的也有假的价值。

人物档案:王健华,1955年出生,女,瓷器类专家,研究瓷器30余年。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150篇。出版了数部个人专著,主要有《古瓷辨赏》、《明清官窑青花识真》、《唐三彩的鉴定与收藏》、《宜兴紫砂的鉴定与收藏》等。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物鉴定中心专家。

一位民间收藏家的文化梦


周斌与他收藏的古瓷壶

周斌的镇馆之宝——元代的青花釉里红凤纹凤首扁壶

5月22日,湖南首届古陶瓷鉴定研讨会暨古陶瓷百壶展在长沙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社科院等国内多所文物鉴定机构的顶级专家相聚于此,围绕一位湖南民间收藏家多年的陶瓷收藏成果进行鉴定,并对藏品价值给出高度肯定。

这位民间收藏家叫周斌,10多年前他还是长沙汽车西站一名普通的汽车调度员。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民间收藏家,很多偶然的机会让他收获了不计其数的古陶瓷。现在他已是有名的收藏家、鉴赏家,他打造的动漫企业也成为动漫湘军中的一匹黑马。

他说,所有的偶然只源于一个必然事实,那就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磨灭的深厚情结。

古陶瓷百壶展当天,走进“中国壶王”周斌的古陶瓷展厅,各种不同款式的古瓷壶让人眼花缭乱,战国的越窑青釉龙首提梁壶、晋代的德清窑黑釉鸡首壶等,其中一尊青花釉里红凤纹首扁壶格外显眼,引得前来观展的人们驻足观望。站在一旁的周斌看着大家对展品表现出的好奇,一脸满足。

上世纪70年代初,周斌出生于长沙县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与喜爱。1996年从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沙汽车西站当汽车调度员。也就是在该岗位上,他结识了领他走上收藏之路的古瓷收藏家陈立宜。

在陈立宜的影响下,从小就对传统文化充满感情的周斌也对收藏产生了兴趣。最开始,他跟随老师去窑口现场收瓷片,花10块钱去淘一个个破烂的碗,那时一个月工资才200元,几乎都用在了收藏上。再后来他辞去工作下海经商,生意做到哪收藏跟到哪。

周斌说,展出的108件古瓷壶是他从事收藏10多年来的成果,这些藏品出自战国至民国时期,108把形态各异的古瓷壶,跨越2000多年历史。周斌告诉记者,这样的古瓷壶,他还有近千把。其中最贵的一把花了100多万元,而他花在收藏上的全部费用已达2000多万元。

在场的专家表示,展出的藏品中有不少价值连城的孤品。

从门外汉到收藏专家,中间的曲折是难以想象的。“刚收藏时,自己非常狂热,见到东西就想收,不加研究与分析,走了不少弯路。由于不了解,经常收到赝品,花了不少冤枉钱。”周斌说,通过近10年的摸爬滚打,他才逐渐放平心态。他深刻体会到,把玩是收藏的最好心态。“此前收藏的东西特别杂,后面便决定潜下心来专门研究一门,而不是盲目的收藏,这一点对于我后来眼光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次展览,集中展示的是从战国到民国各个时期的古瓷壶。周斌告诉记者,在湖南办一次这样的民间收藏展览是他多年的夙愿。多年的收藏经历让周斌看到许多价值非凡的东西留在民间无人在意,以至于很多宝贵的文物流失他乡。“民众的收藏意识还是薄弱,这样的展览目的是希望政府鼓励民间收藏,培养民众的收藏意识。避免那些散落民间的文物流失。”周斌深有感慨地说。

民间收藏家周斌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锦绣神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由他带领的团队制作的动画片《奇游迹》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并与多家厂商签订了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合同,金额超2亿元。

这部720集大型原创动画片《奇游迹》,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与众不同的是,《奇游迹》把动漫与旅游相结合,通过与景区合作,把景区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优美风景融入动画片中。周斌多次表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打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漫更是他努力了多年的一个梦想。

近两年,不少湖南动漫企业出走,导致产量下滑,人才流失。另外,由于原创动漫盈利难、保护难等原因,动漫湘军遭遇发展瓶颈。在他看来,湖南动漫陷入困境,不是因为动漫没有观众,而是缺少喜闻乐见的作品。

周斌说,他打造的动漫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受众在娱乐中受到教益,同时他认为动漫的观众不仅限于孩童,还应包括成年人。目前公司已经启动两大动画项目,一是《奇游迹》,另一项目是《姓氏王国》,以《百家姓》为基础,采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讲述每个姓氏的起源、发展历程,目前正在制作中。其中《奇游迹》已与20多家省级电视台签约,有望今年8月在央视首播。这些成绩让奋斗多年的他百感交集。

周斌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作文便经常被杂志选登,那时他的心里就有一个关于文化的梦,40年人生中虽然也有兜兜转转,最终却还是实现了心中关于文化的梦想。

酒器收藏:品味文化体现价值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家住河南省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的刘小继过得不同凡响,家里每天高朋满座、喜气洋洋。人家逢年过节都用美酒招待客人,他却用几千个样式各异的空酒瓶开起了“以瓶会友”的交流会,让来自焦作市的酒瓶收藏爱好者大呼“过瘾”、“有意义”,也让四邻八乡的人们在新春佳节领略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轮美奂:小小酒瓶让他如痴如醉

“这些酒瓶真是艺术品,真看着稀罕了。”在刘小继的家,秦先生不断发出赞叹。秦先生是专门约了朋友,驾车从焦作市区赶到刘小继家的。虽然早有耳闻,可真正看到刘小继收藏的酒瓶,他们还是非常吃惊。走进他的收藏室里,6000余个造型各异、美轮美奂的酒瓶,放在房间四面展柜上,就像一个博物馆。“酒瓶在收藏界一般被称为‘酒器’,收藏者主要收藏年代久远且有一定造型的酒瓶。”在中国,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只是更多人关注的是“杯中物”,对于酒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许多人喝过酒,随手就将酒瓶扔了,太可惜啦!”刘小继不无遗憾。

作为一个商人,刘小继和酒有着不解的缘份,外出应酬推杯换盏在所难免,用他的话说,过去的自己几乎天天泡在酒坛子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8年,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猴子造型的酒瓶,一下着了迷。从此以后,除了生意,就是想着怎么收藏酒瓶,慢慢地,他竟然把酒戒了。“这时候才领悟到了真正的酒文化!”他感慨地说。

为了收藏酒瓶,刘小继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哪里有酒器展示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收藏,刘小继还学会了上网与收藏者交流,他珍藏的一套德国火车造型的酒瓶,就是从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上海学生那里淘来的。因为收藏,刘小继还认识了不少外地的酒器收藏者。刘小继说,现在他经常坐火车到外地朋友家里小聚,藏友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

在他的藏品中,有一些是由焦作生产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焦作有大小酒厂百余家,当时最有名气的武陟县古寺酒厂还赞助过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名气大着呢。”刘小继说。当然,刘小继的收藏可不止这些,像“北京天坛”、“桂林象鼻山”等,都是他的藏品。不过,刘小继最钟爱的还是一套以竹林七贤为造型的酒器,为了淘来这套酒器,刘小继曾三次拜访这套酒器的原主人,“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我收藏酒瓶的经历也差不多”。颇有些传奇意味的是,他曾收藏一套印有伊拉克前政府官员通缉令的酒瓶,但唯独印着萨达姆照片的酒瓶多方寻找都没有结果。焦作市的秦先生在参观他的收藏时,突然想起自己有,“送给刘师傅就能凑成一套,我决定送了。”秦先生当即表示。这让老刘欣喜异常,高兴了好长时间。

酒器之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酒器,是酒的包装和载体。广义上讲,凡是与酒相关的器物均可称为酒器,但人们一般将盛酒的器物和饮酒的器物称为酒器,酒瓶作为盛酒的容器只是酒器的一种。研究我国酒文化的学者指出:酒器是随着酒的产生而产生的,自古有之。商周时期,酒器主要是由青铜制成的,其中盛酒的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饮酒的有觚、觯、角、爵、杯、舟。

古代平民百姓盛酒器最多的就是坛子了,这坛子的材料和样式都大同小异,在当时应是最平常的。而皇宫贵族的酒器多是昂贵而华美的金银器、瓷器等。当然作为装酒的容器,比如游侠腰上的葫芦,骑士鞍间的皮囊,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筒等,都应列入其中,不一而足。装酒的容器发展到现在,更是千奇百怪、琳琅满目,从品种上看,有单瓶、对瓶、套瓶、系列瓶;从材质上看,以陶瓷、紫砂为主,还有金属的、玻璃的、竹木的、瓜果的;从容量上看,大的可盛装5000毫升、小的仅装50毫升;从形态上看,有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军事兵器等,可谓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设计精美、五彩斑斓。这些酒器不仅蕴含着文化的气息,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感受,或欣欣之气,或盎然古意,或大拙藏工,或小巧纳志,让人未启而先怡其神。

除了制作精致、用料讲究、艺术性较高的酒瓶外,一些酒厂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开发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系列酒,制作了具有纪念价值的现代酒瓶。1997年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四川宜宾酒厂生产了“圆梦”礼品酒和“回归喜庆酒”。为纪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问世400周年,湖北李时珍保健药品厂生产的“李时珍补酒”,以李时珍全身站像和半身肖像为造型,用著名特产竹、蛇、龟精雕细刻制作了艺术酒瓶。观音、罗汉、鉴真和尚、释迦牟尼、屈原、钟魁、财神、关公、济公、孔子、孟子、老子、张仲景、曹操、诸葛亮等诸多历史和神话传说人物都曾被酒企雕塑成艺术酒瓶。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里留。”千百年来,小小的酒瓶见证了酒的生产、酒的饮用,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世事的兴衰,见证了世人的荣华富贵、贫困潦倒,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也见证了才子佳人的情思爱意,它凝结了无数的文化信息,体现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酒器收藏:体味文化,体现价值

作为焦作市骨灰级的酒器藏友,中国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常务副主席、河南酒器收藏联谊会会长王冀宁可谓名声在外。春节专门参加“以瓶会友”交流会的他,看到刘小继收藏的酒瓶后,兴致盎然,当场为各位藏友讲述了目前我国酒器收藏的大好前景:“酒器收藏山东人数最多,江苏资格最老,武汉水平最高,咱焦作要做到的就是收藏的精品最多!”

酒器收藏在国外历史悠久,而在中国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大众收藏,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初只是有人收藏酒标,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热的兴起,酒器才被纳入收藏品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代,酒由国家统一控制,生产企业普遍没有营销意识,当时酒的包装十分简陋,酒瓶造型单调,缺乏个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酒类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包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企业开始设计、生产艺术价值较高的酒瓶,值得收藏的酒器多起来。如今酒器不但成了收藏者的宝贝,酒器收藏也渐成气候,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收购、交流、出售等活动均纳入其中,一些地区的收藏者还成立了酒器收藏协会,定期参加全国和地区的酒器展会,抱着自己的宝贝赚回自豪,也赚了大把的银子,把酒器收藏这项艺术兼生意的活动做得红红火火。

刘小继坦言进行酒器收藏有三大好处:一是在艺术上获得熏陶,二是能结交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三是在经济上可以增值。为了收藏酒器,刘小继经常参加全国的酒器文化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瓶友’带着自己的酒瓶聚到一起,交流收藏心得,交换酒瓶。”刘小继说,“这是收藏酒瓶的最大乐趣,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外地的朋友。”“我的这些酒瓶现在全都升值了,升值10倍以上的也有,有的酒瓶已经值千元了。”在刘小继的影响下,近几年开始酒器收藏的焦作市孙先生已经尝到甜头了。孙先生的酒器大多是他在酒店饭店淘来,每个瓶子的成本很低,“有的根本就不用掏钱”。赵先生家里收藏了一只桃花扇酒瓶,一只山西的天坛特曲酒瓶……“这些好的酒瓶现在都比酒贵多了,有的酒厂停产了,市场上找不到货,价格就会一路飙升。”对收藏酒器颇有心得的他介绍:还有一些具有古玩性质的酒瓶,升值空间就更大。几年前他从古玩市场淘来一只清朝的酒瓶,瓷质,是马的造型,当时觉得好看,花1000多元买下,谁知到年底就有人出价2万元要买,他怎么都舍不得卖,现在价格据说又在攀升。

酒器博物馆:做酒文化的传播者

蛇年春节,在“以瓶会友”交流会现场,焦作酒器收藏第一人、70多岁的张汝福看到这么多的藏友欢聚一堂,不禁十分感叹:“看到这么多的人喜欢收藏酒器,尤其是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我真是太开心了,后继有人了啊!”得到了前辈们的肯定,刘小继十分高兴,他呼吁大家积极保护焦作本土老瓶,以免这些酒器外流。“这个交流会办得不错,今后我还会继续办下去,让各位藏友资源共享,不断丰富各自的藏品。”刘小继说。

对于刘小继来说,有多少酒瓶就有多少个故事。在他家的收藏室里,小到0.025公斤一瓶的鹿龟酒,大到300公斤一坛的杏花村酒,应有尽有,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他家开眼界。这也让刘小继萌发了办个酒器博物馆的想法。

“我希望有一天能办一个酒器博物馆,让大家一起欣赏这些智慧和艺术的结晶,让更多人了解到酒的历史,弘扬中华文化。”刘小继常想,如果将古今中外的酒器,各选一件陈列起来,当是一条永远观赏不尽的艺术长廊,人们在里面流连忘返、品味欣赏,那是多么难得的艺术享受啊。

这两年随着他收藏的酒瓶越来越多,随着他对酒历史、酒文化研究得越来越深,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了,蛇年春节“以瓶会友”交流会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一决心。“别看酒瓶不起眼,但它融陶艺、绘画、书法、民间故事、风俗民情等于一体,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刘小继说,“我准备把这些年收藏的酒瓶整理一下,建一个‘酒器博物馆’,举办酒瓶文化展,让更多人了解酒的历史,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酒器收藏家,他不想让收藏成为私有,他想让他的藏品走出家门,走向更广阔天地;作为酒文化的爱好者,他已经不满足于做酒文化的收藏者、传承者了,他正积极谋划着做一个酒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

王志忠:酒瓶是我大的财富


酒瓶既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不少酒瓶集酒艺、酒史、陶艺、考古、绘画、书法、雕刻、民俗、礼仪等为一体,综合体现出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内涵。

今年62岁的王志忠是黑龙江勃利县新华街一普通居民,他滴酒不沾,却对收藏酒瓶情有独钟。以前一家四口人只靠他修理自行车维持生活。几年前,儿子在外地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赔了本钱,他又得了脑出血,对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又得了病,目前的生活也只能靠老伴在外地打工来维持。

虽说他的生活一直都很拮据,可一提起收藏酒瓶的事,王志忠却是一脸的高兴。

他说,最开始收藏酒瓶是在三十年前。一次,他在佳木斯的一个大商场里,偶然间发现了几个好看的酒瓶,便买了两个回来,摆放在家中观赏。后来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现在只剩下一个了。这就是陪伴王老汉时间最长的江苏省赣榆酒厂生产的六棱形的“月宫酒”瓶子。

一个朋友从往南方搬家,把两个“玉堂春”的酒瓶子送给了他。从那以后,亲戚朋友知道他喜欢酒瓶,有了特别样式的和有彩绘图案的就送给他。有时,他在垃圾堆里看到特殊的酒瓶子也拣回来。到现在他已收藏了一百多个陶瓷酒瓶子,家里唯一一件像样的家具——组合柜成了他的酒瓶展示柜。

他收藏的酒瓶有动物造型的、有佛手造型的、有葫芦形状的、有房子形状的、有奖杯形状的、三棱的、六棱的、扁状的等等,真是形状各异。王老汉在给瓶子擦灰时都小心翼翼,从不让别人去碰。老汉最中意的要数那几个动物造型的和绘有古戏图案的酒瓶子了,其中中国龙和孔雀形状的酒瓶子除了有一个正常的瓶口外,还可以从它们的嘴里往外倒酒。王老汉的邻居喜欢喝酒,特别相中这两个可以从嘴巴往外倒酒的瓶子,说什么也要用五十元钱买一个,央求了老半天,王老汉就是不卖,二人为此闹得不欢而散。

他所收藏的大多为陶瓷酒瓶,他说他喜欢的不仅是陶瓷艺术,更欣赏古代的文化、文学艺术。“玉堂春”酒瓶上印有古戏《玉堂春》中的人物,其它的还有武松打虎、喜鹊登梅、麒麟送子、松鹤延年、嫦娥奔月、关公等。古井贡酒瓶上印有曹操的诗句“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和魏晋时期的人物,反映出了魏晋时期的古代文化。

在王老汉收藏的这些酒瓶中能够看出生产年代的,有陕西省杜康酒厂生产的带有人民大会堂标志的曾荣获1984年全国优秀旅游产品奖的“杜康酒”,还有黑龙江虎林县制酒厂生产的“月牙湖白酒”和“老窖”——酒瓶子上的电话号码还是四位数的呢。

收藏酒瓶,既是收藏一种艺术,收藏一段历史,也是在收藏人间的美好与温情。王志忠老人希望将来他的儿子能把这些酒瓶继续珍藏起来,因为酒瓶传承的不仅是父亲给儿子留下的遗产,传承的更是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王琦早期作品考辨


王琦,中国古陶瓷研究及收藏领域中一个几乎无人不晓的名字。因其位列民国“珠山八友”之首,传世作品常成为海内外各大拍卖公司的重要拍品,倍受关注程度有目共睹。行者在近期拣选湖北省文物总店存大路货文物时,发现了三件署王琦及相关款识瓷器,今特撰文考证。

1、王琦款粉彩人物图瓶

喇叭口,束颈、溜肩,圆腥至下渐缓敛,足部略外倾。高61.5、口径23、腹径25.5、底径21.5厘米。腹部饰粉彩主纹二组。一侧画人物图,一边绘花鸟纹。前者系一长者端坐太师椅上,静观一妙龄女子抚琴,旁立婢佣十数人服侍。后者为一对可爱的鸟雀栖于花枝上。另置折枝花一组于颈部。铭文共四组,排布于颈部及腹部各二组。分别为“六戚在甲戌初平五年,吴帅 宜子孙(红款篆书)。摹积古斋原本。”“群芳呈壮观”、“明月团乐如此夕,春风邂逅意中人。翠黛倩谁描碧玉,琴心许我识文君。昔壬子(1912年)冬月于珠山客次,彩云轩写。”和“独占春台第一寿,文章大块最风流。仿白阳山人之笔意,王琦画。”(以上均为行楷墨书)后两处铭文末尾还分别钤盖红白文闲章各一枚。

题称摹积古斋原本,乃仿清代大金石学家阮元的作品。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云台,又号雷塘庵主,苍山画仙,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曾著有《皇清碑版录》、《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及《研经石集》等作品传世。摹积古斋原本的铭文当源自阮氏《积古斋钟鼎款识》。按白阳山人即明代写意花鸟画大家陈淳(1483—1544年),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亦号白阳山人,江苏苏州人。

2、王琦款粉彩八士图石榴耳六方瓶

器呈六方形。敞口、收颈、折肩、鼓腹、束腰、足部外撇。颈部堆贴对称石榴耳。高60、最大口径23、最大腹径26、最大底径21、5厘米。主纹绘八位高士聚集亭院内,兴致勃勃地鉴赏书画,另有三位书童位列左右侍应。此称八士图。颈部画对称折技花二组,腹部饰折枝花果一组。腹部署墨彩铭文三处,分别系“八士图(篆书),时属癸丑(1913年)仲秋月珠山客次之西轩,王琦画(行书)”。钤红文闲章一枚。“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释时间声籁籁,放梢初见影离离(行书)。”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隶书)。时属癸丑冬月书,昌江客次彩云轩写(行书)。”钤红白文闲章各一枚。双石榴耳两则写弧形对称铭文各一组,颈部署铭文一周,均为红彩篆书。分别为“大吉祥宜用,帛如作齐□。”、“寿命昌宜侯,眉以保寿命。”及“伯作宝鼎其子子孙孙永万年用之。”

查隶书铭文典出王勃传世名篇《腾王阁》诗。王勃(650-675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杰出文学,“初唐四杰”之一。

3、彩绘人物图牌耳瓶

喇叭口、束颈饰对称牌耳(其中一耳残)、溜肩、圆腹往下渐收至足部。高63、口径23、腹径26、底径18厘米。彩绘主纹分二组,一为人物图,二系莲池鸳鸯戏水纹。前者绘一老贵妇于众人簇拥下对儿孙进行谆谆教诲。后者画一对恩爱鸳鸯自由自在地游弋于莲花盛开的池塘中,仿佛还在窃窃私语。颈部一侧还有纳福迎祥辅纹一组。铭文计三组。分别为:“黄琬对日(墨彩隶书),昔戊午(1918年)之秋月珠山客次,彩云轩写生(墨彩行书)。”钤红文闲章一枚。“一对鸳鸯水面忙,游来游去绕荷香。仿友如之法(墨彩行书)。”与“身论于永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红彩篆书)。”

友如即清代著名画家吴嘉猷(?-1893年),一作名猷,字友如,元和(今江苏苏州)人。人物、山水、花鸟题材无一不精。

上述三件实物(下同)均造型端庄、规整、线条流利,工艺考究。胎土细腻、坚致。釉质洁白、光润,口沿施酱釉并描金。纹饰布局疏密有序,画工精致、工整,色彩丰富。图一、二相地图三而言施彩略显厚实。人物图都以工笔手法绘就,线条明朗,衣纹清晰,比例协调。仕女面容清秀,身段柔美,婀娜多姿。孩童天真烂漫,稚气十足。男子精神抖擞,身板硬朗,充满阳刚之气。人物神态捕捉准确,刻画可谓入骨三分。花鸟类题材图一兼工带写,图二、三系工笔画就。鸟雀身体丰硕,羽毛近乎根根清晰可见,动态十足。鲜花盛开,楚楚动人。铭文中篆书分墨、红书二种,其余行楷、行书及隶书均为墨书,另有红印章相衬托。书法排布有致,笔力苍劲。凭心而论,窃认为篆书相较其它字体,书艺显得稍逊一筹。经过三件实物形、图、胎、釉、款、工等方面的初步鉴定,将其分别确认为民国元年、二年和七年景德镇窑的作品当无疑异。

王琦(1884-1937),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斋名陶陶斋,江西新建人。17岁至景德镇,初以捏面人为生,后改习瓷画。约在民国八年(1919年)时所绘瓷板画就已享誉瓷都。此时还以晚清海上画家钱慧安的作品为蓝本,尤以肖像画最受人珍爱。约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左右转师乾隆间“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在这之前作品多饰印章很少题字。转学黄慎之后,常用草书长题,人物头部则衬以明暗结构准确,表情生动(其时号称“西法头子”即西洋画法绘人物头部),而衣褶则以写意法绘成,用笔潇洒奔放。晚期人物画姿态诙诡,形神兼备。1922年与同仁创建“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任社长(又据吴霭生墓志铭载,吴霭生为社长,王琦系副社长)。1928年又和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刘雨岑等瓷画家一道组建“月圆会”,为“珠山八友”(亦称“八大名家”)之首。其传世作品见有粉彩或绛彩瓶、尊、笔筒、印盒、花盆、瓷板画及壶等,以人物题材为主。系“珠山八友”也是民国粉彩行业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瓷画家。

由于近年来瓷画名家作品收藏热潮高涨,景德镇仿品随之大量涌现。这当中以仿“珠山八友”与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俞子明等名家作品为主。余遍查相关资料后认为,目前关于仿王琦瓷画的记载,最早见于刘希任在1949年前后所为。

刘希任(1906-1967年),江西南昌人,画室名“再思轩”、“永华堂”。自幼爱好书画并与其兄刘希玉自学绘瓷。所画人物常由希玉填彩,兄弟合作产品多为当时大瓷店“丽泽轩”、“新中华”收购且售价不菲。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于南昌开设中南瓷庄,自制自销。1957年始,为土产公司彩绘瓷器。30年代后期以擅长人物画闻名,晚年以花鸟及雪景山水为主。人物画深受王琦影响,于1949年前后仿王琦瓷画较多。也曾仿“洪宪年制”、“居仁堂制”等款识作品。为南昌影响最大的瓷画家之一。

据作者观察,近年艺术品市场出现的王琦仿品,分为新仿品、老胎后加彩、款与老瓷后加款三种。这是当前众多名家仿品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对此笔者曾作过专门探究,不再赘述。刘希任仿王琦画风既然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其作品中究竟有无仿写王琦款识呢?它是一个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经重点对三件实物的纹饰、铭文进行严格对比、审读后,断定其出自一人之手。更确且讲实为王琦本人早期的作品。其理由如下:首先,图案布局、画法,色彩、铭文排列及书艺如出一辙。其次,王琦约于民国八年时才以钱慧安的作品为蓝本,那么在此之前如何呢?众所周知,一位瓷画家在学艺初期往往以工笔摹画为主,待打下较好基础后,方会顺应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改学中国历史上某位著名书画家的风格,且将之表现在瓷画上。民国时大量彩绘工笔作品的出现和王琦先学钱慧先,后转师黄慎即是典型的例证。据此,三件实物主要以工笔法画就,应在情理之中。另则,三件实物铭文中均题“彩云轩”写,这表明王琦曾于“彩云轩”瓷器店供职作画。20世纪初期,众多达官显贵以于景德镇订购优质自用瓷器为时尚。这批私用瓷器一般系自购白胎,而后聘请名匠或委托“红店”(经营彩瓷的行业。可分为写意彩业、粉古彩业、美术彩业与黄家洲饰瓷业四种)。代为加彩、署款。从一定程度而言,瓷器店就是“红店”。王琦曾于民国早期在“彩云轩”谋职,这是作者的重要新发现。再则,依照前文所言历史上出现的有关王琦仿品的情况分析,民国早期的三件实物应无仿作之嫌。

综上所述,三件实物均系王琦于“彩云轩”就职时所绘的高档商品瓷。铭文中题称仿白阳山人、友如之笔意、摹积古斋原本和书王勃传世名篇段落,都表明王琦作品接近于文人画有异于工匠画。通观三件实物及稍后的师学钱、黄二位名家的作品,足可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其流露出的传承关系。

据笔者查证,王琦瓷画署干支款者多为20世纪20至30年代作品。加之转师黄慎前,其作品多饰印章很少题字。因而,集诗、书、画、印及款识(名款、干支款、堂名款)于一器的三件实物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三件实物是目前所发现署王琦款,制作年代最早的作品,它填补了王琦乃至“珠山八友”研究的一项空白。

白十源:收藏时间财富和文化


“我是半个闲人。”本刊记者约坦博艺苑董事长白十源访谈的时候,他这样说。“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就过来吧。”

在北京这个忙碌的都市里,在很多人还为稻粱谋,为生计奔波的时候,这“半个闲人”的工作和生活引起我的好奇和遐想,当然,同样让人遐想的,是他独特又丰富的收藏。

等到进入海淀四季青桥侧白十源的古韵悠扬的徽州大屋子里,时间好像停止了。外面是车水马龙,一进去,快节奏变成了“慢生活”。

徽州祠堂“乾坤挪移”

坦博艺苑所在的徽州大祠堂,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在,她已从遥远的安徽搬家到了京城。在进入白十源先生的办公室前,我们必先经过她的前厅、大厅和后厅。

这座粉墙青瓦、曲径回廊的徽州古建筑,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子之中。门侧有旧时的人力车,门口有高高的门槛。越过门槛,走过前厅,来到大厅,可以发现空间豁然开朗,富丽堂皇,一座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大戏台在外侧。这戏台贴金洒银,鲜艳灿烂。两旁木柱以鼓形石为基,两两相对,延伸到台口。台基高约两米,正面用青砖砌成,左侧有台阶,可上戏台。台中有屏风隔板,将台口分为三间,正中一间大,左右两间稍小。在戏台两边挂着王世襄所作的两幅对联。一幅是“坦对人生真自在,博参物理入圆通”,另一幅是“坦荡真君子,博渊乃学人”。中间是刘墨的一幅国画。

在灯光的映射下,戏楼空灵通透、暖意融融,虽然此时无人,却似有人影幢幢、语声铿锵、辗转往来。而启功、王世襄、文怀沙、黄苗子、范曾、黄永玉等名人题写的“坦博艺苑”四个字的匾额,装饰风格各异,悬挂在戏台两边的回廊上边,很是协调。

整个祠堂中,白墙、飞檐、木雕、石刻、书画,杂而不乱,错落有致,古意盎然。

穿过祠堂,我们进到最里面书房里,见到了笑容可掬的白十源。落座后,他一边给我们煮茶,一边给我们介绍他的宝贝收藏。

白十源告诉我们,祠堂作为缅怀先祖、加强宗族内部凝聚力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在徽州地区盛极一时,它和官厅、寺庙、书院、牌坊等都是当地最高级的建筑。徽州建筑深蓄儒家文化的底蕴,沉淀了中国上千年博大精深文化,让他热爱、痴迷。当上世纪90年代,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拆旧建新的浪潮中,徽式建筑面临被毁灭的境地,他下定决心去保存、恢复它们。目前复原的只是其中之一。

在安徽买了这祠堂后,白十源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把它分拆“搬家”至北京。期间,每一个零件都经过认真标号,分头组装,恢复原貌,连屋顶的破旧瓦片,都在原来位置上。偶有朽坏的柱脚,为了牢固安全,也是用老木头修旧。整体的修复也是由安徽专业的老建筑工匠领衔进行,保持了徽园祠堂的古典原风原味。

这样的祠堂价值多少?记者有些好奇。白十源没有给我具体的估价,但给我举了一个例子:1996年,美国波士顿碧波地博物馆从徽州搬走了一个民居,建了一个建筑,当地给它评估为3亿美金,那个建筑连这个祠堂面积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更令人惊诧的是,白十源称这样的整体性的徽州建筑,他收藏了200多套。

“私家博物馆”名品荟萃

白十源工作的案头摆放着一套功夫茶具。他表情轻松,慢悠悠地给我们泡茶。叙谈总是伴随着一道道茶香而来。

徽州古建筑只是白十源收藏中的一部分,坦博艺苑的藏品相当丰富,可谓跨越古今中外。以创作群体划分,其收藏上至皇家贵族传承,下至民间大众珍奇。以创作时代划分,其收藏可追溯至唐、宋、明、清。古籍善本中不乏《红楼梦》的清刊纪元升记刊本、《佩文韵府》的康熙刊本、《东周列国志》的道光手抄本等。字画精品中既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林风眠等已故名家大师的真迹,又有范曾、墨客、崔自默、蒋山青等现当代国内外富于升值潜力的名家艺术精品。

最让白十源珍视并引以为豪的藏品之一是来源于南亚的佛教原始佛经——“贝叶经”。白十源称之为“旷世圣典”,“佛学最原始的经典就记录在贝叶上,盛唐时,唐玄奘一个人从印度带回657部。整个唐朝,传入中国的贝叶经不下千部。我们现在应该也有上千部,数万片。我们希望能在北京择机建立一个贝叶经文化博物馆,让这些文化珍品得以研究、展示。”

看来,如此数量的贝叶经又是一笔价值难以估量的财富,同时,它的传承和传播又是一项宏伟的计划。

独辟蹊径的“收藏之道”

白十源并非出生于收藏世家,祖上也不是书画、艺术界名人,20世纪的社会动荡,他也没有遗产继承。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收藏达人,积聚了那么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呢?

收藏首先来自于兴趣。白十源好古,曾有人略带夸张地说,他看到古老的好物件时就“迈不动腿”了。相比于黄金、珠宝,白十源更看重艺术品的价值。“为什么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喜欢书画、陶瓷等古董,肯定是有它的吸引力,精湛的工艺水准和文化的精髓都在里面。古代如此,现在也不例外。”

因此,白十源乐在其中,“它本身给你快乐,你通过学习了解后更快乐,周围的人受你影响,夸奖你、赞美你也很快乐,还有,物件一天天增值,也有一番快乐。”

毋庸讳言,艺术品的保值增值效应对商业社会的人来说,肯定有其吸引力。对收藏家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头去看自己的藏品的增值,也一定是个有趣的过程。白十源1979年买了一个瓷器,才5块钱,2007年奥运会前拿到拍卖市场去,卖到了1920万,几十年增加了近四百万倍。

收藏做得成功,恐怕无法单单靠运气。中国之大,做收藏的人也很多,做成白十源这样规模的人却为数不多,原因何在?

“收藏是判断的艺术、等待的艺术、认知的艺术。”白十源说。“我早年做收藏的时候,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因为我比别人更执着一点,更专注一点,更全力以赴一点。”

白十源把自己的收藏经历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十年。白十源跟随王世襄、启功等文物鉴定专家学习、交游,跟在他们后面买了一批珍贵的艺术品。最初,一幅李可染的作品才50多元钱,齐白石的作品也只有几百块钱,启功等老先生的作品还没被重视起来,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这些作品的价格有的从几百元翻到几万元了,有的从几千元钱变成几十万元了,涨了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改革开放之初,正是中国商业财富积累的初期。有的人成了“万元户”,就开始招摇和显摆,开始争着吃好饭、开好车。而白十源却不一样,他把自己积攒起来的大部分金钱用在了艺术品收藏上面。上世纪80年代他做电子产品贸易,90年代做石油化工生意,以及后来做各种投资,都没有忘记投资艺术品。

1992年以后,中国开始有了拍卖公司、拍卖会,书画作品的价格涨得很快。“我当时就认为是天价了,所以就不敢买了”,白十源经过自己的判断,及时止步。

恰在此时,在安徽等地有不少精美的老房子被陆续拆迁,很多人去买构件。白十源也开始买建筑。和别人不同的是,别人是一块一块地买物件,白十源是整体建筑一起买,连根带瓦,甚至带墙皮一块买。整个九十年代,他一直在徽州地区收集这些建筑。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徽州古建筑也被保护起来了,存量也非常少了。白十源的这个阶段也结束了。

至于怎么会想到要用这种整体购买的方式收集徽州建筑?一是因为白十源认为整体建筑的价值很高,兼具工艺技术之美和文化的内涵。另外,这种收藏的方法在上个世纪,美国人早就已开了先例,曾经买下英国伦敦的一座桥,整体搬迁到美国亚历桑那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到了2000年至2010年,白十源又开始了自己收藏的第三个阶段,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收集为主,从范曾到现在的一些新锐艺术家,如墨客、蒋山青、崔自默等,他们的大量作品都被白十源纳入囊中。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白十源也有所偏向,国人以世界的视角创作的作品,以及西方人创造的中国题材艺术作品都是他比较关注的。对于当代的一些较为“另类”但不是很美的艺术品,虽然市场热捧,白十源都不怎么看好。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语见《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早就有的商业思想,白十源的收藏成功之路,似乎正合了这个八个字。

看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记者第一次去坦博艺苑的时候,正值寒冬,大厅里没什么人,悄然而肃穆,人站在那里,不知不觉地会整个地安静下来,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种古宅,含有历史的内蕴、文化的气息,于是有了一种致人宁静的气场?

显然,白十源是迷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的,他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导致了他的一定使命意识。“前三十年我走了收藏的路,后三十年想走一条弘扬的路。”白十源说。他不想仅止步于收藏。

现在的坦博艺苑,只是白十源宏伟计划中的一个样板间。

“我们最终的理想是复原10个徽州古村落,配合上园林水系、古亭古桥、石牌坊,做成十个徽州古建筑文化博物馆,把它放到世界各地,把中国优秀的思想、人类的艺术结晶展示出去,让大家了解,让大家感受到、接触到。”

白十源觉得中国传统在21世纪会出现一个“文艺复兴”。 “今天又进入中国盛世的前沿,又是一个变革期,下面这个时代,东方文明是个上升期 ,东方文化结合西方先进和管理的技术,可能迎来人类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给我们一个使命,去传承和传播优秀的文化传统。”白十源从容不迫地说。

和西方的比尔·盖茨等经商成功后献身慈善事业相似,白十源在经商成功之后转向文物和文化典籍收藏、传播的事业。或许,我们可以说,他收藏的不仅是“时间”和财富,还关系到民族的文化传承。

深圳民间收藏热流能否转化为文化力量


目前深圳本土的民间收藏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去年10月至今,《华夏撷珍———民间收藏陶瓷展》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将一干民间收藏家的“压箱珍宝”端上展架公诸于众。据了解,本次展览筹办历时一年,其间深圳市收藏协会会员和藏友拿出近千件古陶瓷藏品,珠三角地区藏友也纷纷响应。其中,249套(283件)参展藏品均经过专家严格把关,多次甄选,涵盖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末民国的彩陶、釉陶、红陶、黑陶、原始青瓷、单色釉瓷以及青花、彩瓷等主要品种,基本反映了中华数千年陶瓷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成就。

本次展览无疑是对深圳民间收藏力量的一次大检阅。那么,透过“民间收藏热”,我们可否得知深圳本土收藏界的发展状况?除了陶瓷、青铜等“常规”收藏物件之外,还有哪些品种也被纳入了收藏的行列?“收藏热”究竟只是一种猎奇、附庸风雅的个人趣味,还是可以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化力量?

深圳的民间收藏力量尚未发展成熟?

古时候,“收藏”总被视作一种有钱人才能参与的游戏,“收藏粉丝”非富即贵、非官即宦,草根民众似乎难以参与。时至现代,陶瓷展也能打出“民间”口号,此次出展的200余件珍宝,均是出自深圳本土普通家庭。大量的“草根收藏家”纷纷贡献藏品、热议收藏界热门话题,参与热情高涨。

那么,放眼深圳收藏界,民间收藏爱好者发展到了何种水平?是否已形成了一股成熟的力量?深圳市宝安区收藏协会副会长李毅告诉南都记者,当前是民间收藏界的“黄金时期”:“目前深圳本土的民间收藏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收藏物仅仅限于陶瓷等珍稀文物,现在只要是新奇玩意,都被开发出了收藏价值。而且,这些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藏品,质量、价值、年份等指标均经得住专家的层层鉴定和考验,民间珍品的数量之巨、品质之过硬,实在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李毅还认为,深圳本土的经济优势是燃起“民间收藏热”的直接原因:“‘收藏’这样一种高雅情趣,势必要建立在衣食无忧,甚至有房有车的经济基础之上,而深圳不少白领也具备了‘玩收藏’的经济条件,收藏物价格上至千万,下至几十,大至陶瓷、青铜,小至钱币、邮票,不一而足。”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对“民间收藏热”心存异议。资深书画收藏者任翠虹认为深圳民间收藏力量过于分散,收藏动机也不纯粹:“很多人参与收藏,却并没有把它看作一个很神圣的东西,而是为了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猎奇求异、增添社交谈资,或者仅仅把文物视作可供‘倒卖’、‘拍卖’的商品,在经济暴利的驱动下搜集文物。他们并没有发自内心地对收藏物件饱含深情,因而不能称之为‘收藏爱好者’,但他们反倒是刺激收藏、参加收藏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不能不说是个讽刺……而真正把收藏当成纯粹爱好的人们,往往又因为收藏物种的多样性、多元化,难以形成聚合、统一的力量,这种散碎的状态有可能制约民间收藏的进一步发展。”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振华则认为,深圳的民间收藏力量尚未发展成熟,除了投机、投资类收藏者过多外,还有整体、大环境上的原因:“民间收藏要进入成熟阶段,除了要组建一支具备丰富收藏知识、过硬收藏技能的团队外,还要有民间收藏研究、评鉴的专业人员,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有机的行业链条,而上述‘链条’元素,从深圳当前的文化环境来看,是比较缺失的。”

收藏文化不仅仅是“收藏品文化”

如上一段所述,民间收藏者要么敝帚自珍,要么各自为政,有何妙法可以改善这种分散状态?众所周知,供于收藏的各种玩物或文物,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那么对“收藏热”的有力引导,可否促使“收藏文化”应运而生?热衷收藏的习惯会对城市文化造成何种影响?基层文化部门或组织又应当做哪些努力,从而将收藏从“小众运动”升级为“大众运动”?

李毅认为,收藏物不论贫贱,本身就包含文化属性:“正确的收藏心态和收藏趣味,应该是在收藏物件中体悟、顿悟一种情操和氛围,在把玩中参悟哲理玄机,并将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念想寄寓其中。任何一个收藏物,不管市价高低,都包含一段历史或者个人故事,都包含沧海桑田的变迁痕迹;而一些颇具考古价值的文物类收藏品,更是古时人类活动、工艺水平、审美取向、风俗人情、美学观点的高度浓缩,浑身遍是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这样直接、生动的历史教材,显然比四平八稳的历史教科书有趣得多。”他表示,只要收藏活动达到一定的频率和浓度值,城市民众的情操修养、文化素质便可大幅提升。

孙振华则表示,要将收藏习惯积淀为收藏文化,必须有健全制度的指引和收藏氛围的熏陶,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多注入“收藏”元素:“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非常需要‘养育’,‘养育’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磨砺,就‘收藏’这一块而言,基层文化部门、媒体、网站、收藏协会等应当多进行一些传播、推广和互动,形成一个有机联动的纽带;同时,继续挖掘藏埋在基层民间的收藏力量……这些基础的工作做到位了,参与人数自然会剧增,我们就无需纠结收藏究竟是‘大众’还是‘小众’的问题了。”

任翠虹则提出,要构建收藏文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品玩文物”的层面上:“收藏品种的多样性,已令众多收藏者远远超出了‘玩文物、玩古董’的初级境界,将很多不起眼的袖珍小物也纳入收藏范围———比如收集瓶盖、花生壳、纽扣等等,但是丰富的收藏形式、收藏符号却未能形成一种新颖的收藏语言,收藏文化更无从谈起,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悠久的文物中挖掘其本身包含的文化含量,因此仅仅是‘收藏品文化’而不是‘收藏文化’。”

那么,“收藏品文化”如何过渡为“收藏文化”?任翠红认为可从两个层面入手:“首先,对收藏文物的真伪鉴定、年代考据、与城市文化的联系……这些从收藏品中衍生出来的知识和学问本身就可构筑一种文化体系,需要用讲座、宣传等方式来积极普及。而对于‘纽扣’等非文物类收藏品,其实可以鼓励民众把这些小玩意通过拼贴、绘制等方式,D IY成各种艺术作品,如瓶盖堆成的‘雕像’、纽扣做成的模型等等,或者把收藏物件直接化为艺术作品的部分材质,这样的话,收藏品便不再是一种‘孤芳自赏’的私人物件,而是被赋予了公共文化的属性。”

能否用收藏教育促少儿审美?

有人提出,当前艺术界不断呼吁“审美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收藏具有轻便、简明、操作容易的特征,比相对抽象的“审美”似乎更易入手,是否也可以宣扬“收藏从娃娃抓起”,把收藏纳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让低龄学子参与各种零碎物件的收藏,是否可以给下一代注入收藏情趣,在长期熏陶中促成“收藏文化”的成熟?

任翠虹认为,孩子们太需要“收藏教育”了。“很多孩子会对纸牌、邮票、弹子等小玩意进行收集,有的还把它们装订成册,但这仅仅是好奇式的‘收集’,还没有上升到‘收藏’的层面。而这种‘收集’往往又会被很多老师和家长视作‘不务正业’……所以,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收藏辅导,在他们的智力范围内讲授一些收藏小故事,小贴士,潜移默化地注入收藏知识。”

但是,另一些专家则认为“收藏教育”的低龄化有可能导致揠苗助长的后果。孙振华表示:“童年的‘收集’活动跟成年人的‘收藏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刻意地在孩子身上传授收藏知识,与孩子的心智成长规律并不完全吻合。”(记者 周正阳 胡可)

收藏应是一种文化而非低进高出的数字游戏


当下收藏渐热,各类收藏节目也势如破竹,纷纷涌现出来,在大众视野下熠熠生辉。一些业内专家在谈到我国艺术品收藏队伍有数千万之众,各地电视台文物鉴宝活动四处开花时表示,这类“鉴宝”节目让大家拿着自己的藏品出镜,和各路嘉宾一起雾里看花,再让专家当场判决真伪,甚至还有现场将赝品击得粉碎的环节,热闹是热闹了,但更像一场大众的娱乐游戏。

千百年的收藏史,分皇家收藏、文人收藏和民间收藏三个层面。毋庸置疑,民间收藏是一个相对肤浅的层面。鉴宝节目的内容应该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培养高雅的趣味情操,而现在一些电视台的鉴宝节目路子有点偏,光教人知道古董值钱,把文物收藏当成数字游戏——几万元买进,几十万元卖出,获利数十倍。专家称,古董是值钱的,但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认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典章制度等提供实物参照作用。

在专家看来,收藏是一种高雅而令人乐在其中的文化,也是一种醉人而令人忘却烦恼的境界。当然,收藏行为高深莫测,需要丰富的历史和文物知识支撑。对于很多收藏者来说,现在最欠缺的就是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古董。有的人虽曾经拥有,但缺乏鉴赏知识,也就不存在享受,与那些闪烁着人文光辉的千古之物始终没有建立起难以割舍的感情,没有体会其中的的玄妙与清逸、凝重与尊贵,因而也就不懂得珍惜。

如今电视台办鉴宝类节目,让一些人“捡漏”成功,一夜暴富。以至于现在男女老少都在古玩市场倒腾古董。说到底,那不是热爱收藏,而是妄想通过淘文物发财,这说明很多藏家文化素质并不高,收藏目的不纯,以致出现花钱买回假古董,再花几百元鉴定,甚至抱着假古董坐火车、乘飞机赶到电视台来“鉴宝”的怪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