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龙盘 > 导航 >

雨点釉盘

雨点釉盘

古代瓷器龙盘 古代瓷器盘龙兽面灯 古代瓷器釉脱落

2020-07-13

古代瓷器龙盘。

在我国有许多名贵陶瓷均是以陶瓷表面的釉色而闻名的。雨点釉就是其中的一种。雨点釉的专业术语为油滴黑釉,其相貌类似油滴漂浮在黑色瓷釉上。雨点釉是山东淄博对此釉的一个专称,因它们看似如雨点散落在乌黑的釉面上而定此名。此釉原是我国宋代的一个名贵釉色。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宋代建阳窑的茶盏中,除福建建阳外我国先后在山西、陕西、河北包括山东等地都有过烧制。但是在古代雨点釉的烧制有许多偶然因素,古人仅凭当时的能力无法控制它的生成规律。所以烧制此釉的技术没有流传下来,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烧制和问津。

据《山东陶瓷志》介绍,自30年代起淄博的陶瓷艺人对此釉开始了研究、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取得理想的成果。在上世纪末以方益鸣先生为主的博山大通陶艺人员对此釉又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烧制成功。其中这件43厘米的雨点釉盘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在建国50周年之际收藏,并视为珍品。TAocI52.Com

雨点釉陶瓷在古代是斗茶的名器,当今是收藏者的珍品。上等的雨点釉釉色深重,釉底乌黑亚亮,釉面平整银色的星点饱满均匀,晶体圆大闪亮发光,能给人以深厚、宁静、高雅、神秘的感觉。如用雨点釉茶具盛水饮茶,银色的雨点还会反射出金色的光亮,更会让人感到高贵和奇妙。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雨点釉,放射状的结晶点


雨点釉的专业术语为油滴黑釉,其相貌类似油滴漂浮在黑色瓷釉上。雨点釉是山东淄博对此釉的一个专称,在漂亮的陶瓷外衣上,呈现出均匀的放射状的结晶点,酷似雨点坠入水中迸出的水圈花斑,故名雨点釉。制作雨点釉极难。相传,虔诚的窑工终日辛勤劳作,感化了众神仙,洒下的琼浆玉液溅落在陶瓷釉坯上,才有了雨点釉。雨点釉器皿盛茶水会金光闪闪,盛白酒则银辉熠熠。雨点釉挂盘,宛如一空繁星闪烁。雨点釉源于宋代山东博山,后因战乱失传。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才得以恢复。当时,有一个叫侯相会的年轻窑工,在为窑主烧制黑陶产品时不“安分”。夜深人静,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研制雨点釉。他凭经验调剂配方,所有的原料都用手捏。到1933年获得成功后, 其工艺秘诀侯相会执艺不传。

最终得其秘法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徒弟李洪昌。当时,他们所在的工厂向日本出口2000只雨点釉碗的任务,侯相会一人难以完成,加上徒弟待其如父,为之感动。在此基础上,李洪昌潜心研究,产品合格率和美观程度大幅度提高。

80年代以后,雨点釉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再生产,具备生产条件的博山陶瓷厂也已经不复存在。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工艺在民间少数人手中掌握,但因其成品率很底,所以价格依然较高,受到许多爱好者追捧。

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成立 发扬陶瓷绝艺


近日,占地2.5亩的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成立,该研究所建有600多平方米的展厅及大师工作室,拥有工作人员20余人,是一所科学、标准、规范的雨点釉研发机构。

“雨点釉陶”又名油滴釉,是淄博传统名贵陶瓷釉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古称“滴珠”。因釉中布满具有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时迸出的水圈花纹而得名,多用于制作茶具及艺术器皿。黑色釉面上银光闪烁,大者如豆,小者如米,风格独特,兴趣高雅,被国内外誉为名贵瓷器。

雨点釉是用最原始的陶土来烧成釉子,需经1320度高温在氧化环境中结晶而成。温度的高低决定了“雨点釉”的成败,温差上下不能超过5度,高了会把结晶烧没了,低了又不会出现。因此,在古代雨点釉的烧制有许多偶然因素,古人仅凭当时的能力无法控制它的生成规律以至于这项技术长期处于失传状态,存世作品极少。到了近代,山东淄博陶瓷艺人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恢复了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

博山油滴雨点釉研究所由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周祖毅在传承前辈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他们在黑色的基础上还研发了红黄蓝绿多种雨点釉品种,产品深受国内外收藏者的青睐。

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盘


醴陵釉下五彩瓷,创烧于20世纪初期,是醴陵瓷业宗师继承釉下彩传统烧制技术,融汇釉上彩装饰工艺,研制并开发的彩瓷新品种,而且由于该产品色彩丰富,无铅毒耐腐蚀不褪色,驰名国内外。1909年至1915年,先后两次荣获意大利都朗博览会最优奖和国际太平洋博览会优质金奖,为中国陶瓷史谱写下绚丽辉煌的新篇章。

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盘,高4厘米,口径20.4厘米,足径11.4厘米。敞口弧壁浅腹,浅圈足呈滚圆泥鳅背状。底内施白釉,散布细小汗毛孔和深可见胎缩釉棕眼,显见釉下旋削痕。造型规整,纹饰疏朗,工写兼优,色彩绚丽。瓷绘匠师运用水墨画技法,笔意自然流畅,写实灵动鲜活,勾勒点染浓淡深浅,颇具柔美的立体感。花叶交错舒清润,枝条曲垂显厚重。整个画面以小见大,平中求奇,恬静淡雅,情趣盎然。同时巧借牡丹(富贵之花)腊梅,(谐音“眉”)妙寓“富贵花开,喜上眉梢”的美好祝愿。

此外,釉下五彩器绝非一次高温烧成,实际上分为“二烧制”和“三烧制”两种工艺流程。这对釉下五彩瓷盘,由于彩绘青花和粉彩,二者烧成气氛不一致,所以首先在胎坯上绘青花边纹,施釉经高温烧制,然后再饰花卉粉彩图案。为了使画面上墨线和彩料中的杂质消失挥发,须经彩炉进行二次烧烤。最后罩一层透明釉,第三次入窑低温烧成,即所谓“三烧制”。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全国首位陶瓷博士熊寥先生论述说:“清光绪三十一年,湖南时务学堂提调熊希龄上万言书呈湖广总督端方,力陈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翌年清政府批准拨库银一万八千两,创办了湖南瓷业学堂。而后通过招商引资集股五万元,才相继创建湖南瓷业公司。”后来经过反复生产试验,终于创烧出釉下五彩。清末尤为兴盛,名家辈出。

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委托非人,开支浮滥、工商倾轧”等现象,醴陵“湖南瓷业公司”难以维持,被迫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停业。名贵一时的釉下五彩器,因其烧造时间暂短,生产量十分有限,流传至今确系凤毛麟角。

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


明代弘治时期江西景德镇黄釉器最为著名,瓷器的釉色像鸡油脂般娇嫩鲜艳。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侈口,微弧壁,坦底,圈足。胎白坚致,内外壁施黄釉,底落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高4.5厘米,口径21.7厘米,底径13.3厘米。

黄釉烧造最好的是明代弘治一朝,黄色如鸡油一般妖艳,习称为“娇黄”。其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娇黄釉成化时已烧制成功,并有少量传世完整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近年出土过成化黄釉碎片,外底面常见烧成后加刻的“甜”字。清代黄釉都为皇家控制。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金黄是至尊之色,“黄”与“皇”同音,明清两代黄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明代私造黄釉者要杀头。

哥釉青花花蝶纹盘赏析


哥釉青花瓷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是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彩。特点是青花彩瓷上罩以纹片釉,由于碎片纹很象哥窑釉的开片,故名“哥釉青花”。哥釉青花是在玉质般的哥釉上面描绘鲜艳、明亮的青花,使古典的青花与瓷胎互为衬托,极为美观。哥釉器青花纹饰一经推出,一时成为备受追捧的“香饽饽”。晚明至清代的哥釉青花被景德镇大窑、名窑纷纷仿制。在众多窑址中,一些为官烧制的青花瓷为与民间款以示不同,题“官”字以示区别,字体采用宋代常见的款识,也有些用浅刻纹,因此普遍出现小器大开片、大器小开片的哥釉瓷现象。

御藏国际近期征集到意见哥釉青花花蝶纹盘,这件瓷器的胎,釉色,器型,青花发色等均属上等,开片十分细密、自然,青花发色纯正,器型规整大气,形制秀美。盘敞口浅弧壁,圈足,盘内底绘青花花蝶纹饰,青花发色淡雅,纹饰生动形象,整体看上去经典雅致,器型端庄典雅,讲究线条变化,质朴古拙,刚中带柔,注重比例之间的协调、整体的统一,可以说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兼而有之。胎釉精良,抚之似玉,笔意细腻,点染深沉,颇获宣青神髓。敷设青花,匀净明亮,与纹饰上下辉映。其造型与此等釉彩相配,犹如天作之合,两者相得益彰。足底五个支钉痕迹明显。

哥釉青花瓷的魅力犹于在一片渴望滋润的土地上神灵般地降临了万物生灵。这或许寄托了古代陶瓷艺人向往天地人和、祈福大地的意识。正是这古老而朴素的艺术表现让哥釉青花瓷具备了独特的魅力,也烙印了一个古老而独特的瓷器符号,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世博会河北展馆磁州瓷黑釉挂盘


中国当代瓷雕大展打造“新虹桥•艺博苑”

由上海艺博会组委会、虹桥开发区和长宁区虹桥办三方联手打造的“新虹桥•艺博苑”于去年落户新虹桥中心花园。这是一个面向市民的艺博常年展,在上海世博会开展前夕,三方将于4月22日联手推出沪上首个“瓷雕大展”, 120多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教授以及多位陶瓷艺术新秀创作的精美瓷雕作品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内免费供市民游客观赏与选购。

黄焕义《共生1》

据主办方上海艺术博览会组委会介绍,主题为“艺博与世博同行,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当代瓷雕大展”,不仅为迎世博盛会营造了节日气氛,展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风采,而且在学术与展示上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阎夫立《海宝》

首先,“中国当代瓷雕大展” 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次为瓷雕艺术搭建专业化的交流交易平台。而且也是迄今为止,上海艺术展事中第一次尝试在户外开放式空间中搭建绿地艺术展厅。独具匠心的运用了先进气承篷建筑流畅舒展、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将绿地展厅的本身就打造成了具有当代风范的装置艺术,并与新虹桥中心花园“城市园林”的氛围及本次展览的瓷雕主题水乳般的情景交融……湛蓝的天空,满目葱翠的树木,一群天鹅掠过宁静的小溪,以及晶莹璀璨,熠熠生辉的瓷雕艺术品……令人陶醉在美丽的诗情画意中。相信本次展览会引起中外艺术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与期待。

张婧婧《弧系列之6》

上海艺术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顾之骅先生表示,瓷雕艺术,是在我国雕塑艺术和陶瓷领域中绽放的一朵奇葩。随着当代艺术的热浪席卷而来,以及中国陶瓷艺术的多元化发展,隶属陶瓷艺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分支——“瓷雕”,却始终未能进入主流艺术品收藏者的视线。基于这样的学术和市场状况,上海艺博会力图在“瓷雕”艺术的学术与市场真空地带注入生机和活水,在当今瓷雕艺术创作与展示缺少色彩与强音的现状下,全力打造展示中国当代瓷雕风采的全新舞台。

为此,本次展览特邀了原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顾问章永浩先生担当艺术总监。应邀参展的艺术家也组成了一条超级“星光大道”,可谓“猛将如云”,其中,有中国国内成就斐然,具有标杆性意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正处在创作颠峰时期的中年骨干精英,以及崭露头角,正在渐入佳境的青年艺术才俊。如屡获殊荣的老将刘远长;被誉为“陶艺先锋”的周国桢;锐气逼人,富有实验精神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黄焕义;钧窑陶瓷的领军人物阎夫立;充满激情的中国美术学院陶瓷学科带头人刘正;风格粗犷、作品形式极具当代语汇的职业瓷雕艺术家土风;情调别致的中国美院教授戴雨享等。在青年一代中,有以《“弧”之系列》刚刚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的张婧婧;将学院派和传统民间手法融为一体,创造出亦庄亦谐,豪迈奔放而又不失女性甜美细腻的周玲,另有郝志雷、郭琛、刘颖睿、赵兰涛、赵坤、郭艺锐等瓷界新星同台亮相。

顾之骅先生还表示,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这将对上海的艺术市场产生强大的催化作用,这不仅是将瓷雕艺术推介给艺术爱好者的大好时机,而且也可以让艺术通过展示和流通使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得到更好的诠释和响应。本次展览在组织专业观众和藏家观摩的同时,也力图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活动的亲民性与亲和力,让“瓷雕艺术之花”在市民身边悄然绽放,让他们在观赏或购藏中得到艺术的滋养与熏陶,在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可以使艺术品收藏的理念能够蔚然成风,大幅提升并累积上海城市的文化品格和内涵。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当代瓷雕大展”将从4月22日至28日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延安西路2238号 )展出7天。今后,还将在新虹桥中心花园举行其它门类的雕塑艺术展,使新虹桥·艺博苑这个雕塑主题公园真正成为现代上海的文化景观。

《红釉葵口赏盘》 专家推荐 绝世珍品


郎窑红,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郎窑红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郎红与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 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十分相近,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酷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康熙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另有,乾隆时期郎红中的薄釉器,色如牛血,称为“牛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但是古代郎红以铜为着色,与现代的铜元素为着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化工原料跟原矿原料完全是两种概念。以原矿材料烧成的郎红,颜色与肌理中会有细节的体现,如俗称的牛毛与兔毫,颜色更深,化工原料烧出的虽然也红,但层次难以凸显。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攒盘


攒盘又称“拼盘”、“全盘”,跟套杯有点相似的含义,是以分割成数件的盘相攒组合而成,是盛放食物的器具,攒盘始于明代万历晚期,一组攒盘的组成,少则五件,多则达二十多件。

攒盘早先它只是盛放食物的礼器,只在节令、婚、丧、嫁、娶等节日里款待宾朋;后来其实用功能日渐显豁才成为寻常百姓饭桌案头的日常器具,亦飞入宫廷变身皇宫贵族餐厅茶室的必备之物;再后来,攒盘的形制愈发精研,又成为文人雅士的赏玩之物。攒盘之所以在彼时出现,且逐渐淡了礼数、多了日常、乃至成为雅玩,一组攒盘的组成,少则五件,多则达二十多件。数量少的,可据块数多少为攒盘讨一个命名的好彩头: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组件多由内外两层、三层组合而成,互嵌为各式各样的形状:有时是寓意天圆地方的圆形、四方、六方、八方,有时是意化为自然花草的叶形、牡丹花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外部配以各种质地的套盒相盛,以便和盘而出;色彩有青花、粉彩、三彩、五彩、色地轧道、斗彩、贴花、印花等;纹饰则以四时花鸟、人物山水、吉祥符号、福禄寿字等描绘;材质则有陶瓷、景泰蓝、珐琅、铜质、大理石、木质和布漆等,适合各种人群。不断蜕变的组件、形制、色彩、纹饰、材质,让攒盘玲珑秀气亦不少气量,精工细巧亦不乏实用。

攒盘始于明代万历晚期,兴盛于康乾盛世,并延续至晚清以及民国,其发展轨迹,犹如历史上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早期大多质朴清新、中期雅致瑰丽,到了晚期难免流于奢华迷离,直至遁入民间,接了地气,再次朴实无华。

明万历时期,攒盘的材质主要是瓷,代表性的装饰是明嘉靖和万历年间最富盛名的“青花五彩”:集釉下青花装饰与釉上五彩装饰为一体的陶瓷装饰。具体来说,“五彩青花”中的“青花”是指先以含“钴”金属颜料为着色剂的“青花料”的釉下颜料在磁胚上描绘图案,再施上一层透明釉,接着经过1300度高温的烧制,最后使胚上装饰呈现白底蓝花的装饰效果。而“五彩”指的是在釉面瓷胎上绘以红、黄、绿、紫、黑等颜色,经760-800度低温烧,最后形成五彩缤纷的图案。大红大绿的釉上彩、配以稳重素淡釉下蓝,色彩明艳、健康朗润,便形成了明万历年间最具代表性的攒盘——青花五彩瓷攒盘。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攒盘在造型上,虽在一个整体器形内分割成若干部分,但彼此尚不能移动,它为后世创造出功能齐全、拿取方便的攒盘奠定了参考的基础。

清代中期的攒盘,一改前代盛行的陶瓷材质,而采用质地精、产量少的清宫名贵铜胎珐琅器,这与当时皇帝喜好、百官争献,从而促成珐琅器的壮大很是相关。铜胎珐琅器攒盘,相比于瓷攒盘,具备了金属的坚固耐用、不易破损、轻拿便取的优点,也显示了此时攒盘不惜财力和人力,力求奢华富丽的宫廷派式。此时的攒盘釉彩以珐琅彩为主。珐琅彩是施在金属胎体上的一种料彩,具有彩色鲜艳、晶莹透明、华丽精美等特点。在金属胎体上施以珐琅彩的工艺最早出现在罗马帝国,元代由阿拉伯人传入我国,清康熙时试烧,在清中期技艺全面提高和成熟。在铜胎上先涂以单色的珐琅入窑烧制,后使其表面光滑,接着以各色珐琅料绘饰图案继续烧制,最终烧制成铜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攒盘大多以色地装饰为主,即在黄地、蓝地、绿地上绘制图案和纹样,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做工繁密、华丽炫美。器物底部和口沿露出的铜胎线条,又常常镀金修饰。装饰题材和表现纹样,多以具有吉祥如意、多福多寿的富贵纹路为主。铜胎画珐琅攒盘华丽富贵、繁复满密、装饰复杂多样、制作精准奢华,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同时难免失之于题材的程式化和想象空间的表现匮乏,大多只局限于宫廷制作,民间罕有流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攒盘在造型上,开创了集盖、攒盘、盘托为一体的配套器具的先河,不仅避免了赃物的落入、保证了食物的新鲜,而且有了托盘,便能“和盘托出”,省时省力,这一人性化的设计,在后世的攒盘中得到了保留和继承。

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逐渐呈现质朴乡野、清新淡然之风。此时,攒盘已不是宫廷的专享之物,而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攒盘的材质回归瓷器,摒弃了质地昂贵的铜胎珐琅器。虽质量大不如前,如胎质偶泛铁点、釉面枯节等,但倒颇符合乡野之气,对普罗大众来说,也无伤大雅。此时攒盘为了适应各收藏群体,引入了清新雅丽的粉彩装饰、文人画意的浅绛彩装饰、纯净悠然的单色彩装饰、浓烟繁复的广彩装饰等;所涉及的题材,也不再仅限于吉祥符号,而纳入了种种生活场景:母婴嬉戏、鹤童玩耍、写意山水、花鸟人文等。其形式,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渐规范和定型为九子攒盘。九子攒盘由从里到外大小渐变、方向不同的三层单体组成。盘踞中央的是一正方形主盘,围绕主盘的是四个三角形的副盘,最外间则是紧围副盘,形体较大的四个三角形边盘。边盘的四个直角被“凹形”处理,以便拿取时方便。整体造型,沿用和继承了铜胎画珐琅攒盘的“三合一”:即盖、攒盘、盘托的一体配套。所不同的是,此时的盖、盘托多用红木和漆器质地。

此时期,文人画意的浅绛彩装饰攒盘很有特色。“浅绛”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原是指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水墨勾画轮廓并略施皴擦、渲染以淡赭、花青的山水画形式。用在瓷器上,则指晚晴至民初,在瓷胎上绘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再染以淡赭、水绿、草绿、淡蓝、紫色的颜色,最后经650-700度烧制而成的低温彩釉。浅绛彩装饰,设色淡雅、文人气息浓厚、构图空灵,且开创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瓷上绘画先河。这一颇具文人气质的装饰手法,正是清王朝瓦解后,卸职于御窑厂的画师们困于生计重操旧业时,在百转千回间寻求到的自我表达方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雨点釉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雨点釉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龙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