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神韵瓷砖 > 导航 >

千年古窑将再现大唐神韵

千年古窑将再现大唐神韵

神韵瓷砖 大唐合盛瓷砖 同治年瓷器鉴别

2020-07-08

神韵瓷砖。

长沙铜官窑,开创了世界釉下多彩先河,也刻下了陶瓷史上的里程碑。今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启动暨长沙铜官窑研究中心开工奠基典礼举行,此举标志着这座千年古窑将以崭新容貌,惊世出俗。

长沙铜官窑位于望城石渚湖至铜官镇一带,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距今1000多年,始于中唐,衰于五代,大约经历了200年之久。唐代的长沙铜官窑是我国釉下彩技艺的最早发源地,代表了这一时期湖南乃至全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在望城铜官窑遗址上发掘出几座极具考古价值的“龙窑”,“龙窑”拱起于山坡之上,逶迤壮观,堆积厚度达3.7米。长沙铜官窑的装饰方法与题材丰富多彩,褐、绿、蓝、白等多种颜色艳丽富贵,点彩、条彩、斑块彩等釉彩异彩纷呈。目前尚存的遗迹遗物有46处,如烧窑遗址(龙窑)、窑具、挖泥洞、作坊,还有大量的出土陶瓷器文物。1988年1月被国务院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何保护好和利用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掀起湖湘文化的热潮,让更多人能一睹芳容也成了长沙铜官窑的新课题。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长沙铜官窑先后经历了1946年、1978年、1983年、1999年共4次正式的考古挖掘,出土文物已过万件。但由于当年各种局限,发掘成果不能满足现在国家考古遗址的要求,有限的考古资料也制约了学术界对于长沙窑的深入研究,致使长沙铜官窑的面貌至今依然模糊,其价值没有被充分揭示。今天,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作正式启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依据科学谨慎的考古工作规划,进行认真细致的文物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最大限度的从田野考古工作中获取有关长沙铜官窑的信息,让陶瓷工艺上彰显出大唐盛世风采的长沙铜官窑必将再次容光焕发。

湖南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介绍说,长沙铜官窑将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铜官窑遗址博物馆,以世界一流遗址公园的姿态,再现当年铜官窑“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的繁荣兴旺生产景象。此次考古工作规划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2015年。主要任务是对长沙铜官窑遗址区域的边界、遗迹内涵与分布进行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保存较完好的、有展示价值的窑炉、窑业堆积和窑址作坊区进行发掘,以期解决长沙铜官窑龙窑的整体构造、热工技术、制作工艺流程等学术问题,为遗址公园提供展示本体。同时对发掘出的资料进行整理。出版发掘报告,公布研究成果;第二阶段:2015-2020年。为中长期考古发掘计划。将对长沙铜官窑的市场区、码头区、墓葬区进行系统发掘,出版发掘报告,为复原长沙铜官窑遗址真实的历史景观提供原始资料。

扩展阅读

千年古窑的圣火如何复燃?


胡小军作品朱乐耕作品

台湾当代柴烧陶艺展作品

华史

曾经辉煌千年的中国陶瓷,如何复兴?这不是一个新问题,多年来,许多热爱中国陶瓷艺术的人们多有探讨,也有实践。这些前行者的努力其实已为中国陶瓷这个千年古窑燃起了新焰。

融传统元素于都市环境

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中国陶瓷,要在现代文明环境中得以复兴,必须探索各种将传统陶瓷文化的元素与现代都市环境相融合的途径。

不久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的陶艺个展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人们惊喜地看到,这位陶艺家已突破了陶瓷作为“器皿”的创作模式,而将陶瓷创作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环境艺术。本世纪以来,朱乐耕创作完成的大型环境陶瓷艺术作品有:世界上第一个以陶瓷材料装饰而成的音乐厅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九江市民广场的大型陶艺装置壁画《莲趣》;上海浦东机场的大型陶艺装置壁画《惠风和畅》;天津瑞吉酒店大堂的陶艺装置壁画《流金岁月》;最近刚完成的,安装在韩国济州岛衣恋·肯辛顿济州酒店的《生命之绽放》(350平方米)、《天水之境象》(120平方米)等大型环境陶艺装置作品。

且以济州岛这件作品为例,来看朱乐耕如何融传统元素于现代都市环境的。这家五星级酒店大堂跨越两层的巨大墙面,被朱乐耕用数以万计的各种造型陶瓷“元素”覆盖。远远望去,仿佛是古窑址历代陶瓷碎片的堆积层,让人们自然联想到中国陶瓷的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对传统陶瓷艺术形式和各种技法的深刻了解和熟练掌控,使得朱乐耕创作的陶瓷自然流露出一种“古意”。同时,他对现代抽象艺术的了解,又令其创作思路空前自由。他以西方现代抽象绘画的构成法,来布局他心中无穷“古元素”,将数以万计的各式瓷片、瓷条、瓷卷等进行组合,回旋起伏,形成浩大而空灵的气韵。

在这个巨大的瓷片“堆积层”下方,是他用陶瓷制作的耕牛群和马群(见图),令人生田园牧歌之思;上方又是另一面夺人眼目的红地白云“瓷墙”。他像是多多益善的统帅,调兵遣将,设局布阵。他又像是导演,在营造一个梦境。这个陶瓷空间给观众带来多元的感受可能,体会着人与自然、历史、生命、梦想、升华的关系。

进入环境艺术领域,将使陶瓷艺术在作为陶瓷之国的中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可能,因为面对当今世界,这个古老的国家需要符合自己身份的标志。

像笔墨一样被普及使用

随着陶瓷烧制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各种为陶艺创作的服务日益完备,制作陶艺作品的技术壁垒将很快被打破。创作陶艺,将会像国画、书法一样在大众普及。家庭拥有瓷窑,中小学开设陶艺兴趣课,在西方一些国家早已不是稀罕事。旅美陶艺家周光真近年来致力于回国推动陶艺普及。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随轩艺术中心从2012年起,每年举办“上海市少年儿童陶瓷艺术展”。

除了陶瓷学院以及各大瓷都,大城市如北京、杭州、上海的艺术学院均已纷纷开设陶瓷专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柴窑艺术中心不久前落成。这些将有助于更多的艺术家投身于陶瓷艺术创作。有别于过去画家蜻蜓点水式的玩票,上海的著名国画家陈家泠10年前就设立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泠窑”,坚持至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上海最早汇集名画家们尝试陶瓷创作的“申窑”,据悉即将扩大规模。

学院派陶艺家正在崛起。如白明、白磊、刘正、胡小军等,正吸引了新一代陶瓷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从小习画的浙江大学教授胡小军,很早就投身陶瓷艺术创作,他从练泥、拉坯、修坯、配釉、绘画、喷釉到烧窑都亲历亲为。这种全能型的陶艺家,能更好地通过陶瓷这个媒介表达自己内心的艺术灵感。让陶艺成为真正的陶艺,而不是画在陶瓷上的画(见图)。

在当今世界艺术大环境下,只有形成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让陶瓷像纸、笔、颜料一样普及运用于艺术创作,以致更多有才华的艺术家投身到陶瓷创作中来,非但中国艺术家,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亦共同参与,中国陶瓷才可能迸发出无愧于祖先的新辉煌。

推动雅文化进入现代生活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田子坊的教学实验基地举办了“台湾当代柴烧陶艺展”。参展的所有台湾陶艺家的作品都是实用的“小器皿”—茶壶、茶杯、茶叶罐等。但其各具韵味的艺术气息,又让这些实用小器皿变得耐人寻味、引人入胜(见图)。

将中国古代的雅文化通过陶瓷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结合,是台湾陶艺家多年来孜孜以求所取得的初步成功。已故台湾陶瓷学者、陶艺家、香学研究者刘良佑,在精研宋代汝官窑的基础上,探索出新汝窑的烧制法,设计制作了兼具宋代和现代意韵的茶具和香具作品。这些作品既有艺术的传承,又有艺术的开拓,还具有生活的实用功能。

向往美好的生活是人性之必然。雅文化生活方式,是古代中国文明对人类美好生活方式的伟大贡献。在经历了巨大的文化断层之后,面对当今浮躁、快节奏的世界,雅致生活的理念再度引起人生的反思和向往。陶瓷作为古代中国雅文化的重要载体,若能顺应艺术生活化这一世界潮流,化身千般风雅,让世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人生的雅意和美好,千年古陶瓷的圣火便真正复燃了。

千年古瓷 再放异彩


河南云台山因其秀丽的风景和峡谷奇观而闻名天下。在云台山脚下,距“当阳峪古瓷窑遗址”不足200米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因其生产的绞胎瓷图案奇特,极具艺术感染力,成为有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瓷因其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其可以说是“十样釉色入泥层,百种纹理由胎生,千度火焰冶瓷韵,万种情怀在其中”。

当阳峪绞胎瓷的质量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当阳峪绞胎瓷的胎釉料成分主要为高岭土和皂白,它们都源于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及周边太行山脉。高岭土和皂土中的主要元素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它们在高岭土中的含量分别为50%和45%~48%,在皂土中的含量分别为65%和11.4%,而且当地泉水和溪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40mg/L和46mg/L,远高于其他地区泉水,加之当地空气较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67%。这些都对当阳峪绞胎瓷质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阳峪绞胎瓷的生产始于唐,盛于北宋,直至明朝还比较发达。其中绞胎技法品种最全,品质最高,具有独特风格。现存于修武县当阳峪村的《德应候百灵翁之庙记碑》,就记录了北宋时期当地200多万平方米的古代瓷窑遗址。2006年,古瓷窑遗址在多次文物考古发掘中,发现窑炉6座,窑洞式作坊5孔,并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有碗、盒、瓶、灯、盘等,并于当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日本大阪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都收藏有当阳峪瓷窑出土的部分古瓷器。“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正是对当阳峪绞胎瓷的准确描述和高度赞誉。这也是当阳峪绞胎艺术瓷不同于其他瓷类的独特之处。

绞胎陶瓷器皿因生产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所以产量极少,属当时的贵族才能享用把玩的器物,能流传到今天的制品,更是凤毛麟角。如今人们对唐三彩器并不陌生,然而对同是产于唐代的绞胎器,却知之甚少。虽然多年来,有很多学者对绞胎器的发明、生产技术、产地等进行了调研,但是由于实物资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该项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该县还组织成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资料编撰小组,当阳峪绞胎瓷也于2010年12月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向酷爱收藏古陶瓷,且对当阳峪绞胎瓷的文化和历史耳熟能详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战柱,潜心绞胎瓷技艺的研究与复活,经过多年苦心钻研和实验,2002年完成了第一件完整的绞胎瓷,这表明沉寂了1000年的当阳峪绞胎瓷,失传600年之久的当阳峪绞胎技艺,终于在他的手下重获新生。

为了使当阳峪绞胎瓷生产控制、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有据可寻,修武县质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目前,当阳峪绞胎瓷作为河南4大名瓷,被收编入全国中小学生9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并先后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谈及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对绞胎瓷的意义,柴战柱告诉记者:“我们的当阳峪绞胎瓷贴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标签,不仅身价成倍上涨,而且还被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波兰等国及国内知名人士及馆藏机构视为珍品而收藏或馆藏。”

千年古瓷耀目新


“看我们美术课本上这幅图,柴战柱先生的艺术作品《硕果》和杨峡先生艺术作品《花器》,它们都是绞胎瓷,是我们修武县当阳峪生产的。听说还成为我们河南省名牌,还获得了县长质量奖。”河南省修武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三班的王毓涵指着自己的美术课本,无比自豪。

修武县的当阳峪群山环抱,是宋朝时期黄河以北最大的名瓷产地。据史料记载,当阳峪的瓷业形成于唐,昌盛于宋。当阳峪村村头立有一块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德应侯窑神碑,据说这是河南省唯一一块窑址碑文。当阳峪窑遗址碑文题名为《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首句:“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证。”立碑日期记:“大宋崇宁四年岁次乙酉二月二十五日建。”碑文内容有:“时唯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滋养者万余口。”意思是:当阳峪村北宋时叫当阳村,当地制瓷窑主有100多户,滋养了1万余口人,实属民间名窑。

绞胎瓷是我国唐代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著名古陶瓷学家叶民说:“绞胎瓷因为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它以两种以上颜色的泥土相互糅合形成绞胎而著称,以绞胎釉和刻花剔花而取胜,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然而,“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炉熄火灭,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如今,宋代绞胎瓷仅有60多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博物馆里。

当阳峪绞胎瓷的失传让人扼腕叹息。“绝不能让当阳峪的名字就此消失。”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焦作金谷轩绞胎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柴战柱经过20多年积极探索,潜心研究,2002年,这一失传近千年的瓷种在他的手上重获新生。不仅如此,他在产品创作内容上更加注重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元素,涉及焦作山水、太极拳、十二生肖、山水花鸟、现代陶艺等,并创作出了树叶纹、凉席纹等各种花型30余种,还创作出了绞胎艺术瓷瓷板、绞胎艺术瓷绞釉花及刻剔花等8大类新品种的胶胎瓷,同时也将镂空雕、浮雕、彩绘等创新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手段巧妙地应用在绞胎艺术瓷的创作之中。其创作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多件产品已经被国外的收藏家和知名的收藏机构永久收藏或馆藏。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2013年动工建设了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包括陈列馆项目、宋窑瓷坊项目和当阳峪窑研究中心项目等,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外,该县还将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园区,规划成为集展示、采购和旅游观光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园区内规划有绞胎瓷生产企业厂区、手工作坊展示区等。

在县政府的引导下,修武县质监局主动开展标准化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2010年12月当阳峪绞胎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之后,该局发动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绞胎瓷》保护专用标志,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该局主动向企业宣传《质量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召集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推动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评“河南名牌产品”。

在当地质监局的推动下,企业质量与品牌意识不断提升,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获得县长质量奖,该公司的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

地理标志让当阳峪绞胎瓷这个失落了千年的古瓷添上新彩,增了辉色。该公司总经理柴战柱自豪地说:“地理标志这个荣誉非常有分量,我要在我们焦作云台山景区门前,竖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就写"山水之魂,千年古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绞胎瓷"。”

陶瓷文化鉴赏-长沙铜官窑将再现大唐盛世


备受关注的湖南长沙市望城县铜官窑遗址的保护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到2010年,望城县铜官窑将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再现大唐盛世景象。

早在今年九月召开的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开发座谈会透露,将以铜官窑遗址为核心,建设融博物馆业、旅游业、休闲业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园区内重点建设的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将再现大唐盛世风采。

铜官窑遗址位于望城县丁字镇彩陶源村,距长沙城区27公里,始于中唐。唐代的长沙铜官窑是我国釉下彩技艺的最早发源地,代表了这一时期湖南乃至全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目前尚存的遗迹遗物有46处,如烧窑遗址(龙窑)、窑具、挖泥洞、作坊,还有大量的出土陶瓷器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建设方案中提到,考古遗址公园将保护、挖掘展示铜官窑历史和文化。对遗址现存龙窑、挖泥洞、作坊进行重点考古发掘,揭露其文化层,并做好保护性展示。

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地下一层为遗迹原状展示,使参观者身临其境,遥想当年铜官窑陶瓷产品外运码头的繁荣景象。同时,利用地下一层的空间,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展示手段,综合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再现当年铜官窑“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的繁荣兴旺生产景象,向人们展示和讲述铜官窑的历史故事。

此外还将建设铜官窑研究中心、考古发掘及陶艺工场、铜官窑陶瓷纪念品、仿制品烧制场等设施。

据了解,铜官窑陶瓷纪念品已经邀请黄永玉题名“长沙铜官窑”。随着铜官窑陶瓷纪念品进入人们生活,铜官窑的知名度将越来越高。

千年窑火薪传不息


景德镇,一提起她,人们常常会想到瓷都,想到CHINA(中国)。而“CHINA”的小写形式就是“瓷器”的意思。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与瓷器几乎是两位一体的,这充分说明了景德镇及其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窑火不绝,薪传至今。到宋代,因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宋真宗于景德元年(1004年)以年号赐江西昌江边上的瓷器产地——浮梁县昌南镇名为景德镇。景德镇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并因生产“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精美瓷器而蜚声海内外,享有“瓷都”美誉。

景德镇名气实在不小。正因为此,如何继承和弘扬景德镇的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成为景德镇文化工作者的重任。而作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地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工作人员,这种责任感分外深沉而自觉。这从近年来他们一系列的开拓创新之举可以充分感受到。

30多年前的开创之举

1979年7月,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杨永峰建议,景德镇应该有一处具备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风景点。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构想应运而生。

1980年3月,景德镇市委决定在西市区的盘龙山人工林保护区内规划修整出83公顷空地,集中成片地保护一批陶瓷历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一座古窑及部分明、清民间建筑珍品,建设陶瓷历史博物馆。这便是今天所见到的古窑民俗博览区。

集中保护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与当地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古窑民俗博物馆,得到许多知名文保专家以及古建专家的认可,认为在30多年前推行的传统陶瓷、古典建筑之“静”与陶瓷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制瓷技艺之“动”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堪称开创之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景德镇王牌景点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却没有预想中的红火,甚至一度非常冷清、萧条。

“用腊肉的香味去吸引人”

古窑民俗博览区令人尴尬的局面在两年前出现转折。陈武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博览区管理处主任,并担任景德镇市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走出了一步步好棋。

对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我并不陌生,但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则是在应邀参加2010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一系列活动时开始的。

2010年10月17日晚7点多抵达景德镇后,博览区工作人员怕我们在飞机上没有吃好,便直接把我们送到宾馆餐厅用餐。饭后已是9点多,还来不及进宾馆房间,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就说,陈武平想见我。我们做媒体的,多是夜猫子,不怕晚,加上在景德镇逗留的时间短、事情多,我也想早点敲定采访的有关事宜,于是把随身行李又拿回车上,去了陈武平的办公室。

此前没有见过陈武平,但通过电话。及至见面,发现他年龄不大,干练。尽管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但他仍在和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副主任、文博研究员周荣林等为次日的活动忙碌,不时有人来找他请示、汇报,电话不断。

陈武平对于陶瓷并非门里出身,他由成功经营在景德镇名气不小的伊龙大酒店而进军陶瓷与文化领域。他坦言:“如果说我懂陶瓷,肯定会有一帮人笑我。”但他爱景德镇,爱景德镇的文化,他要做的是通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让世人看到景德镇文化的价值。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是他要的平台。他说,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固然重要,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尤其重要。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他认为,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与旅游结合、在动态过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模式,是博览区的理想选择。

“景德镇人都很喜欢吃腊肉,不过一般人家都喜欢把肉储藏在瓷缸里。”陈武平微笑着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腊肉晒了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闻到它的香味,并被吸引来。”

陈武平说的那块“腊肉”,就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正是这种由藏到晒的转变,使博览区走出了隐于深山少人知的落寞。

交谈中,江华来了,他是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文物)局局长,我们是熟人。他刚参加完别的活动,怕第二天的活动有什么问题,连夜赶过来,当然也带有督战的意思。

看得出来,江华与陈武平合作得很默契。对博览区的工作,江华表示:放心、信任。他认为,只要符合政策,就要少干涉,否则别人没法做事。应该说,这是开明的管理艺术。

他们交流了一下工作。看到第二天的活动没有什么问题,江华也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来。对于景德镇文化,他主张整体保护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恢复能体现景德镇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巷,再现当地人的生活与民俗。基于此,他对博览区近年来恢复景德镇镇窑等传统窑的复烧显然是赞赏与支持的。

需要提及的是,在景德镇逗留的3个夜晚,我们3人不时交谈。作为媒体人,我看到了他们以及其他许多人为景德镇文化夜以继日工作的敬业与奉献,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复烧古窑,打造“镇窑1728”

古窑之所以能走出困境,其秘诀就在于借助景区的文化优势,通过各种精心策划的活动将优势放大。陈武平认为,必须突破思想束缚,勇于创新,走前人不敢走甚至不敢想的新路。

于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提出了复烧镇窑的想法。当时的镇窑已破败不堪,支撑窑体的梁柱摇摇欲坠,内部也出现窑砖脱落现象。一些人认为,镇窑属于珍贵的文物,如果贸然复烧可能会对其产生破坏性影响。有着丰富柴窑烧炼经验的老师傅则指出:“想要保护老柴窑,仅凭砖头补、泥巴糊不够,还得让窑火‘养’着。”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复烧镇窑是使用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北京的故宫等著名古建筑数百年来从未停止使用。正是在这种使用与不断修葺的过程中,那些瑰丽的古建筑得以完美地保存于世。

事实证明,“镇窑”的复烧不仅达到了复兴景德镇陶瓷文化、提升景点人气等效果,也的确让古老的柴窑重新获得了生机。

“镇窑”“葫芦窑”都是宝,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要以足够大的嗓门宣传出去才行。于是博览区想方设法联系媒体,以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将古窑向全世界推广。民间收藏“大佬”马未都、节目主持人王刚、影视演员唐国强等人,也被邀请前来参加 “镇窑”“葫芦窑”复烧、再烧等活动。名人效应让本已具备轰动效应的盛大复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复烧活动让古窑获得空前关注的陈武平,试图在陶瓷领域大展身手。但与一般的陶瓷企业不同的是, 他们凭借的是古窑的文化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陶瓷文化发展之路。

“清雍正六年,督陶官唐英来到景德镇,为景德镇的瓷业书写了不少传奇,那年正好是公元1728年。”陈武平说,“我们所创建的陶瓷品牌就叫‘镇窑1728’,它由博览区里的传统手工制瓷老艺人亲手拉制泥坯,由传统瓷窑烧制。”

改革成就奇迹

这几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屡屡创造奇迹。但奇迹发生的根源,也许了解的人并不多。

其实,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大环境,是古窑发生蜕变的深刻社会基础。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所进行的大胆尝试,颇具示范意义。

“如果没有体制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古窑。”周荣林认为,正是由于机制的创新,才可以让自己为古窑,也为景德镇的非遗保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武平与周荣林两人在对待古窑的事业中,有着相当的默契。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采取“学者+商人”的模式。

所谓“学者+商人”模式,即对文化和历史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与有意在文化产业领域有所作为的投资者或企业家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各展所长,将文化产业做得既有文化韵味,又具有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一个人成就不了大业。体制重要,人才更重要。大家团结一致向着共同的目标进军才是成功之根本。”陈武平说。

“像我这样的文博研究员,只有与陈总这样有想法、有魄力的企业家携手,进行优势互补,才可以把一些想法变为现实。”周荣林坦诚地说。

陶瓷文化:7米青瓷路,记载千年古窑史


“中国陶瓷研究之父”陈万里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而这龙泉陶瓷史,又大部都在大窑了。

上周末,由雪花啤酒等单位和机构共同发起的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系列活动第十九站小梅镇大窑村,这个龙泉青瓷的起源地,成了我们探访的目标。踏着古代窑工运输青瓷的鹅卵石古道,走进大窑,也走进了无数个与青瓷有关的故事。

远销海外的大窑青瓷

有个洋名雪拉同

始建于宋代的大窑古道,是古时龙泉到庆元的必经之路,全长约40公里。沿途分布着近百处龙泉窑遗址。与一般的古道用大块石头铺路不同,大窑古道使用卵石块砌筑,由于古时是窑工运输瓷器的主要干道,所以也被称为“大窑青瓷古道”。

“古代运输主要靠河运,所以大窑的瓷器做成后,窑工们就走这条古道,把瓷器从大窑运到小梅镇上的码头,再通过瓯江把瓷器输送到温州、泉州乃至世界各地。”大窑村的村委会主任王仲长带着驴友,漫步在古道上,道旁青瓷碎片随处可见,它们犹如祖先的名片,记载着青瓷在宋元明的兴盛与衰落。“这些碎片,都是当时运送瓷器时留下来的,很有历史价值,当然,只能看、不能拿。”

而远销海外的大窑青瓷,还有个洋名雪拉同。据说在十六世纪末,法国巴黎正在上演一部话剧《雪拉同》。剧中男主角雪拉同的一件青瓷外套深受观众喜爱,而巧合的是,首批大窑青瓷也刚好运到法国,于是法国人便把大窑青瓷叫“雪拉同”。由此,“雪拉同”成了外国友人竞相珍藏的宝物,大窑青瓷也因此享誉世界。

虽然在明后期实行的“江禁”使得大窑青瓷日渐衰弱,但王仲长还是不由感叹,“虽然现在大窑青瓷没有古时那么兴盛,而且古道走的人也少了,但不可否认,这条路,让世界认识了大窑青瓷,也知道了大窑。”

仅存7米的娘娘路

记录窑工的辛酸史

现在的制窑工厂已经非常现代化,但大窑村民在烧窑前,依旧会烧香,杀牲畜,以此祭拜祖先,保佑烧窑成功。而祭窑的习俗,则是源于一个在大窑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

在宋朝,有位名叫叶有根的窑工要烧制一批朝廷贡瓷,但烧了很多次,烧出的都是废品。而若再不成功,将被朝廷治罪。此时,叶有根的女儿叶青姬为了拯救家人,纵身祭窑,顿时窑洞炸开,只见叶青姬飘向天外,而这炸开的龙窑里,烧成竟都是上等的青瓷贡品。为此,窑工们称叶青姬为“飞天窑女”,并形成了之后祭窑的习俗。当朝皇帝也把叶青姬的家人接进宫,纳其妹妹叶青梅为妃,封“大窑娘娘”。大窑的窑工们则将“大窑娘娘”走过的那条瓷砖古道改名叫娘娘路。

如今,在大窑古道上,记载窑工辛酸史的娘娘路只剩下7米左右,但路上的青瓷碎片,历经了千年岁月的磨损,釉面依旧还清晰可见。

村民钟建飞非常了解大窑青瓷文化,“古时候窑的温度很难控制,窑工只能靠眼睛去看火的颜色来推测温度,一不小心就会烧出废品,因此窑工经常会被窑主处罚。”

一部窑工的辛酸史才铸就出名闻天下的大窑青瓷史。行走在崎岖而漫长的古道上,驴友们也体会到了窑工的艰辛:“烧窑就很费力了,还要走那么长的路运出去,真是不容易,大窑青瓷能享誉天下,很多无名窑工是真正该载入史册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