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 导航 >

明代瓷器龙纹纹饰的渐变过程

明代瓷器龙纹纹饰的渐变过程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清代雍正瓷器纹饰的鉴别 古代瓷器烧制过程

2020-07-06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明代瓷器龙纹纹饰是明朝官窑瓷器重要的纹饰,因为在中国封建王朝龙图腾是帝王的象征,明朝皇帝也不例外,帝王更替登基都会有龙纹饰瓷器烧造,而且明代永乐、成化瓷器上的龙纹纹饰都是在细微演变的,每个朝代的龙纹都有自己朝代的特点。

明朝于洪武时期在景德镇置御器厂,用最好的瓷器原料烧造宫廷用瓷,洪武时期的釉里红,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成化时期的斗彩,弘治时期的黄釉,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至精至美,明代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永乐时期迁都北京,或御用、或祭祀、或赏赐、或用于朝贡贸易。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明故宫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矣;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图2、明 永乐 青花云龙纹洗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咀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咀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了。

图3、明宣德青花云龙纹碗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咀龙,多在花间、莲池中、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除了闭咀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闭咀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身上的鳞片,早期绘工精细,后期简单粗糙。

这时期,还出现一种螭龙,也叫草尾龙。身似兽体,脚有似兽足或鸟足两种,张口伸舌,上颚长于下颚,上颚高高上翘且前卷,略似象鼻。龙尾多开又,似春草纹,口衔折枝莲花一枝。这种龙纹以后较为少见,仅见清康熙时有仿制品。

明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龙9条。碗内底青花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器纹饰生动,腹部淡描海水,浓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称,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图4、明 成化 青花海兽纹碗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明成化,高11.8cm,口径6.6cm,足径8.8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饰。腹部绘四只海兽及海水江崖、朵云纹。肩与近底分别绘下覆、上仰蕉叶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此罐胎体轻薄,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装饰以红彩和青花为主色,黄彩和绿彩为辅,明丽悦目。画面海水汹涌,浪花飞溅,海兽形体由象头、狮身组成,腾空而起,凶猛异常,体现出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工匠高超的绘画技法。

此罐因外底书“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斗彩瓷中的名品。这种成化斗彩天字罐一直珍藏于宫中,清雍正、乾隆时宫廷档案中称之为“成窑五彩罐”或“成窑天字罐”。除海水异兽纹,有的天字罐以海马纹、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做主题纹饰。

图5、明 弘治 青花瓷器荷塘游龙纹碗

青花瓷器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

碗撇口,口下渐收,圈足。里口绘青花海水纹一周,碗心绘莲池游龙纹。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

莲池纹在元代陶瓷器物上已经出现,明初永乐、宣德时将莲池纹与龙纹相结合,弘治时承继,并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题材之一。此碗釉白质润,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青花呈色蓝中微带灰色,是弘治青花中具代表性的器物。

图6、明 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盘

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龙纹,多为游龙,已失去前朝张牙舞爪、凶猛威武、叱咤风云的雄姿,而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其时龙纹的周围,往往衬托着缠枝莲花、折枝莲、海涛纹、凤凰纹、朵云纹等。朵云纹和前期明显不同,有一头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别,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块,变得尾中有节,不像元代时仅一条细长曲尾或头大尾特别细长。

图5、明 弘治 青花绿彩云纹龙碗

图6、明 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盘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高7.4cm,口径17.4cm,足径9.3cm。

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

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较少见,此碗造型秀美,为当时首创。所绘龙纹下辅以海浪纹饰,愈显生动。

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龙纹,多为游龙,已失去前朝张牙舞爪、凶猛威武、叱咤风云的雄姿,而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其时龙纹的周围,往往衬托着缠枝莲花、折枝莲、海涛纹、凤凰纹、朵云纹等。朵云纹和前期明显不同,有一头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别,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块,变得尾中有节,不像元代时仅一条细长曲尾或头大尾特别细长。

图7、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

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明弘治,高8.2cm,口径18.7cm 足径7.6cm。清宫旧藏。

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内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水绿彩云龙纹装饰。其做法是:先在已成型胎体上刻划海水纹饰,施透明釉后,在暗刻花纹以外的空白处画出龙的轮廓,将龙身上的釉层剔掉,并在露出的胎上刻划龙嘴、发、鳞等细部,入窑经高温焙烧后,再在露胎处填绿彩,然后入彩炉经低温焙烧而成。内底、口沿及足墙均画绿彩弦线。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白釉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均有烧造。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图8、明 隆庆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图9、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明万历,高7.3cm,口径15cm,足径5.5cm。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施淡茄皮紫色釉。腹部暗刻二云龙赶珠纹。圈足墙外暗刻回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茄皮紫釉以呈色黑紫的深茄皮紫釉较多,淡茄皮紫釉较少见。此碗即属于后者,且釉色纯正,刻花生动,弥足珍贵。

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早期,它是一种以氧化锰为呈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的铁、钴等其他金属元素则起调色作用。其釉色有深、浅之别,深者如熟透的黑紫色茄皮,常施于尊、罐、大盘、大碗等器上;浅者则似未熟的茄皮呈淡紫色,多施于小件盘、碗之上。明朝晚期的几个皇帝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瓷器龙纹纹饰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咀龙。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这时陶瓷上的龙纹的特征是:龙的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鬃毛成蓬(过去是疏发),毛有向上冲或向后斜上冲之势。上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咀,所以人称“猪咀龙”。鼻翼的两侧长出对称的长须,向上冲或向前冲。两眼并列,圆睁视前,眉毛绘成锯齿状或是并列对称成束,像匕首状前冲。张口龙往往伸舌,舌短直成匕前状,有的舌端微上弯。龙爪五趾,像前朝绘成“风车”状,往往是形似而无力。

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我们从崇祯五彩龙纹盘中可以看出,崇祯时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这就是古董的魅力,通过古董、古玩瓷器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态和经济情况,不仅仅是欣赏陶瓷艺术。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宋代瓷器为什么鲜有龙纹纹饰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连元代在瓷器上都有行云飘逸的龙的图腾,为什么在宋代瓷器和鲜有龙纹纹饰的瓷器呢?

在北宋定瓷就有龙纹瓷器,因为是印花工艺,所以不是很明显,所以宋代瓷器还是可以找到龙纹图案的瓷器的。印花装饰和刻花装饰是宋代定窑所采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

宋代瓷器上的龙纹以螭龙居多,而且多见于定窑白瓷瓷器中。螭龙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定窑瓷器上常见龙凤纹装饰,说明定窑瓷业生产与北宋宫廷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侧面反应了定窑瓷器是北宋宫廷贡瓷。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宋,高4.7cm,口径23cm,足径10.8cm。

盘敞口,口沿无釉(俗称芒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泪痕。碗内模印螭龙纹。胎体轻薄,胎色洁白。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北宋,高5.5cm,口径15.7cm,底径13.7cm。故宫博物院藏。

洗口微敞,斜直壁,平底。通体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口沿无釉。内底中心刻划团状蟠螭纹,外围回纹。近口沿处内外均刻划回纹。

此种在盘、碗、洗等口沿内外装饰回纹的做法,常见于宋、金时期的定窑瓷器上。这种圆洗是宋代瓷器中的常见造型,除定窑白瓷以外,尚见有官窑粉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圆洗等,时代特征鲜明。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北宋,高5.2cm,口径23.3cm,足径10.2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闪牙黄,口沿无釉。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祥云纹,内底印一矫健行龙。

宋代龙纹的特征

宋龙纹图案整体状态是光头、长眼、弯角、鳃耳、露齿、翘唇、尖刺脊,龙纹显得非常“务实”。早期宋代龙在唐代龙的影响下更趋向于兽,到了宋后期,龙的变化就稍有变化了,一般有角,角不分叉而弯翘,侧身龙的眼像长杏仁样,唇鼻向上翘,颚下不画龙须;正面龙则圆眼,两绺龙须生于眼下而不是鼻唇间的两边,它的鳃耳像如意卷云,有些有背脊,有些没有背脊;有背脊的,脊也是成尖刺状而不成锯齿。这是时代发展审美观的演变所致。

了解明代瓷器龙纹的演变特征,鉴别瓷器


瓷器上有龙纹一般都是官窑瓷器,尤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龙纹,图腾龙自古就有之,不同时期龙纹特征为我们瓷器断代和瓷器鉴定真伪提供了历史依据。我们现在见到的龙纹主要是明清时期的龙纹,其实唐宋元明清龙纹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隆鼻也在演变,这跟经济政治分不开的,明代的龙纹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嘴部和鼻孔的突出,有猪嘴龙之称;龙须增多且竖直向上;明代龙爪大少数爲五爪及三、四爪,而元代龙爪以三爪最爲罕见。

龙形呈蛇形,双鬓,双角,鬃发完全,身有鳞,背有鳍,身两三处出飘带,爪有三、四、五,以五爲主。明初时期龙耀武扬威,雄猛威武,最爲精深。明代龙纹总体作风比清代龙纹粗暴。

洪武时期的龙纹

洪武时期官窑处于初创阶段,器物造型及纹饰逐步从元代向明代过渡,产品作风承上启下,瓷器纹饰以花卉题材爲主,龙纹大批呈现。以龙作装饰的瓷器有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红彩等种类。龙纹次要见于盘、高足碗、瓶、炉等器物上。

洪武时期的龙纹兼有元、明时期的特点,龙的抽象不如元代凶猛。龙有三爪、五爪之分,五爪龙约占二分之一强。有的指甲尖锐。形状多爲张口,吐舌,有角,有肘毛,肘毛两根至数根不等。胸背多出火焰状飘带。尾有鱼尾形、如意形。翼龙呈现。龙鳞的画法多以网格状线条表现,多数象双耳龙瓶鳞的画法爲一片一片所绘。龙的形状见有行龙、立龙。辅佐纹饰有火珠、云纹、海水、花卉,构成云龙、海水龙、龙穿花卉等不同题材组合。龙以双龙方式呈现较多。流云的云角粗短,中心三朵云呈品字形陈列,这种作风不断坚持到正德年间。从装饰办法来看,洪武时期龙纹还保存元代的装饰办法,印花、暗刻花还有一定数量。总体来看,洪武时期瓷器上的龙纹承继了元代龙纹的某些特征,又创始了有明一代龙的作风,对永乐、宣德等时期的龙纹发生一定影响。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咀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咀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了。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明宣德,高4.4cm,口径22cm,足径14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青花红彩装饰。内底绘海水蛟龙纹。外口沿下绘回纹,腹部绘九条蛟龙翻腾于海水浪花间。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是当时一种新颖的装饰工艺,两种色彩相互辉映,对比鲜明。宣德青花矾红彩瓷器造型主要有花盆、盘、碗、高足碗等。红彩鲜艳,温润,施彩时深浅分用,以表现纹饰的立体效果。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咀龙,多在花间、莲池中、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除了闭咀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闭咀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身上的鳞片,早期绘工精细,后期简单粗糙。

这时期,还出现一种螭龙,也叫草尾龙。身似兽体,脚有似兽足或鸟足两种,张口伸舌,上颚长于下颚,上颚高高上翘且前卷,略似象鼻。龙尾多开又,似春草纹,口衔折枝莲花一枝。这种龙纹以后较为少见,

万历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明万历,高21.9cm,口径15.7cm,足径11.3cm。

觚(gū 音孤)撇口,长颈,鼓腹,两侧对应出戟(jǐ 音几),高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折枝花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图案寓意吉祥,龙凤纹组合描绘寓意“龙凤呈祥”。

明代中晚期龙纹的腿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嘉靖龙纹 开始有正面龙、螭虎龙,到隆庆、万历时大量使用。崇祯正面龙披头散发,影响清初龙纹有:变龙、穿花龙、云龙、海水翼龙、穿花翼龙、团龙、荷塘龙、双龙、五龙、海水龙等。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

明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碗

青花穿花龙纹碗,明正德,高10.3cm,口径23cm,足径9.3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略高。内外青花装饰,里心与外壁均绘穿花龙图案,圈足外墙绘如意云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八思巴文四字双行款,译文为“正德年制”。

此碗造型端庄,釉面莹亮,釉色白中闪青,青花呈色蓝中泛灰。

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与此碗造型、纹饰完全相同的正德官窑青花碗,外底署青花楷书 “正德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隆庆青花龙凤纹盒

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

盒扁圆形,盒盖平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明隆庆帝在位时间短暂,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量相对较少。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咀龙。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龙的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鬃毛成蓬(过去是疏发),毛有向上冲或向后斜上冲之势。上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咀,所以人称“猪咀龙”。鼻翼的两侧长出对称的长须,向上冲或向前冲。两眼并列,圆睁视前,眉毛绘成锯齿状或是并列对称成束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我们从崇祯五彩龙纹盘中可以看出,崇祯时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这就是收藏瓷器的历史意义和鉴赏瓷器的乐趣,我们了解瓷器的同时,也能穿越历史,了解历史的背景。

古代历朝历代白瓷发展演变过程和特点


白釉瓷器在今天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瓷了,因为今天所有的瓷器都是以白色为基调了,中国陶器有几千年的历史,白釉瓷器烧造却是最难烧造的,中国白釉瓷器在历史的不断改进和演变中经历了青白釉、卵白釉(枢府釉)、甜白釉色、象牙白釉、白釉的发展过程。宋元明清之后白釉瓷器才真正接近真正的白瓷。那么为什么白釉瓷器的发展过程如此的艰难,那么最早的白釉瓷器是什么颜色的呢?

白釉瓷器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古代的白釉瓷器可不是白色的,而是青白色的,因为瓷器胎土中含铁元素过多,白色瓷器变白的过程就是对铁的提炼过程,所以白瓷是在青瓷发展起来的,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

白釉高足杯,隋朝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釉质已有较大提高,全不见早期白瓷白中闪黄或闪青的痕迹。如果以北齐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点,到隋李静训墓为止,历时33年,白瓷的烧制技术终于成熟。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枢府卵白釉、明代甜白釉、清代德化窑都是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发展的。白瓷虽然在东汉以及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隋代白瓷的烧造成功,为唐代白釉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邢窑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是唐朝白釉瓷器的代表,,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邢窑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邢窑白瓷中的细白瓷,体现出唐代邢窑白瓷“似雪类银”的素雅与优美。

五代白釉碗

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工艺比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因此口沿满釉,而底足多无釉,此碗即是代表。

宋代定窑白瓷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元代 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卵白釉(枢府釉)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因为底款有枢府铭文,所以卵白釉也叫枢府瓷。卵白釉瓷器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壳色泽,故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云龙纹、芦雁纹、缠枝花纹等。因卵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常模印“枢府”两字,故又称“枢府釉瓷”。“枢府”是元代掌管国家军队大权的重要机构“枢密院”的简称。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烧制的专用瓷器。除“枢府”字样外,在元代卵白釉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福禄”、“白王”等铭文,更多的则不带铭文。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器的创烧,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甜白釉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元代卵白釉瓷器在元代墓葬、窖藏、沉船及元大都遗址中均有发现。1984年安徽歙县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109件卵白釉瓷器,而且均带有“枢府”铭文,是一次性出土“枢府”铭卵白釉瓷器最多的一次。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甜白釉

甜白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个白釉品种,其特点是白如凝脂,素若积雪。之所以称“甜”,是因其洁白的釉色给人一种甜美之感。又有人称其为“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填彩绘画。

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清

德化窑象牙白白釉瓷器

德化窑古代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窑址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德化窑的瓷质优异,胎、釉浑然一体,色泽光润明亮,如脂似玉,洁白之中又闪牙黄,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为当时中国白瓷之代表。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诸如梅花杯、八仙杯、花瓶、文具,釉色白中透青。象牙白其瓷胎是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其中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相较多,胎质致密,透光度良好。德化白瓷的釉色莹润明亮,白如凝脂,阳光映照下,隐现粉红或乳白色,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

明代嘉靖青花云龙纹盘瓷器特点


大盘是嘉靖官窑烧制的典型器物,有青花、黄釉青花、五彩、孔雀绿釉、孔雀蓝釉等品种。青花瓷是嘉靖时期的重要品种。清人《南窑笔记》品评嘉靖青花:“嘉窑料用回青,故浓翠红艳。多龙、凤、梵书、鱼、鸟、花样,但画工精重,不能比宣、成窑。”龙纹的描绘颇具时代风格,头呈三角形,龙嘴上颚比下颚长,鼻作如意形,状如猪嘴,俗称“猪嘴龙”,为嘉靖时期龙纹的典型形象。

嘉靖青花云龙纹盘

青花云龙纹盘盘敞口,弧壁,平底,圈足。高8.8厘米 口径44.4厘米 足径28.2厘米。青花云龙纹盘以青花纹饰装饰,盘心和外壁绘云龙纹,云纹呈“壬”字形,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明嘉靖青花云龙纹盘

元明青花瓷器纹饰的纹饰特点


目前现存的元青花瓷真品非常稀少,全世界加起来大约只有400余件,国内被专家认可的也只有100多件,所以元青花瓷器的价值非常昂贵,也导致仿品数量非常多。藏家在收藏过程中要想不上当受骗,就必须知道怎样鉴定元青花瓷。

鉴定元青花可以先从元青花瓷上常见的纹饰入手。元代青花瓷器最主要的特征是纹饰繁密复杂、层次多,特别是体型硕大的瓶、罐类器物上青花纹饰往往有七、八层之多,一般喜欢在这些器物的口沿绘卷草纹,颈部绘蕉叶纹,中间主题纹饰受元曲影响常常绘戏剧人物,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桃园结义”“昭君出塞”“西厢”故事中的人物,也有绘龙纹和花卉纹的,在主题纹饰的上部或下部绘一些海水纹或缠枝花卉,在下腹部通常绘莲瓣纹。元青花瓷上常出现的纹饰有龙纹、凤纹、麒麟、垂云纹、山水芭蕉纹、鱼藻纹、菊花、牡丹、人物等,还有一些纹饰以连续组合的形式表现,如卷草纹、海水纹、回纹、卐字纹、蕉叶纹、缠枝菊、缠枝牡丹、莲瓣纹等。一些典型纹饰的具体特征如下:

(1)凤纹:凤头像鹦鹉头,喙的上部长下部短,眼睛画成圆形,身上绘着细细的鱼鳞片代替羽毛,凤尾长长的有分叉,分成两至五条。元青花凤纹喜欢画凤菊图、凤穿牡丹图等。

(2)龙纹:元代的龙纹龙头较小,多数没有毛发,颈子细细的,龙身长而弯曲绘有鱼鳞纹,龙尾像蛇尾,龙爪大多为三爪或四爪,龙纹常常由云纹烘托着,元代的云纹也很特别,形状像蘑菇拖着长长的尾巴。大型的器物龙纹画得精细,小型器物龙纹画得简单,龙鳞就用斜方格代替。

(3)麒麟:元代麒麟头像鹿头,蹄为牛蹄,尾巴像马尾。

(4)花叶纹:元青花瓷上莲花像麦穗;菊花多为单层花瓣,双层的较少;牡丹花的花朵大叶子也大,叶子呈葫芦形;卷草纹为各个纹饰单位分开画,没有中心连续波谷线;莲瓣纹的轮廓为一粗一细两根线,两线之间不填色,下腹部莲瓣纹之间有空隙,并不相连,莲瓣内加绘卷草纹或杂宝纹(双角、银锭、珊瑚、火珠、火焰、犀角、法螺、双钱、火轮等,也有称海八宝,因无固定排列顺序,可以重复出现,故称杂宝);这些纹饰勾线后都不填满色,留有一些空白。在画山石、人物衣纹时也有这一特征。

(5)海水纹:元青花瓷上海水纹画成鱼鳞状的漩涡,一圈向左一圈向右,浪花既像棕榈叶,又像生姜嫩芽一样排列着,因此也称姜芽海水。

(6)山水芭蕉纹:元青花瓷上的山石纹画出轮廓后,留些空白,不填满色,造型简洁而雄浑有力,以写实为主,常配合人物、松树、芭蕉、花卉等纹饰组成画面。元代芭蕉纹也很有特色,由内外两条线勾出轮廓,外轮廓线如粗锯齿,两条轮廓线之间填满色,中茎用一笔画成,里面填满色,中茎两边画着鱼骨一样的叶脉,叶脉部分不填色。蕉叶纹作为辅助纹饰画在瓶、大罐等大型器物的颈部、肩部等位置和盖上。

明代青花瓷器纹饰沿袭了元代的纹饰图案,但又有自己的时代特征。明代青花瓷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中期为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六朝;晚期为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每个时期分别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在纹饰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明洪武时期,青花瓷的纹饰尤其是官窑还有一些元代遗风,如龙纹的身子仍是细长的,但龙爪多为五爪;到了永乐、宣德时期,龙纹的身体逐渐变粗,上颚有高高的凸起,爪也是五爪,常常团成圆形,与龙纹相配的如意云纹的云脚变短变粗了,并向一侧弯曲。洪武时期的牡丹花花瓣内填上色后外加单线勾边,叶子瘦身了,但变化多样,不像元代的花大叶也大;芭蕉叶纹用细密如锯齿的轮廓线勾成后用复笔加粗,中茎由两条平行的直线画至叶尖相连,中茎两侧有鱼骨一样细瘦的叶脉;永乐、宣德时期蕉叶纹的中茎由两条粗线画成,在不到叶尖处相连,呈细长的三角形,蕉叶的轮廓由有较宽锯齿纹细线勾成;明代蕉叶纹与元代区别最大的地方是中茎不填色,而元代的填色。洪武时期莲瓣纹边框由双线勾成,莲瓣内画有团花图案,莲瓣纹之间相互连着;永乐、宣德时期的莲瓣纹和洪武时期相似,不同之处是瓣内填色,有的器物用的是单层莲瓣,如青花碗、盘类;宣德后期的莲瓣纹各莲瓣之间多一个小小的花瓣尖,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明中后期。缠枝花在宣德时期变化比较大,叶子如飞鸟状(有“鸟身”和两“鸟翼”)。明早期海水纹的浪花卷曲如佛手状,并在佛手状浪花中包一螺旋状水涡。洪武、永乐时期青花器上人物不多,因进口青花料容易晕散,人物面部五官不清,到了宣德时期既用进口料又用呈色稳定的国产料,因而青花器上有了仕女的纹饰,并与山石、亭台构成画面,还有十六个童子的婴戏图(称“十六子”),这些题材明中后期一直沿用,成了传统题材。宣德时期青花瓷器上还出现了梵文、藏文,这种纹饰为宣德首创。

明正统时期,是青花瓷装饰风格由宣德时期的豪壮大气风格向成化时期的纤弱秀丽风格转变过渡时期,但纹饰仍有宣德遗风,人物仍然不多见,最常用的是缠枝莲,其次是缠枝牡丹。独特的纹饰有犀牛望月图,四周空白用道家杂宝作辅助纹饰;还有螺纹、桃形的变体莲瓣纹和正圆形的松针球,后期为椭圆形。到了成化时期,青花瓷纹饰风格变得非常清丽典雅,因这时用的是国产平等青料,发色淡雅,很少有明初青花瓷上的黑褐色斑点;成化时期还首创“斗彩”工艺,用淡雅的青花画出轮廓后再填彩色,有黄、红、绿、赭、紫等颜色,除了姹紫色深而无光、手感毛糙,别的颜色都很鲜艳;这时期绘画采用单线平涂的方法,纹饰不分阴阳面,画花卉时“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只画一件单衣,因而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童子的头为正圆形,上有一束头发向前翘起,这些都是成化时期的特点。弘治时期纹饰风格和成化差不多,但没有成化的精细。明正德是一个上承成化下启嘉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纹饰早期有成化的特点,如仕女画得纤细文弱,晚期出现了嘉靖时期的风格,如道教题材的八宝、八仙等图案;另外青花瓷器上有了波斯文作纹饰,也是正德时期的一大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初年民间禁止使用龙纹,明中期民窑开始出现了龙纹,但以三爪、四爪为限,五爪龙仍然被禁用。

明晚期带有道教色彩的纹饰是嘉靖青花瓷的一大特色,如云鹤“寿”字、八仙祝寿、灵芝八宝、八卦图等,三羊开泰题材首次出现;龙纹出现了正面龙的纹饰,龙身又开始变细长了,龙头上颚伸出,鼻尖画成如意状,像猪嘴,俗称“猪嘴龙”,到隆庆、万历时也一直这么画;青花的花卉叶子较小,叶脉密,像西瓜籽;牡丹、芍药、菊花的叶子像鹅掌;灵芝“菌伞”上画网格;这时期童子的后脑勺开始向后凸出,愈到晚明愈突出,与身体不成比例。隆庆时期的纹饰和嘉靖时的相似,但笔法更潇洒,画的人物身材修长,姿态飘逸。万历时期青花器的纹饰又变得繁密起来,器物上见缝插针,不留空白,内外都有纹饰,并喜欢纹饰混搭,如龙纹与人物、梅花与鱼藻、梵文与仕女等纹饰相互组合;这时期青花特有的补白纹饰有竹枝、折扇、折枝槐等;万历晚期纹饰变得粗糙,填色经常超出轮廓线,龙纹也画得草率,龙鳞用斜方格代替,显得呆滞无力。天启时期青花瓷器改变了元代至明早期规整写实的风格,纹饰多写意,人物都画得较小,这时特有的纹饰有莲花上托“寿”字,在莲花左右上方各伸出一变体莲叶;山石呈圭形或外形用内凹圆弧连成,又称花瓣边;三脚如意云纹,在云头左右上方和下方各有云脚向外伸出;八字状树,分桠呈八字形,右枝有时画一小鸟、梦幻图景等,这时期道教题材明显减少了。崇祯时期青花纹饰题材广泛,构图生动自然,如山水纹多用国画构图,青花瓷器上所绘刀马人物(或称战将纹)也很生动,这时期特有的纹饰有《赤壁赋》全文并苏东坡游赤壁图、鹅掌形(三角形)叶牡丹花、云脚内侧加点的卐字云、扁圆形较大的折枝果、满填藤蔓的缠枝葡萄、枯木寒鸦、双角灵芝等。

破碎修复后的明代泥金龙纹瓷锺


锺是一种碗形体、细高圈足的容器。类似于高足碗,这对明代泥金龙纹瓷锺是祭奠器,所以跟官窑瓷器工艺有一定差距,从主纹脱落金箔处可见到红褐色胎面,这是涂了黏合料之故。从其饰有龙纹却烧制粗劣看,它们应属“官搭民烧”瓷器。

泥金龙纹瓷锺为1对,大小、纹饰均同,高10.7、口径15.7、圈足高4.6、圈足底径4.5cm 。除圈足口外,余皆施青白釉,从其圈足口处可见其胎为白胎,胎质细腻。釉色光洁,釉面有细密的开片(“冰裂纹”),通体饰花纹,内外壁花纹有所不同,分地纹(波浪纹)和主纹(弦纹和龙纹):

地纹为釉下刻花,即刻出花纹后再施釉;

主纹则刻成后不施釉,类似于“剔釉”(“剔花”之一种)法,俟烧成后,再在主纹上涂金(泥金或描金)。

锺的外壁:以釉下波浪纹为地,口下饰一周描(泥)金凹弦纹,腹上饰两条相逐的描(泥)金升龙纹为主纹,龙为五爪;圈足饰上、中、下三周等距的描(泥)金凹弦纹,在中、下弦纹之间,饰一周十个连续的描(泥)金云头纹。

内壁:口下和底面各饰一周描(泥)金凹弦纹,在底面弦纹区内,饰一条描(泥)金的单龙戏珠纹为主纹,龙为五爪。可惜泥金龙纹瓷锺已经破碎了,这是经过修复粘和的瓷器。

明代瓷器怎么辨认,明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明代瓷器的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永乐瓷器的款识为“永乐年制”。这是陶瓷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竖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

永乐年号款只有四字篆书一种形式。凡见楷书四字、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四字篆书款后来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识的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

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字体由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发展到隶、草、行三种写款皆有。另外,永乐朝也有少量的图把款。

宣德的款识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任何部位都在书写。在形式上,宣德款有楷书也有篆书,其中楷书占了绝大部分。字数上,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为主;有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均有)、四字一行横写或双竖行。款识有用毛笔书写的,也有刻写的。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十分特别。

此外,从花纹、文字上看,伪制的花纹、文字一般都有不太周到的地方,花纹线条、文字笔划或者残缺,或者粗细不一样。有的赝品图纹甚至于显得僵硬呆滞,一望而知系临摹作品。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但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字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这种一个字的官窑器为成化独有,天字也极其有特色,字体极其肥胖。

弘治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四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弘治民窑器的款也较多,但较简单,有“福”、“正”、“壬子年造”等楷款。

正德官窑年号款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其中以后者居多。款字的清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暗。另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洗等彩瓷,多为楷书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也有刻于器底者。

民窑器上年号款为“正德年造”、“大明年造”及“天下太平”、“长命富贵”、“富贵佳器”等吉祥款。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边的,还有写于器物肩部的。除写款外,也有少量刻款。

民窑器上的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且开始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等。

万历款识以书写六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四字双行、四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处的、肩部的、口边的等。

万历各类民窑款大为增多,斋堂款如“玄阴堂”、“芝兰斋”等;吉祥款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福寿康宁”等;赞颂吉祥款如“玉堂佳器”、“天禄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等。

明末天启、崇侦年间,署本朝年号款的官窑器少,但署前朝年号款的却较多。不过,这些署前朝年号款的瓷器多为民窑粗制滥造,款识字体十分草率,排列杂乱。

历代瓷器龙纹鉴别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龙为四灵之一,是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风播雨的神异动物,因此,装饰在远古时代陶器上的龙纹图案大都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如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陶盘上的彩绘蟠龙纹图案,就"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

瓷器龙纹概说

瓷器自产生之日起,龙纹亦即成了青瓷和白瓷常见的装饰题材。东汉至唐代,龙纹多数以堆贴、捏塑、范印手法表现,典型器物有东汉堆塑人兽纹蒜头瓶、南北朝青釉莲花尊、隋朝白釉龙柄鸡首壶、唐代青釉凤头龙柄壶等。别具一格的是,此时的龙纹常常同人物、走兽、飞鸟、莲花等堆塑纹组合使用,反映了人神沟通的宗教思想。这-创作构思,当与该时期人们信奉道教,又值佛教传入中土有关。

五代至元代,民间用瓷基本沿袭前朝模式,仍以贴、塑、模印为主。例如北宋吉州窑青白釉龙虎耳瓶、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皈依瓶、南宋龙泉窑青釉蟠龙盖瓶等。与皇权有密切联系的瓷器则以刻划、模印的平面图案为主。从l966年浙江杭州钱元瓘墓出土的五代越窑青釉浅浮雕双龙纹罂,从流传有序的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北宋定窑印花云龙纹盘、扬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元代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梅瓶及江西高安窑藏出土的元代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上我们可以窥见这-时代信息。此时,作为主体形象的龙纹,因常常与祥云、波涛组合在一起,遂被赋予了神圣的涵义。给龙纹以5爪和3爪、4爪的等级区别,则是已近元末的事情。至元二年(1336年)元廷下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元史·舆服》),是龙纹最终变成封建帝王权威象征的发端。

明清两代是龙纹的全盛时期,纹饰主要采用釉下、釉上彩绘方法,亦有用印花、划刻、堆贴等工艺技法制作。除了云龙纹、龙凤纹、云涛龙纹和海水龙纹题材外,蟠龙戏珠纹、双龙抢珠纹在明清两代更加盛行,契合于龙爱宝珠的民间传说;相对而言,元代宝珠一般较小,多数画成中空的圆圈状。明清宝珠通常较大,形如火球,又多数与火焰纹一端相连.故有火珠纹之称。尤为重要的是,明清两代龙纹的上颌部位出现了双须。同时,明清龙纹还出现了花间龙、莲池龙、翼龙、正面龙、立龙等形式,为前朝所不见。而五爪龙纹则被官方垄断,并贯穿了明清两朝。

龙纹的分期

纵观瓷器龙纹,其造型变化可分为早、中、晚3期。

东汉至唐为早期。龙的形体带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形制取决于器物的装饰需要,着重龙首的艺术效果,所以龙角卷曲,嘴部刻划细腻,但身躯较呆板,颈、腹、尾变化不大,龙爪似蹄。

五代至元为中期。龙身多数披鳞,身、尾界限清晰,体格有强壮的也有纤细的,龙首有角、发,却无双须,龙爪一般为3趾。

明清为晚期。龙作蛇形,龙首之鬓、发、须齐全,身躯矫健、爪以四五趾为主。

龙纹的演绎,深刻着古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的底蕴,亦不乏帝王的君主意识,特别是元、明、清三代的龙纹。总体而言,三代龙纹的外观可概括为元秀、明狞、清庄。

元龙头小,身躯长,常被绘作细脖、细腿、细爪和尖尾形,体态轻盈,屈躯蟠舞,给人一种"昂首举爪、遨游在天"的感觉。

明龙凶猛威武,胸前大多饰有曲折的绶带,身披火焰纹,怒发冲冠,咆哮于海涛祥云之间,以示主宰权势。

清龙气宇轩昂,后脑勺丰满,身躯硕壮,以其庞然大物之态,行震撼天地之威。

这三个朝代的龙纹,虽于不同时期受国体盛衰影响略有差异,但各自的时代特征又是分明的,主要表现在发、睫毛、须和爪。

发:元,光头无发或脑脖处飘1-3绺长发;明,一蓬清晰可数的长竖发,造型如火炬,有的竖发作垂直状,有的略偏斜似不规则的三角形,清,长披发或多撮短耸发。

睫毛:元,眼睫毛现象不明显;明,洪武至正德的眼险上方常常竖起一绺水藻般的长睫毛、有些睫毛似竖立起的长螺蛳,嘉靖朝起,龙的眼睫毛比较写实,眼险的上边缘处一般用数根短竖线表示睫毛;清,睫毛形态多样化,不少被画成竹叶形(有的竹叶呈倒垂状),顺治时睫毛现象习见,康雍时期眼睫毛现象时有时无,乾隆朝起,眼睫毛现象十分普遍。

须:元,上颌部少见有双须;明,双须粗,伸展有力,形如鱼叉,部分龙纹的双须在局部处呈螺旋形曲折,但须尖皆前冲,直而不弯;清,八字般长须外撇弯曲,特别是须尖,绝大多数带翻卷。

爪:元,以3趾、4趾居多,少量5趾,趾的形态无定制;明,第一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趾间距离比较相近,形若风车;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爪子犹如踏在平地,有龙身腾舞、爪子却着地受力的韵味。

除上述基本特点之外,龙身的装饰在各时代亦多有变化。一般而言,元代龙身喜饰鳞片纹,明代龙身饰网格纹、锯齿纹较多,清代鱼鳞纹常见,鱼鳞多半带有染点。元代龙纹构图突出双龙追逐或邀游云间的艺术效果,是双龙者均为一龙昂首前瞻,一龙回首后望,前后呼应;明清布局着重立体感,双龙于-器者多以龙头位置的一高一低作上下应和,特别是清龙,身体常扭曲成弓形,其腹下有一段下坠,酷似蛇的腹部,为历代龙纹所独有。

龙纹是瓷器装饰中富有意味又有品位的题材,是鉴定的重要内容之-。然而,单靠掌握纹饰特征还是不够的。因为现代作伪者从高保真图录上所获得的知识,已令仿制品的外观非常接近原件。而求真,就需要鉴定者对古瓷潜在的方方面面信息都具有识别破译的能力。值笔者集私人藏品而成的《瓷器收藏实鉴》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择书中与龙纹相关的部分藏品,与同好切磋、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