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了解陶瓷特点 放心使用紫砂

了解陶瓷特点 放心使用紫砂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7-24

陶瓷艺术。

访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所长邱伟志

陶城报:邱所长,请谈谈你对这次“紫砂煲”事件的个人看法吧?

邱伟志:这次“紫砂煲”事件对潮州的紫砂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我觉得媒体和消费者对陶瓷的一些概念不是很了解,有必要做些解释的工作。首先是是否保健的问题。如果说紫砂锅在煮饭过程中会溶出铁等微量元素,可以达到补铁甚至补血效果的话,我觉得这样的保健宣传是虚假的。因为陶瓷属于无机材料,紫砂锅和紫砂壶烧成的温度都会达到1100摄氏度以上,在这种温度的情况下,无机材料经过反应,里面所有的元素都是以矿物或固熔体的形式存在,所以是很稳定的。紫砂煲日常使用的时候都有水存在,温度也就是100多度,在这个条件下,陶瓷中的元素一般不会分解或溶出。

陶城报:但是紫砂煲保健这一概念也有不少消费者赞同,你认为紫砂煲有那些保健的作用?

邱伟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无机材料与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相比,有以下的优点,第一是耐热性能好,在加热烹调的情况下,陶瓷不会分解出有害物质,比较卫生。第二是陶瓷的保温性能好,特别是紫砂陶,用紫砂煲煮东西比金属锅煮的容易煮熟与煮烂,也就是说用紫砂煲煮出来的食物,其汤水的营养成份和口味比其他器具好,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紫砂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陶城报:目前对紫砂的定义最权威的说法是什么?

邱伟志:紫砂发源于宜兴,随后全国各地利用当地原料陆续开始生产,逐步形成了日用陶瓷的一个重要品种。国家在1995年颁布了《紫砂陶器》标准,对紫砂产品的定义和技术要求做出规范,2008年对《紫砂陶器》标准又做了修订。陶瓷生产是一种高温化学反应的过程,产品矿物组成与性能相对于原料的矿物组成和性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原料,只要产品技术指标符合《紫砂陶器》国家标准,都可以称为紫砂。

陶城报:《紫砂陶器》国家标准对于紫砂陶器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邱伟志:《紫砂陶器》标准对适用范围的规定是:适用于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而透气性能好的无釉紫砂陶器,其中壶类产品应以手工打接、镶嵌成型法制成。按这个标准来说,并没有规定紫砂陶器一定要用宜兴紫砂泥做为原料。以上定义是无法检测的,但是其技术指标如:吸水率、抗热震性、铅、镉溶出量、产品尺寸误差等都是可以检测的,如果这些指标都检测合格的话,我认为都可以叫做紫砂。当然,宜兴做为紫砂的发源地,传统紫砂壶采用当地特产的紫砂泥和拍坯成型工艺,在使用性能及工艺水平等方面有别于其它紫砂产品,是紫砂中的高端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应该加以保护。建议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然后专门制订《宜兴紫砂壶》标准,对使用原料、生产工艺、产品性能进行严格的限定。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加贴地理标志,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宜兴紫砂壶的信誉。

陶城报:目前对于紫砂煲加入化工原料是否有毒存在很大的争议,你是怎样看的?

邱伟志:这个问题争议的确比较大。陶瓷原料包括矿物原料与化工原料二大类,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采用化工原料是很正常的事情,化工原料比矿物原料的纯度高、价格也高,一般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装饰效果或质量时才会加入。目前对于紫砂煲加入化工原料是否有毒存在很大的争议,是因为把食品添加化工原料与作为食品器具的陶瓷添加化工原料当成一回事造成的,其实二者有根本区别。食品添加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无法除去,食用后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伤害。陶瓷中添加的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经过高温烧制后已经形成很稳定的矿物,是不会溶出有害物质,污染所装的食品的。此外还有一个表里不一的问题,目前生产的紫砂锅有不少在表面添加一层“装饰土”,所以表面的颜色与里面的颜色不一致,这样会给消费者一个造假的错觉,实际上这是陶瓷的一种装饰技术,装饰土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产品表面的平整度和颜色的一致性,这是一种装饰技术,与有意造假是两回事。最后,希望广大消费者通过了解陶瓷的特点,消除疑虑,放心使用陶瓷产品。

扩展阅读

如何多方面的了解紫砂壶?


在历史上传下来那么多紫砂壶传统的造型,要跳出这个传统的造型,创造出一个非常满意的既能观赏,又能把玩,又能日用,这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就一般创新的,今天做过,下一批又可能不喜欢了,也有可能。但是要创新真正好的作品,在人一生当中,成功率能有十个,就已经很了不起,象很多人推崇的三线壶,它就是一个直型的壶体,加上三条线的装饰,口线,腰线,足线,这个直型的壶,你想这个壶嘴多美,如果换一个其他、什么式样的壶嘴,它就不好看了。那个壶盖呢,稍稍有点抛起,然后加上一个桥梁的钮,如果换上一个直的壶钮,圆的壶钮,一般的就不好看了,不协调了。顾老先生的线条是有名的,这是他的设计,教给我们做的,很多紫砂工艺师也很喜欢做。

紫砂的泥壶,确实对茶的冲泡很适合,有一部分收藏家特别喜欢。紫砂这种本色的东西,烧出来的颜色在阳光底下略微泛有一种玫瑰紫,它是暖色调的。紫紫红红,但是里面又有一点冷色调在里面,非常含蓄,很美,这种壶的价值可以说在紫砂里面最有收藏价值。现在有一些工厂生产的产品,会在里面加一些低温的,一些玻璃质的材料,熔点低的材料,它的光泽会很好,玻璃质感会很强,但是它发出的声音,就不是这种沙性的声,而是一种玻璃质的声,而不是这种有沙沙的这种感觉了。失去了紫砂壶工艺品的实用和美观性

收藏茶壶者,具体应注意以下要素:

一是神韵。凡紫砂壶显神露韵者,即古朴、典雅、玲琳、清爽;

二是色秀。不艳不俗,浼着大雅,朴素大方,清新冷隽,明秀柔和,悦心舒目;

三是形美。看上去端庄,方正、体、面、线含蓄;

四是态好。壶应呈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形态相糅;

五是意趣。出乎意料,修养颇高;

六是文心。诗文书画,因壶所托,入境揉怀,高雅古意;

七是实用。进水、泡茶、倒茶、置与放皆顺手者为实用。

陶瓷文化:一组照片带你了解宜兴老紫砂一厂


老一厂是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简称,建于1955年,由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顾景州、蒋蓉七大老艺人集中当时民间制壶和陶刻的紫砂艺人一起成立的,历时40余年,培养了大批紫砂国大师、省大师、省名人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创作制作的紫砂精品更是层出不穷,可谓几百年来紫砂最辉煌的时期,直到1997年结束国营改制为民营。

老一厂紫砂壶所有泥料采用黄龙山4号井的泥料;造型更是前辈大师、名家定型定款;窑火也是当年烧重油的隧道窑,2002年因污染已经被打掉,所以老一厂紫砂壶以其泥优型正窑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而一直被紫砂爱好者们追捧。

宜兴紫砂厂建厂历史悠久,从1958年直到1997,现今台面上的制壶名家几乎都是从宜兴紫砂厂出来的。一厂艺人他们得益于前辈艺人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以及与世界各国陶艺家的交流,在造型艺术上培养出卓而不群的审美眼光。

宜兴壶收藏可分为名家壶、古壶、潜力新人壶和老一厂紫砂壶等收藏主题。一厂壶代表了历史,方圆牌是几百年中最大的一个品牌。

明清紫砂壶特点略述


茶道的的变迁与紫砂壶有着必然的联系。紫砂壶的兴起、繁盛是与茶文化的变化紧密相连的。唐宋时期,人们的饮茶方法为煮茶、烹茶,茶具以金属制器为 多。到了明代,团茶已被散茶完全取代,而饮茶方法则改为冲泡法,茶壶与煮水的壶分开使用,茶具多选择陶瓷茶具。饮茶方法虽然简化了,但因为泡茶法对茶量、水温等十分讲究,故而对沏茶的重要器物一茶壶—有了更高的要求。紫砂壶就这样兴盛开来。

明清时期,因饮茶方式、饮茶趣味、茶叶种类的不同,紫砂壶有着容量大小、器形高矮之分。从器形大小上看,大体说来。明万历以前,多为大壶,万历以 后,壶形日渐缩小。被奉为紫砂壶鼻祖的供春所制各式壶均为大壶;万历年间的一代制壶大家时大彬在早期时专仿供春,所做多为大壶,后在他游娄东与著名的文人王世贞、陈继儒结交之后,“闻陈眉公与琅砑、太原诸公品茶之论”才突破樊篱,改作小壶,这与“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且自斟自酌, 愈小愈佳”的文人士大夫的饮茶风气有着重要关系;@以后至徐友泉、陈子畦、惠孟臣等皆长于制作小壶。像惠孟臣制作的小圆壶就是华南一带喝“功夫茶”所用的 水平壶的前身。就细节而言,紫砂壶得出水眼有独眼、网眼、和半球体滤孔几种形式,这通常因饮茶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明清紫砂壶造型式样的变化也体现了制陶人勇于求变的设计思想。比如前面提到的康熙年间的陈鸣远,他力变明末的筋纹器形,从寻常生活寻找创作思 路,以自然形体人壶,开创了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品类“花货”。在清朝的乾隆年间,紫砂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筋纹器和花货器形极为丰富,制陶人和参与制陶的文人名士不安于现状,极大的拓展了紫砂壶的形式和内涵。一方面由于需要在较空阔的壶面上刻画题咏,“光货”类壶型就变得渐趋简单明朗,另一方面造型取 材也更为广泛,制作了取材于自然现象的“却月”、“饮虹”等壶型。

“素面素心”的紫砂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的紫砂壶,一派繁荣景象,但它同样面临着传统全手工技法的失传、原本文化属性的背离等问题。分析明清紫砂壶的设计思想,不仅是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艺师,那些参与制壶的文人墨客,也不仅是让我们品位那些传世名壶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气质神韵,更重要 的是让今天的我们去深入思考如何传承与创新,而不仅仅只是流于“文化”的表面。

紫砂壶印章款识的特点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但其价值与手工制造的自是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是一壶难求,在拍卖市场的行情也是很高的,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手工制造的紫砂壶作者多会用印记来表明制作者,与历史上其他的陶瓷艺术品有所不同。

印章款识是指在紫砂壶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壶的制作者,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十分相似

与刻款相比,印章有很多优点,如艺人不擅长书法,请人刻一枚印章,可以多次使用,而且每次印记肯定是一样的,方便鉴别真伪;在壶上用印,方便易行,比在壶上刻绘要快很多,宜于批量生产。所以在清代初期,印款取代了刻款,但有些制壶名家书法比较好,则刻款与印章并用。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制壶高手的印章,一般是篆刻名家所刻,如陈曼生为杨彭年制印,吴大徽为黄玉麟刻印,潘稚亮为王寅春,裴石民制印等。一般艺人请刻章艺人制印,所以,紫砂壶上印章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收藏品价值。

印章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葫芦形,瓦当形,自然形等;款识字体有楷书,小篆,隶书等;款识的内容有制作者,定制者,监制者,纪年,斋名,室名等。清末至民国时,更有图案化的印记和工厂,商号印款。印记一般印在壶底部,壶盖,壶把处。

紫砂壶陶器的基本特点


紫砂壶陶器,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细陶器,称作“紫砂器”,又称“紫砂”。其颜色多呈紫褐、朱砂红和葵黄等色。它的出现,晚于陶、瓷,属澄泥系。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在明代,人们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烹茶演变为沏茶,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紫砂壶陶器特点

第一、紫砂陶是用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泡茶色香味皆佳。

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于洗涤。

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第五、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

紫砂壶陶土烧制器皿的特点


江苏宜兴古名荆溪、阳羡,地处太湖西岸,具有久远的烧陶历史。宜兴紫砂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紫砂壶制品称作“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于是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并列一个陶都宜兴,产品畅销国内外。宜兴紫砂早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了解紫砂文化,首要清楚的就是紫砂泥料。

紫砂原料,是颗料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土同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但铁、硅量较高。从颜色分主要有三种子:一种呈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肉眼可以见含有云母微料,烧成后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经泥”,烧成后为浅灰色或灰黄色;这些陶土,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都有蕴藏,紫砂泥最丰富,绿泥较为稀少。根据专家的研究,利用这些陶土来烧制紫砂器皿,有以下优点:

一、是紫砂原料经过澄淀、炼制,可塑性好,烧制过程中收缩率小,烧成范围大,产品不易变形。

二、是紫砂成品有小于2%的吸水率,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原料中存在大量团聚体,团聚体内部有闭口气孔。烧成时,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它的周围又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大部分属开口气孔,显气孔率约为5%。这样质地的器皿,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用来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易烂根。

三、是泥料分子排列呈鳞片状结构,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因此,紫砂成品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性低,用为茶具时,抚摸不烫的,寒冬季节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优于一种般瓷器。

四、是按照行家的说法,可烧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闪色、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新铜绿等几十种颜色,全凭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成为紫砂器高雅、质朴的装饰。

相关推荐