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动人的收藏故事变“活”了

动人的收藏故事变“活”了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2020-07-03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清朱耷《墨荷图》

唐长沙窑绿彩写意壶

“上海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最为吸引公众的项目《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举行了只有一个小时的预展,让许多参观者意犹未尽。该展今起向公众开放。

听收藏传说

昨天下午,应邀前来的宾客站满了展馆前的广场。2008年首届收藏家大会上,专家、藏家与学者坐而论道,与会人士觉得不太过瘾,希望藏家打开自家雅室的大门,晒一晒自己的收藏。展览是今年新增的项目,北京和上海的部分藏家慷慨亮宝。

“你看,这件瓷碗我在拍卖行看到过,当时价佃不算贵。”“这算啥……当时我怕眼光不准。10年前,人家300元给我我没要,现在卖掉房子也买不起了。”“侬不要看那个先生穿得不哪能,屋里东西搬出来勿要太结棍哦!”和证券交易所、房产交易市场一样,追悔声、艳羡声、崇拜声充满了整个收藏品展览区。大资金在拍卖场上的博弈,在福佑路古玩地摊上的捡漏,或者多财巨贾和清贫艺术家的患难之交……站在实物跟前,一个个收藏故事在参观者口中变得“活”起来。参观者三五成群聆听真假莫辨的传说,也颇得几分趣味。

侃收藏门道

八大山人朱耷的《竹鸟图》《水仙图》《墨荷图》《佛手香橼图》“并肩”现身展馆现场,令不少参观者啧啧称赞:“这才是大开门的八大啊!”其中数《佛手香橼图》最为珍奇,莫非是已故画家唐云珍藏的那幅?过去只有研究“朱耷画的香橼为何物”的文章见诸报端,实物从未露面。细看这幅画,果然在画作左下发现印章“杭郡唐云鉴之真迹”。一位年长的参观者边看边跟朋友说:“这几幅画本来是挂在唐云先生的书房里。”

一幅落款为唐伯虎的扇面《幽蕙兰香图》引起了一些内行的参观者的争论。在洒金的金笺扇片上,寥寥数笔,只见空谷幽兰,大气且幽雅。据唐寅的题字可知,是一位叫“石庵”的朋友送给他蕙兰,他画了此扇回报。扇面上还有文彭、王宠、朱应登、徐尚德等人的题款。但有细心人发现这件扇面的中央上部有题词落款被抹去的痕迹,上面尚留有依稀字迹。而且为什么没有唐寅的印章?一同欣赏的另一位观众则反对他的质疑,认为这扇面的字和画俱佳。一时得不到答案,双方约定以后请教专家。

赏珍贵藏品

收藏家、世华艺术馆馆长赵月汀巡走在自家藏品的展区,热心地为同行和记者做“讲解员”,介绍自己的古陶瓷珍藏。他手指“五代北宋年间的越窑秘色瓷刻团花纹壶”自豪地说:“这把壶世界上仅存4件,数我的收藏最美观最精致。”

这场展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十墨山房书画藏品”、上海“曹王李白雅集”藏品和“海上收藏家藏品”。许多收藏家都拿出了镇宅之宝。在展出的书画、瓷器、犀角、铜镜、钟表、古玩、家具等400余件藏品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其中,“十墨山房书画藏品”计80件,重点展示20世纪的近代书画,包括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31位大师名家的精品力作。(记者 林明杰 乐梦融 实习生 严琦)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收藏的故事


2008年秋拍整体成交率比前一阶段显著下降,颓势尽显,但瓷杂专场却是市场最坚挺的。瓷杂市场的宫廷艺术一直被藏家推崇,甚至有人认为,不管市场如何不好,古董中的宫廷艺术专场也可逆势而上。

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太多的陶瓷收藏故事。

火爆的现当代陶瓷

“现在最火爆的就是那些艺术大师的作品,无可置疑,景德镇的艺术瓷市场国内外实力最强。”商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古窑芳气澜轩掌柜伍模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在景德镇的现当代陶瓷市场中,高仿瓷曾长期独占鳌头。这个门类因为有不惜工本、耗时绵长、成功率极低等因素,以及产品几可乱真使得其很特殊。

研究多年的罗学正教授曾将景德镇二十多年来生产的仿古瓷分为高仿瓷、中档仿古瓷和低档仿古瓷三大类。

本报记者同当地多位仿古瓷作坊主人交流得知,高仿瓷走的是精品路线,一般以真古瓷(或瓷片标本)为仿制对象,对于胎体的质地、造型的精确度以及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等,都极为到位。

经过恰到好处的做旧处理后,仿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但能仿到如此程度的数量并不多,每个品种两三件,主要销往海外,国内的拍卖图录中也时有出现。

除了仿古瓷外,景德镇的现当代艺术大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居市场主导地位。据悉,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这些名家名作已经行情看涨,如李菊生单件作品可以拍到190万元,这差不多可以购买一件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了。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组成单位——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刘少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现在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主要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以珐琅瓷为代表的现代日用瓷生产;以御窑厂为代表的高级仿古瓷生产;以陶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陶瓷艺术瓷生产;以珠山八友后人为代表的民间陶瓷生产;以三龙陶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建筑陶瓷生产;以及其他和配套上下游生产。

景德镇的798——雕塑瓷厂

原雕塑瓷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在传统的陶瓷创作,景德镇的实力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据悉,这股非常强劲的陶瓷创新势力是以陶瓷学院的年轻师生为主体,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艺术家,甚至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

据刘远长介绍,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聚集在雕塑瓷厂,开设工作室和展示间,也有一些画廊、咖啡店、酒吧穿插其中,虽然数量不及798(指北京798艺术区,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那么多,但是基本结构、功能、形式已经和798差不多。

然而,今天的景德镇瓷器不论是仿古还是创新品种,都很难达到昔日“官窑”水平,当年“7501”(毛主席专用瓷)项目负责人杨火印对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说,过去工匠、大师设计的图样比现在要精致很多。很多传统工艺正慢慢消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而今天很多艺人是“身兼多职”,仅从精细活就难与古人比肩。

只要喜欢,就有收藏故事


伍立桥喜好收藏补丁碗

对于藏友而言,玩收藏讲的就是一个喜好。尽管收藏的门类不同,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并且耐心、细心、诚心地收集保藏起来,就拥有无限的收藏乐趣和让人欣赏的收藏故事。

他与邮票“玩”了60年

梁劲斌这个名字,在广东省顺德集邮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识。他今年62岁,与邮票“玩”了60年。

受父辈、兄姐的熏陶,梁劲斌从2岁开始就认识邮票,5岁起“深爱”邮票,从此不能自拔。1975年考上大学后,他推动了同学间对邮票的收集、整理和交换,也使自己对集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95年,他开始参与容奇集邮协会的组织工作以及后来的容奇、桂洲两集邮协会的合并工作。此后,他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热爱的集邮事业。他每年以协会名义向会员寄发纪念封、片三次,用封、片来记录协会的活动史;要求会员每年至少要以个人的名义向其他会员寄发纪念封、片一次,让“邮谊”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2004年,梁劲斌自办了不定期的小报纸《多彩邮苑》,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邮识和喜闻乐见的消息,并以此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2009年9月,他接手了顺德区集邮协会的《顺德邮讯》,每2个月出版一期;2010年10月,他又创办了《校园邮报》,为中小学师生集邮爱好者提供服务。

为了推广集邮文化,他还热衷于使用互联网和电脑技术,制作大量彩色实寄纪念封,如汶川大地震的纪念封、中国第一乡纪念封、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封、五四青年节封、无烟日封等。梁劲斌说,每一封都要仔细收集挑选材料、寻找邮票、到邮局盖上当天的邮戳等,很花心思和时间。

“目前,顺德有多所中小学校开展集邮活动。”梁劲斌说,从自己成长的经历来看,集邮可以给人带来综合素质的提高,他愿意在推动青少年集邮文化方面下功夫。

(杜达雄)

情迷古老补丁碗

有人爱收藏字画,有人爱收藏陶瓷。63岁的伍立桥先生反而喜欢收藏各式各样的古代陶瓷碗。

近日,伍先生在广州芳村一号文化广场3号中庭的老兵画廊,展出自己收藏的各类清末文初陶瓷碗。其中最大的是口径43厘米的青花大碗,最小的仅为口径7.8厘米的青花小碗,还有最名贵的是家族留存、市值数十万的宋代影青碗,此碗胎薄如纸、敲声如磬。在琳琅满目的陶瓷碗中,当属最奇怪的打补丁碗,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名为“笠式碗”。

奇怪的补丁碗让参观的年轻人莫不称奇道绝,而同行的老一辈长者则笑谈:“清末民间乃至解放初期,修补陶瓷碗算是广州城的一种"揾食"行当。俗语云"没有金刚钻,不做陶瓷活"就是形容这一种工种,非常受人尊重。”衣服可以缝缝补补,但陶瓷碗也可以缝补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伍先生介绍,清末明初人们生活并不富裕,民窖碗并不多见,若然碗有一些裂缝,就会请师傅用铜线把碗像补衣服一样缝起来。解放前,广州十三行有专门补碗的手艺工,现在补碗工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珍贵的补丁碗也成了他收藏的宝贝。

6月8日端午节期间,伍先生将在老兵画廊再次举办“碗”收藏品的小型展览会。届时,他会把收藏的几十只“太公级”瓷碗展现出来。

講技巧才能攬瓷器活


瓷器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凝結著千百年來的藝術創造、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瓷器是人類文明的見証,也是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對瓷器的傳承和保護是每個人的責任。瓷器精美,卻易碎﹔古瓷高價,卻容易被造假﹔器形繁多,卻不知如何入手……這些都成為困擾愛瓷之人的大難題。“瓷器有紋,不值一文﹔缺一角,不值一角。”隻有掌握技巧和方法,才能保養好瓷器,使瓷器“永葆”價值。

三角梅瓷瓶

瓷器價值不斷攀升

高價頻頻出現拍賣場

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尤其高級瓷器更有非一般的制作難度,其精品成為世人廣為傳頌的“白色黃金”。品相好、工藝精、難度大,具有這些特性的瓷器成為了拍賣中的佼佼者。

早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錦香亭”圖罐就以4716萬港元的高價成交。當然,05年最震驚的還是屬於這件至今還是廣大藏友茶余飯后談論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當年以2.3個億的驚人天價成交,高古瓷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樂在其中

收藏鑒定需謹慎

造假招式越來越多

藝宴商城藝術總監吳亞琴表示:“現在的造假技術很高,外表看來真的沒有什麼差別。”吳女士介紹,造假技術很多,比如接底造假,會按照古法配置原料,晾泥晒泥、硬坯成型、手工接坯,用老顏料畫瓷高手繪制圖案,按照古法燒窯,嚴格按照古代燒制瓷器的溫度時間,用柴窯燒制,就像真的古瓷一樣,一般的專家也很難鑒別。“消光也是很常見的一個作假方法”,用浸泡氫氧酸等方法來進行瓷器消光,形成舊款瓷器,但是過於均勻是它的缺陷。

在藝術品市場,瓷器算是最具光芒的一類,價值也是不斷攀升,做舊、接底、消光、做款等等手法使人防不勝防。其實,古陶瓷市場也並非一摸黑,鑒別古瓷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藝宴商城有很多關於古瓷造假招式介紹和拆解方法,藏友可以進行學習,以免被贗品蒙蔽。

怎樣收藏一款瓷器,哪種瓷器比較有價值?

收藏一款瓷器,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一種是仿古瓷,按照古代工藝來制作的瓷器,觀賞性強﹔第二種是工藝美術師的作品,技巧、工藝、裝飾等要求都比較高﹔第三類就是當代陶瓷。瓷上藝術成為當代市場關注的新焦點,也成為一種新的投資理念。

現如今,元青花一直存在於收藏界的“頂端”,隻能是少數人的“游戲”。精、少、稀的古瓷成為收藏行業的頂端品類,古瓷價格也達到多數人望塵莫及的程度,撿漏幾乎不可能,但贗品卻時常碰到。因而越來越多藏友開始轉變方向,眼光投向了當代瓷,更高端的技術,嫻熟的工藝,套圖和釉料提煉更精細,溫度控制更穩定,甚至過去都沒有的高溫顏色釉等工藝也被開發出來。當代瓷器更具有豐富的藝術語言,成為家居裝飾、收藏的新“寵兒”。

“當代藝術市場比較混亂,冒充大師的,批量復制的,作假的,贗品太多了,”吳女士介紹。藝術性、觀賞性、工藝性、制作難度、作者級別、存世量等都是重要的評判標准。具體到一件瓷器,“首先要看作品本身的造型、工藝和色澤質感﹔如果是新人,則需要看其價位,以及其本身的發展潛力﹔如果是大師名作則需要看其數量,是否為手繪作品。”

瓷器收藏遠遠超出實用意義,具有純粹的審美價值,是一直受世人追捧的美器。這門古老的藝術,由古迄今,傳承不斷,經歷時間洗禮和技藝更新,更具觀賞性,藝術價值也受到世人廣泛認可。隨之而來的是造假增多,陷阱也處處存在,就此“亂世”,藏友要獨具慧眼,才能收藏到真正的“白色黃金”。

补碗匠专揽瓷器活


开篇语18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的大齿轮转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机器时代”。随着生产步伐的不断加速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许多旧有的职业或谋生手段逐渐消失,成为定格在历史上的画面。

如今,当我们从老辈人口中听讲这些逝去的老行当时,无不感到或讶异,或感慨,或怀念。讶异的如技艺高超的补碗匠,一个破成两半的瓷碗,沿裂缝钻几组半眼,然后打上锔碗钉,再在裂缝间抹上盐酸调制的腻子,原本破碎的碗竟滴水不漏,宛如新作;感慨的如黄昏巷口弹棉花的工人,有节奏的嘭嚓声,漫天飞舞的棉絮,令人不禁遐想夜晚拥被入眠的温暖和浪漫;怀念的如担着印有“卖棒冰”字样的铁皮箱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卖冰人,在还没有雪糕的年代,看着打开的铁皮箱口冒出的腾腾白气,炎炎夏日里灼热的心情顿时倍感凉爽。此外,还有专给穷人打补丁的“缝穷”、出嫁前用棉绳给姑娘美容的“绞脸婆”、挑着一个小小百货店走街串巷的“货郎担”、用颜料给黑白照片上色的“照片着色师”、有着燕语之声的“电话总机接线员”……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职业,都曾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们有的是几乎绝迹的技术活,有的是令人心生尊敬和向往的好职业,有的则是收入微薄的苦差事。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是这些在各行各业中不断努力劳动的人们,让社会生产力得以进步和发展。记录这些消失的职业,是对逝去岁月和生活的缅怀,是对那些面临消失的传统手艺的发掘和保护,也是向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致敬。

今起,本报特别推出《追忆消失的三十六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朱小旅鲁迅在小说《风波》中写到:“……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记者朱小旅

俗话说,“笑破不笑补”。我国老百姓向来崇尚俭朴,以前的日用品也是新的用到旧,旧的用到破,破的修修补补还要再用,而在勤快人的手中,几乎是没有东西不能修补的。补碗,便是一项几乎绝迹的修补工作。

从前,物质匮乏,每户人家最多也就二三十只碗,碰到要操办红白喜事还得向左邻右舍去借,打破一只碗也极其心疼,小孩常因打破碗而受责罚。改革开放以前,碗破了只要不碎,多数人家都会去找补碗匠补补凑合着用。

听老辈人讲,补碗匠大多是老头儿。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摊位,挑一副简易的担子,一头担只能折叠的小凳,另一头担着装有补碗工具的小木柜,走街串巷吆喝着揽生意。生意来了,就歇下担子,往小凳上一坐,把客户拿来的碗进行逐个“验货”,然后告知客户,每只破碗要补几个钉,每个钉多少钱,价格讲成以后,补碗匠拿一块白布往腿上一铺,便干起活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歇后语最初就是从补碗行当传出的。补碗匠的“行头”很简单:巴掌大的小弓,针尖儿大的钻头,形态各异的铜钉,连小锤、镊子、夹钳、锉刀、钻子都是小而又小。打瓷眼用的微型钻和木工钻近似,用铜管做钻杆,通过拉动牛皮筋产生牵引的动力。补碗时,先将碎片拼成一只整碗,用草绳固定,接着在接缝处钻眼儿,把铜钉嵌进去敲实,最后在裂缝处抹上釉泥给粘起来,一只破碗顿时完好如初。

补碗匠“打瓷眼”,全凭一股腕力,重了不行,轻了不行,而且是悬空使劲,手艺不到家,碗瓷就钻破了。细瓷碗盆,大多都印有龙凤狮虎、花鸟虫鱼等吉祥图案,技艺高超的补碗匠能把锔钉补在适当的位置,使整个图案“添花不添疤”,不破坏瓷器的整体美,而且摸上去手感如以前一样光滑细腻。据老辈人讲,由于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因而操营此生的以江西人居多。“从那‘补碗哟,补碗哟……’吆喝的长腔中,都能听出他们并不是昆明本地人。”补碗匠大多身怀绝技,小到酒杯,大到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酱缸,他们都有本领使之“完璧”。

过去,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补过的瓷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碗的价值越来越低,破了就扔掉再买,补碗的行当自然也就走到了尽头。

陶瓷收藏家苏银溪的故事


瓷库中国讯“我现在藏有德化近代名家作品有数百件,另外还有上百件上世纪德化厂集体创作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的时间横跨半个世纪。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雕艺人的创作历程。所以,在我展厅里,精品荟萃,也是德化当代瓷艺作品的集中展示。”在德化进城大道“德化古玩城”内的主建筑大楼五层,“宝兜艺瓷”的苏银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些来,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也促进瓷雕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苏银溪的这批作品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据介绍,苏银溪的这些名家作品大都来自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市场意识相对淡薄,收藏这些作品纯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种偶然,是他年轻时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经营瓷器店留下来的。对此他笑着说:“不是我有什么独到的眼光。”

中国人最早是用陶器的,大概是新石器时期,发明了瓷器,已经是汉代的事了。陶瓷一词前后一字之差,在时空上却跨越了数千年。早先的瓷器,色泽是青灰色的,汉时的人在端详着灰不溜秋的瓷器时,大概在想,如果瓷器能烧成白色该有多好看。白是一种非常高雅的颜色,白云、雪花还有女人脂白如玉的肌肤,都是极美的东西。古人不知道瓷器能不能烧成高贵的洁白色,孜孜不倦地追求了一千年,终于在北朝末期或唐初才烧出相对意义的白瓷。到了明代,白瓷烧制到达一个顶峰,之后又有各种色泽瓷器被烧制出来,但“白如雪,润如玉”似乎永远是瓷器色泽的最美境界。

何朝宗的存世神品至今几乎都在国家博物馆,民间难得一见。建国后德化瓷人凭借日趋先进的烧制工艺,在继承古人的艺术风格下,大胆创新,创作了相当多的瓷艺精品。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德化陶瓷一厂一些老工艺师所创作的艺术精品,目前在收藏市场亦价格不菲,为有识之士的关注收藏对象。

德化“宝兜艺瓷”的掌门人苏银溪,就是这样的一个收藏家。在几十年大江南北经营德化陶瓷艺品的过程中,他早已深深热爱上了这些“沉默的朋友”,作为商人,他本是要把这些优秀瓷塑作品卖掉赢利的,“但有的东西太美了,卖了就没了,有的甚至是孤品,所以不舍得卖。”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他的“宝兜艺瓷”已收藏了几百件德化白瓷近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德化瓷艺名家的创作历程,“宝兜艺瓷”便真成了德化白瓷的“宝兜”了。

《鱼篮观音》是当代德化著名艺人陈德卿的作品,作品精雕细刻,线条流畅,衣纹自然、飘逸,面相饱满温柔又庄严肃穆,是当代德化瓷器仿何朝宗观音的上乘之作。

《毫光如来》与《毫光观音》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许兴泽的作品,二佛通体用上好的德化瓷泥烧制而成。这种白似乎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白到极致么?似乎也不是,因为分明有点透明,却只是有一点透明,那么若隐若现,就如佛的拈花一笑,却又非笑,让人不由自主神定气闲。

陈德卿另一作品《浴女》,把一个东方女子的绝美身材在一条浴巾上中展露无遗,细脖与腰身,让人窒息的臀部曲线,以及乳白如凝脂的皮肤,或许只有德化白瓷才能如此艺术逼真地表现出东方女子的含蓄与开放,每个部位看上去都是那么匀称与自然,让人回味无穷。

《思》在刻画一个闺中少妇的淡淡忧愁。齐整的刘海、标致的五官、瓜子型的脸庞以及对襟的短衫,年轻却挽着传统的中式发髻,看来是已为人妻了。在想些什么呢?是思念远行的夫婿?还是在追忆少女时代快乐的时光?不说也罢,就这么永远含蓄着,这便是典型的东方风情了。这件作品获得福建省“文明交通杯”艺术陶瓷大赛的金奖亦不为奇了。

成都收藏家藏了一屋酒瓶酒罐


成都收藏家藏的酒瓶酒罐

成都收藏家藏的酒瓶酒罐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酒瓶的作用就是装酒,当酒喝完了,瓶子就没有用了。而在成都收藏家邓跃伟眼里,酒瓶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邓跃伟的家里,一共收藏着4000多个酒瓶,酒瓶的材质各有不同——瓷器、陶器、玻璃甚至塑料,年代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酒瓶在当时上市时就已非常少见。除了收藏酒瓶,邓跃伟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收藏者成立四川酒瓶收藏协会,不久后,该协会就将正式挂牌。

【藏瓶三原则】

一是做工精美二是用料上乘三是市场存量

【买瓶两路子】

二手市场瓶子很多古玩市场好货难求

镜头>>>

酒瓶藏家也有遗憾

在邓跃伟的藏品里,外地的酒瓶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四川酒的酒瓶藏量很少。这可以说是邓跃伟收藏酒瓶的遗憾。“四川出好酒,但不出好酒瓶。”邓跃伟介绍,四川酒瓶收藏的少,主要是因为四川的酒业在酒瓶上,都喜欢使用玻璃制作的酒瓶。而酒瓶设计上也没有太多新意。

对于这样的现象,邓跃伟分析,由于四川酒在全国10大名酒中占有6席,四川的酒业在酒市场上,主要依靠口感来打动消费者。“川酒的口感好,所以根本不用在酒瓶设计上下工夫,就能卖得很好。”而外地酒,很多口感上不如川酒,就只有在酒瓶设计上多下工夫,以此提高销量。

藏品有好多?

共4000多个酒瓶造型各异

走进48岁的邓跃伟家中,各式各样的酒瓶摆满了4个展示柜:生肖系列、军事系列、航天系列等造型各异的酒瓶琳琅满目。这些酒瓶的材质主要以瓷器为主,也有很多的陶器酒瓶。“当时搬家时就考虑,做一些展示柜来展示这些酒瓶。”邓跃伟告诉记者,“家里放在展示柜里的酒瓶大概1000个,还有(放在)箱子里和放在其他地方的酒瓶,总数4000多个。”

展示柜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1999年四川五粮液集团出品的建国50周年纪念酒的酒瓶。该酒瓶用陶瓷做成红旗飘扬的造型,上面印有“1949-1999”的字样;酒盖被处理成黄金枪的模样,基座为木质结构,上面雕刻着出品公司。“这个酒瓶我已经珍藏近10年了,可以说我这个瓶子是其他收藏这个酒瓶(的人)里最齐全,品相最好的一个。”据邓跃伟介绍,1999年五粮液集团出品了一批建国50周年的纪念酒,但现存的酒瓶并不多。“很多人收藏的这个酒瓶,不是没盖子就是没基座,这样齐全的一套是很少见到的。”据估计,这样好的一套酒瓶在市场上的价格超过了酒的本身,瓶子市场价格已超过1000元。

藏友故事:说说我的收藏,瓷器邮票都爱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两百元进的货卖一万二 谁扰乱了陶瓷收藏圈


“贵圈太乱”最早源自娱乐圈,但不知何时,岛城陶瓷收藏圈也沾染了“乱”的习性,行内人叫做“水太深”。赝品大行其道,真品卖不上高价,懂的人想“捡漏”,不懂的人被“打眼”心灰意冷。陶瓷领域真假混杂的乱象,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8月3日,记者深入青岛市文化市场,发现陶瓷摊位数量锐减,玩陶瓷的人转向文玩核桃等杂项。岛城陶瓷收藏圈越来越乱,圈子越来越窄,这究竟是谁惹的祸呢?

乱象一:两百元进的货卖一万二

日前以2.8亿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重刷中国瓷器拍卖纪录,给明清瓷的收藏吹了一把热火。但对青岛古玩陶瓷的收藏,显然没起到太大作用。

陶瓷摊主刘艺(化名)在青岛市文化市场摆摊已经有十四五年了,他眼睁睁看着陶瓷买卖从红火到衰败,看着陶瓷买卖的水越来越“浑”。他告诉记者,青岛虽缺少陶瓷文化底蕴,但2008年前后的时候,玩陶瓷的人还是很多的。那时候,不仅是本地人,韩国人、日本人也经常到文化市场“淘宝贝”。“捡漏”也是常事儿,一个清朝时期的瓷器笔筒,他卖的时候是500元,对方转手后便是5000元。

买卖好做了,争“蛋糕”的人自然增多。人多物杂,陶瓷的真假就更不敢保了。刘艺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位来自河北的摊主,将从外地批发过来的一个瓷盘,美化成“官窑”,卖给了一个小伙儿。200元批发的现代工艺品,卖到了12000元的高价。“这种事儿多吗?”“不少。”“就没有发现是赝品回来找的?”“当然有。”在问答中,刘艺告诉记者,自然有买回家经检测之后是赝品,买家回来找要求退钱的情况。但信誉没了还得退钱,这买卖肯定不划算,摊贩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乱象二:价格“高低不就”真品难卖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时候。”但若在一个地方次次湿鞋,还湿个精透,谁还敢再来这个地方?陶瓷爱好者马先生,2008年以前还经常到岛城大街小巷的摊点淘点“宝贝”。但之后就再没去过,“现在市场上的古陶瓷,95%的都是现代工艺品或者是做旧的仿制品,不敢买了。”他摇摇头说。买卖不好还可以挽救,信誉丢了,生意也就没了。

古陶瓷“水太深”,让众多的陶瓷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导致的结果是,真品古陶瓷也卖不上高价甚至卖不出去。青岛市文化市场一陶瓷摊摊主韩先生,拍着胸脯说:“做买卖凭良心,我卖的陶瓷具体是什么年代,都会照实跟买家说。”但即使这样,也有无奈的时候。8月3日正是周日,上午9:00到12:00,韩先生没卖出去一件陶瓷。期间有三五个过来问的,“这个破了的龙泉窑的印花碗多少钱?”“你要的话就1000块。”“破的不好有没有完整的?”“有,完整的贵,得两万八。”询问者一听,撂下碗便走了。另外一位女士喜欢陶瓷配饰,想挑几块古陶瓷碎片回去切边做项链挂件。一块碎瓷片价位在100元到200元之间,女士挑了半天嫌有点贵离开了。她脖子上所带的项链配饰在北京潘家园买的,花了150元。

“现在来买陶瓷的心理是:高不成低不就。价位高了怕上当受骗,低了还是怕自己亏了。”韩先生说,他的陶瓷碎片都是在苏北地区收的,来源可靠,利润仅是二三十元。他已经习惯了半天“不开壶”的生意,每周仅周六周日上午去摆摆摊,现在的销售渠道多是对收藏研究较多“有眼力”的朋友。

乱象三:想买真品找不着地儿

陶瓷之乱不仅是在青岛,冲着仿制品的高利润,陶瓷仿制品造假者趋之若鹜。但很多地方,真假古陶瓷市场终究还有一条模糊的界限。

据了解,北京曾经就有东西“晓市”的存在。就是天亮之后便散市的市场,当时多是一些清末的遗老遗少。家族败落之后便拿着留存下来的一些“老东西”到市场上去卖,但又碍于面子,就去“赶早市”。在“早市”中,淘到好东西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一传统倒是在一些城市仍有留存。摊主“阿东”告诉记者,他曾经到青岛周边地区摆摊,平度、烟台都有这样的传统。平度是在胶东古玩文化市场,当地人叫做“鬼市”。“要想买到真东西,就得凌晨三四点钟过去。”“阿东”说,七点之后去的都是“散户”,古玩真品率不高。

来了青岛,问一下去哪里能买到真的陶瓷?很难得出答案。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算是岛城最热闹的古玩市场了,但陶瓷摊位数量有限,真假混杂。多是夹杂在旧书摊、珠宝玉石摊位之间。而且多是周六、周日上午8:30开摊,12:00基本就都收摊了,下午已是寥寥无几。业内呼吁培育真品市场

据摊主韩先生回忆,近五六年来,青岛文化市场中古陶瓷摊位减少了一半多。很多摊主转向赚钱较容易的玛瑙玉石、文玩核桃等。“水太深”让陶瓷收藏门槛提高,陶瓷收藏者纷纷“转粉”,转而追寻玉石青皮等。青岛陶瓷生意不断萎缩,收藏圈也不断缩小。谁让古陶瓷市场变得这么乱?如何挽救日益萎靡的古陶瓷市场呢?“赝品泛滥,诚信缺失,是导致古陶瓷市场紊乱走向萎缩的根本原因。”韩先生分析说。要想重振青岛古陶瓷收藏,就得培养一个真品圈子,培育真品市场。这样不仅青岛人愿意买、外地人来了青岛也会看,不论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都可以踏入这个圈子。不像是赝品混杂的市场,只有眼力极高的内行人才敢踏入,外行人只有被宰的份儿。另外,可以通过举行鉴赏会、陶瓷知识讲座等,普及陶瓷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爱上陶瓷。瓷器,英文名便是“China”,它诞生于中国,代表着中国特色,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古陶瓷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保护,一种民族情怀,一种文化传承。“希望这种文化底蕴在青岛也得到传承和发扬。”这是韩先生的愿望,也是岛城众多陶瓷爱好者的心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